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2003年,中共九江市委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从政治、思想、组织上加强领导,切实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了九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把抗洪精神作为冲出困境走向崛起的不竭动力。进一步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质,对县处级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轮训,组织宣讲团作宣讲报告,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199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与3万解放军将士和武警官兵一道,在长江高水位情况下,沉船堵口,“创造了人间奇迹”,铸造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五年来,以抗洪精神为动力,整治320千米江河湖堤,实施6.53公顷耕地退田还湖,完成46万名沿江滨湖群众大搬迁;实现“力拒非典不进门,确保非典不蔓延”。根据九江实际,顺应全市人民的愿望,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的宏伟目标,全市上下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浓厚氛围。

结合实际科学决策,把出好思路作为加快发辰的决定因素。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八届一次全会上作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02年的“1558”经济发展战略,到2003年的“一二三四朝前奔”的总体工作思路,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既兼顾了一般,又突出了重点。全市经济在2002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2003年步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招商引资、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九江,教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出台《中共九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意见》,提出推进大开放战略,抢先与“三区一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武汉市)对接互动;推进城市带动战略,率先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以做大九江、共青两个开发区和加快沿江开发为重点,凭借“两沿”优势,优先加快沿江沿路产业发展,打造赣北“T”型工业带。这些思路的出台对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紧紧扭住第一要务,把加快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2002~200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新上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实际利用外资5.28亿美元,引进内资185.4亿元人民币,利用内外资总量、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出台一系列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区)由4个增加到7个,浔阳区突破两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省首位,2003年增加25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提出实施城市带动战略,率先打造区域中心城。专门聘请清华大学城建专家和美国城市规划设计专家对九江的山、水、湖、路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通过经营城市资产,九江城区投入城建资金6亿元,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完成了九威大道、滨江大道等一批城市重点工程,拉开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品位。2003年,全市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GDP完成30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地方财政收入15.29亿元,同口径增长23%。

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把用好干部作为九江事业成败的关键。坚持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在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调整和班子换届及市直单位机构改革人事调整当中,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认,选拔任用一批高素质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扎实有效地开展“三项创建”活动,浔阳区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得到中组部和国家民政部的高度重视。坚持以制度管事,从源头治腐,制定实施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六不准”等党风廉政条规和制度,2003年全市共查办各类涉及腐败的案件882件,处分973人,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狠抓一批影响投资环境的典型,吴骏诈骗外商案件的查处,不仅打击了犯罪,而且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坚定了外商投资九江的信心。

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议大事抓大事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作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农民贷款干部用工资担保”、开展“关爱困难群体、实施五助工程”活动、建设再就业“一城两园一街”、“建设学习型城市”等一系列重要决策。深入基层和一线现场办公,组织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工业园发展、旧城改造、企业改制、南湖宾馆建设等10多次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促使亚东水泥二期、10万吨有机硅、北京汇源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投产,七大城建工程全部启动,理顺了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管理体制,旧城改造中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一批国有企业改制成功。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立几套班子成员协商通气制度,搞好协调,增进团结,促进工作。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在全省率先启动再就业小额贷款优惠政策,2003年全市新增就业32186人,比上年增加4114人。千方百计落实好“两个确保”、“一个低保”政策,再就业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实现确保,全市低保户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2002年农民人均减负30多元的基础上,2003年平稳推进农民减负8项配套改革,农民人均负担再下降10元。在全市广泛倡导干部用工资为农民担保贷款,全市共有11489名科级以上干部为12104户农户担保贷款4890万元,发展生产项目11384个。针对深山区、库区贫困群众脱贫难的实际开展搬迁式移民,全市已有1078户5000余名特困群众搬出深山和库区。在城镇广泛开展“五助工程”,全市共有11327名干部与特困职工家庭建立“一帮一”结对扶助关系,为中小学生、高校贫困生减免学费1401万元,免费培训下岗职工2.5万人,帮助4.3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妥善解决了市煤气工程、南湖宾馆、九威大道等历史遗留难题,全面改造农村电网,完成边街小巷道路的硬化、亮化,举行市委书记与“小巷总理”恳谈会及市委书记与部分宗教团体和有关人士座谈会,理顺了群众情绪,解决了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注重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把维护稳定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继续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讲学习、求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逐渐成为社会风尚。扎实开展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九江市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开展“塑造九江新形象”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抗洪精神、建设美好九江”主题教育活动,精心编制“庆祝建军76周年暨’98抗洪胜利五周年专场文艺晚会”。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稳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和政法队伍建设,全市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没有发生一起在全省有影响的重大案件和事故,社会各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2.60‰,计划生育率90.34%。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注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教育改革,民办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和县乡卫生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中共九江市委办公厅)

重要会议

【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8月12日召开。会议传达了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通报九江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发展工作的安排,表决通过《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市委候补委员毛文霞、艾宏盛同志递补为市委委员的决定》,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共九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市委书记刘积福,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晓明,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在会上讲话。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市委助理巡视员、九江军分区司令员,不是市委委员的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市委各部门负责同志,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党员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市领导干部会】4月29日召开。会议传达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通报全市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情况,总结表彰了2002年度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市委书记刘积福,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晓明,市委副书记张华东、林兴富,副市长陈晖分别讲话。市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院负责人,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5月13日召开。会议对上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小结,对“非典”影响的新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一步研究制定对策和措施,明确工作思路。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全力以赴谋求发展,千方百计确保年初制定的目标如期实现。市委书记刘积福,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晓明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张华东通报了全市1〜5月份招商引资及财政收入情况。市委副书记张华东、林兴富分别主持会议,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县(市、区),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10月17日下午,市委中心组召开会议,集中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市委书记刘积福主持会议。蔡晓明、张华东、林兴富、史之汉、胡春如、严晴瑞、方长春、程来安、朱建国、张远秀、尧希平、叶国兵、陈和民等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学习会。大家在学习公报后一致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会,对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一致表示完全拥护。市委书记刘积福,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晓明分别在学习会上谈了体会,并就贯彻全会精神提了要求。

8月8~11日,市委中心组在庐山举行为期4天的理论学习会,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及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听取省社科院助理巡视员、经济研究所所长汪玉奇所作的关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报告和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周銮书所作的关于彰显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产业的报告。市委书记刘积福主持学习会,市四套班子领导及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学习。

7月2日下午,市委中心组在市委常委会议室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市委书记刘积福主持学习会。蔡晓明、张华东、林兴富、史之汉、胡春如、胡绍生、严晴瑞、方长春、程来安、朱建国、张远秀、尧希平、华金国、叶国兵、欧阳泉华等四套班子成员及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会。市委书记刘积福,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晓明分别在学习会上讲话。

10月30日,市委中心组在九江宾馆集中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及中央、省领导的有关讲话,并围绕如何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效率、优化环境”,加快九江发展进行讨论。市委书记刘积福主持学习会。蔡晓明、张华东、林兴富、史之汉、严晴瑞、程来安、张远秀、华金国、叶国兵、欧阳泉华、陈和民等四套班子领导及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晓明作主题发言,市委书记刘积福作总结发言。

(中共九江市委办公厅)

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一二三四朝前奔”的工作思路】2月29日,市委常委会通过《中共九江市委2003年工作要点》,决定2003年为“争先进位”年,并提出了“一二三四朝前奔”的工作思路,即主攻一个突破口(加大投入),壮大二个产业(旅游、教育),加快三化进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抓好四项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3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20%;地方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

【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 经市委八届21次常委会决定,3月24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九发[2003]2号),提出200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九江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2003年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达到73.5亿元;农民人平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增长9.5%,达到2314元。

【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3月27日,市委召开八届24次常委会,研究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定今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市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争先进位,开拓创新,抓好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切实加大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深化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拓宽源头治腐工作领域,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经市委八届24次常委会通过,4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2003年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见》(九发〔2003〕3号),明确指出今年是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明确目标,按照“一二三四朝前奔”的工作总要求,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工作目标是:实际利用外资确保3亿美元、力争4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确保80亿元,力争100亿元;外贸出口完成4800万美元,力争5500万美元;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00万美元,力争120万美元;全年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项目8个,力争10个;全年引进1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30个。

【部署“非典”预防工作】5月30日,市委召开八届30次常委会,通报九江县突发02号疾病疫情并及时扑灭的情况,并对“非典”的预防进行认真的部署。会议决定原则同意市政府党组《关于克服非典影响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通知》,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就一手抓“防非”、防汛,一手抓经济发展进行再动员和再部署。同时决定,市县两级成立预防“非典”协调小组;市财政安排50万元迅速启动全市“防非”工作;及时制定《防非工作预案》;迅速制定各部门各单位防治“非典”工作职责。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发展经济】7月10日,市委下发《关于在全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见》(九发〔2003〕8号)。该意见指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中共中央《通知》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从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高度,对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通知》、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省委文件精神,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8月12日,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九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意见》(九发〔2003〕10号)。一是以对接“长珠闽”和主动承接武汉辐射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以沿江、沿路开发为重点,积极打造赣北“T”型工业带;三是以城市带动战略为抓手,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四是以庐山上市为契机,培植壮大旅游产业;五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六是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民营经济;七是以“一城两园”为重要载体,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八是以人才强市为动力,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加强农村、社区、企业党的建设】7月30日,经市委八届32次常委会决定,中共九江市委下发《关于实践“三个代表”加强三大建设的意见》(九发〔2003〕9号),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和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以“农民贷款干部担保”为切入点,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是以实施“五助”工程为着力点,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三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同时强调,实践”三个代表”,加强三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部署抗旱救灾工作】8月1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迅速行动群策群力做好防暑抗旱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九字[2003]36号),针对当时出现的持续高温所造成的罕见旱情和严峻的防火形势,要求各地紧急动员,从为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关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做好当前防暑抗旱和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把灾害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8月20日,市委下发《关于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通知》(九字〔2003〕37号),组织6个调研组,利用1个月的时间,主要围绕当前九江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的迫切问题、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要求调研组深入基层,严格自律,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摸清实情,提出对策,为市委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西的重要讲话】8月28日至9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江西就加快经济发展、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行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根据省委的要求,9月4日,中共九江市委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重要讲话〉的通知》(九发〔2003〕11号),该通知要求:一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用讲话精神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二是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继续保持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四是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伟大的抗洪精神,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10月15日,经八届市委第39次常委会决定,市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九发〔2003〕13号)。该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要努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要积极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有利条件;各级政协要不断创新,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经市委八届30次常委会决定:2003年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6名,市法制办副主任、市招商局副局长、市旅游局副局长、团市委副书记、市五医院院长、九江医专附属医院院长各1名,6个职位公开选拔。

12月2日,市委印发《九江市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暂行办法》(九字[2003)55号),要求各级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干部任用条例》的基本要求,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的责任、权利及相应的责任追究,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保证。

(中共九江市委办公厅)

办公厅工作

【概况】2003年,中共九江市委办公厅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一二三四朝前奔”的总体思路,按照“运转有序、协调有力、调度有方、信息畅通”的总体要求,在为市委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信息调研、综合协调、办文办会、后勤保障等作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年,凡上级设立考评的诸项工作,市委办公厅都获得先进,取得了争先进位的较好成绩。行风建设在百家企业评机关中满意率达84.2%,列市直单位第一;信息工作获中办信息直报点先进单位和全省设区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督查工作获全省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先进单位;机要工作获全省党政机要系统先进单位;保密工作获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创新工作:第一次以市委的名义组织督查调研组开展督查调研活动;创办《今日信息汇要》刊物为市委决策提供服务;第一次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每周一次学外语活动;成立办公厅机关党委,作出《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机关的意见》;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成功组织了“市委书记与‘小巷总理'恳谈会”等一些富有创意的活动;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密安全执法检查活动;第一次在办公厅实行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等。

【办文办会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办文办会制度。建立《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制订《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和应酬活动的意见》。二是规范收发文程序,建立公文流转登记和“一天一汇报,一周一汇总”制度。同时对办文时限作出明确规定。全年共收、呈各类文件2.86万件。全年市本级编号发文304次。三是提升办会档次和水平。全年筹办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全委会、全市领导干部会等140余次,整理各种会议记录70余次近35万字,录制、保管录音带210余盒。四是精心组织和筹办市领导的各项活动。全年参与策划、组织、协调、衔接各类活动180余次,直接承办各类活动近80次。

