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翠屏山多佛塔

翠屏山,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以其山势奇峭巍峨,松柏苍郁茂密,恰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又因山上泉水众多,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当地人俗称为“水山”。翠屏山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列济南市风景旅游区之一。

沿翠屏山南麓盘山而上,奇景异物,目不暇接。首先可见“关公试刀石”、“迎客柏”。翠屏山的幽雅引人之处当以山西麓为最。昂首凝视,则见整山碧绿叠翠,浅绿、深绿、墨绿,层层加深。沿途可观赏浸润泉、有本泉、杨枝泉、落阳泉、石门槛、宝峰寺、神龟、无影佛、幺榆、金龟石、观天洞、布谷楼等多处迷人景点。其中宝峰寺是山西侧半腰处最为壮观的古建筑群体。此寺始建于唐天宝十一年(752),由慈净和尚创建,初名“保宁院”。金大定三年(1163)重修,改称“宝峰寺”。历经明清几代扩建,规模递增。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玉皇殿、白衣阁、天王殿、八仙阁、碧霞元君殿、关帝庙、灵官庙、倒影庵、戏楼等。寺院观阁鳞次栉比,殿宇望衡。四方高僧,众多文人墨客,骚人羽士不断云游来访。每年古历三月三日是翠屏山传统庙会,届时寺中举办法会,寺外演戏说书,四方货物来此交易,鼎盛一时。由于数百年来的地震、风化等自然灾害的损坏,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为的破坏,大多倾圮,但遗迹尚存。

1998年在原有基础上对宝峰寺的部分殿宇进行重修,先后

修复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等。修复的殿宇集中在南北60米,东西30米的山腰处,寺庙坐北向南。最南端为天王殿,飞檐斗拱,十分壮观。由天王殿进入院内,迎面就是雄伟壮丽的大雄宝殿。殿为歇山式斗拱建筑,小灰筒瓦覆顶,上饰螭吻等雕砖。由泥柱8根,明柱4根支撑。前为花棂格扇,朱红大门。殿前东西两侧各有配殿5间,殿殿相接,檐角相叠,巍然壮丽,引人入胜。院内有明万历十四年、二十二年、隆庆五年等重修宝峰寺碑9通,碑文书写雕刻艺术均极为精湛。

宝峰寺北侧峭壁之上,有佛像两龛,内雕菩萨、佛像12尊。据造像记载,为唐天宝十一年鹿崇贞敬造。沿盘路再往上走,此处山势奇绝。峭壁之上,生有多种树木,以桧柏为佳。悬崖高处有两块巨石上下相叠,耸立突兀,侧刻“叠翠”二字。该石缝隙中,生古柏一株,巍巍悬于高空。树干拧生,根似鹰爪,冠盖阔大,枝叶繁茂,这自然生成的奇景,谓之“水山叠翠”,为平阴古八景之一。石下天生一穴,称“银宝洞”,北风徐吹,如哨音悠扬。在此处往上攀登,就到达翠屏山巅的宝峰,可观看省级重点文物“多佛塔”。

多佛塔矗立在翠屏山巅的宝峰寺内,宝峰寺建有山门、玉皇阁、八仙阁。山门西南,石砌拱顶洞门,为二层。于院内沿阶可登。门内为小院,正中建玉皇阁。玉皇阁下石砌券门,阁顶之四隅建筑为三角形锥堞式,似鸟展翅。中砌垛孔短墙,若西欧古堡,风格奇异。多佛塔矗立在院内西侧,此塔建于唐贞观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全塔共13层,呈八棱状,用当地青石构筑。塔底外周长18.5米,通高19.7米,塔形雄伟,简洁古朴。每层四周皆辟佛龛,内嵌石雕佛像,原有104尊,现存84尊。第二层以上佛像为半立姿,均高0.6米,肩宽0.15米。底层石雕佛像最大,均高1.1米,肩宽0.6米,佛身同饰有浮雕图案的底座联为一体。塔的第一层近2米高,从第二层以上愈高间隔愈小。所有佛像尊尊正襟危坐,仪表堂堂,形态逼真,造型优美,处处可见用工之精良。佛像结跏趺坐,背后饰佛光唐草,具有鲜明的唐代风格。塔顶

置铁制宝瓶冠刹,高1.9米,内分三级紧扣相连,外形严谨,美观大方,构造甚为巧妙。宝瓶外铸文清晰,字字可辨,系当时著名金火匠杜文剑、杜思温于嘉靖六年(1527)三月铸造。重建后的多佛塔,不但大量沿用了原塔的佛雕,整个造型也都保持了唐代佛塔的造型风格。全部施工,从嘉靖元年(1522)五月至嘉靖六年(1527)三月,历时五年。全国四大名刹之首灵岩寺当时的敕赐住持了慈高僧前来主持了立塔奠基礼。多佛塔建成后,广为游人称颂。明代进士、山东按察司副使沈钟明弘治庚戌年(1490)冬,游翠屏山时曾留诗赞曰:“峰尖孤塔势嶙峋,培嵝纷然莫与邻。十里横陈开野望,一锥直上插苍旻”。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1977年12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翠屏山多佛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平阴县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多佛塔进行了重点维修,使这一古老建筑面貌焕然一新。

翠屏山暨多佛塔,地处闻名中外的玫瑰之乡,每年初夏的5月,翠屏山开遍了艳丽芳香、姹紫嫣红的玫瑰花,山花相互映衬,景象更加秀丽,吸引着国内外游人接踵而至,流连忘返。

李庆余 张之涛

大寨山

大寨山,又称大〓山。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东南部大寨村西,海拔494.8米,为平阴境内最高峰。

此山因山势陡峭,只有东南北三个寨门,可以上下。山上有奶奶庙、刘公墓等古迹。该山重峦叠嶂,横列如屏,异常壮观。山上时有白云蓊郁而起,春夏秋冬,云态各异,渺渺烟霞,千姿百态,缥缈神奇。漫山林木繁茂,百草丛生,幽深葱郁。山上怪石嶙峋,巨岩嵯峨,险要峻峭。山顶两峰南北对峙,壁立如削,中有石梁相连,人称“天门观”。山峰景观众多,主要有透风崖、锦屏崖、天乳泉、劈雷洞、宝泉、大黄牛、透米缝、扪心桥等。于慎行游大寨山留诗赞曰:“美尽东南第一峰,神工削出玉芙蓉。天门阁道金银晃,王母瑶台紫翠封。雷雨千岩声自起,龙蛇万壑势相从。探奇忽动凭虚相,安得仙人碧玉筇”。

以“奇、秀、险”为特色的大寨山名不虚传,漫山遍野的树林装点着形态各异的山峰,真如仙境一般。一处处景观,引起游人的阵阵惊呼和赞叹。北峰一侧透风崖、锦屏崖甚为壮美。透风崖,两壁矗立,高约20米,中间缝隙1米余,从一侧看去,仅见一线蓝天。山风吹来,呜呜作响,似虎啸,让人毛骨悚然。赤日炎炎的盛夏,站立石缝之中,仍可感到冷风嗖嗖,寒气袭身。若遇阴雨天,云雾从缝隙穿过,如海浪,似奔马,气势磅礴,惊心动魄。此处形成一独特景观,名“〓山出云”,为古东阿八景之一。天要下雨时的早晨,从峰顶深洞中升出雾气,围绕山顶形成白云。当地流

传:“大寨山戴帽,大雨来到”。北山峰北侧,有一块高约10余米、宽约10余米的光滑石壁,称为锦屏崖,又叫滴水崖。水从石缝中渗出,顺壁而下,远看似镜,近听滴水有声,阳光朗照,五彩缤纷。更使人惊奇的是崖下凹进数米,上顶凸出如巨乳,水从巨乳滴下,称为“天乳泉”。

绕下北大顶,沿峭壁下小道北行,陡峭的石壁上千奇百怪的钟乳石随处可见,有的如云朵,有的似奔马,有的如群龙出海,有的似猛虎下山,像形石比比皆是,栩栩如生,奇形怪状任你暇想。最奇的是在峭壁近北端的石壁下,有一凸出的钟乳石,似一头雄健的大牛拉着一车彩云从石壁中出来,这便是群众说的“大黄牛”,是大寨山的一景。看了“大黄牛”,绕峭壁东行,在向南转弯处,只见这峭壁裂开了一条缝。这条石缝宽窄仅能容身,从下面向上看似不通连,这是因为石缝在3米以上拐了两个90°的弯。爬上这两个弯,即可由此登上北大顶。此处险绝异常,鲜有人能上下,但又确有人能上下。为了说明其窄险故名“透米缝”。过了透米缝,就到了大寨山的东侧。东侧是大寨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的地方。这里仍是一边峭壁陡立,直插云天;一边林海茫茫,景象万千。在这雄奇险峻、清静幽新的山崖下,散落着劈雷洞(又叫鹁鸽洞)、宝泉、奶奶庙、睡奶奶洞、刘公墓、拱泉等景点。

劈雷洞位于大寨山扪心桥东侧的山崖下,洞口位于高出崖下小路约3米的石崖上,洞口东向。有三块巨大的岩石与两侧的悬崖似分又合,在大部分离的情况下,又有一处相连,形成了环形洞口,十分壮观。洞不深,但奇高,站在洞内仰望,可见一线蓝天,上口可与天齐。洞内石壁上有不少溶洞,又加上石壁凹凸不齐,夜晚常有鹁鸽等山鸟宿栖,所以又叫鹁鸽洞。六七十年代,夜晚常有人进洞捉鸟,他们在洞内点燃柴草,再大声叫喊,惊起鹁鸽向火扑来,有时,一次能捉几十只鹁鸽。如今点火捉鸟的事早已绝迹,这里仍是鸟儿宿栖的家园。

劈雷洞北不远处,就是宝泉。宝泉位于山崖下高出路面3米

多的石崖上,泉池不大,系自然形成。泉水清沏,虽不见喷涌,但长年不竭,所以人们叫它宝泉。泉池南侧,绿树丛生,生长十分茂盛。

宝泉北不远,就是大寨山最有名的人文景观奶奶庙了。奶奶庙,坐西向东,西依山崖,东部把山坡筑成了平台。奶奶庙是供奉太山老奶奶的三妹妹的地方。传说泰山老奶奶姊妹三个,老大在泰山,老二在东阿镇的少岱山,老三在大寨山。各保佑一方生民,享受一方香火。奶奶庙从碑文上看又叫升月庵。因受地形限制,规模不大,属于那种小巧玲珑的建筑,在东西约15米、南北20米的庙院内,建有正殿三间,料石砌垒,拱门方窗。南北侧各有配房三间,为二层建筑。庵西北的山崖下,有一进深约两米、宽约1.5米的斜扇形山洞,洞内原有一尊卧姿菩萨,人称睡奶奶。庵院内有石碑6通,从清康熙到光绪,记载了历年对庵堂的重建与维修经过。

