/
0

毛泽东主席对厉家寨大山农业合作社批示前后的记述

莒南县厉家寨村是毛泽东主席1957年10月9日亲笔批示的农业先进单位。四十多年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光辉批示,一直鼓舞着厉家寨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不断前进。

厉家寨村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地处三山(大山、秋牧山、葡萄山)、五岭(东岭、小岭、凤凰岭、大岭、魏家岭)、两河(大山河、寨子河)之间。是厉家寨乡政府驻地。全村现有801户,共2860人,3014亩耕地。1998年全村粮食总产759.5吨,实现工农业总收入860万元,人均纯收入2280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30%和120%。

解放前,这里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地“瓢一块,碗一块”,75%是麻岩山岭,25%是褐土地,既怕涝又怕旱,农民生活极为贫困。

1942年冬,第三次甲子山战役之后,厉家寨村获得了解放。1943年响应上级大生产的号召,在农救会长厉日田的带领下,成立了40余人的包工队(亦叫开荒队),厉日田兼包工队长、厉月举任副队长。包工队既给无劳力户修整被洪水冲毁的地边、地堰,同时又进行开荒。当时的口号是“组织起来穷帮穷,天下穷人是一家”。是年,包工队共修河堑、地堰近千米,开荒造地80多亩。种上花生,收花生米3000余公斤。1945年成立厉家寨行政村,由厉家寨、张家寨、大山河、寨子河、徐家寨五个行政村组成,共2335人,17名党员,6500亩土地,5500亩山场河滩,大牲畜330头。行政村长厉永西、指导员厉月坤、公安员厉月玉、村团长厉永廉、农救会长厉日香。是年,积极响应“男女老少齐动员,妇女当主力”的号召,贯彻“自愿互利”的政策,村里组织了100多个临时性的变工组。1947年到1948年两年间,由于支前任务艰巨,绝大部分青壮年出伕支前上前线,家里只有老年、妇女、小孩,就将全村半劳力组织起来编成一个大变工队,下地干活不分谁家的,挨着干。由于变工互助搞得好,厉家寨村成为参军参战支前的模范村。

1551年,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农业合作社决议(草案)》,号召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厉家寨人积极响应,从1952年开始办互助组。全村成立了50多个互助组,入组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5%以上。最突岀的互助组是厉月举组和张竹组。厉月举组开始了深翻地试验,在葡萄山前的2亩梯田里,把4分地深翻1尺种上了花生,结果每亩增产15公斤花生。第二年厉月举组又深翻了8亩地,每亩增产花生米30多公斤。1亩7分丰产田深翻后种的高梁,增施了比常年多一倍的肥料,浇一遍水,一亩收获330公斤。

1953年2月,中央发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朱芦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区委委员孙西修带领工作组,会同厉家寨乡总支书记厉月坤、乡长朱正友进驻厉家寨,以厉月举互助组为基础试办初级农业社。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厉月举互助组的13户农民和组外的贫农共33户,在厉月举的带领下,自愿报名,正式成立初级农业社,全社共有170口人,210亩土地,220亩山场,大牲畜4头,社员们民主选举厉月举任社长、厉日出任副社长,厉永谦、厉月池等7人为社委委员。不久,村支部书记厉日云、副支书厉月新也都以原来的互助组为基础,建立了另外两个初级农业社。这时入社农民共有65户,占全村农户的16%。初级社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的原则,在经营管理上,做到土地入股、耕畜大农具折价入股,加强了劳动管理和财务管理。年底,厉日云社平均粮食亩产240公斤,比上年増产125公斤,厉月举社平均亩产粮食228公斤,比上年增产125.5公斤,比互助组亩多收粮食70至80公斤。

众人拾柴火焰高。厉家寨组织起初级社后,力量大了,工具多了,土地可以统一规划整治,于是开展了治岭整地活动。1953年一个冬天,靠农业社的力量,深翻地400多亩。1954年深翻土地形成热潮。到春播前,翻地2400多亩。厉月举领导的“心爱社”,在大山脚下成子沟用了650个工日,搬掉一座7尺多高的山头,填平3道沟和1个水汪,凿平了一块一亩地大的片石沙盖子,由原来11块共5.3亩地扩成了13亩的一块大地,当年玉米亩产350公斤。同时,与其他社合作,修筑了一条长700米的地下暗渠把大山河水引到了东岭,暗渠两边打了7眼连环井,安上7部水车,可浇500多亩地。在整地过程中创造了熟土在上,生土在下的“鹳子翻身法”,对种花生地则采用“两生夹一熟法”,加上更新品种,增施肥料,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农业新技术,改变了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产。1955年亩产274公斤,比1952年增产110%;总产372吨,比1952年增长102.6%。油料总产13.2吨,比1952年增产1.2%,人均占有粮油257公斤,比1952年增加46.5公斤,向国家交售粮食68.3吨,花生米6万公斤。是年10月6日,新华社专题报道了厉家寨乡农业丰收的消息。

