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综述

2003年,九江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二三四朝前奔”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动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企业所有制结构和工业产业结构,加大支柱产业培植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着力优化环境,切实服务企业,努力扩张总量,提高运行质量,克服"非典”及历史罕见干旱等困难,奋力拼搏,争先创优,全市工业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速度和效益双增的良好发展局面。

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85.43亿元,增长31%;完成工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27.88%o工业增加值总量由2002年的38.69亿元,一跃突破50亿元,净增11.8亿元,增速提高了10.3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省平均水平6.87个百分点;全市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66.38亿元,增长34.4%。工业总量扩张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各种类型工业经济全面增长:一是非国有企业增长势头强劲,全年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12亿元,增长60.0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8.5%;二是小型企业增长速度加快,全年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08亿元,增长45.17%,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7.29个百分点,比同期大中型企业增速高26.61个百分点;三是轻、重工业同步快速增长,全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7.16亿元,增长28.8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36亿元,增长25.95%;四是地方工业快速增长,全年市及市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70亿元,增长28.66%,高出全市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4.02亿元,增长73.65%,市及市以下工业实现利税4.06亿元,增长1.02倍。规模以上工业结束多年的亏损局面,全年实现利润1.24亿元,减亏增盈3.66亿元,这是1998年以来全市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28亿元,增长3.76倍,居各类型企业利润之首;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实现利润增盈1.21亿元,增长183.1%;市及市以下企业实现利润1.15亿元。工业经济总体效益持续好转,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90.75%,首次超过90%。全年盈利企业盈利3.48亿元,增长142.3%,净增2.05亿元,实现利润超亿元的1户,超千万元的7户;亏损企业亏损2.24亿元,下降41.8%,中石化九江公司减亏1.3亿元,柘林水电、白鹿化纤分别扭亏增盈4800万元和2900万元,江洲造船厂减亏1600万元。

支柱产业(产品)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汽车制造、电子电力、食品加工六个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0.96亿元,增长24.70%,贡献率73.13%,拉动工业增长20.56个百分点。其中建材行业贡献率最大,为15.46%,实现工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74.59%,拉动工业增长4.1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纱6.42万吨,增长31%;布2899.53万米,增长4.5%;服装965.34万件,增长15.3%;饮料酒11.41万吨,增长9.1%;果汁及果汁饮料3.20万吨;原油加工量311.89万吨,增长5.1%;化学纤维3.70万吨,增长16.4%;水泥470.23万吨,增长73.4%;发电量38.45亿千瓦小时,增长2.17倍;原煤13.1万吨,增长11.7%。支柱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企业改革稳步推进。至2003年底,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87.7%,163户国有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置换职工身份30514人,改制企业接续职工社会保险84485人。全年市直完成江西锻压机床厂、新鑫冷轧材料公司等14户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县(市)区有修水香炉山铸矿、都昌棉纺厂、德安棉纺厂等47户国有(集体)企业完成改制,涉及资产5.4亿元,落实债务7.61亿元,预核呆账3.17亿元,置换身份的职工6479人。改制使大部分企业摆脱困境,促进了整个工业步入良性循环。一是靠大联强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清华同方、中国化建、安徽海螺、山东海扬、中国五矿等国内知名企业兼并九江市国有企业后,新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安徽海螺承债式收购庐山水泥厂后,2003年投入技改资金9000万元,年生产能力由改制前的30万吨迅速提高到140万吨,并及时抓住市场机遇,满负荷生产,产销两旺,实现利税近2000万元,比改制前增长6.12倍;巨石九江公司、清华同方七一三厂、江西海扬公司、华孚纺织厂、湖口钟山玻璃厂等一批改制重组企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全市工业新的增长点。二是多种形式改制搞活了一批中小企业。全市40户重点企业中已改制的14户有11户赢利,赢利面80%。三是劣势企业退出通道进一步拓宽。对一些资不抵债、无法救活的企业实施依法破产并妥善安置职工,彻底消灭亏损源,九江钢铁公司的政策性破产已接近尾声。

工业投入不断增加。2003年,全市工业投资项目316个,全年完成投资62亿元,增长78%,其中九江电厂三期、亚东水泥二期、巨石九江公司1.6万吨池窑拉丝、汇源集团新上PET生产线、华孚纺织的3万锭技改生产线、振兴船舶公司等项目竣工投产,昌河铃木发动机和整车项目全面开工,赛得利年产6万吨粘胶短丝生产线、星火有机硅扩改、3T光电、环宇水泥、鑫山水泥、彭泽兰丰水泥等26个投资过亿元和36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相续开工。全年共完成技改投资28.6亿元,增长3.31倍。这些项目的投产为工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仅九江发电厂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就拉动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高达6.9%。工业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进一步加快了九江市工业投入、扩张总量的步伐,而且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增添强劲动力。

园区建设快速发展。九江市工业园区建设从2001年起步,经过多次资源整合,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有依托产业优势的昌河工业园、石化工业园、化纤工业园;依托区位优势的瑞昌黄金工业园、德安宝塔工业园、九江沙城工业园、湖口金沙湾工业园;还有依托资源优势的星火工业园、彭泽华孚工业园、星子金鹿工业园。2003年,全市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57亿元,增长130.6%;入园工业企业486家,增加213家,在建企业215家,吸纳从业人员8.93万人,增长1.2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6.91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15亿元,增长141.7%;实现利润2.96亿元,增长298.1%;实现税金2.88亿元,增长160.9%„全市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1/4以上,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随着园区企业的发展和竣工企业的增加,园区经济的生力军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2003年,九江市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业总量仍然偏小;二是运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够快,国有经济比重偏大,艮营经济总量仍然偏小,非公有制经济有待于进一步扶持和发展;四是区位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周金辉)

