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1979年12月18日,市委景党发(1979)239号文件——关于同意创办《景德镇通讯》给市委宣传部的批复。批复说“经市委常委1979年12月17日讨论决定,同意从1980年1月起,创办《景德镇通讯》。《景德镇通讯》为市委机关刊物,由市委宣传部实施具体领导,设专人负责编辑出版,每周出刊一期,编制暂定五人,由新华印刷厂印刷、校对,由市邮电局负责发行。

▲1980年1月3日,《景德镇通讯》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期一版刊登了《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其他三版刊登了《调整方针好瓷城气象新》、《争为四化作出新贡献》等专栏和通讯以及胡仲愚同志的文章《喜悦与希望》。

▲1980年7月23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发给《景德镇通讯》编辑室的赣函(1980)25号文件,同意《景德镇通讯》继续印刷出版。

▲1981年10月19日,市委景党发(1981)156号文件,批转市委宣传部“关于《景德镇通讯》编辑室和新华印刷厂合并成立《景德镇通讯》社的请示报告”。决定从1982年元月份起增加刊期,并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办成日报。

▲从1981年11月份起,新华印刷厂的隶属关系,由工业系统改为《景德镇通讯》社领导,承担《景德镇通讯》的印刷出版工作。

▲1982年元月《景德镇通讯》,由周刊改为周二刊,每逢三、六出版。

▲1982年7月10日,市委发出景党发(1982)101号文件——关于《景德镇通讯》更名为《景德镇报》向江西省委的请示报告。

▲1982年7月21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出赣宣函(1982)2号文件,省委同意景德镇市委把《景德镇通讯》更名为《景德镇报》,并向省出版局办理出版登记手续。

▲1982年7月23日,江西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发给《景德镇报》江西省报纸登记证,号码为820029号。发行方式——公开发行。同时,发给赣出字(1982)第82120号印刷批准书。

▲1982年8月3日,市政府景政办(1982)13号文件——批转《关于中国银行景德镇支行等单位联建工程的会议纪要》的通知:“会议明确了市人防办现有办公用房拨给《景德镇通讯》社,由市人防办先腾出第二幢第三层房间给通讯社使用,待联建工程建成后,全部转交市人防办。”

▲1982年8月10日《景德镇报》正式复刊。

▲1982年8月27日,市政府景政发(1982)36号文件,同意恢复《景德镇报》收讯电台的使用。

▲1982年9月22日,市委发出景党发(1982)161号文件——关于《景德镇通讯》改为《景德镇报》相应更改其领导干部职务名称的通知。

▲1982年9月,由本报出资与《南昌晚报》联合举办首届“南方地区城市报纸广告协作会”在南昌举行,本报詹昌明、金琴仙参加了这次会议。

▲1982年10月,《景德镇报》编辑部,由中共市委宣传部迁往市人防办二幢三楼办公。

▲1982年10月,本社进行了第一次易地采访活动。由曾春生副总编带队,王光琪、陈绍凯、陈国全、吴金龙等五人前往湖北、四川、云南一带报社取经,对当时报社各项工作促进很大。

▲1983年1月1日,市委决定将《景德镇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每周二、四、六出版。

▲1983年4月,本报社编制了《景德镇报机关内部建设文件汇编(打印稿)》。

▲1983年4月11日,本报主持全面工作的副总编辑吴海云等同志应邀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第二次城市报纸广告协作会议。有79家报社的代表共156人参加。

▲1983年7月2日,市计委景计(1983)54号文件下达给本报社新建一幢1000平方米,投资12万元的职工宿舍计划。

▲1983年8月5日,本报邀请了著名书画家胡献雅等先生为本报社复刊一周年挥毫泼墨,题词作画(见本报1983年8月11日第四版)。

▲1983年8月9日上午,本报在市政协三楼会议室举行复刊一周年纪念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市党、政、军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以及省、市新闻单位负责人,本报特约记者、优秀通讯员共一百多人。市委书记朱治宏,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胡仲愚先后在会上讲了话。

▲1983年8月11日,正值本报复刊一周年之际,本报共出六版,第二版为《陶瓷专页》,第一次和大家见面。第六版整版刊登了《景德镇报》简介。

▲1983年10月7日,中共市委发出景党字(1983)44、45号任免通知书;并成立中共景德镇报社党组。

▲1983年11月6日,经上级部门批准,本报购进罗马吉普车一辆,价值1.6万元。

▲1983年11月22日,本报主持全面工作的副总编辑吴海云在江西省新闻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先后当选为江西省新闻学会、记协常务理事。

▲1983年底,本报首次开展评选好新闻活动,设有好消息、好通讯、好标题、好照片、好专栏等项目。《文明礼貌月里访“雷锋”》等被评为当年好新闻奖。

▲1984年1月5日,本报第一版刊登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三篇文章》。

▲1984年1月19日,市编委景编发(1984)10号文件批复:同意景德镇报社职能科(室)设:党组办公室、总编室、要闻编辑室、工交财贸编辑室、农业编辑室、政教编辑室、文化副刊编辑室、经理部。

▲1984年3月,全国农村改革转向城市,为企业松绑放权改革浪潮如火如荼。为配合形势,本报工交财贸编辑室紧密围绕改革,作了大量报道。推出了《站在改革前列》、《松绑放权搞活经济》、《改革快讯》等栏目,及时报道了一批改革典型人物和单位,为推动改革呐喊。

▲1984年4月3日,《景德镇报》的基本字体,由老五号字全部改为新五号字。改换字体后,每期报纸版面较过去增加六千余字,相当于一块多版面。同时启用新报头,这次本报启用新报头,是从三百多名应征者的一千多份报头字样中选定的。入选者系本市书法新秀曹淦源。

▲1984年5月3日,市政府景府发(1984)34号文件,批转景德镇报社关于编印《景德镇名特产》彩色画册请示的通知。鉴于编印《景德镇名特产》彩色画册,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确定由景德镇报社牵头,市计委、经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组成《景德镇名特产》彩色画册编辑委员会,并由本报社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日常编辑工作。

▲1984年5月11日,市编委发出景编发(1984)79号文件(批复),核定景德镇报社事业编制66人。

▲1984年6月28日,景德镇报社与市农垦系统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新建报社宿舍一幢的工程协议书。建筑面积为1117平方米,要求于次年5月以前交付使用。

▲1984年8月19日至24日,本报王伯建应《南昌晚报》邀请,参加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部分报纸连载小说交流会。