【信息工作】全年信息上报数量、质量以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采用量大幅增长,在全省排位由2002年的第六位前移到第三位。全年上报《江西九江信息》960期,被中办单条或综合采用59条,被省厅采用155条。全年编发《九江信息》38期。自6月份开始编发《今日信息汇要》60期,其中一批较有价值的信息被市委主要领导及其他领导批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县(市、区、山)委办公室全部与全省党委办公系统信息联网,以及市直单位信息报送网上传输。

【督查工作】全年上报《九江督查专报》29期,被省委督查室单篇采用3期,综合采用11期。全年向市领导报送《九江督查增刊》7期,编发《九江督查》12期。对省、市委领导批示查办件做到100%按时限要求高质量地办结办复。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8件,办理群众给市委书记的上访信件345件。牵头组织5个调研组,对全市各地开展的“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活动等几项独创性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与市委组织部、市委政研室三家联合组织6个调研组,分赴全市各地及所有市直单位和部分困难企业督查调研,共提出31条合理性建议。

【综合调研工作】围绕市委“一二三四朝前奔”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收集综合全市重要工作动态情况,为市委领导提供决策参考。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的培育壮大教育产业、抓好沿江工业带建设等调查报告均被市委决策采用。全年共起草市委主要领导讲话60多篇32万字;起草市委工作总结(工作要点)等材料26篇10余万字;修改整理创建学习型城市会议、优化经济环境会等会议领导讲话46篇近20万字。编发《九江内参》12期,刊登了一批质量较高、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文章。

【机要通信工作】一是加大密码工作力度,重点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的《国家信息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和省委书记孟建柱关于做好当前密码工作的讲话精神。二是扣紧主线,突出重点,确保了密码通信的安全畅通。加强安全教育,狠抓密码工作制度的执行,全市密码工作井然有序。三是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建设,提高电报传输速度,增强安全保密性,提高了工作效率,7月底开通主要领导的专线电话,拓宽了服务内容。

【后勤服务工作】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大楼管理、来客接待、车辆管理等制度,确保市委机关各部门工作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对办公大楼全面维修,对市委大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加强车队安全教育管理,全年行车55万千米,无安全事故。加大油料和车辆修理的管理,油料费和车辆修理费开支较上年有所减少。幼儿园在努力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考证验收,被省政府授予“省级示范幼儿园”。

【老干部工作】政治上关心老干部。离休干部每月两次、退休干部每月一次政治学习,每季度过一次组织生活。重大节日坚持走访慰问老干部。生活上照顾好老干部。对老干部的工资、报刊、液化气、节日物资及时分送到家;对老干部工作或看病保证用车需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并组织老干部进行健康检查。建设老干部活动室,积极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运动会。积极发挥老干部作用。先后组织老干部到武宁、修水、彭泽、星子等县参观县域经济建设。

【安全保卫工作】严格执行人员进出登记、保卫值班等规章制度,确保了办公大楼的安全。对进出机关大楼院内的车辆实行凭证通行和定点停放。投资近15万元,为武警中队重建值勤岗亭,购置一批学习、生活、运动设施。落实防范措施,添置消防设施,坚持日查、月查、季查的“三查”制度,有效地杜绝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强化综合治理,落实部门责任,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网络;全力协同配合,维护好群访人员聚集现场的秩序,有效地维护了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接待工作】参与或承办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及中央督查组等中央、省部级领导50余批次1600余人次来浔考察、走访慰问的接待工作。高质量安排好市领导外事、商务会见活动,先后为市领导会见荷兰RDM集团总裁约普、鹿特丹港务局董事长威廉姆、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等重要外宾和客商服务共计20余次240余人。

【参与市委中心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引进项目7个,共引资2406万元,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引资任务。二是村建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办公厅共筹措资金8万余元,解决了大塘村200多户家庭约1800人口吃水难的问题。三是圆满完成扶贫任务。办公厅为扶贫点永修县城丰乡捐资2万元、电脑8台、办公桌椅20余套;担保贷款5万元,大力发展种、养业;争取人畜饮水工程等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四是积极开展“五助工程”。办公厅全员与庐山电子厂、九江动力机厂下岗困难职工结成“一帮一”对子,全年累计捐款54490元。同时资助两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上学。

【机关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机关周二、五学习制度和机关干部周末学习日制度。在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的同时,带头在市直机关单位开展学外语、学电脑活动,坚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上辅导课,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到湖口金砂湾工业园、星子造船厂、九江学院、庐山区“一城两园”等地参观学习调研。二是成立办公厅机关党委,选举产生办公厅机关党委班子,作出了《关于开展创建“四型”机关的意见》,增强了机关干部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将办公厅党支部和机关离退休支部进行调整,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三是积极开展“三整治、三提高”活动,抓好行风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并根据行风评议代表和群众反馈的意见,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办文办会限时制、四套班子办公厅协调制度和大院管理等制度。四是向社会公开承诺“八不让”,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在办公室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通过竞争上岗,有16名干部提拔使用,对9名干部进行轮岗。积极向市委推荐干部,共有9名干部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

(中共九江市委办公厅)

组织工作

【概况】2003年,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10483个,其中党委429个、党总支629个、党支部9425个。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乡镇党委182个;城市街道党委2个、党工委10个;企业党委148个、党总支220个、党支部3056个;事业单位党委39个、党总支115个、党支部2034个。全市共产党员195704人。其中:正式党员190180人,占总数的97.18%;预备党员5524人,占总数的282%;女党员26236人,占总数的13.41%;少数民族党员458人,占总数的0.23%。干部98891人,其中女干部27213人,占总数的27.52%。全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加快九江发展、实现率先崛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启动大规模培训干部战略,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按照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先后组织914名县处级领导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班,12万余人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报告会;共培训干部35040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21.3%,完成了1/5的培训任务;委派34名县级领导干部和科级干部到中央、省级机关和沿海发达地区跟班锻炼,12名科级干部到市信访局跟班学习,30名市直机关科级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多形式、多渠道的逐级培训、调学、考学制度进一步完善。

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市委领导下,精心组织县(市、区)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提名的381名人选(除党委中的差额人选外)均高票当选,新一届县(市、区)党政班子平均年龄比换届前下降了2.5岁,本科以上学历干部所占比率比上届增加了11.5个百分点,12个县(市、区)党政班子都配备了一名硕士研究生;换届后及时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开展创建“一二三”先进县级班子和“三民”乡镇好班子活动;按照机构改革的要求,对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庐山管理局和84个市直单位领导班子进行选配,较好地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先后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县级领导干部考察工作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制发《干部任用条例》程序运作图,制定《全市〈干部任用条例〉检查评价办法》,有效地提高了《条例》贯彻落实水平;通过实行市直单位中层领导职务竞争上岗、落实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和制定特定干部分流政策等改革措施,拓宽干部“出口”渠道,基本形成“能上能下”的合理流动机制。在公开选拔6名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同时,市直单位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共1876人参加692个科级职位的竞岗,有338人是新提拔使用,占任职总数的48.8%;近600名干部通过提前离岗、任期届满和不胜任现职等途径离开领导岗位;开展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进社区活动,形成对领导干部“8小时外”的有效监督机制。2003年,县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获全省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单项先进。市直单位中层干部实行全员竞争上岗的主要做法受到上级肯定,并在8月全省纪念《国家公务员条例》颁布10周年的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开展“十面红旗”争创活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新进展。以“三级联创”为抓手,通过落实领导干部和部门抓村建工作责任制,并实行档案管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得到加强,全市涌现出126个“六好”乡镇党委、1208个“五好”村党支部;先后创办示范服务基地21049个,有9787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127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257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干部;“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活动成效明显,全市有18575名干部为20798户农户担保贷款8029万元,帮助发展生产项目2142个,带动63297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以推广浔阳区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为契机,在全市打造城市明星社区60个,同时探索建立农村村落社区182个;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为目标,重点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力度,全市有392个“两新”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占应建党组织的85%;以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为主题,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三整治、三提高”活动为载体,机关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党建工作也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以争当“三个代表”实践者系列活动为平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市53358名农村无职党员中有37608人在设置岗位上发挥作用;以保障党员基本权利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立特困党员救助机制,形成党内特困群体长效保障机制;党员电教机构和网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始启动。

贯彻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开创出新局面。会同人事部门就加强全市人才工作进行调研,完成全市人才初步规划,起草《九江市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对九江市人才工作的培养、使用、引进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市共引进博士30名,硕士350名,仅九江学院就引进博士16名,硕士150名;制定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量化标准和细则,在初选、复选的基础上,最后评选出60名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立了3000名“九江籍在外地工作人才”和1000名涵盖全市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信息库。

开展公道正派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以加强学习为先导,以建立公道正派长效机制为目标,认真开展“四个一点”读书学习活动和“八个一”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等活动,解决妨碍公道正派的突出问题20多个,修订完善规章制度34项。特别是按重点工作评分、常项工作扣分、创新工作加分的方法创新组织系统的考评机制,大大激发了全市组织系统工作创新的积极性。高起点创办《九江组工》,打造组织工作学习交流新的平台,全市组工干部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章190多篇,市组本级获得全省组工信息工作先进奖和全市综合突出贡献奖;4篇获全省好信息奖,3人获全省优秀信息员称号;征集树组工干部形象文章100多篇,其中有3篇被中组部刊物采用,1篇在《江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2篇获奖;公道正派作风贯穿到组织部门各项工作中,“公正廉明清、学新实细勤”十字经己成为全市组织部门作风建设主旋律。

【深入开展“三项创建"活动】2003年,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全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扎实地开展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十面红旗”,创建“抓好‘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县(市)领导班子,创建乡镇“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活动(简称“三项创建”活动),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涌现出一批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的“亮点”和“品牌”。浔阳区成功申报“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丁官路社区支部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海扬公司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全市已初步评出71个红旗单位、16个“三民”乡镇好班子、4个“123”县级好班子、19个“三培两带”先进单位、29名农村“双带”标兵。二是提升了县、乡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县、乡领导班子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明显增强,2003年,九江市成功阻击了“非典”疫情的进入,抵御了特大旱灾的侵袭,顺利推进了机构改革、企业改制、撤乡并村等重大改革;全市有273个村由二类村升为一类村,有712个村支部成为“五好党支部”,有126个乡镇成为“六好乡镇”。三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创建活动,各地加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教育力度,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推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区党建工作创出两大品牌】在城市推广浔阳区“三三四”模式,不断夯实党在城市的工作基础。“三三四”即:明确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三级社区党建工作职责,构建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机制;设立区“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街道社区党建共建议事会”、“社区党建联系会”三个非常设议事组织,形成横向到边的协调参与机制;组织实施“核心工程”、“道德工程”、“久安工程”和“民心工程”四大工程,致力于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树立社区文明形象,加强社区治安联防联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11月15日,浔阳区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研讨会召开,副省长孙刚,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张明亮,中组部组织局副局长张国隆,北京社科院院长朱明德、副院长袁懋栓,省政府副秘书长金细安,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弘强,省民政厅厅长罗筱玉、副厅长杨运勇以及有关人员106人参加了研讨会,对该模式进行专题论证和研讨,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农村推广都昌县“一会五站”模式,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一会”是以农村“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老知识分子、老复员军人)为主体,由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组成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下设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监督站、文体活动联系站、邻里互助帮困站、民间纠纷调解站“五站”,义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处理村落社区有关事务。通过推广“一会五站”模式,加强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改善了农村村落环境卫生条件,推动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弘扬了邻里互助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促进了农村社会最基层层面的稳定。