石化工业

【概况】中国石化集团九江石油化工总厂(以下简称九江石化总厂)前身为九江炼油厂,于1977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1980年10月建成投产,1991年10月更名为“中国石化九江石油化工总厂”,1998年10月更名为“中国石化集团九江石油化工总厂”。2000年3月,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统一部署,原九江石化总厂一分为二,其炼油、化工、化肥等主业部分分立而岀,设立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九江分公司(以下简称九江分公司),存续部分保留九江石化总厂名称(九江石化总厂、九江分公司合称九江石化)。

2003年,九江石化总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管理,降本减费,完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目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亿元,税收4279万元,利润亏损1795万元。一年来,企业取得较好成绩,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企业管理、维护稳定及生活后勤、文教卫生、治安保卫、精神文明建设等均取得明显进步。

截至2003年底,九江分公司固定资产原值50.74亿元,净值28.17亿元;职工总数2708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7人,包括49名高级专业人员、369名中级专业人员和259名初级专业人员;九江分公司机关设10个处室,下属车间作业部及直属单位26个(其中代管九江石化总厂车间2个),主要生产装置有:常减压、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气体分锚、氧化沥青、甲基叔丁基K(MTBE).芳炷抽提、硫磺、聚丙烯、合成氨、尿素装置等。装机容量为4.6xl04tkw的自备电厂并入华中电网;主要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沥青、液化气、精丙烯、苯类、溶剂油、聚丙烯、尿素等31个品种、34个牌号。九江分公司已具有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52万吨/年尿素和10万吨/年聚丙烯生产能力,形成炼油、化工、化肥配套生产和文化生活设施齐全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规模。

2003年是九江分公司整体效益大幅减亏的一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6.2亿元,实现税收7.4亿元,利润亏损2375万元(不含日元汇兑损失1.66亿元),比中国石化总部利润调整指标减亏7125万元,减亏比例达75%,其中炼油板块实现利润3741万元,化肥板块亏损6116万元(不含日元汇兑损失1.66亿元),分别比调整指标增盈3241万元和减亏3884万元。主要实物量指标创新高。全年炼油加工量328.7万吨,超计划11.7万吨;生产聚丙烯10.9万吨,尿素57.3万吨,分别超计划0.9万吨和4.3万吨。九江分公司强化销售服务,进一步加强产品宣传力度,扩大“江海牌”品牌影响,尿素的年平均售价同比提高104元/P屯,并首次向越南、马来西亚出口1.29万吨。

2003年,九江分公司从强化财务、计量、审计、物资管理入手防止效益流失,管理日趋完善。九江分公司获得“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计量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AAA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纳入全国152家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国家级试点单位, "江海牌”商标确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液化气、车用无铅汽油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2003年,九江分公司技术改造新开项目29项,全年完成总投资1.5亿元;新技术开发项目29项,投资1414.6万元。产品开发取得新成果,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技术经中国石化总部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国际先进水平;多通道渣油气化喷嘴国产化项目综合性能达国外同类喷嘴的技术水平。

2003年,九江分公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扶贫助困成绩斐然。全年到企业扶贫点考察8人次,其中局级领导1人次,处级领导2人次。共计投入资金32万元,实物尿素20万吨。

【“江海牌”尿素首次进入国际市场】10月23日,九江分公司5500吨尿素出口东南亚,标志着“江海牌”尿素首次进入国际市场。该公司化肥装置自1996年投产以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江西省及周边省市农民首选品牌。为进一步树立尿素品牌形象,拓展国际市场业务,该公司高度重视此次产品出口,强化过程监控,精心组织包装,保质保量地完成出口任务。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等两项目通过鉴定】8月29日,“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化肥多通道渣油气化烧嘴国产化”两个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鉴定,具备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由中石化股份公司委托九江分公司、北京大学和中石化株洲储运所合作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化肥多通道渣油气化烧嘴国产化”由中石化股份公司委托华东理工大学、兰州设计院和九江分公司合作开发,达到国际同类喷嘴实物水平。

【"江海牌”获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江西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12月11日公布,全省共有210件注册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九江分公司的“江海”牌尿素,"江海”牌汽油、柴油、煤油商标名列其中。

【九江石化列入省核心企业发展目标】11月,江西省将九江分公司和九江石化总厂(合称九江石化)列入"十一五”计划核心企业发展目标。提出九江石化发展目标为:汽、柴油及石油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税总额超10亿元;建设延迟焦化装置、加氢装置适应产品质量升级、提高轻油收率项目,总投资4.4亿元,年销售收入15亿元,由九江市人民政府和九江石化共同落实。江西省将集中全省的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重点支持核心企业,由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石化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11月27日,九江石化总厂与九江市教育局正式签订石化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交接协议,标志着该厂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取得进展。从协议签字之日起,石化中、小学人、财、物由九江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建安公司检修业务进入省外市场】4月,九江石化总厂建安公司首次走出厂门参与长岭炼化装置大检修,做到质量过硬、文明施工,受到长岭炼化表彰。当年两赴上海金山参与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均达到业主方国际化标准要求,受到业主好评。建安公司开始走出一条自立生存的道路。

