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卷三 地理志

本卷《地理志》,含地质、气候、水位、物候、山脉、水系、湖泊、自然灾害、地震、虎患、大自然观测机构、化石、资源。

一、地形地质

1.地形 德安地形,清同治《德安县志》载:“东西广140里,南北袤60里。”据《德安乡土课本》(民国十年邑人蔡联芳编、沈毅小学印)载:“县之幅员,东西广而南北狭,缺西南一面,颇如三角之旗。自东至西北计斜长120里、自西南至东北计斜长60余里。”据解放后历次测量的资料报告,德安是个起伏不平的半山半丘陵地区,按地形可分为山区、丘陵、平原洲地三个不同地区。

山区:分布在县境西北部见于吴山、磨溪、邹桥、爱民、车桥、白水、付山、塘山、岷山、林泉、聂桥乡的一部分,高度在300至656米,主要山岭有大岷山、秦山、布袋岭(亦称布袋口)、小昆仑山、彭山。 丘陵:分布在县境东南全部和博阳河南岸。根据高度,又可分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高丘陵:见于聂桥、洞霄、黄㛚、高塘、木环、宝塔、米粮铺等乡的大部分靠山地带,相对高度50至150米,坡度25度以内。中丘陵与高丘陵相连,相对高度20至50米,坡度在15度以内。低丘陵,见于博阳河两岸和城镇、宝塔、河东、金湖、米粮铺等乡的一部分,相对高度5至20米,坡度在10度以内。 平原洲地:见于博阳河下游的宝塔、河东、狮子、金湖、城镇等乡和沿河两岸,地势平坦,为河流冲积物。 本县位于扬子准地台北缘下扬子一一钱塘台坳的九江台陷。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对成矿十分有利,是省内有名的成矿远景区。2.地层 本县出露地层除第四系外,自老至新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古生界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及中生界三叠系。其中双桥jII群地层主要分布于德安县城、宝塔乡、乌石门一带,彭山顶上部也有出露。古生界地层由碳酸盐岩(石灰岩)、碎屑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等沉积岩组成,分布于县城西北部黄㛚铺、林泉、彭山、吴山、聂侨、磨溪、车桥、白水、邹桥、爱民、樟树等地。三叠系由碳酸盐岩石(石灰岩)页岩组成分布于付山、塘山等地。

3.地质 本县地质构造形迹,主要由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及裂隙构造发育为其特征。由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组成基底构造,由中生界至古生界地层组成盖层构造。按照构造体系主干构造的特征分为北东东向,北东向和北北东三个构造体系,其构造形迹的展布、产状,规模如下: 北东东向构造:褶皱轴向大致为东东(80°左右),沿走向长度3至6公里,有茶子山(在塘山东南边)背斜、付山向斜、皱桥背斜、港口陈(在爱民乡南山行政村境内)向斜、老山(在磨溪乡境内)背斜、梓坊(聂桥乡境内)复向斜(含永丰)、(聂桥乡境内)向斜、紫荆山(黄㛚乡紫荆行政村)背斜、梓坊向斜。断裂有乌石门断裂和竹蓬(樟树乡境内)断裂。 北东向构造;褶皱有新屋罗(爱民乡境内)背斜和垄里周向斜,走向北东45度左右,倾角10度至20度,长约1.5公里。其次有狮子山(在樟树乡竹莲行政村)向斜及燕子山(在爱民乡土塘行政村)向斜。断裂有付山断裂、山湾一一梨树下(磨溪乡石岩行政村境内)断裂、磨溪康家垄一一大金山断裂、永丰(聂桥乡境内)一一熊家腊(木环垄峡石坳熊村)断裂。 北北东向构造:褶皱构造以彭山短轴背斜为主体,长12公里,背斜轴为北北东向。断裂有彭山西麓曾家垄断裂、团坡山(在葛洪山附近)断裂、萤石矿断裂、黄㛚断裂、彭山张十八断裂、彭山新屋宋断裂。

4.岩石 本县岩浆岩主要有中元古界(15亿年左右)细碧角斑岩及燕山中期(1亿零400万年)花岗岩,其次有花岗斑岩、煌斑岩、辉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脉岩。花岗岩由工云母花岗岩及黑云母花岗岩组成杂岩体,为一隐伏花岗岩体,地下已经控制了解的面积达7.5平方公里。5.土壤 德安土壤情况,旧志未载。民国九年(1920),邑人蔡联芳编纂《德安乡土课本》,按传统的看法论定:“东西各堡,重关复岭,其田土或砂质而硗,或粘性而结,高者失之熛亢,低者失之凝冷,皆非生物之宜。南乡则地较平旷,河流每涨,汎野冲圩,水消而积壅甚厚,土愈肥沃,然受患亦在矣。”分析不够全面。

1960年,本县对全县土壤进行第一次调查,经测定德安县的成土母质可分为四种:山地和丘陵多为板状页岩,低丘陵为石灰岩和沙页岩,沿河平原和山区丘陵为第四世纪红土冲积层。具体来说,邑东之狮子、洞霄、高塘、黄墩等地及邑南之各地以板状页岩为主,其次是第四世纪红土冲积层。邑之东北以页岩为主,其次是石灰岩。邑西自乌石门至葛洪山下为石灰岩,聂桥、磨溪、山湾等地以沙页岩为主,其次是页岩;杨坊、白水、车桥、傅山等地以沙页岩为主,其次是石灰岩。 从1983年11月开始野外调查,1984年初,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和化验分析,到同年10月结束,完成全县土壤普查任务。土壤情况分类如下: 水稻土(总面积307266亩),分潴育型(237078亩)、潜育型(69385亩)、淹育型(802亩)三大类。其中 潴育型内有:红黄泥田(117924亩),黄泥田(33689亩)、潮沙泥田(48584亩)、泥田(33689亩)、黄沙泥田(5871亩)、紫泥田(4944亩)。 潜育型内有:红黄泥田(49943亩)、黄泥田(3416亩)、潮沙泥田(3534亩)、灰泥田(2998亩)、紫泥田(1596亩)、黄沙泥田(229亩)、湖泥田(7665亩)。

淹育型(802亩)全属灰泥田。

潮土(总面积4918亩),分壤质潮土(4042亩)、沙壤质潮土(870亩)两大类(无小类)。

红壤土(总面积938764亩)分:红壤(932090亩)、红壤性土(6673亩)两大类。

其中 红壤内有:泥质岩类红壤(724582亩)、红黄沙土(1239亩)、第四纪红色粘土红壤(81450亩)、黄泥土(1358亩)、灰泥土(22568亩)、石英岩类红壤(76986亩)、黄泥沙土(516亩)。

红壤性土内有:泥质岩类红壤性土(5401亩)、石英岩类红壤性土(1271亩)。

石灰土(总面积41047亩),全属棕色石灰土。

红色石灰土(总面积81814亩),全属红色石灰土。

紫色土(总面积8276亩),全属紫色土。

草甸土(总面积24055亩),全属壤质草甸土。6.土地分布利用状况表7.植被

德安全县土地总面积:1406100市亩。

[人工植被]农耕水田早地180760市亩;造林390238市亩,园地8619市亩。 [自然植被]森林490147市亩;牧草地134321市亩。

其余属水域、城乡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特殊用地、难利用地。

二、山脉水系 德安山岭属幕阜山东延余脉。主要山脉走向和海拔高度:(一)由西朝北再转而向东南走向的山有:小昆仑山(高峰麒麟峰367米)、塘山(古称长溪山、接云峰656米)、付山(古称东佳山,高峰茶子岭655.1米)、荒山(360米)、潘子山(360米)、秦山(金盆寺637米)、岷山(543米)、小溪山(321米),五台岭(223米)、葛洪山(220米)、彭山(高峰尖峰坡519米)、白云山(262米)、望夫山(古称敷阻山476米)。(二)由西朝东南走向的山有:道颜山(419.2米),大金山(344.4米),万家岭(300米即大金山向西伸的一条山埂,抗日时,万家岭大捷即此),闵山(原称小岷山514.5米),宝山(338.6米),牛子岭(高峰牛角尖314.3米),石潭山(239.7米),义峰山(74.8米),九仙岭(200.2米),金鸡山(76米)。(三)由东北朝东南走向的山有:明山(铭山225米),峡石岭(石门子206.6米),孤山(137米),乌石山(乌石门东边一部份130米)。

现将比较重要的山,就其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名人足迹等方面,进行叙述。

1.山岭 金鸡山在县治南7里,今金湖乡凤凰行政村。明探花赵师尹家世居山下,聚族千人.北行十里至义峰山。 九仙岭(阳居山)即古代的阳居山。旧志误为博阳山。在县城南8里,今米粮铺、金湖、宝塔交界之地有煤。宋朝罗泌《路史》:按《通典》云:“蒲塘驿,汉历陵县,有敷浅原,原西数十里有敷阳山,今县南十三里有阳居山。”相传何氏九兄弟在山上炼丹,白日飞升,有道童随之,从空堕落,至今有堕郎峰。故称九仙岭。山上有丹灶遗痕,故称阳居仙迹。又有阳居寺(又名九仙寺)。明朝邑绅周振修《德安县志》选定德安八景,把“阳居仙迹”作为其中之一。因山近县城,古代驿道从山下通过,山下又有阳居铺,为旅游驻足之地,故历代登山赏风景望鄱阳湖者甚多。 周振有诗云;“居山隐隐耸高峰,风过时飘上界钟。古庙九仙遗蜕影,洪崖千载并行踪。苍松树老长鸣鹤,清水池深隐卧龙。一自羡门留迹后,至今丹灶白云封。” 明朝邑人郭一轮诗。“扶筇步入九仙台,丹灶云封长碧苔,竹里清风凉画阁,山河今古几人来?”邑人胡虞安诗:“九日阳居缓步来,白云深处有丹台。沾襟细雨依山尽,冷袖清风带药栽。溪间流泉随眼淡,江天如画对眉开。为寻跨鲤飞身迹,几度残红叶满阶。” 清邑令马士宏诗:“敷阳古岫锁岧峣,禹迹千秋镇、次寥。西望斗分垂右掖,北来山势尽南条。无穷地力无荒壤,水应江流又上潮。今日贫乡生计薄,野夫犹自羡渔樵。” 清朝邑人罗燕枚诗:“峰起半天何突兀,清修此地绝高寒。浅原有水朝磨剑,元灶无尘夜炼丹。镌壁授经一紫府,登坛礼斗九黄冠。虎驯石洞迎风啸,卧龙芝田吸露飧。对月敲棋忘斧柄,攀松吹笛引邯郸。自从跨鲤留仙迹,千载崇台草不残。” 民国邑令吴宝炬《九仙岭望鄱阳湖感怀》诗:“极目沧桑世局非,鄱阳湖里晚风微。九秋云水连天阔,一片布帆逐浪飞。万里长空孤雁过,满山黄叶老僧归。乾坤俯仰皆陈迹,洁淼烟浓盪夕晖。” 义丰山(义峰山)

在县城西4公里。南唐义门陈氏有良田在山下,屡值丰稔,因名“义丰”,或云:“邑人好义聚居,如陈、王、梅、郑多至千口,赖兹山之应。”古代山上树木茂盛,故又名“义峰”,“义峰耸翠”为德安八景之一。 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二十七日,中国抗日部队一三九师七一六团,为保卫德安县城,在义峰山与进犯的日本侵略军步兵、炮兵、空袭,展开激烈战斗,团长柴敬忠在此壮烈牺牲。 解放后,山上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碑、气象站、博物馆、义峰园林管理所。北隅金带河与狮子山相对。 清朝邑人燕日暄诗:“义峰苍蔼野云齐,天矫田龙见郭西。月色莹临青玉案,晴岚晃入碧玻璃,横拖翡翠浮烟市。四彻清光罩绿畦。螭御吹回牛背笛,山城细柳赤霞栖。”