▲1984年9月7日,经本报党组研究决定成立本报机关党支部委员会。

▲1984年9月至10月,为配合建国35周年宣传,本报首次推出专版专栏报道,讴歌建国35周年辉煌成就,推出陶瓷、机械电子、交通、城建、财贸、农业、林业等10个专版、专栏,从编辑思想到版面编排都较有创意,中心突出,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的肯定,并评出四块版面为好版面。

▲1984年11月24日,本报与市文联于5月1日开始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征文》活动于本月初评选揭选,下午在百花饭店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并给十名获奖作者颁发了奖状。

▲1984年12月27~30日,本报詹昌明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广告协会成立大会。

▲1985年1月1日,景德镇报经市物价局景价(1984)70号文件批复,同意将《景德镇报》(四开周三刊)每份由月价0.30元调为0.39元;零售每份由0.03元调为0.04元。

▲1985年2月6日,中共市委办公室转发景德镇报社党组《关于改进会议报道的请示报告》。

▲1985年3月13日,接市政府张祥云副秘书长传达的1985年3月7日市长办公会议精神,会议同意并确定我社新建投资60万元的办公楼列入1985年基建计划。本报再次向市政府以景报发(1985)2号文件,请求尽早落实建造办公楼资金和下达基建计划的紧急报告。

▲1985年3月18日,本报景报发(1985)3号文件——关于转发新华印刷厂报纸车间划归景德镇报直接领导实行单独核算的会议纪要。其中明文规定新华印刷厂报纸车间,从1985年4月1日起,划归本报直接领导,并定名为“景德镇报印刷车间”,隶属报社经理部。

▲1985年3月26日,本报景报发(1985)6号文件向省委宣传部报告,要求改本报“适当外销”为全国发行。

▲1985年4月,由景德镇报主编的《景德镇名特产》彩色画册印刷出版,画册为大16开,共76页。第一次印刷一万本,并在1985年广州交易会上散发,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1985年5月14日,市编委发出景编发(1985)42号文件——关于同意景德镇报社调整职能科室批复如下:一、同意将要闻、工交财贸、农业三个编辑室合并为新闻采编室;二、同意将政教编辑室改名为专刊专栏编辑室;三、同意增设新闻研究室。党组办、总编室、文化副刊编辑室、经理部照原不变。

▲1985年5月22日,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出景城规划(1985)75号文件——关于划拨景德镇报社社址用地的批复。具体位置详见千分之一地形图红线所示。

▲1985年6月9日~12日,“江西省首次地市报纸副刊会议”在本报社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南昌晚报和本报发起,联合萍乡报、九江报、赣南报、赣中报、赣东报、赣东北报、井冈山报和鹰潭报十家地市报纸副刊召开的。安徽省徽州报和江西青年报也应邀派员莅会指导。代表们共聚一堂,认真总结回顾了各自报纸办副刊的经验和体会,并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文艺副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985年7月,本报机构调整,要闻、工交财、农业编辑室合并为新闻采编室,新闻采编业务由新闻采编室统筹,负责一、二版新闻编辑,由陈绍凯负责。该室刷新版面,推出《众议堂》、《瓷城瞭望台》、《信息廊》、《一周标题新闻》、《一月经济述评》等新栏目,使可读性大大增强。9月该室发动7名记者前往本市四大服务行业“窗口”进行一天现场见闻采访,以组合报道形式见报,有褒有贬,加有编者按,在全市引起轰动效应,在本报尚属首次。

▲1985年8月10日,本报在百花饭店举行创刊三十周年暨复刊三周年纪念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党、政、军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省委宣传部和省内外部分新闻单位也派代表莅会指导。出席纪念会的还有市兄弟新闻单位,曾经在本报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以及本报通讯员、发行员、信息员代表,本报全体工作人员近三百人。本报编辑部发表了《为开创党报工作新局面而奋斗》的纪念文章和陈璞如、赵渊为本报创刊三十年题词。报社还出版了纪念册,发给报社职工及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代表。

▲1985年10月31日,本报社向中共市委呈送景报发(1985)17号文件——关于办景德镇日报和星期刊的请示报告。

▲1985年11月14日,中共市委向省委呈报景党发(1985)字第33号文件——关于办景德镇日报和星期刊的报告。

▲1985年12月2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出赣宣字(1985)142号文件(批复),同意景德镇报自1986年7月1日起,由周三刊改为日报,并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不同意增办景德镇日报星期刊。

▲1985年11月,本报社竣工了第一幢职工宿舍,共计20户,其中2大户拨给师范用于交换报社基建所占地皮。

▲1985年12月16日,市编委景编发(1985)75号文件,同意报社印刷车间列入事业编制,定事业编制29名。

▲1985年12月,本报社购进东风货车一辆,价值25417元。

▲1986年2月25日,市编委发出景编发(1986)7号文件,就《景德镇报》将于今年7月1日起由原周三刊恢复为日报的人员编制及内设机构调整问题作了如下批复:一、同意核定景德镇日报社事业编制113名(即在原定95名编制基础上增加18名),其中包括驻乐平记者站及报社印刷车间的事业编制。二、同意景德镇日报内设机构调整为:办公室(含党务工作)、总编室、时事编辑部、经济新闻部、政教科技部、文化副刊部、新闻研究通联部、经理部(含报社印刷车间)、《景德镇日报》驻乐平县记者站。

▲1986年4月4日,本报詹昌明同志参加了在上饶召开的我省记协新闻学会首次年会。这次年会是我省新闻界首次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会上收到的学术论文四十三篇,本报吴海云、王伯建同志撰写的《关于副刊杂志趋向化》的论文,被选入省新闻学会论文汇编。

▲1986年4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本报主持全面工作的副总编辑吴海云编著的《瓷国及其高峰》一书。该书先后荣获瓷都文艺和社科论苑优秀奖。

▲1986年4月7~12日,本报主持全面工作的副总编辑吴海云和文化副刊编辑部负责人蒋敦明出席了在鲁迅故乡——绍兴举行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经验交流会。

▲1986年5月,经上级部门批准,本报购进沈阳金杯货车一辆,价值1.3万元。

▲1986年5月8日,经团市委批复,同意建立共青团景德镇报社机关支部委员会。

▲1986年5月9~15日,本报参加了由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北京分公司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主办的《全国报刊知多少》展览会。

▲1986年5月底,经中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劳动人事局和本报商定,并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公开招聘编辑、记者,经过文化考核、政审有十二名同志被录用。

