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境内文化源远流长,著述之风自古及今长盛不衰.内容遍及百科、数类浩如烟海。本志所辑录的作品为青原籍及在青原辖区内之旅贤和学习、工作、战斗过的人士的一些代表作。

第一节古代诗文选

诗词

次周元翁同曹游青原山寺长韵

(宋)黄庭坚

市声固在耳,一元谢尘埃。

乳窦闻钟磬,翠峰丽昭回。

俯看行磨蚁,车马度城隈。

水犹曹溪味,山是思公开。

浮屠涌金碧,广厦构瑰材。

蝉蜕三百年,至今猿鸟哀。

祖印平如水,有句非险崖。

心花照十方,初不露梯阶。

我来瞑托宿,衣雨滴华檢。

残僧四五辈,法筵叹尘埋。

石头麟一角,道价直九垓。

庐陵米贵贱,留与后人猜。

晓跻上方上,秋毬乱其萎。

莲子委箭簇,葵花歹金杯。

寒藤上老木,龙蛇委筋骸。

鲁公大字石,笔势欲倾摧。

德人曩来游,颇有佳客陪。

忆当拥旗旗,千骑相排陋。

且复歌舞随,丝竹写繁哇。

事如飞鸿去,名与南斗偕。

松风吟高丘,何时更能来。

四首翠微合,于役王事催。

猿鹤一日雅,重来尚徘徊。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选一)

(宋)王庭珪

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拄倾危。

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

游青原山记

(南宋)李纲

山空松桂香,殿阁森回环。

三泉湛寒玉,洗我襟袍烦。

况与二三子,杖履同跻攀。

笑观颜黄碑,笔势惊飞骞。

昔也有高士,妙指穷玄关。心花五叶开,法炬千灯传。

当时寻思人,一见心不澜。

至今三百载,水碧山苍然。

嗟我爱山水,所至必纵观。

聊于戎马际,偷此半日闲。

适野慕禅谌,命驾晞谢安。

视模寂寞滨,折冲谈笑间。

知I兹湖湘资,钩锄本元元。

弄兵潢池中,岂足劳戈艇。

愿宣天子德,往使疲瘵欢。

龚遂理渤海,营平破先零。

威灵及襄汉,恢复从荆蛮。

国恩粗可报,乞身还田园。

持此问祖师,神交当解颜。

题喷雪泉

胡铨

庐峰漱玉旧传名,今见青原喷雪成。

两处山川不肯下,洗涤尘垢一时清。

好事近

胡铨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

空使猿惊鹤怨,误却薜萝秋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临江仙

我与梅花真莫逆,别来长恐因循。

几年不见岭头春。栩然蝴蝶梦,

魂梦竟非真。浪蕊浮花空满眼,

愁眉不展长颦。此君还似不羁人。

月边风畔,千里淡相亲。

鹤鸩天

胡铨

梦绕松江属玉飞。秋风樽美更餉肥。

不因入海求诗名,万里投荒亦岂宜。

青薯笠,绿荷衣。斜风细雨也须归。

崖州险似风波海,海里风波有定时。

平园赋闲三首选一

(宋)周必大

乙酉二月,携家游青原,入阳园,

豫醯盛开,诵子中兄“搞云摇碧露繁星”句,赋此:

偶从山寺赏春还,闻讯名花已破悭。

清绝比梅加馥郁,丰容似菊更妖娴。

碧云重忆屏前句,红颂遥思醉后颜。

寒食清明祗旬日,绿斋芍药任君攀。

贺澹庵先生胡侍郎新居落成

(南宋)杨万里

清庙欹斜一笑扶,归来四壁亦元无。

可怜拙计输馀子,住破僧房始结庐。

三径非遥人自远,万间不恶我何须?

冥搜善颂终难好,贺厦真成燕不如。

眼高不肯住清都,梦绕江南水竹居。

却入青原更青处,饱看黄本硬黄书。

剪裁风月聊堪醉,拆洗乾坤正要渠。

赐宅不应公得免,未知此第似林庐。

益公新作三层百尺新楼,

署日围山观,贺以唐律二章

(南宋)杨万里

崖谷求仙底有仙,金梯上去即仙源。

山川第一江西景,风月无边相国园。

十倍黄楼况黄阁,千寻青壁是青原。

写成肢力犹强句,灯火笙歌特地村。

寿周耐轩府尹,时方归自燕

(宋)刘辰翁

去日江南梅未开,归来芳草涨天涯。

驱驰斥推八千里,梦寐青原十万家。

白叟倚门清燕寝,黄童骑马学胡笳。

八陵尽是燕京路,想为松楸寻暮鸦。

题隆山钟

(南宋•富田)邓光荐

丰山背后钟,霜月平原定。

夜半响鲸音,隐隐天地应。

山林鹤梦醒,独听还独咏。

萧萧蓬蒿中,收入杜陵径。

石咨瀑布

(宋)谢檢得

石著神所居,祠构峭壁下。

流水涧中来,飞瀑石上泻。

雨晴水乐喧,月冷冰帘挂。

漱齿可解醒,濯足每宜夏。

此泉匪贪泉,饮者勿惊讶。

青原暮雪

(宋)谢初得

大雪满山谷,青原欲黄昏。

坚冰没石栈,山家早关门。

途旅不得前,饥虎号远村。

有客射猎归,踏雪下山根。

燃松呼美酒,一醉老瓦盆。

游青原二首

文天祥

(一)

钟鱼间日月,竹树老风烟。

一径溪声满,四山天影圆。

无言都是趣,有想便成缘。

梦破啼猿雨,开元六百年。

(二)

空城横嫦竦,断碣偃龙蛇。

活火参禅笋,真泉透佛茶。

晚钟何处雨,春水满城花。

夜影灯前客,江西七祖家。

题梅尉诗轴

文天祥

乃翁圣俞君,瑰辞灿琳琅。

吾乡欧阳子,逸韵谐宫商。

人物雄中原,园囿盛洛阳。

釀郁追皇风,诡怪抑晚唐。

云仍四方志,生长百战场。

忧国杜少际,感兴陈子昂。

我亦青原人,君遗明月光。

掩卷不能和,握手谈肝肠。

次鹿鸣宴诗

(时提举知郡李爱梅迪举,送弟壁同荐)

文天祥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邳州哭母小祥

文天祥

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

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

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

我躬已不阅,祀事付支子。

使我早沦落,如此终天何!

及今毕亲丧,于分亦已多。

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

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

沁园春

题潮阳双忠庙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隸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金陵驿二首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元夕

文天祥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

文天祥

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

惟有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

发吉州

文天祥

己卯六月初一日,苍然亭下楚囚立。

山河颠倒纷雨泣,己亥工夕此何夕?

