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6°13'—116°25",北纬37°19'—37°34'之间。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东部20.00米,西部22.00米,南部23.00米,北部19.00米,市中心22.7米,从拔海高度可以看出地势是微斜平坦的。

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四季分明,春冬干旱多风,夏秋炎热多雨,平均无霜期202天。有史以来,大体规律是春旱夏涝晚秋又旱,久旱聚涝,旱涝交替,涝碱相随,这就自然形成了旱、涝、碱,是农业生产的三大灾害。

追昔抚今 地覆天翻

解放前,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堤防破碎,河道淤塞,水系紊乱,旱、涝、碱灾害严重,五谷欠收。

解放初期,虽西有运河,东有减河,中有金沟盘河,因没有水利设施,遇涝不能排,遇旱不能灌。运河只能接收上游客水,强迫行洪。客水多了就漫溢决口,常年行洪碱化土地。总之,南起二十里铺乡的耿李杨,北至二屯乡第三店村北,共34.8公里的运河地段,对农业来说害多益少。其他两河,河槽淤塞,长年无水,旱、涝之年均不能借利。

历史记载:自1840年到1946年的106年间,就有36年大旱,19年大涝。大旱之年——1942年,在连续干旱三年的情况下,该年春、夏有一百五十天未落滴雨,全年未下透地雨,禾苗枯死,蝗虫遮日,树叶吃光,老人饥饿而死者甚多,壮年外出逃荒者过万人。又大雨之年一1937年,阴雨连绵四十余天,高地泥涝大减产,洼地水泡绝了产,城乡水相连,出入乘小船。运河因年久失修,常常决口成灾。1917年秋,运河在现在的二十里铺乡耿李杨村西决口,“水绕城垣仅露七砖,而兵工厂位于城外西南方亦被水围绕……”1919年又在现在的二屯乡程何庄决口,庄稼淹没,房屋泡倒,铁路冲坏,停止运行。数万百姓吃无粮,住无房……

当时的水利状况,破烂不堪,顺从自然,遇上丰水年,雨水任其漫衍成灾;遇上干旱年,农民冒着炎阳,抬着“关老爷”,拜天求神降雨,但无济于事,只好挖土井,淘砖井,提水点种。砖井全市约计五百余眼,提水工具用的是辘轳头和撅杆,灌溉面积寥寥无几,抗旱能力极低。

1946年解放,特别是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人民群众渴望尽快结束旱、涝、碱三大灾害的历史,以达到过上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愿望,对兴水利,除水害极为重视,建立了水利专门机构,配备了得力干部,由1957年只有二人的农林水利科,现在已发展到百来人的水利局。在物资上给予了很大支持,广大群众付出了巨大的劳动。重新安排了群众性的兴水利,除水害,顺从自然,改造自然的水利建设,与旱、涝、碱三大自然灾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顽强斗争。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克服了过去在水利战线上极“左”路线的干扰。四十年来首先实现了河网化。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多次根治减河,开挖了漳卫新河(即岔河)和横河,取直加固了南运河。我市境内由原来的泄洪量400立方米/秒,现在已扩大到4000立方米/秒(南运河300,减河1700,岔河2000)。仅仅四十年的河道治理,其泄洪量就超过了解放前两千多年历史泄洪量的十倍!

1972年为城乡引用黄河水,由减河西岸黄河涯乡果子李村东北角起,到岔河东岸于官屯乡陈公堤口东南角止,共5公里长,开挖了一条上宽43.5米,底宽3.5米,深达8米(地势高)的引黄大干沟,因它横穿减河、岔河两条河道,故定名为横河。这条横河不仅能使减、岔两河相互调水,还能由岔河七里庄拦水闸将引进的黄河水顶托到四女寺闸,通过南运河泄水闸转入运河,不仅保证了陈庄乡的两万亩农田引黄灌溉,还能保证二十里铺、于官屯、长庄、二屯这四个乡的西部,约两万亩地的农田灌溉。同时又能给自来水一水厂供水,解决部分城市用水。这就是我市目前以横河为穿梭的三河相通借利的河网化的现况。