奶奶庙北为刘公墓。刘公墓位于扪心桥北端东侧的悬崖下,坐西向东,南北长约30米,东西约10米,在沿道西侧,上32级台阶,即可见在几十米高的石壁上刻有“刘公墓”三个大字,十分醒目。这碑文因刻在高大的石壁上,又称天下第一碑。碑前的平地上现存三个坟墓,埋葬何人已难以考究。刘公是何人?经调查,刘公的孙子是大寨人,20世纪五十年代为村内农民,以此推算,刘公应为清末人。传说:刘公一辈子为人看风水,在当时有一定的财势。临老给自己看了这处墓地,在施工中,他日夜监视,不敢擅离。有一天,造墓的人在挖墓穴。中午,他口渴的难受,他忍了再忍,实在忍不住了,就到宝泉去饮水。造墓的人继续开挖,在挖起一块石板后,见下面有一池清水,水中有两条小蛇,造墓人挥镐打死一条,另一条凌空飞去,飞到墓东的山峪中,冲出一洼泉水,即拱泉。至今,墓东山峪中仍有拱泉。刘公回来后,见到这个场面,自知不配享用,只好任其自然。可死后仍葬在了这里,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刘公墓。

南峰一侧,峭壁奇险,气势雄伟。在此游客到处都能看到奇峰怪石。其中有一段通向峰顶的石崖,蜿蜒曲折,犬牙交错,长约50余米,顶宽约2米,其最窄处不足1米,两侧皆几十米深的悬崖,俯视不可见底。人行其上,心惊胆战,为攀登大寨山之最险绝处。相传心地不善者难以通过,故人称此处为“扪心桥”。明万历年间,于慎行在此通过时,遂写下“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刻于岩顶。历经400余年风雨剥蚀,字迹至今显明可见。身在此处,真是下看也怕,旁顾也惊,越是害怕越是舍不得那美景,可算是体味到了刺激所带来的快感。扪心桥景色怪异,如遇阴雨天气,此处一侧云雾迷蒙,将一切景物隐去;另侧则一草一木一石,清晰可见。

从扪心桥登到峰顶,放眼四野,气象万千。西南远眺,东平湖似明镜,黄河如玉带,挂在青葱翠峰间;举目东望,群山逶迤,如涛如浪。

鹿传铎

云翠山

云翠山,位于洪范池镇政府南2公里处,大寨山西。山势南北走向,山脊约5公里,高474.9米。遍山林木青翠,荫接影连。峻峰陡立,奇景叠献。山泉流淌,浸花润木。山寺隐约,古迹众多。这里林深、寺幽,泉清、峰秀,堪称休闲旅游佳景。主要景观有天柱峰、笔架峰、子陵寨、南天观、日月泉、墨池泉等。

到云翠山去游玩,原来有石砌盘路通到南天观。2000年春,洪范池镇政府为了方便人们旅游,投资100多万元,修成了1700多米长的环山公路,直通南天观。这样一来,南天观就成了人们游云翠山的第一景观了。

南天观建于云翠山北侧一环形山腰处。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曾修炼于此,其弟子在此筑观,名为南天观。当时是闻名的四大观(北京白云观、济南长春观、邹县峰山长青观、洪范南天观)之一。此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明隆庆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阁、蓬莱仙院、凭虚阁、长春阁、真武观、三真观、戏楼、看台等。

南天观建筑群占地约3600平方米,主建筑分四个院落,成“田”字形结构。西半部玉皇阁及蓬莱仙院、长春阁南北相望。东半部三真观与真武观前后相连。玉皇阁坐南朝北,东西三间,拱门方窗,墙为大块青石砌垒,小灰瓦覆顶,脊顶及檐角有雕砖雉尾等饰物。内设玉皇大帝塑像。玉皇阁北10米即是蓬莱仙院。院内主建筑为长春阁,二层,坐北朝南。阁南东端筑石阶可登二层。

阁西侧筑有石砌平房3间。阁底层南北正中各设一门,南通蓬莱仙院,北通戏楼看台。

玉皇阁与蓬莱仙院南北相望,南院比北院高约3米。这段石崖全用块石砌起。在这段石崖中间有一拱形石洞,便是来复泉回阳洞,又称长春洞。洞坐南朝北,洞南半部中央有两泉池,即日月泉。月泉在南日泉在北,两泉相邻而不相连,月泉用一块新月形中空石板覆盖,日泉用一块中为圆洞的石板覆盖,故得名。

东侧的三真观与真武观规模大体与西侧相似。

南天观的院落内有元、明、清时期所立石碑10余通,多记述着云翠山的风光和南天观的兴衰。其中记曰:“云翠山林壑优美,望之如翠,碧树沉阴,悬崖参差而罗列,峻岭环匝而萦回。”在观的西侧有建于元至元四年(1276)“云翠山南天观”石碑一通。碑高2.4米,宽1.2米,龟趺龙首。此碑系瀚林院承旨李谦撰文,文字和雕刻都十分精美。东侧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云翠山天柱观新建玉皇阁记”碑,碑高2.4米,宽1米,龟趺龙首。此碑由于慎行撰文,孟一脉篆额,乔学诗书丹。因三人都是同朝进士,因此又叫三进士碑。

观内绿树成荫,泉水长流,清新幽静。其中有四棵古树十分醒目,东侧两棵楷树,西侧两棵柿树,枝叶茂盛。传说植于建观之初,隐意为“清凉世界”。

出南天观,沿着密林中的山路南行约1公里余,透过树阴,即可见天柱峰,肃立相迎。不过天柱峰北侧的笔架峰也是一处不易多见的景点,所谓笔架峰,仍是三座石壁并立,边高中低,形似笔架得名。

看过笔架峰,再看天柱峰那可真有山外有山的感觉。

天柱峰,是云翠山上最高点,海拔474.9米。山顶立一陡岩,长500余米,高30米,悬崖陡峭,真可谓“削成四方,壁立万仞”。又因它方形似印,又名“印峰”。当地人见它像民间盛油的竹篓,

又称为“油篓寨”。明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题名为“天柱峰”,乃擎天一柱之意。从远处看,似茫茫云海中耸立着顶天立地的石柱。来到天柱峰近前,会使人们忘记登山的疲劳,被它那气势磅礴的威势所感染,顿时产生精神振奋,无所畏惧的感觉。在峰北面悬崖上,可看到于慎行书丹的“天柱峰”三个大字,每字一米见方,浑厚豪放。于慎行赞此峰:“攀萝直上翠微巅,峻削孤峰斗际悬。标挂六龙回白日,势成一柱倚青天。云窗晓滴丹台雨,鸟道晴飞紫阁烟。岱岳群峰如万马,西来云气总相连”。

到天柱峰顶只有一处可上下。这个通道是一条天然的石缝,位于山峰西侧,由第一个探险者把石缝的两边凿成磴台,供后人攀登而上。石缝下部外露,上行10余米后进入内部,形同竖井。从竖井中攀出,如重见青天,眼界顿时开阔。此处,只能一人四肢并用而上下。真是一处“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峰顶是一南北狭长的山脊,东西宽约10米,南北长约100米,峰顶上有光滑平整的方石,有怪石相叠形状不一的石城,有简陋的石屋。站在峰顶,仰视:碧空蓝天,伸手可得;俯瞰:朵朵白云在腰间飞渡,有山鹰展翅在云中翱翔,不时传来鸣叫的回音;远望:黄河如带,湖(东平湖)水如镜。近处大寨山,子陵寨峰峦起伏相连。绿树遍山滴翠,葱绿的田野如大海的波涛,梯田如画。此时此景,使人们心旷神怡,如痴如醉,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

在天柱峰巨岩西侧还发现有北朝时期的摩崖石刻“大空王佛”4个大字和其它小字。在天柱峰南1500米,便见子陵寨。子陵即东汉的严子陵。《辞海》记载,“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秀称帝后,光变姓名隐居。刘秀派人采访,征召到京,授谏禄大夫。不受,退隐”。严子陵隐居云翠山南端,故名子陵寨。子陵寨高出周围山坡16米,仅有东南门一处可上下,寨顶约近万平方米。顶上名胜颇多,可数的有山神庙、奶奶庙等,还有许多颇为古老的石屋,宛如一座座小别墅,十分古朴

雅致。传严光死后,就葬在这里,子陵墓就在子陵寨内。子陵寨两侧,突兀的山崖酷似一位面目清晰、须眉皆备的、巨大的老人,那也许就是严子陵的化身吧。

刘绍泉 鹿传铎

狮耳山

狮耳山,又名虎窟山,海拔250米,位于平阴县东阿镇西2公里的范庄村南。山上有一奇洞曰虎窟,因十六国时,南燕建平年间,济南太守胡咨得虎于洞中,故又称为“虎窟山”。

狮耳山,建有虎窟山观。观内有观音堂、虎窟书屋、虎窟禅洞(又名白虎洞)、三仙洞、八仙洞、白虎泉、槐底泉、虎窟秋风胜景等。观东北有奉国寺,山顶有圣人庙等。此处清幽奇绝,风景殊佳。沿虎窟山北面向上攀登,便来到一处约4000平方米的平台广场,是狮耳山山会会场。广场北侧有戏台、戏楼。每逢古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山会,看戏赶山会,登山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从山会会场沿着盘路再往上走,可看到虎窟山观。山观座落在狮耳山主峰北侧山崖下,南依山崖,北西两侧用石砌堰垫成平台。观门为一石砌三间二层建筑,北侧高约8米,突然陡立,令人竦然。底层中间为进观通道,迎面的石壁上书有“虎窟山观”,进入观内由西侧绕上平台。山门的二层为虎窟书屋,传为明朝进士赵邦彦读书处。与书屋相对是观音堂,坐南向北,东西三间,灰瓦覆顶,脊上饰雕砖螭吻、禽兽等。殿内有三尊石雕观音坐在莲花台上。面容较瘦而眉眼慈祥,造型精美衣纹飘动,另有2尊戴冠赤足着长袍的立体石雕像,立于观音像前。初步认定为宋代石雕。宋代石雕造像在县内较少出现。当地人说是由山下的观音堂移来。

观音堂南的石崖下有虎窟禅洞,洞口西向,深25米,是自然形成的溶洞,传说白虎即得自此洞。山洞外树木葱郁苍翠,风声飒飒,不秋而寒。洞内有清末瀚林朱名炤诗刻。洞口西的石壁上有明嘉靖十年邑人刘泽沛、陈琨撰刻的摩崖石刻,曰“云门碑”。风雨剥蚀,字迹较难辨认。观西的石崖下有两泉池:一曰“白虎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流入在石崖上凿出的长方形水池。一曰槐底泉。

观东50米山崖下有两处天然溶洞,近观一洞曰三仙洞,传说有道姑在洞中修练而成仙得名。此洞向东10余米,又有一洞,曰八仙洞,洞口的石壁上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题刻的诗文:“山腰禅阁俯人群,乱石虚中喷白云……”

由八仙洞下沿小径东行约30米的山崖间,有一个直径约0.6米的天然石洞,洞口北向,表面光滑。洞深约3米,进深2米后,洞逐渐细小,深不可测。最奇的是蹲在洞内,可听到咚咚的声音由洞里发出,似水击石,又如敲击石磬,一声跟着一声,经久不息。东阿古八景之一的“虎窟秋风”即出于此。

沿崖下向东北约1.5公里是奉国寺。寺在崖下,崖上有泉从石洞涌出,绕寺流淌。寺内有明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读书处。从观东攀岩而上,即可登上山顶。顶为平坦的石坪。坪上有建于清朝的圣人庙及修庙的石碑。登顶远望,西南东平湖水如镜,西望黄河如带。绕山而过,绿水青山,景色如画。