▲1986年6月6日,《景德镇日报》复刊前试刊和读者见面。

▲1986年6月14日,本报党组发出景报党(1986)8号文件,宣告成立景德镇日报编辑委员会。

▲1986年6月14日,市委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景德镇日报》发行工作。

▲1986年6月23日,本报在市政协会议室召开的为出日刊征求意见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五十多名宣传干部、通讯员等,他们为本报恢复日刊献计献策。

▲1986年6月24日,中共市委发出景党字(1986)105号通知,同意将“中共景德镇报社党组”更名为“中共景德镇日报社党组”。

▲1986年6月,本报完成了时事收讯模写设备安装和调试。

▲1986年6月31日,本报报纸印刷由1980年1月至1986年6月30日止的铅字活版印刷改为平台单色胶版印刷。

▲198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五周年纪念日,也是《景德镇日报》正式复刊日。本报在市群艺馆举行复刊纪念暨优秀通讯员、信息员、发行员表彰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市纪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省记协和省新闻学会、江西日报、信息日报、徽州报、南昌晚报、鹰潭报、井冈山报、九江日报、赣南日报、赣东报、赣中报、赣东北报、萍乡报的领导和代表也莅会指导。参加会议的还有本报通讯员、信息员、发行员的代表以及本报全体工作人员。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全文甫作了讲话。本报编辑部在第一版上发表了《任重而道远》,庆祝景德镇日报复刊的文章和市委书记全文甫为本报复刊题词:“发扬党报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市长欧阳志凤为本报复刊题词:“办好具有瓷都特色的景德镇日报”。

▲1986年7月1日《景德镇日报》复刊,编辑部各部门全部刷新版面,使复刊日报焕然一新。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经济新闻部推出一系列新栏目:《经济论坛》、《金顾问》、《经营能手》、《信息服务》、《乡音》、《陶瓷长廊》等。邀请经济界人士为经济顾问,解答经济难题。《经济工作者恳谈会》为本报首次定期言论专版,增强了指导性和服务性,扩大了信息量,经济报道趋向搞活,一批专栏大受欢迎。

▲1986年7月2日,本报在开展复刊纪念活动的同时,邀请省内地市报社总编和代表座谈,就如何搞好新时期报纸工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1986年8月10~14日,本报副刊部刘长庚同志参加了在玉山县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部分城市报纸连载小说经验交流会。会议议定下届会议将为连载小说评奖。

▲1987年1月3日,由市图书馆和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及本报联合举办的《振兴中华》书评征文活动,从1986年8月起至10月底止,竞赛活动于即日评选揭晓,上述部门单位领导同志在图书馆为评选出来的十二篇书评的作者发奖。

▲1987年2月20日,本报、市文联、市外办从1986年8月到11月联合举办的《爱瓷都、写瓷都》征文活动于即日上午在市宾馆揭晓。三家单位的负责人和征文评委以及征文获奖作者共三十多人出席了授奖会。会上,向获奖征文作者22人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1987年3月,报社体制改编采合一为编采分家。总编室负责一至四版的编辑出版,记者部负责新闻采访。为适应当时改革开放形势,本报再次调整版面,新辟《信息天地》、《记者来信》、《新闻漫画》、《服务站》等栏目,在服务经济、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又作了努力。记者部以篇计分,积极性初显效果。

▲1987年4月16日,本报特派农村采访组,即日骑自行车出发,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巡回采访。临行前,刘祖三、郑荣辉等市委领导分别会见采访组记者,并给予了具体指导,本报特辟专栏《浮梁纪行》。

▲1987年5月4日,本报成立新闻专业初级职务任职条件评审委员会,负责办理新闻专业职务评审日常事务工作。

▲1987年4月15~21日,本报总编曾春生和记者叶道春参加了在河南省开封、洛阳两市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学到了不少办报的好经验,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并在本报连续刊登他们采写的三篇札记。

▲1987年6月16日,本报副总编曾桂保参加了在襄樊召开的全国第三次部分地市报纸经验交流会。他写的论文《透视报纸质量好坏的广角镜》在大会上宣读。

▲1987年7月1日,本报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一楼长寿厅举行复刊一周年暨新闻报道先进集体、报纸发行先进单位、优秀通讯员、评报员、信息员、发行员表彰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市党政领导及兄弟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

▲1987年8月6日,本报召开会议,表彰特派农村采访组记者高震麟、伍冬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荣辉等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采访活动自4月16日至7月16日,历时3个月,共走访了三个区的各个乡(场)100多个村庄近500户人家,行程1800公里;写出稿件40篇,其中见报稿件32篇计2500多字,时间长、范围广、生活苦、写稿多,是本报复刊以来一次较大的采访活动。它,对本报是一次很好的练兵,对记者作风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浮梁纪行”记者高震麟、伍冬新提交给市委的关于农业、林业、乡镇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个调查报告,受到市委主

要领导高度评价,并签给刘祖三、张桂生,要求印发到全市各单位。

▲1987年9月17日,中共市委宣传部发出景宣字(1987)14号文件批复同意成立景德镇日报编辑委员会。

▲1987年10月4日,本报在乐平举行《景德镇日报》社乐平记者站建站一周年座谈会,总结建站一年来的工作,研究新闻改革和当前的报道。

▲1987年12月,由本报总编辑曾春生带队,黄正清、高震麟、詹昌明、宋建平五位同志奔赴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进行易地采访。

▲1987年12月29日,继“浮梁纪行”之后,本报记者陈国藩、冯建和、程勤组成的“乐平纪行”采访活动圆满结束。纪行组于10月10日开始至12月底,历时两个多月,足迹遍及乐安河两岸,共走访了25个乡(场),43个村委会,近百个自然村,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一批较有深度和广度的稿件。乐平县领导肯定这次活动的成绩,指出它对于推动乐平县农村改革起了积极作用。

▲1988年1月,本报按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以教育、科技为战略首要地位的精神,新增《教育园地》、《科圃》专栏;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设《经济大观》专版;为坚持服务四化建设、贴近人民生活,增设《衣食住行》专栏,同时推出《企业经营承包走访》、《热门话题》、《十年回首》、《整顿治理系列谈》等专题连续系列报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

▲1988年1月5日,首届报纸连载作品评奖在福州举行,本报1986年刊登的中篇连载小说《他们选择了死亡》荣获了“佳作奖”。

▲1988年1月9日,本报评选出1987年度瓷都十大新闻人物。

▲1988年1月19日,本报和红光瓷厂、窑建公司、焦化煤气厂联合举办的1987年瓷都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1988年3月16日,市编委发出景编发(1988)24号文件,同意设立景德镇日报社出版部。