(杨文峰)

纺织工业

【概况】2003年,全市共有各种类型的纺织企业134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棉纺织印染企业52家、纺织服装制造企业26家、羽绒加工5家、丝绸企业5家、化学纤维制造业2家,全行业从业人员34900人。全市纺织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棉纺锭80万锭,纱线加工能力138000吨;织机2100多台。其中,喷气织机166台,剑杆织机114台,坯布生产能力6900万米;印染生产线8条,印染生产能力6000万米;针织制造业9家,年针织坯布加工能力3180吨,针织内衣430万件;服装年加工能力1500万件;缥丝18700绪,年缥丝能力350吨,已基本形成以棉纺织为主体,印染、针织、服装、丝绸、化学纤维等行业配套,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

2003年,九江纺织行业克服“非典”造成的负面影响,抓住市场回升的机遇,内挖潜力,外抓市场,精心组织生产经营,全市纺织行业(含省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77766.2万元,比上年增长76.69%,工业总产值(现价)302033.4万元,比上年增长86.56%,销售收入282180.4万元,比上年增长80.43%;工业增加值(现价)74680.7万元,比上年增长62.61%。其中市、县纺织企业(不含省属企业)完成工业产值(现价)153888.8万元,销售收入124376万元。市直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74121.2万元,比上年增长3.86%,销售产值73424万元,比上年增长4.3%„产销两旺,工业产销率99.05%,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纺织工业规模的扩张使全市纺织产品产量逐年增长,2003年纱完成6.42万吨,比上年增长31%;坯布2899.53万米,比上年增长4.5%;化学纤维3.70万吨,比上年增长16.4%;服装965.54万件,比上年增长15.3%.

【基建技改】2003年,九江市纺织行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重点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独资企业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的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3月奠基投产;彭泽县以华孚棉纱厂为依托建设江西彭泽纺织工业园;修水县利用蚕茧资源引进5家缥丝企业,新上自动礫13组。2003年全市纺织工业企业固定资产169639.7万元,比上年净增14321.7万元,增长9.22%。企业长期投资5048.5万元,其中市直属企业完成技改项目7个,技改资金累计2476万元。其中海扬公司注入资金1500万元,进行浆染工程改造,建成高档薄型弹力牛仔布服装面料生产线,形成年产822万米生产能力,增加税收422万元,注入资金226万元进行纺部纱线扩锭工程改造,新增FA507细纱机6台、A631捻线机15台,新增生产能力2520锭;啄木鸟服装公司通过招商引进资金500万元,在九江市汽车工业园区建筑厂房6000平方米,形成年产服装200万件生产规模;长凤织布厂投资100万元,购置剑杆织机24台,新增100万米坯布生产能力;九江市针织服装三厂投资40万元改造高温高压染色装置,完善高档服装生产线;九江针织服装公司投资50万元改造台车积极喂纱装置,提高台车日产量;九江国棉三厂自筹资金60万元,更新印染后整理设备,提高外销产品质量。

【新产品开发】为适应市场需求,拓展产品市场占有空间,九江市纺织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组织新产品开发研究和批量生产。2003年全市纺织工业新产品工业产值达26551.5万元,比上年增长7.91%,新产品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8.77%o其中化学纤维行业新产品生产开发尤为显著,占全市纺织新产品的60.95%,新产品占企业年销售产值的27.7%„市直属纺织企业在2003年相继建立和完善新产品开发研制中心机构,九江国棉三厂继开发棉丝、丝鸣大提花等产品后,又开发剑杆剪花、直系色织大提花、涤棉点阵套色3个系列新产品,产品全部外销;江西海扬纺织集团(公司)开发新产品77个,有16个新品种投入规模生产,新产品销售额达1350万元,占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5.15%,全年税收的20.37%,充分显示了新产品在市场的生命力。

【外贸出口】九江市纺织企业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好时机,发挥纺织行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克服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对纺织市场的不利影响,2003年全市纺织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301万美元,其中出口为1367万美元,占当年全市出口总值的27.34%。全市纺织工业出口交货值397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09%o市直属企业大力发展纺织产品自营出口和对外加工贸易,全年出口交货值34636万元,占同期现价工业产品销售产值的47.24%,创汇462.59万美元,占全市纺织品自营岀口的33.83%。九江市针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西省服装出口生产主要基地,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合格率和销售合同履约率均为100%,全年出口交货值4514万元,其中自营出口415.59万美元,占全市纺织品出口创汇的30.4%。

【民营企业】按照市委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主攻民营经济的思路,纺织系统积极推进企业改制,扩大民营经济在纺织工业中的比例,带动纺织工业总量的扩张,增强了全市纺织行业在市场的竞争力。2003年九江纺织行业各种经济成份结构出现新格局,在市县具有一定规模的93户地方纺织企业中,国有企业9家、集体3家、股份制5家、外资1家、民营65家。民营企业工业中总产值94811.92万元,占地方纺织企业的61.6%;销售收入73505万元,占59.1%;税收1974.5万元,占51.12%O在市直属纺织企业中,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47.43%、工业增加值占70.28%、税收占56.93%、从业人员占75.16%;出口创汇432.59万美元,占全市纺织品出口的31.7%。江西海扬纺织集团是九江市最大的民营企业,自2001年改制后,大力推进技术进步、质量攻关,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步入稳健发展的快车道,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全省民营经济组织的一面旗帜,2003年上缴税收727.1万元,占市直属企业的49%。民营经济在纺织行业举足轻重,民营企业的崛起为九江市纺织工业的振兴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职工收入】新组建的纺织集团公司,认真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适合纺织工业发展的软、硬环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纺织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认真做好稳定职工队伍的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和确保离退休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全行业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随着生产经营形势的好转,职工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2003年全市纺织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42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职工年平均工资5672元,比上年净增229元;月平均工资472.6元,比上年增加4.19%。市直属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6382.7元,比上年净增1594元;月平均工资531.89元,比上年净增132.89元,月收入提高了32%。职工收入的逐年提高为深化企业改革改制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增强了广大职工振兴纺织工业的信心和决心。