山上百草丰茂,林木葱葱,生长着蓍草、枸杞、北沙参、白薇、远志、益母草、野菊花、地黄、紫花地丁、败酱草、天门冬、当归等上百种药草。在此山放养的驴其皮是制作阿胶的最佳原料。此山山径盘曲,石隙生古树藤蔓,树木多种,千姿百态,奇景异彩。最为可喜的是在虎窟山观南侧的山崖下,发现了两面针这种植物群落。两面针本为灌木,以叶两面生针而得名,但在此山崖下却长成了高约4—5米,胸围0.4米左右的高大乔木了。

鹿传铎 王愚

少岱山

少岱山,位于平阴县城西南25公里的东阿镇政府西侧,南北走向。山长约1公里,高82.1米,面积约80余万平方米,东西两侧都建有房屋。《兖州府志》载:“少岱山在东阿城东一里,横亘廓门。以其在岱宗之西,故名少岱”。山上有台,台上建元君祠、管仲亭、吴鸿渐烈士纪念碑等。少岱山本是泰山山脉向西延伸的尽头,在黄河(古济水)的东岸。向西即是一望无垠的鲁西大平原。

少岱山,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有6天山会,届时四方游客商贾,云集古城。山会规模之大,百里之内城镇庙会难与其相比。

碧霞元君祠,俗称泰山老奶奶庙,建于少岱山顶北端的台上。为重梁起架,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前厦有红漆木柱,门窗为花棂格扇。红墙灰瓦,飞檐花脊。祠内有塑像三尊,中为碧霞元君,东为眼光老母,西为送子娘娘。

祠东有管仲亭,东阿(古为谷城)在春秋时曾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采邑。亭原在老城,年久失修不存。为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于1988年在少岱山重建。石座木结构,六角单檐式仿古建筑。亭上彩绘管仲政绩。登亭,东阿风光尽收眼底。

元君祠南,1989年6月建起吴鸿渐烈士纪念碑。吴鸿渐原任中共平阴县委副书记,1939年6月在王楼村不幸被捕,壮烈牺牲于东阿老城,时年24岁。碑的周围建有1米高的特制水泥栏杆,四个角植有4棵苍劲挺拔的五针松。

三笑石,从山西盘路向上攀登,至山崖高处,有一巨石隆起,刻有“三笑石”。相传明朝东阿县城(今东阿镇),有三位老人,均近百岁,每天早起均从西盘路攀登少岱山。三老常相聚于巨石上谈天说地。一天,谈到养生之道,于翁说:“我坚持饭后百步走”。邓翁说:“我是吃饭少一口”。然后,张翁慢吞吞地说:“老汉活到九十九,只因老婆长得丑!”于、邓两翁,听到张翁坦率诙谐而含义深刻的话,都捧腹大笑起来。后人在这块隆起的巨石上,镌刻了“三笑石”三个篆字。

王愚

停山头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距县城约10公里,是天堂山南行支脉的分支,由东而西,到此溘然而止,故名停山头。

停山头,东西长约2000米,山南为东阿镇的小屯村,山北是刁山坡镇的大站、站西村,济平干渠由西南而东北通过山下。山东头有开凿于商周时期的石门隧道,为古大道的咽喉要道,山西有商周古城〓城遗址。山腰悬崖下有寺庙洞窟,古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远望停山头,山势平缓,树木稀少,只有山西头,因山势溘然而止,悬崖峭壁陡立,显的突兀险峻,雄奇壮观,加上山下又有农家村落,林木茂盛,一片葱绿,更显生机盎然。

停山头,又因状似凤凰,又名凤凰山。也因山崖多溶洞,有一洞点火,满山冒烟之说,又俗称窟窿山。山上有名的洞窟有三清洞、金牛洞、通山洞、通天洞、山神洞、担山洞、五眼洞等。

山西旧有登山盘路,可通山崖下的三清观和各洞窟。

三清观坐东向西,可能是一处明清时期的建筑群。紧靠悬崖为魁星阁,正殿是罗汉堂,南有关帝庙,北为阎王殿。整个寺观东西20米,南北40米,建筑群落虽不宏伟,但因地处山腰,仍十分引人注目。紧靠观南有三清洞,洞口西向,进洞北转进入另一个宽大的洞窟,因南北侧被寺观墙壁挡住,两洞连为一起,更显幽深。洞内原有三清仙人塑像,地母塑像等,现已荡然无存,好事者仍有上香祭祀者。三清洞南10余米的石壁上有山神洞,洞口西

向,扁平,洞分二层,二层北有出口。

观东北50余米有金牛洞。进洞不远向上延伸,两转有出口。传说此洞中原有一头金牛,每到秋耕时节,在夜深人静之时,下山为贫苦农民耕地。有一次被一坏人发现,砸去一支牛角,金牛负疼逃去,不知去向。只留有此洞供人凭吊。

再有通山洞,距观约100米。传说深不可测,通神仙洞府。曾有青年人进洞见仙山楼阁,遇仙女而结成亲眷,共同过上了幸福生活……。又有通天洞,此洞为巨石相叠、罗列而成,中间有一块平面为新月形的石凳,被游人摩擦的油光发亮,面平如镜。进洞10余米后,登高南转,攀登着错列的巨石,在仅能容身的石缝中攀登,或在一侧为石壁,一侧为空旷的石壁上攀岩而上,当你历经险阻,汗湿衣背、探出洞口,忽见光明时,那种惊奇的心情,是别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此洞上口开在近山顶处,出洞后,山顶已近在眼前。山顶上战争年代修建的围墙、炮楼、水池残迹犹在。可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想,截击日军汽车的炮声犹在耳旁回响。山上还有担山洞、五眼洞等。

停山头上众多的溶洞,可谓平阴旅游资源之“奇葩”。

鹿传铎

尤寨山

尤寨山位于平阴县孝直镇西孔庄北,距孝直镇约4公里。尤寨山三峰鼎立,宝峰山脊是东西走向,长约1500米,高307米。据传隋末农民起义军头领尤俊达曾在此山筑寨,占山为王而得名尤寨山。山顶寨墙犹在,山寨几乎占据整个山顶,东西南三面有寨门出入。寨内尚有石屋数口。主峰的东西两端各有一略低的山峰呈南北走向,拱围在主峰的两侧,东峰高277米,西峰高262米,两峰之间在山前形成了广阔的谷地。在主峰和西峰相连接的西北方,形成了一个谷口。谷口处因有7处泉水,又常有狼到此饮水,群众便称其处曰十狼口。

尤寨山山势较为平缓,但也有悬崖巨石陡立。山上植被茂密,五十年代人工栽植的侧柏,现已长成了茂密的山林,把三座山峰妆扮的郁郁葱葱。山腰和山脚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梯田里、田梗上的杏树、桃树、银杏树、花椒树,树下的山花野草把整个山谷打扮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尤寨山远离闹市,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是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上佳景区。2001年平阴县金土地开发公司在此组建起了平阴县金土地尤寨山开发公司,对尤寨山进行开发建设。几年来,修通并硬化了进山和连接尤寨山三个山峰的公路8.5公里。在公路两侧和山脚、山腰建起高约2米的栏栅,建起鸡舍,在山坡上散养土鸡,日产无公害“尤寨山”牌山鸡蛋4万余个。在山坡上植树35万株,在山脚下的西北部

建起加工厂一座。在主峰之下的山腰处建起了欧式风格的宾馆一座。在万绿丛中,黄墙红柱的宾馆,显得格外俊雅别致。尤寨山正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景区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鹿传铎

洪范池(龙池)

洪范池,位于平阴县西南部,洪范池镇政府驻地北院内龙祠前。“洪范”一名来自《尚书·洪范》篇,取规模洪大而就范之意。又名“龙池”。据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村人因祷雨辄应,建龙祠于池北,故又号龙池”。由此可见,金代或金代以前就已建成了洪范池,距今至少也有850多年的历史。

洪范池列久负盛名的洪范九泉之首,2003年被列入济南市新72名泉之中,最为壮观。旧《东阿县志》载:“池在城南15里群山之中,突起一高阜,周围咸巨壑,泉仰吐其上,甃石为池。”此处地势奇特,四周重峦叠嶂,中间高地突起。泉水涌溢而出,水面平稳如镜,不显趵突之状,四季长流,水势均衡。泉涌水量每日约1000立方米左右。因泉建池,泉池呈正方形,以青石砌就,边长各7米,水深约6米。此泉独特之处,泉水不以旱涝而消长,不以冬夏而变温,水温长年在16℃左右。水质优良,经国家有关部门化验鉴定,为国内罕见的优质矿泉水。内含锶、锂、锗、偏硅酸等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著称于世的阿胶,系用此水浸皮熬制而成。

池上有供游人赏池的回台,回台内由雕刻精细的石雕坐狮、望柱和花卉栏板构成封闭式方形石栏护围。泉池南侧外壁上,有一青石雕刻的龙头,从池壁探出,水从龙嘴中涌出,喷珠泄玉,跌进2米见方的石砌水池中。龙头正上方镌有“龙池”二字,为清代

贡生秦维翰书丹。水池两侧,各有一尊石狮。西侧立清康熙十年(1671)杨士元诗碑刻。泉水绕池一周流出,与众泉相汇为浪溪河,注入大清河。

由龙头处绕月池趋半圆入石磴,登池台,凭雕栏尽观池内。池水清澈晶莹,不显喷涌之状,水平如镜。俯视天光云影,碎石青苔,其乐无穷。池内锦鳞尾尾,戏游自得,聚而忽散,散而又聚,跃而争游客所抛食物。鱼因水而系池,池因鱼而增色。泉水涌浮,若游人将硬币掷在其中,飘摇旋转,浮光耀金,久久不沉,景色奇丽,别有佳趣。有“洪范浮金”之美称。明嘉靖甲辰年(1544)进士,河南布政司左参政何海晏(平阴镇人,明嘉靖时《平阴县志》为其所修)有诗赞曰:“方池十丈水之浔,洪范锡名称到今。戏掷一钱清澈底,随波荡漾似浮金”。

整个洪范池院面积约有2500平方米,原院内楼台亭榭,清幽典雅,鸟语花香,秀丽如画。池北有一拱形石桥,横跨渠上,桥北为龙祠。龙祠是金代建筑。硬山起脊,小灰瓦覆顶,卷棚式抱厦,饰以吻兽。虽经历次重修,仍保持金代风格。祠前两棵古柏,虬枝翠叶,十分壮观。龙祠西紧挨处,原有孟姜女阁楼2楹两层,阁前有姜女池。姜女阁西原系清知县井其洵于雍正十三年(1735)设立的义学。“义学”有北房3楹,由东及西配房3楹,有名师设教于此。道光九年(1829年),知县李贤书重修“义学”4楹,并书额名曰:“雨花堂”。后人称曰“雨花义塾”。此前建八角亭,亭势挑檐如翼,亭前数竹生于一泓渠中。池前原有神棚,漫脊3楹、两来门。门南30米遥对戏楼,与龙祠同建中轴。神棚左右有东、西两山门。池东原有3通石碑,为历代重修泉池所立。石碑东原有南屋5楹,是招待四方游客的客厅。可见,古时来洪范池游客之多。池东北有道士内院一区。院内原有堂屋5间,为道家祀神、存放经书所用。东屋5间,为伙房。西屋3间为粮库。院后为闲院,栽有两行香椿树,春风吹来,香气扑鼻。池上旧有绕周垣