▲1988年3月,景德镇市妇女联合会授予江霞“1988年市‘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1988年4月11~28日,本报与市轻化局联合举办了一期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对提高受训通讯员业务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88年5月,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报社组成记者异地采访团来本市采访,本报总编室负责组织安排,先后到乐平、浮梁、昌河、华意等地和单位进行了采访,市政府领导接见了记者团。九地市记者共发稿30余篇,宣传了景德镇。

▲1988年5月,由本报副总编辑王伯建带队,冯朝春、王军、杨金水、刘建英等五人奔赴西安、四川等地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易地采访。

▲1988年5月,本报副总编辑曾桂保参加了在新余召开的全省第三次新闻理论年讨会,他撰写的论文《增强新闻舆论监督和

思考》在会上宣读,并收入了江西省1988年度新闻学术论文集。此篇论文,还在当年全国地市报总编辑论文大赛中获得确认证书。

▲1988年6月4日,本报编委会主办的《景德镇日报情况参考》(不定期刊物)供市委常委参阅。第一期登了《一场权与法的角力——记市皮革厂书记排挤厂长情况调查》。

▲1988年6月,本报出版部开始从新华印刷厂搬迁,至7月底结束。8月1日在新址广场北路的景德镇日报社出版大楼,首次正式启用对开双色平版胶印机印刷《景德镇日报》。

▲1988年7月,经上级部门批准,本报购进桑塔纳轿车一辆,价值16.8万元。

▲1988年7月,本报副总编孙熙庸和记者部主任刘寿春参加了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经验交流会。他们合写的论文《弘扬名城精神,光大瓷都声誉——〈景德镇日报〉改革初探》在会上交流受到好评,并被《新闻出版报》摘要刊载。

▲1988年9月8日,本报在新建出版大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景德镇日报办报、出版大楼工程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福建省建筑设计院、市房管局设计室、市计委、市城建局、承建单位二建公司,本报有副总编曾桂保、孙熙庸、经理部主任刘军涛等同志参加。

▲1988年10月25日至30日,本报编辑部从莲花塘等地全部迁入新址广场北路景德镇日报社大楼办公。

▲1988年10月29日,由本报通联部和市陶机厂、水泥厂联合举办的《假如我办这张报》征文从4月初开始到9月底,本报共收到稿件120多篇。经过评委会评出获一、二、三等奖作品10篇,主办单位和有关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奖金和荣誉证书。

▲1988年11月14日,正值本报搬入新址之际,由本报举办的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报社总编辑会议、“景德镇日报之友”广告协作会、“景德镇日报之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在本报七楼会议室同时召开。新闻界、企业界聚集一堂,探索改善经营管理,发展多种经营新途径。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殷国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郑荣辉到会祝贺并分别作了讲话。这次会议还收到全国100多家新闻单位的贺信和贺电。

▲1988年12月7日,由市委宣传部、市“五四三”委员会、市总工会、景德镇日报联合举办的全市职业道德“十佳人物”评选揭晓,三千多份选票充分表明,群众喜欢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他们是:曹金花、吴钟山、岳剑琴、陈颂平、刘恒轩、徐毛仔、沈正义、黄文楼、余淑女、徐仲华。

▲1988年12月12日,市政府发出景府字(1988)282号批复,决定将新华印刷厂从景德镇日报社划出,隶属于市轻化工业局领导。

▲1988年12月,经上级部门批准,报社购进上饶大客车一辆,价值7.485万元,用于接送职工上下班。

▲1989年1月1日,经市物价局景价(1988)113号文件批准,《景德镇日报》由原每份四分调整为八分。

▲1989年1月21日,本报与新华印刷厂谈移交问题:(1)经理部的房子产权是与八卦图资料室(属原景德镇日报社)交换来的。(2)报纸车间设备移交,按现有的排报车间正在运行的设备无偿划拨。……

▲1988年1月24日,本报在七楼会议室首次召开家属座谈会,听取家属对报社的批评和建议,这样做的效果是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大家的凝聚力都集中为办好一张报纸而努力。

▲1989年1月,为了搞活经营,景德镇日报图片社开张营业。

▲1989年4月17日,为了庆祝本报复刊三周年和报社乔迁之喜,全体职工每人拿出10元亲自动手制作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1989年5月至6月初,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也波及到我市,一些学生也盲目上街游行,本报派出记者到高等学校进行采访,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针对当时情况本报未发稿。报社没有一人参加游行。

▲1989年6月24日,本报七楼会议室充满喜庆气氛。应本报邀请,我市陶瓷美术界一批著名书画家欣然挥毫泼墨,为本报复刊三周年题词作画。

▲1989年7月1日,正值本报复刊三周年之际,经上级部门批准,《景德镇日报》正式开始自办发行。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工作,一个由市至县的发行网络已经建成,一支专业投递队伍将走街串巷,上门为广大订户服务,力争让读者看到当天的《景德镇日报》。与此同时,还出版了纪念本报复刊三周年专刊。第一版刊登了总编室发的《坚持党性原则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的文章

和市委书记欧阳志凤的题词:“宣传中央精神,鼓舞人民斗志,为振兴瓷都而努力”。

▲1989年7月28日,由本报通联部与乐平县食品厂联合举办的“读者论坛”征文活动圆满结束。这次征文活动从元月开始至六月底结束,共收到来稿105篇,其中本报采用22篇。经过评选,有六篇作品获奖,有关领导在乐平食品厂向获奖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1989年8月1日,为加强报社治安保卫工作,本报成立保卫科,隶属于党办管辖。

▲1989年8月~12月,本报开展了“比奉献、比作风、比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得到全国地市报同仁的好评,均作了报道。这次竞赛活动提出了“认真学习,振奋精神,搞好管理,严肃纪律,上下齐心,恪尽职守,少说空话,多作贡献”的口号,在编辑部掀起了创先进、评先进、学先进的高潮,各科室之间都为出好一张报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地多发好稿。总编室被评为优胜集体,还评出个人全能优胜者11人,单项奖5人,有效地推动了机关编采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1989年9月7日,由本报与市建国瓷厂联合举办的纪念景德镇解放40周年“建国杯”征文活动评选揭晓,自当年3月初开始,我市众多的新老作者踊跃参加了这一活动,其中本报采用15篇,有8名作者的稿件获奖,有关领导在建国瓷厂分别向获奖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

▲1989年9月13日,由本报和市机械工业局联合举办的《风流一代》征文活动评选揭晓。这次征文活动自5月初开始,共收到来稿40多篇,其中本报采用14篇,有8名作者的稿件获奖,有关领导在报社分别向获奖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