(张向东)

机械电子工业

【概况】2003年,九江市机电工业全系统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市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市里下达的预期目标任务。其中: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6529万元,同比增加14.41%;工业增加值9811万元,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19443万元,同比增长25.21%;上缴税金662.3万元,同比增长11.33%;工业产品产销率稳定在97%以上。

重点骨干企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工贸企业经营形势基本稳定。江西制氧机厂生产经营形势看好,2003年销售收入达9236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九江整流器厂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00多万元,2003年达3867万元,主要经济指标排名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十名;江西汇尔油泵油嘴有限公司产值、销售,分别增长21.8%、5.9%以上,效益指标扭亏为盈;九江德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加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开发力度,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机械电子系统现有直属国有、集体工业企业25家,在册职工12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00多人。主要产品有:空分设备、冷藏干货钢质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特种改装车、工业电炉、高频电炉、动力机械、锻压设备、金切机床、矿山机械、木工机械、滚动轴承、电线电缆、仪器仪表、磨料磨具、汽车和农机配件、整流装置、电解铜箔、油嘴油泵、给料机等200多种。重点产品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好的信誉,其中有4个品种曾获国优,10个品种曾获部优,33个品种曾获省优。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品有:江西制氧机厂自主开发的罐式集装箱、江西汇尔油泵油嘴有限公司的喷油嘴、九江整流器厂的大功率整流器、九江德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电解铜箔。

【企业改革】2003年,机械电子集团公司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成功运作北京汇源集团收购江西锻压机床厂,突破困扰企业改制的资金瓶颈,置换全部在职职工身份,平稳地分流安置职工,企业顺利搬迁。改制后新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定单任务饱满。同时,全国食品饮料行业知名大企业北京汇源集团的生产厂在九江顺利建成并投产。

主动梳理江西油嘴油泵厂、九江电子材料厂改制后续工作。妥善处理好九江无线电三厂改制遗留问题,较好地接续了职工养老保险。稳妥推进庐山齿圈厂改制,完成改制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和《改制方案》。积极探索江西制氧机厂、九江整流器厂、九江电线电缆厂等企业改制,接洽了有关单位,召开有关会议进行宣传动员,为企业改制作好一定的准备。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做好企业学校剥离工作,协调处理剥离过程中有关问题,3所厂办学校、70余名教职工已顺利移交属地教育部门收编。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创办九江(九动)再就业工业园,该工业园被市政府列为兴建再就业“一城一街两园”规划中,年内建成并开始对外招商。

【技术创新】全系统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注重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市直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500万元,相继研制开发多种新产品。江西制氧机厂的低温液体储罐、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及气体轴承增压膨胀机等项目成功地通过鉴定,获得2个省科技新产品二等奖、1个三等奖,沥青集装箱出口日本。九江整流器厂开发研制的数字化大容量电解电化整流装置、省级微机技术中心等被评为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有5项指标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公布的行业排行榜上进入前10名,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九江德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研制出8“锂电池铜箔和多层线路板铜箔。年内,江西制氧机厂、九江电线电缆厂通过了3C认证。这些成果都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安全生产】为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从集团公司到市宜企业均明确专人和机构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自上到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组织网络,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各企业与下属单位及租赁承包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坚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巡査、周督査、月检査,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年内,集团公司与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组织市直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企业自査的基础上,集团公司组织了三次安全生产大检査,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近700条。市直企业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伤亡安全事故,确保了企业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集团公司被市安委会评为2003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廉政建设】全系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注重强化各级纪检组织的监督职能,加强党风监督。市直企业基本配齐纪检监察队伍,进一步完善落实党组织监督的各项制度,明确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具体责任。通过发挥党内民主和“厂务公开”,进一步促进各项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市直企业基本坚持了民主生活会、年终党员和干部考核等规章制度,把党建责任制考核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或意见,集团公司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査处理。年内,共收到举报信件21件,接待26人次,已调査、核实21件,处理3件。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百分制考评中,集团公司获94分的好成绩。

(范林)轻化工业

【概况】2003年,市轻化集团公司把工作重心放在维护社会稳定,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和加强党的建设上。制订了《2003年综治工作管理实施意见》、《集团公司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集团公司党委成员分片挂点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综治网络,完善措施,定期排査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达到了稳定一方的效果。全年共处理信访54件、接待群众来访560人次,没有发生群体上访和赴省进京上访事件,被评为市先进单位。

改革改制是当前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根据集团公司年初的总体部署,各企业都在认真开展这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效果。九江市皮革制品厂和九江市皮鞋二厂已完成改制工作;九江市五金电器厂、九江市塑料总厂、九江市塑料三厂、九江市家俱总厂正在进行改制;九江啤酒厂、江西轻机公司正在商谈靠大联大,实行资产重组工作;其他企业也都在做改革的准备工作。