墙,由山门入池院,满园肃然,乃是柏、竹、庙、亭、池、义学、道院浑然一区的胜景。

洪范池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平阴西南部的青山碧水之中,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鹿传铎

东流泉

东流泉列济南新72名泉之一。在洪范池镇天池山下书院村。因明代中丞刘隅曾临泉建书院,故又称“书院泉”。

泉水从村东天池山脚下的岩缝隙散溢流出,汇入边长约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摇曳,清澈见底。该泉常年涌流,水极盛,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日涌水量达8373立方米。泉水从池南壁的石雕龙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圆水池,随之喷珠吐玉,沿小溪盘村绕户,穿林润木,汇入浪溪河。

书院依山抱水,风景如画,历来为文人名士流连忘返之佳处。旧《东阿县志》收入了大量古人吟诵东流泉的诗作。明代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留诗赞曰:“风雨鸣丹谷,林亭依翠岑。一樽今日酒,千里故人心。树动三秋色,泉飞万壑音。夜凉横吹起,欲听水龙吟”。

董宪云

扈泉

扈泉列济南新72名泉之一。北距洪范池1公里,在书院村以南扈山坳,因北临古扈城遗址而得名。扈山坳在云翠山山阴,峭壁陡立。山坳西壁下端,天然溶洞幽深莫测,扈泉便从这洞中涌出。平时细水长流,遇大雨盛水时期,泉水从洞中由下而上喷涌而出,喷水如柱,浪花翻滚。经过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触岩抵石,声传数里。岩壁悬有古柏,石隙挤出青条。古人将此处景物称作“扈泉涌碧”,为东阿古八景之一,如今南壁悬崖上,仍镌刻着明朝巡抚右都御史孟一脉书写的“扈泉涌碧”四个朱红大字。

杨庆法

丁泉

丁泉,位于洪范池镇丁泉村东首,华盖山西脚下,又名“丁兰泉”。相传此处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故里,故而得名。

泉池以青石砌垒。水自岩缝涌出,汇为清池,澄澈明丽,再由大池西侧石雕龙头口中跌入小池,常年不断,日涌水量约1400立方米。盛水时从溢水口泄下,浪花四溅,沿街旁小溪漫流。大池池岸四周,围以0.8米高的石雕栏杆。临池,昔日建有庙宇,现存遗址。石栏北侧嵌清乾隆七年(1742)《重修丁泉池碑记》碑。碑载:“此池不知浚自何代,元至正年间已重修。”1958年为兴修水利,对泉池进行改建,并勒《改建丁泉水池碑记》碑。现池水极为澄明,池底绿藻清晰可见。该泉水势很好,久旱不涸,可供全村人饮用、洗浣。

杨庆法

白雁泉

白雁泉,在洪范池镇白雁泉村中,村以泉得名。村北为九顶莲花山,泉即在山之南坡。相传汉王刘邦带兵路过这里,天气炎热,士兵干渴难忍,四处寻水,忽见一群白雁从山下惊起,王曰必有泉。便令军士察之,果然。人们便将此泉称为“白雁泉”。泉水颇佳,四季涌流,泉日涌量850立方米左右。村民皆取此水饮用。泉池由巨块石砌垒,水呈碧绿,深不见底,水自池南壁石雕龙头口中泻入一方形小池,尔后流入水渠,灌溉农田。

石仲琦

九汇湖

九汇湖又名龙湖,位于平阴县东阿镇少岱路南端。是闻名遐迩的一座人造湖。它原为山东省最早、泰西地区第一座水利发电站,拦截了洪范九泉汇成的浪溪河、建修成的大水库。于1956年施工,1957年建成。初建名为“东阿水库”。

1987年,制定东阿镇驻地1987—2000年建设规划时,因它风景优美,定名为“九汇湖”,取九泉(洪范池,东流泉,扈泉、丁泉、白雁泉、拔箭泉、狼泉、墨池泉、长沟泉等九泉)之水汇而成湖之意。同时,规划为“九汇湖公园”。湖的面积94.9万平方米,总蓄水量可达30万立方米。湖水大旱不涸。其湖,群山环抱,风景美丽。内有湖心印月、夕阳斜晖、寺山雁鸣等景观。荡舟湖中,逆水而上,可上行5公里,两岸山光云影,绿树红花,景色十分宜人。湖北,有明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遗迹,也是名贵中药阿胶的发祥地。湖南有状若钓叟的寺山。湖东岸,浪溪河入口处,于1989年新建一座五孔(每孔40米),钢架拱上部构造,钻孔灌注桩基础,全长236米、宽15米的济兰公路大桥。书法家刘雯题写的“浪溪河大桥”五个苍劲的大字,更增加了九汇湖的景色。

湖上美景,岸边古迹,形成九汇风光,吸引八方游客来往不绝。夏秋之季,游泳、垂钓者颇多。

王愚

于林

于林,位于洪范池北1.5公里处,为大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墓地。

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又字无垢,平阴县东阿镇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俗称“于阁老”,卒赠太子太保,溢“文定”。于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且文才卓著,生前有《读史漫录》、《谷山笔麈》、《谷城山馆诗集》、《谷城山馆文集》等著述,并主修《兖州府志》,神宗时“文学为一时之冠”。于慎行病故后,万历皇帝敕建陵园于洪范,以报答师恩。其建筑雄伟壮观,具有鲜明的明代建筑雕刻艺术风格。

于林坐北朝南,陵园占地面积4公顷。据明朝史书记载:于林“龙沙恢阔”,“中有享堂翁仲”,有牌坊两座,一曰“帝赐玄卢”,一曰“责难陈善”,皆系万历皇帝御书。陵园正门外有高大石狮1对,林中有华表两座。牌坊和华表上雕刻的人物,花卉,虬龙浮出,飞禽走兽,巧夺天工,惟妙惟肖。于林甬道两侧有石虎、石羊、石马,翁仲相对,且做工精细,形态逼真,展示了那巧夺天工的明代石刻艺术,令人拍案叫绝。陵墓的中心是落棺亭。亭前有供后人祭奠的1张石案和记载政绩文章及人品的10通大石碑。落棺亭周围,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尤其林中植有万历皇帝所赐白皮松59株,现尚存44棵。属国家稀有珍贵树木。一般胸围2米,高16米左右。树干挺直,通体银白,经阳光照射,闪烁有光,斑澜可

爱。针叶青翠,间有青褐色球果,煞是好看。棵棵亭亭玉立,古雅壮观。历400余年仍生机盎然,是省内独有的白皮松古树林,规模为国内所罕见,居国内集中储量首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地毁坏严重,现仅存白皮松树供游人观赏。这里是旅游胜地,吸引四方游人来此观光,特别是每年阴历二月二古会期间,从早晨到傍晚游客来往不绝。

杨庆法

洪范书院

洪范书院位于洪范池东南1公里的书院村。明朝,中丞刘隅在此建书院,村以此得名。元代曾为东平路总管严实的别墅。村内有东流泉,亦名书院泉。此地在天池山环抱之中,草木葱郁,山泉喷涌,环境清雅幽静,独具风姿。

昔日,东流泉北侧有“洪福寺”,相传系唐代洛阳白马寺高僧清真、悟明、蕙僧、圆僧创建。现仅存遗址及明朝万历年间《东流泉》诗碑两通。天池山腰石壁上雕有佛像4尊,与人同高。据当地人讲,这4尊佛像为创建洪福寺4位高僧的化身,他们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为村民造福,所以圆寂后,村民造像,以作纪念。

书院,原有正祠4楹,大门4楹,祠后建东西厢房各4楹为楼,其原精舍地建讲堂4楹。正祠奉祀周(周敦颐)、程(程伊川)、张(张载)、朱(朱熹)、蔡(蔡沈)五大儒神位,元东平路兵马总管严实,元学士李谦为配享。庙貌之势,闻名齐鲁。此建筑,今存其址。东流泉书院近处,有元代严实所筑花台,原为方形七亩,高丈余,今存其址。

书院村户户杨柳,家家泉水。居民不掘井,不设水缸,泉水穿宅越户,清澈甘甜,日夜奔流,饮之延年。“曲水流觞,以娱佳宾”,使书院村民引以为豪。据传当时建筑别具一格,庖厨旁为溪流,菜肴放在木制托盘上,自动漂至宴客房内,撤下的碗碟放在托盘上由另一条渠道漂回厨房。

书院村,水美、山美、环境美,为人们所陶醉。

董宪云

石门

石门,位于平阴县城西南20公里的东阿镇小屯村北的石门山顶。现存石门为一高3米,宽5米,长19.5米的山洞。经考古部门判定,石门为东周时期人工开凿的石洞,历史悠久,是县境内时代最早的古代建筑。古为平阴通东阿的咽喉要道。洞底的石面上,现在仍有车马长期通行留下的车辙。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平阴县志》载:“春秋隐公三年,齐郑盟于石门”;《续山东考古录》载:“济北卢县西南60里,有故石门”,即此。石门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剥蚀,仍可见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石门,不仅是穿越石山的古隧道,亦是一处诱人的景观。唐朝大诗人杜甫题石门七律一首:“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照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旧志载:“薄暮时,日色返照,赤霞从洞中透射,如长虹”。此谓之“石门晚照”,为平阴八景之一。现因公路改道,车马行人虽已不再由此经过,但古建筑风貌犹存,仍是人们旅游参观的好景点。

鹿传铎

平阴文庙

平阴文庙位于旧县城东南隅,新县城府前街的西端,东距县政府约1公里,是省内仅存的县级文庙。始建于北宋元符至大观四年间(1098—1110),历经元、明、清各代修葺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如今,庙宇虽有倾圮,但主建筑和园林规模都已保留下来,仍为一碧瓦红墙、飞檐斗拱、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的建筑群。

文庙,坐北向南,南北长198米,东西宽80米,占地1.3公顷。建筑布局分三路: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东侧建有忠义祠、名宦祠、文昌庙、三代宫、东斋。西侧有节孝祠、西斋。四周砖砌花墙,前有柏林照壁,后有林园花圃,石碑林立,庭院井然。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5间长22米,进深3间宽11米,高11.8米,斗拱式建筑,重梁起架,歇山式九脊顶,上覆琉璃瓦。大殿正面有6根八棱高浮雕盘龙石柱,配以云朵,十分精美。殿内金柱(明柱)8根,泥柱(半在墙内)10根,结构紧严。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宏伟壮观。1983年政府拨款,对大成殿进行了鼎新维修,恢复了它的原貌。近千年来,平阴文庙虽经历次修葺,至今仍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格。

近年来,在大殿前的东西两侧立起了县内各地送来的具有文物价值的石碑和石羊、石兽、石人等石刻古物,更为文庙增加了新的内涵。

在文庙东侧原护城河和城墙旧址也建起了两排灰瓦白墙的仿古建筑。文庙成了这片古建筑的中心。

鹿传铎

霸王墓

霸王墓,位于平阴县西南。古谷城南。1965年堆土、墓碑尚存。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被毁,坟被铲平。现仅存旧址和残碑。

