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位置面积】 位于市境中偏西部乐安河北岸。因乐安河别称洎水,故民国中曾一度易镇名为“洎阳”。镇东与接渡镇相邻,西与乐港镇张家桥相接,南有洎阳大桥与墈上乡相连,北有李家岭立交桥与后港乡相通。乐德铁路在镇区西北与皖赣铁路接轨;乐上、乐江、田乐、黄乐4条省级公路干线在此与206国道交汇。镇区是乐平市的交通中心,是赣东北地区交通要冲。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街区面积4.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镇区古代即是“闽越”通往中原的“襟领”,四方客商泊舟驻马之地,物资集散之区。远在南朝陈代(557—589年)即于此置镇设官治理。初名“会昌镇”。唐会昌六年(846年),为避讳皇帝年号改名“花靥镇”。相传当时镇区桂花树极多,街巷掩映在桂花丛林之中,故有“花靥”之名。唐中和三年(883年)迁县治于此,知县兼任知镇。此后一千余年来一直是乐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区划人口】 镇区设东、北、西3个街道办事处,近郊有中店、镇东、邹家、庞公、湖腰畈和城郊6个村公所。1993年全镇有常住人口7.8万人,外地驻镇经商办厂的寄住人口3285人,共计约8.13万人。

【主要街道】 镇区街道干线呈“井”字形布局:

东西向的两条,第一条是人民大道横列镇区北部,西至李家岭立交桥,东至童家山,全长3000余米,宽30米,水泥路面。第二条由站前路、西大街、东大街组成,西起火车站,东至东门口集贸市场,全长2000米,站前路宽30米,东西大街宽15米,全部水泥路面。

南北向的两条,第一条路由景乐路和昌乐路组成,两路相接于西门口广场,并与站前路和西大街相交,全长3000余米,宽30米,水泥路面。这条路北起李家岭立交桥,南至张家桥北。与西门口广场相接的4条街是全市最繁荣的商业街。全市最大的集贸市场西门农贸市场以及蔬菜批发市场、赣东北大市场都在这一闹市区。第二条路由向北大道、新北街、南大街、南外街组成,北起湖腰畈,南至洎阳大桥,全长3000余米,向北大道宽30米,其余3条街宽15米,水泥路面。这条干线与人民大道、环城北路、东西大街分别相交于文明电影院、工人文化宫和大寺上。文明电影院路口是繁忙的交通孔道,乐上、乐江、黄乐公路经此通过;工人文化宫路口是新兴的商业区,也是市内重要的通道;大寺上是旧城区中心,至今仍是商业繁盛之处。

迎宾大道、沿河街、环城路(分东、北、西3路)、联盟路、观音泉路、东风路等,也是镇区比较大的街道。其中迎宾大道、环城北路都与闹市区——西门口广场相连,商业都很兴旺。

此外,镇区还有近百条街巷,老北街是其中最长(1000多米)的一条,它依然保留着古老街道的风格。

【乡镇企业】 1993年镇办企业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狠抓技术改造,强化企业管理,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镇党委、镇政府还大力促进和扶持街道和村办企业的发展,促进合资和股份制企业发展,成效非常显著。全镇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8918亿元。较上年增长86.97%。其中,镇办企业产值为4877.62万元,占总产值的25.8%,较上年增长17.74%;村办、街道办企业为2000万元,占总产值的10.6%,较上年增长112.3%;联户办企业为12041万元,占总产值的63.6%,较上年增长139.43%。全镇乡镇企业上交税金874.28万元,超过计划任务数的39.95%,较上年增长52.36%。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百强乡镇”第十名。

镇办工业企业花大力气引进技术,着力进行重点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橡胶厂投资35万美元购进台湾产真空硫化机,已安装就绪投入生产。该厂还引进合成丁基胶生产技术,替代天然橡胶生产药用瓶塞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铝材制品厂投入500万元技改资金,进行铝合金生产线扩建,年底厂房全部竣工,机器设备安装就绪,进入调试阶段,1994年初可投入正式生产。村办企业,特别是联户办合资企业发展尤为迅速。全镇一年中兴办了7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发了4项新产品,展现出蓬勃兴起的生机和高速发展的势头。1993年实现全镇乡镇工业总产值7105万元,较上年增长75.48%。

【农业】 1993年,镇郊6个村公所共有耕地517.5公顷,农业人口15106人,人均耕地0.0342公顷。全镇农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田藕、芹菜为主的蔬菜生产,甘蔗种植面积也有扩大。在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主攻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早稻播种面积在调减15.5公顷的情况下,仍收获粮食2454.3吨,单产达到7200公斤/公顷。市郊农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观念转变很快,积极大胆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他们的生产已经步入以市场为导向的境界,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中店等地在新观念的指导下为满足市场要求,着力扩大甘蔗生产和畜禽饲养、水产养殖业。全年鹅鸭存笼80300羽,产禽蛋132吨,较上年增长41.65%;生猪6120头,水产品73吨,分别增长10.59%和21.46%。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957万元,较上年增长6%。农村人均纯收入12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24元高276元。

【第三产业】 镇区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兴起。交通要道、集贸市场、居民住宅区饮食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居民住宅区的早餐早点营业非常兴旺。各街道、村公所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着力发展服务网点。湖腰畈、庞公等村公所依托交通站点,兴办了短途运输服务业;中店等村公所村民,根据城市发展和市民、客商对市内交通的要求,组织了人力三轮车服务队,大大方便了旅客和市民,提高了经济效益。

【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的要求和城区文明共建的精神,为将乐平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健康向上的新型文明城市,早日跨入国家卫生城行列,积极开展宣传,提高了市民创建国家卫生城的参与意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了“五好家庭”、“文明楼院”创评活动,全镇共评出五好家庭3328户、文明户665户、文明楼院151座、文明街巷43条、受表彰的“五好家庭”28户。继续狠抓了以“门前三包”责任制为重点的街道环境卫生工作,配合市环卫所,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检查、监督,并将城市管理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轨道。

【教育卫生】 镇区有4所中等学校,其中普通中学3所(含职业高中)。镇辖小学10所。1993年,小学在校学生680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巩固率99.5%,全镇已基本普及8年义务教育。镇区有公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54名;街道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268名;民办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518名。

镇区有5所公立医院(6个门诊部)。其中第二人民医院为镇辖医院,1993年有医疗技术人员77名,病床50张。镇妇幼保健、防疫、免疫和卫生执法监督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继续深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加强了晚婚晚育的宣传,加强了婚前教育和孕前管理。全镇育龄夫妇普遍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建立了计划生育卡,计划生育率达到93.2%。人口出生率为9.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9‰。

【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基本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防危控制能力明显提高。1993年,全镇共发生案件313起,其中刑事案件84起,较上年下降35%。刑事案件破案81起,破案率为95%;治安案件229起,查处率100%。追捕逃犯58人,其中21人投案自首。对民事案件及时进行了调处,调处率达100%。(鄢兴新余水才)

【党政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邓水根

副书记:余有水 鄢兴新 傅金兰

吴元邦

委员:刘朝阳 吴强 徐锡周

王光俊

镇长:余有水

副镇长:刘朝阳 杨全德 江和生

马兴良 李忠东

科技副镇长:陈凤标

纪委书记:吴强

人武部长:徐锡周

东街办事处主任:方锦明(93.12任)

北街办事处主任:杨全德(93.12任)

西街办事处主任:徐玉英(93.12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