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三十三编 社会生活

本编记述内容广泛,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府主导的民政优抚、灾害救济、社会救助、社会管理、扶贫开发、民族宗教事务;同时记述了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累积形成的具有独特丰厚庐陵文化底蕴的民风民俗。

在纷繁众多的民间风俗活动中,以“陂下喊船”、“渼陂彩擎”尤为典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人们勤劳智慧,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第一章民政

明清时期,民政事务由知府执掌。民国时,设内务局主管民政工作。新中国建立后,现青原区所辖区域原所属县(市)、乡(镇)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办理民政事务。青原区民政局于2001年2月17日成立,现有在编人员27人,下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管理局、殡葬管理站、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办公室、救助管理站、婚姻登记办公室、慈善会(老龄委)办公室、移民办公室。

第一节优抚安置

双拥工作

2003~2010年,对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进行10次提标,资金全部按政策发放到位。2008年,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建(修)住房补助长效机制:2009年区政府制定《青原区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保障优抚对象医疗待遇,解决优抚对象医疗困难问题,报账实行“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2006年和2010年通过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对青原区双拥创建工作的考核验收,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荣誉称号,2006年被省、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双拥”先进单位。

拥军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组织了既是战斗队又是支前运输队的暴动队,为红军抬伤员,送弹药,储粮草,筹款子,筑工事,修道路。抗日战争期间,成立了抗日动员委员会或相应组织,领导抗日救亡,参战支前运动。新中国建立初,青原区域内亦成立了兵站及支前小组。此后,这种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青原区成立以来,全区广泛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各中、小学开设国防教育课程,高中开设军训课,在区城市主要街道及各乡(镇)、公路入口处设置永久性的双拥工作宣传标牌。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景点实行军人、学生免费参观,军车在全区免费停放。全区青年踊跃报名应征入伍,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为部队选送优质兵员,2001~2010年,全区共应征选送入伍青年915人。各部门和全区人民大力支持军队建设,解决驻区部队基础建设所需资金,对口帮扶、帮助部队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育才基地,开办科技培训班,传授知识,传授技术,传递信息,送书籍,送项目,送设备,送资金,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拥军。每年春节、“八一”期间,区领导都要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赠送慰问品和慰问金。

优属2001年成立青原区拥军优属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印发《关于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费减免优待的通知》、《关于健全和完善双拥服务组织的通知》和《关于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全区形成“纵向一条线,横向连成片”的优抚服务网络,与各优抚对象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资金、物质、技术、信息等方式帮助困难优抚对象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2007年,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难、医疗难、生活难问题:2009年,实行医疗补助、大病救助两个层面的医疗保障。每年春节、“八一”前夕,区乡党政领导走访重点优抚对象,送慰问金,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001~2010年,全区共下拨优抚对象生活困难补助经费2333万元,解决医疗费补助253万元,解决优抚对象修建住房补助经费137万元。

优抚

苏区时期,区、乡各级苏维埃政府分别成立优抚委员会,各村成立优抚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优抚活动。如组织妇女服务队,为红军做军鞋,缝补、洗涤衣服,慰劳红军等。新中国建立后,各乡成立优抚委员会,负责组织优抚活动,落实优抚政策。“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优抚机构撤销。1984年后,县(市)民政局陆续设优抚股(科)。1991年后,县(市)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

军属优待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普遍成立了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规定未在红军中服役者,每人每月帮助红军家属工作两天。一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脱离生产的,组织“礼拜六”队,每周为红军家属劳作一天。对缺乏劳动力的红军家属和家不在苏区的,红军战士分得的公田,由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派人全部耕种。在城镇,由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筹集经费救济生活有困难的红军家属。新中国建立后,优待方式有代耕、优待劳动日、优待工分和发给优待金等几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群众优待改为现金优待,根据各乡(镇)统计的义务兵人员名册,实行以乡(镇)统筹、年终兑现。青原区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实行全社会“以支定收、平衡负担”原则,农村义务兵优待金由区财政转移支付,城镇义务兵优待金实行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人员中统筹,2001~2007年,统筹的标准为每人每年10元,2008年统筹标准增加为每人每年15元。2010年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标准为每年3297元,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标准为每年7559元,进西藏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为其他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3倍。2001~2010年共发放义务兵优待金297万元,共优待义务兵家属1761户。

优抚对象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苏区干部、革命残疾军人、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人民警察、伤残民兵民工、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2类参战退役人员、现役军人家属都属于重点优抚对象。2010年,青原区共有重点优抚对象2803人。

表33-1-12001~2010年青原区享受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情况单位:人

表33-1-22000~2010年青原区各类优抚对象定期补助标准单位:元/月

三属抚恤对象从2009年10月1日起标准为烈属:城镇为662元/月,农村为397元/月;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城镇为593元/月,农村为379元/月;病故军人家属:城镇为558元/月,农村为363元/月。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为1507元/月,红军失散人员为652元/月。

双退安置2001~2010年,青原区共接收退伍军人645人,其中残疾军人7人,对符合安置政策的249人进行了安置。2005~2010年,对符合安置政策的部分义务兵进行了自谋职业安置,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一次性补助标准为义务兵每人2万元,2008年对超期服役一期士官每人增加1万元。

2002~2010年,青原区接收无军籍职工1人,按照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待遇,区民政局逐月发放工资和福利。

表33-1-32001~2010年青原区转业士官、城镇退伍军人安置情况单位:人

烈士褒扬

青原区是光荣的革命老区,黄公略、赖经邦、曾炳春、李文林等地方、军队领导人和近10万儿女为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付出了生命,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4623人。青原区成立时接受了从原所辖区域移交的革命烈士登记资料,经核实、认定,登记烈士2095名,全区换发烈士证明书2095份。

为褒扬革命先烈,1957年修建东固革命烈士纪念塔,1961年建成。纪念塔坐落在东固圩镇东北面,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东固革命烈士纪念塔是缅怀革命先烈、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前来瞻仰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各界人士及学生达一万余人。2002年7月1日,东固畲族乡发生特大的山洪暴发,造成该塔四周山体多处滑坡,塔北面的两个混凝土蹲柱倒塌,地面出现多处裂缝,灾后经向上级文化、民政等部门申请,共筹措修复资金15万元,于2003年对塔被毁处进行修缮。

第二节灾害救济

青原区是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有十旱、洪涝、台风、冰冻。2001~2009年,共发放救灾救济资金1300余万元,救济灾民6.63万人次,建成灾民新村2个,帮助灾民倒房户新建(修复)住房四百余间。2009年5月,成立了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主任、区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减灾委员会,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12月出台《吉安市青原区口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10年,河东街道贸易广场社区评为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02年青原区连续三次遭受强降雨,区内江河水位猛涨,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全区受灾自然村达933个、受灾人口12.51万人,倒塌房屋1882间,毁坏房屋325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992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351公顷,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98亿元。