西楚霸王项羽,名藉,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身长八尺,力能扛鼎,胆气过人。见秦始皇巡游的盛况,喊出“彼可取而代之也”的豪言壮语。24岁随季父项梁起兵,不避强敌,带领义军向秦都咸阳进攻。一路上攻城掠地,势如破竹,火焚阿房宫,杀死已投降刘邦的秦末帝子婴。分封诸候后还归楚地。从此,又开始与刘邦争雄,经过数年争战,曾打的刘邦抛子而逃,俘获刘邦的老父与妻子,但终因不能广纳贤才,顺应民心,而一意孤行,持力频战,终至在四面楚歌声中别姬自刎。

项羽死后,其三千子弟兵中的李将军尚且不知,仍在谷城与汉军作战。刘邦为招降李将军,派人把项羽之首送往谷城,明示项羽已死,令其投降。谈判中,刘邦答应在华山之阳,厚葬项羽之头。李将军率众降,葬项羽头后,李将军也自刎于墓前。碑文载“有李将军从王死,实附葬焉”。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藉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鲁鸣

孔子山孔庙

孔子山本名紫盖山,在孔村镇西北2公里处,山巅故有孔子讲书堂遗址。因此,北宋熙宁五年(1072)於此址建“孔林书院”,又名“杏坛遗响”。明弘治十五年(1502)重修孔庙(即“孔林书院”),始立孔子及四配像。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596—1597)迁至山东坡,仍立孔子及四配像。“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坏。

孔子山系历史名山,与五岳同为中国三十洞天之一。《名山志》有孔子山绝顶“孔子讲书堂”遗址的记载。这是曲阜以外惟一的“孔子教书堂”遗址。“杏坛遗响”是平阴县八大景之

孔子山孔庙位于东面山坡,座西面东,临孔子山村西。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80米。整体为三进大院外挎两楼。大门高建台阶之上,排楼式三间。大门里圈有长方院,对墙为大影壁,影壁两旁通过两座小门入一进院。该院南北各建三间瓦房,南为过道房,为接待官厅。此处晚清兴办学堂时立为学堂。过道房南另辟一小院,建有平房六间,供祭祀时做炊事用,早期曾有看庙者居住。由一进院登阶进入二进院,此院南北对称,各建有三间带前廊的瓦房,房内是孔子弟子及后世入孔庙的儒家木主。二门旁有南北两道墙,墙上半部为青瓦排花透体。从二进院再登阶进入三进院,此系大平台式,前沿有两段南北半身高透体墙栏,通过两列12个石俑进入大殿。大殿五间,前廊四根八棱青石

柱,前墙上半部全系木格花窗扇,殿顶外构筑筒瓦高脊,顶山均有禽兽装饰。殿内雕梁画栋,大红圆柱8根,设木阁三间。正中一间供孔子塑像,左右两间供四配像。殿内贴南北山墙各建一长台,各供6个木主,即12哲。

大门前左右两侧跨出正院建有两座高台楼。左侧是讲书楼,西面后墙实体到顶,左、右、前三面环厦,黑漆园柱8根,南北大对窗,面东木格花门,平顶四角斜尖。右侧是文昌阁,两层六角尖顶。一层有文昌帝君塑像,二层是魁星塑像。两楼楼身并楼台高约10米左右。大门前两楼之间为一南北长平台,再前有15米见方的大平台,两平台均系青条石压边。文昌阁北侧设一进庙便门。

庙系循山而建,由前往后逐步升高。因此,大方平台台阶为13级,大门、二门和大殿平台前三座台阶均为9级,大殿前3级。

庙内有木制大匾额6块,木制长牌对联一副,其颜色和匾文分别是:大门外面为白地蓝字“生民未有”;大门里为赭色地黑蓝字“斯文在兹”;二门上为白地天蓝字“图书天地”;大殿门上为红地红字“与天地参”;殿内孔子塑像阁上的大匾长与阁宽相等,宽镶边黑漆地金字“金声玉振”;讲书楼内对门墙上白地黑字“春风化雨”。大殿内孔子像木阁两旁圆柱上长牌对联是:“盛德同天地马迹车尘到处皆春风化雨;斯文炳日星宫墙俎豆此间即泗水尼山。”长牌面为金色碎屑地天兰色字。

庙内外共有青石碑13通,大殿前5通,二进院内4通,大门外3通,村东1通“杏坛遗响”碑。大门外左侧一通断为四截的“杏坛遗响”碑,系从山顶移下来的,明万历初立于山巅。另有两通残碑,一是北宋熙宁五年篆额曰“孔林书院”部分碑头,一是弘治十五年重修孔庙碑部分碑身。

孔子山东面,遍植翠柏。庙内外原来大树颇多,一进院内曾

有两入合抱的柏树,院子被遮其大半。从远处看孔子山,见树不见庙。庙的建筑特色为青砖青瓦白墙,加之古木参天,庙貌巍然。

孔子庙在山巅和迁移后常年游人不断,从官吏以至百姓各阶层人士都有。尤其是在每年的清明节,上午十多里外的师生云集孔子山,瞻仰孔庙,下午周围村庄以妇女为主体形成人流往来于孔庙。明《兖州府志》有诗曰:“紫盖郁苍苍,孤峰标圣堂。四时谁俎豆,万仞见宫墙。圣运千年在,风流自世长。高山多仰止,宁北旧甘棠”。《平阴县志》也载有名人登山赞孔庙的诗:“紫盖山中云树苍,传来孔子教书堂。列侯霸业烟销尽,惟有尼丘圣泽长”,元、明、清以来,每年祭祀孔子,孔子山庙与县文庙同时举行。

孔宪福

谷城黄石公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汉高祖刘邦嘉其谋臣张良之语。张良原为韩相,秦灭韩后,拜师黄石公,得《太公兵法》,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功业。唐人李卓在《黄石公祠记》中载:“秦灭六国,遂并区宇。张良哀韩之亡,怒秦之暴,义感天地,降神於圯。神授良之书,良为帝师。灭秦报韩,成功遂志,祠黄石於济北谷城山下。”《史记》也有“良从高帝过济北,果见黄石,取而葆祠之”的记载。故谷城黄石公祠世代享有盛名。

现即平阴县西南25公里处的东阿镇。春秋时为齐国谷邑,秦代称为谷城,汉置谷城县,与东阿并立两县,同属东郡。自北齐始,省谷城入东阿,谷城遂不置。东阿县城几经迁徙,明洪武八年移至谷城。此即谷城改称东阿城之始。

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为秦代胸怀治政韬略、熟知兵法的埋名隐士,后人借其“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之语,也称其为黄石公。相传其有《素书》、《三略》、《三奇》、《五垒》、《秘经》、《内奇》、《敌法》等著作,多已失传。仅有兵书《黄石公三略》三卷流传于世。据《史记留侯传》载:张良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刺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一日遇一老人于圯(桥)上,老人故堕其履于桥下,让张良取而跽履之。良从其言,老父喜曰:“孺子可教也!”五日后,授《太公兵法》于良,曰:“读此可为王者师”,“后十三年见我于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张良得黄石公之密,筹之帷幄,佐刘邦亡暴秦,灭强楚,兴汉室。真乃“汉其

昌,惟公之力也”。后良从高祖过济北,果在谷城山见黄石,遂为之立庙祀之,即黄石公祠。

黄石公祠,旧址在谷城(即现东阿镇)北一里许,处于谷城山下(原庙头村)。祠始建于汉,历隋唐,逾宋元,经明清,历代多经整理修葺,香火不息。直至六十年代初,仍是庙门伟严,殿堂肃穆,松柏杈丫,碑碣林立,乃历代文物遗存的宝库。除有数块明清时重修拜谒的碑刻外,尚存一汉代碑碣,唐代李卓撰写的《黄石公祠记》碑一块,宋宣和年间诗刻碑一块,宋代题款石香炉一个。正殿内有黄石公、张良石质雕像。黄石公气宇轩昂,扶膝端坐正中,一足赤;张良跪其前,双手举履过顶,欲为其履之状。祀黄石公授书于良之源。此件雕刻相传出自唐人之手,造型生动,做工精细,为世人称颂膜拜。

据当地人相传,古历三月十八日是黄石公诞辰。此时正是历时半月之余的黄石公祠庙会。四方的善男信女,商贾行旅,文人骚客,官宦贵人,云集祠前,打醮立坛,焚香谒拜,祭祀黄石公。并有文人名士,赋诗作记,撰文刻铭,以表对黄石公的膜拜之情。有六朝庾信的《张良谒黄石公赞》、宋代姚铉的《黄石公庙碑铭》、元代元好问的《过黄石公庙》、明代侯钺《登黄石山》、清代王世祯《留侯祠》等留于后世。

谷城山上的黄石,是黄石公的偶像。后人于谷城山上也建有黄石公祠。谷城山在谷城北2.5公里。山上石色颇黄,又称之黄山。《水经注》载:“谷有黄山台,黄石与子房(张良)期处也。”《山海经》山经东释卷五有:“缟羝之首,曰平逄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的记载。谷城山虽不高峻,因黄石公之名而载入史册。

谷城山顶突兀拔起一巨石,此即谷城黄石。《东阿县志》载:“山巅大石,方数丈,如印,其色颇黄。”明正德进士、兵部给事中周祚《黄石公赞》中曰:“城东北有山,上列巨石,危若高屋,世祀黄石公。”今谷城山黄石,依然如故,高达20米,周围70余米。四

壁陡峭如削,形若天柱,矗立山巅。晋阳人武全文《谷城山黄石》诗云:“山高砌石首珊珊,看石山头石拔山。草色青青松子赤,白云飞去鸟飞还。”南充人张鉴也有“黄石空山无四邻,归台寂寞起城阑。长疑圯上传书日,犹是当年相国身”的诗句述怀黄石。在黄石南面有数块依崖摩刻的碑文。因年代久远,雨淋风蚀严重,字迹多数模糊不辨。在黄石西北方高6米处的悬崖上,人工开凿一石窟,深3.50米,高2.80米,内径宽3.60米,名曰“黄石公洞”。洞内依壁雕黄石公像一尊,像高1.50米。双手扶膝,肃穆端坐,发挽顶髻,圆面长须。据其雕琢技法,当是明代的作品。在黄石之南,原有黄石公祠一处,一楹三间,内祀黄石公石质坐像,形同“黄石公洞”内雕像,二者当为同期建造。

“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美灵阅汉唐”,黄石公祠所处的东阿镇,自春秋以来,先后曾为谷城、东阿治所,并有历代名士治辖和游历于此,故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名城。《史记》有“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公及齐侯遇于谷”,“文公十七年,公及齐侯盟于谷”的记载。《晏子·杂下》载:“先君有管仲,身老尝以三归。”城内有“管仲井”,管仲“三归台”。“齐桓公九合诸侯,嘉管子之功,以谷城为其采邑。”“齐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并有汉高祖葬项羽于谷,严子陵隐居于谷,曹植封东阿王并葬于城西4公里的鱼山,明礼部尚书于慎行生葬于此。谷城一东阿,名人辈出,古迹遍布。驰名中外的阿胶,即产于此。谷城,将以古迹名胜,名贵特产,吸引中外游人慕名而至。