煌煌斗牛剑光湿,戈铤彗云雷电击。

三百余年火为德,须痍风雨天地黑。

皇纲解纽地维折,妾妇偷生自为贼。

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

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正气歌

文天祥

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泯历澜,时则为土气;乍睛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或圖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迭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適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饅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圜鬼火,春院悶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滲自辟易。

哀哉沮測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吉安道中

(元)萨都剌

西风吹雁不成行,万里孤舟下夕阳。

度峡冷风欹客帽,卷帘凉月落琴床。

江湖水满鸥偏乐,北柳春深马正忙。

又看青原山色好,故乡归计喜相将。

读文山丹心集

(元)郑允瑞(女)

籍甚文丞相,精忠古所难。

舍生归北阙,效死只南冠。

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

偶携诗卷去,把玩为悲酸。

题江头八景

(明)胡广

芙蓉隔江罗翠屏,孤峰独拥金螺青。

两山秀色挹青翠,千古气人秋冥冥。

初夏雨后游青原山

(明•吉水)李元鼎

青原春未了,把臂入林深。

路折皆逢渡,山环不辨岭。

高崖奔远瀨,怪石冷斜阴。

岭外樵风发,松林起梵音。

茅庵成午憩,一饭结僧缘。

开径人何在?磨崖句可传。

笋烧云外玉,茗煮雨前烟。

归路非来路,溪流合一川。

午日游青原,同善山、明川、东廓、明水诸公燕饭

(明)罗洪先

一径穿云万木深,高崖曲栏叠萧森。

同心人与兰熹对,多病身逢区节临。

自笑行路径石滑,谁从闲情辨钟音。

年来渐识窗前草,不借菩提树下荫。游青原山

(明)罗顺钦

朝访名山露未晞,翠岚浮动欲沾衣。

坡头路转松阴合,境上人闲豆荚肥。

泉响遥闻心已净,寺门初到梦先飞。

从来剩有烟霞癖,争奈行藏与愿违。

青原漫兴

(明末清初)药地智

高人来洒墨,石竟似云飞。

草篆谁能识?苔痕何太肥。

吟诗尝人定,流水嵋忘归。

一步休愁滑,山风振我衣。

观天玉山瀑布

(清)吴云

欲识瀑边路,有声出树间。

流难尽白水,洗不了青山。

庙破余阴气。岩苍尽老颜,

谁人吹一笛?可唤老龙还。

青原谒五贤祠

(清)施润章

姚江有遗岸,螺水盛苗裔。

从者纷如云,期会无虚岁。

遂令空山阿,洛绎勤车骑。

弦歌响林谷,逢掖满僧寺。

四君尤挺出,嗣音相鼓吹。

寂寥四十春,讲席蔓薜荔。

荒祠犹肖然,俎豆将委地。

山鸟怀好音,林木自深蔚。

昔人未云远,顾瞻泣流涕。

百年一须臾,峻陂策奔驷。

徘徊岐路问,白日忽西坠。

如何丁我穷,吾党竞憔悴。

题字破莓苔,振衣独遐思。

青原次韵

(清)笑峰大然

地以名贤重,山原七祖开。

高岩冠松桧,古树衣莓苔。

态险看逾变,声幽听更来。

迢遥还寂历,处处可徘徊。

苔径更春草,难寻旧履痕。

新亭张翠山献,流沫溅朱门。

鲁国书偏古,涪翁诗尚存。

蕙挠兰榜句,好勒上云根。

寺古饶松枯,山春遍草花。

晨光凝碧落,丽日灿朱霞。

鈿斧垂风范,枯荆阅岁华。

何堪冠盖集,云外老僧家。

题庐陵义士传

(吉水)刘彦章

淮海风回吹血腥,青原不改旧时青。

中朝将帅论功赏,不及江南一白丁。

青原五笑亭

(清)胡友梅

孤亭倚岩脊,一石平于掌。

昨夜有仙过,闻敲棋子响。

梅林晚渡

(清)刘绎

日暮客子情,夕阳隔江路。

昨宵春水生,添得渡旁渡。

胡忠简公祠

(清)韩是升

一疏诛奸桧,庐陵俎豆馨。洲临鹭鹭白,岭对鹅捣青。

瘴海归臣骨,冰天陨帝星。

平生深耻在,求活小朝廷。

庐陵过文信国墓

(清)陆士楷

黄冠偶忆小陵诗,方外生还岂所期。

呜咽墓前流北水,寂寥垄畦向南枝。

殉身柴市成仁义,含葬螺川感孝慈。

正气此邦常不眠,九原把臂有新知。

庐陵过文信国墓

(清)陆士楷

黄冠偶忆少陵诗,方外生还岂所期?

呜咽墓前流北水,寂寥垄畔向南枝。

殉身柴市成仁义,合葬螺川感孝慈。

正气此邦常不泯,九原把臂有新知

过文信国祠同舫楫作

(清)赵翼

须眉正气凛千秋,丞相祠堂火尚留。

南渡河山难复楚,北来俘虏岂朝周?

出师未捷悲移鼎,视死如归笑射钩。

何事黄冠樽俎语,平添野史污名流?

丁酉春月雨中赴螺山谒文丞相祠

(清)卢鬆

丞相祠堂吉郡东,山川无乃宋时同。

赣江难洗存亡恨,螺岭空标今古中。

一去蒸云歌正气,独留遗像对春风。

沿溪新雨桃千树,多为先生洒泪红。

奏疏

戊午上高宗封事

胡徒

臣谨案: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金虏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虏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

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群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耶?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主议和者谁不以此说啖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验,则虏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当时尚不忍北面臣虏,况今国势稍张,诸将尽锐,士卒思奋。只如顷者,丑虏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校之往时蹈海之危,固已万万。倘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我岂遽出虏人下哉?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天下大势有所不可也。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谤议汹汹,陛下不闻,正恐一旦变作,祸且不测。臣窃谓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虽然,伦不足道也,秦桧以腹心大臣而亦为之。陛下有尧、舜之资,桧不能致君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近者礼部侍郎曾开等引古谊而折之,桧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则桧逐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已,而令台谏、侍臣共分谤耳。有识之士皆以为朝廷无人,呼,可惜哉!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夫管仲、霸者之佐耳,尚能变左衽之区,而为衣裳之会。秦桧,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则桧也不唯陛下之罪人,实管仲之罪人矣。孙近附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始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桧曰虏可和,近亦曰可和;桧曰天子当拜,近亦曰当拜。臣尝至政事堂,三发词而近不答,但曰:“已令台谏、侍从议矣。”呜呼!参赞大臣,徒取充位如此。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冲御侮耶?臣窃谓秦桧、孙近亦可斩也。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阖,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撚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漆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炸,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游记

文山观大水记

文天祥

自“文山门”而入,道万松下,至“天图画”,一江横其前;行数百步,尽一岭,为“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尽处为“障东桥”。桥外数十步,为“道体堂”,:自堂之右,循岭而登,为“银湾”,临江最高处也。“银湾”之上,有亭曰:“白石青崖”;曰“六月雪”,有桥曰:“两峰之间”,而止焉。“天图画”居其西,“两峰之间”居其东,东西相望二三里。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概也。

戊辰岁,余自禁庐罢归,日往来徜徉其间,盖开山至是两年余矣。五月十四日大水,报者至。时馆中有临川杜伯扬、义山萧敬夫。吾里之士,以太学试,群走京师,惟孙子安未尝往。辄呼马戒车,与二客疾驰观焉,而约子安后至。未至“天图画”,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腫震荡而不可御。临岸侧目,不得往视,而隔江之秧畦、菜城,悉为洪流矣。及“松江亭”,亭之对为洲。洲故埠然隆起,及是仅有洲顶,而首尾俱失。老松数十本,及水者争相跛曳,有偃蹇不伏之状。至“障东桥”,坐而面上游,水从“六月雪”而下,如建令瓦千万丈,汹涌澎湃,直送乎吾前,异哉!至“道体堂”,堂前石林立,旧浮出水面,如有力者一夜负去。酒数行,使人候“六月雪”可进与否,围棋以待之。复命曰:“水断道”,遂止。如“银湾”,山势回曲,水至此而旋。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乃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而水之情状,无一可逃遁。故自今而言,则“银湾”遂为观澜之绝奇矣。

