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节 城垣

景德镇是个无城墙的城市,但离镇20余里的浮梁县治却曾有过很坚固的城垣。

《浮梁县志》古迹篇中曾记有“新平城,在新定化鹏二乡之间”。“新昌城在治南昌江口”又名南城,虽说有城,但城垣不可考。自元和中县治迁至今旧城。经历了很长时间,元时始有城垣。

旧志载:元时,于光受徐寿辉节制,据有鄱东和浮梁十乡,原在利阳镇(今利阳乡)筑城,未成。至正十九年(1359年),移至浮梁县治修筑,到二十年完成。并设了东、西、南、北4门和小南门。

明洪武初,曾设饶州守御千户所巡守,不久又撤掉,城墙也坍塌殆尽。永乐间(1403~1424年),用砖石砌之,只有东、西、南3门,到正德三年(1508年),又在原小南门的北门故址砌水南门拱极门。嘉靖十九年(1540年)因涨水城墙损坏了,当时知县按照原城址重修5门,东门叫和凤门,南门叫晏城门,西门叫百遂门,北门叫静定门,水南门则称为戊已门。二十四年,水南门被塞掉。二十七年又损坏,当时知县便增筑小东门、小北门,后又增加新南门。万历三十年(1602年)五月,大水冲坏城墙200余丈,知县周起元重修,东称敷和门,南称任兴门。

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六月大水,城又倒坏,康熙三年(1664年)修筑增高4尺。十年(1671年)四月久雨,水南门倒塌,又修葺之,以后陆续有修葺。

旧城的城墙周围777丈5尺,高16尺,厚7~8尺不等。共有667座垛口,八座城门,东曰大东门、时雍门,南曰大南门、文明门,西曰大西门、兴贤门,北曰大北门、康阜门。1949年解放时,有些地方还是完好的,以后陆续遭到破坏,但仍有部分遗趾可寻,有的城门还保留着。“文化大革命”期间,搞所谓“移民就土”,不仅城墙被彻底毁坏,连民房也拆除殆尽,历史古城已失原来面貌。

此外景德镇北端观音阁入镇处,建国初曾有城门垛墙,西面临水,东西靠山,有一夫当关万夫难入之势,但这只是一种关卡,已在1972年在修通往青塘电厂公路时被拆除,另景德镇东面里村前后街,曾有过一小段城墙。解放前已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