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五节 植物保护

病虫鼠害 据《江西年鉴》载,浮梁县水稻虫害在民国17年(1928)、19年两年,以二化螟虫为最,损失殊巨,二年共为害稻田506000亩(早稻304000亩、晚稻202000亩)。17年主要为害晚稻,减产2成,损失稻谷11000担。18年,早、晚稻都受害,早稻减产五成,损失稻谷270000担。晚稻减产八成,损失稻谷280000担。

据调查,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境内主要病虫是螟虫、稻飞虱、负泥虫、象鼻虫、稻苞虫、稻瘟病等。病虫发生后,农民常采用天然野生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茶枯併浸岀液兑水防治。相当数量的农民缺乏病虫知识,谜信寄托于“天收”。

稻瘟病 俗称“大火烧”、“卡颈瘟”,水稻从苗期到黄熟期均有发生。主要发病在山区各乡、场以及栽培了大面积感病品种的地方,特别在抽穗期间,月降雨量在200~300毫米,雨日15至18日,日照150小时左右,有利于病菌扩散蔓延。叶稻瘟重者死苗过半,甚至翻耕重种。穗颈稻瘟发生严重时,轻的减产2~3成,重的颗粒无收。1980年,市局部山区发病严重,1981年后发生普遍,个别乡(如鹅湖、洪源)成灾。1981~1985年,每年损失稻谷约在200万斤以上。

纹枯病 俗称烂脚瘟、花脚、花杆等,在高肥田或门庄田常发生。1985年,纹枯病有继续蔓延扩大的趋势。主要导致纹枯病发生的诱发因素是菌源积累多,氮素化肥施用过多,排水不良;密植造成郁闭程度高,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

水稻螟 俗称钻心虫,主要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浮梁县属一季稻区,主要螟虫为二化螟,以后随着双季稻面积扩大,高杆改矮杆以及一季早、中稻插花田,给螟虫带来充足的连续性的食物,各种水稻螟虫的比例也相应地变化,三化螟危害增大。7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二化螟危害逐渐上升。

根据20多年来测报灯下收集螟蛾数量的资料记载,1964年二化螟最多,全市测报灯下蛾量为701只,1974年三化螟最多,全年测报灯下蛾量为28877只,1976年大螟最多,全年测报灯下蛾量739只。

三种螟虫成虫成发期是: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二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三代化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三代二化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四代三化螟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四代二化螟在9月至10月中旬;22年中仅出现过9次。在寒露风来得迟的年份,三化螟有不完全的五代发生,23年中仅出现过一次。一般一、三代为害苗期水稻,造成枯梢或枯心苗;二、四代为害孕穗期水稻,造成白穗。

稻飞虱 是早稻和晚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稻飞虱种类很多,在境内主要为害的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种。一年发生约六至七代,世代重叠现象较多,一般以第三代白背飞虱为害穗期早稻,五至六代褐飞虱为害穗期二晚,造成一团团水稻枯死,严重的全田枯槁无收。早稻后期,往往有黑尾叶蝉混合发生,双抢时,纷纷迁飞转入二晚秧田和早栽二晚田为害,并传染萎缩病毒。晚稻后期,白翅叶蝉较多。

稻田虱属远迁飞性害虫,为害水稻程度大小和迁飞的迟早、迁飞的数量有关。倘遇前期高温多湿、降雨量大,后期突然干旱或夏季雨日多,气温偏低的适温高湿条件下,稻飞虱易大量发生。短翅型稻飞虱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力强,在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大,则预示稻飞虱有大暴发的可能。

稻纵卷叶虫 主要随西南气流远距离迁飞而来,其为害程度与迁飞降落地点与降落数量有关,境内亦有少量虫越冬。23年中出现过4次,是早期为害的虫源,其幼虫将水稻叶片纵卷成筒状,在内职食叶肉,剩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白斑,严重的全叶枯白,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千粒重降低。近几年来发生较多,全市各地发生程度不一,特别是1984年,在鹅湖区的主要产粮乡为害严重。

稻苞虫 是间歇性暴发害虫,来势凶猛。1962年9月,寿安乡鸿兴大队有1084亩二晚稻田发生稻苞虫,占播种面积97.7%。其中损失80%以上的达606亩,每蔸有虫20~30条,重者禾叶被吃光,只剩禾蔸,轻者虫苞累累。亩产平均69斤,损失稻谷260426斤。

1973年和1976年,亦先后二晚虫害暴发成灾。

粘虫 是间歇性暴发害虫,来势凶猛,在三龄后暴食期,可将水稻连叶子全部剪光,剩下光杆,一般都是剪断稻穗,散落在田中,造成损失。在寿安乡、臧湾乡、黄坛乡、罗家垦殖场、新平乡、鱼山乡等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危害。1984年9月,在罗家垦殖场农业分场汕优6号制种田中,发生粘虫为害,2天内,被害稻穗剪断,致使每亩制种田损失10~20斤。

稻蓟马 有“火烧苗”之称,每年在6~7月为害二晚秧苗,严重的秧田一片红,影响二晚早生快发。

稻曲病 境内曾零星发生,损失不大。1983年,在部分中稻和二季晚稻中较普遍地发生,面积达10万亩,损失稻谷16~20万斤。收割时,病害稻田黑粉密布,经化验初步认为,稻曲病的病粒率达到千分之五时,稻谷要慎重处理,否则,人畜食用有毒害。