【建立党内特困群体长效救助机制】为帮助党内特困群体度过难关、走出困境,九江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建立特困党员救助会、救助特困党员”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直机关工委组成市特困党员救助会,具体负责调查、了解全市特困党员情况,研究市本级特困党员救助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指导县(市、区)特困党员救助会的工作;采取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直机关工委各出一点,有关事业单位资助一点,党员个人捐献一点的方式,分别在市本级和县(市、区)筹集特困党员救助金,用于对特困党员救助;规定市本级每年筹集特困党员救助金100万元,连续筹集五年,共筹集500万元;各县(市、区)每年筹集至少20万元,五年不少于100万元。2003年,市、县两级特困党员救助会已筹集救助金444.1万元,其中市本级97万元,各县(市、区、山)347.1万元。全市已有4000多名特困党员得到有效救助。【开展干部监督进社区活动】2003年,九江市以提高干部监督工作的群众参与度为出发点,以社区为平台,积极探索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在全市范围内(12个街道和11个城关镇,共214个社区)开展领导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共有5105名县(市、区)委管理的科级干部、1346名市委管理的处级干部、419名垂直管理的处级干部接受社区监督,参与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拓宽了民主监督渠道。2003年全市被查处的25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有15名是通过开展干部监督进社区而反映出来的。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共同参与社区活动,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得到加强。

【重要会议】3月12日,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各县(市、区)委、庐山管理局党委、九江及共青开发区党委分管副书记、组织部长(人事处长)、老干局长,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分管负责人,骨干企业分管组织工作的负责人共220人参加会议。市委书记刘积福讲话,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传达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尧希平作工作报告,会议表彰了2002年度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

3月19日,全市村建工作会议举行。市委村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各县(市、区)委分管副书记、组织部长、村建办主任,市直“包村挂乡”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2003年度市直村建工作队员参加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尧希平讲话。

(中共九江市委组织部)

宣传工作

【概况】2003年,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根主线,紧扣“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奋斗目标,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各项工作亮点频出,有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理论武装工作兴起新高潮。全市宣传思想战线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教育人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头等大事,认真组织,步步推进,全面兴起理论学习、宣传、研究新高潮。理论学习不断深入,市委中心组先后13次12天分专题重点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十一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内容。领导干部“每月一课”不断完善、创新,全年共组织12场主题报告会。理论宣传有效拓展,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建设美好九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系列座谈会。下发《关于在全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见》,市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赴各县(市、区)宣讲50多场,直接听众1万多人。全年共组织理论专版20多个,刊发理论文章近200篇。《九江日报》从下半年开始,将半月一期的理论专版改为每周一期。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全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暨第五次邓小平理论研讨会,评选获奖论文42篇。编辑《全市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优秀论文集》,入选论文200多篇,达60多万字。全市共有100多篇理论文章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其中市党政主要领导有4篇理论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理论专版和《求是》杂志上发表。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组织“十六大知识竞赛”、“万名党员看九江”、“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等活动。举办基层党校党课教学骨干培训班,开展基层党校“创先争优”、党课教案评比、教学观摩等活动。在社区和村级普遍建立基层党校分校,新增非公有制企业党校5所。全市共有99所基层党校达到省级考核标准,向省里推荐了4个省级先进基层党校和14名省级优秀党课教员。

新闻舆论宣传创造新纪录。全市新闻战线始终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上稿数量和质量都刷新了历史纪录。新闻宣传以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一二三四朝前奔”、“学浙江赶芜湖"、“一手抓经济一手防‘非典'”、“城市建设三个变化”、“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建设美好九江”、“建设学习型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农民贷款干部担保”、“下岗工人再就业”、“关爱困难群体”、“三项创建”、“行风评议”等一系列专题报道;精心策划“'98抗洪记者看九江”、“百名记者下基层”、“弘扬井冈精神记者特别行动”、“知名记者看九江”等集中宣传报道活动。做到一个时期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兴起一个高潮,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的积极作用。新闻上稿势头强劲,全市在省以上新闻单位用稿2800多篇,其中《江西日报》头版头条30多篇,《人民日报》120篇,中央电视台70多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0篇,《经济日报》30多篇,《光明日报》20多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均在头版位置对九江进行宣传,实现了新闻上稿的历史性突破。特别是《人民日报》10月27日刊登的长篇通讯《九江:三大民心工程暖民心》,成了九江宣传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牌。各县(市、区)新闻上稿质量、数量也取得丰硕成果。8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星子县全国优秀教师钱茶花的先进事迹。县(市、区)在中央三大报上头条,这在九江历史上不多见。新闻管理日趋完善,建立和完善新闻上稿通报、审读审听审看、重点稿件奖励等相关制度,定期召开审读员会和新闻例会,通报阅评情况。围绕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及加强新闻宏观管理,出台文件。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在新闻系统认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素质,举办全市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组织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试,新闻宣传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外宣传有声有色,在香港《文汇报》推出系列专栏《九江:美好的明天、辉煌的未来》、《九江在崛起》、《赣“农贷官保”助乡民致富》等;组织九江(福州)经济合作洽谈会、2003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暨九江行、海外侨胞江西行(九江)恳谈会、2003中国(五会)经贸恳谈会等招商引活动宣传。在中央电视台、香港有线电视中国旅游与经济台连续播出庐山形象广告。精心制作,免费发送《诗画九江》风光VCD、《与名人游庐山》等画册1万多本。互联网新闻管理进一步规范,出台相关新闻管理制度,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网络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网络阵地不断拓展。

两大城市创建实现新突破。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坚持“三贴近”,以提升城市品位为出发点,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文明城市和学习型城市两大创建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一是文明城市建设再创佳绩。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城乡联动、军警民共建的工作机制。下发《九江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解书》,定期组织明察暗访,成立义务督查组,加强群众监督力度和舆论监督力度。武宁县一次性通过国家检查验收,跻身2003年度“国家卫生城”行列,为2003年国家命名的37个镇(县城)之一,为全省惟一一个。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庐山区浔海花园社区建立新型社区人际关系“邻里情”活动试点,营造了“开心出门、热心串门、放心进门”的良好氛围。文明行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全市共有10个行业被评为全省文明行业,33个行业被评为市级文明行业。深入开展“告别陋习,树立新风”、“千里京九文明走廊”建设活动,永修县入选省“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第二期项目。二是学习型城市建设氛围日益浓厚,召开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经验交流会,编印《建设学习型城市读本》2万册。建立委员联席会制度、工作情况督导制度、创建工作激励机制。坚持和完善“学习日”制度,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一月一本书、一季一交流”群众性读书活动和“建设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评选活动。举办全市“首届学习周”,组织一系列比赛活动,参与面广、人数多、影响大。

文化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全市立足于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坚持党的文化方针和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庆祝建军76周年暨’98抗洪胜利5周年专场文艺晚会、全市第二届金秋艺术节大型系列文艺活动。全面开展“五一”、“六一”、“七一”、国庆、元旦等节庆系列演出活动。认真组织“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卡拉OK电视大奖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初具规模。市委宣传部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对演出走向市场进行了初步尝试,永修、武宁、德安等县发展文化产业,取得初步成效。全市教育产业的进展迈开较大的步伐。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九江工程学院筹建工作已经启动。通过了九江职大、九江师范合并组建方案。高中教育园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园区的选址、土地测量及地形图绘制工作。社会力量办学势头强劲。全市新发展民办学校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就有7所。2003年,全市文化教育成绩斐然。市教育局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电视文艺专题片《千年书院白鹿洞》获十六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待芳芳》、《红星闪闪》获江西省首届小戏小品大赛演出、编剧、导演一等奖。九江市在省“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卡拉OK电视大奖赛中获组织奖、团体三等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采茶戏《梆儿声声》在山东博兴举办的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夺得银奖、组织奖、表演奖。湖口县《幸福的轮子》获省政府“谷雨”文学二等奖。都昌县致力于鄱阳湖文学研究,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被省文联誉为都昌文化现象,该县文联被评为全市惟一的“全省先进文联”。文化市场管理日益有序,文化娱乐、网吧管理日趋规范,扫黄打非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收缴非法录像制品5万余片(盘),处罚违法经营单位16个,取缔无证经营户21家。

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围绕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这个主题,结合实际,着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开展“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建设美好九江”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社科理论界人士座谈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书画展、电影放映周等系列活动,特别是“'98抗洪记者看九江”、走访慰问抗洪部队等活动,富有特色,影响很大。编辑出版反映抗洪精神的报告文学《人间奇迹》、史料文集《众志成城》、新闻史料集《聚焦九江》,制作出版《人间奇迹》电视专题片。开展思想建设系列活动。首次开展评选“九江市首届诚信企业”、“十佳诚信企业”、“十佳诚信员工”活动。继续全面开展“十大道德标兵”、“为人民服务十大标兵”评选活动,认真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读书活动。树立和推出一批先进典型,武宁县荣获全省思想道德建设“三贴近”创新奖。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邹沅清入选全省“井冈之子”,在全省集中宣传。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巨石九江工厂、清源集团作为企业典型在全省集中宣传。不断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变更“九江市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隶属关系,思研会秘书处由市经贸委转为市委宣传部。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采用市场运作手段,筹资20万元重建烟水亭阅报栏,成为全市社会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切实加强社情民意调研,全年省宣舆情信息采用80多条,中宣部《舆情摘报》3篇,《九江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在中央文明办刊物《精神文明建设》第24期单篇采用,多篇舆情信息受到中央、省委领导重视,并作出了批示。全年舆情信息和精神文明建设信息位居全省前列,被评为省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思想政治研究不断深入,6篇研究文章在省第十八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上交流发言。

【“九江在崛起”系列宣传活动】3月,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九江在崛起”系列宣传活动。在香港《文汇报》编缉6个专版:3月5日,在B12版刊登《崛起的江西,美丽的庐山》专版,重点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庐山的人文景观;3月7日,在C1、12版刊登《抢抓战略机遇、推动九江大发展》专版,详细介绍庐山区、瑞昌市、都昌县、修水县的发展态势;3月14日,在C1版刊登《九江山水,得天独厚》专版,宣传九江市部分旅游景点的独到之点;3月16日,在Bl、12专版刊登《屹立于鄱阳湖畔,崛起於宁汉之间,九江前途无量》专版,重点宣传九江市领导干部在农村工作中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抢抓战略机遇,推动九江大发展的情况。

【领导干部"每月一课”主题报告会】2003年,市委宣传部陆续邀请省委党校副校长王晓春、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室主任李国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湘泉、省社联副主席沈谦芳博士、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鸾书、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汪玉奇、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乔然教授、国家民政部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张明亮、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文新华、中央党校教授钱俊生、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主编钟国庆、国家行政学院法律教授杨小军等来九江市作专场报告。领导干部“每月一课”,由九江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指导委员会主办。参加报告会的对象是九江市四套班子领导及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班子领导,市委各部门、市直和驻市各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相关部门的有关同志。领导干部“每月一课”对领导干部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长知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已成为九江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一个响亮品牌。【《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九江:三大“民心工程“暖民心》】10月27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上,发表3000多字的长篇通讯《九江:三大“民心工程”暖民心》。通讯详细报道了九江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移民建镇、农民贷款干部担保和扶助城市困难群众三大民心工程的做法和经验。作为全国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人民日报》在如此显著的位置上以如此长的篇幅宣传、介绍地市一级的做法和经验是少有的,这是对九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推广。1961年2月16日九江江洲公社战胜连年涝灾、实现粮食自给的事迹刊登在《人民日报》一版头条,42年之后“九江”二字又赫然跃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张延芳董爱军)

统战工作

【概况】2003年,九江市各级统战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实现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讲学习,深调研,为推动统战工作上层次提供新动力。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整治、三提高”、创建学习型机关相结合。全市统战系统共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辅导报告会、研讨会、读书会等78次。二是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培养“两支队伍”、提高统战成员整体素质相结合。市、县两级统战部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人员857人。选送56名党外干部、县区分管书记赴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三是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调研工作相结合。组织力量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统一战线、统战工作协调机制等14个课题进行调研,撰写了25篇调研报告,其中1篇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成果奖、3篇在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统一战线理论研讨会上获得好评。

抓机遇,争支持,为推动各方关心支持统战工作打开新局面。争取各方支持,形成了由统战部牵头、协调、抓总的机制;在县(市、区)全部实行“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归口管理、合署办公”的大统战格局。在统战部长由党委常委担任的问题上有重大突破,武宁、修水、都昌、浔阳区统战部长由党委常委担任。统战宣传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九江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统战活动、统战人物宣传专栏,大力营造舆论氛围,扩大统一战线影响。在中央统战部网站、江西统一战线网站发送宣传信息稿37篇(条)。在其他国家级、省级报刊发送稿件80余篇。统战部门工作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