狮子山

在县城西1里,义峰山之北,湴塘桥之西,万家村东边。磅礴秀发若狮子蹲伏回顾。解放后,乡民炸山卖石,破坏了风景。西行十四里牛子岭、黄栅岭、百家山。

百家山

在县城西40里,今聂桥乡永丰和磨溪乡宝泉交界之地。彭山林场设百家山分场于此。西南行2里为小岷山,又使君山。 清朝邑令牛森诗:秋景怀人道阻长,松篁石磴郁苍苍。只因宦海双鱼杳,愁列霜潭一剑芒。险怪标奇横虎豹,参差倒影串羊肠。感时溅泪情无限,洒酒临江望帝乡。

小岷山(闵山)

在县城西42里,山之东麓木环垅西麓固守(今按:宝泉和新田),与使君山连成一体。

使君山

在县城西42里与小岷山(闵山)、玉清山连成一体。唐李渤为江州刺史,置书院于此。旧志误为“史君”。山名“使君”,因江州刺史李渤至此,“使君”是对刺史的尊称。有岷峰耸翠、钵盂拱秀、鱼山梵响、文笔插汉、石洞藏云、观音岩龛。龙潭古泉。晴岩挂夕八景。山麓有紫辉寺。北行三里为宝山。 清朝僧重本《题钵盂拱秀》诗;“当轩一钵锁禅关,整日流泉供佛颜,若是头陀能载起,何妨行乞到人间。”《题鱼山梵响》:“半亩鱼山驾海来,浑身活泼锦麟开,如今漫向龙门跃,就我钳槌响梵台。”

宝山

在县城西30里,今聂桥乡宝山行政村境内。旧志云“旧出锡铅”,解放后经勘探化验是锑。于1964年10月在山下何家坂建立锑矿开采冶炼机构。金山

在县城西40里,今磨溪乡磨溪头南边。山势圆大如覆金盆状(北为小金山,南为大金山)。山上有寺日金山寺。抗日战争时,万家岭战役中,中国抗日部队薛岳兵团在此一带歼灭日本侵略军一零六师团等部,详本书《军事志》万家岭大捷。1969年,在山下建新田水库。1977年7月15日,县林业局在此建金山林场。西南行10里至城门山。

望夫山(敷阳山▪博阳山)

即古之敷阻山。在县城西北23里,今聂桥乡境内,西南麓为夏家铺,东南麓为大屋蔡村和胡家山。北与彭山是一个整体。彭山林场在此建有分场。山上多溶洞。有鹿。 《汉书▪地理志》:“历陵有傅易山(音为敷阻)。”《通典》:“江州浔阳县蒲塘驿,即汉历陵县也,驿前有敷浅原,原西数十里有敷阳山。”

登敷阳山,可以南望敷浅原,因敷与夫同音,民间遂讹传“望夫”。宋罗泌《路史》:“望夫盖望敷尔。”至隋朝,“望夫山”即出现在地理志中。尔后,人们根据想象便编造出一个故事。宋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云:“望夫山,在德安县西北十五里,高一百丈,按《方舆记胜》:夫行役未归,其妻登山而望,每登山,辄以藤箱盛土,积日累功,渐益高峻,故以名焉。” 山上有一处竹子皆破叶,还有一处石上有两个似人迹的脚印。人们把它想象为:破竹叶是望夫女在望夫时扯碎的,石上脚印是望夫女望夫时站久了留下的。更荒谬的是,有人说:望夫女姓蔡,是大屋蔡村的老姑奶奶,陈友谅的老婆。望夫山名词出现在隋朝,陈友谅是元末人,相隔七百余年怎能扯在一起?

山下有商代文化遗址和北宋的军事家王韶一家墓葬。 这个非真实的,由人们用“望敷”的谐音编织的望夫故事,引来了诗人的吟咏。明朝邑人郭贤操诗:“谁家浪子在征途,无限幽情此望夫,不识行人归也未,年年烟雨满平湖。” 清朝邑令马士宏诗:“风雨苔莓尽日闲,苍藤白日舞烟鬟。独留明月空相照,不见浮云去复还。无主野花春色老,窥人苦竹泪痕斑。故园昨夜还家梦,小妇应占山上山。” 清朝邑令马璐诗:“望夫山下草萋萋,望夫山头鸟乱啼。石边谁与遗双迹,传是当年征人妻。征人一去不见还,日夕凝眸上此山。竹叶纷纷指谁是,良人尚在玉门关。” 无名氏诗:“山头怪石古人妻,螓首巍巍望陇西。云鬓不梳新样髻,月钩常挂旧时眉。衣衫日久成苔藓,脂粉年深坠土泥。妾意自从君去后,一番云雨一番啼。”

附:《从一块墓志谈敷阳山的位置》 北宋王韶前妻杨氏墓志,在江西省德安县望夫山出土,为解决历史上关于敷阳山的争论,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1972年12月,江西省博物馆和德安县文化馆发掘了德安县望夫山南麓宋墓群。从已发掘的五座墓来看,死者都是北宋枢密副使王韶的家属,有王韶的父、母、妻、子等。墓均为青砖结构,大小不一。 一号墓是王韶前妻杨氏之墓。该墓分前后两室,两侧有耳室四个,中以甬道相通。前后总长近10米,宽9米,顶高2.5米,其规模之大,在江西已发现的宋墓中是仅见的。墓前有石翁仲两个,石虎两只,均对峙排列,造型雄伟。墓早年被盗,随葬器物无存,只有少数被打碎了的绿釉瓷片散落在地。该墓唯一有价值的文物,是东耳室内一方保存完好的墓志。墓志石质,高一点四八米,宽零点七七,厚零点零七米,志额题:“宋故华原郡夫人杨氏墓志铭”。

墓志中提到杨氏死时始“葬于德安县之敷里”,“改葬于敷阳山之侧”(附墓志拓片)。 “敷里”王韶的家乡,在今江西省德安县山湾公社。古时以敷阳山之西称“敷里”,敷阳山以东称“敷外”。“敷阳山”原名“傅易山”,古音读“敷阳”,故称“敷阳山”。“敷”又读“博”,故又称“博阳山”。历代史地著作中常有“傅易山”、“敷阳山”、“博阳山”三个不同的名字出现,其实是同一座山。 敷阳山其名甚古。《禹贡》:治水“过九江至敷浅原”。《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有傅阳山,古文以为敷浅原。”《书传》:“敷浅原乃江洲德安县之敷阳山也。“敷阳山究竟在德安县什么地方?古籍说法不一。《水经注》.“敷浅原在豫章郡历陵县西南。”德安望夫山正符合这一位置。《通典》:“江州浔阳县有蒲塘驿,即汉历陵县,驿前有敷浅原,驿西数十里有敷阳山。”这里把敷浅原和敷阳山看作两个地方,而所指的敷阳山,又是望夫山的所在地。《浔阳志》:“博阳山在德安县南十三里,望夫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一百丈,谓升此可以望敷阳也。邑人谓古有敷浅原,登此可以望之,故名望敷。今山下近村犹以敷里敷外为名。”这里把敷阳山和望夫山也错误地当作两座山,而所指的望夫山的地点又正是《水经注》和《通典》所指的敷阳山的所在地。宋代罗泌《敷浅原论》:“今县南十三里有阳居山,博阳山不得而实,驿西数十里惟有一望夫山,盖望敷尔。”这里明确指出县南十三里的那座山不叫“博阳山”而叫“阳居山”,这是对的。《浔阳志》把县南十三里阳居山称敷阳山是错误的。但罗泌不知博阳山究竟在哪里,只肯定了驿西数十里有一座望夫山。《禹贡锥指》:“敷,古作傅,傅阳山在庐山阜西南。”这里指出的傅阳山的地方,正是望夫山。 今天,王韶前妻杨氏墓志出土,进一步证明了望夫山即敷阳山,从而解决了争论。王韶是德安人,对家乡的史地研究当然会比外地人来谈德安的山川更详尽可靠些。 望夫山名称早见于《隋书·地理志》。杨氏墓志为什么不讲改葬于望夫山之侧,而讲“改葬于敷阳山之侧。”这是在书写地名方面“好古”的一种表现。再则,敷阳山名称不仅比望夫山名称更古,而且更有名。“择名山而葬”,也是地主官僚用来炫耀死人的一种作法。

(此文原载文物出版社出版《文物》月刊,1979年第7期,总278号孙自诚撰) 万家岭在县城西50里,今磨溪乡南田行政村境内,大金山往西北延伸一条起伏的山岗即是万家岭。站在金山寺向西望,对面一华里内的山岭就是。东边大金山,西边聂村,南边樟树坪、彭家小弯、田步苏,北边杨家坂,原是一座无名小山,旧志未载。从前这里有姓万的人烟,靠大金山脚下叫上屋万家,再向下走便叫下屋万家。因民国二十七年(1938)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中国抗日部队薛岳兵团,为保卫武汉和南昌,在万家岭及其附近山地,歼灭进犯的日本侵略军一零六师团和一零一师团之一旅等部,取得中国抗日史上的一次大胜利,而被载入史册。[中央社南昌十日急电]云:“寇酋松甫中将率一零六师团全部,及一零一师团之一四九联队,于九月二十八日,窜犯我德安县西约五十华里之万家岭、墩上郭、张古山、杨家山、梨山、老虎尖、石堡山、凤凰山、头口、何家山等地区,企图断我德安之后路,我南浔线早已准备贼来,我即四面围攻,战十三昼夜,其中以十月七、八、九三昼夜战斗最烈,我将士忠勇与贼决死战,将贼全部包围,节节斩断,血战至国庆日晨,卒将贼全部歼灭,漏网者仅二三百人,贼遗尸遗械,满山满谷,我军已以缴贼械,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战役结束,兵团参谋长吴逸志编撰《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一书(详本志《军事志》)。