1955年秋,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厉家寨人积极响应。同年12月,厉家寨乡办起了大山高级农业社,群众民主推荐厉月举任社长,厉日云、厉月新任副社长,全社714户,3434口人,土地12550亩,其中耕地6356.2亩,占总面积的25.9%;荒山河滩10887亩,占总面积的48.3%;林地6300亩,占总面积的14.1%;村庄占地250亩,占总面积的8.8%。他们总结了互助组、初级社时深翻整地和兴修水利的经验,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并提出了劈岭填沟,让河流改道,叫土地翻身,向大山进军等口号,上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干,使5条河改了道,凿平了11个岭头,填了21个大汪和300多道大沟,把1000多块零星小地整成118块大田,扩大耕地面积192亩。山坡变平原,沟底变良田,厉家寨第一次出现了10亩、20亩甚至50亩、80亩的平坦土地。

1955年夏一场大雨过后,东岭一片“二合一”梯田全被冲垮,社长厉月举和技术员厉守福及其他干部们到现场勘察,发现了“二合一”梯田易被洪水冲跨的原因,于是从这年开始,采取了在深翻整平地面、三面培修地埂的基础上,在每块梯田的上地堰下开挖排水沟,排水沟两边用碎石安砌上“水簸箕”和“沉淤坑”,给洪水安排了岀路,这样深翻整平、培修地堰、修建排水系统一气呵成,建成“三合一”梯田,同时,干部、党团员带头,在山上盖起工棚,安上锅灶,支起红炉,背上行李上山,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干,修了11座小水库,总容量100多万立方米,连同以前修建的2000多道闸山沟工程、一道缓水拦河坝工程和79眼水井,使3600亩旱地变成水浇田,其中1500亩能够旱涝保丰收。过去每年雨季总有三五百亩土地连庄稼被洪水冲走,1956年汛期发大水,由于有了水利工程,土地庄稼没有遭受损失。

大山农业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变自然面貌,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在1956年3月和1957年3月山东省第一、二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上分别授奖状奖和锦旗奖,社长厉月举均参加了两次代表会。1957年2月18日,厉月举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是年6月220,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师哲到厉家寨大山农业社视察后高兴地说:“山区粮食亩产276.4公斤,是个奇迹,这是个壮举,已经提前8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真了不起呀! ”并对厉月举带领群众创造的“熟土在下,生土在上,两生夹一熟”的改造土质的经验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长篇报道了厉家寨的事迹,并加了编者按:“大山农业社开山劈岭、改造自然、建设山河的壮举,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愚公移山改造自然的好榜样。这个英雄的合作社,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大无畏的精神……。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莒南县委向临沂地委、山东省委及党中央写的《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农业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亲笔批示:“此件值得一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毛主席的光辉批示传到厉家寨,大山脚下一片欢腾,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在英雄岭上召开了庆祝大会,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 ”“共产党万岁! ”党总支书记厉月坤、社长厉月举既感到光荣,又感到压力很大,决心继续努力,不断创出新成绩,感谢党,感谢毛主席!老贫农厉守禄高兴地编了这样一段快板:“毛主席表扬咱移山,咱要更把干劲添,愚公精神代代传,永不骄傲不自满。前段成绩算开头,挖山不止永向前。"中共莒南县委11月1日做出全县向厉家寨学习的决定。《大众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省农村学习厉家寨。12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授予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一面紫红色特制锦旗,旗文是:“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会议期间,中共莒南县委书记杨雷介绍了大山农业社的先进事迹,还展览了莒南县制作的《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的沙盘模型。同时,大山农业社的事迹,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毛主席批示和各级新闻部门报道厉家寨事迹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除台湾省、西藏自治区外,其余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先后50余万人次来这里参观学习,不少单位请厉家寨的干部群众去传授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58年秋,大山高级社变为大山人民公社的厉家寨生产大队。1959年公社决定大搞水利建设,大山水库动工建设,厉家寨大队80%的劳力上了阵。1960年大搞大地园田化。虽有“五风”的干扰,但厉家寨生产大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治山治水和整地方面又取得了新成绩。这两年共整“三合一”梯田2689亩,建成了一道蓄水40多万立方米的地下拦河大坝。

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中共莒南县委提出了“远学大寨,近学厉家寨”的要求,厉家寨干部群众感到既光荣又有压力,决心以大寨为榜样,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当年冬天,开始了“龙潭”水库的修建,在隆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情况下,党支部书记厉日耐和大队长厉月举带领部分基干民兵开进“龙潭”大洼,在那里安营扎寨。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挖窑洞,安锅灶,吃住在工地上。大家顶着风雪干,雪下厚了,边扫边干,常常是干部让收工,谁也不肯离开工地。有些社员扛石头,常常一连几个月不歇肩,青年妇女们打夯,胳臂震肿了,不叫苦,坚持干。涌现岀“钢六队”、“铁五队”、“铁姑娘队”等先进集体。就这样.靠着一双手,两个肩,一锹一蹶,一锤一钎,奋战两冬春,建起了容纳120万方水的“龙潭”水库。接着又搞了水利工程配套,修成两条长5公里的干渠和150多项小型水利工程。使全大队的水烧地面积扩大到80%。