2003年,青原区遭受特大旱灾,全区8个乡(镇、街道)因旱灾农作面积10040公顷,其中轻旱面积1280公顷,重旱面积5070公顷,十枯面积3740公顷;因旱未种面积2000公顷,农村饮水困难人口5.45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9.8%,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357万元,其中农业直接损失6845.2万元。2003年共争取救灾救助经费79.5万元,全部用于解决部分困难群众和灾民的生活问题。

2006年,青原区多次遭受风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4月9日百年未遇的风暴和冰雹灾侵袭青原区,受灾人口8.9万人,灾民直接经济损失8300万元。全区共下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63万元,救济对象3200余户;争取中央中直单位和军委领导机关灾民重建捐款140万元。

2007年,青原区多次遭受洪涝、干旱、台风“圣帕”等自然灾害,全区8个乡(镇、街道)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774万元,共争取上级下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91万元,缓解了灾民生活难的问题"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点建成了马埠上、中、下三个灾民示范村。

2008年1月12日~2月5日,青原区遭受了一场低溫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全区8个乡(镇、街道)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467公顷。其中绝收面积87公顷,受灾人口92730人,损坏房屋615间,倒塌房屋736间,其中居民住房524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其中农业直接损失1396万元。灾情期间共下拨灾民群众困难救助资金66万元,发放救灾大米1245公斤,食用油645公斤,猪肉1吨,棉被213床,棉衣48套;发放饼十60箱,方便面25件,矿泉水34件,柴油4吨,搭建帐篷5顶,救助重灾民,滞留旅客和电力抢修部队、职工15126人次。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

2008~2009年农村困难群众建房救助对象309户,发放救助资金154.5万元。

2010年4月18~20日、6月14~30日,青原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持续强降雨,暴雨灾害造成全区大量民房倒塌,农作物大面积受损,部分交通、水利、通讯、供电等设施损毁;7月初至9月下旬又遭受了长时间的干旱灾害。据统计,2010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9127.8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290公顷,受灾人口15.11万人,损坏房屋514间,倒塌房屋1344间,其中居民住房1216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91亿元。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紧急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发放救助资金494.5万元,协调区内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宿舍及食堂,集中安置灾民三千余人次,妥善安排灾民吃、住,发放草席、棉被一千余床,快餐九千多盒,矿泉水五百多箱,饼干一百多箱,确保灾民不挨饿受冻。及时下拨救灾资金263万元,发放慰问金10.95万元,棉被300床、食用油380斤、大米5000斤,折合金额2.87万元,启动东固畲族少数民族地区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和因灾倒房户恢复重建工程,制定了《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和《青原区灾后救助和倒房户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争取上级民政部门危房改造和因灾倒房户恢复重建资金550.8万元,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危房房改造和因灾倒房户恢复重建工程。2010年共资助433户灾民恢复重建,保障了灾民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第三节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普遍建立的旨在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由民政部门具体承担收缴保费、管理基金和档案、兑付养老金等业务。保险对象为60周岁以下的农民,由保险对象一次性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费,年满60周岁后领取养老金。

2001~2009年,青原区共接收原归吉安县、吉水县、吉州区管辖的乡(镇)移转的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969人,参保经费158.62万元。累计发放816人养老金计23.8万元。

2010年青原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将区民政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职责移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五保户

五保供养是对“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对象提供“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的保障。五保供养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方式。前者为乡(镇)敬老院供养,后者为国家(集体)给予补助由亲属或近亲属和村民小组供养。

2003年,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结合实施全省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建设工程,采取“政府拿一点,社会捐一点,向上争一点”的办法,筹集近200万元资金,对全区10所敬老院进行分期分批新建、扩建和改建。同年,全区共有五保供养对象367人,其中集中供养28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8.2%。2004年,制定了《青原区敬老工程实施细则》,启动“敬老工程”,加强敬老院的管理,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改善老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敬老院

2005年,青原区把敬老院的新建、改建工程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筹集资金320万元,大力实施“敬老工程”,兴建、改造敬老院或光荣院5所,按照本人申请、村委会民主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对五保对象重新进行了审核审批,将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2006年,青原区争取上级“三院”(三院是指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建设项目资金161.8万元,完成文陂、富田、东固、天玉4所敬老(光荣)院的建设,在全区开展先进敬老院评比活动,发展庭院经济,增强敬老院的自给能力。同时,按照国务院颁布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建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体制和管理机制。7月1日,将分散和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分别由800元和1200元提高到1200元和1800元,全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5%。

2007年,区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青原区加强和完善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区敬老院为事业单位体制,由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民政局共同负责管理,管理人员配备按照管理人员与机构供养对象1:10的比例实行定岗定员制,财政按5000元的基数和定岗定员人平1000元的标准安排各院公务费用,对在院长岗位上任职10年以上的离任管理人员,按照农村离任“两老”补助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2008年,青原区筹集建设资金263.8万元,用于东固、新圩和天玉等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将河东、新圩、东固3个乡镇敬老院建成环境优美、管理有序、院民满意的示范院,全面提高青原区农村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

2009年,在全市率先出台《青原区农村敬老院管理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凡定岗招聘并考核合格的在职“三院”院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照村干部管理规定执行,由区财政、乡(镇、街道)财政、用人单位(“三院”)、个人分别按2%、5%、5%和8%负担。2009年,全区共有农村敬老院10所,占地面积336663.3平方米,建筑面积32118平方米,五保供养对象1017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对象865人,集中供养率达85%。2010年,全区100%敬老院达到星级标准,建成富田、天玉、富滩3所全市四星级敬老院,河东夕阳红福星苑、新圩敬老院被评为全省五星级敬老院。

福利企业

民政部门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是安排部分家住城镇有劳动能力的盲、聋、哑、肢体残缺人员,以及一些部门安排不了的优抚对象参加生产的单位。2006年,由区民政局招商引进青原区第一家福利企业——吉安思瑞再生铜有限公司,位于青原区富滩工业园B区,法人代表沈建华,总投资7000万元。同年10月31日批准为民政福利企业,共有员工168人,其中残疾人员74人,占总人数比例44%。

慈善募捐

2001~2010年,青原区每年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捐款捐物,救助困难群体。2003年,全区69个单位、3449名干部群众、民营企业主参与抗击“非典”工作捐款活动,接收捐款总计90.77万元,所有捐款全部用于建设“非典”专治医院和抗“非典”工作专项经费。2005年10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日捐”活动,建立了慈善救助基金,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共募集捐赠资金1.3万元,同时,在河东街道各社区分别建立了集募集、发放、变现、助困为一体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慈善爱心超市”7家。2006~2008年,青原区组织“春蕾计划10元捐”、“文天祥陵园建设捐款”等慈善捐助活动,共接受捐款183.9万元,衣物8箱。2008年,接受社会各界对四川省汶川地震捐赠款物112.7万元,上缴吉安慈善会112.7万元,组织2批次价值37万元的救灾物资发往四川、陕西灾区。2009年12月,成立青原慈善会,募集慈善资金160多万元。2010年,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青海玉树地震捐款24.96万元。2010年10月13日,成立吉安市首家县(区)级慈善爱心超市,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域:负利润食品区,实行按人按月定量销售;零利润商品区,实行不可限量随时购买;捐赠物品区,实行审批领取。爱心慈善超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乡低保户中的常补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和遭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致贫的家庭,目前共发放购物优惠证788本。