附:《凭吊万家岭记》

重庆《扫荡报》记者刘藻 记者于赣北我军春季冲击后,随×军出击队深入寇后,向××挺进,道经赣北首次大捷之主战场一一万家岭,特登临凭吊。此地现距当时大战期,逾时年余,然岭上战时遗迹,已充分表现寇军惨败之一般。 万家岭上白骨,正是倭阁梦里人。满山满谷的寇军墓地,与“皇军爱马”的遗骨,在记者经过斯地,正是倭寇清明扫墓后,所以在每座墓地前或是骷髅遗骨上都遗留着寇军的哭丧景象。 在五具残缺不全的骷髅骨旁,竖立一块竹牌,在隐约可辨的字迹上,可以看出死者为敌陆军步兵大尉何田岩五郎外五名之墓。在何田大尉的墓地旁,大约有五十余丈是掩埋寇军士兵的土堆,我们从土堆上插着的一些竹牌上,看到葬送到异国国土上的鬼子兵,大多数是属寇军灏川部队、北川部队。又在一个墓碑上记载着死者的姓名是伍长板良敷朝柱、军曹松本吉人、.上等兵上里好盛、岩下嘉藏、桥口武雄、梅田茂德、鲛岛富夫、宫崎信义、大田仁郎……这是在万家岭上几处寇军自取灭亡的佐证。 万家岭下一处竹林丛草中,又有一块宽约五丈的石砌墓地上,是寇军辎重兵中尉东屿哲雄和他的将兵忠马的墓地。在这广大的墓地上,每一根墓牌都戴上了一顶寇军的钢盔,或是一顶小尖帽,远远的望去,好像似无数的鬼子兵,在为着他们的战友哭丧,不也是在咒骂日本法西斯强盗压迫着倭国的兵民,都葬在中国的大网下,活的来,死的去吗? 在一间茅棚的附近,寇军的尸骨、坟墓,和茅棚里的破碎的文件、书籍、罐头……遍地皆是。山溪边的一个土堆上,一大堆残骨,一幅残旧的膏药旗,摆在尸骨上,隐隐可以看到“北川部队”四个大字,这是“皇军武运长久”的军旗,现在偃息在这山地里,更足证明当时寇军惨败溃窜的狼狈情况。 万家岭西北一个盆地上,“皇”军的尸骸马骨,有如山积。在大堆的马骨旁边竖立二根木牌,写着“灏川部队阵殁爱马之碑”和“皇军爱马之碑”。另一堆排成图案形似的尸骨上,横放一块“皇军爱马之碑”的木牌,和一些破烂的钢盔、马鞍……这大概是当时与“爱马”同归于尽的“皇军”一部分遗物。 雷鸣鼓刘村,是万家岭下的一所山庄,寇军在村旁的一株大树上,写上两行含蓄深刻厌战意义的语调,“雷鸣鼓刘激战之地”,“昭和十三年十月竹内队宿此树下”。当时寇军竹内队,正是在十月北风寒的初冬时节,为着被寇阀的驱策,来到中国妄想“征服中国”,曾经餐风露宿在此树下,从“宿此树下”四字的含意里,可以看出当时寇军的心里,是深刻的感觉苦闷!为什么抛弃了快乐的家庭生活,来“宿此树下”? 在雷鸣鼓刘的一家菜园里,有一座寇军军官墓,他们用老百姓的墙砖,堆垒像是一座小花园,在墓地的木牌上,辨识是寇军福元步兵中尉外五名的坟墓,在墓地的四角,插着一些枯枝残花,象征着泥脚的倭寇,走进到中国的山岳地带,处处都是他们的归宿地,有如墓前花草的穷途末日。 哔叽街又是寇军“幽默归去”的处所,我们从遍地的尸骨与墓碑林立的土堆上,证明当时寇军在哔叽街死伤的惨重,估计寇军的尸骨在三万具以上,一个哔叽街上的乞丐,在这大堆的寇军骷髅中,拾得金牙达三十七只之多,这不是鬼子尸骨之多的佐证吗?中国兵谁配(佩)有金牙?在街的最后一个草丛里,有一座插有寇军死者墓碑的土堆,在竹片的墓碑上,看到一部分死者的原名字,寇陆军步兵上等兵松渡米吉、中村正见、市来原熊、辎重兵上等兵七松冈肇,此外尚有一块宽约五寸的木牌上写着死者的姓名,大约有二十余人,因为字迹不明,无法辨正,不过死者是寇身,当然无疑。 张古山上在一个寇军辎重兵的墓前,排着四副马骸和一顶钢盔、皮件,这大概是个辎重兵和他的“爱马”,在中国兵的猛烈炮火之下,都葬身在这山巅。我们从这座墓旁,走到张古山的顶巅,沿途寇军骷髅遗物,遍地皆是,堆积如山。我们从这山积的遗物尸骨,更显得张古山的伟大,中国的山岳地带,就是倭寇的坟墓云。

(见民国二十九年六月三十日重庆《扫荡报》和《万家岭大捷回忆》一书) 扁担山在县城西41里,今磨溪乡南田村境内。抗日战争时,万家岭战役中,中国抗日部队薛岳兵团,在此一带歼灭日本侵略军一零六师团等部。详《军事志》万家岭大捷。 张古山在县城西46里,今磨溪乡曙光行政村境内。抗日战争时,万家岭战役中,中国抗日部队薛岳兵团,在此一带歼灭日本侵略军一零六师团等部,详《军事志》万家岭大捷。

城门山在县城西60里,今车桥乡城门行政村境内。中有大谷,谷口东西两山相对,石壁立数仞如城,因石建桥以达,桥下泉流奔注,有巨石形如龟,石壁稍折而北,有小寺供奉大士,左壁直裂数寸许,隙中有大士像,若塑立,寺门南望有凤形山,为德安、建昌两县起脉,逦迤而入,层峦叠蟑,苍幽秀异,灵谲不可名状。1969年在此修建城门水库。北行10里至尖山。

附:明朝里人邬瑞《城门山记》 山在县西乡茶里,去治六十里,茶里者,或日:“里中有斥堠墩,上有茶亭,陟其顶可侦寇。’’或日:聂家山产云香茶,故名。 里之东为南田,西为横山,北为源潭,南与建昌县接壤,四面层峰环拱,松樟茂密,足壮观瞻。 晋武帝太元间,张果老者,修炼于里之紫霞峰,因名其石为果老石。山去平地约五里,崎岖无路,披草而上,可以望庐山阜,接昆山,顾白汊,指河尾,凭高远眺,接应不暇。当旱时,观山上云起.则雨必至。 由果老山迤连而下,为城门山,两石壁对峙,峭绝天开,左侧石缝中,洞然深杳,可望不可入。山上有石,其大如碗,盛水盈盈不涸,以手挹之底,无孔隙,少刻水复满如故,夏啜之可沁心脾。两山之间,清流涌出,汩渌有声,水中怪石奇谲万状,而水灌石上,苔藓生动若活。右侧石崖下有观音寺,寺畔有桥卧波,桥旁有树荫翳,四时好鸟变音,如笙如歌,亦胜致也。

东与城门山并雄者,日金家洞,黑石为户,洞口有石狮,洞中有石桌、石椅、石泉,相传龙潭七门,别有天地。元末时,避乱者隐此,今游者得至三四门,但无火照之,不敢深入。 纪城门之水,曲注东坑,历花圣殿绕虎形山过郑桥坂,汇倚云殿之侧,斜出尖山下,所经之处,灌溉资之。溯水而南,有大峰山艮,聂家山背,蝉翼平分,由大峰而稍西,旷处皆田,其间居民依山当坂,如星罗棋布。 里之西南隅,背牛岭,截其衡,岭以西日横山,又稍南分界,山有修蒲享,亭旁有古树一株,两根分划天然,一入建昌境,一入德安境。 岭之襟带山,日大马头,上有田,有塘,有广福寺,山下人望之不见。岭之右腋,日纱帽顶,日竹子尖,峰岭之阳,日塘下垅,日槐花树,日曾家弯,前后山多黑色石,攻其石可以砌水,泉半自本山而下,中有桥可渡。 义门在里之西北隅,宋时陈族为最盛。里之西,日清港,清港有太子庙,栋宇开敞,为里中讲学之区。

嵇清港之水,发源予布泉,经车桥、何家坂真檀山下以趋郑桥坂,汇于源潭。源潭有钓台,崖下大石突兀临溪可坐百人,夏英公(今按:即夏竦)幼时读书钓鱼来此。真檀山为里中祈雨场,无不立应,真檀之上游,日石波潭,有虬龙,元至大年间,裂石飞空,里人皆见。 王韶有城门樵唱句,英愈有城门石佛论,县宰王春、李时,教谕高通、刘廷宪,各有城门听禽之作。无如搜罗者寡,未免发文献无征之叹,惜哉! 紫霞峰一名果老山,即城门山之一峰。有石两块,高八尺,横阔各七尺,石下垫以小石。位置端正,旁有石盘可坐百人。

尖山在县城西60里,今磨溪乡境内,尖山行政村即以此山为名,西南行二十里至横山。 横山在县城西70里,今车桥乡,横亘在德安、永修边境上,清朝横山堡即以此山为名。横山下林山李村,在清代是德安文化村,最盛时有1200多人,读书者甚多,此为“父子两翰林”李道生、李鸿逵故里。北行15里至小昆仑山。 小昆仑山在县城西北100余里,白水街乡境内。南昌通武汉公路,从东麓经过。其脉自瑞昌县角里山分支而来,矿藏有大理石。俗传:昔王乔于此山礼斗,因取道经下覆昆仑之语,故名。山巅有元阳观、东西二湖、礼斗石、洗剑池、月窟、观音洞。东行5里,至道颜山。

附:明朝邑人周在《昆仑山记》 昆仑山,石山也。其势无层峰叠翠,遥望如长城逼汉。山载土,厥土惟乌,田皆膏腴,物产甚丰。由县治西北120里,至长庆桥,桥废,今易以巨木,盖不知何代物也。由长庆桥东南行,茅径屈曲,上下山源约3里许,至山麓。 山麓有泉,名桃大泉,泉西南与布金泉潜通,泉底有龙,逐之则布金泉水溢,由布金泉逐之,则此泉水溢。嘉靖甲辰大旱,乡民祈雨,以物于此逐之,已而风雨骤作,雷震山崩,田压者20余亩。

由泉上石径,十余折约3里许,至山巅,巅上四顾,可与相并者,惟东佳、樱桃、羊肠、马脊数山而已。下视群山,殆田塍、江涛也。由西南行半里许,至元阳观,观前有石碑,苔鲜难辨,盖景泰间,县大夫闽郑照立也。观中旧有钟鼓楼,今废。殿后有牡丹花,根株连抱,相传为王乔遗植。正德间,有道士于砻石中,得琴剑,琴能自鸣,已为人谋献逆濠矣。 观后有盘石,可坐百人,旧有后汉叶县令王乔礼斗台,今废。台后石中有小窟,名月窟,大可2尺余,深约7一8尺,其水常不竭,清莹可照人毫发。由月窟后乱石中攀驻,或行或跃,至悬崖处,石危将堕,壁立千仞道士云:此处岁跌伤人兽,下视股慄。由故道东行一里行,有巨石,名流涕石,虽烈日曝烁,石不减润,世传司马仙人,负母骨求葬不得,遂号泣于此,故名。由东北半里,有石峰,名麒麟峰,园竦峻拔,此昆仑尽处也。峰下有小山,土石尽赤,宋夏英公招魂冢在焉。复南行一里许有小池,名东湖,约20余亩,有红白二种莲,鸥鹭绝迹。水草间有孤鹤长鸣。东西有竹村二三家,其治生以火种刀耕,篱舍四时每为白云所封。由东湖一里许至观门,伫立南望,有远山尖耸高出云端者,武宁桃花峰也。复西行半里许,至桃大墩,墩高平,尽石,乡民岁旱,辄祈雨于此。由墩上西望,飞舄观约有6一7里,本王乔故事也。再攀援石磴,西行一里许,至西湖,湖广45亩,山高风急,石浪相衡,熟视令人悽然,有处困之思。 民国邑令吴宝矩《春日偕四区保卫团总黎绅文阁会办王绅德卿登小昆仑感赋七律二首》:“到小昆仑欲访仙,仙人一去不回还。灶头剩有烧丹火,石上空余洗剑泉。往古来今经百代,前因后果证千年。此生清福知无分,不为名牵便利牵。深山何行觅神仙,日暮逢僧采药还.敢谓探奇寻古洞,偶因涤俗煮清泉。纵横目极三千里,秀异灵钟五百年。色即是空参不透,春风杨柳惹情牵。”(注:诗作于民国四年)