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2个,合同投资金额5250万元,前期实际进资2135万元,全部项目都已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

深入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活动,采取进党校学习,请市委讲师团宣讲,举办读书班,开展知识竞赛,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评出先进企业党委2个、先进党总支2个、先进党支部13个、优秀党员1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4名。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得到加强。调整和增强江西轻机公司、江西塑料制品厂、九江橡胶厂、星庐瓷土矿、九江化工原料厂的领导班子。开展以“三整治、三提高”为主要内容的作风整治活动,健全制度,完善措施,改进作风,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轻化工作会议】4月13一14日在九江县召开九江市轻化工作会议,轻化集团公司机关干部及轻化企业党政负责人共110人参加会议,市政府副市长陈立国在会上讲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文荣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轻化工业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九辽化工厂“3・5"爆炸事故】3月5日凌晨3时15分,江西昌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九江化工厂环氧丙烷分厂一环氧乙烷贮罐发生爆炸。造成经济损失2030万元,15人受轻伤。事故发生后,省政府副省长凌成兴、省安监局副局长龙吉卿、省昌九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邓兴民、市委书记刘积福、市长蔡晓明、常委叶国兵、副市长陈立国、市长助理孙铮等省市领导及市政府办、得阳区、市安监局、市轻化集团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处理事故,并成立事故善后处理小组,由孙铮全面负责事故调査和安置工作。经专家组调査后确认,这次爆炸是由雷击造成的意外事故。通过各方努力,较好地处理了这次事故,受灾人员得到妥善的赔偿和安置。

【深入企业调查研究】10月,为全面了解轻化系统各企业的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把握新趋势,集团公司党委派出由党委副书记洪水保和副总经理张裕嘉为组长的两个调研组,对下属各企业开展调研活动。调査研究企业当前的工作情况、班子建设情况、资产财务状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这次调研工作取得较大的成果,能有效地指导集团公司今后的工作。

【庐山啤酒被评为江西省用户满意产品】九江啤酒厂“庐山”、“三叠泉”啤酒2003年12月被江西省质量协会评为2003年度江西省用户满意产品。

【"庐山''注册商标被认定为辽西省著名商标】九江啤酒厂"庐山”注册商标2003年12月被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江西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九江啤酒厂取得自营进出口资格】为开拓海外市场,促进啤酒外销,九江啤酒厂2003年3月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6月取得《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即从2003年6月20日起,九江啤酒厂可自行办理进出口业务。

(许承辉)

建材工业

【槪况】建材工业是九江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九江建材行业通过招商引资,靠大联大,壮大建材工业发展动力。通过国企改制增强企业活力。九江建材工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运行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共有各种类型的建材企业160余家。其中,大水泥制造企业2家(年生产100万吨以上),玻纤、玻钢制品企业2家,小水泥制造企业9家(年生产8.8万吨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企业6家,全行业从业人员4万多人。全市建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有亚东、海螺、巨石集团九江公司、华东和闽赣两大建材大市场这些龙头企业,以及其他小型建材企业、行业配套企业等,构成门类齐全的建材工业体系。

2003年,九江建材行业克服"非典”造成的负面影响,抓住市场机遇,内挖潜力,外抓市场,精心组织生产经营,市直建材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9292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利税总额43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利润总额26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建材工业规模的扩大,使全市建材产品、产量逐年增长,2003年建材产品出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建材集团2003年度被评为全市主攻工业先进单位。

【基建、技改】建材集团得益于国企改制抓得早,抓得紧,走靠大联大之路。2002年,九玻、庐泥已改制成功。2003年,九江市建材行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重点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巨石集团注入九江公司19000万元进行扩建改造,建成高档玻纤拉丝生产线,年生产能力42000吨,是原九玻年生产6000吨的7倍,产品销往美国、西欧、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海螺集团注入庐山海螺公司6000万元进行扩建改造,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提高了外销产品质量。

【新产品开发】为节能、利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开发新型墙体材料,代替传统的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的红砖制品。2003年,九江市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有10余家,年生产30万立方米,这些企业既取得经济效益,又取得社会效益,利国利民,充分显示了新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民营经济成份增加】按照市委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主攻民营经济的思路,建材系统积极推进企业改制,扩大民营经济在建材工业中的比例,带动建材工业总量的扩张,增强全市建材行业在市场的竞争力。2003年,全市建材行业各种经济成份结构出现新的格局,在市县具有一定规模的56家地方建材企业中,有股份制3家、民营企业13家。民营经济在建材行业举足轻重,民营企业的崛起为九江市建材工业的振兴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职工收入提高】机构改革后的建材集团,认真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适应建材工业发展的软、硬环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建材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认真做好稳定职工队伍的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和确保离退休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全行业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随着生产经营形势的好转,职工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2003年,全市直属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月平均800元以上,比上年月平均收入提高了30%。职工收入的逐年提高为深化企业改革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增强广大职工振兴建材工业的信心和决心。

(殷建华)

冶金煤炭工业

【槪况】2003年,市冶金煤炭两大行业通过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治理整顿小钢铁厂和小煤矿安全等措施,淘汰了落后的生产设备,产业结构实现升级,经济效果巌得显著成效。钢材煤炭价格上涨,带动行业的经济发展。全年总产原煤30万吨,产值达7500万元,有色金属矿山产值达49070万元。