其次,实现了百亩方田化,促成了沟网化,园林化。根据地区马西(马颊河西部)会战指挥部的指示,1977年春市委决定建立了有书记、市长参加的农田建设指挥部。会战的重要项目就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其标准是:“地成方,沟成网,条条道路树成行,沟、渠、路、林四结合。”所谓方田化,就是现在的百亩一个方田块。所谓沟网化,就是现在的干、支、斗3级沟。干沟深度3.5米,支沟深度2.5米,斗沟深度1.5米。挖出来的土,少部用于修渠灌溉,大部用于修路植树。还做到了每隔3个支沟有1干沟,3个斗沟有1支沟,使其沟沟相通,真正达到了遇旱能引水灌溉,遇涝能排水畅通,平时能蓄淡压碱、淋碱排碱、改造土壤、变碱地为良田的目的。所谓园林化,就是现在的条条道路树成行,桐粮间作成了方。

会战一开始,首先由指挥袁曰法、副指挥孙志远带领工作组到黄河涯乡抓点带面,搞出样板,组织参观。全市上万民工,大干了3年,付出了近200万个劳动工日,共挖成干沟174条、支沟304条、斗沟316条,总计794条,长达897.5公里,共计土方1475万立方米,共筑渠道755条,修公路498条,植树550万株,有18万亩土地基本实现了“三成四结合”的百亩方田化。遇旱能引水灌溉,遇涝能随时将水排出,基本上达到了稳产高产田的标准。昔日土地不平,道路不直,树木较少的黄河涯乡,今日240个方田块,大小道路树成行,村村树密不见房,桐粮间作普全乡,平均每人占有成树75株,1984年为出席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树木的增多不仅增加了社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能调节气候,保持空气湿润,减少水分蒸发,抵抗了干旱风。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平时碱灾的二屯乡,今日355个方田块,以环乡干沟为主体,穿通了155条大小排灌沟,达到了引得进,蓄得住,用得上,排得出的标准,几年来显示了强大的抗灾能力。自1978年到1984年连遇7年干旱,他们共引黄河水8000万立方米,并做到了沟沟有水,水到地头,灌溉方便,有90%以上的土地用上了黄河水,灌溉了63万亩次。7年共增产粮食2025万公斤,平均每年增产289万公斤,15000亩盐碱地,过去春天白花花,大片碱干巴;现在秋天白花花,碱地高产了白棉花,有的亩产300多公斤。过去,年年向国家要统销粮60万公斤,救济款10余万元的二屯乡,现在,每年向国家交售余粮83万公斤,交售棉花195.5万公斤。今昔对比,人们无不感慨地说: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社会主义是靠山。

防洪除涝 根治水患

我市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汛期雨量集中,极易造成洪涝灾害。遵照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为了提高防洪除涝的能力,市委和市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了开挖疏浚河道,加高培厚堤防,兴修排水涵洞,建大型排灌站,大搞排水沟网化等措施,基本上根治了洪涝灾害。

行洪河道——减河,位于我市南部和东部,由四女寺分洪闸入境,经二十里铺、黄河涯、宋官屯三个乡,到宋官屯乡的李小吴村出境入宁津县,全长31.1公里,是主要行洪河道。据《陵县志》记载:“三渎水系之西渎,新莽时代已成为黄河故道,东汉时代命名鬲津河”。清代中期为减少运河的水势,由四女寺村北开挖了南支河,在九龙庙村南注入该河,更名为“四女寺减河”。河道开挖后,因水势不利而淤积,至清代末期已成废河。建国初期仅有河形,既不能引水灌溉,又不能行洪排涝。从1956年到1973年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上万民工,进行了疏浚和扩大治理,河槽底宽70米,深于地面6~7米。多年的废河变成了遇涝能排水(光我市除涝面积就达55000多亩),遇旱能引水蓄水(袁桥建成了6米高的拦水闸,正常蓄水1200万立方米),汛期能排洪的三利之河。它可为二十里铺乡、黄河涯乡、宋官屯乡65000亩良田灌溉,并能为运河正常泄洪1700立方米/秒,强迫行洪2200立方米/秒。

岔河(统称漳卫新河)是1971年破土开挖的,其设计标准:两堤相距350米,主槽底宽60米,深达5.5米,正常行洪2000立方米/秒,泄涝水780立方米/秒。这条人工河起源于四女寺北泄洪闸下,由耿李杨村东南延伸到陈公堤北入金钩盘河,到宋官屯乡由田龙庄出我市境,至河北吴桥县大王铺村东南汇入减河,全长43.4公里。其中上游22公里的河段,正穿于我市二十里铺,于官屯、长庄、宋官屯四个乡的平坦良田,环绕着市区的南部和东部。它除去为上游发生三年一遇洪涝水时承泄卫运河2000立方米/秒洪水外,可为农村7万亩地排涝,12万亩地灌溉,同时河槽较深,控制了地下水位,防止和改良了沿岸部分土地的盐碱化。更重要的是既能为城市三分之二的地面排涝,又能为城市10多万人的饮水、工业用水,提供了水源。这一工程,出工人数达521677人次,完成土方51323425立方米,修建筑物277座。为保证把黄河水引得进、蓄得住、用的上,在领导决心大,群众要求强烈的情况下,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筹资金60万元,调动了300多名能工巧匠,在七里庄村东修建了能蓄水3.5米深,300万立方米水的14孔拦水闸。所以,我市22公里的岔河段到1973年就发挥了引黄水,灌良田,遇大雨能排涝的作用。