坐亭上,相与谐谑,赋唐律一章,纵其体状,期尽其气力,以庶几其万一。予曰:“风雨移三峡,雷霆擘两山。”伯扬曰:“雷霆真自地中岀,河汉莫从天上翻。”敬夫曰:“八风卷地翻雷穴,万甲从天骤雪鬃。”惟子安素不作诗,闻吾三人语,有会于其中,辄拍手捋须,捧腹顿足,笑绝欲倒,盖有渊明之琴趣焉。倚栏逾时,诡异卓绝之观,不可终极。而渐告晚矣,乃令车马从后,四人携手徐步而岀。及家,而耳目眩颤,手足飞动,形神不自宁者久之。

他日,予读《兰亭记》,见其感物兴怀,一欣一戚,随时变迁,予最爱其说。客曰:“羲之信非旷达者。夫富贵贫贱,屈伸得丧,皆有足乐,盖于其心,而境不与焉。欣于今而忘其前,欣于后而忘其今,前非有余,后非不足。是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岂以昔而乐,今而悲,而动心于俯倾之间哉!”予抚然有间。自予得于此山,予之所欣,日新而月异,不知其几矣。人生适意耳,如今日所遇,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前之所欣、所过者化,已不可追记。予意夫后之所欣者至,则今日之所欣者,又忽焉忘之。故忽起奋笔,乘兴而为之记,具i念同游者发一噱。

青原山观瀑布小记

(明•吉水)李元鼎

青原从未闻有瀑也,有之自药地始。昨岁,药公扫塔鼓山,道出章门,憩应天寺。过余,谈小三叠泉之奇,神已先驰。

戊申春暮,余自会城归,欲往游焉,雨不果。立夏之二日,檐溜稍歇,急呼小艇绝江而东。时,积雨初霁,千山若沐。见农务方兴,子妇挚壶浆以饷耕,秧马犁犊休于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子瞻每喜书之,良有以也。

行数里,村落炊烟相接,陂陀岗阜,幽郁廖廓,心为之畅。又数里,过红亭,历松径。风起林杪,涛声盈耳,非复人境矣。径穷为“圣城”坊。历诸讲堂又坊焉,则颜鲁公书“祖关”二字也。两棹楔如翼,皆参藩愚山施公所建。因忆三年前,愚公倡道,钟鼓为新。集数郡人士於一堂之上,反复辩难,不减当年从游邹忠介师时。今弹指间,堂前又复草深矣。

逶迤经待月桥,白板架高涧以渡,水从砌下出,木觇通泉灌田,亦淙淙可听。嗣是入净居禅寺,礼佛登祖塔,恍然如昨。千年枯荆,更发旁枝。愚山为补山谷真磧於壁上,则所未见者。已而,坐五笑亭。竹树攒复,澄潭蔽亏。下观凝翠亭,残红掩映於新绿古苔间,春归何处?移人此中,香山先我乎!

日之久矣,归维摩室,与药公挑灯夜话。药公见地高峻,手眼灵快,随意所拈,皆成真谛。余不解禅理,然生平睹,自称为善知识者,未窥一二,辄自高标,置可冒犬。惟往同萧伯玉晤雪蚯师於开先,复同刘平田晤觉浪丈人於天界。今笑公后又得药公提倡,宗风大振,其渊源固有自哉!漏下三鼓就寝,寝不移时而梵呗鱼鼓之声闯入梦觉。

晓起,闻屋角山乌啾弄晴,遂索篮舆同药公往。从五笑亭过水春,万山耸拔,左右交错。路每断屈曲,穿小径,山势岭呀蹙迫,水不能成流,怒激胫,然各寻窍以趋。行不数武,辄渡。渡凡二十余处,其间,如钓台之耸矗;滴水崖之飘霏。峙者虎斗,企者鸟樱,目不暇接。地稍平衍则荒亩,每每结茹疥,任一二老头陀,辟土力耕,以补寺粮,药公苦心哉!

再行里许,灌莽骈织,泉流汩汩,知瀑不远。忽闻崖上声振林木,盖待者爆竹以驱山兽者也。舍舆同药公步而上,则小三叠。石刻车崖间泉从上落,三折而益大,下有小潭承之,珠散壁沥,雨骤风掀,以方匡庐具体而微。离瀑不二三尺,有石插出如砥,同药公坐其上。啜茗听泉,冷翠侵入。药公曰:“未也,其上犹有三叠焉。视此较小,为虎所踞。”急遣侍者,从人先登,皆有怖色,乃纵火焚之。盖前.虽极力芟除,有愚公到后,游人迹绝。竹箓萝薜,依然从翳矣。先登者返曰:“泉故有之,然险绝不可以步。尼勿往。”余曰:“以我老,无济胜具乎?”令工仆夫掖而登,果无受足处。攀萝猿引,不至其颠不休。四顾忙然,旋踏蒙茸,任趾之所及而止,得草坪可坐。因席地望泉,仍三叠而小。其为瀑为潭亦如之。旁有虎洞,洞可容十余人,光润净彻,为虎居无疑。有三古树,箝洞参天,洞若借抵於树然者。寿藤怪松,纷亚拔复,直胜境哉。虎能让以快游人,虎亦韵矣。低徊久之,昼色欲溟,霞荒雾凛乎其不可留,扶第缘石壁而下。余题一绝於石,曰:“青原瀑布护苍苔,谁向山泉辟草莱。莫谓老人难齐胜,扶笔亲到上头来。”回顾圩衡,山与情恋。药公曰:“此当置一桥,架小团瓢令僧居之,从桥观瀑乃畅。”余然其言。

取路而归。路沿山腰,螺髻盘旋。约二里许,崖骨斗叠,片片作深黝色,或踞或昂,或如剑戟,或如刀劈斧皴,不可名状。山石横偃侧布,水隐其腹似多空。其窍以听,奔跃如骏马下坂,雷霆乍惊,令人不敢迫视。是为漱青峡山。

此再二里,屋瓦鳞鳞,平山坡而庵者.则青又庵也。老僧肃而迎。饭罢,壁间有愚山所书游瀑诗,快读一过。药公曰:“寺中所云制茶处,即此也:”问山僧制茶法,言之娓娓。而烟突灶具犹带雨前气色。药公曰:“此笑公所种,今得享受。愚者今年亦复种茶千头,异日可以饷友作诗料。”余笑曰:“闻此语即谢赵州矣,何待饷乎。”因趋归。归非向来所经:而千佛楼与谢坪、青又之三溪汇而出。其突奔窜烈,盖非水所致也。

归卧禅房,相与大快。时,吴舫翁追游不及、家侄石门令震亦从五云来,为之类似。俱以不得同游为憾。舫翁言,文信国所书“青原山”三大字尚在尘土中,余取而新之,大足壮青原之色。又言天玉山瀑较此更胜,相距不十五里。余心动,思以次日乘舆往:夜半,风雨大作,竟两昼宵淋漓不已。乃知天为游人假一日之晴,以畅观瀑之兴。民哉!须溪有方,骚人志士之所游,而未必能至。即至其处,而败于风雨,休於蛇虎,阻於梯梁,困于徒侣,马瘩仆痛猿断。呜呼!即平地入望,济胜无具,亦自仿佛而止。今既得雨隙之晴,又有药公为导师。余以七十四岁老人能杖屡相从,涉鸟道,探虎穴,尚复不惫,不可谓非奇缘也。因取而记之。

宋文丞相祠堂记

(明)罗伦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死,一也,可以动天地,可以感鬼神,可以贯日月,可以孚木石,可以正万世之人心,位万世之天常。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塞于天地之间。'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非浩然塞于天地之间者,能与斯乎?若宋丞相信国公是已。

公名天祥,甫弱冠,奉廷对,陈君道之大本,经世之急务,文思神发,万言立就,可谓天下之大才矣!董宋臣主议迁幸,公上章乞斩之;吕师孟偃蹇傲命,公又上章乞斩之;贾似道误国要君,公当制,以义裁之;勤王诏下,重臣宿将缩颈骇汗,公提孤兵独往当之;敌次皋亭,三宫震动,宰相遁荒,公挺身独往说之。可谓天下之大勇矣!夫慷慨就义,决死生于一旦,中人犹或能也。若历履万死,其执弥坚,其志弥厉,非仁者其能乎?方公之使于元军,抗节不降,乘问脱京口,走真州,如扬州,趋高邮,抵通州。苗再成逐之,李庭芝疑之,外迫于强敌,内煎于饥僮,无日而不当死。然后遵海道,涉鲸波,归立二王,开督南剑。败绩于空坑,仰药于潮阳,绝粒于南安,当死,历万死而不死,卒不就囚燕狱,从容南向而后死,震动天地,照耀万世,可谓天下之大忠矣!