换好届,安人事,为多党合作谱写新篇章。着眼于贯彻党委的意图、实现政治交接、加强统一战线团体组织的自身建设,精心准备,周密安排,先后对6个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协会9个单位进行换届,圆满顺利完成换届任务。6个党派89名市委委员、工商联95名执委全部顺利当选,党派、工商联、宗教团体负责人都以高票当选。通过换届,推荐安排了一批同中共真诚合作的党外人士,党派、工商联、宗教团体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班子年龄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市委满意、统战系统单位满意、党外人士满意的目标。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换届党外人士的推荐提名工作。全市新提拔党外副县级以上干部42名,市政府9个部门配备了党外领导干部。党外干部安排出现两个历史性的突破:一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安排了1名党外副院长;二是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市工商联会长。

贴中心,服大局,为经济建设服务取得新成效。依托统战性社团组织,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先后配合市政府成功举办东京、福州、温州等国内外的招商宣传推介活动。2003年10月份由市委统战部牵头举办的2003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是统战部门主动探索由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招商新路子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一次规格高、规模大、影响深、效果好的一次系列招商活动。这次恳谈会共接待3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名客商,达成意向项目12个,签约资金9亿元;12月份,协助市工商联举办九江商会百年庆典活动,期间举行经贸洽谈,签约合同资金18.1亿元。推动光彩事业,建立光彩事业示范项目13个,新增到位资金5000万元,解决就业和下岗再就业人员2000余人。推荐8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优势,为党外人士建言献策提供支持,建立了300多名统一战线各领域党外代表人物储备库,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感情上沟通、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扬优势,化矛盾,为维护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作出新贡献。坚持多党合作,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召开民主协商会、双月座谈会、情况通报会12次。开展各种谈心活动,听取、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聘任特约行风评议员,参与全市行风评议活动。在“非典”期间,支持鼓励民主党派、无党派医学专家参与义诊,奉献爱心,动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支援“抗非”捐款捐物计90余万元。建立宗教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强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的意见》,在县、乡(镇)、村建立 “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协调机制;妥善处理西园清真寺、化善堂迁移重建问题;制止了武宁太平山佑圣宫纠纷问题,维护了民族宗教界稳定。

练内功,改作风,为搞好统战系统自身建设注入新活力。开展“三增强、四热爱”、“六个一”等系列活动,努力做到“五倡导、五力戒”。在机关干部中实施竞争上岗,提拔一批年纪轻、有才干的年轻干部,形成了机关蓬勃向上的风气。各县区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机关作风和干部面貌出现了明显进步。

【全市统战工作会议】4月7日,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传达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工作,部署2003年工作任务。会议由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主持。市委书记刘积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赵登荣作工作报告。各县(市、区、山)分管书记、统战部长,市委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驻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重点中学、医疗卫生及科研院所有关负责同志和统战部长(科长)近180人参加会议。会议表彰了15个目标管理先进单位、11个目标管理单项先进单位和25个先进个人。会议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各级统战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时代特征,切实转变作风,继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局面,为加快实现九江率先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领导考察】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王林森一行到德安考察指导工作。在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赵登荣和德安县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德安县宝塔工业园和民营企业达晟纺织有限公司、磨溪乡大棚蔬菜基地和乡中心小学。

【“双月”座谈会】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召开“双月”座谈会,通报全省、全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市委关于加强统战工作的三个重要文件,并就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问题进行座谈讨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发言。

【“讲诚信、树形象"活动】4月10日〜12月5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民营经济服务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九江日报社、九江电视台8家单位联合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讲诚信、树形象”活动。对在活动中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非公有制企业,分别授予“十大诚信企业”和“讲诚信、树形象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九江日报社、九江电视台对评选产生的十大诚信企业及先进单位进行了宣传报道。

【参政议政成绩斐然】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各民主党派提案获得多项表彰。民革市委会、民盟市委会的提案分别获优秀集体提案、集体提案征集工作组织奖及反映社情民意的先进集体奖。民革、民盟成员、农工党员的个人提案分别获优秀个人提案、先进个人和优秀社情民意奖。

【企业统战工作会】4月25日,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统战工作联席会召开,20多家大中型企业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出席会议。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到会并讲话。会议指出,统一战线同样可以成为实现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会议强调,要通过学习贯彻全国、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企业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由党委统战部负责协调的企业“大统战”工作机制,形成党政群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基层调研】5月23日,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赵登荣率部领导班子成员到湖口县舜德乡石岭村,就包村项目的落实和“农民贷款、干部担保”工作调研检查。赵登荣等部领导为石岭村的黄花种植专业户彭永泽、水产养殖专业户杨火金每人担保贷款1万元。

【两支队伍建设】市委重视统一战线两支队伍建设。安排1名党外干部担任市法院副院长,实现了市级法检两院党外领导干部安排零的突破,安排1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市工商联会长,安排1名党外干部担任市农业局副局长;在统战部机关,转任、提拔、交流了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在中层领导干部中实施了竞争上岗。

【统战部长座谈会】8月19日,全市统战部长座谈会在龙翔国贸大厦召开,13个县(市、区、山)统战部长出席会议,汇报各地工作情况和安排。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赵登荣作总结讲话,提出了三点要求,即以大培训为抓手,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以创新为手段,实现六个突破;以服务为宗旨,抓好十项工作。

【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10月10日,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与九江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03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在市图书馆举行。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实业家和商界巨子与会。全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省侨联主席曾华新,市领导蔡晓明、林兴富、程来安、甘智德、冯静、赵登荣等出席。恳谈会由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主持。出席恳谈会的嘉宾有香港招商引资联合会副会长、菲律宾辉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国,中巴经贸友好促进会会长王志山,美国豪富来环保公司副总裁梅一凡,东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玉郎,香港和易集团副董事长林惠等。市长蔡晓明发表讲话。会后,客商们参观各县(市、区)展厅,并就有关招商项目进行洽谈。通过“五会”交流,增进了海内外对九江的了解,使九江与海内外企业家建立起紧密联系,进一步扩大了九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统战培训】10月26-30日,举办一期各县(市、区、山)党委、政府分管民族宗教工作副部长、局长(主任)培训班,共25名学员参加培训,学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交流工作经验。11月下旬举办一期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

(欧阳克)

政策研究

【概况】2003年,中共九江市委政研室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设立专项课题基金,建立重大决策调研和优秀成果奖励制度,服务大局,强化调研,当好参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确定重点课题调查研究,共撰写各类调研报告40篇,有11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其中《九江:三大“民心工程”暖民心》、《九江开展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抢抓战略机遇期、推动九江大发展》等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中国改革报》、香港《文汇报》上登载;《浔阳区社区党建新探索》、《弘扬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加入WTO:欠发展地区政府超越自我的挑战》分别荣获江西省政研系统首届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服务市委工作大局,抓好县域经济考评的组织协调工作和参与市委重要文件、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发挥县域经济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制订并完善县域经济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县域经济考评工作,促使县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深入开展抓好“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活动的意见》、《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开展“五助工程”活动的意见》等6个市委重要文件和30篇市委、市政府领导讲话稿的起草任务。同时多途径拓宽政研渠道,全年编辑《决策参考》11期,《县域经济简报》7期,向市委领导反映在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0条。

按照办成市委的喉舌、领导的助手、工作的向导、党员的朋友的宗旨,编辑出版《九江党刊》,不断创新版面、调整栏目、扩大容量、提高质量。全年出刊12期,刊发稿件436篇,处理稿件文字600余万字。

【经济发展战略取向调研】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形成《2002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3年工作展望》和《关于2003年市委工作的几点建议》等文章。其中《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在市委八届二次全会上得到市委书记刘积福充分肯定,被认为是近几年写得最好的文件之一。这些文稿为市委最后确定《一二三四朝前奔》的工作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形成了《中共九江市委2003年工作要点》。

【工业园区建设课题调研】组织人员开展九江市工业园区、瑞昌市黄金工业园、九江市项目库建设的调查,并到南昌、上饶、奉新等地考察学习,形成系列调研文章。其中《关键在运作,核心是融资——上高奉新工业园快速崛起的启示》一文被市委书记刘积福批示,在市委中心组学习时讨论。

【“三农”问题调研】围绕“三农”问题,就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村级债务、农民贷款干部担保等专题开展系列调研,形成《实现农民增收要有过硬的措施》、《尊重农民权益,有序引导流转》等调研文章,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其中关于农民增收的文章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县域经济课题调研】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市委政研室下派3个调研组开展县域经济发展课题调研,形成《发展与观念一起俱进,代表与百姓一路同行》、《赴都昌、彭泽调研情况汇报》等材料。其中《关于推进农民贷款干部担保工作的几点建议》一文被市委书记刘积福批示。

【九江沿江沿路开发课题调研】根据九江发展需要,市委政研室组织力量针对九江沿江沿路开发、九江文化产业等专题开展调研。其中《关于沿江沿路开发的思考》一文在中央政研室主办的《学习与研究》上刊发。

(刘向东)

政法工作

【概况】2003年,全市政法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加快九江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了全市社会稳定。全市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敌对势力滋事捣乱事件、有影响的恶性案件、群众性纠纷械斗事件、特大火灾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发生金融单位被盗、被抢以及爆炸事故。全市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明显下降。

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全市转化一批法轮功人员,破获一批散发、张贴、投寄法轮功宣传品案件,抓获涉案人员多名。全面组建维稳信息督查员队伍,全市有市级维稳信息督查员45人、县级269人、村级2241人。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报告制度。全年共排查出来不稳定因素170件,所有不稳定因素都得到及时化解。搞好信访接待工作,无赴京集体上访,无赴省重复集体上访,无省重点管理县。做好“非典”期间的维护稳定工作,确保了全市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

社会治安明显进步。全市政法机关坚持“严打”方针,以打黑除恶为龙头,以“打两抢、抓现行、打流窜、追逃犯”和反盗窃等专项斗争为手段,卓有成效地打击了各种犯罪活动。市公安局获全省“严打”整治斗争第一名。搞好了省综治委重点整治的瑞昌市和市综治委重点整治的九江开发区的整治工作。抓好公共娱乐场所和服务行业的整治,查禁了“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全市层层深化“严打”整治斗争,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社会各界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

防控体系初具规模。加强在城区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网络建设。从市区的治安实际出发,统筹规化,整体布局,编织了六大防控网络:全方位的应急网络,以指挥中心为龙头,公安110与交警122、消防119三台合一;卡口岗亭查缉堵塞网络,在市区设立7个治安卡口查报站,由巡警负责统一管理,全市共建治安查报站30个;三级巡逻的社会面控制网络,交警、巡警负责主要街道的巡逻,公安分局担负辖区内支路和巷道的巡逻,基层派出所负责辖区重要部位、站点和公共娱乐场所的巡逻;重点要害部位守护网络,在全市所有金融网点、大中型商场、宾馆和公共娱乐场所实行保安服务;科技监控网络,市公安局在7个卡口和12个交通要道安装图像监控设备,城区230个金融网点均建立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并与110报警系统联网;防控体系基础网络,以人口管理为重点,联网运行、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建成,实现了对市区人口和社区治安管理的防控。2003年,市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1%。省公安厅在九江市召开全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建设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九江市建立城区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经验。

服务发展卓有成效。全市政法战线围绕九江率先崛起的工作大局,按照“一二三四朝前奔”的工作思路,推出一系列服务、促进和保护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查办力度,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民事、行政审判工作,依法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化解大量经济、社会矛盾。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改进行政管理,增强了服务实效。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政法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星级创优”和“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全市政法机关加强“进出口”管理,落实“凡进必考”的原则,通过全省公务员统一考试共录用104名政法干警,清理无执法资格的工勤人员28人。全面推行干部竞争上岗机制。设立“108”信箱,受理群众投诉政法干警违法违纪问题14件,查处12件16人。全市政法干警共立功受奖777人次,荣立二等功1人,三等功24人,1人获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10家单位被省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单位”,23名干警被省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五星政法干警”。全市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案件和人数同比有所下降。