▲1989年9月29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本报举行升国旗仪式,百余名职工参加。

▲1989年9月,本报党组决定在编辑部开展百日竞赛活动,党组办拟定竞赛方案,总编室在年终评比中荣获优胜单位称号。

▲1989年10月9日,本报在市政协会议室召开了《景德镇日报》发行总结表彰会,推动做好1990年的报纸征订工作。

▲1989年10月10日,由本报和浮梁县筹备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我为浮梁献计策》有奖征文揭晓。这次征文活动从4月初开始,共收到稿件68篇,见报18篇,有9名作者的作品获奖,有关领导在浮梁县会议室为获奖作者颁发了奖金。

▲1989年10月11日,本报会议室举行“瓷都潮”联合征文颁奖及《珠山》版500期纪念座谈会”。联合举办单位雕塑瓷厂和景德镇宾馆及本报的领导、获奖者和《珠山》的作者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有关领导向获奖作者13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会上,获奖人和作者对《珠山》版面、栏目、题材、体裁等进行了讨论。

▲1989年10月14日,本报与市林业工业公司、市乡镇企业服务公司和市高效液体复合化肥厂联合举办的《爱我瓷都市情知识有奖竞赛》评选揭晓,获集体一、二等奖的有8个单位,获个人一、二等奖的有8人。这次竞赛共收到答卷1200多份,旨在促使广大读者知我瓷都爱我瓷都和激发读者建设振兴瓷都。

▲1989年11月,本报副总编辑曾桂保参加了在苏州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经验交流会,他写的《增强开放意识,搞活报纸宣传》在大会宣读,并写进了《会议纪要》。

▲1989年11月上旬,本报李雪珍参加了在安徽宣城地区召开的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宣传工作联系会第四次会议。

▲1989年,报社基建工作大有起色。报社迁入新址后,进行了环境规划,在原有土方基础上砌起了护坡;铺设了办公楼、印刷楼前的水泥路面;砌筑了下水道;并栽种了各种花卉苗木、草坪,建造了配电间,架设了高压线,还对生活区宿舍地基进行了测定。

▲1990年3月,报社为了解决长期上夜班和特殊工种及住房特困户,利用报社印刷楼三、四层改建了临时住房20户。

▲1990年4月18日,由合肥晚报社主办的“第五次全国报纸自办发行经验交流会”在黄山市结束。本报江安里同志参加了这次盛会,与各报同仁交流了搞好报社自办发行的做法,并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发行网络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990年7月12日,市编委下文,同意景德镇日报社增设党组办公室,所需人员编制在报社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

▲1990年7月13日,由本报、市陶瓷装饰材料厂、市杂文学会联合举办的“TC杯杂文征文”评奖揭晓,一等奖空缺,有7人分别获二、三等奖。有关领导分别为获奖作者颁奖。

▲1990年8月29~30日,市政协委员一行14人视察本报。在两天的视察过程中,市政协文艺新闻组的委员们考察走访了本报的编采部门、印刷车间和生活设施,听取了报社领导的详尽介

绍,与本报骨干座谈交流,对本报的机构设置、编采程序、版面编排、出版发行、党务行政、经营后勤各个方面加深了解。委员们通过仔细阅览《景德镇日报》,对本报发挥喉舌作用,坚持正面宣传,拓宽报道广度,精心编排版面,突出地方特色,给予了肯定和赞许。并就如何加强言论,引导舆论,上情下达,贴近群众,扩大信息服务,提高印刷质量,减少差错诸多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1990年9月8~9日,本报孙新民参加了在新余市召开的全省第二次报纸自办发行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各自自办发行的经验,还就自办发行中末梢投递、完善网络,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

▲1990年9月18~20日,由本报主办的第五届华东地区报纸广告协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华东地区6省1市和四川、新疆、内蒙古、河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50多家报社近百名代表聚集一堂,共商振兴报纸广告事业大计。市委书记江国镇,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郑荣辉,江西省广告协会会长、江西省工商局副局长胡菊芬和中国广告协会报纸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在会上讲了话。

▲1990年10月,本报副总编曾桂保撰写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哲学思考》一文,全文刊载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的理论刊物90年第10期头条,并入选中国地市报第四次新闻理论学术年会,同时编入1991年度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组织的《江西省报纸总编辑论文汇编》一书。

▲1990年10月,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国际陶瓷节于12—14日举办。本报在节前按市节办的要求,在宣传报道上作了大规模报道。节日期间,以连出8版、6版的气势,创意的排编,对节日报道形成热烈氛围和新意,在本报历史上尚无首例,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好评。陈绍凯、刘寿春被市政府授予首届陶瓷节先进个人,受到大会表彰。

▲1990年10月,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第4次年会在宜春召开,本报总编室主任陈绍凯参加了研讨。曾桂保、陈绍凯两篇论文在年会上同时入选年会论文。

▲1990年11月7日,本报与景德镇发电厂、景德镇供电局、市营养罐头食品厂联合举办的“首届国际陶瓷节龙珠阁杯联合征文”颁奖会在本报举行。本次征文共评出19篇获奖作品,分别有20名作者获奖。会上,本报与联办单位领导分别向获奖作者祝贺。

▲1990年11月13~15日,本报总编辑曾春生参加了在浙江丽水召开的四省九地市横向经济联合第五次联席会议。

▲1990年11月,报社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在新址新建了职工宿舍12套。

▲1990年12月15日,市委决定,景德镇日报社不设党组,原党组书记、成员职务同时免去;成立社务委员会,由社长、副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组成。

▲1990年12月21日,本报通联部在市航务分局召开《读者来信》座谈会,到会通讯员及作者围绕正确实行舆论监督的指导思想,就如何进一步办好《读者来信》专版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1990年,景德镇日报社被珠山区命名为文明单位。

▲1991年1月8日,本报邀请市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等经济界人士来编辑部举行新年座谈。与会者一致认为党中央确定的今后10年和“八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和原则,完全符合企业基层的实际,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认清形势,埋头苦干,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成果,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

▲1991年1月20日,本报基本上完成了激光照排机房的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工作。本报二、三版首次试刊。