杨书杰

分香岭泰山行宫

分香岭泰山行宫,又名石佛寺,位于平阴城南12.5公里的玫瑰镇北石硖村东的灵芝山中部分香岭上。始建于明,重修于清道光、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相传,古代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名叫“灵芝”,精通医术,心地善良,常自采药草,为穷人治病,且分文不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灵芝仙子”。有一次,一位家财万贯的财主生病,遍请名医,却久治不愈,后经人指点,将灵芝姑娘请去,只用三服药,便治好了。财主既惊叹灵芝的美色,又想独霸她的医术,心起恶意,欲纳灵芝为妾,灵芝不从。便多方相逼,性情刚烈,不畏强暴的灵芝毅然悬梁自尽。身体化为山上的灵芝草。富人久寻难得,穷人却一找即现,后百病皆除,且有起死回生之效。当地人民为纪念灵芝姑娘,便将山取名“灵芝山”。分香岭位于灵芝山的中部,因两山对峙,间有小径相通,小径两侧灵芝飘香,松柏苍翠,故此得名。

泰山行宫,坐北向南,占地6000余平方米,古建筑有泰山行宫、玉皇阁、天王殿、真武庙、阎王殿等殿阁房屋40余间。庙内殿阁巍然,碑碣林立,柏荫蔽空,十分清幽壮观。

庙门向南,门的上方嵌一块长方形青石,上刻“石佛寺”三个苍劲大字。门东有石碑5通并排而立,记载分香岭泰山行宫道光、光绪年间重修之状。碑东10余米,又有一石砌拱门,称为神道。拱门向南的一方也嵌有一竖立的长方形石块,上刻“泰岱遗风”4字。拱门东10余米又有一排并列的石碑5通,是民国二十

六年重修分香岭泰山行宫、观音等殿碑刻。

由拱门北行,进入庙内,迎面有小楼一座,名不可考。楼北是玉皇阁。阁北为天王殿。殿东10余米有一大殿,俗称观音菩萨殿。殿内有观音、罗汉像数尊。殿前左右建有10余间配殿。

由西边寺门进庙北行不远,是二门。二门北为三皇庙。庙北偏西有一通重修石佛寺双龙透雕石碑,立于巨形石龟之上。石碑两侧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上方有“万寿同归”四字。碑北有金碧辉煌的大殿一座,曰“泰山行宫”,俗称泰山老奶奶庙。重梁起架,5脊顶,上覆琉璃瓦。主脊用三组二龙戏珠图案的巨型琉璃瓦当砌成,两端饰螭吻。其它脊上也饰以飞禽走兽、飞天力士等。赤龙翻滚,虎豹奔走顾望,飞天力士举手投足,飞波传神,造型非常生动。殿内塑泰山老奶奶等像,塑像雍容大方,栩栩如生。

大殿东侧有真武庙,庙后有房舍数十间。整个古建筑群,大体分东西两块,殿阁庙宇错落有致,房舍相连,结构严谨,巍然壮观。整个群落多毁于“文化大革命”,万幸的是主体建筑泰山行宫大殿尚存,神道拱门及断墙残垣犹在,尚有石碑10余通,字迹可辨。

相传,此处农历三月三日有庙会,届时来此游山观光的人们络绎不绝。

鹿传铎 李吉亮

贤子峪三泉庵

贤子峪三泉庵,位于平阴县城东南5公里的东蛮子村北。此处东南北三面环山,谷口西向。蜿蜒数公里的山峪幽深寂静。《平阴县志》有“曲涧潺潺,古木蓊蔚”之记载。

三泉庵建于贤子峪东侧的半山腰,庵门坐北朝南,两侧各有石狮一只。庵内正殿为观音堂,坐北向南,东西三间,平顶硬山,前抱厦。房顶四周有女墙。前有八棱石柱两根,上有平面磨光浅浮雕刻花卉图案,覆莲坐柱基上,格窗木门。上7级台阶进殿,殿内有观音等塑像及壁画。

庵东侧有“伏魔殿”,为长宽各4米的正方形石结构建筑,攒尖叠石顶,朝西的门楣上有篆书斜刀阴刻“伏魔殿”三字。殿内顶端有涡旋雕刻图案。庵内有明正德、嘉靖年间创建、重修观音堂建筑的石碑4通。其中有《重修观音堂记》的碑文,记叙了此处的景色。“视山之美而茹,摘木之鲜而食。坐石临流,逍遥倘佯……。”“椒杨成列,佳水向莹,生香不断,玉树连云,向阳而垂,甘露遥峰,倚空映日……。”恍若人间仙境。

在与三泉庵相对的峪南山腰处,还有一处送子观音堂,为一间,坐南朝北,木石结构,正六边形平顶建筑。室内南墙上方刻有“白云阁”三字,落款为“甲戌怀二甫建”6字,为平地阴刻隶书。

贤子峪内多泉。三泉庵西的东山脚下有一井泉,泉水因从一巨大的石缝中涌出,又名抱珠泉。在泉旁凿石为池,水从山根的

石缝中涌出入池,满池后溢出顺峪向西流淌,长年不涸。水盛时流水有声。居民多由此取水饮用。泉东的山坡上,过去植有桃树、杏树,春季桃杏花盛开,十分美丽,雨后又有山水顺崖流下,故叫桃花流水,亦为此处一景。绕庵外山坡北行,在庵东北的石崖上,有贡生题诗的摩崖石刻,还有“绕寺寻花”几个大字。峪中的北山南侧山腰处有南岳泉,群众称为大池,池北依山凿挖,池南垒石挡水。农民多用来浇灌园田。南岳泉西10余米的山崖下又有一泉,因涌水量较小,无名。再向西的谷口处,有一处山崖,巨石突兀十分险峻。上山的小路原从石下通过。石崖上书有“寒山石径”,乃是此峪映入游人眼中的第一景观。

贤子峪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林木茂盛,浓荫蔽日,古木甚多,越显幽静清新。有古诗曰:“树密法王殿,云深仙子栖。白衣贲远酿,红叶书新题。”由此可见一斑。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村始建于明代,由明代贡生张宗旭兴建,后发展为村,村中石屋、院落仍保持明代建筑的风貌和格局,是发展民居旅游的良好资源。在闹市中居住的人们,如能在这万籁俱静的山谷民居中住上一宿,晚听虫鸣,朝闻鸟语,出门见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呼吸着甜甜的空气,览赏山间美景,该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吧!

鹿传铎 王丽芬

菩萨山天香寺

菩萨山又名龙山,位于孔村镇张山头村西北,海拔263米。山体自西向东,宛若一条游龙昂首奔腾而来,形成东面高耸险峻,西部逶迤绵长的山势。

在佛教盛传中国的唐代贞观年间,山巅之南就设立了“普济院”,建有菩萨庵、奶奶庙和望岳坊。明代成化二年(1466)重修普济院。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又建弥勒阁,配置了石马和一座山神小庙。住进了尼姑住持江亮和弟子海广等。山前的“怀抱”之地,建有“天香寺”,住有僧众,一直传宗到1949年,寺后山崖下有“白衣洞”。

天香寺建筑占地约3500平方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寺内南北设墙两道,分成中、东、西三处院落,中大两小。寺门、大殿、钟楼、影壁、碑刻立于中院。东西两院分别相对各设院门,院内均有建筑。西院有禅堂,建造精细,是僧人坐禅修行之处。东院有住舍,建造简陋,是僧人食宿之所(西院古时曾有人设馆办学)。寺门高大,远远望去,门额镶嵌的石雕横匾上“天香寺”三个大字清晰可见。大佛殿是天香寺的中心建筑,美仑美奂,堪称千古一绝。

游人跨进寺门,绕过影壁,一座高大华丽的殿堂屹立在面前,这就是大佛殿。殿前用精细条石铺设5级台阶,上阶是平台,洁净平展。再信步向前,迎门柱上一副楹联:

上联是:东天香,西天香,天香普照天香寺

下联是:金菩萨,银菩萨,菩萨云喷菩萨山

登上平台,仰观大殿,前廊后厦,起脊反檐,灰瓦覆顶,上饰螭头凤尾,飞禽走兽;下缀走檐雕龙,绣凤垂帘;隔扇立壁,棂装龟背花纹,流光溢彩,朱红扑面;殿后一排高耸入云,双人合抱的八棵巨大楸树,挺然而立,英姿焕发,像八员战将,日夜守卫着大殿。

进入殿门,首见三尊石雕大佛庄严坐立上方,慈眉善目,灵光烁烁;石雕18罗汉侍立东西两边,器宇轩昂,神态各异,有的怒目扬眉,似待命出征平邪;有的端庄宁静,形若聆听妙音。东西两壁的彩画图案,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东画湛蓝大海,浪花翻滚,游轮飞渡;西绘大树繁茂,荫下一位老者仰卧条石摇扇乘凉。举目乍看,似动似静,呼之欲出,多少游人叹为观止,赞赏不已!此寺初毁于民国初年,再毁于1949年前后,现在天香寺旧址仍有石雕罗汉残体10尊,可见石雕艺术之一斑。

张纪泽

廉氏故居

前转湾村廉氏故居古建筑群,位于平阴县城东南18公里的孔村镇前转湾村北部,坐北向南。宅院东西宽200米,南北长200余米,东西北三面引溪水环绕其外。溪内四面高墙封闭。南面正中开大门、东南、西南开侧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大门,前厅、中厅、厢房、堂楼、东楼、西楼、花园。东西两侧为跨院,东南为祠堂。

宅院约建于明朝中期,由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40代传人廉一桂授怀远将军时兴建。

由宅院南侧正中的大门进入院内北行约15米,是抱厦前厅。房基用巨大石块靠缝砌垒。外砖内坯墙体。重梁起架,灰布瓦覆顶,雕砖荷花脊,上饰螭首凤尾、飞禽走兽。厅四角檐下分别饰有四季花卉雕砖,分别雕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花鸟走兽图案。厅前为明柱隔扇,后有屏风,正中有前后门出入。后门略小些。正厅东西两侧各有挂屋3间,重梁起架,灰瓦覆顶,前后均为一门两窗,后门可从边侧通二院。

由大厅进入中院,向北15米为中厅。建筑规模和形式基本同前厅,前抱厦3间13米,前为一木门,两木格方窗。后门外有檐厦。厅前东西两侧各有3间平房,长3米多的巨石砌垒的墙基高1米,基上外用靠缝青砖、内用土坯砌垒墙体。墙高5米。木梁檩灰沙捶顶。四角有石凿水溜子挑出。四合院布局紧凑,结构严谨。

由中厅后门进入三院,眼前是三座品字形的砖砌楼房,又称五鲁院。厅北15米为堂楼,起脊,灰布瓦覆顶。上饰螭首凤尾、飞禽走兽。内为木梁檩楼板,楼内西间北侧有木楼梯供上下。楼一层为一门两窗,二三层为三个方窗。登楼凭窗,前可俯视前院,后可见花园溪水。堂楼前东西两侧有东楼、西楼,又名鸳鸯楼。东楼西向二层,一层中间开门。门上饰象征福寿的蝙蝠形石雕。石雕中间上部饰寿字的上半部,寿字的下半部用一展翅的蝙蝠,四角各雕一展翅向中间飞翔的蝙蝠,意为五福同寿。造形生动庄严,寓意深远悠长。门左右各开一长宽各1.5米的方窗。一层北端有木楼梯通二层。二楼三间相连,东西各开3个小窗,南北各开1小窗。

西楼占地如东楼,不同的是只有北头的一间为二层,其它两间为一层平顶。堂楼后是一个较大的花园,约占整个宅院面积的一半。园内花木繁多,亭台有致。据传,植于建宅时的一棵核桃树至今还生长茂盛,秋季硕果累累。到20世纪70年代一年还能产1万余个核桃。如今树高15米,基围4.5米,虽枝干有所损,但仍枝繁叶茂。

