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景德镇市在中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超越古人的振兴创业之举。至1985年,瓷业从衰落中复苏,在科技上进步,于竞争中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陶瓷工业蓬勃发展 1949年5月~1957年,中共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采取失业救济、生产自救、疏通供销环节等系列有效措施,整治民国时期留下的瓷业创伤,迅速恢复了瓷业生产;树立国营瓷业的优势,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合作化和全行业公私合营;逐步进行了成型工艺改革,首次采用煤柴合烧方法等,1957年试制大型倒焰煤窑成功。1953~1957年底,产量年平均递增31.6%。1957年日用瓷产量2.76亿件、电瓷2976吨、产值6680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景德镇瓷业已在恢复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1958~1965年窑炉改革获得成功。1958年全市倒焰煤窑达一百多座,1965年试制隧道煤窑成功。这期间,发展了建筑瓷、电瓷、化学用瓷、纺织用瓷、瓷模具等工业用瓷器类。三年困难时期,日用瓷产量下降,1961年仅7304万件,其中出口瓷3137万件。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陶瓷工业曾一度处于困境。从1962年8月起,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各项工作都进行调整,陶瓷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当年,日用瓷产量达1.06亿件,其中出口瓷3137万件。到1965年,日用瓷量达1.74亿件,其中出口瓷8002万件。这期间,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度,在生产上实现了成型流水作业线、双刀压坯机、循环双管施釉机等1460个新技术、新工艺项目,陶瓷工业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966年到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德镇陶瓷工业、教育、科研遭受到严重破坏,损失甚大。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到1985年,日用瓷产值2.17亿元,产量2.89亿件,其中出口1亿件,居全国首位。旅游瓷、仿古瓷、民族用瓷的产品有很大发展,并且有一批名优产品获得国际金奖和国内金奖、银奖。陶瓷工业系统的利税总额由1976年的负461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3589万元。建筑卫生和工业用瓷都在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1985年,全市釉面砖总量产达386.2万平方米,为1956年的10倍。工业用瓷包括电瓷、电子陶瓷、纺织瓷、砂蕊、蜂窝瓷、耐酸瓷、瓷模具等都有很快的发展。特种陶瓷广泛应用于机械、医学、电子、光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全市生产高技术陶瓷的企业有7家,技术力量强,设备条件好,检测手段齐全,许多产品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有的还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因而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并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景德镇瓷业重新振兴,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49~1985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民国时期遗存的2493个小作坊已经演变成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大瓷厂;过去单一的日用瓷生产已发展为日用品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瓷、高级技术陶瓷等多门类的瓷业生产;过去分散的服务性行业生产,现在已建设成为一个包括原料勘探、矿山开采、陶瓷机械、耐火材料、石膏模具、陶瓷匣钵、瓷用化工、窑炉安装、瓷器包装等协作配套的系列生产;并把单一的陶瓷生产经营,发展成为包括生产、流通、科研、设计、文化、教育、考古、旅游在内的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产品不但遍销国内市场,而且享誉世界,行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陶瓷科技不断进步 景德镇陶瓷科学技术按照自己的特点,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之路,在变革中得到发展。

总结传统陶瓷工艺 解放初,为了挽救即将失传的陶瓷品种和瓷器制作工艺技术,以便继承和发展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开始着手总结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1953年,景德镇通过承担“建国瓷”的制作任务,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上海工业试验所、中央工艺美院等单位的科研与美术设计人员一道,对景德镇地区的瓷土原料、坯釉配方、烧成操作和装饰技艺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总结、研究和试制,开创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之路。

1954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再次与中国科学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景德镇的历代瓷器及制瓷工艺进行理化测试、调查总结和试制,并获得了三项成果。一是恢复了停产几十年的优良传统颜色釉瓷十余种;二是对各种原料成分作出了科学分析和鉴定;三是总结了白瓷坯釉、青花和釉里红色料、釉上彩色料和熔剂等配方与制造工艺。以后又对景德镇陶瓷生产所用的原料矿物类型、工艺性能,制瓷工艺和清初瓷器的性能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科学总结挽救了即将失传的瓷器品种和瓷器制作工艺。同年,景德镇还先后与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专家协作,对景德镇陶瓷传统窑炉、成型工艺、装饰方法进行了全面技术总结。从而为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的传统瓷器品种和工艺奠定了基础。