引入市场机制全面实行体制改革。县属国有矿产企业基本实现“国退民进”,国有矿业企业通过买断、改制、破产重组,改制为民营或混合制企业。改制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意识加强,广大职工做主的意识有了真正的体现。企业精简机构,压缩非生产人员,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通过改制,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竞争中退出,实现战略性转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满活力的行业竞争主体已经形成。

加强治理整顿,强化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整治成效明显。全市原有乡镇小煤矿270多家,通过整治,到2003年共关闭234处,目前保留的35对煤矿井口基本达到依法办矿、科学生产、规范管理。同时,对重点产煤乡(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已关闭取缔的矿井,采取强制断电,禁止供火药等措施,确保压住关死。对保留的矿井: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所有乡镇煤矿制度基本齐全;二是完善图纸资料,做到资料符合要求,所有煤矿都有实测的《采掘平面图》、《通风分流图》和《井上井下对照图》;三是狠抓安全培训,全年举办瓦检员、放炮员、安全员、绞车工、井下电钳工等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及格率85%,煤矿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持证率达90%以上;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符合条件的井口安全规范的生产。

狠抓矿井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全市各矿井都落实矿长责任制,各级签订责任状。市里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专项检査,开展春秋“红五月”安全和“一通三防”等安全大检査。全年未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

强化内部管理,推动企业改制。一是搞项目开发,实现生产要素重组;二是整顿机构,分流富余人员;三是盘活存量资产,进行身份置换。九江矿冶物资供应公司已改制完成,其他企业改制工作还在进行。

【九江市西部KD洁净煤综合节能环保项目】《九江市西部KD洁净煤综合节能环保项目》被列为九江市2003年九大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入选九江市招商项目库(二期〉公布后,引来大批客商前来洽谈合作。该项目具有高技术、节能环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可实现产业化的特点,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五矿集团投资香炉山钩矿】修水县白鸽工业区香炉山鸽矿引进中国五矿集团投资2.8亿元组建混合式体制鹄矿及信产品加工企业。

(吴宝腾曹慧娟)

船舶工业

【槪况】2003年,九江船舶工业公司(九江公司)按照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第三次工作会议的要求和2003年年初九江公司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会议的部署,坚持以维护稳定为前提、改革脱困为重点、生产经营为中心、调整发展为方向,正确履行集团公司赋予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团结一致,廉洁勤政,排难而上,稳中求进,有效克服“非典”疫情、钢材等原材料暴涨、配套产品价格下调、资金十分紧缺以及历史上罕见的高温酷暑等不利因素,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改革脱困、维护稳定等方面也有新的进展,基本上完成集团公司交办的各项任务。

改革脱困工作在集团公司脱困办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加强领导、落实组织;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编制预案、抓好重组;确保稳定、化解矛盾;严格要求、讲究方法等措施,分阶段地积极推进。江西江州造船厂、江新造船厂、九江仪表厂、得阳电子仪器厂、九江船用机械厂5个企业的改革脱困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江西江州造船厂、江新造船厂政策性破产重组预案于6月6日正式上报国资委。12月31日前,九江仪表厂的政策性破产重组预案及沒阳电子仪器厂、九江船用机械厂军品民品分线、民品分立破产的政策性破产预案正式上报国资委。改革脱困工作顺利推进。

随着改制工作的步步深入,职工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职工队伍中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抓生产经营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保持生产经营队伍的稳定,维护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成为九江公司面临的重要工作。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措施,基本上稳定了生产经营队伍的骨干力量,生产经营工作没有因此而中断并持续发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率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

2003年,九江公司协助集团公司人事部对8个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考核、调整,顺利实现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集团公司9名挂职干部的撤离。九江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在集团公司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精神,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分别到各单位,通过主持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会、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参加企事业单位党委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九江公司系统内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政治氛围。特别是在面对"非典”疫情时,九江公司党委贯彻落实中央、集团公司和当地政府防治“非典”的指示,态度坚决,措施稳妥、到位,各企事业单位预防“非典”的工作有序、有效,最大限度的减少"非典”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

2003年九江公司8个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2.58%,比2002年同期增长23.18%;2003年军品产值近1.9亿元,占全年产值的31.6%,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公司8个企业中有6个企业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其中江新造船厂、江西江州造船厂、九江船用机械厂、江西朝阳机械厂4个单位工业总产值超历史。企业新签合同5.47亿元,同比增长27.8%„全系统安全事故频率下降,全年无工伤性死亡事故发生。保密认证工作顺利开展,江西船用阀门厂、九江船用机械厂、九江仪表厂、舟阳电子仪器厂4个单位通过集团公司的二级保密认证审核,正迎接江西省保密认证委员会的检査评审。

【上级领导春节“送温暖”】1月20一23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王树森带队,会同江西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王福平等一行5人,对九江地区船舶工业企事业单位进行春节走访慰问和“送温暖”,带来了船舶集团公司和省市等上级组织对九江公司基层广大干部、职工的关怀。

【向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公开信】5月9日,九江船舶工业公司党委向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公开信,要求各单位面对非典型肺炎的袭击,要沉着应对,立即行动,积极投身于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之中,抓好防治“非典”这个重要任务不放松,抓好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工作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视频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夺取“抗击'非典'灾害,抓好生产经营”两大战役的全面胜利。

