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 创办与发展

1931年初,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鲁北平原县建立省立第五乡师。3月,厅长何思源委派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邹平人王冠宸赴平原筹建,并委任其为首任校长。

平原县地处鲁北平原,土地平坦肥沃,自然条件较好,更有津浦铁路交通之便,具备建立乡师的条件。平原县政府也愿意接受,以发展本县教育,显示自己的“政绩”,提高自己的威望。

双方通过协商,平原县政府将县立中学迁至西城,校舍让与新建乡师。

此校址位于城内东南,北面和西面是居民街道,东临是文庙和文庙小学,南临平原名胜琵琶湾,校门东南几十步远的城墙上有一座明代为纪念三国刘备做平原县令而修建的“龙门”。此处地势高爽,环境幽美。

原校舍在清末为景贤书院,1928年县政府改办县立中学。王冠宸赴平原创办省立乡师时,对校舍稍事修葺,购置一批教学设备,聘任了教职员工,6月初筹备就绪,暑期始招第一届新生。6月6日定为平原五乡师建校纪念日。

校长王冠宸思想开明,治学严谨,崇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根据乡师的办学宗旨,开学初在校门两边的墙壁上,书写了陶行知先生创办南京晓庄师范的一副楹联为办学的座右铭: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随后制定了学校规章制度,建立起正规的教学秩序,各项工作井井有条。但由于健康原因,他仅在平原五乡师任职一年,翌年暑假,省教育厅又委任惠民人熊秀山为校长。熊秀山系国立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年轻有为,事业心强,到任后即对乡师进行扩建,先后建起教学楼一座,礼堂六间,澡塘三间,使学校规模逐年扩大,教室、办公室、师生宿舍均敷应用。又在近城农村办起乡师附小一所,农场一处,以供学生教育实习和农业劳作实践之用。

乡师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经费省厅拨发,校长由厅长任免。学校的教职员工均由校长聘任,待遇比较丰厚。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成员月薪120元至150元大洋,教员和职员月薪80元至120元大洋。

平原五乡师的领导机构:校长统管学校校务。下设教务、训育、事务、推广、农事五部。各部设主任一名,职员一至三名(有的由教员兼任),分管诸项具体业务。附小设主任一名,由乡师教员兼任。

随着逐年招生人数的增加,聘任的教职员也逐渐增多。到1934年暑假,根据四年学制招满四级八班学生之后,学校共有教职员28名。其中专职、兼职领导成员7名;专任、兼任教员16名;专职职员五名。教员水平都比较高,其中大学本科毕业者9名,占56%;专科毕业者5名,占31%;其他两名,占13%。因多数教员毕业于全国名牌大学,所以当时五乡师的师资力量是比较雄厚的。

平原五乡师为简易初级师范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四年。其教育宗旨为“根据三民主义教育实施之原则,注重健全师资之培养,推进教、学、做三者合一之新计划与新精神。”培养目标为乡村国民小学教员。熊秀山在1935年《平原乡师同学录·序》中说:“吾华素以农立国,乡村人口实占绝对的多数;而近年来,乡村之凋敝,教育之不振,彰人耳目。组织民众,领导民众,改建乡村,复兴民族,要在吾人之努力。既肩此重任,在校者宜如何黾勉学业,尽瘁于学理之研究;出校而服务社会者宜如何克尽厥职,收实验之功效。”所设课程有国语、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地理、历史、农村经济与合作、乡村社会学、农业与实践、测验与统计、生理卫生、心理学、教育学概论、小学教材教法、公民、音乐、美术、童子军训练、体育等。此外,尚有劳作及教育实习(学生自二年级开始轮流到附小上课)。每周课时为32—34节。

当时的学生来源主要为鲁西北各县农民子女,少数来自鲁西南、鲁中等地。毕业之后,教育主管部门不包分配,职业自谋,故学生多有“毕业即失业”之虞。自1931年始招一级两个班学生80名,嗣后每年递招两班。至1934年暑假后,在校生达四级八班263名。又至1936年暑假,计招六级十二班。学生480名。前三级修业期满届时毕业;后三级因抗战爆发、学校解散学生肄业离校。1937年暑假因“七·七”事变发生,社会动荡不安,未招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