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龙山·小米高复兴龙山小米是我国四大名米(金谷米、龙山米、沁洲黄米、桃花米)之一,它以性粘、味香、富有油脂性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名产。据传说,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就从龙山一带开始。民国十九年(1930),历史考古家梁思永来龙山附近的城子崖——这地方过去叫谭城或鹅鸭城——开掘文物,发现一个陶罐,内贮谷子约数斤,为当时山东省教育厅长刘次晓所收存,于翌年春播种,至秋,收获可观,米质优良。刘次晓将所收之谷交省博物馆,供农学家研究之用。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在西周时代就已大量种粟。清代的《国朝名臣录》一书记载,乾隆朝军机大臣刘墉,吃到其亲戚给他送去的龙山小米后说,此米既香且甜又有油性,是极好的滋养品。足见龙米早在二百四十多年前就已名闻京畿。

龙山小米品类很多,据说有二十五种之多,现存者只有七种即:阴天早、黑旱腿、鲁谷四号、七五三三、丹六、五石三、三德范。其中阴天旱,质素金黄、粘香。1980年中国科学院中心化验室化验测定:含蛋白脂14.3%,脂肪5.26%,每百克小米含色氨酸192毫克,蛋氨酸297毫克,维生素B12.95毫克,维生素B20.45毫克。用其做稀饭,金黄有泽,锅内上下粘稠性一致,并且凝度大,有油性,味香可口,谓营养丰富之美餐。清乾隆以来,地方官多以此为贡进献皇家。国民党统治时期,济南粮栈或米行均以龙米论质定价,一般价格高于普通小米四分之一。阴天旱这种谷子不但米质优良而且出米率高,普通在80%以上,为其他谷物所不及。

龙山小米——阴天旱这一品种,是几千年来龙山文化渊源地劳动人民精心选培的结果,也是龙山地区自然条件形成的特有产物。其产区方圆约二十余公里,龙山镇南部山区一带,如胡山区的田家柳;文祖区的水龙洞、东张;埠村区的南北二曹范、孟家阿;平陵区的兰家庄等地都是著名的产米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龙山镇西北的“石人坡”,方圆40余亩,产米为最佳。该地熟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好,养分丰富。整个龙山米产区均为山坡背阴,山阳为洪积土,质地肥沃,所谓有名的“山东棕壤”。据测定:土壤养分的含量为:有机质1.32%,全氮0.075%,全磷0.082%,碱解氮67PPM,速磷24PPM,速钾93PPM,代换量18.2毫克/100克。其土壤理化性状:总孔隙度60.7%,毛管孔隙度37.1%,通气隙度23.1%,田间持水量28.8%。这一带龙米产地的土壤理化性状,都优于其他产谷之地。

龙米——阴天旱品种,植株高大,一般五尺左右,茎杆粗壮,色泽青绿,阴雨天,叶呈萎缩状,故名为阴天旱。其香味可随生长期的长短而增减。四月底至五月初播种,八月底收获者谓之春谷,生长期在百天以上,香味浓郁;生长期少于百天者谓之夏谷,其香味则略淡之。解放前,这种谷的种植面积约五千余亩,占该地区总谷面积的四分之一,单产三百斤左右,年产百万余斤,除满足当地人民所需外,每年向外地提供商品米六十多万斤,加之其他品种总产量约计六百万斤,每年向外地提供商品米总量为250万斤。

五十年代末以来,种谷视为低产作物,种植面积逐年缩小,“阴天旱”的种植面积则更小,至80年代初期,几乎绝迹。据1983年调查,种植面积不足一亩。

为了保护和发展地方名产,1983年冬,章丘县人民政府召开了有关部门会议,研究了龙山小米的现状和恢复发展措施,组织了农业科技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并于1984年春,在平陵区龙山村“石人坡”进行了品种、品质、产量及其技术的种植试验,并以石人坡为中心,定距种植,观察其适应范围等项试验研究工作。全县阴天旱品种种植面积五十余亩。预计到1987年,龙山小米将重新出现于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