麒麟峰是昆仑山上东边的一个山峰,岩下壁立状如麒麟,故名。峰下有夏竦衣冠墓和白水街。 此地曾是激烈战斗的沙场。民国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军本间师团从九江登陆,沿瑞武公路西窜,企图协同近卫师团之一部侵占德安西部地区,其铃木联队宫崎富雄联队于九月二十五日,攻击麒麟峰,我抗日部队薛岳兵团奋起阻击,剧战至二十六日晨,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其伤亡约四千余名。获步马枪500余枝.轻重机枪26挺,生俘敌20余人。中国团长杨家骝、郑克己忠勇殉国。敌增兵反攻,并施放大量毒气,我官兵多作壮烈牺牲。二十八日上午后退出阵地,入夜,我军与敌进行肉搏,歼敌3500余人,获山炮6门、迫击炮8门、重机枪十二挺、轻机枪32挺、步马枪460余支、骡马百余匹、生俘敌15名。 道颜山在县城西北100余里,白水、杨坊、车桥三乡交界之地,与昆山对峙。昔有颜姓修道故名,一名屏风山。西北10里为樱桃山。 清朝邑人邹大醇诗:不到仙家十五年,可人风景尚依然。半岩花雨龙归洞,满地松云鹤避烟。近水丹崖常得月,凌空怪石欲参天。赏怀未了登临兴,归骑斜阳懒著鞭。

樱桃山在县城西北100里,北麓为永泰源(旧安福保),今源口,大泉行政村。 塘山(长溪山)塘山旧志称长溪山,系高山盆地,远望如一口塘,故又称塘山。有煤矿,已开采。山上有四十九个自然村。明清两朝设塘山堡,民国设一个联保,建国后设塘山公社,塘山乡。土地革命时,劣绅曾老三组织反动武装,凭山反抗,红军三打塘山。山上有普严寺。东行十里至东佳山。接云峰系塘山东南山峰,海拔652米.

茶子山系塘山南边山峰,海拔655米。

老风山系塘山北山峰,海拔543米。

屏峰山系塘山西北山峰,海拔508米。

塘山排系塘山南山峰,登山公路从此下入盆地。

色石山系塘山南山峰,海拔445米。

邵家垱系塘山北山峰,海拔457米。 付山(东佳山)即古之东佳山。当地《余氏宗谱》书“富山”,《刘氏宗谱》书“附山”。民间多书“傅山”。建国后,政府行文,又写成“付山”。付山,在县城西北80里,山势穹嶐倚汉,岩泉洞壁,最为名胜。山上有16个自然村,土地革命时,湘鄂赣红军之一部,以东佳山为阵地,北控长江,右攻南浔铁路。建国后设付山公社,付山乡。产煤,明末清初,民间已用土法开采。煤窑遗迹有老窿百余处。1958年,县办地方国营煤矿。山上有天兴寺,土地革命时,中共德安县天兴区委会驻天兴寺。东北行5里至布袋岭。

白石岩在东佳山之巅,高20余丈,石色洁白。 宋朝徐照诗:“一石入遥天,千峰叠在前。人行不到处,仙去未多年。窦暗云生像,簷斜日照泉。皇朝宣赐物,弟子尚能传。” 清朝邑人燕日暄诗:“谁将白石补青天,玉朗山辉野色鲜,漠漠银云高树屏,溶溶雪浪远垂帘。雉翻晓月光难定,鹤翥秋霜翮未蠲,捣罢清砧凭侧立,独遗素帛此高悬。” 紫岩,在东佳山东部(岩泉桂村后面),岩山峻耸,矗立数十寻,石皆横叠而上,红黄二色交辉。西南行二里许,微起一峰,峰前复有石壁数十丈,数十里外望之,烂如紫屏,泉出其下,飞白泻碧,名日“紫岩泉”,亦奇观也。岩下有“一字园”。 明朝邑令蔡元伟《紫岩记》:“按紫岩泉水,天晴则西流,天雨则东流,东流则西水遂绝,西流亦如之。若雨晴未定,则西有小水,遇旱,人欲塞其窦,挽之于东亦不能也。其中流名马尾泉,傍流则人开以灌禾者。其下有龙潭,旱则马尾泉之水微,而潭水多,但不能及远。岁丰则潭水少,而东西流大。自泉西行数步,有石洞深不可及,洞口有仙人迹及马蹄,遇大雨浊水喷涌出,至流杉、篙、船板、黑鱼诸物。早则建昌、武宁、瑞昌诸邑之祷雨者必至,至必秉炬以入,或火灭则昏不知所出。进四十丈许有大潮,昔求雨有善泅者,过其湖,见小山及田。或击桃符,用狗首触龙,闻土雷之声,即得雨。相传陈友谅之反也,人多于兹洞逃匿焉。自洞西半里至百鸟洞,厥地恒干,虽大雨不入,洞门有三重,其一光亮宽敞,可容百余人,石壁上有梅有松如画。夏集百鸟,冬多宿于松梅孔窍上。其二可容七八十人,进三重极寒,有小池,其上倒垂尖峰,水滴滴不绝,峰下龙须虎耳诸草生焉,三重后,必用火光照入,然难穷其所止。自洞西行半里,有小泉荫注军田,久旱不竭。又半里至石菖蒲墩,多居室,可容万人。又一里至长溪山,乃下焉。石洞东行二里,至赤壁崖,其石色紫,方圆三五十丈,高二十余丈,壁光间有微窍,猿猴多攀藏其上,人取之不能。下崖一里至观音洞,有石门方圆七丈余,中有石观音、石香炉,生成自然,又一里下山。嘉靖二十七年(1542)五月十三日,以公事过其洞下,因登焉,遂记其概云。”

清朝邑令马士宏诗:“翠壁苍崖护洞门,更开灵境隔尘喧,草根乳滴芝长寿,松下泉鸣鸟不言。虎耳生将穿石笱,山僧定处挂啼猿。自怜物役多泥滓,独坐孤峰了化元。” 民国邑令吴宝炬《紫崖泉》诗:“自信在山清白身,出山未必染纤尘,为苏涸辙功无量,大地同沾雨露仁。” 布袋岭在县城西北75里。今樟树、爱民两乡与瑞昌县交界之山。山形到此如布袋口,故又称“布袋口”(有资料误称“铺林口”),是古代德安通瑞昌要道之一。东行二里至荒山。民国邑令吴宝炬《登布袋岭》诗:“造化神功布袋留,天然界限划鸿沟,古今万物皆囊括,只有金钱不肯收。” 荒山在县城西北70里许。旧志未载。今樟树乡境内,与瑞昌交界。建国后又叫大岭。有煤矿,明代已开采。山上有五个自然村。民国二十三年二月,中国工农红军湘鄂赣省军区第一作战分区司令部(亦称北路指挥部)及其所属政治部、后方医院、粮食站等机关驻此。东行三里至潘子山。

潘子山在县城西北70里。今樟树公社境内,与瑞昌交界,东连师姑山。

师姑山在县城西北70里。东南行七里至五台岭。 五台岭在县城西北50里。旧志未载。今吴山乡境内。产萤石,1958年建德安县萤石矿。南行五里至葛洪山。

葛洪山在县城北45里,世传葛洪曾游此,故名。山上有五个自然村。南行五里至吴山。 清朝邑令牛森诗:“古木阴阴湿露华,层峦叠嶂杵千家。衡阳未度关山曲,仙岭空传勾漏砂。近挹清光拖素练,遥瞻紫气映丹霞。自惭鹿鹿成何事,笑卧琴堂欲梦花。” 清朝邑令马士宏诗:“送目仙台日已斜,苍藤袅袅挂寒霞。松风欲舞移时雪,药草长开四季花。壁瘗道书生绿藓,泉流阴井养丹砂。稚川一去无消息,跨鹤还过羽士家。”

吴山在县城西北40里,昔有吴氏之故里云。今吴山乡政府驻山麓桂村。东北五里为彭山。 彭山在县城西北20里,山上有六个自然村。土地革命时,中共德安县委、红军赣北游击大队、赣北交通站等机关,一度驻此山。有水口寺,补拙山房,石溪深湍,革命烈士张源健、甘霖沛等人墓。产锡等多种金属,1982年,筹建彭山锡矿。彭山林场亦以此山为名。南行3里至望夫山。

红花尖,是彭山东边山峰。

芦花尖,是彭山东边山峰。状如金字,叫金庭山。峰下有朝阳寺。

青石尖,是彭山东边山峰。

尖峰坡,是彭山西边山峰。 陈山在县城北65里,今吴山乡境内,与瑞昌县交界,是古代德安通往瑞昌的要道之一,山下陈山垅,清朝造纸。土地革命时,是红军和地方党委机关驻地。 秦山在县城东北60里,德安、九江、瑞昌三县界线上。有下马台,俗传秦王过此,故名。《德安地名志》误为“金盆寺山”。山巅金盆寺是组建赣北红军的聚义之地民国十六年十月,中共九江特委书记林修杰率领星子起义农民来此,召集九江、德安、瑞昌三县党的干部开会,研究开展游击战问题。岷山(大岷山·闵山)在县城东北60里。德安、九江、瑞昌三县交界之地,旧志地图称“大岷山”,山川称“闵山”。而称“大岷山”,因木环与固守交界处有一座“小岷山”。称“闵山”因山脚下曾有姓闵的居住。横亘10余里,峻绝险阻。山南有十四个自然村,山北有八个自然村。土地革命时,这里是重要革命根据地,叫甘西区。抗日战争时,国民党钟石磐建立岷山游击区,并将游击区指挥部和专员公署迁驻岷山,在洼里陈杀害了中共赣北书记刘为泗、中共赣北抗日游击大队队长陈立顺等多人,制造了“岷山惨案”。建国后,这里作为老苏区,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照顾。东行五里至高良山。 高良山在县城东北60里。南本邑地,北邻德化。山势陡峻,径路崎岖,为行旅之所必经。东南行40里至明山。 明山在县城东北20里,今高塘乡境内,与九江县交界。有资料误称“铭山”。西南行10里至孤山。 孤山在县城北10里,其脉自匡庐来,山势脱落,若不相属。南浔铁路在东麓,是县城北的重要屏障。民国十五年十月三日,国民革命军李宗仁部之第九团与军阀孙传芳部激战于此,革命军团长陆受祺阵亡。抗日时,中国部队与日寇亦战于此。南浔铁路在此采铺路石料。山麓有西来寺,抗战时被日寇烧毁。庐山河,黄㛚河在西麓(骆驼山下)汇合流入博阳河。南行3里,至乌石山。

昔人诗云:“独耸蒲城北,相邻幸有溪,环围多秀丽,安得与同栖。” 乌石山在县城北8里,东西两崖相对如门,东崖自庐山,西崖自东佳,诸岭连绵而来,结束于此。博阳河从山间穿过,东南流入鄱阳湖。奇峰双峙,清流萦纡,故又名乌石门。其间,平畴旷野、绣壤棋布,秀出天然,有大道通京师,达闽广,旌旗冠盖,络绎相望,行旅如蚁。道旁石窍流泉,甚清甘,故名乌石清泉,为德安八景之一。此山,相传神禹治水所开,今两崖若有疏凿痕。西崖临河处有古寺,观音阁和碑刻。 桐城姚文鳌诗:“向北循溪上,新荫一望齐。阁撑孤笱出,船挂小窗低。草软青留马,村稀远唱鸡。近来知乐业,处处叱春犁。” 长岭在县城北24里,今高塘乡境内。岭上多古遗址,南部大路胡村背至无垢寺(今高塘中学),有东汉古墓,出土许多网钱纹砖。中部出土夹砂红陶鼎足。北部樟树铺孙村,林场出土石渀,陶纺轮和汉墓砖。 白云山(白云岭,小匡庐山)在县城北20里,系彭山东伸一岭,在今黄㛚乡境内。山势若蟠龙,上有莺崖、虎石、翠竹、苍松,森然丛密中,有宝积寺,士多肄业其间,朝夕白云入座,亦称为小庐山。山上有田地数十亩,土改后分给山下余村和熊村农民耕种。