夫公之忠,诚能坠空山之石,能通七里之神,能作广陵之风雨。能起留梦炎辈之敬悚,而不能免贾似道之沮、黄万石之疾、李庭芝之疑,陈宜中、张世杰之忌,何也?苏子曰:“其所能者天也,其不能者人也。”其斯之谓欤?

宋之亡也,死国者多矣。陆秀夫、张世杰死于海,李芾死于潭,赵昂发死于池,姚詈死于常,赵世赏死于洪,先君武冈公开礼死于吉安。公制服哭祭之。督府行朝,箕子之囚,龙逢、比干之谏,伯夷、叔齐之饿,诸葛武侯之鞠躬尽瘁,备于公之一身矣!自古亡国之臣,未有如公之烈也。收宋三百年养士之功,立千万载为臣之极,不在于公乎?非仁者之勇、浩然而塞于天地之间者乎?

公去今二百年,顺天祠公于学宫,乡郡祠公于城南,公之子孙祠公于富田。富田之祠,元季兵变为横民所夺。龙凤间,佥事李公饮冰复之。正统间,知陈公本深继之。景泰间,都宪韩公雍奏加谥号,录有子孙。今上成化二年,佥宪李公龄来掌学事,以公九世孙继宗入学,俾公乡人周丕宪割田赡之。是皆有功于名教,可书。故书之,以昭万世之为人臣者。

第二节现代诗文选

诗词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

毛泽东

一九三一年秋

英勇红军凭肉搏,

地动天摇风雨跃,

红旗翻处白旗没。

雷霆落,

今日渠魁应活捉!

注:这半篇词是围绕着第三次反“围剿”期间1931年8月11日的黄陂战斗而作,下半篇词未见记载流传。

游罗岗祠

朱德

罗岗山下罗岗祠,留有文山四首诗。

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

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

陈毅

一九二九年二月

大军突敌围,关山渡若飞。

今朝何处去?昨夜梦未归。

带梦催上马,睡意斗寒风。

军号声凄厉,春月似张弓。

尖兵报有敌,后队转向东。

急行四十里,敌截已扑空。

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

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打铁的,铁打的

刘立云

有关东固山渼陂籍中将梁兴初两个别号的由来--

写下他的名字,我就听见从远处传来

密集的枪声,凄厉的厮杀声

如一股尿越迫越近

越迫越近,用什么也堵不回去

街坊们惊惶四起,纷纷关门闭户

惟有他依然不熄灭炉火

依然赤裸着胳膊

锤起锤落,在叮叮当当打铁

当一颗慌不择路的子弹撞进门来

晚当一声,落在他脚下

他拾起这一小块铁,这一小块

发烫的铁,会飞的铁

突然知道他手中的这把锤子

他铁砧上的下一块铁

该怎么打,该打成什么模样了

我不明白的是,这个身高一米八几的

打铁的,这个被手枪,步枪

长眼睛的狙击枪,被射击时如同咆哮的

马克西姆机关枪,当然还有

在上甘岭,被美国人动不动就一秃噜

一秃噜的汤姆冲锋枪

从各个方向,从各个时间的深处

移动着,反复瞄准的目标

当年他打铁,当年他在尿频尿急般的

枪声中,从容淡定,门户洞开

难道就是在等待一颗子弹的

突然造访和召唤?

而且他还长着两颗巨大的门牙

在未来的道路上,你说他是早就知道

有许许多多的苦难

许许多多的仇恨,和无边无际的

痛疼,需要他去狠狠地咀嚼?

是啊!战争是一枚多么坚硬的核桃

如果你要把它嗑开

如果你要咔嚓一声,再咔嚓一声,把它们一枚一枚地

咬个粉碎,从中取出人脑般的干果

那你是要长出黄金般的稀缺之牙?钢铁般的锋利之牙?还是岩石般的亘古之牙?虽然我不知道他那两颗大门牙,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但我知道他那可不是两颗平庸之牙,凡俗之牙

但我知道不管是铁打的,还是铜铸的

他一路遇上的核桃

都被他咔嚓、咔嚓咬碎了

七十年后,我来到他的故乡渼陂

来到他当年打过铁的街道打过铁的铺子,寻访他的英名但此刻已人去楼空他用过的名字,也由打铁的改为铁打的。一片土地都为他感到光荣是的,是的,他参加过开国大典是个战功赫赫的开国

战将。墙上写满的文字介绍说

在历史的天空下

他冲锋,他呐喊,他九死一生所有的子弹遇上他

都哆嗦,颤栗,突然改变了方向

我相信,从打铁的到铁打的

是一部书的善始善,是一条奔腾不息滔滔不绝的大河,从涓涓溪流,历经九九八十一湾,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走到了大海这可不容易啊!因此那这三个字的排列组合,如同鬼斧神工点石成金。如果你也想撬动它们也想改变相互之间的位置,除非能撬动三座大山(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诗集《烤蓝》2010年获“鲁迅文学奖”诗歌类第一名。这组诗选自《烤蓝》,创作于中国作家协会采风团2008年5月赴青原区创作采风活动期间。)

春天的雨(外一首)

徐明

春天是一只蚕吗

经过冬天的孕育

竟吐出这么多

拽不断的丝

将大地裹了个严实

煽情的暖风

卿化绿色生命

枝桠间探出

一张张嫩黄小嘴

听雨

徐明倾听细雨绵绵的诉说

爬满青苔的小屋

滴落忧郁

你说灰色的心情是孤寂的

我说来一道闪电

让所有的郁闷哗然而下去

大江大河奏响奔腾乐曲

彩虹升起的时候

大海为你鼓荡阵阵清澈

我会守望在海边

闻你散发的蔚蓝气息

大江小河也耐不住寂寞

萌生出湛蓝的思绪

春天,拖着长长的丝线

开始走出抑郁

走向咬破蚕茧的

又一次腾飞

读雨

徐明春雨柔柔地飘然而至

为喧嚣注入了一丝清新

临窗读雨

雨丝编织的款款锦帛

把思绪牵向远方

封尘的记忆经过漂洗

泛起阵阵湿润的温情

风景摇曳着表达感动

透过爆响的新绿

依稀听到夏天呼吸的声音

(此文2010年5月17日发表于《人民日报》,并入选《2010年度中国优秀诗歌年鉴》,作者系青原区委书记、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草鞋•斗笠