【“严打”整治斗争】治安乱点得到有效整治。全市共排查治安乱点96个,其中,乡镇50个,城乡结合部26处,林区、水域20处;取缔不健康娱乐场所21处,清理违章摊点17处,关闭网吧13家。社会丑恶现象明显减少。全市查处一批卖淫嫖娼、制黄贩黄、赌博案件,破获一批毒品案件,捣毁吸贩毒团伙多个,抓获一批毒品犯罪成员,缴获大量海洛因,查处吸毒人员多名。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整治,铲除一批滋生社会丑恶现象的藏污纳垢场所,黄、赌、毒案件呈逐年减少之势。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全市开展群防群治“六支队伍”和社会治安“六道防线”建设活动,共组建治安巡防队647个4582人,社区保安队117个1189人,治安信息员10899人,综治特派员1099人,治安志愿者6946人。开展基层“创安”活动。全市共创建达标安全小区355个、安全社区47个、安全乡镇91个、安全村1002个,人口覆盖面达77.6%,促进了城乡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的满意率达93%。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矛盾纠纷排查坚持“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市级每月、县(市、区)级每半个月、乡(镇、街道)每周排查一次矛盾纠纷,2003年共排查矛盾纠纷9654个,调处矛盾纠纷9488个,排查重点整治地区和部位111个。通过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整治打击,取得面貌改观的有110个。在市610办增设二科,负责全市的维护稳定工作,各县(市、区)成立维稳信息督查办公室,全市维稳信息督查员队伍在8月组建完毕,形成了市、县、乡、村构成的全市维稳信息督查工作网络。明确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做到有领导管、有部门抓、有人具体办,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建立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及时化解了一批不稳定因素。

【组织联合接访】政法部门的“联合接访”是九江市执法协调监督工作的创新,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和百姓的称赞,拉近了政法部门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保障了人民群众涉法信访渠道的畅通。2003年,开展了6次联合接访,共接待281人次,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长春,政法各部门、市人大政法委、市法制办、信访局等部门领导参加接待。对接待处理的信访案件,政法各部门对重点问题组织调查,一问到底。对某一个部门处理不了的,政法委牵头协调解决;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信访要求,认真疏导,释法解疑,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工作,直到上访人满意为止。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高标准提升县、乡、村三级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市各乡镇(街道)在机构改革中都设立综治办,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活动。全市197个乡镇(街道)共有专职综治干部662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健全综治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各级综治办都建有“一表二图七册”,实行微机化管理。高起点推出一批综治工作特色亮点。培育创新十大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高起点、高质量地培养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特色、有实效的综治先进典型。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综治干部素质。成立九江市政法干部学校,培训乡镇综治工作副书记227人次。2003年,全市政法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60余次,培训人员4100余人次。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维权网络。全市各县(市、区)成立青少年权益保护委员会,配备专职维权干部。各县(市、区)团组织成立青少年维权中心服务站。2003年,团市委与市司法局联合成立援助未成年人工作站,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和保护。二是抓好以“两法”为重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团组织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团市委联合公安、司法、劳动、文化、新闻等单位在全市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大检查;各中小学团队组织开设法制课和法制讲座;各级团组织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和学校开展法制宣传和咨询活动,同时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活动,有效减少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可能。三是抓好以“青年文明社区”创建为主要手段的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重点围绕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等内容,动员和组织社区青年开展志愿巡逻、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活动,维护社区安全,使青少年在参与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中加强法制观念。四是抓好以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载体的青少年维权工作。市政法委联合综治办、公、检、法、司、广电、劳动、工商等部门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要求争创单位设立青少年维权电话,开展承诺服务。截至2003年底,全市有“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争创单位269个,瑞昌市湓城公安分局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同时,团市委联合市综治办等19家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九江杰出(优秀)青年卫士”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青年执法者的典型。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采取“把住流入、流出两头,抓好住宿、择业两环,落实防范、打击两手”的举措,全力做好流动人口的日常治安管理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提出对流动人口采取“人性化管理,温情式服务”的工作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2003年元旦、春节、全国全省“两会”期间以及4〜5月份“非典”扩散期间,组织开展对流动人口的专项排查。下发2003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要点,普遍建立流入人口管理登记、发证、函调、网上调查、查验等工作制度,强调底数清、责任明这个基本要求。各县(市、区)逐步推行人口信息网络管理,全市已有6个地方完成了人口信息网,规范暂住人口管理,防止发生严重侵犯公民权益的事件。撤销了原由公安机关负责配合的收容遣送工作,取消了公安部门的代遣点,对流浪乞讨人员,严禁以“三无”人员的名义强行遣送;全市公安户政部门开展零距离服务行动,公安民警主动深入暂住人口集中的出租房屋、工棚工地办理登记发证工作,把服务送到暂住人口身边。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市委、市政府设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全市共建立县、乡、村三级帮教组织2181个。本着“就地消化,妥善安置,给予出路,保障生活”的原则,把安置的重心放在“就业”上,努力做到“居有房,食有粮,穿有暖,生产生活有保障”。各地建立帮教措施,不嫌弃,不冷落,不歧视,思想上进行疏导、教育,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行动上进行约束、规范,真正落实“不漏教,不失控,重转化,求实效”的帮教措施。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在耐心的帮教下,逐渐安家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政法调研工作】一是建立一支覆盖全市政法综治工作的信息调研队伍,设立信息调研员通讯卡,规定信息和情况报送方法,及时传递政法综治工作方面的信息和情况。二是建立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信息调研工作制度。市委政法委下发《关于加强全市政法综治信息调研工作意见》,对全市政法综治信息调研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并确定2003年度10大调研课题。三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四是编印《政法综治动态》28期,编印《政法综治动态》(增刊)12期。

【铁路护路联防工作】2003年调整了市铁路护路领导小组,办公室于4月29日在全省率先挂牌。全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围绕铁路安全、稳定大局这一中心,抓好“创建安全文明铁道线”活动,为保持全市辖区内铁路沿线的治安稳定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市铁路沿线,杜绝了盗抢、爆炸等刑事案件和拦截列车的群体事件,五类治安案件比上年下降50%,牲畜挡道比上年下降50%,路外伤亡比上年下降30%,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九江县作为“创建”示范点,开展“创建”活动“五个一”工程,即:铁路沿线每个乡镇成立一个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村建立一支义务护路队,每个组明确一名铁路治安信息员,每一户签订一份爱车护路责任书,每个基层护路机构建立一套护路联防工作台账。该做法已被省护路办作为“创建”经验转发至全省。

【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工作】2003年,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学校在认真总结2002年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周边治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市执法局把清理学校门前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作为整治的重点来抓;公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开展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整治等行动;市卫生局组织对学校食品卫生情况进行专项整治,检查学校1022所,学校食堂697个,责令整改378个,查处不合格食品566公斤;市文化部门对网吧经营场所、经营时间和接纳对象进行清理整治和规范;新闻出版部门对学校周边的书商、书贩违规经营的盗版、色情淫秽书刊、音像制品进行清理整治。驻市各高校结合实际,制定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工作方案,抓紧实施和完善,重点做好队伍建设,设立警务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物防和技能的投入。市政法委组织教育、公安等相关单位,分4个组对全市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进行督查,重点检查校舍、饮食卫生、消防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等情况,共抽查了52所学校,下发督查意见书30份,并下发督查通报,要求各地各校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整改到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机制的有关意见》,使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全市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形成了领导抓、抓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的格局。一是做到“四个纳入”:即把综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程,常抓不懈;把综治工作纳入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把综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把综治工作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评定,奖惩挂钩。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制,下发综治工作责任书,把综治责任直接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各县(市、区)一把手的肩上。三是进一步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纪检、组织、人事、监察部门的工作联系,定期检查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切实加强综治工作力度。2003年度一票否决1个单位,黄牌警告3个单位,限期整改1个单位,被列入重点管理乡镇13个。市综治办每季度、各县(市、区)每月、乡(镇、街道)每半个月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排查治安乱点和突出的治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开展重点整治,改变治安面貌。

市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参与综合治理的重大活动,部署综合治理工作,解决人员、经费等问题。5月,九江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在职党员、干部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全市有3万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社区、单位的治安巡逻活动。7月1日深夜,市领导刘积福、张华东、方长春、叶国兵等参加夜间巡逻,察看城区治安,慰问战斗在一线的公安民警和保安队员。市长蔡晓明、副市长彭泽洲多次接待来访群众,处理协调纠纷,使一批重大治安隐患得以化解。2003年,市委常委会研究综治工作5次,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召开“严打”整治表彰大会,对在“严打”整治斗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每人奖励1000元。2003年,全市各级政府加大对综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共投入经费达1890万元,其中市级投入300余万元。

(黄振贵)

农村工作

【概况】2003年,全市农村工作克服“非典”和严重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省委、省政府综合考评,九江市荣获“2003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设区市”第一名。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经过多年的努力,2003年九江市的农业结构突破了长期以来以拾遗补缺为主的被动适应性调整阶段,向以产业升级为标志的更高层次的调整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优化”: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0.2万公顷,总产88.5万吨,棉花播种面积4.5万公顷,总产5.3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8.5%和16.9%;水产品总量25.3万吨,增长4.1%,其中特种水产7.32万吨,增长20%。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如修水的蚕桑,武宁的药材,都昌的淡水珍珠,彭泽的彭泽鲫、棉花,庐山区、九江县、德安的花卉苗木等,都有了相当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二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85%,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新增绿色食品品牌2个,分别是都昌的“鄱湖”牌大米和九江县的“俊杰”牌黑芝麻;“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3个,修水宁红茶基地、九江县永安蔬菜基地、永修的鳜鱼和武宁的青鱼、草鱼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级认定。三是农业布局不断优化。从总体上看,全市已初步形成山区重点发展药材、蚕桑、“三竹”等,湖区重点发展水产、水禽和水生作物,城郊和“两路”沿线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水果和畜禽的格局,同时,传统的棉花、油菜等产业也正在向优势产区集中。由于农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75.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

产业化经营势头强劲。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全市新增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6家,1000万元以上的27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龙头企业修水宁红集团为龙头,以都昌菊三七开发有限公司、武宁黄姜集团、修水龙腾高科等省级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龙头企业群体。农产品流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528个,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新建农产品市场25个,尤其是九江果品批发市场的建立,为九江市及周边地区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全市新建各类农业示范园17个,其中种植业示范园15个,面积1466.7公顷;水产养殖示范园2个,面积333.3公顷。农业示范园效益突出,带动作用明显,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2373.43元,比上年增加259.54元,是自1996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已超过1/3,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农业投入不断增加。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03年全市财政支农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农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全市共引进农业项目294个,实际进资5.3亿元,比上年增加3.2亿元,增长152.4%,是近几年来九江市农业招商引资最好的年份。“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全市已有12960名干部为13394户农户担保贷款5025.8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用,为九江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农业后劲有所增强。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九江市全国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全市252座平退工程,湖塘、横港、云山等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以及第二批2.5万人饮水解困工程全面完工;鄱阳湖二期第四项防洪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包括退耕还林在内,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93万公顷,是近10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其中退耕还林两年任务一年实施;天花井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主体工程隧道正在开凿。扶贫开发、移民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新成效。全市13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规划正在实施,“五项扶贫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2002年度“两江”预备费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扶贫移民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移民的生活条件、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九江、彭泽、德安被评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城镇建设有了新亮点。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小城镇,其中庐山区的姑塘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镇。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基层组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新的提高,2003年全市农村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和恶性案件,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教师和医务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教育、卫生部门的乱收费现象有了根本性好转。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6‰,较上年减少了5.19‰,计划生育率达92.34%,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会议】11月28日,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会议在九江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和省委农工部的领导、市委分管领导以及全省兄弟市的代表。会议充分肯定了九江市农村固定观察点所做的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关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的意见》】8月12日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法人代表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到会讲话。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市委农工部起草了《关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市级龙头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市级龙头企业的标准和认定,以及做大做强市级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

【农业结构调整等多项调研】为更好地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4月20-27日,市委农工部组成5个调查组,分片对各县(市、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参与调查的干部各起草了1-2篇调研报告,经编辑成册后,分送给各县(市、区)领导参考,这项工作得到了市委书记刘积福的充分肯定。还组织农业产业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多项调研。

【创建学习型乡村】举办四期培训班。召开全市创建学习型乡村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市委常委、市委农工部部长方长春等市领导以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会议表彰了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推动了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活动】在抓好“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日常工作的同时,6月,市委农工部会同市委督查室对全市“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活动进行一次督查,起草督查报告。为配合这次工作的开展,编辑了8期“农民贷款干部担保”《工作简报》,有效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组建农村社会稳定情况信息网络体系】为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全市农村社会稳定情况,按照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建立覆盖全市的农村社会稳定网,成立一支市、县、乡、镇、组信息队伍,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有效预防了农村社会的多种矛盾。