清朝邑人邹大醇诗:“灏气结苍曼,白云生石隙,空天布霓羽,恨不携刀尺。” 石鼓山在县城西北40里。今田家河西南面。山下有潭,两水汇合争湍,潭声如鼓,《寰宇记》:“每天阴闻鼓声。”《山海经》云:“长石之山有鼓鸣焉。”即类此。 石潭山一名石头岭。在县城西南17里,长乐下乡永安堡之西,今宝塔乡八一行政村。峻岭深谷,林木茂密,其下有二冈,一自北而东南入建昌境;一自西而东北至义丰山,结为县治。山中有龙泉寺。

清朝邑人伍攀龙诗:“石潭秋色淡晴烟,四壁风高障雨还。帆影霏霏云外度,雁声呖呖客心传。无边风月堪求友,已定声名不问仙。坐近虎林惊虎啸,一声吼破碧空天。” 峡石岭在县城东15里。今河东乡后田和高塘乡顾田交界处。东北诸峰自匡庐而来,于此过峡,故名。有资料误为“石门子”。岭下有峡石泉。 牛子岭在县城西10里,岭南为木环垅伍家山,岭北为黄㛚乡梅弯戴村。是县城往西行古道之一。 黄栅岭在县城西15里,一作黄屑岭。岭东南为木环垅,岭西为永丰桥(旧志粟坑堡),县城往西行古道之一。旧时俗话“过了黄栅岭骂知县挣,即指此地。形容西乡人进城完粮,对知县不满。在城内不敢骂,过了黄栅岭就大骂。意思是空骂,知县听不着,不起作用。半山路旁有泉水。 栅岭(锡岭)在县城北35里,远望岩石如栅栏,故名栅岭。今误称“锡岭”。山巅戴石状如绣墩,有东西二峰相对,两岩高数丈,长十余丈,中宽丈许,有石横其上,名日:“仙人桥”,桥下三百余步,有石卧如猪形。山上有芙蓉寺。1973年在此开采石灰石,两座石峰在逐渐被炸平。 清朝邑人胡虞安诗。“仙掌芙蓉落玉盘,参差奇石矗云端。雨余好鸟呼晴早,日暮轻烟锁翠寒。寂寂山扃罗绣幕,岩岩峭壁铅栏杆。高峰蟑列千重秀,何事桃源洞里看。” 箬山岭在县城西10里,山坳(即木环箬山垅),有路为西北要道。云峰山在县城西南9里,今宝塔乡莲塘行政村境内。因取石料被炸毁甚多。有云峰寺(今名法云寺)。

栗岭在县城西北40里南田堡,今磨溪乡新田行政村境内西边。

小溪山在县城北35里,今林泉乡境内。

九冈蛉在县城南5里一作九江岭,今宝塔乡桂林行政村境内。 马迥岭在县城北30里,明初,破陈友谅,军至此迥马,故名。今南浔铁路马迥岭车站以此岭名。

龙潭岭在县城北30里,栅岭西边,夏家铺对面有龙潭岭邓村。岭下有深潭。

佛子坳在县城北37里,小溪山背麓。 五星墩在县城北5里,博阳河西岸,古驿道,今公路均通过。康熙九年山洪冲崩,行人绕道山中,多被虎害。知县姚文燕捐资凿山成路,行旅便之,人称姚公墩。

2.山洞 德安山洞,未经正式勘探,据旧志记载和民间传说情况刊入。但德安山多石灰岩,其中必有奇特之山洞,有待有志者去开发。 栅岭洞在栅岭山之巅,洞门高2米,中广4米,可容百数十人,上有一窍,四时滴水,又有小洞,名蜜蜂,去大洞五十米,深不知所止。 望夫洞在望夫山之西,老屋聂村背后,洞门高5米,阔3米,深70米。建国后又有人进入探险,发现深远壮观。

玉华洞《九江府志名胜》云:“在九江府德安县,洞中泉涌有声如雷。唐时,有一僧居洞中,获钱及磬,皆汉物。瑞昌亦有洞,日玉华。”

乌石洞在乌石山之北,洞门高17米,阔2米,洞深14米,广6米。 火屎坑在秦山金盆寺南,半山腰上,高约8米,宽4米,深4米,溶岩洞。昔洞内有火烧后的灰炭,俗呼火屎,故名。 石头洞在塘山,庙下村南山上,山洞口高约5米,宽约1.5米,洞内高5米,宽12米,长约500米,有钟乳石,多石灰岩。 张家垴洞在塘山,张家垴两山连接处半山上。洞深6米,洞内平地约零点5市亩,为石灰岩溶洞。以山得名。 观音洞在塘山林场境内,洞形奇特,可容千人左右。上为岩石,下层地下河水自洞中流出。钟乳石千姿百态,其中一石如观世音,故名。

唐家洞在塘山麻石坑北,洞口高20米,洞深约500米,石灰岩溶洞。原为唐姓山,故名。 天洞在枫林畈上王北,堂屋洪村南,半山腰上,为天然溶岩洞,深约五米。洞在狮子脑山而名。

地洞在天洞之下,为天然溶洞,深约3米,与天洞对称。 檐老鼠洞在望夫山南面胡家山村西半山腰上。溶岩洞,洞口高约3米,宽约4米,深约10米,常有蝙蝠(俗称檐老鼠)而得名。 豪猪洞在望夫山南半山腰上。溶岩洞,洞口高2米,洞内宽10米,深约13米。昔常有豪猪藏予内,故名。 神仙洞在磨溪桃花尖南约200米高的半山腰上。溶岩洞,高约2.5米,宽1.5米。入洞4米后,高约30米,宽40米,有石梯18级如梯田。内钟乳石宛如石桌、石凳、石筷、石碗和观音石像,洞顶有九条似龙奇石和一个吊石,洞外有石狮。誉为神仙洞。 白石洞在东佳山腰,紫岩泉西,洞门高5米,阔6米,深六米,可容100一200人,洞内左有石港,直通泉源处,紫岩泉从大洞侧一石门流出。

百鸟洞在白石洞上百仞,可容200-300人,洞内左亦有石港直入。

3.河流 博阳河系德安河道干流。旧志把这条的上中游称为“西河”,下游称为“大河”,分作两条河名记载,而又把在县南,出自石潭山,流经九仙岭下的一道小水称博阳川。但近代的文献资料,则把西河、大河统称博阳河。这个定名,完全符合德安地理情况。 博阳河发源,有几种记载,地点同是一处,但在文字上,却是写的近音字。为了正确地书写博阳河发源地点,县志办特派出两位编辑实地勘探,再查证同治《九江府志》,弄清山名、洞名的写法。结论是:博阳河发源于瑞昌县治西南60里的峨眉山南面的苦竹源敷阳洞,即今瑞昌县南义乡幸福水库之尾。 其它几种记载是:同治十年《德安县志》:“西河在县西北,苦竹源发源。”民国九年《德安乡土课本》:“西河为德安之干流,发源于西北苦竹源。”民国二十五年《江西年鉴》:“博阳水出瑞昌之汉耳尖峰。”1959年,德安水利电力局编《德安县水文实用手册》:“博阳河发源于瑞昌县南义乡胡炎洞。”1984年《德安县地名志》;“博阳河发源于瑞昌县南义公社和平山之胡炎洞。”今按:和平山是峨眉山的近音,胡炎洞是敷阳洞的近音,错误地把峨眉山写成和平山,敷阳洞写成胡炎洞。 博阳河全长93公里(本县境内79.7公里);流域1016平方公里(本县境内930.4平方公里);流域成阔叶形;流向自河源至磨溪是西北往东南流,磨溪至乌石门基本是往东流,乌石门以下大致是往南流入波阳湖。 车桥水发源于白水昆山,在郭家桥从右岸汇入博阳河。全长24.5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枯水河道面宽在30米左右,河口一般枯水流量每秒0.053立方米。此水旧志未载。 田家河发源于潘子山,在涂村从左岸汇入博阳河。全长19.7公里,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枯水河面宽二十余米,河口一般枯水流量每秒0.033立方米,此水旧志未载。

黄㛚河发源于九江县属之高良山铁炉弯,向南流纳氓山水,洞霄水,流经三港口咀上刘村从左岸汇入博阻河。本县境内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达25.6平方公里,枯水河面宽有15米,河口一般枯水流量每秒0.38立方米。 庐山河(亦名潘溪河,谷帘水)发源于庐山下,流入博阳河;《省志》:谷帘、云液二泉之水合乌龙潭水经康阳坂入德安界。谷帘水即庐山河。西南流至三港口(骆驼山西麓)与黄㛚河合汇入博阳河。全长15公里(境内大概只有6公里左右)。 箬山河从县治西北箬山发源,流至湴(音饭)塘桥下,与金带河合,汇入博阳河。金带河从县治西北木环垅小岷山东麓发源,流至湴塘桥下与箬山河合,汇入博阳河。金带河在明朝时为环绕县城之天然池水,其河道之演变详本志《建置区划志》中之《县城》条。 (清)县令马士宏诗:“独上荒城眺涧阿,弯环几曲抱城过。沦漪风动文章草,篆籀沙平学海波。何处苎衣留缟带?虚传赤社指黄河,折腰小吏空搔首,近较吴兴瘦更多。” 博阳川在县治南,发源于石潭山,流经九仙岭北麓入博阳河(昔之大河)。博阳川亦称博阳水,载于许多古籍。 岷山水从岷山之南发源,流经九江县属之余家河与黄㛚河合。旧志未载有此水。洞霄水从五台岭发源,纳螺狮泉(俗称涌泉)由丁家山和堰头山间泻出,今将两山间筑坝成为“林泉水库”,详本志《丁家山、堰头山》条、《林泉水库》条。旧志未载有此水。[注]德安河流,《旧志》只载有博阳川、庐山河、黄㛚河、西河、箬山河、金带河等,其它水名及河流长度,系据德安县水利电力局1959年10月编《德安县水文实用手册》和采访的资料补充和增加。

4.山泉 吴山泉城西北40里,吴山下。旧志云;“灌田五百余亩,每遇孟春雷震,其泉流方出,冬月雷伏,其流遂止。若冬有雷鸣,泉亦出流数日,较它泉颇异。”按此泉系由山洪浸渍流出,古人不察情由,故以为异。 静泉即今之大泉,在县城西北80里,长溪山(即今之唐山)下。旧志云:“灌田300余亩平地源出,寂然无声,非若东佳泉之冲激怒号也。”解放后,在泉下筑成“大泉水库”,详“大泉水库”条。 白鹤泉县城西北75里,杨坊泉下胡村背后(东佳山之南麓),灌田约1000亩左右。此泉旧志未载。

峡石泉县城东北20里,峡石岭下。旧志云:“灌田约300余亩,每遇大旱其田禾倍于常岁。”

豹子岩泉县城西20里,木环垅的旧志云;“地脉迂回,诸峰环抱,灵秀恒聚焉。” 乌石泉县城北8里,乌石山(今象山)下。明邑令倪有厚建亭其上,清雍正八年邑令李宗瀚重建,名日“清泉亭”。