萧韶光

挛生兄弟

战友情谊

以革命的名义联手

顶天立地

斗笠为民族遮寒避雨

草鞋追求披荆斩棘

以铺天盖地的气势

将华夏屈辱的岁月

扶起

我敢说

草鞋最配有脚劲的人

是中国最能走的鞋

“长征”是她的著名品牌

一对生命的印章

吻暖地球的印泥

戳出令世人惊羡的铃记

斗笠被提升到红色桂冠的位置

曾将革命的思维拔节

呵护那支清苦的劲旅神清气正

前景亮丽

这是一段

纤维质地很韧的历史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那些遗留在征途的草鞋斗笠

生命力极为强劲

我想后来一定有过

草本的返青

笋尖的破泥

草鞋斗笠的构图

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识

当代革履回首草履不难悟出

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

跌倒爬起来站稳都难

惟有草鞋稳当

丝丝紧扣大地的背脊

老区人硬说

“斗笠是天

草鞋是地”

斗笠草鞋同步走出

共和国的天地

(作者系青原区人大原副主任)

青原•渼陂抒情

龙艳华

春天的渼陂是色彩的王国。367幢明清建筑是渼陂先人构筑的最遒劲的笔墨,永慕堂、求志堂、牌坊、楼阁、古街两侧蜿蜒的商铺深深浅浅写满渼陂这张古老的宣纸,每一笔都是一个传承百年的故事,每一笔都是一个见证沧桑的印痕。房前屋后是粗壮浓密的香樟、枝叶舒展的柑子树和依依杨柳,是金灿灿的油菜花、红艳艳的木槿花、粉红粉白的桃花李花,是悠闲自在披着五彩缤纷羽毛的成群鸡鸭,是丰厚妖婭的绿草与青苔。清晨,淡淡的雾霭轻抚着鳞次栉比的屋宇和如黛的远山。傍晚,袅袅的炊烟倒影在明净如釉的天空,唇红齿白的男人女人在这座斑斓的村庄穿街串户,闲聊着一个又一个春情荡漾的逸闻趣

事。这是春天里画一样的渼陂。

水是渼陂永远奔腾的血液。富水河如偃卧在村庄鼓胀的脉搏.河上横亘的木桥以同一种姿势守望这座村庄的水系和灵魂,已整整几个世纪。二十八口水塘是仙子下凡,使渎陂如绸似缎的衣裳闪烁着星子碧莹莹的光芒。村庄里的时光总是湿漉漉的,让人欲罢不能。村庄里的树因水而灵气四溢,常年响着流水的声音,卧龙樟一如榕树落地生根发枝,连理樟被滋润得枝繁叶茂,根须纠缠在地下、枝叶拥抱在云间,日夜交换汩汩汁液。三月的雨洒在层层叠叠的灰瓦上.打在曲曲折折的鹅卵石步道上,渗进一环缠一环的春水里,醉了渼陂无数根筋骨,酥软如怀春的少女:那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烟雨啊,潮湿了村子里所有的万物生灵。于是,村人多情,游人多情,整个春天.渼陂情思如潮。这是春天里水一样的渼陂。

走进淺陂的春天,恍若穿越幽深的时空隧道「梁氏宗祠永慕堂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17双石柱,20副嵌字联,砖雕、石雕、灰塑、彩绘、墨绘在古老的屋宇里尽情绽放诗文、典故、花鸟的世界。建于明朝的古街呈S型,现存600多米,镶着青石板与鹅卵石,108家店铺林立两侧,携手并肩。街心,“天不夜”“月常明”的万寿宫曾夜夜通明。街口,中西合璧的吊楼曾上演过多少爱情故事,又有谁知道?在西式教堂凭一朵绣球注定一世的姻缘,那是古村渼陂与世界与时代相融的浪漫与执著。这些足以延伸一个个斩不断、理还乱的渼陂遗梦。梦中帆影点点、船歌号子此起彼伏、码头上人头攒动,梦中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笑语喧天,梦中男人勇武、女人善感,演绎一幕幕悲欢离合的陈年旧事……亦真亦幻,如隔世雨夜絮絮叨叨的吃语。这是春天里梦一样的淺陂,穿行渼陂灿若繁星的历史长河,千年的文化积淀流畅在心尖。养源书院、敬德书院、明新书院和文昌阁屹立在春风艳阳里。扑面而来的家训、格言、警句、匾联厚重得让人无法呼吸。“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持身如玉洁冰清”,“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朗朗的乡音诉说着五谷丰登、人文昌盛的渼陂。“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是渼陂人的最爱更是毛泽东的最爱,一个伟人就是这样与一个千年古村融为一体!一段红色革命斗争史曾在这里光耀如日中天。谁能忘记永载史册的“二七”会议曾照亮劳苦大众的眼睛!谁又能忘记上个世纪30年代初这里群星闪烁、众望所归,养育了四位将军,锻造了几十位共和国的先驱,播洒下呈燎原之势的革命火种——使美仑美奂、细腻的渼陂镀上了铁水般的辉煌。这是春天里火一样的渼陂。

这是耕读并重、官商并立、文武并举、义利并蓄的渼陂,这是在春天里花枝招展、引吭高歌的渼陂!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本文发表于2009年5月29日《光明日报》文艺副刊,并入选《2009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散文

青原山求学记

王梓坤

1945年秋,我有幸被国立十三中录取,来到青原山念高一。这次报考的过程,可以写成一篇小说,可惜我没有这种才华,只好实话实说。

我出身于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11岁时父亲逝世,母亲是无文化的农家妇女;我兄长比我大16岁,这一家就靠兄嫂务农维持,而田地是租的。我初中是在江西省立吉安中学念的。除初一上学期外,没有一个学期能缴足学费。幸亏级任老师高克正先生替我说话,学校才同意缓交。当时正值抗日时期,物价飞涨,学期初缓交的学费,到期末已不够吃两顿饭了,所以学校也就不催。就这样混过了初中。

毕业后暑假在家劳动,十分辛苦。母亲兄长都对我说:你看,家里穷成这个样子,上高中是绝对不可能了。我自己也觉得家长已尽了心,不能再给家里添困难了,所以就死了继续上学的念头。于是,每天从早到黑去田里帮工,功课已丢到九霄云外。这样一天天下去,忽然一个晚上,奇迹出现了。我收工回来,脚还未洗,遇到同村的王寄萍兄,他问我愿不愿意去考高中。我说当然愿意,只是我身无分文,没有去吉安的旅费。他说我帮你。我又说,我的初中毕业文凭因欠学费还扣在吉安中学,没钱去取。他又说我帮你。这真是喜从天降,但怎么对家长说呢?他们是不同意我再上学啊。我只好撒了一个谎,说是去报考银行,那时邮局和银行是铁饭碗,母兄当然会同意。于是免去劳动,让我温课;我便跑进山上树林里,大约复习了一星期,便跟着王寄萍去吉安考十三中。

来到青原山,真是进了天堂,但见同考者不少是富家子弟,还有家长陪同,我未免感到自身寒酸。记得英文是在一间大房子(也许是礼堂)里考的。老师个头不高,戴眼镜,挺文弱,典型的书生。他用英语讲话,觉得很悦耳。两天考完后,回到家里,又是整天在田里拼搏。太阳像一团火,从头上直泼下来;赤脚踩在开裂的地上,感到火烫,上下夹攻,自身也成了一团火。亿万农民何时才能翻身啊!