▲1991年1月,本报利用各项征文结余款,购置了凤凰205相机36台,装备编采一线人员。

▲1991年2月2日,本报通联部与市公路分局联合举办的“通讯员新闻讲习班”圆满结束,40多位通讯员荣获结业证书。

▲1991年2月6日,本报邀请市六套班子的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座谈,就如何提高报纸质量,搞好新闻改革及改进会议报道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991年2月6日,停刊了几年的《景德镇日报通讯》更名为《景德镇日报之家》正式复刊与读者见面。《景德镇日报之家》作为本报内部业务刊物,其宗旨就是为通讯员架设一座与报社加强联系的桥梁,为通讯员提供一个充满友情与温暖的家。它设有“编辑部吹风”、“一月报社动态”、“新闻虚实谈”、“好新闻评介”等二十多个栏目,刊物为月刊,每月上旬出版。

▲1991年2月28日,由本报总编室与市文明办、交通银行景德镇支行联合举办首届《企业精神》新春征联活动,历时1个月,于即日评选揭晓,有六个单位分别获得金奖、银奖和铜奖。

▲1991年3月12日,本报邀请全市乡镇企业部分厂长(经理)来报社座谈,他们围绕市委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乡镇企业更大发展的十条思路,结合本企业的特点,探求企业发展的对策。

▲1991年3月26日,本报社委会确定职工宿舍实施方案。

▲1991年5月1日,本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排版印刷技术迈进了现代化的新时代。告别了铅字,各版均用激光照排新技术,全部实行了电子排版。

▲1991年5月12日,为宣传本报,扩大报纸影响,社长丁东亮、总编辑王伯建、副总编辑曾桂保带领部分编采人员分别到市政府门口、火车站、汽车站等处卖报。

▲1991年5月,本报副总编孙熙庸参加了在山西省榆次市召开的全国中小城市报纸业务研讨会。他写的论文《坚持“两为一主”,突出瓷都特色——〈景德镇日报〉特色刍议》在大会上宣读。

▲1991年5月13~17日,由本报承办的江西省第二届报纸副刊评奖会在景德镇举行。前来参加评奖的报社有16家,共17人出席了会议。评委们坚持报纸副刊作品的党性和新闻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精神,对28家报社送评的77篇文艺作品和12块版面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评比,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8篇,好版面7块,其中本报王伯建的《小照》、曾桂保的《美同里》、田波的《张德生和运动营养学初步》、丁源的《老邹,你听我说》获二等奖;黄正清的《一定要去看看她》获三等奖;林景新设计的1990年10月12日3版《瓷苑》获好版面奖。

▲1991年5月22日下午,市委书记江国镇来到本报编辑部,同编采人员一一握手致意。随后,他又到激光照排室,观看计算机排版,工作人员详尽地向江书记作了介绍。然后,他与本报社委会、编委会成员一起座谈,当本社领导简要地汇报了报社基本建设、新闻报道、报纸出版和队伍建设情况后,江书记说:“复刊5年来的日报建设快,发展快,报社艰苦创业精神状态确实应该赞扬;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你们的工作是满意的。”最后,他希望报社在新闻实践中提高编采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办出我们瓷都特色的报纸。

▲1991年5月31日,本报实行自办发行后,由于投递不及时,致使乐平县订阅本报数量有所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更多的乐平读者及时看到本报,社委会领导带领发行科同志深入乐平县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下半年乐平地区发行量明显上升。

▲1991年5月,本报将上饶大客车以5.8万元让售给华意电器公司,另购买昌河中型客车一辆,价值4.44万元。

▲1991年6月11日,本报编印了景德镇日报社《工作人员守则》,这是对1983年编制的《景德镇报机关内部建设文件汇编》的进一步完善。

▲1991年6月18日,本报在景德镇饭店大厅召开了“陶瓷名家墨宝征求招待会”,我市美术界知名书画家和部分新闻工作者聚集一堂,共贺《景德镇日报》创刊36周年暨复刊5周年。书画家们怀着耿耿挚情挥毫泼彩,为报社在瓷盘、瓷板上作画。

▲1991年6月20日,本报在编辑部大楼七楼会议室召开“纪念创刊三十六周年暨日报复刊五周年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委领导程新饶、郑荣辉及本报优秀通讯员、信息员、发行员代表和报社编采人员。

▲1991年6月26~27日,为庆祝《景德镇日报》创刊36周年暨日报复刊5周年,本报与杭州电子印刷公司共同举办的“激光照排编辑系统展示会”在我市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我省地市报纸排印工序实现现代化,为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起了一个好的带头作用。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上海、浙江和本省出版、新闻界代表。

▲1991年7月,报社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开始动工兴建点式宿舍三幢,共计30户。

▲1991年7月9~13日,新华社全国地市报时事报道年会在贵州安顺召开。本报社长丁东亮携张卫平出席了这次会议。

▲1991年8月6日,由本报总编室和市文明办、鸣山煤矿联合举办的“文明杯”现场短新闻竞赛活动评选揭晓,有14篇参赛作品的作者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及荣誉奖,有关领导在市石油公司为他们颁奖。

▲1991年9月11~12日,江西省党报发行会在本报举行。全省10家党报的24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建立多渠道、高效率的报纸发行新格局。

▲1991年10月,本报经理部荣获中国新闻出版署和中国报

协颁发的“先进集体”奖。

▲1991年10月3~6日,闽浙赣皖毗邻四省九地市报纸总编辑第五次会议在鹰潭市龙虎山旅游活动周期间召开。本报总编辑王伯建和编委刘军涛出席了这次会议。

▲1991年10月5日,为“弘扬瓷都文化,振兴瓷都经济”这一宗旨,由本报与市酒厂联合举办的“话说景德镇大曲”征文活动评选揭晓,共有6篇作品获奖,王伟科副市长等有关领导在景德镇饭店为获奖者颁奖。

▲1991年10月7~12日,第二届华东地市报副刊会在福建三明报社召开,本报专刊部主任黄正清出席了会议。

▲1991年10月14~16日,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举行,本报人员兵分两路,分别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和新闻接待。

▲1991年10月16~17日由本报、市歌舞团和华富商场联合举办的“时装之夜”大型时装表演及歌舞晚会在体育馆举行。

▲1991年10月26日上午,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发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报记者田波以本人童年生活为题材的散文集《彩色的童年》获奖,成为首次获得此项奖励的江西记者。

▲1991年10月,江西省记协在南昌梅岭举办全省新闻单位经济新闻研讨班,为期10天。本报总编室主任陈绍凯参加了此次培训研讨,并形成《经济报道点线面》论文,参加了研讨。

▲1991年10月,本报以8版篇幅,报道第二届国际陶瓷节,推出《陶瓷节前奏曲》、《精品大观》等专栏专版,对精品大奖赛、经贸洽谈、陶瓷商贸一条街、大型文艺晚会等节日活动作了详尽报道,版面再次创新,增强了节日氛围。