(沈天华)

机关工委工作

【市直机关单位党的工作会】3月11日,2003年九江市直机关单位党的工作会召开。市委副书记林兴富、省直工委副书记童水仙等领导以及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各县区机关工委书记共200余人出席会议。市委书记刘积福发表书面讲话指出: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是市直工委的重要职责,要通过建章立制、深入教育、强化督查,重点抓好“三整治三提高”,促进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林兴富、童水仙分别讲话。会议对2002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2003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了要求:一要抓学习,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二要抓典型,以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为抓手;三要抓作风,以切实开展“一帮一"关爱困难群体活动为载体;四要抓载体,以活跃起来为标志;五要抓自身,以加强内部管理为突破口,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大会还对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先进县区工委、优秀县区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三整治三提高”整顿机关作风活动】按照市委的指示精神,市直机关工委从5月份开始在全市机关开展机关作风整顿“三整治三提高”活动,即通过整治“三风”:不思进取的萎靡之风、不讲效率的拖拉之风、不讲纪律的涣散之风,解决当前机关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得过且过、玩乐享受的问题,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问题,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达到“三个提高”:提高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提高机关单位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提高党员、干部雷厉风行抓落实的自觉性和不折不扣执行市委决策的坚定性。

5月14日,“三整治三提高”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作动员讲话。随后,机关作风整治工作在市直机关展开。一是建章立制,各单位纷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三项制度”,即首问负责制、行政不作为追究制和公文限时办结制。二是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公布市直机关作风整治办电话,并在电视、报纸开办整治机关作风专栏,同时,市直机关99个单位的6900余名党员率先在全省实行统一挂牌上岗。三是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市直6000余名党员干部观看教育影片《惊涛骇浪》。为确保整治工作成效,市直机关工委先后三次对市直单位进行作风督查。经过近半年的作风整顿,市直机关单位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这一活动受到市委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南京经济区第三次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8月26-28日,南京经济区第三次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在浔召开,中共九江市直机关工委承办会议。南京等28个城市机关工委共100名代表参加会议。九江市市直部分单位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列席会议。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祥如,全国党建研究会机关党建专委会主任李振国,江西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童水仙莅临会议指导,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来安等市领导出席会议,林兴富代表中共九江市委向大会致辞,陈祥如、李振国分别讲话。与会代表交流了机关党建工作的经验和有益做法,共同研究、探讨新时期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大会收到21篇与会城市交流材料。

【“电信杯"系列知识竞赛活动】从3月份开始至“七一”前夕,市直工委在全市机关开展“学习新党章,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电信杯”系列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分为学习、分散考试、集中闭卷考试和电视大赛四个阶段。在前期的学习和分散考试阶段中,市委书记刘积福,副书记张华东、林兴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尧希平,市人大副主任胡春如等20名市级领导干部和市直各单位的585名处级干部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所在支部的考试活动,市直145个单位的党组织和全市13个县(市、区、山)机关工委共组织35000余名党员、6000名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对新党章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系统的学习。6月13日,竞赛集中闭卷考试在市委党校举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程来安等领导到考场巡考,120个市直单位、13个县(市、区、山)机关工委选派的387名基层支部书记、普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考试,其中301人获得90分以上的好成绩。经3场预赛选拔,6月30日电视决赛举行,林兴富、尧希平等领导来到大赛现场为选手们鼓劲加油,并为参加竞赛闭卷考试获得90分以上的选手抽奖。最后,浔阳区工委代表队获一等奖,市农村信用联社代表队、市执法局代表队获二等奖,九江县工委、瑞昌市工委和彭泽县工委代表队获三等奖,市港务局、市教育局、庐山区直机关工委等24个单位获竞赛组织奖,欧阳克等20人获闭卷考试幸运优胜奖。

【创建基层党建“十面红旗”】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市直工委按照“三有”标准,在机关、学校、企业、县区有针对性地选择10个单位为党建示范点,下拨10万元党费,帮助建立规范党员活动室,进一步规范市直机关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召开现场会指导检查党建工作,确定31个重点单位,积极参与争创省、市及市直单位基层党建“十面红旗”活动。

【“移动杯”演讲比赛】6月中旬,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移动杯’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建设美好九江”演讲比赛,以纪念’98抗洪胜利五周年,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抗洪精神,进一步掀起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热潮。共有来自市直30多个单位的36名选手参加比赛,充分展现了市直机关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现九江率先崛起的奋斗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6月17日,经预赛选拔出的15名选手进行决赛,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来安等领导莅临决赛现场观摩。最后,九江师专王苓获一等奖,市公安局黄惠英、九师附小郑媛俊获二等奖,九江师范凌琳、市旅游局汪国丽、九江港务局陈一江获三等奖。

【市直机关救助特困党员活动】作为“五助工程”的延伸,市直机关工委在全市机关开展救助特困党员活动,建立了市直特困党员救助会。6月17日,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九江电信分公司、九江移动通信公司、市烟草局10家单位在救助特困党员捐助仪式上率先向特困党员救助会各捐助救助款1万元,标志着市直机关“建立特困党员救助会,救助特困党员”活动正式启动。7月1日,刘积福、蔡晓明、张华东、林兴富、程来安、张远秀、尧希平等市领导参加市直机关特困党员救助会组织开展的走访特困党员活动,组成7个走访小组深入厂矿、社区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党员职工。全年市直机关筹集救助款40万元, 向特困企业党员发放慰问金30万元。

【市直机关“万名党员看九江"活动】配合全省“百万党员看江西”活动,作为九江市“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建设美好九江”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市直机关工委于6月中旬在市直机关单位中组织开展“万名党员看九江”活动。6月27日,300余名市直单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员劳动模范和党员先进工作者在市直机关工委的组织下,冒雨参观了九江学院、巨石九江工厂和九江市部分城建新亮点。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来安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地税杯"网页制作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配合全市学习周活动,市直机关工委于2003年底在市直机关中组织开展“地税杯”市直机关单位英语演讲比赛和网页制作大赛。网页制作大赛以“学习、发展”为主题,通过参赛选手制作的精美网页,全面展示市直各单位、各部门近年来所发生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精神面貌。经专家组评选,市地税局选送的作品荣获一等奖,市人事局、教育局选送的作品获得二等奖,市环保局、国税局、广电局、财政局、九江检验检疫局、九江海事局选送的作品获得三等奖,市人事局、教育局、烟草专卖局、地税局等单位选送的作品分别被评为最佳美工、最佳内容、最佳技术、最佳创意等单项奖,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被评为大赛活动组织奖。英语演讲比赛通过英语演讲的形式,讴歌机关干部爱我九江、兴我九江的满怀豪情。20多个市直机关单位的29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预赛筛选,17名选手进入决赛。最后,市国土局冷运岚、市广电局陈慧、市地税局胡嫦燕、市中级人民法院万里涛、九江日报社潘熙可、九江移动公司张亮分获市直机关组一等、二等、三等奖,市教育局车蓓蓓、九江学院鲁奇、九江学院王萍分别获得市直学校组一等、二等、三等奖。

【机关党建学会年会】10月27-29日,九江市机关党建学会第三届年会召开,会议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交流、研讨了机关作风建设特别是“三整治、三提高”活动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三整治三提高”活动,从理论上进行思考和总结,评选表彰了8篇优秀论文。

(周雷)

老干部工作

【概况】2003年,九江市老干部工作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贯彻中央两办、省委文件精神,切实做好离休干部“两费”的补发,抓紧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的工作。二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组织老干部集中收看、收听省委书记孟建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讲话,全年共组织老干部参加全市各类大型活动20余次,培训班10余次。三是做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达标创优”工作,全市65个先进党支部、71名“五好”党员受到表彰,其中9个先进党支部和15名“五好”党员在全省组织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市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大会上代表全省5000多个离退休党支部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一致好评。

【老同志情况通报会】1月7日,市委书记刘积福等领导在九江宾馆多功能厅向副地级以上老同志通报九江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并陪同老同志参观城建项目。

【正县级退休干部理论学习研讨班】2月25日,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与研讨班老同志一起学习中共十六大文件和胡锦涛考察西柏坡讲话;3月20日,市老干局局长罗幸泉主持学习会,组织研讨班老干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4月,组织研讨班老同志赴都昌县考察县域经济;12月2日,市老干局副局长樊成金带队,组织研讨班老同志赴湖北省黄石市高科技工业园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和活动,使老同志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强振兴九江的信心和决心。

【解决老红军遗孀生活补助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红军遗孀原有的生活补助偏低,要求提高标准的同志较多。市老干局根据情况一再与市有关部门协商研究,正式批准从2003年7月开始,增加到每月800元,以改善她们的生活,安享晚年。

【全市老干部工作通讯员培训班】11月,在市委老干部活动中心教室举办一期老干部工作通讯员培训班,全市共有55个单位、68名同志参加培训,并对学习积极分子进行了表扬。

【发挥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组织老同志教育青少年,关心下一代,开办家长学校896所,青年农民夜校83所,成立帮教小组1016个,帮教失足后进青少年1983人。聘请一些威望高、身体好、党性观念强的老干部担任行风监督员、评议员,收到较好效果。

(徐爱萍)

档案管理

【概况】2003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的两大职能,着力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深度,着力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争先进位,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档案工作】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市人大副主任谭毓清先后到市档案局检查指导工作,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府下拨17万元专款用于市档案馆大楼维修、历史档案抢救、消防设施改建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德安县、武宁县、庐山区、浔阳区下拨专项经费共计50余万元用于改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湖口、德安等县的档案事业费按馆藏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列入财政预算;武宁、永修等县档案事业经费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修水、星子等县把档案工作纳入县直及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修水县不仅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同时在县机构改革中恢复档案局正科级级别。

【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继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宣传工作,通过出宣传栏、结合12·4法制宣传日上街咨询和散发传单等方式,积极宣传档案法规。市档案局把学习档案法律法规列入创建学习型机关重要内容之一;九江县档案局利用电视台、培训班、《档案工作简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永修县档案局向领导和各个机关单位免费赠送《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庐山档案局主动为分管领导订阅一份《中国档案报》,进一步提高社会依法治档的意识。

【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贯彻实施情况】10月28~29日,全国档案执法检查组在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郭树艮的带领下,检查庐山档案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情况,庐山档案工作受到检查组的好评,郭树艮并为庐山档案局题词。为了更好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加强和规范九江市机关档案工作,推进依法治档,全面提高机关档案管理水平。11月下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档案局对104家机关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这次检查的对象主要是市委各部门、市直及中央、省属驻市单位。检查分自查和抽查两个阶段。在自查阶段,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照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检查自身的档案工作,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市档案局备查。根据自查情况,对市直18个单位重点抽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毓清参加了抽查工作。通过检查,发现全市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少数市直单位档案机构不健全;二是机关档案基础设施薄弱,保管条件差;三是机关档案人员业务索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并对执法情况进行通报。

【开展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工作】九江市档案局依据《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全市档案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和资格审查、持证上岗制度。市档案局与市人事局联合,于9月22-26日举办一期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班,全市共有104人参加学习,全部获得由市人事局、市档案局联合颁发的上岗证。目前,全市累计有287名机关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各县 (市、区、山)档案局也积极组织培训,普遍举办了1-2期培训班。瑞昌、永修、德安等县举办的培训班,把培训重点放在提高乡镇、村级档案人员业务水平上,对促进乡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村级建档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机关档案工作】全市各级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定级工作、机关规范化建档和目标管理复查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全年市级机关和县区级机关规范化建档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年内又有5家机关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其中九江海关晋升为省一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积极稳妥地推进文书立卷方法的改革,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江西省归档文件整理规范》。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开展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复查工作,共有135家单位通过了复查认定,重新发证换牌。市档案局还完成对12个县(市、区、山)综合档案馆目标等级复查认定工作,全部达到规定标准。

