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株潭位于江西省万载县西南边陲,地处江西、湖南两省及浏阳、萍乡、袁州、万载四市、区、县12乡镇之腹地,扼湘赣边境之交通咽喉,承两省、四市区县经贸往来之要衢,是赣西边陲的中心城镇,湘赣边境的商贸重镇、经济强镇。全镇总面积88.62平方公里,辖15个村,一个街道办事处,一个林场,4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6.1万,其中城镇常住居民2.3万,全国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在镇区经商、务工,流动人口6000余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亿元;财政收入1202.8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占91.6%;农民人均纯收人3280元;城镇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株潭镇是闻名遐迩的小康镇、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株潭镇党委、政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开阔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开放的胸襟,务实的作风,谋求新一轮大发展,吹响了株潭新发展的号角。

文化名镇:历史悠久积淀厚重

株潭,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环境优美,自古繁华,素有"赣西明珠”之称。株潭镇是全国闻名的"花炮之乡”,其花炮文化根基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最早用于花炮生产的地方是株潭,用以祈求神灵庇护,增添节日气氛,尔后传遍全国,走向世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花炮文化。现留有爆竹庙供奉着花炮文化的鼻祖,供后人祭拜,至今香火不断。火药的原始采炼和配制技术至今还在延续。株潭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是秋收起义的活动区域,是中共万载临时县委的重点工作区,党在株潭的地方活动非常活跃。株潭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光荣牺牲的烈士有403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株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株潭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龙江、赣西两所中学皆为百年老校,目前两校有在校生5800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株潭走出去的大中专生有8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就有120多名。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辐射力强

株潭处在湘赣边境,有省道湘赣公路贯穿东西,有株金公路(株潭至金瑞)、株铁公路(株潭至铁山界)、株岭公路(株潭至岭东)贯穿南北,是湘赣边境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株潭周边有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大瑶镇,萍乡市桐木镇,袁州区慈化镇、金瑞镇、楠木乡,万载县潭埠镇、双桥镇、白水乡、岭东乡、仙源乡、赤兴乡等12个乡镇,其相对所属县市区政府驻地而言较为偏远,而到株潭的行车时间都在20分钟以内,加之株潭处于这个经济区域的中心,自古就是商贸重镇,以上乡镇所需的工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多半在此交易,辐射人口达38万。随着公路等级的提升,以株潭为中心的20分钟经济圈正在逐步形成,辐射力十分强劲,株潭成为湘赣边境中心城镇的地位逐渐显露,区位的优越性得以发挥。

商贸重镇:流通活跃市场繁荣

株潭自古以来就是湘赣边境的商贸重镇,其凸显的区位优势和强劲的辐射能力是其他乡镇无法取代。到目前,镇区有功能齐全的商贸城两个,水果批发市场1个,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有经营店铺2200余间,商品流通从业人员8600余人,日客流量近万人,商品日成交额达千万元;2003年集贸税收达290万元。株潭现已成为湘赣边境经济区域的商品集散地和两省地方产品交易中转地。株潭还是湘赣两省最大的肉狗和肉羊交易市场,年末岁初,狗羊日交易量近千只;有万载县最大的水果批发中心,日交易量200余吨。随着商贸的空前繁荣,商铺价格一路攀升,每平方米在万元以上,镇区地价远远高于周边县城,香港、福建、广东的房地产开发商纷至沓来,争相开发。

工业强镇:稳步转移多业并举

工业是株潭镇推进城镇化的重头戏。2003年,全镇有工业企业403家,工业总产值2.7亿元,来自工业方面的税收达1000万元,工业从业人员1.6万人,其中来自广西、四川、贵州、湖北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达2800人。株潭的工业原以烟花鞭炮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工业产值的80%以上来自花炮产业,是闻名全国的花炮之乡,也是国家经贸委重点创汇基地之一。2001年以来,随着省委、省政府要求"逐步、稳妥、有序”地退出转移方针的出台,株潭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鼓励花炮企业主从事其他产业。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工业生产走出了低谷,逐渐形成了铝型材、五金、家具、化工、造纸、文化用品等一系列新型产业,花炮产业的比重大幅降低,主导地位弱化,多业并举的工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全镇工业总产值比调整前增加了38个百分点,2003年达3.8亿元。

经营城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开明开放,务实善谋,大胆实践经营城镇的理念,把城镇建设作为一项主产业来抓,使城镇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农民街、前进路、仿占街、建设路的街面沥青化改造;完成了所有街道的路灯改造;完成了农民街、湘赣路、建设路、土埠开发区的下水道、人行道的铺设;完成了进城主道的降坡和水泥路面改造;新建了日供水能力5000吨的自来水厂,完成了老城区的管网改造,新铺设了新区自来水管网5000米;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完成,1100千伏的变电站正在兴建中;新建了汽车服务广场、长途汽车站、第二商贸城、二中办公楼和教学楼等公益性基础设施,总投资达6800多万元。经营城镇战略的实施,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城镇形象,提高了城镇品位,改善了投资环境,降低了投资的硬件成本,达到了"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

打造名镇:谋划发展描绘蓝图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西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思路,最终达到株潭在湘赣边境率先崛起的目标。

第一步是到2005年使株潭达到中等县城规模。完成新湘赣2500米的主街道建设,完成新世纪二路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完成新政府大楼和新世纪广场建设等。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个亿,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0%,城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3.8万人,基本进入小康社会0第二步是到2010年实施由小城镇到小城市的战略转移,基本建成小城市。高标准、高品位建设一个产业结构合理、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园区,并以此为平台,大力招商引资,使之与小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以株金公路为基准,高标准建设3000米的迎宾大道;花大力气优化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以旧村改造、村庄治理和环境整治为主要形式,使之融入小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到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5个亿,其中工业产值达到23.8亿元,城市化率达到70%,城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全面进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