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灵岩名肇于晋,知于符秦,兴于元魏,盛于唐、宋、金、元、至明犹胜于万历。清末、民国以来,逐渐荒废衰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灵岩寺几经修整恢复,山增秀色,殿宇增辉,古刹灵岩恢复了盛时面貌,焕然一新。

到唐代灵岩处于盛期,有殿宇三十六座,亭阁十八座,被李吉甫誉为“域中四绝”之一(浙江国清寺、湖北玉泉寺、江苏栖霞寺、山东灵岩寺)。现存的主要建筑尚有:天王殿、鼓楼、钟楼、东厢房、西厢房、韦陀院、观音堂、大雄宝殿、千佛殿、御书阁、方丈院、辟支塔、塔西院、十王殿、墓塔林等。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布局得当,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是国内少见的佛教寺院和游览胜地之一。

灵岩寺不仅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还有许多令人神往的景观。灵岩寺主持僧仁钦曾赋《灵岩十二景诗》,诗中提到的十二景是:置寺殿、般舟殿、铁袈裟、朗公石、明孔山、绝景亭、甘露泉、石龟泉、锡杖泉、白鹤泉、鸡鸣山、积翠证明龛。清乾隆皇帝游灵岩时,也曾题《灵岩八景》,每一景都立额碑和赋诗碑,并建亭。他题的灵岩八景是:巢鹤岩、甘露泉、卓锡泉、摩顶松、铁袈裟、白云洞、雨花

岩、爱山楼。众多的自然景观,为古刹灵岩增添了无穷的光彩,吸引着千百万游人,来此观光揽胜。在这些景观中尤其是朗公石和积翠证明龛,更是风景无限、令人神往。

朗公石 又名朗公岩。在灵岩寺东南朗公山前。朗公石高数丈,酷似老僧执杖伫立。朗公石与灵岩的名字和朗公和尚的故事有关。相传,苻秦时有法师朗公来到灵岩,在朗公山前说法,听讲的有一千多人。此时,有人看到山前数丈高的怪石在点头,就惊奇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朗公。朗公回答说:“山灵地,无足怪。”此后,似老僧拱揖而立的怪石便得名朗公石。灵岩之名也始于此。当然石头是不会点头的,灵岩和朗公石的得名都是为了“重其人而神其地也。”

(《灵岩志》)。

朗公石的出现,并不像神话传说的那样,把它说成是朗公和尚的化身,而是在地壳沧海桑田的变迁中由大自然的力量雕塑而成的,是经过漫长岁月的风侵水剥而成的自然景观。这一景观为来灵岩游览的客人增加了无限情趣。明代历城举人孙瑜写诗赞朗公石道:

“插天崛起一危峰,遥望如人整巨容。

闻道朗公曾此过,至今犹说是遗踪。”

清代举人也写诗道:

“朗公化石不可考,石似僧形永不老。

岂是朗公真化石?!僧能似石无烦恼。”

积翠证明龛 又名证明功德龛、方山证盟殿,在灵岩寺后方山之巅。唐初开凿,因山石在北壁雕释迦像,高约五米形容壮硕生动,体态丰润自然,身穿迦裟,结跏趺坐。东西壁各雕菩萨一尊,雕刻技法与释迦同。龛内镌有唐大中八年

(公元854年)牟珰撰《修方山证明功德记》和唐宋题记多处。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龛内增修方形石室,迭涩出檐一坡水顶,墙垩朱丹,更为壮观,龛故亦称红门。龛上绝壁如削,景色无限。宋代人张舜游灵岩积翠证明龛时,赞叹不已,写诗道:

“不倦千寻谒证明,凭栏下瞰白云生。

更期进步孤峰顶,要向如来头上行”

一线天 又称东天门。在方山之东、灵山之北。据《灵岩志》载:“凌霄峰在黄茅岗西,又有名小西天者,亦称拂日岩,在证明龛西十余步,与方山之东、灵山之北名东天门者相照应,两峰夹立如雄关状。”对一线天的位置和形势作了记述。“一线天”的成因,与朗公石同,也是由于地壳的变迁由大自然的力量长期雕塑而成的。它虽然不是灵岩十二景之一,但它气势雄伟,岩谷幽绝,壁立如削,至此有惊心动魄之感。也是来游灵岩的人必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