▲1991年11月,第五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揭晓,本报陈绍凯的通讯《雕塑瓷厂出现销售热》获新闻三等奖;王伯建的《景瓷荣登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榜首》,王景秋、胡茂丽的《喝两口开水,啃几只馒头,解一堆难题,沿矿领导坚持10年在井口开碰头会》获好标题奖。

▲1991年11月7日下午,全国晚报采访团一行10余人在《南昌晚报》记者的陪同下途经我市,本报领导前往景德镇饭店看望了采访团的记者们,对他们来瓷都表示欢迎,并邀请他们前来报社参观。

▲1991年11月14日,本报社委会邀请曾在报社工作过的老领导、老报人来报社欢聚一堂,畅叙友谊,并征求他们对办好《景德镇日报》的意见及建议、要求。与会老报人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本报激光照排室、编辑部大楼、出版部等。

▲1991年11月13~15日,闽浙赣皖毗邻九地市横向经济联合第六次联席会议在江西抚州召开。本报副总编辑曾桂保应邀参加了会议。

▲1991年11月19~22日,华东地市报专刊副刊研讨会在浙江台州举行,本报总编辑王伯建应邀参加了会议。

▲1991年11月底,本报利用多年来征文余款,经过有关部门批准,首批购置了洪都牌摩托车9辆、木兰牌摩托车3辆,装备编采各部室主任和女记者。

▲1991年12月10~12日,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在京受奖。本报经理部荣获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91年12月23~26日,武汉经济协作区新闻干事会举行,社长丁东亮应长江日报之邀出席。

▲1991年12月25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本报购进了卫星地面收稿设备,并一次性试运行成功,正式开通,为本报及时采用新华社电讯稿奠定了物质基础。

▲1991年12月26日,本报举行编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明年编辑部人员调整,版面设置。

▲1991年12月28日,本报资料室经社委会批准,以特优价向报社人员出售旧杂志等。

▲1991年底,本报退休老干部吴海云编著的《瓷都纵横》一书,荣获瓷都科普优秀奖,是献给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的,为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

▲1992年1月17日,由本报和中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全市“十佳窗口单位”评选活动,历时5个月,于日前揭晓。

▲1992年1月19日,是本报“国防教育习武活动日”,举办了国防教育课、实弹射击训练等,使全社职工深受教育。

▲1992年1月27日,本报老年体协成立,退休老干部吴海云当选为主席。

▲1992年3月2日,社委会向全社职工传达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精神。

▲1992年3月16日,本报召开“发展本报经济理论务虚研讨会”。全社职工围绕“革除三铁陋习,增强内在活力”进行了讨论。

▲1992年4月19日,经理部作为报社内部改革试点,实行企业化管理体制。

▲1992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报纸自办发行会”上,本报获全国自办发行先进集体,孙新民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1992年6月1日,为进一步深化报社内部改革,出版部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1992年6月4日,对于本市昨晚降特大暴雨,本报记者迅速予以报道,获市领导好评。

▲1992年6月20日,院内又有三幢宿舍竣工,42户职工喜迁新居。

▲1992年6月,本报总编室主任陈绍凯参加新华社在山东枣庄举行的中国地市报时事研究会,其论文《抓住机遇,为地方经济走上大市场服务》获研究会论文竞赛佳作奖。

▲1992年10月,中共市委宣传部批复,自四季度起,本报改自办发行为恢复邮局发行。

▲1992年10月8日,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景德镇日报·星期天》从1993年1月起扩为四开八版。

▲1992年11月11~13日,由本报承办的“华东地市报第一次研讨交流会”和“武汉经济协作区第七次新闻干事会”在景举行。来自六省20多家报社领导参加了会议。

▲1993年2月24日,为表彰先进,经社委会研究决定对在去年工作中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他们是李文华、李雪珍、王德胜、彭景平、吴胜初五位同志。

▲1993年7月,按照市委宣传部领导安排,为加强县、区经济报道力度,本报派出总编室主任陈绍凯为组长,带领宣传部干事、兄弟新闻单位记者及本报文字、摄影记者共6人的报道组深入浮梁县、珠山区基层进行调研与采访,有针对性地报道了一批企业典型,推动了县、区经济的发展。

▲1993年8月1日,景德镇日报东升实业总公司成立,这是探索新闻单位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轨的重要之举。原经理部各部门划归该公司管辖,还开辟了摄影广告、美术广告、商贸等经营项目。

▲1993年8月,由本报编纂的《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同读者见面,这是一本介绍陶瓷名家名作、弘扬陶瓷文化的专著。

▲1993年8月,由本报主编的《景德镇工商企业大全》出版发行,这是我市历史以来最为全面的工商工具书。

▲1994年3月4日,本报对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采取“个人自报、群众推荐、领导审定”的方式。

▲1994年4月3日,为扩大《星期天》的影响,举办《星期天》万份赠阅活动。

▲1994年9月1日,值景德镇建镇900周年和建国45周年及第五届国际陶瓷节之际,本报隆重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瓷都——迈向新纪元》,分16个专题,对我市各条战线巨大成就作全方位、深层次的扫描。

▲1994年我市陶瓷改革进入关键时刻,为配合陶瓷改革宣传,总编室在二季度推出《走出困境振雄风》陶瓷改革专题报道,9—10月又从正面宣传角度看待陶瓷当前困难,推出《困难与希望同在》陶瓷企业图片专栏报道,从小处着眼,寻找角度报道陶瓷企业分而活之态势,引起省瓷司领导重视。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双双来到报社,向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表示感谢。

▲1994年10月26日,市委《景党字(94)23、24号文件》同意增办《瓷都晚报》和《景德镇日报》扩为对开四版方案。

▲1994年12月12日,江西省新闻出版局《赣新出报刊字(1994)第94号文件》;同意《景德镇日报》从1995年1月1日起,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四版。

▲1994年12月20日,经过两个多月努力,本报改版准备工作就绪,今日试刊。试刊前夕,市委书记、市长殷国光,市委副书记黄木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农民等莅临本报,勉励本报工作人员继续努力,把《景德镇日报》办成全省第一流报纸。

▲1995年1月1日,在喜迎1995年元旦之际,本报告别“四开小报”的历史,迈进了“对开大报”的行列。

▲1995年1月5日,为配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掀起“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完成1995年经济工作任务”的热潮,本报在一版开辟“解放思想大讨论”专栏,并发表了《解放思想是个法宝》等一系列评论员文章。

