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就戏曲而言,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千年以来,经过许多变迁和演进,各地区根据自己的语言、生活诸方面特点,分别发展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剧种。截止一九五八年为止,全国已有不同剧种三百余个。在这些剧种中,山东地方剧种之一——吕剧,如同一颗灿烂的新星,闪耀于剧坛。

吕剧形成较晚,至今不过六十几个年头。回顾它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省劳动人民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冲破一切障碍,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

吕剧的胚胎——“琴书”

吕剧成为一种完整的剧种,自立于剧坛,是由民间说唱艺术——琴书,演进而成。因此,吕剧与琴书的关系,如同胎儿与孕母。要谈吕剧,必须从琴书说起。

琴书,俗称扬琴。它是运用曲牌联唱来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故又名坐腔扬琴。琴书的曲牌,大多是由明、清以来流传于民间的俚曲俗调汇集一起。如“银纽丝”、“凤阳歌”、“太平年”、“迭断桥”、“打枣杆”、“莲花落”、“呀儿哟”、“五更”、“哭皇天”等等;同时,兼收并蓄其他戏曲的一些曲调,故琴书本身没有一种严格定型的腔调。

琴书最初流行于淮河流域,艺人经常活动于淮阴、凤阳、蚌埠等地;丰、沛、萧、砀各县更为普遍。由于早年淮河下游多遭灾荒,流浪卖唱者尤多。于是,琴书这一艺术形式,便随着艺人们的颠沛流离,向北传播开来。

琴书流传北方后,由于各地区语言不同,以及所受当地戏曲艺术的不同影响,在发展中便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风格上有“南路”、“北路”;名称上有“河南琴书”、“苏北琴书”、“徐州琴书”、“山东琴书”、“胶东琴书”等等。

琴书流传山东,极受群众欢迎。因其形式简单,演唱便利,很易掌握。解放前,山东老黄河口一带,土地贫瘠、连年歉收,农民生活倍加困苦。有些无法生活的农民,只得靠掌握琴书这门技艺,串乡卖唱,作为乞食的方式。因此,山东琴书发展较快。那时的财主、富翁等剥削阶级,凡遇什么“太太寿辰”、“夫人得子”、“少爷加冕”、“旧友重聚”等喜庆场合,便把琴书艺人招至家中,演唱一些诸如《八仙庆寿》、《大天官》、《大赐福》、《刘伶醉酒》、《湘子出家》、《洞宾打药》等福禄寿喜的吉祥段子,供他们助酒兴、寻欢作乐。有时,艺人们也演唱一些成套大书。如公案、传奇、演义、小说之类。这些书,演唱起来,少则三五日,多则成旬就月,方能按章回将书唱完。那时,为了供主人通宵达旦地姿情寻欢,艺人们经常一唱一个通宵。尽管累得口干嗓哑,也不敢半点偷懒,生怕主人见怪下来,轻则不赏饭钱,重则一顿毒打。其实,那些听书的阔佬们通常只是为了显赫门庭,为讲排场而接班演唱,根本不是为了欣赏艺术。

“琴书”的演唱形式和方法,至少二人,多是三、四人。演唱者兼操乐器。通常是打扬琴者居中,右手打琴、左手掌板,右首佐以坠琴,左首佐以筝或三弦。演唱时,有时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情节;有时互相代替故事中人物独白、对白或独唱、对唱。这种形式,较其他说唱艺术生动、活泼,感染力强,且更近于戏曲因素(即通过演员扮饰人物的形式,反映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塑造角色)。从而为过渡成吕剧,奠定了基础。

吕剧的萌芽——“驴戏”