50年代初,党和政府还组织广大群众对运河进行了切滩取直河槽,培厚加高堤防,清除河内障碍等项工程。杨圈村就是在1951年经过河槽取直,由河槽西调到河槽东的,从而大大加速了泄洪排涝的流速。

岔河开挖后的第二年,即1972年秋,组织了四千余名民工,开挖横河。在施工中,人机结合,人畜结合,土洋结合,抢挖两米深的流沙,爬上10多米的高坡,大干苦干48天,到12月18日提前两天全部按设计标准竣工。1973年3月15日引来了100多公里外的黄河水,同时,构成了减河、岔河、运河三河之间的网梭,形成了河网化,对抗旱排涝,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都起着重大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河网化的抗旱排涝作用,沿着四条河流、七道河堤,选择有利地势,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原则,民办公助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陆续修建了34个自流排水涵洞,17个排灌扬水站,装机44台,3845千瓦,提水能力为37.5立方米/秒流量。遇涝排水能力,自流排水为97立方米/秒流量,如再遇1964年的丰水雨型,地面经流71立方米/秒流量,可在12个小时内全部排出。一旦河水顶托,不能自流排水,各排灌站就立即开机排水,雨水随降随排,不致积水成灾。例如,1984年8月10日9至11点钟3个小时降雨155毫米,雨水随下随流,由田间毛沟流入斗沟,由斗沟流入支沟、干沟、最后汇入河流。因此,这场特大暴雨后,除去个别死洼地外,全市没有出现水淹地,充分显示了沟沟相通,沟河相连的优越性。过去易受涝灾的二十里铺和陈庄乡,这次雨量都有250多毫米,是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由于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充分发挥了水利设施的作用,除去极少数死洼地受涝减产外,绝大部分农田没受雨害,庄稼生长良好,秋季获得了大丰收。

每年7、8、9这3个月,是洪水季节。过去每年洪水一进运河段,工、农、兵、学、商,一齐上堤防,昼夜值班,轮流看管,吃住在大堤上。1953年8月初,当时只有440立方米/秒流量,水位就与堤顶相平,大风一吹,水浪过顶。地、市委领导,亲自带班,3万多民工按米分段看管,夜间查堤防,白天加子堰,子堰加高,洪水续涨。就这样拼干到20多天时,对岸河北省故城县小堤五和景县苏官营决口,使西部的钟辛庄、东西八里、五里庄、代官屯、三里庄等17个村庄,20000多亩庄稼全部被淹没,房屋倒塌甚多,德石铁路停运数日,近万百姓无家可归,灾情严重,损失很大。

自60年代、70年代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河道管理,多次领导人民群众治理旧河开挖新河,修建防洪分洪设施,实现了河网化,大大加强了防洪泄洪能力,由50年代的400立方米/秒流量,现在增大到十倍的流量。1983年海河流域上游发生了大暴雨,四女寺闸上达1800立方米/秒的流量。卫运河只能容400立方米/秒流量,在这种情况下,便采取了三河同时泄洪,运河放300立方米/秒,岔河放800立方米/秒,减河放700立方米/秒的流量。这次行洪只用少数人开动机器,提闸落闸,合理掌握分洪,只用了7天时间,洪水安全流入大海。

战胜旱魔 灌溉良田

过去“十年九旱”,“春旱、夏涝、晚秋又旱”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旧社会全市灌溉面积仅有几千亩,全靠辘轳和撅杆提水浇田。建国后,遵照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肥、土……”农业八字宪法的指示,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量引用黄河水。围绕“三水”大兴水利设施,大大发展了水利灌溉事业。在井灌方面,50年代,发动群众投砖、投资、投木料,开展了群众性的打砖井运动。提水工具也有了改进,由辘轳头发展到马拉水车,以后又发展手摇水车,当时每眼井可浇粮田10亩左右。60年代开展了井中下泉,井中打井,继后开始打机井。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民办公助的办法,全市适宜打机井的10万亩地,基本上实现了“百亩方田一机井,一井一屋,三井一组”。每眼机井都配备了电机、柴油机双配套。