涌泉在阳居山(俗呼九仙岭)下,其泉平地涌出。

余家泉在望夫山下。

宝泉在宝泉坂,百家山之西麓。 东佳泉即紫岩泉,在东佳山上。旧志云:“泉奔流湍激,声潺潺闻数里,山下民田皆资以灌溉。下为半泉,与上泉汇合以灌溉民田。” 清邑人熊应醇诗:盔穿破云根泻碧天,红霞白雪钻层巅。游人争羡匡庐瀑,未识东佳一脉泉。” 马尾泉在紫岩泉东100一200步,岩颠高数十丈,其水悬岩直下,细喷如丝,遥望若马尾分梳,不绝如缕,盛夏尤为异观。

布金泉在小昆仑山之阴(北),自平地涌出。旧志云:“荫注德瑞二邑田数百顷。” 桃大泉在小昆仑山西南,与布金泉潜通。

黄栅岭泉县治西15里,黄栅岭(一作黄屑岭)半山路旁,土名米筛泉。 济旱泉旧志云;“在长乐下乡博阳堡之北深坳山下,泉自石罅流出。”按长乐乡为明朝之行政区划,属地很大,今无法找出泉源之所在地。 温泉在黄栅岭下。旧志云;“道光间岁旱,邑人袁铎捐资雇工凿石罅,浸遂大,久旱可灌田数十亩,严寒冰暖如沸,故名。”

牛子岭泉县城西12里,牛子岭大明寺侧。

使君山泉在使君山腰,紫辉寺右。旧志云;“僧笕水入厨,最香冽,又名龙潭泉。”

孔家泉在县城西北60里,孔氏家庙前。 后田垅泉在县治东20里的山麓平地。旧志云:“盛暑投鱼其中辄冰死,冬暖,民有就之浣衣者。”

栅岭泉在县城北35里,栅岭山腰。泉从山罅中流出。旧志云:“僧笕之入厨。”

石头岭泉在县城西15里,岭为县地来脉,泉在山下。

螺狮泉在洞霄,俗称涌泉,泉从石罅中流出,虽久旱不竭。今为“林泉水库”主要水源之一。

黑山潭旧志云:靠在中正堡(今吴山乡境内)黑山岩下,岩石锋棱峻峭,下有潭,一泓清碧,其深无极。”

石坡泉旧志云:“在南田堡(今南田乡境内)。”

5.湖泊 德安湖泊聚于县城东南。据同治《德安县志》云:“南乡图所载,计有北湖、史湖、曲湖,浆法湖、上坦湖、下坦湖、深思湖、园墩湖、社前湖、固村湖、大塘湖、石山湖、颜家湖等”又第十九页塘堰条,载有颜家湖、板桥湖、长湖、徐家湖,并注云:“四湖相连,实系潴水塘,徒有湖之名耳。”

1962年8月,德安县人民委员会,对德安县管辖地区的湖洲湖泊所有权和使用权,及水产情况,作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报告的部分摘要。

1962年时的12个湖可以堑鱼,四个洲地已80%以上进行开垦。全年计鲜鱼产量141800斤,柴草约124300担。在已开垦之2800亩土地,可年收粮食120万斤。 河港、湖泊按土改法十八条规定,归国家所有。因此,这十六座湖、洲从土改后由国家管理。其中五座官湖,解放前和土改前都归国家所有。官湖来历,据说在清乾隆年间,官湖都归今之米粮铺公社公有,因胡村人少,管理不了,加上星子六、七都人多,年年无代价占用,后来便打官司。胡村为了把官司打赢,集中胡姓劳力,突击一夜,将大湖修一道串港到西河。胡姓为了免得淘气,就将五座湖(大潮一一即大塘胡、北湖、浆潭湖、上坦湖、社前湖)送给清朝德安政府。据同治《德安县志》卷五第三十页,湖课条云:“清乾隆五年,左、胡、熊三姓构讼,奉断湖洲归官。”从此以后,这五座湖便称官湖。胡村当时为了生活用鱼的需要,就留下茅家堰,下坦湖作为菜湖使用。 大湖、浆潭两湖,历来租给今之星子县属的青山、五星大队使用。在1957年前,每年取鱼打草都要向德安承租。1958年取销了湖洲管理费。 在十六个湖洲中,还有很多小湖、小洲,今后在社队之间具体确定界线时,应以小湖,小洲为准。

1962年时,能产鱼和湖草的湖泊情况:

社港广1000亩。年产鲜鱼约3万余斤。

元山堰广415亩,年产鲜鱼约500余斤,湖柴300担,湖草500担。

破堰广235亩,年产鲜鱼约3万余斤,湖柴1万担,湖草15000担。是德安五座官湖之一。

北湖是德安解放前五座官湖之一。广2016亩,年产鲜鱼约1万余斤,湖柴8000担,湖草2万担。

浆潭湖是德安解放前五座官湖之一。广5240亩,年产鲜鱼约3万斤,湖柴1万担,湖草2万担。

马屎潭广2740亩。年产鲜鱼l万斤,湖柴5000担,湖草16000担。

下坦湖广611亩。年产鲜鱼约5000余斤,湖柴3000担,湖草5000担。

茅家堰广940亩。年产鲜鱼约12000斤,湖柴1000担,湖草5000担。上坦湖是德安解放前五座官湖之一。广645亩,年产鲜鱼约5000斤,湖草2000担。 社前湖是德安解放前五座官湖之一。广940亩,年产鲜鱼约5000余斤,湖柴1500担。三水潭广1198亩,年产鲜鱼约3000余斤,湖草1500担。

管家湖广926亩,产鱼量未详。 杨柳洲广1422亩,解放前属今之共青凤凰、江流所有。现归共青凤凰全民单位使用,并在该地开垦湖田七百亩。 杨家坂广485亩,解放前属今之共青大塘所有。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归共青大塘、陈弯使用,并在该地开垦湖田120亩。

野鸭湖广527亩,产鱼量未详。

三、气候水位物候 德安气候属中亚热带北缘,特点是:温暖湿润、雨水丰而不调,上半年多阴雨,下半年光照充足,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8℃,年平均降雨量为1338.6毫米,无霜期248天,全年≥100C的活动积温为5341.5℃,年日照时数为1878.6小时。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春季66天,夏季115天,秋季59天,冬季125天)。最冷的是一月份,平均气温为4.1℃ ,最热的月是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8℃ ,年较差为24.7℃ 。 解放后的气温,风速、水位,从1959至1984年的每年测定数字,用表详细说明。如果要研究解放前历史上的气温情况,再参照本卷《灾异》中的“水灾”、“旱灾”、“风灾”、“冰雹灾”的记述,可略知从宋淳熙四年(1177)以来的基本情况。8.物候

物候以农历季节为准,以便与谚语、诗词、农耕相符合。 植物[杨柳]“六九,七九,沿河看柳。”杨柳在这时发芽抽叶。[竹笋]“笋出来拜社。”早竹笋春社出土。[桃花]“佳节清明桃李笑。”桃花在清明盛开,晚于李花。[映山红]低山丘映山红在清明开,高山上映山红在谷雨开,小昆仑山上的映山红开得更晚,在拔竹笋时才开。[兰花]-节兰,元宵节时开;九节兰清明节时开。[石榴花J“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前后盛开。[桂花]“八月桂花放。”桂花开在中秋前后。[山菊]原野中的山菊(亦称野菊),在重阳前后盛开。(梅花]“踏雪寻梅。”梅花在腊月底开,在风雪中显出冷艳寒香。动物[青蛙]惊蛰蛙鼓鸣。[子规]清明前后,子规彻野啼鸣。“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乌鸦]天要落雪,乌鸦成群飞。[蜻蜓]天要下雨,蜻蜒成群飞。[鱼虾]惊蛰一到,鱼虾逐水向上游。 农耕[浸谷种]“穷人不听富人懂,桐子开花浸谷种,椿树莲头浸谷种。”按;以上两种说法,是建国前,德安种单季稻的浸谷种时间;建国后,改种双季稻,浸种时间提前到春分。(栽禾]“立夏栽禾家把家(形容很少),小满栽禾乱如麻(形容很多)。”按:以上两种说法,是建国前德安种单季稻的栽禾时间;建国后改种双季稻、栽禾时间提前,早稻在立夏前栽完;晚稻在立秋前栽完。[种小收]“九月油菜十月麦(德安方言种麦叫种马),错了时间玩了假。”按:种小收时间,建国前后是统一的,农历九月要种完油菜,十月要种完麦,否则来年没有好收成。[种棉花]“立夏前,好种棉”,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在清明前做好棉花种营养缽,在室内或薄膜棚育苗,然后移栽。[插红薯]三月清明育种苗,芒种后分插,晚红薯割早稻后剪藤分插。[种蔬菜]辣椒、茄子、番茄、豆角、空心菜、南瓜等均在春分前后播种;大蒜、早萝卜、杂交大白菜、胡萝卜等在立秋前播种(胡萝卜在中伏播种);萝卜、大白菜、洋葱、篙笋在处暑前后播种。按:早春种蔬菜,多采用塑料薄膜育苗,提前季节。

四、资源

水能

蕴藏量丰富,湖塘。林泉、新田、磨山、红桥等水库均可长年发电。

林木

有马尾松、杉树、樟树、楮树、柳树、梓树、檫树、楠树、枫树、檞树等多种(详《林业志》)。

果树

有梅、李、桃、猕猴桃、枣、栗、杨梅、柑桔、梨、柿等多种(详《林业志》)。

竹类

有毛竹、筀竹、苦竹、实竹、箭竹等(详《林业志》)。

花卉

有菊花、梅花、兰花、荷花、杜鹃花、映山红、海棠花等多种(详《林业志》)。

中草药

有茯苓、贯仲、大活血、杜仲、吴茱萸、丹参、生地、白术、贝母、天门冬、明党参等多种(详《卫生志》)。

水产

有鲤、鲫、鲭、鲢、鲵、鳜、鳊、鳗、鳖、蚌等多种(详《水利水电水产志》)。

野兽

有虎、豹、豺、狼、红毛狗(狼的一种,嘴巴黑,毛色红;群居不伤人,吃老虎、野猪、麂等),猴子(古代东佳山紫岩上有,今无),鹿、獐、麂、兔、野猪、豪猪、刺猬、猪獾、狗獾、野猫、狐狸、黄鼠狼、松鼠、田鼠,水獭、白面、貂。

野禽

有鹞鹰、野鸡、竹鸡、八哥、乌鸦、白雉(羽毛白,脚爪红的野鸡,1988年冬林泉彭山东麂猎获了两只)、猫头鹰、野鸡、喜鹊、麻鹊、黄鹊、燕子、雁、斑鸠、天鹅、白鹤、布谷鸟、啄木鸟、白鹭、鹬、杜鹃(子规)、黄鹂、百舌、画眉、山鸦雀(红嘴、花羽毛)、鸳鸯、鹳。

昆虫

有蛇、金花蛇、银环蛇、扃头风蛇、鸡公蛇(做鸡公叫)、青竹蛇、菜花蛇、土狗蛇、水蛇、四脚蛇、穿山甲、蝙蝠、黄蜂(蜇人)、蜜蜂、葫芦蜂(蜇人,巢大如葫芦)、吊脚蜂(蜇人),七里游蜂(有两寸长一只,追逐人蜇)、土蜂(打土洞居)、蚂蝗、蚱蚂、蜈蚣、百脚虫、蝴蝶。

矿产

本县为下扬子铜锡锑金成矿带的一部分。矿产十分丰富,业已发现的有色金属,有锡、砷、锑、铁、铜、铝、锌、铋、汞;贵金属金、银;放射性铀;非金属有萤石、硫、磷、重晶石;能源资源煤;建材资源石灰岩、大理石等。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只列矿种),有锡、砷、硫、锌、铜、锑、金、煤、磷、萤石。矿产分布,规模及采掘利用情况见《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简表》如下:

[=此处为表格(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简表)=]

五、灾异

1. 水灾

宋淳熙四年(1177),自夏至秋大水。元至治元年(1321)淫雨成灾。

明成化十七年(1481),秋,洪水崩山改川。

明弘治元年(1488),大涝,自三月至五月始霁.