第四节社会救助

城乡低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青原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工作从2001年开始。是年,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吉安市青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规定凡持有当地非农业户口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04元的城市居民,按照个人申请、社区居委会入户调查和初审、乡(镇、街道)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申请享受城市低保,由政府给予差额补助。2002年10月25日,青原区成立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

2003年4月,区民政局印发了《青原区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指导评估意见》,对全区城市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取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41户80人,新增低保对象93户262人,准确核定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核定低保对象1668名,分为“常补对象”和“非常补对象”两类按户归档重新发放低保证;同年6月,区政府修订了《青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将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20元;7月,低保资金开始实行社会化发放。

2004年3~6月,青原区对城市低保对象进行清理审核,取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18人,新增531户,调整42户,将全区低保对象相关资料输入电脑,实行1户1档的管理。6月,区财政建立了低保资金专户。9月,区民政局会同总工会、林业、粮食等部门,在区人大的组织下,对东固畲族垦殖场、东固畲族林场和粮食系统进行了专门调研,将农垦森工企业下岗困难家庭83户211人纳入了低保范围,12月,全区保障对象为1178户1990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54元,年发放低保资金114.3万元,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2005年5月,将保障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140元。9月,区财政局和民政局联合出台了《青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10月,区政府出台《青原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出台《青原区城市低保工作目标考评管理办法》,规范低保审核、审批和档案管理,建立低保电子档案和网络建设。12月,全区保障对象为1206户2193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68.2元,年发放低保资金174.4万元,被省民政厅评为2005年度全省低保工作先进县(区)。

2006年12月,全区保障对象为1275户2363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72元,年发放低保资金202.96万元。

2007年4月,将保障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180元。全区保障对象为1270户2341人。同年1月、4月提高了城市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使全年月人均补差达到102.6元,年发放低保资金288.2万元。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08年8月,青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更名为青原区社会救助管理局。9月,将城市低保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220元。是年,全区城市低保的对象为1373户2507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178元,年发放低保资金522.4万元,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09年2月,区政府出台《青原区开展城乡低保对象清理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个月拉网式的城乡低保清理审核工作,共清理出城乡低保对象716户1633人,将符合条件的423户1290人城乡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是年,全区城市低保的对象为1417户2646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183.8元,年发放低保资金567.3万元。

2010年1~3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低保普查和提标提补工作,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275元,共取消城乡低保对象347户928人,将符合条件的273户600人城乡低保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并开展城乡低保资金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是年,全区城市低保的对象为1449户2710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214.1元,年发放低保资金684.23万元。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青原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工作从2006年7月开始。同年8月,区政府制定出台了《青原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规定凡持有当地农业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70元的居民,可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初评、乡(镇、街道)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申请享受农村低保,由政府给予差额补助。是年,全区农村低保对象为2708户5780人,全年月人均补差25.6元,年发放低保资金88.9万元。

2007年6~8月,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了农村低保工作“回头看”活动,对全区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大排查,共取消农村低保对象201户,446人;是年,全区农村低保对象2432户5086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38.8元,年发放低保资金236.6万元。

2008年1月,进行农村低保大扩面,新增保障对象2752人;10月,将农村低保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80元;是年,全区农村低保对象3383户7627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63.6元,年发放低保资金584.4万元。

2009年,全区农村低保对象3835户7984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67.3元,年发放低保资金617.3万元。

2010年1月,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110元。是年12月,全区农村低保对象3555户7693人,全年月人均补差达82.8元,年发放低保资金763.93万元。

城乡医疗救助

2005年,青原区被列为江西省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试点区。同年6月20日,区政府出台了《建立城市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救助对象是城市低保家庭;救助病种为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中风、重症肝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重大疾病。救助标准为城市低保常补对象全年个人负担超3000元部分按20%予以救助,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5000元;城市低保非常补对象全年个人负担超5000元部分按20%予以救助,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3000元;2005年,全区共救助43人,发放救助资金15万元。同年4月26日,区政府出台《青原区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管理办法(试行)》,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设立了2000元的救助起付线,救助最高限额为2000元。

2006年,全区共救助城市特困低保对象24人,发放城市大病医疗救助资金7.1万元,共救助农村困难群众8715人次,发放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23.05万元。

2007年9月3日,区政府制定出台了《青原区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扩大了救助范围,将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区政府确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对象列为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增加了救助病种,救助病种由原来的6类增加到12类;提高了救助标准,实行“零起付线”救助,救助比例由原来的的20%提高到30%,将原来的最高救助额度4000元、6000元分别提高到6000元和10000元;增加了医前救助、基本医疗补助和临时医疗救助:是年,全区共救助922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36.72万元。

2008年8月,区政府转发了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将重点优抚对象、尚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在岗和退休军转干部、1953年底前参军后在企业退休的军队退役士兵和14类参战退役人员(简称“优抚四类对象”)纳入了医疗救助范围,同时对低保边缘户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优抚四类对象”医后救助取消病种限制;大病救助病种由原来的12类调整至16类,推行门诊、住院(医前、医中和医后)和大病关怀救助;对救助比例和救助标准作了调整。是年,全区共救助2030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94.2万元。

2009年,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住院医疗救助年封顶线调整为3万元。是年,全区共救助1241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15.7万元。

2010年,区政府出台了《青原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依托城镇医保信息系统研发了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信息平台,率先在全市实行“网上即时结算”,提高医疗救助效率。是年,全区共救助957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508.82万元。

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

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一部分1957年年底以前参加丁作的职工退职还乡,支援农业生产。按照国内字〔1965〕224号文件的规定,对1957年底以前参加工作,1961年1月1日至1965年6月9日精减回乡的生活困难的老弱残职工给予生活救济。2004年6月29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青原区民政事业费发放标准的通知》,对精减退职的老弱残职工救济标准进行了调整,城市户口对象调整至每人每月65元,农村户口对象调整至每人每月40元。2005年1月,全省提高了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标准,在原救济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2007年1月,全省再次提高了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标准,在原救济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

2009年1月,按照省民生工程要求,将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标准调整至城市户口对象每人每月200元,农村户口对象每人每月160元。

2010年按照省民生工程要求,将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标准调整至城市户口对象每人每月225元,农村户口对象每人每月185元。同年12月,全区享受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生活救济的有344人。

城区失地农民生活救助

2007年12月,青原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青原区城区失地农民生活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吉青府办发〔2007〕14号),文件规定城区范围内各村(居)完全失地或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年满60周岁、生活困难、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认定为救助对象(已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地农民除外)。救助标准为年满60~69周岁、生活困难、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每人每月40元,年满7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50元。