吕剧起源于山东省广饶县谭家村(也有的说起源于博兴县)。由于“琴书”的演唱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了戏曲艺术的特点,加上受到其他戏曲的影响,约在一九一五年左右,山东省广饶县谭家村的“琴书”艺人时殿元(约一八六三——一九四八年)、崔兴化等,在农村欢度春节时,演唱“琴书”节目《王小赶脚》(时殿元扮演剧中赶驴的脚夫王小;崔兴化扮演剧中骑驴的旅客二姑娘)。他们仿照流行当地的京剧、山东梆子、东路周姑子(即五音戏)等戏曲的化装和表演方法,运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知识,用竹子扎成驴头、驴尾的形状,糊上纸,系在“二姑娘”腰间做道具,在广场上边跑边唱,颇为活跃和新鲜。这种富有强烈生活气息的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并很快传了出去。于是,附近村子争相邀请他们去表演,其他艺人也跟着模仿,如法炮制。

有了《王小赶脚》这一创举,艺人们受到极大鼓舞,便根据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试探着逐步将“琴书”中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化装演唱。然后,在故事结构和唱词上加以修改,使之更加戏曲化。大约四、五年后,便正式上装演出了。由于这种化了装的演出形式,是由《王小赶脚》表演跑驴兴起的,所以,当地老百姓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驴戏”。称演这类戏的演员,叫“跑驴的”。这种叫法,委实不雅。艺人们很反感,便自起剧名叫“上装扬琴”或“琴剧”。这期间,节目有《王小赶脚》、《李二拆车子》、《大闺女要女婿》、《王三公子《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梁山泊下山》等。

“上装扬琴”虽然受到群众的欢迎,但在当时,它仍是农民艺人们在春节或农闲欢庆丰收时的自由结合。充其量,演出范围由本村扩大到邻村或邻县,以演出换取一点粮食。所以说它只是个业余性质的自由组织。后来,随着“上装扬琴”的影响逐渐扩大,群众的热爱与日俱增,有些原来业余性的团体,便组织成职业班子,开始以演戏谋求生路。

大约一九一九年左右,农民艺人时殿元、谭明伦等人,分别组织了两个职业戏班。一个叫“同乐班”,一个叫“清河班”。清河班由时殿元领导,里面多是老一辈的艺人,艺术水平较高。他们除演唱上装扬琴以外,兼演皮黄(即京剧)。为了收入多点,选择了经济与文化较发达的胶东作为演出地区。他们由广饶出发,沿着铁路线向东到达寿光、昌邑、平度、掖县、黄县、招远、莱阳、即墨、青岛等地。

由谭明伦领导的同乐班,大多是比较晚一辈的年轻艺人(时殿元的侄子时克远即在此班内)。便由广饶向北,到达利津、垦利、滨县、沾化、惠民一带;以后到过益都、临淄、张店、淄川、博山、周村、章丘等地,另一部分人由时克远领导,到了济南。

由于艺人们的演出性质由业余转入专业,在质量方面便不得不作进一步的提高。这一阶段的上装扬琴,无论演唱内容,还是表演形式,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在剧目方面,他们除根据琴书的故事改编、整理外,并吸收山东梆子、五音戏、京剧的一些剧目,如《后娘打孩子》、《小姑贤》、《王定保借当》、《龙凤配》、《御碑亭》等,进行移植演出。当这些剧目供不应求时,他们便采取一种简而易行的办法,来弥补剧目的不足。即根据章回小说或长篇鼓词,如《白蛇传》等,临时编凑成戏,登台表演。具体办法是:上演前先把故事念一念,使演员记得一个梗概,然后分好角色,上台演出。艺人们称这为“串戏”或“说戏”。这种戏主要是叙述故事,一本戏往往要唱十天半月之久。与京剧界俗称的“连台本戏”差不多。

在表演形式上,上装扬琴以它土生土长的旺盛生命力,不断向京剧、梆子、五音戏等兄弟剧种吸取营养,丰富自己。除去引用它们的剧本外,在音乐、表演、化装、唱念诸方面都采取了兼收并蓄、汇集众长的办法,学习其他剧种。尤为明显的是,上装扬琴的音乐伴奏,原无武场(即打击乐),后来也采用了京剧的锣鼓点子进行伴奏,用以增加演出效果,渲染舞台气氛,从而使这一新生幼苗,不断茁壮成长。