传统工艺、设备变革 景德镇传统的蛋形窑以松柴为燃料,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景德镇从1953年开始,共投资2424万元,对以煤代柴的柴窑进行改造。1956年第一座倒焰煤窑试制成功。至1965年,景德镇用了13年,基本上实现了以煤代柴的技术转变。当年,有倒焰窑131座,用煤烧瓷数占当年日用瓷总产量的70%。1966年至1976年,共投资1307万元,着重改间歇煤窑为隧道煤窑。到1975年,景德镇建成隧道窑18条,隧道窑烧瓷数量占全市日用瓷总产量的54%。随后,煤烧隧道窑又向油窑方向发展,1976年,宇宙和光明两瓷厂的油烧隧道窑投产,窑青质量由80%提高到95%。到1983年,景德镇各瓷厂已有31条隧道窑,其中15条烧煤、16条烧油。并有9条隧道窑装上了余热锅炉,3条隧道窑采用马费式预热空气装置利用余热。

成型工艺、设备的变革 景德镇陶瓷成型工艺、设备随着窑炉的变革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与提高。首先,研制了新的石灰釉、混合釉、长石釉及坯料系列配方,淘汰了传统的坯釉料配制工艺及配方,以适应煤窑烧炼。其次,陶瓷原料的粉碎、精制和坯、釉料的制备,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连续化生产。陶瓷成型从过去的手工拉坯过渡到单刀辘轳压坯、双刀压坯和滚压成型;注浆成型也从手工倒浆发展为压力注浆、真空脱泡注浆等,成型方法有旋压、阴模滚压、阳模滚压、塑性挤压等多种。还有挖坯机、摘坝机、双管施釉机等等。干燥工序采用小汽流风盒喷射新工艺以代替落后的箱式烘房和坑道烘房。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分批从日本、英国和西德等国引进一批批先进的陶瓷工艺设备,使景瓷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技术改造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经过36年来的建设和改造,技术有很大进步,生产有很大发展,平均每年递增9.7%。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陶瓷工业生产基地和科技中心。

1949~1952年,集中力量恢复经济。从1953年开始有少量技术改造。到1985年止,30多年来的技术改造总投资共计12513万元。其中技改措施拨款7663万元、银行贷款4299万元、自筹551万元。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的技术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3~1966年,进行了以煤代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共投资2424万元,其中技措拨款1924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这一时期,从上海迁建了生产颜料花纸的瓷用化工厂,从铁工厂的基础上改建了陶瓷机械厂,迁建了建国瓷广的分厂(后改称宇宙瓷厂),改建了耐火材料厂、匣钵厂,建设了采用雷蒙机粉碎的市瓷土厂、浮南瓷土矿、大洲瓷土矿。所有这些技术改造,促进了景德镇瓷业快速发展。开始全面建设的17年中,平均每年以递增12%速度向前发展。使1966年的年产值达到6593万元,年产值达到17390件,出口瓷6147万件,出口换汇514万美元,年利润173万元,年税收460万元。

1967~1976年,进行了窑炉隧道化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共投资1307万元,其中技措拨款1043万元、银行贷款264万元。在此期间,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取得很大成效。但由于遭到“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破坏,日用陶瓷生产能力损失达7000多万件。一个投资2729万元、年产2700万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远东为第一大的景德镇瓷厂被砍掉了。13家瓷厂被强行分家转产。14万平方米的厂房被调走。各种陶瓷专业机械设备被调出234台。5000余名职工被强行转业改行,数百名工程技术和美术设计人员被下放和复员,许多产品被扣上“封资修”的罪名不能生产,日用瓷年产量最低降至11529万件(1968年),比历史最好水平25587万件减产54.9%,1976年的日用瓷一级品率下降到仅28.3%。这一年陶瓷系统亏损达1298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景德镇按照自己的特点,实施了以推广提高产品质量、改变产品结构、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为重点的技术改造。1977~1985年以新工艺新技术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共投资8683万元,其中技措拨款4597万元、银行贷款3535万元、自筹551万元。