2008年4月,将年满60~69周岁、生活困难、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救助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60元,年满70周岁以上救助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70元。

2010年4月,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青原区开展中心城区失地农民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青府办发〔2010〕5号),文件规定对女年满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低保待遇的失地农民,统一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每人每月120元。同年12月,共对2013人失地农民发放了基本生活保障金。

第五节社会事务

基层政权建设

村(居)民委员会选举2002年9~12月,为贯彻落实中办发〔2002〕14号文件关于“四个提倡”的精神,全区进行第五届村委会选举工作。选举提倡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规定程序推选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为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提倡拟推荐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先参加村委会的选举,获得群众承认以后,冉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人选,如果选不上村委会主任,就不再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人选;提倡村民委员会中的党员成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村党支部委员成员。全区8个乡(镇、街道)140个村委会,依法登记选民106465人,正式投票日参选人数为102222人,参选率为96%。111个村委会一次性选举成功,29个村第二次选举成功。本届选举依法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139名,委员461名。其中女主任19名,女委员108名。平均年龄43.80岁,初中以下文化41人,初中文化317人,高中文化241人,大专文化1人。

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完成全区第六届村(居)委会选举工作。全区共有8个乡(镇、街道)、107个村委会,15个居委会。依法登记选民101765人,正式投票日参选选民98694人,参选率达97%。依法选举产生村(居)委会主任122人、委员379人,其中女委员108人。新当选的村(居)干部平均年龄43.50岁,比上届降低0.3岁,从文化结构看,初中以下文化26人,初中文化256人,高中文化217人,大专文化2人,有6个村实现了村支部书记与主任“一肩挑”。

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完成全区第七届村(居)委会选举丁作、选举依法登记选民127349人,正式选举投票日参选选民124904人,参选率为98%。依法选举产生第七届村委会主任115人、委员319人,其中女委员101人,居委会主任9人,委员25人。新当选的村(居)干部平均年龄43岁,比上届降低0.5岁,初中以下文化12人,初中文化245人,高中文化185人,大专文化26人,初中以上文化人数比上届提高1~3%,有7个村实现了村支部书记与主任“一肩挑”,新调整村(居)班子成员196人,占41.8%,其中村委会主任40人,占34.8%。

村民自治2005年制定出台了《青原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内容,统一框定公开样式,合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务公开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选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民主管理程序,建成规范化示范点48个。2001~2006年,青原区富田镇、值夏镇先后被评为村民自治模范乡镇,天玉镇流坊村等3个村委会先后被评为民主法制示范村,2005年、2006年青原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领先,2006年4月份,青原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经验材料在全省交流,2008年被评为“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

城市社区建设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青原区制定一系列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2006年在全市率先出台《青原区城乡社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定从2007年开始,河东各社区居委会经费为每年2.4万元,乡(镇)居委会为每年2万元,城市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月工资标准每人不低于500元,乡(镇)每人不低于400元。2009年,全区各社区居委会经费提高到每年3万元。区委、区政府调动社区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创造条件开辟新生房地产开发公司、基建队、小型超市等服务岗位,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低收入者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以社区居民为重点的新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03~2010年,邓家、新生等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省绿色社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全市“三星级社区”和“二星级社区”,2007年,邓家社区被确定为全市唯一一个全国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2010年,共有社区居委会20个,其中新(改)设17个。

农村村落社区建设2004~2010年,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青原区采取先抓示范点,然后稳步推开的方法,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组织民政指导,村级组织牵头,志愿者协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村落社区格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建成值夏桐山、天玉孙家坊等农村村落社区40个。

离任“两老”保障2005年,青原区委、区政府制定《青原区村(居)委会离任“两老”生活补助暂行办法》,解决了离任“两老”(老村、居党支部书记,老村、居委会主任)的生活困难,调动在职干部的积极性,稳定村(居)委会干部队伍。《办法》规定1949年10月1日至2009年,曾任村(居)党支部(村党委、村党总支,下同)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村合作社社长、生产大队大队长,下同)满10年(含10年)以上,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健在的离任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可享受生活补助。补助标准:曾任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满10年(含10年)以上,每人每月补助30元;曾任职15年以上(含15年),每人每月补助40元;曾任职20年以上(含20年),每人每月补助50元。2008年,将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60元、70元。2010年,对农村离任“两老”补助对象进行重新清理审核分类,按其离任前职务分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两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书记每人每月80元、主任每人每月70元。

婚姻管理

清代以前,婚姻无须登记。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曾制定《集团结婚办法》,规定参加集团结婚的当事人应于举行婚礼前二个月向主办机关申请登记。一般民众结婚不实行登记。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公布以后,苏区政府开始对婚姻的缔结采取法律登记的程序。新中国建立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公民婚姻一律须办理登记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先后设在县、区民政局、区人民政府(或市民政局)、乡(镇)人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垦殖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2001~2003年9月,婚姻登记机关设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2003年10月1日开始,区中心城区集中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处设在青原区民政局,严格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和《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登记程序,优化服务环境,设办公场所八十多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行婚姻登记信息化操作和管理,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工作,被评为“2005年全省婚姻登记机关示范单位”、“2007~2008年度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2009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准,青原区天玉、值夏、新圩、富田、文陂和东固畲族6个乡(镇)为全省第一批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于9月30日率先在全市启动乡(镇)婚姻登记工作。至2010年,共办理结婚登记11596对,离婚登记588对,补(领)办结婚证490对,登记合格率100%。

表33~1~42003~2010年青原区婚姻登记情况单位:对

殡葬改革

2001年,青原区政府制定《青原区殡葬改革实施细则》,规定从2001年11月11日起辖区内所有人员死亡后一律实行火葬,禁止用棺木土葬,火化后骨灰必须葬入公墓或农村公益性墓地内。2004年了制定《关于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9年制定了《青原区困难群众遗体火化办法》规定:凡本辖区内的困难居民(含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正常死亡后遗体免费火化,免费项目包括:遗体接运费每车次150元(20公里以外每公里增加3元)、普通炉火化费每具320元、三天以内遗体冰柜冷藏费每天每具100元等三项基本费用,其他自选项目不属于免费范围。2010年制定《青原区居民遗体火化补助办法》,《办法》规定,从2010年1月11日起凡青原区居民正常死亡后遗体火化的,对三项基本费:遗体接运费、火化炉火化费、遗体冰柜冷藏费用给予补助(不含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及企事业单位享受丧葬费补助的对象及非正常死亡已获赔偿付者)。2010年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建设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在青原区设置3个公益性墓地建设示范点,分别是天玉镇象形山公益性墓地,占地面积39960平方米,长240米,宽166.5米,东面是水浒庙、南面是彭家山、西面是蒋家山、北面是苗圃;新圩镇璋塘磨珠岭公益性墓地,占地面积6656.8平方米,长106米,宽62.8米,东、南、北面是荒地,西面是水田;新圩镇炉下狗前山公益性墓地,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长100米,宽69米,东面是松树塘山坑,南面是大路小山塘,西面是大杏坑,北面是狗前山背。