尽管上装扬琴发展很快,但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摧残,它的成长道路却是极为迂回曲折,甚至中途停顿,几乎失传。大约在一九二七年左右,艺人刘理贤、张金胜等来到济南,组织了一个“共和班”,在南岗子演唱上装扬琴。两三年后,同乐班的时克远等也来到济南,便一起参加共和班,改在新市场演唱,以后又分成两个班,由刘理贤、叶余根分别带领。但是,由于演出剧目少,内容陈旧,不能满足观众要求;加上艺人们为生活所迫,没有进修和提高业务的机会,无法保证演出质量。所以,不久两个班便相继垮掉。艺人们有的返回家乡,重新务农;有的流浪街头巷尾,打扬琴卖唱;还有的白天做小贩或拉洋车,晚上则唱琴书。这样又过了两三年的时间,一部分人与邓洪山(艺名“鲜樱桃”)领导的五音戏剧团联合一起,两种戏同台演唱。没能维持几年,大约于一九四三年左右,上装扬琴在济南又一度中断了。

为什么上装扬琴在农村受到那样热烈的欢迎,进城市后反走了下坡路,几度垮台呢?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的却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上装扬琴来自农村,原有节目和演唱风格,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城市市民不太熟悉或不合口味。虽然后来也演一些历史戏,但终因各方面条件都差、底子薄,无法和京剧等其他历史久一些的剧种媲美。

二、演员生活太苦,多是白天做小生意,晚上去唱戏,没有钻研业务的条件和时间,加上缺乏编剧人材,无法排演新戏来满足观众要求。演出节目换来换去老是那几个,不得已时采取“串戏”的办法,演出水平不能提高。

三、在日伪及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特务、兵痞、恶霸、流氓等社会渣子,经常“看白戏”,有时还故意滋事寻衅,破坏捣乱。艺人受欺凌,剧场营业不振。戏班只好散伙,艺人各奔前程。

吕剧的兴起与发展

黑暗的时代过去了。济南解放后,作为民间艺术的上装扬琴,终于得到了新生的机会。解放前因戏班解散而流落各地的艺人李同庆等,这时相继回到济南。留在济南的艺人于廷臣等,也都放下了洋车或其他小生意,大家又组织起班子,重新在新市场演唱了。由于人民政府的大力扶助,终于在一九五一年十月,正式成立了我省第一个吕戏职业剧团“鲁声琴剧团”(即现在的济南市吕剧团前身)。广大文艺工作者翻身作了主人,再也不愁散班子失业了,他们可以在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正象艺人们当时说的:这真是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世界啊!

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挖掘优秀传统剧目,曾于一九五○年专门设立了“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主任王少岩、副主任刘梅村),下设音乐、演员两个业务组(成员有李寿山、林建华、王俊英、靳惠新、武韬、袁来欣、苗晶、张斌、李渔等人)。在调查研究本省地方戏曲的发展规律、特点等方面,戏曲研究室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为发展我省戏曲事业做出了成绩。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份,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省地方戏曲事业,政府决定以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的同志为主,组成了山东省歌剧团,主要演员有林建华、王俊英、武韬、靳惠新等,青岛市文工团主要演员常兰、沈涛、李公绰、赵秋等,济南市文工团主要演员臧美倩、昌潍文工团主要演员郎咸芬、钱玉玲、杨瑞卿、郭丽华等,平原戏曲学校第四队主要演员李岱江、张云凤等。次年在济南市大观园电影院首次对外公演《刘海砍樵》、《小姑贤》、《王定保借当》、《井台会》、《李二嫂改嫁》等剧。后正式定名为“山东省吕剧团”(第一任团长刘梅村、副团长尚之四),为我国戏曲舞台,增添了一个新的地方剧种。