这一期间的技术改造主要完成的工程有十大项,其中主要有:重点改进了人民、宇宙、景兴三个瓷厂;采用小汽流风盒喷射新工艺。改进了36条链式成型作业线;建设了历尧油站;新建了新型辊底烤花窑11条;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55台(套);改造了15.9万平方米的厂房。九年来的技术改造量大、效率高,技改投资为过去27年投资总和3431万元的2.3倍,使景瓷生产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下迅速恢复过来。到1980年,陶瓷系统的产量、产值、一级品率、工业积累等四个主要指标都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通过技术引进、出国考察、国内调查、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景瓷的工艺特点,进行技术改造,使景德镇制瓷工艺设备和技术达到80年代国内外先进水平,这些新技术在全国陶瓷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生产效益居全国之首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技术改造,促进了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的大发展,物产能力大提高。1985年年产日用瓷28942万件,为1949年6350万件的4.5倍,比1952年增长19920万件;市场日益扩大。1985年出口瓷达到7489万件,先后远销五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瓷换汇总额达到2005万美元,为解放初(20万美元)的100倍;内销瓷也有较大增长,从1949年的6115万件、增长到18921万件,增长两倍,产品质量不断改进。1950年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日用瓷由普通瓷、粗瓷向细瓷、高档瓷发展;由单件向套具的方向发展。一级品率由1952年的40.12%增长到1985年的50.5%。具有民族特色、技艺精湛的传统瓷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有些失传的得到恢复。陈设瓷中的众多新品种都超过了历史水平;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49年至1985年,景德镇陶瓷工业系统为国家积累资金44476万元(其中利润16604万元、税收27872万元),为同期国家对陶瓷系统的技措拨款(7663万元)的5.8倍。陶瓷系统一年积累水平从240万元(1953年)上升至3850万元(1985年),增长了15倍,万元产值耗标准煤(不含电)由1977年16.27吨下降至1985年12吨,下降26%。

四大指标名列全国前茅 在全国六大产瓷区中优质产品获得金牌、银牌奖数以景德镇最多。1979~1985年的全国产品质量评比中获得五块金牌和四块银牌,获得金牌奖的是人民瓷厂的长青牌青花梧桐餐具二块、艺术瓷厂福寿牌粉彩瓷、光明瓷厂和红光瓷厂玩玉牌青花玲珑瓷二块。获得银质奖的有建国瓷厂的珠光牌高温色釉,艺术瓷厂的景德镇牌薄胎瓷。宇宙瓷厂高岭牌新花西餐具,人民瓷厂影青凤牡餐具。1984年,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餐具先后在民主德国莱比赐、捷克布尔诺、波兰波兹南的博览会上连获三块金牌。一个产品能够连续在这样多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

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产值名列全国同行业的前茅。根据1983年建设银行的调查,江西景德镇14个瓷厂1982年的固定资产原值为7616万元。同年提供产量11434万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平均提供产值150元,居全国六个主要产瓷区的首位。1982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产值,全国平均为94.5元,江西为82元。说明景德镇陶瓷这个指标与江西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是先进的。

每件出口瓷平均换汇额逐年提高,由1977年的19美分上升至1985年的28美分,连续几年居全国首位。

出口瓷平均每一美元的换汇成本逐年下降。由1977年的3.42元下降至1984年的3.25元,全国其他五大产瓷区,平均每一美元的换汇本都在3.88元以上。从1977~1985年的出口陶瓷换汇情况表明:景德镇出口瓷每一美元的换汇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元左右,景瓷平均一年为国家节约收购资金约2400万元。景德镇1977~1985年出口瓷换取外汇总计为2.1196亿美元。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收购资金达2.1752亿元。

全国最大、配套最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 景德镇陶瓷工业是从零星分散的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有2493户、从业人员15900人,其中私营企业836户、个体手工业1654户、手工业社1户、国营2户。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将这些私营作坊和个体户逐步改造成为手工业合作社、画瓷社和公私合营厂,以后又进一步调整为15个大瓷厂,其中国营11个、大集体4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集体、小集体企业又有较大发展,到1985年止,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和直接为瓷业服务的企业共有139户、5.4万余人。其中:省陶瓷工业公司直接管辖的工业企业共有44户,内含国营大瓷厂12户、集体瓷厂21户(含市属集体5户)、瓷土矿山5户、陶瓷机械1户、辅助材料工业4户、窑建企业1户,另有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5户。公司系统共有职工4.2万余人,固定资产原值由1977年的7251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13993万元。

景德镇经过36年的大力建设,已由一个单一手工生产瓷器的地区发展到全国最大、最完整的陶瓷工业基地。同时,拥有部属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陶瓷工业设计院、陶瓷职工大学、陶瓷学校、陶瓷馆、陶瓷历史博览区、地质队、《景德镇陶瓷》杂志社等科技、文化、旅游单位,进而形成全国唯一集陶瓷生产、贸易、科研、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规模最大、配套最完整的现代陶瓷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