一天晚上,刚从地里回来。把小桌搬到门口吃晚饭,点上一根灯草的小油灯,光小如豆,脚还没有洗呢。忽然有人拿了一张红纸跑来,边放爆竹,边大喊:“恭喜!恭喜!考上了。”一家听了,都非常高兴,只是我心中打鼓,我考的不是银行呀!幸好,我还得到了公费,加以家乡父老多方劝说,家里终于卖掉一条小牛,让我上了高中。直到今天,我还因为这条小牛为我丧命而忐忑不安。

以上讲了我上高中的经过。那么上大学呢?这自然又是一个更有趣的故事。不过只能留待以后讲。

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靠教师。十三中老师余心乐、马巨贤等先生,学术水平的确都很高。这与校长陈颖春先生多方引进人才密切相关。可惜我入学很晚,赶上十三中倒数第二届,无缘听到陈校长的教诲。在众多师长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三位。

漆裕元先生挑着粪担,穿过山前小街,这使我们大吃一惊;后来乂听说他与陈校长有姻亲关系,更使人惊讶。漆老师教英语,通堂没有一句中文,除课文外,他还常常讲点时事。教我们不要轻信国民党的报纸。说看报要看字里行间无文字的消息,意思是要听弦外之音。他介绍我们看密勒士评论报,这在当时算是比较进步的。可惜漆老师不久就离开了。时间虽短(大约一年),但他同情劳动人民的先进思想却大大感染了我。记得他走后有人给我寄过密勒士评论报,不是漆老师还能是谁呢?

传说黄贤汶老师是江西数学界四大金刚之一。我们班很幸运,高中的数学都是他教的。他上课不看书,不带讲稿,一直讲下来。演算推理却极严谨,不会出错;黑板字写得漂亮,语言又风趣,无形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起来,不觉下课铃响。有一次有人临时问他一道代数题,他立刻不假思索地在黑板上演算,最后结果与书末的答案一致。这使学生们心服口服。黄先生教学认真负责,吃过晚饭黄昏前后还给我们补过课,把黑板搬到教室外面上。

级任老师是邓志煖先生.他教国文,讲《说文解字序》,自然是够难的了。邓老师的古书读得多,能背的也多。他平易近人,谦和得像是我们的大师兄:同学们常到他的工作室(兼卧室)去玩,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背诗词或古文,这自然会引起我们的兴趣。1998年,邓老师出版了《梦樵诗词文寄情集》,从中可以看到邓先生文学修养之深,诗词创作之精以及感情之忠贞专一。

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为我们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班(文光二班,1945年入高中部)开展了许多课外活动,同学们稳中有升地表现了自己的才华。我们出了好几期墙报,其中有不少生动活泼的小品文;组织了“心心学社”交流学习心得,传播革命思想,宿舍里常常飘扬着动人的琴声。善于操琴的有沈吉弘、贺月亮同学:同班功课好的有万家珍、黄明珂、谢南英、吕润林、罗嵩森等。后来我去长沙考大学,是吕润林出的旅费,真是雪中送炭的好朋友。

金色的日子虽然一去不返,却永远留在深深的追思和怀念之中。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求学青原山的过程.如果没有王寄萍的帮助,如果没有十三中的录取,我的最高学历是初中毕业,我走的会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勤奋拼搏是基本的,但机遇和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在分岔路口甚至会起决定的作用,而要能抓住有利的机遇,又必须平时努力,做好准备。理想、勤奋加机遇,实是成才三要素,这是我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系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天祥

王剑冰

秋雨连绵的十月,我在吉安的大地上穿行,这雨下了好多天,带着些微的寒意。如在北方,一些树叶子随着这淅沥的雨声会残落一地,但这里,那些树却越显得郁郁葱葱。雨水把一条乡间的小路早早打湿,路两旁的红土有些被溅到了路上,使那条路远远望去.也便红红染染的。

我们去的是一个叫富田的镇子。在车上我就想着这个名字,它一定是带有着某种寓示,是富裕的田园吗?到了近前,车子跃上了一道古桥,黎生指给我看桥下的水,那水清清婉婉,发出深蓝的幽光。一些雨落在水中,溅起点点涟漪,有鸟在水上飞,像是喜鹊。

黎生说,这条水叫富水。我又想到富田的名字,或可是来自于这条水。

镇子其中一个是文家村。村子着实显得十分老旧了,青石铺就的小路引着我们到达一个个衰落颓朽的房前,房屋上还有着各个年代留下的标语口号.其中红军标语随处可见。可见当时闹革命的时候,这里曾经是红色根据地。这些房屋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很多的房屋再没有了人迹。

有时正愣着,一个破旧的屋门开启,会走出一个姗然老者,打望一下来人,门就又合了起来。一两条不知谁家的狗从哪个巷弄穿出,并不吠叫,木木地看我们一眼,又消失在哪个过道中。

当地的干部说,很多的年轻人在外边闯荡,有些老人也被孩子们接走了,剩下的是一些恋旧、恋祖的,再不愿意离去。那些老房子随时都会有一两处落下一片瓦或塌下一根標。

就是这样一个一个的老屋,组合成一个文天祥的故土。不大的文家祠堂,在节日的时候,还会聚集起一些说道一些感叹和一些欢笑。

据说,当年文天祥聚义勤兵,在自己的家乡招募了数千青年壮勇,这些人同文天祥一样满怀一腔豪情正气,血洒疆场,没有再回来。文家村从此人气不旺,由一个大村落渐渐衰微。

越过中间的那条村落,我去看过相邻的另一个祠堂,那比文家祠堂超大不知多少倍的豪迈气概,让我禁不住感慨万分。

迎着淋漓细雨,车子依然顺着那条乡道蜿蜒而去,渐渐地,就看见一个红石牌坊,停下车子再往上走,攀上高高的绿草相拥的台阶,站立在了一代英烈的墓前。“志可凌云文能载道,生当报国死不低头”,一幅墓联道尽了墓主的亮节高风。传文天祥被捕后,欲绝食自尽,清军押解文天祥北上,船只路过赣江,文天祥计算至家乡的吉州,自己的生命即可完结。绝食后的文天祥曾经在船中悲号: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文天祥对家乡的感情同对祖国的感情一样,而家乡人民对文天祥的爱也是如此。他们以文天祥为荣,为自豪。

家乡人拥在赣江两岸,他们也不希望文天祥北上受降,想要留住文天祥的家乡气节。也有人说,当时还有喊着叫文天祥赴死舍生的,然而那些天赣江水风急浪大,船行速度飞快,文天祥没有得以死在家乡的岸边。

文天祥被押至燕京后,义士张千载仰慕文天祥的气节,两年多坚持去狱中送饭。文天祥被害后,张千载冒死收拾了文天祥的头发、指甲等遗物,背负南下,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墓葬。文天祥的遗体是由江南的十义士安葬在了北京小南门外。肉体的入土并不重要,不朽的精神万古传扬。

文天祥被囚的三年中,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诺他为元朝的丞相。宋朝降元的小皇帝和那些内阁大臣也来劝说,均遭斥责。即使他的弟弟来劝说,也同样遭到责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把苟且的生斥如粪土,把浩然正气升华为一个高拔的境界。

“如今宋皇都投降了,你作为忠臣,就要依照君主旨意,归附我朝。”

“圣人言:社稷为重君为轻,君不以国家社稷为重,如此之君我为何还要忠于他,君降臣不降!”

文天祥曾在一度被捕后逃脱过一次,逃脱了就重举义旗,他的义就是国家社稷。这同岳飞的忠、关羽的忠不同,他把人生价值与社稷安危紧紧系在一起。文天祥的忠义、正气更值得尊崇和发扬,这也是人们对文天祥精神与人格的认可和尊崇。多少年来,海内外的文氏后裔总是不断地来到文天祥的家乡,祭拜这位忠臣孝子。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它说明了一种指向,一条脉系。这或可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雨更大了起来,山峦变得一片迷蒙,有云在飞掠。回头望时,那白色的云气全然笼罩在了墓地的上方。文天祥,比起那些卑躬屈膝的灵魂,你一定是安详的。

想到文天祥《正气歌》中有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著名散文家)

东固英雄谱

韩小蕙

我站在赣中西部半空的云端上。

白玄滚滚,波翻浪涌;青天碧碧,大气磅礴。东面,是连绵百里的井冈山脉,万刃如森林的刀枪剑戟,“刺破青天铐未残”;西面,是苍茫七百里的罗霄山脉,群峰像千万挽在一起的手臂,“倒海翻江卷巨澜”!