中轴线东西两侧有跨院多处,房屋数百间。各院既自成格局,又相互通连。整个宅院布局合理,房屋错落,结构严谨。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尚存,围墙基础清晰,环溪尚存。

鲁鸣

胡庄圣母山景区

胡庄圣母山景区一般指建在胡庄村北侧的天主教堂建筑群和建在村西尖山顶端的露德圣母堂等建筑。胡庄尖山圣母堂与上海佘山、吉林江南圣母堂并列为全国三大宗教圣地,具有400余年的宗教历史,闻名海内外。

胡庄天主教堂建筑群 位于平阴城南8公里的胡庄村北侧。自1604年天主教传入平阴县胡庄以来,到1966年共建了村内和山上大小教堂7处。现存教堂始建于1906年,占地3.3公顷,主要建筑由天主堂、神甫办公楼、神甫客房楼、花园等组成。主体建筑天主教堂南北52.25米,东西宽28.37米,前面双钟主塔楼高27米,后穹顶加十字架高50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用大块料石靠缝砌垒,柱石上饰以高浮雕花卉,精美绝伦。办公楼和客房楼位于教堂的东北侧。办公楼是一座坐北向南,东西9间的二层单面楼。客房楼是一座坐东向西,南北13间的双面二层楼。办公楼的东端与客房楼的北端连为一体,拱卫着天主教堂。整个建筑群处处呈现出哥德式建筑风格。

天主教堂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毁于火灾。1990年前现存建筑有教堂院落的南大门、神甫办公楼、神甫客房楼等。大门为一典型的尖锥型建筑。大门上方的主塔锥高6米,门两旁的4个尖锥高5米,八字墙两旁2米多高的石柱上各有一只西方式精雕石狮守护着大门;办公楼和客房楼尖锥型特点处处显现。整个建筑群虽经历近百年风雨,雄伟壮丽,举心向上的建筑风格依旧。

1998年在原址上重建天主教堂。重建的天主教堂建筑规模如初,用料改为红砖水泥钢筋。外装饰为花岗岩及仿石喷漆。主塔楼由南端改到北端。为框架式罗马式建筑,突出了圆弧形的特点。南墙改为透明式铁棂,大门也改为铁棂式,在门外就可看到教堂正面。院内整修了原来的水池,新植了花木、草坪,堂前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露德圣母堂 位于胡庄西的尖山顶端。始建于1895年,1927年夏被雷击焚毁,1928年重建,1966年毁于火灾,1989年6月国内教友自愿献仪并出工修复。修复的露德圣母堂坐西向东,建筑面积270平方米。整个建筑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哥德式建筑的风格特色,处处呈尖锥型,特别是双锥楼耸立,锥尖直冲云天,给人以举心向上之感。堂外东侧增建了长达200余米的石阶直路,路南侧竖起了高3米的巨型耶稣苦像和站在十字架下的白色圣母像、圣若望宗徒像。沿石阶下行路两侧的石柱上竖立了两尊守卫天神像,给前往朝圣者已进入圣地的启示。圣母堂落成后,1990年5月全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主教宗怀德前来主持了开堂典礼,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

露德圣母堂由于建筑风格独特,壮丽雄伟,装饰色调鲜明,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它不仅是国内外教友朝拜的圣地,也成了游客观光的好去处,每年仅5月份(圣母月)就接待前来朝圣观光的游客达万人之多。

围子山(望母山)城堡 位于胡庄村西约1公里的围子山顶。围子山遍山被绿树覆盖,山脚下是阡陌相连的葡萄园、玫瑰花园。山顶陡立和圣母山相依相望,景色十分秀丽。清朝末年,义和团曾在山顶筑寨安营,营寨已经修复,是一处良好的旅游景点。

新千年伊始,胡庄村民赵乐君、井麦英夫妇投资开发,开通了由村内通山脚下的公路,筑起了260多台阶的登山盘路,建了

停车场,在山顶修复了原来的寨墙和寨门 寨墙用块石砌垒,顶有女墙,远望如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堡。寨门设在寨东侧的北端和中端。北端的寨门处,寨墙高耸,东向开门,进门后南转可进入寨内。门上方修有坪台。登台可俯观田园美景,远望县城雄姿。

门南20多米处,设有一座石砌瓮城式堡垒,堡垒北侧有盘路可进入寨内。堡垒东西宽8米,南北长约10米,中间有南北墙隔为东西两部,中间有门可通东西。东部外墙设3个窗口,可瞭望教堂和圣母堂。西半部可供人休息。中门可通寨内各景区。

寨内面积约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建在寨中偏东部,为一组悬山式竹木建筑群。主厅东向,东侧南北两端各建东西配房,加上东侧的坊式门厅,形成一组别致精巧的建筑群。在这组建筑群内将再现古代山寨胜况:身穿战袍、手持枪、刀、斧、剑、鞭的武士雄姿。主建筑群东北侧有天主牧羊塑像、水池、花木等,西部将成为花园。寨内景观尚在建设中。

一个集朝圣、观光、休闲娱乐、住宿、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鹿传铎

永济桥

永济桥,原名浪溪桥,位于平阴县东阿镇老城,跨浪溪河上,距县城25公里。东阿镇,原是老东阿县城。浪溪中流,城分东西。中间有一座大石桥横跨溪上,以济车马行人。桥型非常雄伟,南北望去横卧如虹,远近驰名,为山东省古桥建筑之最。

大桥原名浪溪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泰安府志》载:浪溪桥明弘治十三年(1500)修建。当时垒石为3孔,因水冲毁。嘉靖三十三年(1554)改建为一孔木桥,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1569)重修,梢减其高。现存桥为明万历年间(1614)所建。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桥长55米,宽6.2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桥面两侧护栏,以栏板和石柱扣结而成。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云朵图案。石栏与石栏之间的石柱上有石雕坐狮、石猴、蘑菇。雕琢精细,形象逼真,大小挟依,神态各异,乃石雕之精品。人们把这座大石桥的石刻编成小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流传至今。

永济桥,造型别致,古朴大方,可谓独具匠心。至今,仍是一座供车马行人往来的桥梁。它虽然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损伤,仍然不失为一处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罕见建筑物。1995年12月20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愚

平阴黄河大桥

平阴黄河大桥位于平阴县西部平阴镇龙桥村西的黄河上,距县城14公里。由山东省交通厅设计院设计、交通厅工程大队组织施工,泰安地区、聊城地区民工团配合施工。1969年春开工建设,1970年12月1日竣工通车。济南军区司令员、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得志参加了通车典礼。大桥全长963.5米,宽10米,高14.81米。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主桥6孔,611米,为拴焊钢航架结构。引桥10孔,352.5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两端各设有两座桥头堡,顶端为三面红旗形状。桥南端建有一座供游人休息的4柱凉亭和小花园。亭中有用钻探河底桥基时采集的圆柱基石为柄作成的巨型火炬。

平阴黄河大桥似长虹卧波,雄伟壮丽,当时,为黄河上第一座最大的公路桥。登上黄河大桥,举目远眺,滔滔河水,不见尽头,不由使人想起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低头俯视脚下,波浪滚滚,后浪追逐前浪,令人油然增添了奋进的力量。汛期桥上观浪,犹如钱塘观潮。平阴黄河大桥建成后,平阴县成了省城济南联接鲁西北的重要门户。平阴的建筑材料石料、石子、石灰等通过大桥源源不断地运往鲁西北。对于平阴内引外联,繁荣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日车流量在万辆以上。大桥至县城的14公里路段两旁成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鹿传铎

田山引黄电灌工程

平阴田山引黄电灌工程是山东省最大的引黄电灌工程。它通过三级提水,把黄河水送到了高出黄河水面120多米的山区,为人民造富,受到人们的称赞。1968年由泰安地区组织力量勘测规划,报国家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投资兴建。由平阴组织民工施工,历经4年,用工2602万个,完成土石方191万立方米,总投资904万元。1971年12月建成。

田山引黄电灌工程由一级扬水站、二级扬水站、三级扬水站,一级总干渠、二级总干渠主体工程和平阴、肥城两大灌区组成。设计灌溉面积2.12万公顷,其中平阴灌区1.32万公顷,肥城灌区8000公顷。平阴沿黄排涝面积6066公顷。解决了平阴、肥城两县81个缺水村庄6.2万人的用水并为肥城矿区和石横电厂的工业用水提供了水源。

一级扬水站位于县城北4.5公里的田山脚下,建有变电站、机房等。以260千瓦电机12台为动力,安装轴流泵12台,扬程7.7米,提水能力24立方米/秒,排水能力12立方米/秒,可直接灌溉农田3133公顷。一级总干渠由田山一级站至青龙山二级站,全长6.95公里。途经城西洼,其中田山渡槽至土楼闸长4.07公里为沉沙条淤区,占地150公顷。条淤区水面广阔,水质清洁,烟波浩渺,非常壮观。宽阔的大堤上,生满树木、花草,鸟语花香,十分怡人。现在的条淤区已成为人们节假日游玩和垂钓的好地方。

二级扬水站位于县城南3.7公里的青龙山下。这里建有变电站、机房。二级站安装20台离心水泵,配套650千瓦电机20台,提水能力18立方米/秒。10根直径1米多的巨形输水管斜卧在青龙山的山坡上,可把黄河水送上55.79米的山腰,如同10条巨龙腾空而起,极其雄伟壮观。二级扬水站建成后,就成为美化平阴县城的一景,路经此处的人们多止不住翘首东望,赞叹不止。二级总干渠自二级站压力水池向南,蜿蜒于重山叠岭之中,穿过2.54公里长的分水岭隧洞至分水闸,全长8.4公里,输水能力18立方米/秒。

三级扬水站(又名张山头扬水站),位于孔村镇张山头村北,菩萨山东侧,以孝直分干渠为水源。先后由泰安地区水利局、省水利厅协助勘查设计和技术论证,确定三级站以解决山区人畜吃水和抗旱点种为主的设计方案。设计总装机1200千瓦,提水流量1.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700公顷。其中安装离心泵2台,装机1100千瓦,扬程58.29米,提水流量1.0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426公顷;低扬程机组1个,安装离心泵1台,装机100千瓦,扬程28.79米,提水流量0.21立方米/秒,灌溉面积240公顷。1970年10月开始施工,至1984年,国家共投入191万元,先后完成开挖砌垒引水渠285米,现浇混泥土U型干渠3450米,支渠2条7650米,渡槽2座,倒虹吸1座。35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75公里,变电站及机房等设施。让黄河水穿山越洞流进了高出黄河水面120多米的山区农田。

在1978年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中,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陈永贵及有关部委的领导曾到二级站视察。

鹿传铎

平阴古八景

水山叠翠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的翠屏山(又名水山)西侧山崖间。山上林木葱绿,古迹甚多。山西侧由下而上有宝峰寺、白衣阁、玉皇庙等庙宇相连。在白衣阁与玉皇庙之间的山崖间有两石相叠,高约6米,面积约4平方米。石缝中生一古柏,树干凌空,枝叶青翠,故曰叠翠。