在吕剧的发展过程中,山东省吕剧团的两位老团长刘梅村、尚之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他们熟悉业务,且具有相当深的艺术造诣,能够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为改革和发展吕剧这一艺术形式,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

一、改革音乐唱腔。吕剧艺术由坐唱形式发展为演员扮饰人物,进行舞台表演的戏曲形式,初期仍不免留有坐唱形式的原始形态。显得唱腔类同,音乐单调。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先用《小姑贤》一戏作为音乐改革的尝试,大胆地吸收和融化进“豫西调”的音乐旋律;在唱法上采用民歌式演唱技巧,从而得到观众的肯定和赞美,为吕剧音乐不断吸收兄弟剧种的优点,使之向前发展,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渠道。

二、运用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吕剧的舞台表演开始尚不成体系,往往靠借鉴其他兄弟剧种的表演程式,极易出现僵死现象。为了加强舞台表演的灵活性和真实感,他们从移植京剧的《拾玉镯》一剧着手,引导和强调演员运用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按“闺定情景”,制定角色的“最高任务”、“贯串动作”,进行舞台上的“二度创作”。从而使舞台上的死程式变得更加生活化与富有真实感。

另外,在加强吕剧表演的舞蹈方面,他们选择了舞蹈性较强的《刘海砍樵》一剧,进行反复排演,大大丰富了吕剧艺术的表现力。为了使吕剧适应于演宫廷生活内容的戏,他们便移植了越剧《打金枝》,同样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就这样,山东省吕剧团在刘梅村、尚之四两位精通业务的老团长的领导下,发挥演员的创造才能,为发展吕剧艺术,先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各个击破、逐步推进的办法,为完善吕剧艺术这一戏曲形式,不断探索和进取。

一九五四年,山东省吕剧团参加了华东地区戏曲汇演大会。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王定保借当》、《小姑贤》、《井台会》、《小借年》等剧,受到与会首长和戏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尤其现代戏《李二嫂改嫁》轰动一时,曾获得剧本奖(刘奇英、刘梅村、张斌、靳惠新、王昭生等根据王安友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奖(尚之四导演)、音乐奖(张斌、李渔、袁来欣、韩英民等音乐设计、张斌统一整理)、演出奖(剧中主要人物李二嫂、张小六、张大娘、妇女主任、天不怕、李七等分别由郎咸芬、杨瑞卿、王俊英、臧美倩、靳惠新、武韬等人扮演)。演员郎咸芬、王俊英、林建华、钱玉玲、李岱江、杨瑞卿、武韬、常兰、郭丽华、沈涛等人,分别获得演员一、二、三等奖。

继华东地区戏曲汇演以后,山东省吕剧团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福建、郑州、太原、长春、哈尔滨等地巡回演出。并于一九五六年参加赴朝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出。通过巡回演出,在与各地区的兄弟剧种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吕剧本身也得到了取长补短、弃劣扬优的机会。从而,使演出内容和表现形式日趋完美,不断提高。

由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吕剧这株曾经枯萎下去的鲜花,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起来。尤其令广大吕剧工作者不能忘怀的是,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邓副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先后观看过山东省吕剧团的演出,为吕剧史册增添了光辉。一九五九年,郭沫若同志路过济南,看了山东省吕剧团的演出,曾即兴题诗一首:“东风送暖百花香,开到芙渠韵满塘。一片清芬无限意,大明湖畔柳丝长”。给吕

剧以高度评价。同时,郭老当即把自己创作的话剧剧本《蔡文姬》交给山东省吕剧团,让其改编演出。现在省吕剧团演出的《蔡文姬》一剧,即当年郭老送给的蔡文姬剧本。

几年来,山东省吕剧团演出的《李二嫂改嫁》、《两垅地》、《小借年》、《半边天》、《管得好》、《姊妹易嫁》,另外,济南市吕剧团演出的《逼婚记》等剧,先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华文影业公司分别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放映后,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情欢迎,高度赞扬。