表33-1-52001~2010年青原区火化情况单位:具

收养登记

1992年4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1999年4月1日,新修订的收养法颁布施行。青原区民政局、青原区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原区公安局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对新收养法实施前存在事实收养关系的处理以及新收养法实施后,公安、计生部门应该出具相关证明等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解决了一些存在事实收养等遗留问题,维护好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使办理收养关系的程序更规范。2001~2010年,全区共办理收养登记9人,涉外送养8名,其中被收养人为社会弃婴的占90%以上,98%以上为女性弃婴。2003年后,社会弃婴现象已呈逐渐下降趋势。

救助管理

2001年,江西省民政厅与江西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我省收容遣送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民政、公安部门的职责,规定收容遣送范围和操作程序。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青原区民政局依法开展救助管理工作,2001~2010年,累计送救城市乞讨流浪人员1152人,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民间组织管理

2001~2010年,经青原区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有3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有9个。2009年,根据省、市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有关要求,青原区开展了社会团体专项治理活动,对7个行业协会进行重点整治规范,各协会做到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四分开”,行业协会中9名科级及以上干部(含在协会中兼职的法人代表5人)、11名科级以下兼职干部全部按相关程序退出,3个协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区汽车货运业发展行业协会、区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协会、区安全生产协会),在2010年,在区民政局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共有33个,其中有4个学术性协会(药学会、胡铃文化研究会、胡仲雅文化研究会、东固畲族革命历史研究会)、2个联合性协会(城区商会、个体私营经济协会)、1个娱乐性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22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青原区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有青原区实验幼儿园、吉安市青原区振兴职校、火平诊所、吉安市青原区盼康医院、健群牙科诊所、吉安市青原区艺术高级中学、青原区凯诺女子保健护理职业培训学校、青原区奥之星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吉安市青原区天立幼儿园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吉安市青原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吉安市青原区老年人体育协会、青原区富田镇果业协会、吉安市天玉种苗花卉协会、青原区山宝草菇协会、吉安市青原区粮食行业协会、值夏镇农产品流通协会、新圩镇养猪协会、青原区城区商会、青原区互联网上网服务业协会、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农产品流通协会、新圩镇能人协会、文陂乡能人协会、值夏镇农村能人协会、值夏镇生猪养殖流通协会、青原区河东街道能人协会、吉安市青原区药学会、青原区富滩镇南团村农民水事协会、文陂乡中村农民用水户协会、文陂乡武冈村农民用水户协会、文陂乡小水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富田镇花岩村农民用水户协会、河东街道庄塘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富田镇王田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东固畲族乡樟洲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天玉镇塘尾村农民用水户协会、新圩镇江头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值夏镇大前村农民用水户协会、青原区胡仲雅文化研究会、青原区富田镇文山故里旅游协会、青原区道路运输协会、吉安市公安局青原分局警察协会、东固畲族革命历史研究会33个社会团体。

老龄工作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原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100岁以上老年人有3人,90岁以上老年人有238人。

2006年8月,青原区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和老龄办,将老龄工作纳入全区民政工作对乡(镇、街道)年度考核指标中进行考核。青原区每年重阳节期间开展慰问、义诊、义务劳动等一系列敬老助老活动,结合城乡低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范畴,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住院后救助年封顶线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

按照《青原区村(居)委会离任“两老”生活补助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全区60岁以上的离任村(居)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生活困难人员进行补助"已有339人享受农村离任“两老”人员生活困难补助,年发放生活补助金31.152万元。

2007年5月,青原区确定了百岁老人的长寿补贴金为每人每月100元,以社会化形式发放到百岁老人手中。2010年,制定出台《青原区9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区年满9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200元。协调公交、医院、公园等涉老优待单位,确保各项涉老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青原区成立后,开展农村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协会建立健全章程、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协调落实建设资金,帮助协会建设老年活动室和阅览室,指导协会开展老年文化娱乐、帮扶村里困难老人、支持帮助村委会治理村庄等活动,在河东街道邓家初区、滨江街道金竹社区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开展“敬老模范乡(镇)”、“敬老模范村(社区)”、“孝亲敬老之星”、“敬老模范家庭”等评比表彰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老、敬老、助老、养老氛围,青原区杨卫卫、杨慧芝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第六节移民工作

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7号)开始实施,对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进行20年后期扶持,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600元。2006年7月成立青原区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吉青府办字〔2006〕70号);10月将青原区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青原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吉青府办字〔2006〕115号)。组织人员对安置在区内的大中型水库移民进行核查,启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通过核对申报人证明材料、村组公示、实地调查等办法,于2007年12月28日完成移民人口核查工作。全区共有符合后期扶持政策的核定移民5541人,其中无法核定到人2495人,分布在全区8个乡(镇、街道),涉及湖南、浙江、四川及江西省15座水库。核定到人的移民,采用现金直补的扶持方式,由区财政部门将扶持款直接发至移民户“一卡通”账号中。无法核定到人的采用项目扶持,用于解决为水库建设作出贡献的相关人口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每年的具体项目由移民村组集体讨论决定。2006年10月成立青原区移民办公室,隶属区民政局,青原区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也相应成立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

2010年青原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将扶贫开发、移民、革命老根据地建设等相关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区民政局移民办工作职责纳入新组建的区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第二章老建扶贫

建区前,现青原区所辖区域原所属县(市)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办理老建扶贫事务。2001年2月青原区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简称老建办)成立,与青原区民政局合署办公,2003年4月开始单独设立机构,并增挂青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扶贫办)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归口区政府办管理。2010年6月,组建青原区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将区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移民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区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并增挂区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为区政府工作部门。

第一节扶贫对象

2000年经原吉安县、吉水县申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定东固畲族镇、富田乡、云楼乡、值夏镇、富滩镇5个乡(镇)为贫困乡镇。2001年,富田乡、云楼乡合并为富田镇。将4个乡(镇)的10个村:东固畲族乡的龙家塘、江口2个村委会;富田镇的富田、五方下、高庄3个村委会;值夏镇的桥溪、毛家、思敬3个村委会;富滩镇的垂裕、施家边2个村委会,列为“十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集中扶持时限为2001~2005年。2006年,将东固畲族乡的古竹、灵丰、黄沙3个村委会;富田镇的陂下、王田、云楼、杨渡4个村委会;值夏镇的万胜、南田、坪上3个村委会;富滩镇的丹村、南团、三友3个村委会,共13个村委会列为“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集中扶持时限为2006~2010年。扶贫采取点面结合,以集中扶持贫困村为主,同时兼顾其他有特殊困难的非贫困村。

第二节扶贫方式

2001年,国家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把扶贫重点放在加快农田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以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致富能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强化造血功能。青原区贯彻国家扶贫政策,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施“一体两翼”扶贫开发,“一体”指整村推进,“两翼”指产业扶贫和培训。