是的,这里恰是中国两大英雄山脉的中间连接点,左边是名扬天下的井冈山,右边也是一座英雄山,它的名字叫“东固”。

降落到地面上,东固山在江西省吉安县青原区境内。无论是鲜花缤纷的春天,还是跳鸟齐鸣的夏季,抑或是万叶霜红的秋日和苍翠依旧的冬月,只有深入到它的腹地,才能看到山峰的气象是怎样的奇伟,山势的气魄是多么雄健。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慨叹:“这样壮阔的大山,人类怎能跟你比肩?”

然而,就在并不久远的八十年前,在这座大山的逶迤小道上,曾走着一群气冲霄汉的英雄。他们高举着红旗,背着梭标、大刀和土枪,还有从白匪军那里缴获来的步枪、机关枪,穿林海,跨莽原,和敌人周旋在这茫茫的大山中。在朴素而本色的东固革命斗争纪念馆,我第一次惊奇地看到了以下一段记载:

土地革命初期,赣西共产党人赖经邦、高克念、刘经化、曾炳春、李文林等,领导开辟创建了以东固为中心,地跨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边界的东固革命根据地。这块曾被陈毅元帅誉为“东井冈”的江西早期革命根据地,为江西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乃至为中国革命,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吉安城内工作、学习的东固籍共产党人赖经邦、高克念、刘经化、曾炳春等先后回到家乡。9月,他们在东固敖上召开会议,完全靠自己对时局的清醒分析和对地方情形的深刻了解,果断作岀了“依靠东固险要地势和良好的群众条件,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正确决策,并迅速付诸行动,顺利实现了将革命重点由吉安向地处偏僻、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东固农村的转变。可以说,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创建,几乎是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进军、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时进行的。

1929年1月,毛、朱率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游击赣南时,途中与追敌国民党军李文彬第21旅交战失利。此后,红四军被敌军尾追堵截,粮弹缺乏,饥寒交迫。2月2日军部在寻乌县圳下,又遭国民党军第15旅袭击后,部队更陷困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前往东固根据地去和江西红军会合。到达东固后,红四军得到了一星期的休整补充,伤病员得到妥善安置,精神上亦受到江西红军红二、四团和东固人民高昂斗志的巨大鼓舞,使全军将士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大增。老同志们回忆说:“东固根据地是红四军创建中央根据地征程中最重要的加油站。”

我在李文林烈士的遗像前久久驻步,久久注视着这位以前闻所未闻的先烈。他的名字,在毛泽东当时的著作中,是和“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的割据方式相提并论的。1929年4月13日,毛泽东在于都县城以红四军前委名义,给在井冈山地区坚持斗争的湘赣边界特委写的一封信中,详细介绍并高度评价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秘密割据的经验。毛泽东写道:

“在全国或一省总暴动以前政权的形势(式)和武装的组织大需讨论,依照两年的经验,在全国至少有一省用总暴动方法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权以前,小区域苏维埃政权公开的割据是有害而无益的,如湘潭、醴陵、平江、永新、莲花、遂川不仅失掉群众,连党也几乎失掉完了,不仅不能解脱群众若干的经济痛苦,农村城市的经济基础一齐毁败完了,即此问题即是使群众失掉而有余。这番我们到东固则另是一种形式,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力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形式是接近群众而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而二十五支枪起手的七九两纵队,现改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差不多抵得上四军的三十一团了,他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游击的区域是很宽的……他们消灭了很多的靖卫团,打败了三十六旅的二十七团,他们经常是一角五分一天士兵伙食,从不发生经济问题,他们与省委特委的关系很密切,交通也方便,敌人完全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

毛泽东对“李文林式”割据模式的评价和肯定充分证明,东固割据模式和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李文林烈士的面相很好,白白的圆脸,目光和善.像一位典型的文弱书生。可是他当年打起仗来,也是林冲一个,同时韬略过人。我和他四目相对,不由自主地脱声说出:“历史从来都是坚如磐石的。”

当年东固根据地创建的平民银行,今天仍然还在,3年前中共中央宣传部拨款维修,建成了革命教育基地。这是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小楼,灰顶,白墙,紫红色木质窗根,带有上世纪20年代“洋为中用”的典型风格,在当时算是相当时尚的建筑。1928年,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的经济,中共东固区委决定沟通与白区的贸易,成立“东固平民银行”。当年10月,东固党组织筹集基金3000银元,将银行办了起来,到1929年又扩大基金8000元,发行纸币2万元,对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苏区群众非常支持平民银行的开办,纷纷筹集资金,有的妇女还把结婚时陪嫁的银手镯、银项链、银耳环、银戒指等往平民银行送……东固平民银行印制了中国工农政权的第一张纸币,纸币分一元、五角、一百文、二百文四种,流通于东固根据地以及邻县地区。1930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亲临视察。1931年东固平民银行发展为“江西工农银行”,后又与闽西银行合并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进入大门,但见前厅后厂式的格局基本没变样,营业柜台、办公窗口、造币用的印刷机等等都还在。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介绍的是当年在这里工作的人员:有一位消瘦的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这座房屋的主人,当年带领全家都参加了革命,同时把家产也都贡献给苏维埃政权。他的老伴和儿子穿着围裙,趴在一台简陋的机器前,在忙碌着印制钞票。有几张褪了色的苏区钞票被保留了下来,沧桑地镶在玻璃镜框里,票面上,中间是镰刀、斧头、五角星,还有列宁头像。

讲解员大方地扯开嗓子,为我们唱了一曲红军时期的江西民歌,声如裂帛,高亢、激情、温暖、明亮。唱的是:“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

歌毕,她介绍说:东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为伟大的苏区革命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中央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约运动,时任中央土地部副部长的胡海同志,第一个从家中自带粮食到机关吃,节约口粮支援前线。在他的带动下,中央苏区家住本地分了田的干部,纷纷“自带干粮去办公”。这一佳话,成为苏区干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典型事例。75年后的今天,也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最生动的教材。

然而让人壮怀激烈的是,当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东固成为公略、万泰、兴国三县红军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春,国民党军大举清剿东固,时任中共公万兴特委书记的胡海和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曾山所率游击队被敌军打散,分散突围时,他们取出一面书有“艰苦奋斗”四字的红旗,一分两半,胡海拿起“艰苦”那半面,曾山拿起“奋斗”那半面,二人相约:革命胜利后再将分开的红旗合拢。痛惜哉,胡海在突围中不幸被俘,被关押到南昌国民党监狱,坚贞不屈,被敌人杀害。同时整个东固根据地的干部和群众,先后被残酷杀害了几千人,一时血流成河……

这被用熊熊烈火和滚烫的热血书写的革命历史啊——在东固的每一时刻,分分秒秒,我都感到崇高和伟大,喉咙里一阵一阵地发紧,有呜咽想一飞冲天!

八十年了,东固山头上的白云,散了又拢了,铺展成共和国的五彩云霞;东固大地上的青松,倒了又立起,皴染出新时代的郁郁葱葱。从风雨如晦倒阳光明媚,红旗满地;复到当空霹雳,雨打芭蕉収转而走到今天的高山为岸,深谷为陵-----东固,充满着崎岖艰险的东固啊,你深藏在大山头颅上的亿万

颗晶莹的晨露,终于化作了新生的倾盆大雨!