1970年,中央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厉家寨大队党支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重新制定了改造自然、使寸土寸岭都要为人类做贡献的规划,打响了“葡萄山造地”、“大山河造地”、“兴建电灌站”和“新愚公”水库4大工程的战斗。靠干部身先士卒的作用,典型人物的榜样力量和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大战83天,把葡萄山坡硬是翻了个儿,拔掉360多个石偨子,填平了4条平均长280多米、上口宽28米的大沟和许多条小沟,运来7万多车好土,使昔日的“葡萄山,石头窝,沟间纵横满山坡,狼牙锯齿薄石板,猴毛(草)栽上也不活”的荒山坡,变成了80多亩水平梯田。从1970年到1973年的4个冬春全大队出工150多万个,搬动沙、土、石近3万立方米,修建60万方的水库1座,修石渠4000多米,修塘坝30多座,挖平了11条山梁,填平了15道山沟,造地400多亩,整平深翻土地1600多亩。同时,厉家寨大队还采取兴修水利、大搞梯田和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把4000多亩山岭坡地变成了“上下两平土深埴(水平化),果、桑、条、草护地堰(绿化),涝能排水旱能灌(水利化)”的“三化”梯田。1971年粮食亩产突破400公斤后,十几年来全大队粮食亩产一直稳定在500公斤左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厉家寨村干部群众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持怀疑消极态度,甚至抱有抵触情绪,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一段时间内迟迟没有推开。1980年采取人口占六分、工分占四分的办法,把全村的土地直接分配到户,该办法虽兼顾了人口和劳力两方面因素,但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因此,只推行了一年就终结了。从1982年麦收后,厉家寨大队全面建立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效率大大提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从此厉家寨村迈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改革使劳动者变成了经营者,劳动者有了自主权,开始改变过去单纯“以粮为纲”、“劳力归田”,全村农民搞吃饭的局面,农业结构和劳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也趋向合理,变“以粮为纲”为粮油并举,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形成了5:5格局。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厉家寨村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经过市场洗礼的厉家寨人醒悟过来,坚持改革的强烈信念激发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愚公精神”不能丢,成了全村人的共同心声,他们又拿出当年整山治水的劲头,拼抢赶超,奋起直追。

唱好山水歌。1987年至1998年,厉家寨村投资投劳上百万元,先后完成了龙潭、龙门东西土干渠3公里的石坡防渗工程,打大口井2眼,修机灌配支渠1.5公里,整修渠道2.5公里。高标准综合开发齐英河小流域,扩大水浇面积1200亩,新增土地150亩,并在全县首次使用地下截潜匍塑技术,共匍塑2处,全长500米,深均6米。开发河滩、荒山3000亩,造“三合一”梯田近千亩。建水库、筑塘坝、闸谷坊80多座。发展板栗2万多棵,栽樱桃及其它杂果800多亩。封山育林2000亩。

演好特色戏。在稳定粮油总产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种植结构比例,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厉家寨地理位置非常适宜发展樱桃,栽培樱桃成熟早、上市早,是集观赏花与食用果为一体的珍稀果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大面积开发樱桃种植有较高的旅游和经济价值。到1998年全村已发展大樱桃保护地栽培近200亩。1999年春,厉家寨村栽培乌克兰大樱桃500亩。

念好市场经。初尝到市场经济甜头的厉家寨村人,市场观念增强了,昔日的“老愚公”成了市场上的“弄潮人”,商品生产大发展。地毯厂、砖厂、石料厂等村办、个体办企业纷纷投产;榨油的、开店的、经商的、养殖的各显神通。坪(上)大(山)铁路直抵大山脚下。大山石料厂年加工道碴石10万方,经济效益可观。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厉家寨村人的市场意识日趋活跃。到1998年底,全村801户中各种专业户达到48%以上。其中饲养鸡、猪、牛、羊等养殖专业户35户;从事汽运、客运的专业户15家;个体经商户85家;石料加工户25家,年产值100万元以上有13家;果林承包专业户近200户,承包土地近2000亩。拍卖板栗园、樱桃园等1000亩。

近几年来,厉家寨人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投资近百万元,修筑了长1500米、宽18米的柏油路,搬迁了中心小学,建设了中心幼儿园,吃上了自来水,汽车、摩托车、彩电、冰箱、VCD等现代家用电器纷纷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了争创美在农家“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全村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也都走在全县的前列。1996年被中共莒南县委、县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