明弘治十七年(1504),秋,七月大水。

明嘉靖元年(1522),夏,六月大水,禾尽淹死。

明嘉靖十二年(1533),夏,五月大水,城内行船。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夏,大水。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夏,五月大水,城内行船。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大水。

明万历元年(1573),七月初一日洪水陡涨,淹没城乡房屋。

明万历六年(1578),正月至三月终连雨,麦尽死。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大水。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大水。

.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大水。

明崇祯十四年(1641),四月大水。

清康熙九年(1670),四月十四日大雷雨,乌石门附近之五里墩崩入河内,行道阻绝。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大水。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五月大水。

清雍正五年(1727),大水。 清雍正十年(1732),七月初十日,安福、太平等17堡,山洪陡涨,受灾四百九十九户,漂屋918间,溺毙男女大小五名。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大水。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大水。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大水。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秋大水。

清嘉庆十八年(1813),夏大水,秋冬不雨。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六月连日大雨,山洪暴发。

清道光三年(1823),大水,南乡受灾严重。

清道光十一年(1831),大水,各圩被水冲塌。

清道光十二年(1832),大水,民多食莩。

清道光十三年(1833),大水。

清道光十四年(1834),大水,南乡受灾。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大水,各圩冲塌甚多。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大水,城内行船,南乡房屋被漂。

清同治七年(1868),南乡水淹。 清同治八年(1869),春夏大水,各圩堤倒塌,南乡弯等十堡,禾稼尽淹,渟滀数月,居民荡析,谋食维艰。清同治九年(1870),六月,南乡大水。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自五月初七日至七月十二日,连续七次山洪暴发,田家河以上水深1米左右。其中以五月初八日和七月十二日两次洪水最大,乌石门七个月通街行船,沿河庄稼颗粒无收,家具牲畜损失甚多。 民国二十年(1931),水灾情况严重,城内行船,据当时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词查统计:平均田地上水深一丈零五寸,平均房屋内水深4尺4寸。房屋不能住人之日数为62天,流离失所者灾民总数2%,每千人中患病者为179人。被淹房屋全倒者占45%,半倒者占2%。灾区夏季作物损失77%,灾区不能播种晚稻或冬季作物为100%。本年十一月份粮食较平时缺少32%。灾情轻占指数74。另据“民国二十年江西省民政厅调查移:受灾区有一、二、三区,尤以一区受灾面积最广。受灾乡村60余村,共1862户,被冲毁房屋510幢、水田31000亩、旱地800亩;全无收成者十属八九,间有收成者,有二、三成上下,总共损失财产约10余万元(按:指当时银元)。

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二、三区有水灾。

民国二十二年(1933),水灾,淹没田畴2万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十九日倾盆大雨,连降七天。一、二区受洪水灾害,受灾田地43462亩。受灾户共计2981户,计大小人口16829人。受灾早稻歉收五成、杂粮歉收三成;家畜因水淹死伤不计其数。决圩堤八处,倒塌房屋五十八栋,总共损失财产313600余银元。民国二十八年(1939),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天大雨,山洪暴发,樟树、田家河地区有的整个村庄被洪水冲溃,溺死人甚多。

1949年,洪水为灾,受灾田亩18000亩(成灾田亩9000亩),损失粮食和经济作物396万斤。冲决圩堤五座,倒塌房屋110间;受灾人口10080人(据县民政局《1949年至1958年灾情情况统计表》所载)。

1952年,受水灾田亩2255亩,冲坏圩堤二座。倒塌房屋五间,受灾人口6723人。1954年5月12日晚上,县城和郊区突然暴雨,宝塔乡附城圩里田坂间一棵3丈多高、2尺围的樟树被大风所折。计有城关镇、宝塔、红桥、义峰、杨桥、八里等乡镇被大风吹倒房屋41幢,茅屋22栋,共压死2人,伤11人。 五月下旬起,雨水连绵,山洪暴发,河水骤涨,超过1949年水位。附城、固村、大塘等六座圩堤于六月中旬被洪水漫溢,全城淹没。造成空前未有的水灾,城内(仅人民大礼堂未淹)行船。受灾最严重的有城关镇、宝塔、金鸡、甘露、河东、红旗、义峰、狮子、罗桥等九个乡镇。大水持续到八月中秋后始退。全县共计倒塌瓦屋1009间,茅屋424间,损失财产达323373元。本年出现水旱两灾,受灾面积共计24921亩(其中水灾面积19936亩8分),共损失稻谷6847500斤;被水冲坏圩堤六座,倒塌房屋312栋,冲走主要农具、家具110件,死亡牲畜119头(其中耕牛七头),受灾人口共计9971人(其中受旱灾人口1995人)。

1956年,五月下旬洪水为灾,破圩堤1座,倒塌房屋17栋,灾情严重的为宝塔、金湖两乡。八月中旬出现旱灾,灾情严重的为聂桥、杨坊、白水等乡。

1958年五月中旬,连日大雨,山洪暴发,金湖之三合、四合两圩被水冲决,但附城和固村圩经抢救未破。1962年,自六月中旬至九月间,水害。是继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全县滨湖地区七座圩堤被洪水浸溢五座,沿河一带低田,悉被水淹没。

2.旱灾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从四月旱至八月始雨。

明嘉靖十三年(1534)天旱。

明嘉靖二十年(1541),夏四月旱至秋九月始雨。

明万历十五年(1587),天旱。

明崇祯六年(1633),大旱。

明崇祯十三年(1640),大旱。

明崇祯十五年(1642),大旱。

清顺治四年(1647),五月旱至十月始雨。

清康熙十年(1671),大旱,禾苗尽枯死,人食蕨根、菱茎。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自四月初二日旱至七月十五日始雨。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夏旱。

清乾隆二年(1737),夏秋天旱。

清乾隆九年(1744),自正月旱至五月初四日始雨。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秋冬旱。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夏秋大旱。

清乾隆五十年(1785),夏大旱,赤地无收,民食榆蕨,并有食土者。

清嘉庆七年(1802),夏大旱,连续四个月不雨,豆谷无收。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夏旱,禾稻多伤。

清道光十五年(1835),春夏大旱,民食草根树皮几尽。

清咸丰六年(1856),大旱,民饥死者不可胜数。

清同治三年(1864),小旱。 民国十四年(1925),大旱将三个月,早稻黄萎,晚稻和杂粮不能下种(摘自1925年9月29日<申报》)。 民国二十三年(1934),旱灾严重,民食蕨葛和土(俗称观音土)。早稻受灾八百亩,损失产量二十万零二千四百石;中稻受灾四万五千亩,损失产量十五万三千石;晚稻受灾四万亩,损失产量七万五千二百石。共损失产量四十三万零六百石,计价值银元一百六十万元。大豆受灾六百亩,损失产量七万二千石,价值五千元;小豆受灾六百亩,损失产量五百零四石,价值三千零二十四元;甘薯受灾六百亩,损失产量二千八百八十石,价值五千七百六十元;棉花受灾六百亩,损失产量二百四十石,价值七千元;花生受灾六百亩,损失产量一千零八十石,价值一万零八百元;芝麻受灾七百亩,损失产量一百四十石,价值九百八十元。据当时江西省民政厅调查:民国二十三年旱灾总情况:受灾面积十六万八千七百亩,受灾程度平均九成。受灾人口五万三千零四十人,损失稻谷二十七万石以上,杂粮无收。1950年,天旱为灾,受灾田亩一万亩(成灾田亩6100亩),损失稻谷150万斤,受灾人口3360人。

1951年,天旱为灾,受灾田亩5万亩(成灾田亩31944亩),损失稻谷420万斤,经济:作物122000斤。另据德安县民政科《德安县旱灾情况副业生产自由借贷统计表>:第一区受灾1013户,3031人,5447亩5分5厘;第二区受灾1067户,2985人,3918亩8分6厘;第三区受灾1115户,3678人,3599亩8分6厘;第四区受灾1249户,4234人,5559亩6分;第五区受灾1435户,4648人,5122亩3分6厘,共计5879户,18576人,23648亩2分3厘(系根据当时秋征减免材料统计)。

1953年,水旱两害,受灾面积34600亩,其中成灾田亩14600亩(其中旱灾12920亩),共损失稻谷2446200斤。受灾人口共计6423人(其中受旱灾人口5138人)。(资料来源同上)。

1954年,遭受严重水灾(详卷一《大事记》)。

1955年,旱灾为害,受旱灾面积12075亩,损失粮食作物1878200斤,损失经济作物348700斤,受灾人口4298人(根据县民政局《1949年至1958年灾情情况统计表》所载)。

1959年,干旱130天。据县民政局《1959年度定灾统计表》记载:全县受旱灾大队77个,受灾农作物面积109147亩,救济人口25675人。又据县农业生产办公室《1957年至1960年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表》记载:成灾粮食作物面积51602亩,损失稻谷7500700斤。

1960年,夏秋干旱,以早为灾。据县民政局《1960年度定灾统计表》记载:全县受旱灾公社10个,大队63个,受灾农作物面积72605亩,救济人口8291人。又据农业生产办公室《1957年至1960年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表》记载:成灾粮食作物32490亩,损失稻谷5362900斤。

1961年,自五月至八月干旱,以旱为灾。据县统计局《1961年年报》记载;全县受旱灾的公社21个,大队58个,受灾人口6481人;成灾农作物面积52122亩(其中轻灾18952亩)。损失稻谷3694200斤,棉花11700斤,油料448300斤。

1962年七月间,丘陵地区的部分田地,遭受旱灾。

3.虫灾 清康熙十一年(1672),六、七月,蜧虫遍野,其虫黑色,长二、三寸,早稻食尽,晚稻减半。清咸丰七年(1857),七月蝗虫自九江入境食禾。 民国十七年(1928),螟虫为灾,早稻受灾五万二千八百亩,损失一成;晚稻受灾一万亩,损失二成。 民国十八年(1929),螟虫为灾,早稻受灾三万九千亩,损失七成;晚稻受灾41600亩,损失八成。

4. 风灾

明嘉靖二十年(1541),四月雨雹,大风拔树。明万历三年(1575),夏,大风雨雹。

清康熙四十年(1701),大风拔树,五月雨雹伤牛。

5.冰雹灾

明嘉靖五年(1526),冬,雪深五尺。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七月四日雨雹。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大雨雪。

清顺治五年(1648),三月雨雹伤麦。

清顺治十年(1653),十二月大雪深数尺,各乡取麂如拾芥。

清嘉庆六年(1801),正月大雪,平地深数尺。

清嘉庆十九年(1814),正月大冻,树木多冻折。 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二十六日,连日大雪,平地深五、六尺,树木被冻折,山麂多入民房,乌石门河冰坚厚,可以行车。