【5个单位的政策性破产预案上报国资委】6月6日,江西江州造船厂、江新造船厂破产重组预案由九江公司正式上报国资委。至2003年年底前,九江仪表厂的破产重组预案,得阳电子仪器厂,九江船用机械厂军品民品分线、民品分立破产的破产预案均正式上报国资委。破产的准备工作和前期任务已基本完成。

【省国防科工办领导到九江通报新情况】6月9日,江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李贤书、副主任王福平到九江公司通报江西省国防工业政策性破产工作中的新情况,并同九江公司领导一起对船舶行业开展政策性破产情况进行有益的沟通和探讨。

【集团公司领导在九江主持职工调研汇总会】6月16一19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路小彦带队来九江进行集团公司职工队伍状况调研汇总工作,集团公司政工办主任杨道万,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平,广州船舶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管学仲,九江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长松等14人在九江翠竹山庄参加职工队伍状况调研汇总工作。

【九江船用机械厂赎回莱顿大楼产权】12月14日,九江公司总经理陈长松同九江船用机械厂、得阳电子仪器厂有关领导一同赴北京,在集团公司有关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对莱顿大楼赎回后的产权转移,并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12月22日,九江船用机械厂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南昌办事处达成以510万元总价格一揽子解决莱顿大楼赎回协助议,收回相应质押证件。

(王洪吉)

电力工业

九江发电厂

【槪况】2003年,是电力体制实施“网厂分开”,市场化改革运作的第一年,九江发电厂正式划归国电集团公司管理。在国电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九江发电厂紧紧围绕“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八字方针,以“全面加强一二三期生产经营,逐步打造百万大厂新形象,努力为集团公司发展做贡献”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发电量59.06亿千瓦小时;厂用电率一、二期完成8.16%,三期完成5.65%;供电煤耗一、二期完成382克/千瓦小时,三期完成355克/千瓦小时;发电单位成本一、二期完成218.7元/千千瓦小时,三期完成198.99元/千千瓦小时。全面实现集团公司下达的扭亏增盈目标,荣获“治亏成效显著企业”称号。

【安全生产】2003年,是九江发电厂“安全管理年”。开展“告别违章承诺签名”、"安全知识板报比赛”、“班组安全活动评比”等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修订完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党政正职安全积分考核办法》等31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按照集团公司安全互学互査要求和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定期组织全厂安全大检査,实行厂部、公司、分场、班组、个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的安全互保制度;对机组大修现场实行安全督査。2003年,全厂未发生重大设备及人身死亡、重大火灾事故,顺利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个100天,保证重大节日、重要政治活动期间生产发电稳定。

【多种经营】九江发电厂十分重视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并将这项工作当作是多种经营的龙头产业重点扶持,重点发展。在工作目标上,提出到2005年粉煤灰全面实现“零排放”。2003年,粉煤灰制品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全年销售干灰12万吨,签订湿灰供销协议160万吨,生产粉煤灰烧结砖2130万块。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促进福利型的后勤管理向市场化的物业管理转变。2003年,完成"一户一表”工程改造,职工用电全部按目录电价收费。

【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党群工作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坚持每季度开展党总支、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检査,在党员中开展“我为发展作贡献,我为治亏当先锋,我为党旗添光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职工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活动, 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职工、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廉政教育,与地方检察院建立法律服务单位,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制教育。在加强民主管理方面,实行职工代表巡视制度,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同时,加强生活小区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续七年实现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五无”目标。2003年,荣获江西省优秀企业和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

(聒毅坚)

江西柘林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2003年,江西柘电公司按照省电力公司会议和柘电公司董事会的部署,认真落实“三项责任制”,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搬迁九江后企业开好头、起好步的预期目标。全年完成上网电量9.1418亿千瓦小时,完成计划的132.49%,较上年增长28.2%;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483天的历史最高纪录,继续保持在全国发电企业中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年实现利润2360万元,超额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全年盈利1000万元的任务,一举扭转年年亏损的局面,职工人均年效益收入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达到15.8%。

【发电生产创正常来水年的最好水平】2003年,流域来水属平水年份。年初,公司召开防汛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调整防汛领导机构,部署防汛渡汛工作,将汛前大坝安全检査中发现的问题,列入防汛渡汛措施计划,落实到单位,责任到人,限期完成。公司领导还经常深入现场检査防汛渡汛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并在每旬一次的协调会、每月一次的安全计划会上,检査落实防汛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加强水情预报、大坝监测、工程维护等水工管理工作,使大坝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003年电力市场供不应求,公司超常规运行,发电量居历年第二位,创正常来水年发电生产历史最好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两地工作实际,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建立政工系统的两地工作机制,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弘扬井岗精神,建设美好江西”宣传教育活动。申报省级文明单位已通过九江市文明委的验收。公司民主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职代会作用得到发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逐步健全,厂务公开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化,修订《厂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工作实施细则》。举办第九届职工运动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精神文明的建设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两地工作制】年初,公司行政生活区搬迁九江,为适应两地生产和经营管理,制订《江西柘林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轮换(值班)工作制度(试行)》,使两地工作首先在制度上得到保证。其次,积极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重点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治安及机关单位的后勤保障。同时,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对原子弟学校的34位教职工进行分流安置,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旱季的人工增雨】2003年库区主汛期降水偏少,干旱少雨历史少见,降水量低于历年同期均值。为此,多次在水库周边地区开展人工增雨活动,缓解了库区旱情。通过人工增雨增加降雨量48.2毫米,增加入库水量52.13百万立方米。如按耗水率12立方米/千瓦小时、电价按0.3元/千小瓦时计算,约增加产值130.32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3。