【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做好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依法加强对改制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做好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的档案处置工作,尤其是做好破产转制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档案工作,对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档案工作进行重点调研。市档案局对九江国棉一厂、国棉三厂、九江玻璃纤维厂等大型企业改制的档案情况进行调查、指导;德安、修水、武宁等县档案局主动介入,档案工作与企业改制同步进行,及时将改制企业档案整理和收集进馆。

【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监管】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做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建档工作。市档案局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登记,多次指导九江三期发电责任有限公司等24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建档工作;德安县档案局以县委的名义下发《德安县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对中德合作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档案进行整理,部分己移交进馆;九江县档案局规定重点建设项目的主办单位应当及时建立档案,其建档费用按每卷40元的标准列入工程概算,确保重点建设工程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开展社区、农村建档试点工作】浔阳区档案局在市局的指导下,在孤溪填社区开展社区建档试点工作,省档案局领导多次到该社区调研和指导,并把该区作为全省社区建档工作试点单位;都昌县档案局在蔡岭镇对税费改革建档进行试点,实地摸索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全县推广,成为九江市农村税费改革建档工作试点单位;彭泽、瑞昌、九江县等都己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档案收集进馆工作。瑞昌市档案局主动协助市政法办、综治办在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十簿、十档”,指导桂林等乡镇农村实施“八化”,促进农村规范建档工作,为全市综治工作“创优进位”作出了贡献;庐山区档案局在巩固农村建档工作同时,及时做好村民自治建档工作;都昌、永修两县档案部门积极主动服务,指导移民建镇点开展建档工作,确保移民建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德安县档案局本着为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务的指导思想,投入到农民工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初步为1万多名农民工建立了档案,在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中,农民工档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档案资源建设】年内接收和征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九江视察、市防治“非典”等重大活动、“九八”抗洪、上海知青在九江档案、地方特色档案和撤并转单位档案共计3404卷(册),整理档案20000余卷,抢救档案1000余卷(件),鉴定档案2000余卷(件),接待查档6000余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5000余卷册,其中档案利用两项指标均创建馆以来的最高记录。档案在为党和政府工作服务以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编纂《九江市委大事记》、《市委会议文件汇编》、《武宁县旅游指南》和《武宁县政权组织资料》等10种参考资料,受到有关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好评。

【市档案馆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发挥市档案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2003年12月22日被九江市命名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志市档案局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形式和手段有了新突破,这是全省第一家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综合性档案馆。

【政策法规数据库暨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档案信息网站建成开通】11月18日举行揭牌和开通仪式,省档案局局长李志勤和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出席仪式。市政策法规数据库是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十个重点数据库之一,也是市档案局和市信息化服务中心启动的“金字号工程”。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收集了4016件册文件,免费向社会开放。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政策法规数据库成为广大群众阅览“红头文件”的窗口,被誉为“文件超市”。九江档案信息网是又一宣传九江档案工作的窗口,这是继2001年九江市档案局率先在政府网站上设立档案信息网页后,又成为全省各级档案局率先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的单位之一。网站的主要栏目有馆藏介绍、局情介绍、伟人论档、政策法规、现行文件、历史驿站、服务社会等12个栏目。

【档案数据库建设】各级档案部门抓紧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市档案局全年录入文件级条目数28884条,案卷级条目数5787条,目前档案数据库数据累计达20余万条;湖口、武宁、修水等县文件级目录条目数据输入都达到5000余条以上。

【余明珠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2月20日,都昌县档案局工作人员余明珠被人事部、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市档案局荣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2月1日,江西省人事厅、江西省档案局对1999年以来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市档案局、德安县档案局荣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余明珠、朱华轩、李主松荣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档案室、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档案室荣获“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谢晓莉、高丽霞、尹先明荣获 “全省优秀档案工作者”称号。

【表彰全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12月1日,市人事局、市档案局联合对1999年以来全市档案系统中涌现出的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授予修水县档案局等4个单位“全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张连庆等11人“全市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表彰全市档案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工作者】通过各级档案部门和各单位的推荐、评选,12月2日市档案局授予九江市国土资源局档案室等17个单位“全市档案工作优秀集体”称号,授予熊毛女等23人“全市档案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

(黄生生)

党史编研

【概况】中共九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承担全市党史征集、编研、宣传工作任务,担负着存史、资政、育人的历史使命,对各县、市、区的党史工作具有指导职能。

2003年九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重点是在基本完成民主革命时期党史资料编研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转移到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来。党史编研和党史宣教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取得较大成绩。2003年,九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党史编研、党史宣传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编写出版《众志成城——九江’98抗洪史料》】为纪念伟大的抗洪精神诞生五周年,于2003年8月抗洪胜利五周年前夕,出版了《众志成城——九江’98抗洪史料》一书。该书在半年时间内,完成史料征集、编写和出版发行工作。全书43万余字,精选50幅照片,广泛收集九江人民与人民子弟兵齐心协力抗御1998年特大洪水的历史资料,记述了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封堵长江大堤决口、保卫京九运输动脉畅通等抢险保堤、抗洪救灾的场景,是一本了解抗洪历史,弘扬抗洪精神,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教材。该书的出版发行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纳入全市纪念抗洪胜利五周年教育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合作编写《九江全国劳动模范名录》】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总工会合作编写的《九江全国劳动模范名录》一书于12月出初稿。本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记述了九江47名全国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了先进典型的时代精神风貌。

【征集知青生活史料】为配合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地缘——上海知青在江西》一书,组织撰写4篇下放九江的上海知青的稿件,收集多帧劳动、生活的照片。12月7日与《九江日报•长江周刊》联合主办“知青”专版,刊发回忆文章和当年照片,以纪念毛泽东“12·22”指示发表35周年。

【党史人物专题研究】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德安县委党史办共同完成《胡耀邦与共青》,与永修县史志办共同完成《肖克将军在云山》两位党史人物专题的编写。为九江的党史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纪念’98抗洪胜利五周年理论研讨会】9月5日在山谷宾馆举办,各县(市、区)党史办主任、论文作者等20余人出席会议,13篇论文参与研讨。

【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研讨会】12月9日在中景宾馆举办全市党史系统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研讨会,有30多人参加会议,收到15篇研讨文章。会议缅怀毛泽东主席的丰功伟绩,研讨新世纪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史研究和理论研讨】12月份完成市科技局下达的《中共党史学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科课题研究,既促进党史研究面向现实,又尝试理论研究的探索。11月份与市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在九江图书馆联合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与会人员100多人,会议收到研讨文章90多篇,党史系统组织撰写了3篇理论研讨文章,其中1篇获三等奖。8月份派员参加上饶市方志敏研究会组织的第三次方志敏研讨会年会,《方志敏的清贫观与反腐倡廉》的研讨文章被该会《方志敏研究》第5期刊载。

【广泛开展党史协作】接待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天津市委《延安魂》电视片摄制组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江苏省委《诗人毛泽东》电视片摄制组,协助他们在市区和庐山拍摄外景。接待山西省柳林县政协、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省衡水市四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的调查人员,向他们提供了有关的党史资料。

(戴勇)

对台工作

【概况】2003年,九江市对台经贸工作有新突破,全年共引进台资2330万美元,其中新批准台资企业8家,投资总额640万美元;增资项目7个,增资额1688万美元,另外,签约合同项目14个,合同金额5569万美元。浔台交流有新进展,2003年九江市因公赴台考察、交流团组3批次,共计15人。市台办共接待台胞台商2306人次,其中庐山局台办全年接待台胞1091人次。

【赴台经贸考察】12月1-8日,市长蔡晓明随常务副省长吴新雄率领的江西经贸考察团赴台考察。12月8-30日,市政协主席史之汉、统战部部长赵登荣率江西中小企业家代表团一行11人赴台考察。

【浔台两地交流】2月,市政协副主席、市妇联主席彭群林,市台办主任徐红梅率九江岳飞研究会交流团赴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使台湾各界人士更了解大陆、了解九江。3月21日,台湾岳氏宗亲代表团一行6人到九江回访,参拜岳母庙,进一步促进了两岸同胞之间的友谊交流。1月,应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邀请,都昌县教育访问团赴台进行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武宁县接待林信村为团长的台湾道教参访团一行17人,促进了浔台宗教的交流交往。9月23日,以台商林伯丰为团长的台湾工业总会团一行40人在省台办副主任黄祖降的陪同下到九江,市领导蔡晓明、林兴富、陈立国、冯静、安珍清等在九江宾馆会见并宴请,市台办领导陪同游览庐山。

【2003浔台经贸合作研讨会】9月23-25日,由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台办承办的2003浔台经贸合作研讨会在市图书馆举办。市委书记刘积福、市长蔡晓明任筹委会正、副组长。与会台商120多名,签订2个协议项目,拟注册资金600万美元,达成意向性协议5个。为宣传九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与九江(福州)经济合作洽谈会】6月24-29日,市委、市政府在福州举办九江(福州)经济合作洽谈会,市台办邀请福州市台商协会负责人及常务理事参加洽谈会,促成台资天福公司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开发茶叶项目的意向协议。

【做好“非典”时期服务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市台办制定《预防“非典”方案》,加大对台资企业的服务力度。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带领市台办的同志到亚东、长雄、东盟等台资企业赠送防“非典”药品,宣传预防“非典”知识,指导台资企业做好预防工作,解决因“非典”带来的签证等方面的问题,稳定台商的情绪。4月30日,浔阳区政协委员、台属AB集团九江分公司总经理刘仙及公司全体员工,赠送市福利院和浔阳区、庐山区社会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和孤儿600件抗菌保健裤。此善举受到社会的肯定并分别在《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刊登、播出。

【加强赴台人员行前教育】2003年,全市共有439人次赴台探亲。市台办坚持对每一位赴台人员进行相关政策规章、有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前教育。

【妥善处理涉台突发事件和台商投诉】1月15日,来浔旅游的台胞钟明兴猝死在九江某酒店,经查明系因饮酒过量死亡。市台办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此事,受到其亲属好评。5月,在九江投资的台商黄雨顺突遭车祸,市台办领导赶到南昌看望,永修县政府帮助解决了治疗经费,该县台办还派专人照顾。6月13日,市台办接到省台办批转的“统一”公司员工被“汇源”公司员工殴打一事的投诉,市委领导批示:要妥善处理。市台办、市政法委负责人共同对此事调查处理,双方当事人都非常满意。市委书记刘积福对市台办主任徐红梅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给予高度评价,市直工委就此事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发出通报,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向徐红梅学习。

【加大对台宣传力度】2003年,全市对台工作人员和特约通讯员在台湾媒体发表文章324篇(幅)。在涉台宣传媒体用稿243篇,网络用稿41篇。在岛内刊物《武宁会讯》上稿300篇,开辟了入岛宣传的新阵地。组织台湾三立、、年代、公共卫视、东森电视台摄制组、《投资中国》记者到九江摄影采访,在台湾播出后反响良好。还接待了全国台联《台声》杂志社记者到九江采访。

【涉台知识竞赛获佳绩】6月10日,市台办在省台办举办的“全省涉台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市委副书记林兴富获特别奖,市台办获得全省惟一的组织奖。

【亚东水泥公司二号窑竣工庆典】11月22日,台资企业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二号窑竣工庆典举行。常务副省长吴新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用和、副省长凌成兴、省政协副主席张华康,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沿,市委书记刘积福、市长蔡晓明,副市长陈立国、冯静,台湾远东集团董事长徐旭东、江西亚东公司董事长张才雄以及海内外其他嘉宾出席。

【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会见】12月25日,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张光华参加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办的全国台商会长座谈会,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委员唐家旋、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的会见。

【台胞台属庆中秋联欢会】9月10日,市台办、浔阳区台办联合举办“九江市台胞台属庆中秋联欢会”,市委、市政府、浔阳区有关领导与80余名台胞、台属同欢。

(樊志明李青华)

信访工作

【概况】200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信访工作,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市党政领导阅办群众来信、包案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374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开展群众来访接待日活动61次,处理信访问题76件。坚持律师参与接访制度,通过市长热线电话、市长信箱、市长电子信箱、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扩大受理信访渠道。市政法五家和法制办、信访局建立联合接访日制度,设立公安110信箱、政法108信箱、纪委107信箱和网上举报信箱。