1957年,六月四日晚,在宝塔、八里、金湖、木环、城关镇、狮子等地发生暴风雨夹带冰雹,倒塌瓦屋16间,茅屋85间,伤14人。

6.饥荒

宋淳熙八年(1181),春荒,人采葛而食。

元泰定元年(1324),秋饥荒。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春饥荒。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饥、七月四日雨雹。

明万历十六年(1588),大饥。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春大饥,人多食蕨。

清乾隆一十七年(1752),春苦雨,人多食蕨。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春饥荒。

7.地震

明正德七年(1512).农历十一月地震有声。

明嘉靖元年(1522),农历九月十五日地震有声如雷。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农历十二月地震。

明天启三年(1623),农历正月地震。

明崇祯十七年(1644),农历八月地震。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农历十月十八日地震有声如雷。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农历正月初二日早上地震有声。民国六年(1917),农历正月初六日早晨地震,室内家俱振振有声。

民国十二年(1923),地震有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地震有声。

1955年,夏,县城附近雷雨交加,地震有声。

1958年,地震有声。

1985年9月10日6时23分,德安县城附近发生4.0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29°20’东经115°40′。(德安县城西北的九江莲花洞——乌石门——靖安构造带上的乌石门压扭性的北北东转北东东向的次级构造带上)。本次地震波及范围广,北起九江市、湖口县,南到永修县、南昌市,东起星子蛟塘和鄱湖之滨,西至瑞昌县南义和人民机械厂。极震区位于德安县城——聂桥——高塘——马回岭一带。震中烈度五度强。震时普遍有闷雷响声,房屋摇晃,家具震动,门窗器具作响,少数建筑物受到损坏。无人畜伤亡。震前气候异常闷热。少数群众反映震前头天晚上群鸡乱叫,不愿进窝老,鼠向屋外乱跑池塘鱼浮水面。

8.虎患

明嘉靖三十年(1551),春,茶里虎为患。

清顺治六年(1649),群虎白昼伤人。

清康熙十一年(1672),冬,白昼虎伤人,有朱子禧登树取木子,虎跳踊上树,掣下噬之。

乡民不敢樵采,上市者十数人,结队乃行。

清康熙五十年(1711),有虎入城攫猪犬,乡村中撞门入室,食男妇百余人。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正月,乌石堡有虎白昼食人,典史朱鼎臣率众击之,虎应手而毙。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木坂堡有黑虎食人。典史朱鼎臣设弓置阱,是夜获大虎重四百余斤,自后虎患渐止。 清乾隆十一年(1746),五六月间,彭山虎为害,至九月乃止。三万堡有程氏子,遥见其父在田为虎所攫,号泣奔至前,径从虎口夺其父,虎徉视舍之而去。 民国初年,洞霄桂芳坳刘村,刘某家雇农,在对面陈家山大水斜割青叶,被虎吞食其半,剩下半截。 民国初年,洞霄桑村,桑某之子同父母及村上人,在焦家垅庄屋后割青叶,被老虎从人群中咬去吃掉。 民国初年,于家山孙村,孙某三兄弟,在茶山下来地方割茅,回来时,老虎将走在中间的一个咬去吃掉。

民国初年,施村有父子两人,在秀山孙村背后彭山上砍柴,父被老虎吃掉。 民国初年,枫林大屋洪村五个妇女到太平社(今茅山水库)后面山上拔竹笋,一只老虎跑来咬死两个妇女,当场吃掉一个只剩下一双脚。未吃完的尸体抬回用棺材埋葬,老虎晚上来扒坟,边扒边吼叫。

民国三十五年春(1946),固守有两个妇女到小岷山紫辉寺(即中观)上边采茶,被老虎吃掉一个。

1950年腊月晚,桂芳坳刘村屋内在开群众会,刘某之七岁男孩,从会场回家走到自己门口,被老虎咬去在刘村对面山上吃掉。

1952年夏天,磨溪回马岗,一农民(男人)在厨房洗澡,大门未闩,老虎闯进屋内咬人,那人一边喊:“老虎咬人,救命!”一边同虎搏斗,外面来人守在大门口,老虎从狗洞里跑,虎刚将头伸出洞外,被外面人一斧砍死。被虎咬伤的洗澡农民,伤口溃烂而死。

六、观测勘探大自然机构

1.阴阳学 同治本《德安县志》第四卷《建置·公廨》,有明洪武七年,知县冯衮在德安建立“阴阳学静观察天象。

2.气象站 德安气象站,建于1958年,地址在义峰山。初建站时有工作人员4人,设备简陋。在誓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排除了“四人帮”的干扰,坚持了气象预报,为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服务,成绩卓著。1977年以后,人员增加到8人。有气象哨五个,被评为省、地气象工作先进单位,站长张茂德被评为“全国气象标兵”。1984年,有领导干部3人,科技干部14人;建有二层楼房一栋、平房六栋,建筑总面积1055平方米;有地面气象观测整套仪器,预报用气,象传真机。在全省属先进单位。(卷一有彩照)

附录全国气象标兵张茂德事迹 张茂德,安徽省长丰县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当过汽车司机、教练排长、事务长。1964年,他38岁时转业到德安任气象站行政站长。工作开始,他本地语言不懂,又不熟悉业务,想和同志商量也无法开口,他仅读过两年书,气象业务书籍和图表都看不懂。他深感小小的气象站,对生产建设有重大关系,便下定决心拜师学业务。首先拜站内同志为师,先学气象上的中英文专有名词、气象理论、图表、符号及电码,而后慢慢帮同志抄录气象表上的各时记录,复核日合计、日平均。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后,又转拜农民为师,到金湖和米粮铺公社向有丰富看天经验的老农学习看天,半夜起来观看星斗,共观测了7个多月,学到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1968年开始参加预测报值班,为了减少测报错情,认真读准每一个器测数字;不分晴雨,爬在踏板上观测地温;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起床,趁脑子清醒时校纪录,抄气表;如遇大雷雨,电话中断,便亲自送电报到邮电局发报。气象站原收藏资料甚少,为了收集资料,他带领同志到武汉和南昌,不分酷暑严寒,花了几百个工作日,抄录必需的参考资料,自己视力差,老花眼镜看不清,还备有放大镜。重视新的科学试验,全县开始试种杂交水稻,亲自到县农科所了解杂交水稻生长的气候,并主动整理出资料提供各公社参考。在“文化大革命静中,带领全站同志排除干扰,坚持气象观测预报,把德安气象站建成了先进站,受到省、地两级表扬。1978年10月7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气象部门“双学”(即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代表会议,张茂德出席了会议,并被光荣地评为全国气象标兵,他的大会发言,特别引人注目,当他讲到“九年来,我共值测报班1200个,预报班500个,没有出现过差错”时,中央气象局党组书记饶兴即插言说:“认真学习业务,学得好l”带头鼓掌,全场报以热烈掌声。会后,青海、武汉等地气象部门派人至德安来讨教经验。

3.地震办公室 德安地震办公室,于1977年4月成立,设在在义峰山,有领导1人、科技干部4人,土仪器数件,平房一幢100平方米。后撤消。

4.水文站 德安水文站,于1956年12月,由江西省水利厅、九江专区水文站设立,为国家基本站。地址在梓坊坂,故名“梓坊水文站”。1957年1月,开始各项观测、测验工作,项目有水位、雨量、流量、水质等监测。并管理白水、杨坊、柳树桥(在爱民乡)、枣树桥(在樟树乡)、钟村(在塘山水文站乡)、山脚下陈村(在山湾乡)、刘家塘(在樟树乡)、竹林下(在车桥乡),共八个村设的基本雨量站,向北京、南昌、九江等地拍发雨情电报。1984年,有工作人员六人;水位、雨量观测自记仪器和流量测验电动缆道等设备,并用控硅控制操作,是当时九江市属各水文站中最先进的测量工具。5.驻德安九一六地质大队二分队

组织设备 九一六地质大队二分队隶属江西省地质局。其前身为赣西北地质大队五零二分队,1973年5月,江西省重建地质局时,成立九一六地质大队,将五零二分队划归九一六地质大队并改编制为二分队。

1965年11月地质队进入德安县。初上山时,人数不足百人,没有家属,租民房和自盖草房扎营。在县治西北25公里的彭山地区进行地质普查找矿工作,开展五万分之一地质测量、槽探、井探。1967年开始钻探。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人数不断增加,最多年份,职工达350多人,5-60户家属,全分队共有500余人。1984年底,因工作任务减少,职工减至198人,其中工人159人,干部11人,工程师11人,技术员17人,家属34户,全队总人数近350人。 九一六地质队二分队,属国家企事业单位,受地质大队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分队组织机构,设有中共党支部委员会,行政上有分队部,下有生产、技术、劳资、财务、生活福利等单位。现有大钻三个机台,小钻一个机台(最高年份大钻四台、小钻二台),设有修配车间和电厂,满足地质勘探生产等之需要。

[=此处为插图(彭山深谷中九一六地质队)=]

工作进展

1966年,地质队根据江西省地质局区测资料,为国家寻找以铜、铅、锌为主的金属矿产资源组队上山,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钻探工作的开展,在曾家垅深部发现了与矿产关系较密切的花岗岩体。尔后,在岩体的接触带上找到了矽卡岩型金属硫化物锡矿床。按照地质工作的程序,1970年前为普查阶段,1971年后为勘探阶段。勘探工作中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直到1980年才向国家正式提交地质勘探报告。 在曾家垅锡矿勘探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以曾家垅为中心的彭山地区面上的找矿工作,先后对宝山锑矿、聂桥刘家山铜铅锌矿、傅山煤矿、塘山煤矿、洪溪畈萤石矿、樟树培家垅锡矿、葛洪团坡山铜锡矿、林泉洞霄铜矿、梁家山毒砂矿、彭山红花尖锡矿、彭山尖锋坡锡锌矿、彭山张十八铅锌矿等矿,进行了较详细的普查找矿工作,并相应提交了10多份普查地质报告,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现在宝山锑矿、傅山煤矿、洪溪畈萤石矿,已由县办企业开采。曾家垅锡矿为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由“江西省彭山锡矿”开采。

七、化石 九一六大队第二分队,于1966年至1973年,在德安彭山地区进行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填图,在白菓桥、芦溪滩、宋家巷、老屋旗,宝泉等地奥陶系下统(0、)地层中发现有三叶虫、腕足类、笔石化石。在刺山垅至黄㛚铺一线南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地层底部也发现有雕笔化石。均经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鉴定(高级工程师胡泉源提供)。 德安县磨溪公社董家大队宋家巷小队社员,于1973年冬、1974年冬、1975年冬,在本队大鸡垅修水库,在同一个起土的地方,2米多深的淡黄色和淡红色的风化石岩层里,先后共发现扁圆形的淡黄色的巨大的恐龙蛋化石十个。这十个恐龙蛋,有两个在一起,其它各相距一米左右。当时,社员不知道它叫恐龙蛋化石,认为这些扁圆形的奇怪石头,里面会有宝贝或金银,打碎几个来看,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全是石头,便搬了几个回家玩,有的又打破了,有的又丢了,最后只剩下三个。这三个恐龙蛋化石,均为扁圆形,最大的直径400毫米,中等的直径270毫米,最小的直径250毫米,是国内外罕见的。《化石》1980年第二期赵资金《恐龙蛋化石世界的珍品》一文说:恐龙蛋最大的,直径不超过300毫米,最小的,直径大约80毫米。如果这个论断是准确的,德安宋家巷出土的这三个巨大的恐龙蛋化石,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有400毫米,那就要算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一个恐龙蛋化石。(《江西历史文物》1983年第二期刊有孙自诚撰《德安发现恐龙蛋化石》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