在河灌方面,过去没有水利设施,没有提水能力。50年代初期,国家投资在运河西岸,魏庄村修建了一个20马力的柴油机扬水站,当时是全市唯一的先进事物,轰动城乡百姓。60年代初连续遭受三年涝灾,洼碱地全部绝产。党和政府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大种水稻,将旱田变水田。从此,使河灌又迈出了新的一步。陆续在运河两岸建了18台机器1170千瓦的电力扬水站,在国营站发展的带动下,社队自办扬水站也同时有了发展。总计提水能力为21.5秒立方米/秒。对当时全市3万亩稻田和3万亩旱田灌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3万亩水稻一般亩产300多公斤,高产地块达500公斤。陈庄乡的张庄村400亩洼碱地的水稻收稻谷12万公斤,连续吃了7年的统销村,一跃变成了余粮村,向国家贡献稻谷5万公斤。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引黄工程的建设,河灌又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岔河建国营站8处,安装电机18台、1538千瓦,提水能力为16.8立方米/秒,乡村自建站10处,装机12台、518千瓦,提水能力3.45立方米/秒。减河新建国营站4处,安装电机10台,1065千瓦,提水能力9.4立方米/秒。乡村自建站8处,装机14台,565千瓦,提水能力4立方米/秒。横河乡村自办小型扬水站8处,403千瓦,提水能力2.7立方米/秒。现在,上述四河上的扬水站共58处,总计提水能力58.6立方米/秒,可供17.8万亩良田正常灌溉。再加上井灌面积1.2万亩,现在全市已有19万亩良田实现了水浇稳产高产,比解放前扩大水浇地36倍。同时,为了增加蓄水量和扩大引黄灌溉面积,借“引黄济津”有利之机,于1983年秋在运河天衢桥下建成尼龙袋拦水坝(简称尼龙坝),该坝宽2米,高2米,长达40米,可蓄5~60万立方米的水量。这样,不仅对陈庄乡引用黄河水达到引得进、蓄得住、用的上,每年多灌农田1万亩次,而且自来水西水厂每年也多用几十万立方米水。

随着水利化的不断发展,我市农田的平整化、畦田化也随即不断发展,不断改进和提高。60年代初,随着种植水稻的发展,全市有4万多亩土地实现了平整化、畦田化,后来运河断了水,水田又变成了旱田,所以,又从石家庄学习推广了“四六”(4米宽、6米长)式的小畦田化。搞农田基本建设,如其他事一样,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推广石家庄式的小畦田化也是如此。当时小畦田的好处的确是节省水量,浇地均匀,但是只适合井灌,不适应河灌,更不能大水压碱冲碱,所以,在70年代中期随着河灌条件的发展,石家庄式的小畦田逐步改成了“4×10、4×20、6×30”直至适应河灌为止的大畦田化。它的好处是省劳力,浇地快、大水压碱、保苗齐全,实践证明完全适合我市条件。由于实现了农田水利化,解放前的9万多亩盐碱地,已有8万多亩改造成良田。

现在全市已有19万亩土地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自1978年到1984年连续干旱7年,各种水利设施7年提供了56000万立方米水,虽连续7年干旱,但连续7年丰收。1977年,全市总产粮食3133.75万公斤,总产棉花29.9万公斤;到1984年全市总产粮食6597万公斤,比1977年增产3463.25万公斤,总产棉花821.5万公斤,比1977年增产761.6万公斤,两者比解放初期分别增长6倍、9倍。其中小麦1984年单产361.5公斤比1977年的131公斤增230.5公斤,平均亩增35公斤,棉花1984年单产102公斤比1977年单产11公斤增91公斤。农民的农业收入由1977年人均收入155元到1984年人均收入增加到751元,每人增收596元。过去水利条件最差的宋官屯乡,全乡7.6万亩耕地,解放初期只有井灌千余亩,单产粮食百公斤,棉花仅几十公斤。现在全部实现了井灌河灌畦田化,1984年粮食单产380公斤,总产1737万公斤,比建国初期增长3倍;棉花单产107.5公斤,总产308万公斤,比建国初期增长5.5倍。1984年人均收入710元,超过了建国初期的15倍。全乡储蓄已达377万元,平均每户存款572元。解放初期,市民只有3万余,吃运河水只有靠小车推、人肩担。水浑浊,须沉淀,工业生产因缺水不能发展。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城市用水,在50年代初首先在运河东岸修建了第一个日产1万吨的自来水厂,当时为城市用水解决了很大问题。但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70年代初又在城南小于庄修建了日产1.5万吨的第二个自来水厂,并打了6眼深机井,国家投资50万元。同时还发动较大的工厂企业单位打了深机井,解决本单位用水。80年代初,随着引黄灌溉的发展,国家又拿出了千万元,在引黄济津(引黄河水供给天津)时开挖的东七里铺水库上修建了日产5万吨的第三自来水厂,该水厂能通过横河,东借减河水,西借岔河水,水库本身还能蓄水300万立方米。这样可以保证正常供水。

