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山东境内的河流众多,比较重要的有黄河、运河、沂河、沐河、徒骇河、马颊河等,分属黄河、潍河、海河和边缘水系。

黄河,在山东属下游河段,自鲁西南东明县后双楼入境,向东北斜贯鲁西北平原,流经菏泽、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惠民、东营等7个市地、21个县境,流程610余公里;河道上宽下窄,东明最宽处达20公里,位山以下有的不足1公里,最窄处仅300-400米。黄河径流量与中国其他江河相比,并不算多,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但它的含沙量却高得惊人,平均每立方米河水含沙38公斤,最多时达650公斤,在世界各大河中居于首位。由于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有的地方河床高于河外平原,遂使黄河成为“地上悬河”,潜伏着极大危险。黄河历史上决口和改道极为频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治黄工作,投资5.6亿元修建堤防、险口、控导工程、展宽工程和大小水库,开辟滞洪区,改变了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的状况,取得了三十六年伏秋大汛未决口的成就。随着黄河流域的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黄河旧貌变新颜,已由千年害河逐渐变成造福于人民的益河。

山东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山东的部分,纵贯整个鲁西大平原,全长560余公里,约占运河总长度(1750公里)的三分之一。山东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六〇八年),经历了四次变迁:第一次是元朝忽必烈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年)开济州运河;第二次是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开会通河;第三次是明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六年)开南阳新河;第四次是明万历年间开沥河。山东运河地处北方干旱地区,自然雨水缺乏,主要依靠大汶河、泗河济给。新中国建立前,山东运河除济宁以南还保持有限数量的民间航运外,济宁以北的河段,几乎全部干涸,而且有的地段连河道眉目也看不清楚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治理运河的工程建设。东平以南,特别是济宁南北的运河,已修治一新。

沂河、沐河,是山东省南部两条较大的河流。沂河源于鲁中南山区的鲁山,经沂水、沂南、临沂、郯城等市县及江苏省的邳县、新沂县入骆马湖。沂河全长570余公里,2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0余条,皆从右岸汇入,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沐河源于临朐县的沂山,流经沂水、莒县、莒南、临沐入江苏省境,全长400余公里,在临沐县境分成新、老两条沐河。老沐河经江苏省新沂县的新沂河入海;新沐河经大沙河故道至临洪口入海州湾。沐河在山东省境内与沂河平行纵贯鲁南,主要支流有浔河、袁公河和高榆河等,偏于左岸。

徒骇河,是鲁北平原最大排洪河系,源于河南省清丰县永顺沟,至沾化县入渤海,长410余公里。其主要支流有金线河、赵王河、苇河、七里河、赵牛河、土马河等。河口处低洼,滩地广布。马颊河也源于河南,由无棣县入渤海,长370余公里。

小清河,源于济南诸泉,向东北至寿光羊角沟流入莱州湾,全长230余公里。小清河水文变化稳定,可常年通航木船、拖轮,是山东省境内唯一的水陆联运、河海联运的河道。

总之,山东河流多为非常年水系,雨水多时河水多,雨水少时河水少,大旱之年则多干涸。所以山东河流能用于通航的极少。

山东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称为鲁西湖带,呈西北东南向。济宁以南称“南四湖”,济宁以北称“北五湖”。京杭运河自北而南从湖中穿过。另外,还有几个零星小湖泊,如济南的大明湖、章丘的白云湖、桓台的马踏湖等。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相连组成,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湖身狭长,南北长126公里,东西最宽处22.5公里,最窄处3公里。在一般水位时,总面积为1240余平方公里。南四湖东依津浦铁路,西临苏鲁皖平原,南抵徐州,北达济宁。四湖之中,微山湖最大,540余平方公里,所以南四湖又通称为微山湖。湖区一般水深0.5-1米,最深处3米左右,湖底平坦,多淤泥,是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湖里经济鱼类达60多种,水生植物也很丰富。

北五湖,由马场湖、蜀山湖、南旺湖、马踏湖、东平湖组成,除东平湖常年有水外,其余各湖已成为夏季积水的洼地。东平湖位于梁山、东平、平阴三县之间,南与运河相接,北经小清河水闸与黄河相通,是古梁山泊之余部,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夏季水盛时可达150多平方公里,一般水深1-2米,最深处3.5米。东平湖除对调节黄河水量、灌溉农田、保证京杭运河通航有重要作用外,还是一个浅水富营养型淡水湖泊。它水质肥沃,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鱼类50种,还盛产鳖、蟹、贝、螺、菱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