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景德镇市的野菜种类繁多,其主要品种如下:

香椿 俗称春苗树,属乔木,为速生树种,多用扦插法植于庭院、菜园及村庄路旁肥沃之处。

春季,在一二年生枝条上抽生的嫩芽,紫红色、肥嫩,有异香,人们称之为椿苗。食用香椿苗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单炒,取抽生出三四寸的椿苗,略炒即吃;二是切碎拌入蛋中煎吃;三是切碎用开水稍烫一下拌豆腐吃。无论那种吃法,都别具风味。

枸杞 为蔓生落叶小灌木,茎枝细、有细小的针刺,叶互生,在枝的下端间或有数叶簇生,叶有短柄,叶片近短卵园形,披针状,夏、秋季叶腋开淡紫色的小花,花后结长形小果,幼果青色,成熟后呈红色,似朝天椒。

春季,枸杞根颈处抽生的嫩茎十分肥嫩,带着紫色,人们称之枸杞苗,可炒食,或用开水烫后拌上麻油、酱油、吃起来脆嫩可口。

胡枝子 又叫野枝子花或“黄枝子”,自生于山野。胡枝子为常绿灌木,高一二米,托叶基部与叶柄合生成鞘,包在茎上,单叶互生,或三叶轮生,革质,茎、叶平滑,花白色,端午节前后开花,高脚碟形,有清香,蜜极甜。民间常用胡枝子的果、叶、茎、根来治疗黄疸型肝炎(黄肿病)、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口舌生疮、吐血、鼻血、乳腺炎、疮疡肿毒。其果实碾碎后为黄色,民间过去常用来做土布染料。

景德镇人食用胡枝子是吃其花,将花除了花萼和蕊,开水烫后,或炒、或凉拌、或打汤,都很好吃。

藜蒿 又叫水蒿、蒿菜子。野生于湖泊溪沟沼泽的肥沃地带,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一二米,茎直立,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深绿色,无毛,里面密生绵毛,呈白色,头状小花、褐色,被以少量绵毛。

藜蒿人们都爱吃,其食法是:三四月间采取嫩茎,用生姜、辣椒炒熟即可食用,质嫩味鲜,具有特殊的蒿香味。

马兰 又名路边菊,俗称马兰芹,为多年生草本,属菊科植物,有地下茎,地上茎高尺余,呈紫红色,全株平滑,叶互生,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秋季开头状花序,蓝紫色,花序中部为细小管状花,花冠上端五裂,淡黄色,花后结细小瘦果。马兰芹分布极广,田野路边均可见其生长。

马兰芹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在景德镇市是一种大众化的野菜。一般在三四月间采其嫩茎叶直接炒食,也有用开水先泡后炒,或将马兰芹先用开水烫软,再揉去汁液凉拌,此种吃法,味道清香。马兰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去积,凉血止血等功效,多吃之可治“火气”引起的牙痛眼疾。

马齿苋 又称豆瓣菜、瓜子菜、长命菜、酸苋等。自生于园圃旱地,为一年生肉质草本。茎的下部匍匐,上部略能直立,分枝甚多,全株光滑无毛,淡紫色,味酸。叶互生或对生,倒卵形,厚而柔软多汁。夏季顶生或腑生黄色小花,花晨间开放,午后闭合,花后结蒴果,内有多数黑色种籽。

马齿苋的食法是:不怕酸者常直接炒或打汤;怕酸者多用开水先煮三、五分钟,捞起滤干水再炒吃。也可以将马齿苋用开水略煮,晒干后备用,或炒、或蒸肉吃。马齿苋营养价值较高,还有清热解毒、消炎散瘀、凉血杀虫等作用。民间常用马齿苋煎水当茶饮,治疗肠炎菌痢、肾炎、脚气水种、痔疮出血、小儿丹毒、疗疮痛肿,肺结核、百日咳等疾病。

荠菜 俗称地菜、地角菜、护生草、菱角菜、田儿菜、三月三。自生于田园、路旁等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略有白毛。茎生叶有不规则的羽状深裂,裂片有锯齿。有的茎生叶不分裂,常呈圆矩形,基部下延抱茎。花期甚长,由春到夏抽花茎分枝开花,总状花序排列,花小、白色,有花瓣及萼片各四枚,果实扁平为三角形,短角果。荠菜营养丰富,还有解热利尿、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祛淤治痢等作用,可用来治疗肺病咳力求、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感冒发烧、麻疹、肾炎水肿、乳糜尿、肠炎腹泻、高血压等。

荠菜非常鲜嫩,人们常用荠菜和生粉搅糊吃,有时用荠菜打汤,但炒吃者也不少,也有人用荠菜包水饺。

蕨箕 景德镇市可食用的蕨箕有两种:一种叫水蕨箕,一种叫山蕨箕.分别生于沟沿和山野,均为多年生草本,高一米以上,根须状,外被黑色柔毛,根状茎粗壮而横生,内含高质淀粉,外被锈色魿片。清明前后开始长新叶,初为拳状卷曲,被有茸毛。成叶直立,披针形,三至四回羽状分裂,羽片15至20对,互生、有短柄,叶亚革质,叶缘向下面反折,生褐色孢子束群,呈斑点状。蕨箕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毒之功效,可治疗流感、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开水烫伤、皮肤湿疹,还可治多种食物中毒。

四、五月是采摘嫩蕨箕旺季。鲜炒蕨箕,其味甘美,但炒前应用开水略煮一会,捞起来

滤干水再炒。市北部山区等地,还将蕨箕热烫后晒干蒸肉吃。

小蒜 自生于旱地,草坪及路旁。二年生草本,叶细长,不中空而成线状,晚秋从上年宿生的魿茎上抽生新叶,或由其“种子”萌发出新苗,入夏陆续从叶簇中抽生花梗,顶生头状花序,花后结蒴果,呈小茎状。

