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我市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汛期雨量集中,极易造成洪涝灾害。遵照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为了提高防洪除涝的能力,市委和市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了开挖疏浚河道,加高培厚堤防,兴修排水涵洞,建大型排灌站,大搞排水沟网化等措施,基本上根治了洪涝灾害。

行洪河道——减河,位于我市南部和东部,由四女寺分洪闸入境,经二十里铺、黄河涯、宋官屯三个乡,到宋官屯乡的李小吴村出境入宁津县,全长31.1公里,是主要行洪河道。据《陵县志》记载:“三渎水系之西渎,新莽时代已成为黄河故道,东汉时代命名鬲津河”。清代中期为减少运河的水势,由四女寺村北开挖了南支河,在九龙庙村南注入该河,更名为“四女寺减河”。河道开挖后,因水势不利而淤积,至清代末期已成废河。建国初期仅有河形,既不能引水灌溉,又不能行洪排涝。从1956年到1973年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上万民工,进行了疏浚和扩大治理,河槽底宽70米,深于地面6~7米。多年的废河变成了遇涝能排水(光我市除涝面积就达55000多亩),遇旱能引水蓄水(袁桥建成了6米高的拦水闸,正常蓄水1200万立方米),汛期能排洪的三利之河。它可为二十里铺乡、黄河涯乡、宋官屯乡65000亩良田灌溉,并能为运河正常泄洪1700立方米/秒,强迫行洪2200立方米/秒。

岔河(统称漳卫新河)是1971年破土开挖的,其设计标准:两堤相距350米,主槽底宽60米,深达5.5米,正常行洪2000立方米/秒,泄涝水780立方米/秒。这条人工河起源于四女寺北泄洪闸下,由耿李杨村东南延伸到陈公堤北入金钩盘河,到宋官屯乡由田龙庄出我市境,至河北吴桥县大王铺村东南汇入减河,全长43.4公里。其中上游22公里的河段,正穿于我市二十里铺,于官屯、长庄、宋官屯四个乡的平坦良田,环绕着市区的南部和东部。它除去为上游发生三年一遇洪涝水时承泄卫运河2000立方米/秒洪水外,可为农村7万亩地排涝,12万亩地灌溉,同时河槽较深,控制了地下水位,防止和改良了沿岸部分土地的盐碱化。更重要的是既能为城市三分之二的地面排涝,又能为城市10多万人的饮水、工业用水,提供了水源。这一工程,出工人数达521677人次,完成土方51323425立方米,修建筑物277座。为保证把黄河水引得进、蓄得住、用的上,在领导决心大,群众要求强烈的情况下,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筹资金60万元,调动了300多名能工巧匠,在七里庄村东修建了能蓄水3.5米深,300万立方米水的14孔拦水闸。所以,我市22公里的岔河段到1973年就发挥了引黄水,灌良田,遇大雨能排涝的作用。

50年代初,党和政府还组织广大群众对运河进行了切滩取直河槽,培厚加高堤防,清除河内障碍等项工程。杨圈村就是在1951年经过河槽取直,由河槽西调到河槽东的,从而大大加速了泄洪排涝的流速。

岔河开挖后的第二年,即1972年秋,组织了四千余名民工,开挖横河。在施工中,人机结合,人畜结合,土洋结合,抢挖两米深的流沙,爬上10多米的高坡,大干苦干48天,到12月18日提前两天全部按设计标准竣工。1973年3月15日引来了100多公里外的黄河水,同时,构成了减河、岔河、运河三河之间的网梭,形成了河网化,对抗旱排涝,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都起着重大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河网化的抗旱排涝作用,沿着四条河流、七道河堤,选择有利地势,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原则,民办公助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陆续修建了34个自流排水涵洞,17个排灌扬水站,装机44台,3845千瓦,提水能力为37.5立方米/秒流量。遇涝排水能力,自流排水为97立方米/秒流量,如再遇1964年的丰水雨型,地面经流71立方米/秒流量,可在12个小时内全部排出。一旦河水顶托,不能自流排水,各排灌站就立即开机排水,雨水随降随排,不致积水成灾。例如,1984年8月10日9至11点钟3个小时降雨155毫米,雨水随下随流,由田间毛沟流入斗沟,由斗沟流入支沟、干沟、最后汇入河流。因此,这场特大暴雨后,除去个别死洼地外,全市没有出现水淹地,充分显示了沟沟相通,沟河相连的优越性。过去易受涝灾的二十里铺和陈庄乡,这次雨量都有250多毫米,是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由于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充分发挥了水利设施的作用,除去极少数死洼地受涝减产外,绝大部分农田没受雨害,庄稼生长良好,秋季获得了大丰收。

每年7、8、9这3个月,是洪水季节。过去每年洪水一进运河段,工、农、兵、学、商,一齐上堤防,昼夜值班,轮流看管,吃住在大堤上。1953年8月初,当时只有440立方米/秒流量,水位就与堤顶相平,大风一吹,水浪过顶。地、市委领导,亲自带班,3万多民工按米分段看管,夜间查堤防,白天加子堰,子堰加高,洪水续涨。就这样拼干到20多天时,对岸河北省故城县小堤五和景县苏官营决口,使西部的钟辛庄、东西八里、五里庄、代官屯、三里庄等17个村庄,20000多亩庄稼全部被淹没,房屋倒塌甚多,德石铁路停运数日,近万百姓无家可归,灾情严重,损失很大。

自60年代、70年代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河道管理,多次领导人民群众治理旧河开挖新河,修建防洪分洪设施,实现了河网化,大大加强了防洪泄洪能力,由50年代的400立方米/秒流量,现在增大到十倍的流量。1983年海河流域上游发生了大暴雨,四女寺闸上达1800立方米/秒的流量。卫运河只能容400立方米/秒流量,在这种情况下,便采取了三河同时泄洪,运河放300立方米/秒,岔河放800立方米/秒,减河放700立方米/秒的流量。这次行洪只用少数人开动机器,提闸落闸,合理掌握分洪,只用了7天时间,洪水安全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