整村推进

2001~2010年,对10个“十五”和13个“十一五"贫困村进行了集中扶持,每个村的扶助时限为5年,投入资金不少于50万。2001~2005年,共向10个“十五”贫困村投入资金531.2万元,2006~2010年,共向13个“十一五”贫困村投入资金813.4万元,通过集中扶持,各村贫困人口减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产业扶贫

发展“一村一品”,扶助贫困村发展果业、蘑菇、药材、毛竹、养牛、养鱼等种养业,帮助扶贫龙头企业争取贴息贷款规模2240万元,增强企业的扶贫带动功能

2001~2010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7期,培训人员力64人次,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660人次,输出转移劳动力1446人。

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2001~2010年,共投入35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用于东固畲族乡油茶林改造、毛竹低改、茶叶品种更新等生产项目;新修铜灶、二彩大桥;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敬老院建设等公益项目。

采取“政府扶助,单位帮扶,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的方式进行扶贫资金筹措,省、市、区部门单位与贫困村进行对口支援,挂钩扶贫,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单位挂钩帮扶。2003~2010年,省科协先后在东固畲族江口村、富田陂下村进行挂点帮扶,自筹及争取资金182.62万元,帮助江口村新建民族希望小学1所、新建库湾1座,帮助陂下村新修水利设施、农田改造和村级卫生所等。江西省武警总队2006~2010年在富滩丹村挂点帮扶,投资40万元帮助新建村卫生所、维修水利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在区内开展党员干部与贫困户“1+1”结对帮扶,通过一对一帮扶,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技术及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第三节扶贫项目资金与效益

2001~2010年,全区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1.83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资金2729.07万元,市配套104.86万元,区配套217.9万元。共实施扶贫开发项目569个,其中种植业项目62个,资金253.1万元,种果树171.33万平方米,种经济林木1453.34万平方米,种大棚蔬菜28.67万平方米,其他经济作物38.33万平方米;养殖业项目36个,资金68.6万元,养畜1900头,养家禽67000羽,养鱼68000尾。交通建设项目196个,资金625万元,新(维)修水泥(砂石)路151条200.2公里,新修桥梁34座414米。水利项目110个,资金322.4万元,新修小水库22座,增加库容11.5万立方米,新(维)修排灌站19座,装机容量77千瓦,修建其他水利设施61处,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220.01万平方米。小学建设项目17个,资金44.1万元,新(维)修小学4890平方米。村级卫生所建设项目21个,资金157.5万元,新建村级卫生所21所,建房面积6300平方米,方便就医人口46860人。少数民族乡移民搬迁项目2个,资金608.06万元,深山区就近避灾523人,搬迁人数1560人。饮水项目38个,资金116.4万元,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620户11170人。“三清三改”项目47个,资金295.9万元,实施村庄整治自然村47个。加工业项目5个,资金29.7万元,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沼气建设项目101个,资金275.13万元,新建沼气池3440座。培训项目23个,资金176.03万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7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660人次,推广新技术187项,培训转移劳动力1446人。有线电视项目5个,资金8.87万元,安装有线电视1250户。电力设施项目2个,资金1.2万元,架设电线0.5公里。项目管理及监测项目18个,资金47.2万元。

第三章民族工作

青原区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最早迁入境内生活的少数民族是畲族,随后,壮族、苗族、满族、回族、蒙古族、侗族、瑶族、土家族等民族陆续迁入。至2010年,境内少数民族共有26个。青原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成立于2002年,是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民族宗教事务的正科级工作机构,与区委统战部合署办公。

第一节少数民族

唐朝,畲族蓝姓由福建上杭迁入境内,在封建统治时期,被贬为无籍民,称“菁民”;元、明、清各代续有畲族雷姓从福建徙居于东固。

少数民族迁入有多种因素,主要是逃避战乱、灾荒、压迫、歧视,这些早期移民,多在境内穷乡僻壤、深山老林中栖身;婚嫁迁入;调遣来支援老区、贫困山区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因经商、移民、就业、婚配、调遣以及部分少数民族汉化后落实民族政策恢复本民族等等原因,境内少数民族人口日趋增多。据区民宗局统计,至2010年,全区生活有畲族、苗族、壮族、土家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回族、瑶族等26个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二千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畲族,有1543人,主要生活在东固山区一带;其次是苗族,有336人,属于外来贵州移民,主要分布在富田镇、新圩镇、文陂乡一带,靠租田种地为生,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其他少数民族约有四百余人,主要生活在井冈山大学,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第二节少数民族扶持

2002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东固镇改设为东固畲族乡。畲族群众主要聚居地龙家塘、樟洲、六渡、黄沙、峰岭、铜灶(古竹)、江口7个村被批准为少数民族行政村。2002~2010年,东固畲族乡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项目32个,争取上级财政扶贫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17万元,项目涉及油茶低改、毛竹低改、修建乡村路桥、敬老院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和民族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自觉维护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2005年和2009年,东固畲族乡两度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0年1月14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的陪同下,亲率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专程到青原区东固畲族乡走访慰问并考察民族工作。在东固畲族乡,苏荣书记召开座谈会,就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力争在三年内,最多不超过三年,使民族乡的人均收入超过当地的平均水平,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

2001~2010年,7个少数民族村均已修通水泥路,其中村级公路投资约550万元;龙冈公路东固段投资2800万元;18个少数民族村组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兴建了少数民族一条街。

社会事业

新建了江口民族希望小学、黄沙希望小学、龙家塘小学、丰岭民族小学、樟因小学等少数民族村小学;引进资金改善了东固中小学办学条件,东固中学新建综合楼、教学楼和师生公寓,东固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更名为东固八一希望小学。落实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高考、中考优惠加分政策,240名参加高、中考的少数民族考生享受了优惠加分政策。

产业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基地带动、部门服务等方式,东固畲族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全乡15个行政村都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涌现出一批毛竹村、茶叶村、油茶村、香菇村;成立茶叶、毛竹、香菇等专业合作社5个,带动全乡3000户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在2009年10月12~13日举行的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一村一品”建设现场会上,东固作为参观现场之一,其发展“一村一品”的做法和经验得到省、市领导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挂点帮扶

区乡两级安排机关单位对口支援少数民族村,从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做好对口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少数民族村的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2006年,争取上级移民搬迁资金62万元,对居住在深山区和灾害频发区的114户522人进行了一次性移民搬迁。2010年,向上争资546万元对257户1560人进行了移民搬迁。

政策落实

东固畲族乡成立以来,1名少数民族群众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在市、区、乡人大代表、委员中安排有少数民族代表或委员。少数民族青年入伍优先安排。在少数民族乡工作的干部工资上浮得到落实。林业育林基金返还得到落实。2名少数民族干部进入了乡党政领导班子,其中,少数民族乡长于2009年8月配备到位。

附1:

中共江西省委苏荣书记在《东固畲乡的2010年》一文中作出重要批示:“看了此信,真是令人高兴。经济快速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少数民族干部的健康成长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

附2:

东固畲乡的2010年

吉安市青原区委书记徐明

地处吉安市青原区偏远山区的东固畲族乡,是我省8个畲族同胞的聚居地之一。这里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经典。

2010年元月14日,省委苏荣书记冒着严寒,带着省委、省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关心,来到东固畲族乡实地调研、走访慰问。在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汇报后,苏荣书记满怀深情地提出,要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民族乡的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和全省平均水平!随后,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民族地区工作,出台了我省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为促进民族乡发展的省级1号文件,一场关注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热潮在赣鄱大地迅速掀起。

最近,按照省委“十万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我再次来到东固畲乡的深山区,几夭来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到苏荣书记走访慰问东固一年后,畲乡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尽管是寒冬,但畲乡到处是火热的建设场面,群众脸上舒展开幸福的笑容,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一年,上级对畲乡的扶持接踵而至

省委、省政府发出加快民族乡发展的"动员令”后,全省各级组织和干部迅速策应。省政府熊盛文副省长、省发改委姚木根主任、省民政厅徐毅厅长、省财政厅胡强厅长、省民宗局谢秀琦局长、省农业开发办章康华主任、吉安市委周萌书记、王萍市长等领导纷纷来到东固畲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举措。一年来,已经落实到位的扶持资金有:省统筹安排的生产扶持资金300万元,省农业开发办支持农田整治资金750万元,省老建办支持深山移民搬迁资金546万元,省民政厅支持危房改造和敬老院建设544.3万元,省水利厅支持安全饮水和小农水项目资金316万元,省林业厅支持毛竹油茶低改资金280万元,省发改委支持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300万元,省民宗局支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90万元,省劳动人事厅支持就业培训和劳动平台建设资金以及“一村一品”资金84万元,省农业厅支持果业发展项目60万元,省发改委支持东固计生服务大楼建设25万元、文化站建设12万元、司法所建设5万元以及会同省交通厅支持公路建设50万元。初步估算,仅省直部门2010年对东固的项目扶持资金就达3300多万元。对于地处偏远的东固而言,无疑是一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上级大力度的扶持,极大地搅动和促进了东固畲乡经济社会发展。据我们测算,仅省里930万元的移民扶贫补助资金和300万元的生产扶助资金,至少拉动当地群众投入1.5亿元以上。在政府资金的撬动下,群众积极参与,筹资投劳,东固的乡村,随处可见正在紧张施工的工地,到处都有群众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畲乡群众形象地说,“往年冬季烤火闲,如今门前做工忙”。

这一年,畲乡群众集群式远离危害

我们在东固南龙村的移民安置点看到,37幢新建的移民钢筋水泥房整齐划一,占地4000多平米的军民大会旧址正在修复,村民休闲广场基本竣工,房前2000余米长的村道也在加紧绿化亮化。象南龙村这样的移民和危房改造集中安置点,全乡就已建起了6个,2010年有257户、1560名居住在深山、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危房的群众可望告别大山,远离危害,实现整体搬迁。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深山移民“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区乡加强了移民工作的组织,落实了政府主导、移民主体、乡村协调、部门配合“四轮驱动”的工作机制。在确定安置选址上,按照靠近公路、靠近圩镇、靠近学校、靠近医院、靠近基地“五靠近”要求,确定了东固、南龙、黄沙、江口、三彩、六渡6个集中安置点,这六个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乡村干部做了大量的前期协调工作,接受移民所在地的群众顾全大局,发扬风格,为深山移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新居选址。在搬迁方式上,实行整体搬迁与零星搬迁、异地搬迁与就近搬迁相结合,对深山区移民户,在新居就近帮助其寻求就业门路,达到脱贫目的;对非深山区地质灾害户,就近避灾安置,达到脱险目的。在建筑风格上,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外墙基调、统一配套设施、统一绿化美化、统一补助标准“五统一”,在集中安置点彰显浓郁的畲乡建筑风格。在特困群体的扶持上,由乡村两级出资出劳全程代建小型保障性爱心房。比如江口村的高承恩夫妻均为残疾人,无力建房;江口村妇女朱洋秀只身带着两个女儿,无钱建房,两户的搬迁安置房建设均由乡村两级干部全程代办完成。与此同时,为保持畲族乡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东固畲乡在整个搬迁安置过程中坚持不砍树、不毁林,全年不仅完成了山上造林10580亩、山下造林1038亩,还在1000米长的号镇街道沿线栽种了20厘米以上的樟树400多棵。

临近年关,走进移民安置点和危房改造户家中,我们听到的是一阵阵喜迁新居的鞭炮声,看到的是一幅幅“告别深山感谢移民好政策,喜迁新居铭记政府扶贫情”等内容的喜庆对联,住进新房的群众开心的笑声回响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一年,畲乡群众在家门口拓宽了致富路

我们来到江口村的一个食用菌栽培大棚内,只见香菇、灵芝等长势喜人。基地创办人雷崇卫高兴地说,目前有近50户群众加入到香菇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亩,合作社每个成员从省里专项资金贷款1万元,自筹两到三万元,大家合伙买来了冷冻车,建起了冷冻库,产品直销广州等地,一年下来,每户纯收入可增加1.5万元以上。

围绕产业富民,在省统筹安排300万元生产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配套100万元,按照苏荣书记亲自确定的“有偿使用、无息扶持、定期周转、按时偿还”的使用原则,专门用于扶持畲乡产业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上级扶持资金的撬动效应,引导群众依靠不依赖,拓宽致富门路。一是选准产业。坚持从产业有基础,群众容易学、上路快的产业入手,确茶、茶叶、高山蔬菜、香菇、灰鹅和山黄鸡7大特色扶持产业。二是抱团发展。采取基层组织引办、龙立了毛竹、油头企业联办、能人大户领办、技术部门帮办,组建了毛竹、茶叶和香菇等7家专业合作社,让农户“抱团”闯市场。目前,合作社已吸纳370多户农户入社,辐射影响带动群众2200多户,占全乡总户数的52.9%,畲乡群众步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培育品牌。2010年,东固绿茶被评为全国有机产品和绿色AA级产品,东固鲜笋荣获全省绿色产品和放心产品称号,畲乡群众的品牌意识有效增强,为产品进入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四是落实责任。区里出台了区乡干部跟进服务的各项措施,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个专门班子、一套具体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全年东固乡完成毛竹林低改9000亩、油茶林改造5000亩,新增食用菌种植400余亩、高山蔬菜种植1000多亩,新增果业种植大户5户,新增生猪养殖专业户15户、家禽和水产养殖专业户22户,畲乡群众的致富门路进一步拓宽。

在乡村干部群众座谈会上,大家作了一个初步的估算,一年来,全乡群众人均产业性增收可达600元,劳务性增收达200元,政策性增收达300元,全年农民人均增收预计1100元以上,增幅达到近30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是全区的两倍多。重点扶持畲乡的第一年,就实现了省委提出的“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预期目标。

