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青联 1953年5月,成立景德镇市青年联合会,广泛团结、动员各界青年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文化大革命”中,市青联停止活动。1981年市青联恢复活动。1984年召开景德镇市青年第五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景德镇市青联第五届委员会”,分设五个活动小组。所属团体会员有市青年科技文化服务中心、市青年摄影协会、市青年经济研究协会、市青年律师联谊会、市青年桥牌协会等。

少年先锋队 1950年4月,由共青团进行少年儿童队的建队工作。首先在浮梁师范、市立中学试点,至1951年,全市19所中、小学,均建立了少年儿童队的组织,共吸收少儿队员1533人,占在校队龄儿童的42.38%。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贯彻“积极地、大量地发展少先队组织”的方针,少先队组织不断扩大。至1 0月,全市少先队组织有19个大队,201个中队,队员7633人,占在校队龄儿童64.4%,辅导员201人。1962年,全市共发展队员28000人。1966年下半年少先队停止活动。1969年,各小学成立“红小兵”组织,取代少先队。1978年7月,恢复少先队组织。1985年,全市有少先队员17.4万人,入队率99%。景德镇市被共青团江西省委命名为“红领巾”市。

50年代初,对少年儿童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为主,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身,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开展了“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向徐特立爷爷学习,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等活动。1956年,广泛开展了“小五年计划活动”,全市各小学少年儿童为“小五年计划”拣废铁4000多斤,营造“少年林”2个,建“少年工厂”4个,“少年农场”1个。并以学校为单位,与工厂、农村挂钩,建立定期的义务劳动制度,为近郊农村积肥、送肥,到工厂学习生产技术。1963年,开展”向雷锋叔叔学习,做雷锋式的好学生”的活动,举办雷锋事迹展览,组织少年儿童写学习雷锋的日记和文章等,把活动引向深入。.

1979年,少先队组织恢复后,团市委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纪律、前途教育,把学雷锋活动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少年儿童开展“红花少年”、“创文明班级”以及“学习方志敏烈士”等竞赛活动。1981年,团中央授予第一小学少先大队“红花集体”的光荣称号。1983年,第七小学少先队(五)一中队获《中国少年报》举办的“全国快乐的小队”活动竞赛优胜奖。并于当年8月,由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揭水玉带领该队代表吴少锋、方剑赴北京参加“全国快乐的小队长”夏令营活动。1982年在全市开展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市5000多名少先队员走上街头,协助民警宣传交通规则,维持交通秩序,帮助商店,集体住宅打扫环境卫生。并采取定点包干的方式为160余名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问寒问暖,涌现一大批优秀少年儿童。1984年,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命名表彰了287个优秀少先队(包括中小队)和207名优秀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