搞好引黄济津 推动水利建设

原来向北京、天津供水的密云、官厅水库,由于连续几年上游干旱少雨,1981年,水库仅蓄的两千万立方米水勉强保证北京供水,天津缺水十分严重。中央决定从黄河引水接济天津市。我市是这条送水路线的必经之地,由平原县的沙阳河入我市的减河,由减河再入横河,经过横河流入岔河,再由岔河的四女寺泄洪闸转入运河,送往天津。这是长期送水路线,我市原有的引黄设施只有20立方米/秒的流量,按40立方米/秒尚缺一半。所以,于1981年9月20日成立引黄济津团部,在原来20立方米/秒流量的基础上再扩大20立方米/秒。对最优方案的选择中,水利部门提出利用金钩盘河,改造金钩盘河,就是顺从金钩盘河的自然流势,从芦家河村南到东七里铺村西南,挖一条长4800米、宽10米到100米、深达6米的干沟,上接横河上游,下接岔河上游,加上原来横河的20立方米/秒流量,两者就能保证由减河引入岔河的40立方米/秒的流量。这段河道,长达2.25公里,面积有1687亩,地势洼,碱性大,只长草苇,不长庄稼。如果开挖钩盘河给天津送水,不仅避免开横河,占良田的弊病,还能改变旧貌,整平土地,扩大良田500亩。市委书记尚荣华同志,亲自勘查后,认为,开挖横河,不仅弊病多,结果还是过路水,开挖金钩盘河,既避免了挖横河的许多弊病,改变了旧貌,扩大了良田,更重要的是借引黄济津的经费,将这块废荒地分段挖成四个大水库,库库相通,库河相连,既能引黄济津,又能扩大引黄灌溉(扩大近万亩),还能蓄存几百万立方米水,再建一个自来水厂,解决城市用水困难。经过市委反复讨论,水利局反复勘测和计算,最后,决定开挖金钩盘河。这一工程,按设计标准,3年完成土方320万立方米,第一年要上民工6000人,大干50天,完成土方110万立方米。

10月14日首先是于官屯乡破土动工,相续各乡在这7公里的战线上也挥锨动土大干起来。

原计上民工6000人,因施工中出现了难度大,天气坏(雨雪交加),时间紧迫,加之,广大干部群众有了兴修水利的积极性,要在这次工程中争头一名,所以有些乡村暗中增了人。宋官屯乡原分1500人,开工后陆续增加到2034人,施工高峰时,整个工地上人9800余,号称“万人大会战”。

工程难度大,要深挖6米,全是水下方,而且表皮土层大部分是苇根。广大民工面对困难不怕难,他们在施工方法上采用了“大开膛,鱼刺沟,三级倒,一条龙,机器双配套,歇人不歇机”等。在运土上采用了电动拉坡,内燃机拉坡,人畜拉坡机,总共动用320台电动机,256台内燃机,335台拖拉机,800多头牲畜。

由于领导重视,政策对头,广大民工的干劲一鼓再鼓,他们在“迎着风雪,克服困难,三天任务,两天干完”的口号下,大干了48天,胜利完成了120万立方米的土工程方任务。

在完成土方工程之后,又调动了数百名能工巧匠,陆续扩建了果子李40立方米/秒流量的进水闸,芦家河20立方米/秒流量的节制闸,东七里铺20立方米/秒流量的退水闸,以及3座水库大桥等150多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工程。这些工程的完成,不仅为保证天津供水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德州市引用黄河水达到了引得快,蓄得多,用得好,打下了永久性的基础。上述的各项工程自1985年春已被充分利用,大见效益。

1986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