▲1995年,针对一批企业效益不佳状况,本报总编室在一版

推出《利税千万元企业纵深行》专题深度报道,从总结经验的角度,对利税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采访,发出典型经验报道10余篇,受到市经委领导高度赞扬。

▲1995年1月11日,为认真听取各界人士意见,改进报纸工作,本报召开扩版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市领导和特约通讯员等。

▲1995年3月2日,本报老年体协主席吴海云出席纪念我市老年体协成立十周年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连选连任为我市老年体协第三届副主席。

▲1995年3月4日,为了及时反映我市22项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本报新辟“达产达标”专栏,发表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等系列报道。

▲1995年3月4至5日,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经社领导同意,由社委办组织全社女职工到九华山旅游,饱览祖国的山河春色,通过这次集体活动,使女工们深深感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1995年4月4日,应本报邀请,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等20多名老中青艺术家,在本报七楼会议室挥毫泼墨,创作瓷画40余件。

▲1995年4月8日,纪念《景德镇日报》创刊40周年老报人座谈会在本报七楼会议室举行。与会者抚今追昔,对本报的发展表示满意,同时对本报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1995年4月10日,本报征集的报徽揭晓,这是由专家和领导从数十件来稿中评选出来的,报徽的作者是江西德东彩印包装

有限公司设计员程虹。

▲1995年5月10日,江西省新闻出版局赣新出版刊字(1995)第39号文件,同意本报增办《瓷都晚报》,为周六刊,四开四版。

▲1995年5月11日,值景德镇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本报社委会向历年来曾在本报工作过的干部、工人寄发慰问信130封,感谢他们对本报的成长、发展所作的贡献。

▲1995年5月13日,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景德镇日报创刊40周年纪念封首发式,这是本报和市邮票公司联合举办的。所售收入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纪念封和邮戳的设计者分别为著名邮票设计家陈荣明和陶瓷学院讲师曹春生。

▲1995年5月14日,《风雨不惑路——纪念景德镇日报创刊40周年》电视专题片在市电视台正式播映,该片记录了本报从诞生、成长、发展的历史进程。

▲1995年5月15日上午,在合资宾馆隆重举行纪念景德镇日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市委全体常委和其它五套班子领导都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部分县、区、局老报人及通讯员代表300多人。市委书记殷国光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记协、省报协、江西日报、南昌晚报、九江日报、上饶日报等兄弟报社也派员到会祝贺。同时还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贺信、贺电数百封。值此之日《景德镇日报》彩版首次与读者见面。

▲1995年5月19日上午,由本报邀请高晓声、林斤澜、叶兆言、陈村、赵秉谦、钱中文、舒婷等文坛名家莅临本报,与本报编

辑、记者座谈并题词。

▲1995年6月,本报总编室主任、记者深入浮梁、昌江区等十几家乡企采访,推出《乡企迈上快车道》深度报道,提出较有见地的观点,受到市乡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当年,总编室被评为全市支持乡企发展先进单位,受到市政府表彰。

▲1995年7月,由本报老年体协主席吴海云出任《瓷都夕阳红》编委会主任,其主持出版的我市老年体协成立十周年纪念集面世。

▲1995年9月17~20日,本报总编辑王伯建带领瓷都晚报筹备组成员,先后赴苏州《姑苏晚报》、无锡《江南晚报》等兄弟报社学习考察与交流。

▲1995年11月21~25日,全省报纸总编辑座谈会在吉安市召开,本报副总编孙熙庸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就如何联系实际,发挥党报优势发了言。

▲1996年1月19日,市委召开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座谈会,专题研究和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为配合这项工作的宣传,本报从即日开始推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系列报道。

▲1996年4月,自去年国家体委等十一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全国开展95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报4月份获得国家体委表彰的“优秀报道奖”。

▲1996年4月16日,江西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在南昌召开理事会,本报总编辑王伯建、副总编辑孙熙庸参加了会议。会议推选王伯建继续当选为新一届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1996年5月,为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宣传部部署下,本报在一版开辟《精神文明之花》系列典型报道,从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角度,进行了周密安排,发典型报道20余篇,持续三个月时间,形成了声势和氛围。

▲1996年7月8日,本报组织记者全力以赴抓抗洪救灾报道,以超常规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积极审慎,快速出击,不少同志在抗洪一线连续战斗一周,表现出大无畏精神和良好的政治素质,一周共完成专版11块(增刊两块)发稿200余篇,取得优异成绩,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标兵集体称号”。

▲1996年7月,本市遭受一场罕见特大洪灾袭击,本报总编室文字、摄影记者在分管副总编陈绍凯的带领下,多次趟水采访,三天三夜在洪灾现场和会议现场采访报道,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总编室被评为全市抗洪救灾先进标兵集体。

▲1996年8月3日,为把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度,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前后,本报组织编采人员深入基层采访,发掘先进典型,认真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报道,推出《精神文明建设之花》专栏,发稿30多篇。

▲1996年8月6日,中共景德镇市委任命冯上延同志为景德镇日报社社长。

▲1996年8月8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在国有企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前,我市国有企业的领导们大胆探索,勇往直前,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闯出一条新路,他们党性强、有事业心、有能力、有魄力,是工人阶级的精华。本报开辟《国有企业“领头雁”风采录》系列报道,以弘扬他们的感人业绩,为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国有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擂鼓助威,这一专栏共发稿50余篇。

▲1996年9月15日,中国地市报群工研究会第六次年会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本报总编辑王伯建、群工部主任王景秋参加了会议。本报送评作品全部获奖,它们是:孙熙庸、王景秋合写的《抓好评报工作,坚持开门办报》获好论文二等奖;张道明的《政治是根本,艺术是保证》、孙新民的《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搞好报纸群众工作》获好论文三等奖;王景秋、张道明合作的《街头公用电话亭的喜与忧》获好来信三等奖。

▲1996年10月3日,景德镇日报社中心学习组成立,中心学习组由社委会成员、中层正职干部组成。第一次集中学习,主要是认真学习讨论江泽民书记国庆前夕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

▲1996年12月9日至11日,由本社举办的96江西省地市报总编(社长)协作会在我市召开。正在我市考察工作的省委副书记钟起煌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舒晓琴,市委副书记黄木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龚农民参加了开幕式。黄木华代表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词。本社社长冯上延、总编辑王伯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联系各报实际,畅谈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体会和感想,同时还交流了办报的情况和经验。

▲1996年12月27日,为宣传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本报在一版开辟《主人翁风采》专栏,讴歌了一批从基层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