白叶枯病 1984年以前,白叶枯病被列为水稻检疫对象,病区的种子严禁调出,以防蔓延扩大。1978年,在市共大分校化杀制种田父本“献党1号”品种中首先发现白叶枯病。1983年9月18日,在鹅湖公社朱锦大队坑村生产队汕优2号杂交二晚中再次发现白叶枯病,面积240亩,其中严重的20亩。在南安乡东安村、鹅湖乡桥溪、史湾、朱锦、鹅湖等村,共有2个乡5个村9个村民小组5000余亩稻田发生了此病。实地考察,株发病率在34.1~100%,最严重的是鹅湖大队12生产小组一丘2分田,品种是晚汕2号,全田枯死基本无收。后经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后未发现此病。

油菜苗期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菜青虫,油菜结荚后期的病害是菌核病,是油菜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病情况与田间管理以及品种抗性有很大关系。1974年前,油菜品种属白菜类型,抗病力差,多种植旱地,畦宽沟浅,渍水较多,发病率在30%以上。1974年后,选用抗病强的甘兰型品种,加上耕作技术的改进,发病率一般在10~20%之间。

田鼠 1957年,浮梁县储田公社储田、柳溪大队首先发现田鼠为害稻谷,灾情严重。后又在经公桥乡、峙滩乡、江村乡部分稻田中也相继发现,全县受害面积达75000亩(主要是靠山旁的稻田),其中严重的有3670亩,减产五成,有的田块颗粒无收。后组成工作组,赴受灾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灭鼠运动。采取药物毒杀,工具捕杀,捣毁鼠窝等办法,共消灭老鼠45000多只,挽回粮食损失135万斤。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50年代初期,抓住冬春有利时机,进行“三光”灭虫。把田边山旁杂草除光,冬闲田翻光,绿肥田的禾蔸拔光,使病虫无藏身之地。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盐水、泥水、肥田粉、小铁锅选种,石灰水浸种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减少蔓延传播途径。60年代,选用抗病、虫良种,实行稀播均播培育壮秧,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自身抗病虫能力。以后实行水旱轮作,采用稻稻油、稻豆油,三年轮换制度。对改变土壤结构,消灭潜伏病菌虫卵,提高土壤肥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药剂防治 1.土农药。解放初期,病虫发生严重时,有的农民采用野生植物天南星捣汁兑水泼浇;有的用茶枯煮水淋浇;有的将草木灰和石灰混合撒施,都收到防治病虫害的不同效果。

1969年,农药紧缺,虫害严重,市各社、场大造土农药,先后建立了土农药厂50余个,制成各种土农药60余万斤。制药方法主要有蒸镏、煮汁、磨浆、研粉、捣汁等多种。制药原料就地取材,利用各种野生有毒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苦楝树皮、樟树蔸、黄荆、天南星和茶枯、桐枯、煤油、石灰等配合而成,用来毒杀农作物病虫。如江村公社用老樟树蔸制成樟脑油汁防治二晚浮尘子。九龙山垦殖场用大蒜捣汁防治稻瘟病。兴田公社利用天南星捣汁防治粘虫、稻螟岭、菜青虫。市农科所生产421液剂和424可湿性粉剂,用来防治斜纹夜蛾、稻螟、蚜虫,均起到了灭虫、肥土的作用。

1970年初,全市陆续建立了生产“920”、杀螟杆菌的土农药厂25个,产量达2000余斤。同年4月,在江村公社沽演大队召开了全市土农药现场会,掀起了全市大造和使用土农药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73年。

2.化学农药。解放初期,所有农药主要以硫酸铜为主要原料,配以石灰等原料制成波尔多液、石硫合剂,防治水稻绵腐病、稻瘟病和果树病害。防治虫害主要是有机氯产品,使用最多的是六六六粉和滴滴悌,用于毒杀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螟虫、稻苞虫、卷叶虫、稻飞虱、浮尘子等。后因六六六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有毒物质,在土壤中要经数年或数十年才能消失,长期残留于农副产品中,对人体健康、环境污染有一定影响,已下令停止生产。但在当时,对防虫起了重要作用。

60年代,有机磷杀虫剂大量生产,市内使用较多的有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螟松等。

70年代以后,高效低毒新农药陆续问世。防治水稻虫害使用较多的是甲胺磷、呋喃散、叶蝉散、杀虫双等。防治病害使用较多的是稻瘟净、异稻瘟净、甲基托布津、三环唑、克瘟三等。

物理防治 60年代初,开展了物理防治虫害工作。利用多种害虫有趋光性的特性,在发虫较多的季节,在田畈上安装诱蛾灯,黄昏时点灯诱杀。诱蛾灯初期用煤油灯,后改用气灯,80年代,使用黑光灯、白炽灯。这种防治方法已普及全市各乡、场。可以大量消灭虫蛾,降低为害程度,同时根据捕杀虫蛾种类和数量,预测孵化高峰期,推算用药适期。

生物防治 70年代后期,开展“以菌治病”的生物防治,运用井冈毒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累计防治面积达120余万亩,防治效果在90%以上。

1980年,对全市主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在3个区、29个乡、场收集天敌标本150余种,经分类鉴别,属6个目,22科,79种天敌。主要种类有寄生峰、寄生蝇、蜘蛛、草蛉、瓢虫、隐翅虫、步行虫、蜻蜓等。

病虫测报 1964年,各乡、场配备一名专职植保员。1975年,大队、分场设有一名病虫测报员,生产队有一名兼职的查虫员。他们对所在地的病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上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1964~1985年,每年召开一次总结工作会议,并进行多次培训,不断提高各社(场)植保员的病虫测报知识和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