祝贺你,东固,终于走出了历史的阴霾!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2009.5.30创作于北京东单协和大院寓所)

文天祥墓前的沉思

胡刚毅

文天祥陵园坐落于青原区富田乡鹫湖大坑村东北的卧虎山,距文家村7.5公里。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笔者慕名专程前去拜谒这方心仪已久的神圣净土!

公天祥墓坐东向西,左右有两山如臂环抱,山下一泉澄清。纵目四望,坟地正处山环水绕中央。入园口,依次有牌坊、石拱桥、台阶、平台、神道、拜谒台等,神道长47米,喻文天祥47岁为国捐躯之意;台阶自下而上为12级、8级、3级,以示文天祥于1283年殉难。墓高2.6米,呈半球形状,墓前有祭祀台,两边各竖一墓表,有两条石阶拾级而上。一尊尊古朴威武的石俑、石马、石彪、石羊忠实地列于神道两侧默守千古忠魂。

该墓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明、清先后重修。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83、1993年拨款重建。198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课堂。这位民族英雄、爱国诗人一生波澜壮阔,正气煌煌,朗朗乾坤,惊天地、泣鬼神,书写了辉煌的人生。“青山有幸埋忠骨。”这里的一草一木是幸福的,它们与忠魂永在!

静穆、庄严、凝重的陵园里,山风在轻轻吹拂。我们伫立“宋丞相文信国公天祥之墓”前,默读着那一行行书法遒劲有力的对联和碑文:

志可凌云文能载道

生当报国死不低头

南宋状元宰相

忠臣西江孝子

天赋忠烈千秋志

祥赐英名万古存

……

"卧虎山”名不虚传!两座树木蓊郁的小山如虎足伸伏于前,虎头高高昂起。坟墓正建于虎之鼻尖。真正一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囲送青来”的山水画屏。坟后是郁郁山林,前面是小桥流水人家,远方是绵延起伏的重峦叠嶂,对面一山酷似一位跪伏于地的大臣正叩首称臣。碉啾的山鸟跳跃在林间,清亮的潺潺溪水流淌着寂寞岁月,游鱼历历可数、怡然自乐;远处农舍炊烟袅袅,如一条条洁白的小溪,缓缓流向碧蓝的天穹,无息无息……此情此景,谁不萌生“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之心呢?我知道,文天祥恰恰是从这山川间迈开举义旗抗元军的第一步!

云雾悄悄飘来,朦朦胧胧中,文丞相的形象在眼前越来越清晰……1236年文天祥出生于富田乡文家村,他自小抱负远大,学业堪佳,十九岁参加乡试,首试得中。次年进京会试,考取进士第一名——状元。当元军南下,他组织义军一万多人,奉召捍卫京师,开赴平江、常州前线,与元军作战。1276年,他封为右丞相,奉命与元军伯颜谈判,被无理扣押,并押往北方,途中写下数百首爱国诗篇。他在镇江逃脱,几经生死辗转到福建南平,组织督府军。宋端宗授任他右丞相、枢密使,都督各路军马,转战赣东、闽西、粤东一带,收复十余州县,席卷江南,元军吓破了胆,调集重兵阻截义军。可恨强弱悬殊,寡不敌众,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被捕,元军劝降,他出示《过零丁洋》诗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军无奈,解送文天祥赴燕京。途中好友张千载邀集十多名义士.一路尾随羁押的船队,以便见机营救。文天祥被押送至梅岭时,便开始绝食,心想死在庐陵(今吉安),忠骨埋归故里,元兵灌粥进水。文天祥叹道:“自被俘后,服脑子(冰片)二两,不死;绝食八天亦不死。”他决心与元兵抗争到底。抵大都(北京)后,元人许官封爵,利诱归顺,再则威逼严刑,毒辣拷打……四年囹圄,三年水狱,元人企图毁其忠贞,减其斗志,然而文天祥赤胆忠心,视死如归,于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时年47岁。当晚,张千载以百金赎文丞相尸首,安葬遗体,以密造的匣子藏其指发及文稿,历尽艰难险阻,运回富田交给文氏,1284年安葬在鹫湖大坑卧虎山。

文天祥举义旗反元未果,怀着深深的遗憾去了。这种遗憾是一种美、一种卓绝的痛苦而悲壮的美!他本可平平安安、沉沉寂寂过一生。多少状元都消融进历史无声无息的岁月烟尘中。但他选择了奔腾呼啸、轰轰烈烈的人生,选择了宁折不弯硬骨铮铮的人生!

生命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河,在暗礁、险滩密布的河段,方能溅起更多美丽的浪花。当民族危难、国家存亡之际,文天祥在勤王反元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万仞悬崖绝壁何所惧,在视死如归跌落万丈深渊的同时,人们发现:他站成一挂似银河奔泻、如雷霆轰鸣的瀑布,这是一条站立的河!他在人生的结尾处书写了一个光芒四射的惊叹号!

家乡人民怀念、敬爱他。当地流传的许许多多优美动人的做事似乎都与他息息相关。传说“富田八大景观”是八仙送给文公的礼物。话说一日,八仙来到富田天马山游玩,得知此乃下凡的文曲星文天祥的故里,表示要留下点礼物。韩湘子把笛子一甩,说:“文竹伴隐士,流波洗征尘”,“文山旧隐”后山出现了一片竹林;何仙姑掏出一枚海螺一抛:“风吹海螺形,此地出大人”,海螺便化作了一座小山;曹国舅将两块“莲花板”往下一扔,念道:“双童来讲书,故友不寂寞”,山腰处出现两块人形石头;蓝采和抛出两颗五色石子说:“邪魔来搅扰,双狮把隘口”,两座山间留出一条通道,形成天然关隘;铁拐李将铁拐往前一挫说:“上有铜壶滴漏,龙脉延续万年”,岩上立时出现了一线槽缝,恰容一滴水通过;张果老把“道筒”竖立河沿,化作了一座尖塔,说:“下有文笔点水,翰墨留香千秋”;钟汉离将手中的扇子扇了扇,顿时大雪纷飞;吕洞宾拨出宝剑,往前一指,一只老龟驮着一方印游到月光台下的河水里。也奇怪,以后无论河水涨多高,石印总浮在水面,成了一大奇观……这些巧夺天工的八大景观,既是大自然的造化,也寄托了当地百姓对文天祥无尽的哀思!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站在墓前,我肃立默悼,细细品读,读青山绿水、读苍松翠柏,读信仰、读坚贞、读崇高,读那彪炳千秋、永葆青春、不屈不挠的民族魂!让所有的虔诚都汇聚到这里,让所有的信仰铭刻在这里,也让那些贪婪、懦弱、变节、丑恶的灵魂跪伏于此。阴霾沉沉、电闪雷鸣中,他坚挺的身躯愈高大!狂风骤雨、冰天雪地里,他信念的火炬愈炽烈!浩浩中华,巍巍巨柱。他是真正无私无畏的大忠大义的化身:脊梁挺直,灵魂永远不倒!

真想、真想让大山的肺活量、瀑布的歌喉来高声朗读文天祥那首气壮山河、大气磅礴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让浩浩正气充盈神州大地!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青原区教体局党组书记。此文2009年8月在全国“首届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赛中获得一等奖,2009年5月1日发表于《光明日报》文艺副刊,入选《2009年中国散文精选》)第三节歌曲选

渼陂古村水墨画

(女声独唱)正气歌

词:文天祥

曲:郝知本(好心好大哥)走进青原

徐明词

刘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