应该指出的是,吕剧特别具备表演现代戏的表演形式。因而,建国后省及市、县吕剧团,曾配合形势,编演了大批优秀现代戏。如《李二嫂改嫁》、《小二黑结婚》、《刘二婆转变》、《明明上当》、《现在亲事》、《婚姻自由》、《拾棉花》、《王秀鸾》、《新媳妇》、《都愿意》、《追报表》、《小保管上任》、《三回船》、《两垅地》等。这些戏在不同程度上都起到了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的作用。现在,吕剧已不仅是山东的主要地方剧种为本省人民所热爱,并已在全国很多的地区开花、结果。

吕剧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吕剧,作为山东的主要地方剧种,它除用山东语音(主要是济南话)演唱以外,无论演出内容或是表现手法都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这些风格和特点如下:

一、剧本撰作:吕剧演出的保留剧目,大多是反映男女相爱、家庭伦理这一农村题材的。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蓝桥会》等,都是叙述农民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对劳动人民有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但是由于吕剧形成期晚,自己的保留剧目不多,不能满足观众需要,因此,也采取借鉴和移植的办法,求助于其他兄弟剧种。如《断桥》、《穆桂英挂帅》、《红嫂》等,是移植京剧的;《喝面叶》等则是移植柳琴戏的;《三回船》等是移植莱芜梆子的;《庵堂认母》、《打金枝》则是移植越剧的等等。在移植的这些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吕剧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自取所需。所有剧目全是文戏。这说明,吕剧在武戏的发展方面,尚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二、戏词语言:吕剧语言通俗易懂。特别是吸收和运用了当地群众所熟悉的极为丰富的语汇,使人感到亲切贴耳。不象昆曲或京剧等“大戏”的台词那样艰深斯文。如“小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一类歇后语,在吕剧里面用的很多。再如《喝面叶》中翠娥的一段唱词:“石榴开花红似火,翠娥我头上插一朵。十七八的闺女把花戴,小媳妇戴花人笑话,刚才我到了南坡里,摘了一些嫩豆角,这嫩豆角熬汤喝,喝汤就着热馍馍,细白的面好白馍,留给俺丈夫陈士铎”。全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大众语言,所以令人听来好懂、亲切。

三、唱腔曲调:吕剧常用的曲调,只有“四平”、“二板”、“流水”、“娃娃”四种。“四平腔”是由民歌体的“凤阳歌”蜕变而成。它的特点既善抒情,又长于叙述。“二板”是从“垛子板”发展来的,故又名“垛子板”或“流水板”。它的特点活泼、明快,多采用跳跃不大的波状方式,适应口语化的叙述。“流水板”流畅、通顺;“娃娃腔”轻松、愉快。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其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曲牌小调:有根据曲牌的结构形式和表现特点而命名的。如“叠断桥”、“阴阳句”、“银纽丝”、“铺地锦”等;有根据曲牌衬词而命名的。如“呀儿哟”、“茉莉花”、“莲花落”、“太平年”等;也有根据曲牌结束主音或各句主要落音命名的。如“上合调”、“下合调”等;还有一些根据演唱内容命名,或根据最初流行地区命名,根据节奏特点命名的曲牌。如:“后娘打孩子”、“小上坟”、“凤阳歌”、“汉口垛”、“快板垛”、“楼上楼”等等。近年来张斌同志创新的“反四平”、“反二板”、“摇板”、“紧板”给吕剧唱腔音乐的表现力,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吕剧唱腔曲调流畅优美,能根据不同内容使唱词变化自如,通过不同的演唱方法,能够生动地刻划出不同人物的情绪。音乐与语言密切结合,演唱时能将故事情节逐字逐句送进观众耳朵里,加上剧目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农村妇女群众欢迎。因此,有人称吕剧是“拴老婆橛子”。