石门晚照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5公里的停山头东南的石门山上。为一建于周代时期、人工开凿的石洞。洞东西贯通山脊。古为赴东阿大道。薄暮时日色返照,赤霞从洞中透射如长虹,旧志名曰“石门晚照”。

杏坛遗响 位于平阴城南15公里的孔村镇紫盖山(又名孔子山)。山上翠柏成荫,庙宇轩昂。相传孔子曾在此讲学,后人立庙宇山上,谓之“杏坛遗响”。又传:每岁除夕闻有车马声自远而至,邑人必有登科第者。另:山下有一巨碑,亦刻字为《杏坛遗响》。

碧峰仙迹 位于平阴县城北侧的会仙山北麓。光滑的石梁上有两个自然形成的状如脚印的石窝。旧志名为“碧峰仙迹”,又称仙人遗迹。

锦水秋潆 在平阴城南门外。源出于县城东南桥口村一带山峪的锦水河。由东南而来,至县城南门外成川字汇在一起环城而行,水流潆洄、清澈平缓,秋日澄泓,一派纹错如锦。旧志称“锦水秋潆”。

天井飞泉 位于安城乡段天井村西北约200米处。泉水自山涧天然石井中涌出,泉涌甚急,势如趵突,喷珠泄玉,声闻数里,旧志曰“天井飞泉”。

峻玉含辉 在平阴城北1公里的峻玉山(又名白山)。山上出白石英,石如水晶;日光照耀,放射光茫。前人曰“玉在山含辉”。旧志称“峻玉含辉”。

湖溪沉月 在平阴城北5公里的田山北麓,有湖溪泉。泉水成溪,曰湖溪,汇入大清河(今黄河)。溪水清澈平缓,月影入水清晰明亮。旧志称“湖溪沉月”。

鹿传铎

古东阿八景

归台遗井《兖州续志》云:《春秋》谷城杜予曰:“小谷城中有管仲井,亦谓之夷吾井,又井侧相传为三归遗址,石碣尚存”。三归台遗址位于平阴县西南25公里的东阿镇西,东阿老城南门外,南新庄北,土丘尚存。

洪范浮金 在平阴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洪范池镇洪范池村南。此地突地涌泉,甃石为池,长宽各7米,水深6米余,清澄见底。游人掷钱入池,飘摇旋转不能直下,阳光照耀闪闪发光,故名。

黄石仙踪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25公里的东阿镇北1公里处的黄石山顶。山顶有黄石,传为秦末授书给张良的圯上老人所化。山下有黄石公祠,山上有黄石公洞及雕像。

鱼山闻梵 在东阿镇西黄河西岸的鱼山(今属东阿县)。鱼山即吾山,上有东阿王曹植墓,下有祠。吴苑记云:“陈思王游鱼山,闻岩里有诵经声,清远嘹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

〓山出云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洪范池镇东的大寨山上。大寨山又名大〓山。主峰北侧有一陡峭山峰与山崖裂开近1米的缝隙,雨前阴云从石缝中喷出,煞是好看,故曰“〓山出云”。

浪溪春水 指浪溪河流经东阿镇东阿老城区,永济桥上下河段。浪溪河汇东南山中诸泉水,绕山穿谷西北而行,穿东阿老

城而过。老城东西之间有永济石桥相连,以通往来,春时云树低垂,流波荡漾,风景甚美,故名。

虎窟秋风 在东阿镇西2公里的范庄村南狮耳山上。狮耳山又名虎窟山。山上有观音堂,观音堂东侧山腰处山崖下有三洞,西侧两洞一曰“八仙洞”,一曰“三仙洞”。由八仙洞下,东行30米的山崖上有一个直径0.6米的天然石洞,洞深3米,里端细小,蹲在洞内,可听到咚咚的响声,经久不息,故名“虎窟秋风”。

扈泉涌碧 在洪范池镇南的云翠山东北山麓,有扈泉。泉在石崖下,有坎如井。水从井中涌出,触岩抵石,声闻数里,溅起水花如雪而得名。泉上的石壁上刻有“扈泉涌碧”四个大字。

王愚 鹿传铎

玫城公园

玫城公园,位于平阴县城西北,在县老城遗址依水而建,东西500米,南北280米,占地13.33公顷。1994年4月由县城建局承建,1995年5月竣工剪彩。公园风景秀丽,是一处既有江南景色,又有北国风光的园林式公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题写的“玫城公园”四个大字,镶嵌在花篮形园门的红色花岗岩墙壁正中。

公园内水陆面积各半。整个公园布局匀称、分明,错落有致。把全园划分成若干小景区,每区都有主题和特色,因地制宜建造了一些风景建筑,如一幅幅别致精美的画卷。种植各种名花异木,使公园形成独特的四时景色。

从南大门进入公园,迎面是三个10米见方的花岗岩石砌垒的花坛。坛内白皮松郁郁葱葱,由红叶小檗、迎春花环绕点缀,一派生机盎然。花坛两侧用花岗岩石铺成路面,在此北行60米,便到了西湖南岸,蓝天、白云、碧水、垂柳、榭廊花架,美妙景致,引人入胜。

沿着湖的南岸东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玫瑰园,共栽植平阴重瓣红玫瑰1万余株。每年5月,游人沿着曲折蜿蜒的花间小路,可尽情的欣赏散发着浓郁香味的玫瑰花。这时玫瑰花红如火,芳香醉人,在玫瑰园散步不仅可陶情怡志,而且可醒目提神,强身健体。与玫瑰园一路之隔的是青枫园,主要因为栽白皮松和五角枫而得名。园内花、灌木、乔木,

交错有致,层次分明。绿树丛中,矗立着一根高约3米,周围2.5米的八棱石经幢。幢上雕有22尊菩萨像,八面都用隶书刻满经文。据县志载此处原为“福胜寺”旧址。在此往南是旧时平阴榆山书院遗址。

公园的北边主要以水面为主,有会仙桥与湖北岸相接,把整个水面分为东西两湖。会仙桥是一座仿古式曲拱石桥。桥用花岗岩石砌垒并铺面,桥栏的石柱上刻有坐狮、方斗,栏板刻以图案。登上突起的桥顶,近可俯视湖中游鱼,远可眺望会仙山上的百福亭。湖光山色,蓝天白云,尽收眼底。

东湖以水饰景,水上游乐区、情人岛和翠竹亭,点缀其间,恰到好处。满湖清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诗情画意,莫过于此。水上游乐区有2500平方米,其中有儿童戏水区、浅水区、深水游泳池。炎热的夏季,男女老幼都可在这里尽情的戏水、游泳,消夏避暑。湖中的情人岛,绿草如茵,翠柳拂波,花木繁盛,清丽挺秀,环境清新幽静,是游人休息和情人幽会的好去处。翠竹亭为仿竹四角形,亭外的石台边有护栏,供游人扶靠。

东湖的北岸,垂柳丛中,掩映着一处3000多平方米的动物园,孔雀、驼鸟、广场鸽、广西猴、梅花鹿等动物,吸引着无数游人。

会仙桥的西水面为西湖,亭廊依水而筑。西湖的北岸,建有仿明清建筑连体式水榭长廊,其中长廊80米,茶舍200平方米,在湖水的映衬下,白墙红顶的水榭长廊十分壮观。游人在这里可一面休息,一面饮茶、小吃,尽情地观赏公园的美景。站在水榭边,向南眺望,有湖心亭挺立于碧波之中,亭高约10米,六角重檐,色彩和谐,挺拔俊秀。湖面北角建有一座古朴的四角亭榭,名曰望芦亭,也许是因为公园外西部的洼地遍生芦苇而得名。湖西南数百米湖岸为垂钓区,在这绿柳的浓荫下,爱好垂钓的游人尽可在这里抛饵甩钩,享受钓鱼的乐趣。沿湖西岸南行,有一白色

长桥横卧波中。桥为拱形。细长玲珑、如银龙卧波,名曰板桥。如愿湖中荡舟,游人可划着小船游湖,可登上湖心亭观光,体会一下“伊在水中央”的感觉。水榭亭台,白墙红顶,在碧波中摇曳,山光云影在天际徘徊,大有乐而忘返之意。

经过板桥到达西湖南岸,在一片浓荫蔽空的垂柳中建有儿童乐园、溜冰场、碰碰车等现代游玩设施,供游人玩乐。在此东行,到了公园大门的西侧,便是石榴园、牡丹园。四月的牡丹、芍药,雍容华贵、花大色艳;五月的榴花如火,光彩照人,尽可让人赏心悦目。

玫城公园东西北三面绿水环绕,南有县城北部东西的出口要道,环境幽静,交通便利,是人们双休日、节假日的最佳游乐场所之一。

鹿传铎 靳华山

玫瑰园

玫瑰园,又叫玫瑰花研究所实验园。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1公里的陶庄村南,占地4.67公顷。原玫瑰园始建于1959年,玫瑰花研究所成立后,即在西唐村附近征用西唐、北石硖、西胡庄、夏沟村的土地2.42公顷,建起玫瑰园,对玫瑰花进行品种、株行距对比观察实验。1960年开始在玫瑰园引种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苏联香水1号、2号、3号、4号玫瑰品种,进行实验性栽植。1967年玫瑰园迁至夏沟村东,罗寨水库南,面积2.08公顷,规划有标本圃、实验圃、芳香植物种植圃等。在标本圃内分别植有从保加利亚和苏联引进的6个玫瑰品种,国内各地的17个玫瑰品种,本县的3个玫瑰品种,在实验圃里进行了玫瑰花的多种科学实验,总结出了平阴玫瑰的育苗,栽培等一整套的植保技术,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1987年玫瑰花研究所又在陶庄村南征地4.67公顷,建起了新的玫瑰园。新建的玫瑰园扩大了种植规模,把国内外近30个玫瑰品种植入一园,形成了一个玫瑰花的王国,既便于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又便于游人观赏。每年的5月中旬花开时节,红玫瑰、白玫瑰、紫玫瑰、黄玫瑰竟相开放,争奇斗妍,单瓣的、复瓣的、芳香醉人,吸引着一群群游人驻足观赏。

鲁鸣

平阴烈士陵园

平阴烈士陵园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的青龙山西麓,三面环山,西临105公路。由二级站延伸过来的1030干渠从山腰绕陵园而过。陵园内外青松翠柏郁郁葱葱,风光秀丽,环境幽静。

平阴烈士陵园建于1969年8月,坐东向西,占地6660平方米。陵园入口处,建有平阴烈士陵园门坊。门坊为四柱三门牌楼式建筑。门坊正面上方雕有“平阴烈士陵园”6个鲜红的大字,背面写有“拥军爱民”。进门,翠柏夹道,东行500米即是陵园。陵园西侧是约2500平方米的简易广场,供游人停车集会。陵园南北宽约80米,东西长60米,正面并排植有3棵高大的雪松,四周用高约1米砖砌花墙拱围。陵园内安放着张秀廷、高清波等13位烈士的遗体。每座烈士墓前都立有一通记载着烈士英名和简要事迹的石碑。其中张秀廷等九烈士是1969年2月平阴遭黄河冰凌灾害时,为抢救沿黄人民生命财产而牺牲的。被济南军区授予国防英雄的高清波是在平阴与坏人作斗争时牺牲的。平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烈士,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有许多青少年成群结队的来陵园祭扫凭吊,重温烈士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平阴烈士陵园自建成后,就成了对游人和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最好场所。

鲁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