加强信访信息督查,突出宏观治理成效。向市领导报送信访排查4次,编发《来信摘报》7期,《来访摘报》61期,《信访信息》59期,向市委、市政府两办报送信息124条,采用9条,市信访局被评为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督查处理省交办和市领导批示交办的重要信访件78件。针对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突出情况,对各县(市、区)试行信访工作保证金制度,继续实行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和专项治理,市领导联系重点管理县信访工作。按照省信访局部署,集中力量在全市开展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调查处理省交办重复信访问题6个,市级重复信访问题65个,县区级重复信访问题157个。

信访部门和信访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市信访局的办公条件、经费、用车等得到改善,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并与市政府网站联网,制成信访网主页,获得市直工委举办的“地税杯”网页制作大赛优秀组织奖。信访工作网络健全,编印了从市直到乡镇、街道和企业的信访网络名册。市委组织部先后分5批从市直部门选派12名年轻干部轮流到市信访局工作锻炼三个月。继续实行信访工作目标管理,每季对各县(市、区、山)和市直单位完成目标情况进行通报。举办市直信访干部业务培训班,对各县(市、区、山)形成的文字材料进行评比。在全市各级信访部门开展创建文明信访室活动。全市被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信访稿件367篇。

【市领导重视信访工作】5月8日,市委书记刘积福在接待群众来访日,到浔阳区黄土坡社区现场接待来访群众,进行调查研究。6月24日,刘积福接待原国棉二厂劳动服务公司职工,并捐款900元为特困职工解决实际困难。7月31日,刘积福找水电供应部门主要领导共商确保居民夏季正常用电、用水的办法。7月3日,市长蔡晓明在接待群众来访日接待6批130名来访群众,解决城市建设、环境污染等疑难信访问题。蔡晓明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企校分离、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等重大信访问题。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仅9月份以来就阅批47件信访问题。副市长彭泽洲7月份以来4次在有关信访工作会上讲话。

【全市信访工作会议】2月25日,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总结2002年工作,部署2003年的工作,表彰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县(市、区、山)、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和信访部门负责人,市直专项治理单位和信访重点人所在单位负责人共138人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李亚平到会讲话。8月14日下午,在市公安局六楼会议室召开全市信访工作电话会,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全市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县(市、区、山)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赴市以上重复信访人所在乡镇、单位负责人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副市长彭泽洲到会讲话。8月22日,召开市直单位信访工作联席会,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副市长彭泽洲到会讲话。

【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月20日,召开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第一次会议,市委副书记李亚平到会讲话。7月21日,召开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第二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副市长彭泽洲到会讲话。10月15日,召开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第三次全体成员会议,研究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督查工作。

【市委常委会研究信访工作】2月28日,市委常委会专题会议研究信访稳定工作。8月6日,市委常委会研究信访工作,部署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工作,与会领导一致肯定了市信访局的工作,决定2003年按编制17人人均5000元追加信访局经费,2004年后按人均10000元经费的标准进入财政预算。

【领导检查指导信访工作】6月9日,省信访局副局长徐贵闽到彭泽调研。7月5~7日,省信访局副局长冯俊庭赴修水、瑞昌调研。7月25日,国家信访局研究室主任张彭发在省信访局副局长俞会根的陪同下,到九江调研社区信访工作。8月14日,省信访局局长张桂生到九江督查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10月11-15日,徐贵闽到九江督查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工作,先后到九江县、湖口县、瑞昌市、星子县、都昌县督查。12月8-14日,徐贵闽到九江督查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第三阶段情况。12月17日,国家信访局办公室技术处处长王旭明和中软金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飒等3人、省信访局副局长冯俊庭到九江检查信访系统办公自动化及信访电脑局域网建设情况,到庐山管理局、共青开发区实地察看。

【开展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按照省信访局部署,集中力量在全市开展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调查处理省交办重复信访问题6件,市级重复信访问题65件,县区级重复信访问题157件。由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处级领导带队,组成19个重复信访问题专项督查组到各县 (市、区、山)和部分市直单位专项督查。10月24日、11月20日,两次召开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督查工作汇报会。

【市委组织部选派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工作锻炼】2月24日,市委组织部、市信访局联合下发《关于从市直有关单位选派年轻干部到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工作锻炼的通知》(九信字〔2003〕5号)。市委组织部先后分5批从市委老干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执法局、市人事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办、市直工委、市教育局、市劳动局、市计委、市环保局选派12名年轻干部轮流到市信访局工作锻炼三个月。

【举办信访业务知识培训班】12月5日,在市委八楼报告厅举办市直信访干部业务培训班,市直有下属企业单位的分管信访工作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无下属单位的信访员89人参加学习,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志龙讲授劳动保障方面的知识。

【邹沅清被列为全省“井冈之子"候选人】2003年8月起,省委宣传部在全省范围开展“井冈之子”评选活动,中共九江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邹沅清被列为全省20位候选人之一。邹沅清2000年5月由湖口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调任市委信访办主任,不断拓展信访工作新领域、创新信访工作,经他主持修订的规章制度达30余个,促进了全市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市信访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他联系解决的信访问题有300多件。《江西日报》10月4日第1版登载 《乐为民众解忧愁记九江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长邹沅清》。【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房产开发、企业改制和企校分离、工资福利、社保、医保等问题。集体上访是当前上访的主要形式。

表2市本级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统计

(肖文海)

保密工作

【军工企业保密资格认证申报】为积极配合江西省国家保密局做好武器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九江市国家保密局专门组织召开全市军工企业保密资格认证工作座谈会。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到国营五七二七厂、九江船舶工业公司等军工企业,督促指导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做好保密工作。全市13家军工企业在市国家保密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保密资格认证申报准备工作有条不紊,为最终顺利通过省国家保密局的审查认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写国家公务员保密工作手册】为系统地介绍国家公务员应掌握的保密基础知识,市国家保密局经过两个多月的收集整理资料,将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保(涉)密人员应学、应知、应会的保密知识、法律、制度编辑成《国家公务员保密知识100条》小册子。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科研、新闻出版、秘书等诸多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市“四五”保密法制教育很好的学习资料。

【举办全市保(涉)密人员培训班】10月下旬,为期4天的全市保(涉)密人员培训班在九江县举办。参训人员分别来自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驻市军工企业等,共计80多人。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安排如何确定国家秘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防范和管理等6个专题。组织保密知识统一考试,参训人员全部获得保(涉)密人员资格证书。活动得到市领导、省保密局的充分肯定,有效促进了全市保密队伍建设。

【全市保密工作会议】7月10日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省保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度全市保密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保密工作,表彰2002年度全市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省委保密委副主任、省委保密办主任、省国家保密局局长谢斌及市委保密委主任、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出席会议并讲话。

【查处庐山档案局泄密事件]8月19日,庐山管理局国家保密局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颁发15周年执法检查中,在庐山十里第三回收站发现并查扣140余份秘密级以上文件、380余份内部文件资料。经市国家保密局调查,发现该批涉密文件及内部资料是庐山档案局在处理废旧物品时,违反涉密文件销毁有关保密管理规定,造成涉密资料失控一个月的泄密事件。此事发生后,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市政府秘书长吴锦萍分别作了批示。市委保密委办公室要求全市各单位进行自查,举一反三,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市纪委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

(刘军)

接待工作

【概况】2003年,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在“打基础、抓规范、强队伍、树形象”上下功夫,完成年接待任务514批、6342人次,其中三级以上警卫任务5批、152人次,中央各部委来宾71批、755人次,军队来宾18批、209人次,省、自治区来宾68批、684人次,厅局级来宾345批、3312人次,商务考察团7批、1230人次。

【重视接待工作,树九江新形象】为进一步提高接待水平,改善九江市投资环境,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2003年市委两次召开书记办公会,就如何改进接待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在班子配备、人员编制、经费落实、硬件设施等方面作出批示。

市接待办新班子成立后,按照“三定”方案进行机构改革,健全内部处室,配齐中层干部,增加人员,解决日常应急周转资金,新购置1辆考斯特中巴车,调拨1辆小轿车,改善了接待用车条件。同时,市委、市政府将九江宾馆划归市接待办管理,增加编制,缓解了宾馆服务人员紧张的局面,并拨款100万元对宾馆部分设施进行改造。

【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接待工作】市接待办制定和修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接待保密制度》、《礼品采购、保管、审批与赠送制度》、《车辆管理与维修制度》等。实行重大事项由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明确工作职责。正确处理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加强与公安、交通、宾馆等部门的协调,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市接待办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九江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景点景观常识、经济发展状况等,以规范接待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当好“三员”(即当好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学习。4月到新余、吉安、赣州等地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工作经验;5月请九江学院旅游系教授胡虔生讲解与接待有关的礼节、礼仪知识。

【做好接待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市接待办树立接待出生产力,接待出效益的观念,认真完成每一批接待任务,努力做到 “三满意”,即客人满意、领导满意、自己满意。2003年九江市举办了海外侨胞江西行(九江)恳谈会(300人)、中国“五会” (九江)经贸恳谈会(180人)、九江商会百年庆典(180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九江联席会(150人)等大型活动,市接待办全体人员放弃休假,全力以赴投入到接待工作中,确保中外来宾在九江市参观、考察的顺利进行。

在政务接待工作中,本着“热情、周到、规范、高效、安全、廉洁”的原则,保证到九江市考察的中央领导同志工作顺利。2003年,接待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等。

在九江市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招商活动中,市接待办协助做好各项活动安排。市领导“八一”慰问南京军区官兵、市党政代表团参观考察沪浙、九江福州经贸洽谈会等,市接待办均派出人员沿途做好联络与服务工作,为九江市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孙丽华)

党校工作

【概况】中共九江市委党校是市委领导下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校园面积现有2.2公顷,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使用面积13600平方米。学校内设科室13个,现有在职教职员工71人、专兼职教研人员35人。

2003年,中共九江市委党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确立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圆满地完成了市委下达的各项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以教学为中心,确立教学立校的观念】2003年,市委党校举办2期科干班,3期县处班,训干245名;举办10期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共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840人。全年主体班和研讨班共培训1085人,基本形成“大培训、大教育”的格局。市委党校聘请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高校知名学者担任党校客座教授,建立了一个由50多人组成的客座教授库,根据学员特点、专业性质,有针对性地安排客座教授上课,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党校的不足。对党校教员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主体班的专题必须先通过试讲,否则取消该专题教学,同时要求每位教员每年必须有新专题,并收集学员意见,增设一些受学员欢迎的专题。同时,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互动教学形式,强化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市委党校整体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科研为基础,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2003年,市委党校重新修订《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及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加大科研奖惩力度。完成省社科“十五”规划项目课题1项并已结项;全校教研人员共发表论文95篇,其中国家级9篇、省级65篇、市级21篇,科研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纪录。初步形成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服务的良性互动态势,树立了科研兴校的理念。市委党校抽调4名中青年研究人员,组成市情市策调研组,并与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研室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以函授为重点,举全校之力办函授】在函授招生工作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市委党校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全校职工参与招生工作。2003年,共录取新生1374人,比2002年度多244名,毕业学员1808人。现有在校生4000余人。严把函授教学关、管理关,对教员上新课实行试讲制度,符合要求的才上讲台,不定期检查教员讲稿,坚持对教员进行评教评学,对不合格者暂缓聘用。对学员的管理也更加严格,对学员的上课实行考勤制度,对到课率低的学员在期末总成绩中扣除一定分数。由于严格管理,函授教学质量和学员到课率有了明显提高。

【信息化建设有新进展】市委党校为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配置微机,并进行微机知识和微机操作培训;完成两间多媒体教室建设。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使得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完善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市委党校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络,针对不同班次的特点,有选择地安排远程教学的内容,使学员受到教育和启发,开拓了视野。市委党校为校图书馆各个部门全部配置电脑,图书馆现已对图书全部实行电脑借阅、电脑管理,使图书流失少,图书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举行五十周年校庆活动】4月18日,中共九江市委党校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市委书记刘积福为校庆题词:“发挥主渠道作用,培养高素质干部”。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龚培兴,市领导林兴富、史之汉、胡春如、程来安、尧希平、甘智德、陈晖、赵登荣出席庆典。作为校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委党校重新编修了一本校史,刻录了一张校庆光盘,筹建了校史展览室,对于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周爱国张金兰)

(本栏编辑马利群)九江市人民代表大会

白鹿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