四、吕剧乐队也象京剧一样,分文场、武场两摊。文场乐队(即管弦乐)乐器主要有坠琴、扬琴,其余有二胡、三弦、笛子等。这些乐器的演奏效果轻松、悠扬。但“柔有余而刚不足”。过去曾有人设想成立一个坠琴组,由高、中、低音坠琴合在一起,作为文场伴奏乐器之主弦,后来没能成功。近年来,根据不同剧目,又增加了提琴、高胡、低胡、板胡、琵琶、笙等伴奏乐器,渲染戏剧气氛,效果较好。

文场乐队的伴奏方法比较简单。过门是用模仿唱腔的办法,并根据不同动作、情绪,作适当的伸缩。吕剧艺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学会‘五六工尺上’(四平过门头一句)坠琴成了将”。意思是说:掌握了唱腔的基本轮廓后,即可以大胆地发挥乐师的灵活创造性。

武场乐队(即打击乐),吕剧由单纯的琴书说唱演变为戏曲艺术,除唱腔的人物类型化更为突出外,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打击乐伴奏。打击乐器以四大件为主,即单皮鼓、大锣、铙〓、小锣。所伴奏的锣经(即锣鼓点子)基本承袭京剧。如“急急风”、“走马锣鼓”、“长锤”、“四击头”、“水底鱼”、“凤点头”、“扭丝”、“五锤”等,完全和京剧一样。这些点子都是根据具体剧情、人物而分别使用。

五、角色行当:吕剧角色行当以“三小”为主(即小丑、小生、小旦)。随着剧本题材的扩大,加之受其他剧种影响,生、旦、末、丑诸行相应而生。但不象京剧或汉剧那样分工细致。由于角色分行简单,加上一般演出剧目占人不多,吕剧演出就较京剧等其他剧种方便的多,易于简从轻装。同时,吕剧诸行都用本嗓演唱,最易普及。

六、表演风格:吕剧的演员班底,大多来自农民。所以,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农村生活气习。在演出农村题材剧目时,能够相当准确而生动地刻划剧中人的性格,传达剧中人的感情。一举一动都富有浓郁地生活气习,令人看来真实,无做作感。因为吕剧不象昆曲或京剧那样历史久,程式多,故演员表演时,不受框框束缚,可以凭自己的才智尽情发挥。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由于吕剧不象京剧那样,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都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所以形体动作就不那么规范,往往被京剧界称为“老斗身上”“刀枪不入”。尤其“翻跌扑打”一套武功基本训练,更显得差一些,这大概也就是吕剧不善演武戏的症结吧。

解放后,党和政府很重视吕剧的培养与发展。在原山东省戏曲学校内,专设吕剧科,对学生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专业训练。遗憾的是,吕剧科只办了两期,“文化大革命”中,随着戏校的下马而中断。目前,吕剧团已招收学员进行培养,并时常请京剧教员对其进行辅导。

吕剧已发展为较大剧种之一,在我省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据原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于一九五一年春节文艺活动时了解,仅在原渤海地区惠民县四个区的九十个农村业余剧团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能唱吕剧。以吕剧形式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不胜枚举。充分证明了吕剧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直到今天,我省人民还流传着许多群众迷恋吕剧的俗话。如“听见吕剧声,推开纺棉车”,“听见旺相(薛金田乳名)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三天不喝茶,也得看看郭丽华”等。对于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王俊英、钱玉玲、杨瑞卿、常兰等著名吕剧演员,则是家喻户晓 可见群众热爱吕剧之深。

吕剧是个年轻剧种,尽管许多程式尚欠完备,但由于它表演形式新、群众性强,吕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吕剧工作者摆脱了精神枷锁,踢开了各式各样的绊脚石,在建国后十七年中对吕剧艺术所进行调查研究和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大大加速了吕剧建设的步伐。因此,吕剧发展日新月异,艺术形式日臻完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吕剧的前途是美好、远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