从开春起即有小蒜采收,立夏前后可摘取小蒜苔。食用方法跟普通大蒜一样,一般是净炒,也可拌入蛋中同炒,还有将小蒜切碎包水饺。小蒜辛温火气重,不宜多吃。

紫苏 为一年生草本,高一公尺左右,茎近方形,绿色或红色,有毛、全株有异香。叶对生、卵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叶背紫色,或两面均为紫色。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紫色,花后结倒卵形小坚果。自生于村边、路旁或园圃中。由于呈零星分布,故不常见。

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理气宽胸,舒郁化痰,解鱼蟹毒。苏叶能医治风寒感冒,苏梗能理气安胎,治疗胸闷不适、打呃、胃肠胀气、妊娠胎动不安。苏籽能降气定喘,治疗咳嗽喘急。春夏之季采取其幼嫩茎叶,主要用于做汤,或当佐料调味。因其能除腥气,所以炒螺蛳肉、煎鱼等腥气较重的荤菜中放些紫苏,可使腥气大减而又具紫苏的特殊香味。

鸭跖草 又叫竹叶草。自生于路旁、田圃。一年生草本,茎柔软肉质,分枝多,常呈状卧状,有节,节上生不定根,全株被疏毛。叶互生,似小竹叶,宽披针形,先端尖,有平行脉,茎部呈鞘状抱于茎上。夏日开碧色不整齐花,腋下或顶生总状花序,三四朵生在一个花苞内。蒴果椭圆形,成熟后开裂。

食用鸭跖草是采其幼嫩枝叶炒食,味道清淡。

藜 俗称灰菜或胭脂菜。自生于路旁、园圃等处。一年生草本,高约一米,呈木干状。叶三角形近卵形,基部稍呈菱形或楔形,叶缘有波状齿,质柔软。叶、茎皆有白色或微红紫色粉状物,故谓之灰菜、胭脂菜。叶互生、花穗状、簇生于顶端,黄绿色。花瓣有五枚萼片呈卵形分裂,花后结扁球形胞果。

藜跟菠菜属同一科植物,所以食用方法类似菠菜,主要采食嫩苗,或炒、或做汤,或包水饺。

野黄花 生于原野、沟堤旁。为多年生草本,根丛生,根端有黄色的块珠,叶细长,由根部互相迭生,初夏由叶腋间抽生直立花茎,于花茎项端分枝上开红黄色嗽叭花。在医学上黄花具有消积食,利湿热、明目、安胎、消肿、散毒、解热、止咳等作用,并对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

野黄花跟家黄花一样,取食其花。黄花含有秋水仙硂,不宜鲜炒食用,必须用开水将黄花煮三、五分钟,捞起滤干再炒或打汤,最好用开水煮过后晒干食用,否则极易中秋水仙硂毒。孕妇应忌食新鲜黄花。

野百合 多生于原野山麓等处。为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冬季枯死,而地下魿茎极耐寒,第二年春季从根茎盘上抽生地上茎,其上着生披针形叶,夏天从顶端开洁白美丽的嗽叭花。秋季待植株地上部干枯,魿茎已充分壮实。野百合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能滋补壮身,润肺止咳,安心宁神,消肿利便,可治久病体弱,做解热镇咳药。采收野百合,一般选晴天掘起,切除地上部分置室内晾干备用。

食用野百合可以鲜炒,也可做汤。

野苋菜 生于园圃、路旁或垃圾堆上。为一年生草本,全株柔软,茎高可达一米以上,红紫色或青绿色,有棱沟。叶互生,绿色或叶脉带红色,长卵形。花绿白色,丛生于叶腋或成稠密顶生穗状花序。野苋菜甘淡微寒,能清热除湿,收敛止泻,可治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肠炎,亦可治疗蛇伤。

野苋菜营养价值较高,夏季采摘其幼嫩茎叶,多半炒食,也可做汤或包水饺。肥嫩的野苋菜,其味可与家苋菜相媲美。

木槿 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二、三米,适应性强、耐热、耐旱、耐瘠薄,多用扦插繁殖。茎细直、皮层坚韧,皮色灰白,可用来做果树嫁接包扎物。叶互生,青色,菱形,具缺刻或锯齿,稍有毛。花单生,具短梗,单瓣或重瓣,有红、白、紫等色,钟形。

6至8月摘其花,除去花蕊或萼片,先用开水热烫,再用来炒食或打汤,味道纯真鲜和。质地柔软而带滑性。

苦菜 又叫山梗菜、节节花、一枝黄花。自生于山坡潮湿肥沃草地上,为多年生草本。高尺余,根茎斜生,茎单一,直立向上,有时在中部分枝,具细槽,全株无毛。叶互生,椭圆形,先端较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柄。夏秋季自枝梢顶端和叶腋处开花,疏总状花序,花色鲜紫,花后结球形蒴果,膜质、无毛、表面有细棱。苦菜性平,味苦微辛,有清热、散瘀、解毒、利尿、催吐、泻下等作用,可治疗风火眼疾牙痛,暑热黄尿,也可与马兰芹根茎、半边莲、夏枯草、斩蛇剑等配合治蛇伤和无名肿毒等疾患。

苦菜主要采食其幼嫩茎叶,先入开水中热烫二三分钟,揉去苦汁,再炒或凉拌,味道清苦,别具风格。

除上述外,可食用的野菜还有车前草、五加苗、木芙蓉、螺丝菜(草石蚕)、小山竹、蘑菇、松蕈、竹荪、木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