【开展“降成本、增效益”活动】根据省公司的要求,公司广泛开展“降成本、增效益”活动,取得显著的成绩,荣获全省电力系统“降成本、增效益”优胜单位称号,总经理黄郁龙荣获优秀领导干部称号。

【多产业经营进一步拓展】全年实现多产业总收入4103万元,超过计划8%,比上年增长11%,实现利润183万元,比去年增长8%o通过资本运营,公司总资产已达到6107万元,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05.19%o其中:旅游公司全年总产值25万元,对外收入9万元;招待所年总收入103万元,对外收入48万元;右岸电站总收入284万元,超发电计划达43%;巨银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35万元,全年发电量比上年增加963万千瓦小时;粤林公司当年减亏86万余元;供电公司回收电费130多万元,增长42%;净化水厂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等等。通过对经济责任制考核的修订完善,赣北公司所属实体取得较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对外创收明显增长。锁电发展公司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农网改造、送变电安装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全年总产值159万元,对外收入122万元。

(姜新华)

九江供电公司

【概况】九江供电公司于2003年4月在原江西九江供电局的基础上改制成立。公司担负着九江行政区域内450万人的电力供应任务,承担九江电厂、柘林水电厂的电力外送和赣鄂联网线的维护管理任务,还负责地方小水电的并网和调度管理工作。

2003年累计完成供电量274406万千瓦小时,售电量259617万千瓦小时,供电损耗率5.39%o售电均价累计完成343.37元疔千瓦小时,实现售电收入89024万元。2003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一届文明行业”,所辖13个县级供电企业有10家是县级以上文明单位,有7家是“江西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其中修水供电公司被评为省公司“一流县公司”。

【战夏季高温、抗冬季缺电】7月份以后,九江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和干旱,全市用电负荷节节攀升,最高负荷达67.8万千瓦,同比增长29.6%,创历史最高水平。公司采取超常规措施,建设总批复资金420多万元的迎峰度夏工程,确保夏季高峰用电。进入12月以来,面对全省性的缺电形势,公司努力加强需求管理,积极优化电力调度,推行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加强和政府、客户的沟通,想尽一切办法来缓解供电紧张矛盾,确保了居民和重要用户、重大活动及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期的用电。

【电网建设】2003年,公司积极争取省公司的投资主渠道支持和市政府的配套贴息,筹措2亿多元的贷款资金,掀起九江电网建设的新高潮,顺利完成了220千伏市中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南义一一武宁、妙智一一沙河II线、海山一一彭泽II线的110千伏线路3个新建线路工程,完成军山、周岭、武宁、修水、都昌5个110千伏变电站及田都线改造工程,基本满足了九江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经营管理】2003年,国家审计署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2002年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公司把审计看作改进经营工作的“助推器”,主动迎审,抓住暴露出的问题不放,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做好审计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打击破坏电力设施和盗窃电能的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得到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效果明显,共追补电费及违约金143.6万元。勤俭办企业的成效显著。强化预算管理,可控费用比2002年下降210多万元,为保持公司在资金缺口甚大情况下的稳健经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依法经营的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起诉、应诉、公证等法律手段,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2.16万元,也使司法部门对供电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支持。

【电力营销管理】2003年,九江供电公司把电费回收、线损管理作为电力营销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显著成效。在电费回收工作中,加大旧欠电费回收奖惩力度,成立公司领导挂帅的电费督导小组,针对公司旧欠电费回收难度大的特点,成立电费清欠工作小组,应用法律手段回收电费。全公司2003年应收电费109409万元,实收110869.28万元,回收率101.33%,收回旧欠电费1460.232万元,超额完成省公司下达的收回1000万元旧欠电费的指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通过优化电网调度,努力降低网损,各变电运行单位和计量检测中心围绕母线电量平衡做工作,把表计异常当作一类缺陷处理;各营销单位加大配网线损的分析力度,向户表改造、用电检査、用电稽査、反窃电工作要线损,全公司线损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

【深化改革、规范内部管理】2003年,九江供电公司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充分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农电管理年”活动等载体全面推进公司系统管理水平上台阶。在质量管理上,公司顺利通过中质协的质量认证复査,质量管理方法进一步融入到日常生产经营工作。在“农电管理年”活动上,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董事会的权力,规范干部聘用程序;一、二期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决算工作进展顺利;居民用电同网同价政策全面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此外,公司继续开展星级班站评比活动、220千伏变电站站际竞赛和档案管理上等级等活动,公司的基础管理逐步加强。

【机关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九江公司在2003年通过建章立制,转变作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公司成立不久便出台《工作规则(试行)》、《机关员工守则》,为理顺工作秩序和打造坚强有力的指挥部奠定了制度基础。建立机关总值班、中层干部大会、领导信访接待日等制度。深入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百家企业评机关、行风评议、"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企业生命线”大讨论等活动。在优质服务工作中,认真执行行风建设有关规定,兑现供电服务承诺,加强文明示范窗口建设,人工95598客户服务系统的启动运行为客户报修、査询、咨询业务开拓新的渠道,提高了服务水平。

(钟云晔)2003年九江港集装箱呑吐量突破一万箱大关

(蔡联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