这一年,畲乡的基础面貌得到了快速提升

我们走访的黄沙村,畲族群众相对集中,长期以来,全村1400多名群众喝的都是从3里外挑回来的山涧水,到了雨季,喝的是泥浆水。2010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困扰几代人的饮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家家户户足不出门就能喝上自来水。黄沙村的变迁仅仅是一个缩影,在座谈会上,乡村干部无不自豪地说,2010年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项目数量,都超过了前十年的总和。在项目现场,我们看到:东固畲乡投资2000万元的古高线东固段已完成铺建垫层;投资1500万元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学生食堂、澡堂和公寓正在加紧建设;投资470万元的五星级敬老院改造工程已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投资450万元的樟洲城、浪田城高标准农田和水陂工程接近尾声;投资300万元的龙家塘公路全面拉通;投资265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可望年底完工;投资200万元的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完成;投资72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上级的大力扶持,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即便在大山深处的白云山焦江排自然村,在乡村干部的牵头组织下,26户村民筹资120多万元拆除了旧房建起了新房,不仅100%的农户实现了“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看上有线电视、上上卫生厕、用上洁净能”目标,还新建了功能齐全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昔日破旧的山村转眼成了城里人眼中的生态小区。

几天的实地走访,我们看到了东固畲乡令人欣喜的变化这些变化所体现的,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效应,是省市领导和部门对畲乡的真情帮扶,是基层干部的倾力推动,是畲乡群众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集中迸发。一年的帮扶初战告捷,但远远没有到欢庆胜利的时候。我们深知,由于畲乡地处偏远,基础薄弱,自然禀赋先天不足,要实现人均收入和公共服务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还需作出极其艰辛的努力;已经实现整体搬迁的深山移民尽管远离了灾害,但他们的后续生活出路还需加大跟踪扶持;已经脱贫的群众如何避免不再返贫,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如何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破解。我们惟有扎下身子,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民族地区发展目标,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组织带领群众为建设美好畲乡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章宗教

第一节宗教管理

青原区成立以前,现青原区所辖地原所属县(市)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办理宗教事务。清以前,县衙设道会司、僧会司对道(佛)教进行管理。民国时期,宗教事务管理由县府秘书室负责,分设道(佛)教协会,这两个协会由政府牵头吸纳教内知名僧尼、居士参加,是以民间为主,政府参与协调工作的组合团体。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室设宗教事务秘书,负责管理宗教事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管理工作受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管理工作由统战部和政府办公室协调进行。1996年7月29日,国务院颁发《宗教活动场所年度检查办法》后,各级宗教管理部门依此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年检。

青原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成立于2002年,与区委统战部合署办公,主管全区民族宗教事务。2004年,在青原区范围内开展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治理,成立区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建立基层宗教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了乡村两级宗教工作网络。青原区行政区域内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三个宗教教别,已审批登记或正在办理审批登记手续的宗教活动场所有17处,简易宗教活动点或未登记活动场所18处。各教信徒4000余人。

第二节佛教

汉末,佛教传入吉安境内。唐开元二年(714),释行思在六祖惠能座下承法后,回往青原山安隐寺,光大南宗宗风,史称“七祖”,其所创青原法系影响深远,传延至今。天宝七年(748)五月,鉴真和尚至安隐寺参礼七祖行思和尚真身塔,其侍者祥彦和尚在此往生,信众争相供养。到了宋代,佛教在境内传播较快。元明清三朝,境内佛教活动时兴时衰,但仍是流传很广的宗教。明亡后,释笑峰大然、释药地等名士入驻青原,以至当时的青原山成为佛法兴盛之地。民国时期,境内多数寺院处衰败之境。抗日战争期间,释高光得居士彭大融等人相助,重建净居寺大雄宝殿、山门、祖堂,再塑全寺佛像,恢复念佛林,重组念佛莲社,香火一度得到复兴。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受到保护,佛事活动不断。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的佛教寺庙或圮废,或被学校、居民占用,法器、佛像被毁,佛事活动被禁,僧尼星散各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恢复和落实,僧尼陆续回住寺院,佛事及生活均得保障,多所寺院得到修缮。至2010年,青原区已审批佛教活动场所9个,简易活动点3个,未登记场所11个,教职人员53人,其中住持、方丈9人、比丘38人、比丘尼6人,信教群众3000余人。

寺庵

青原山净居寺位于青原山,原名“安隐寺”,系唐神龙元年(705)肇建,开山祖师法号等失考。开元二年(714),释行思从六祖惠能禅师座下参学,得承法印后归来,驻锡于此,广开法筵,弘扬释惠能所创禅宗南宗宗风。期间,释石头希迁尊师六祖惠能之瞩来寺,投释行思座下参学,经数年钳锤,得承心印而住南岳,门下再开曹洞、云门、法眼二宗。师弟荷泽神会、南岳怀让等人也先后前来商讨禅法。释行思在寺弘法达20余载,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在寺中圆寂,塔葬寺后。僖宗谥行思曰“弘济禅师”之号,塔曰“弘济禅师归真之塔”。天宝八年(749),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于返回扬州途中路过青原,与随行的日本僧使普照特地到寺参礼行思和尚塔。大历二年(767),颜真卿来寺参访游览,应寺僧之请,挥毫题写“祖关”二字,后制成匾嵌于第二道山门上。会昌年间(841~846),寺毁。大中五年(851),众弟子捐资重建殿宇,工程历时数载方完成。此间,曹洞宗开山祖师洞山良价禅师过化于此。稍后约在乾符年间(875~879)中,曹洞宗二世道膺曾一度驻锡于寺。期间,赵州从谯禅师等行脚来寺,参礼祖庭。

入宋之后,齐禅师、青原惟信、如禅师等相继驻锡于此,弘法扬教。崇宁三年(1104),徽宗亲书御赐“净居禅寺”额,寺名随改,沿用至今。咸淳年间(1265~1274),文天祥多次来寺游访,曾特地题写“青原山”三字。寺僧将其制成木匾,悬于寺前红亭中。在此前后,李纲、黄庭坚、周必大、苏轼等先后多次来寺游访,都曾留下诗文墨宝。其中李纲、黄庭坚等人的诗作还勒石刻碑,嵌在大雄宝殿外墙上。

元末战乱,寺又遭毁坏。明洪武九年(1376),寺僧师巩曾倡募缘复修。经十余年苦心经营,至洪武二十四年,已重现祖庭风姿,再开海单,仍为十方丛林。成化年间(1465~1487),寺又遭损毁。正德年间(1506~1521),王阳明在寺中开设会馆,宣扬儒学“良知”之说。万历年间(1573~1620)之初,邹子尹等信众发起,邹元标等名士参与修复是寺。万历二十四年(1596),憨山德清为修复是寺广募僧材,并亲自到寺礼拜行思和尚塔,在破旧寺宇中为四众弟子开示修持方法。万历四十三年,曹洞巨匠本寂真元入住是寺,承师尊释无明慧经所嗣禅法,重光祖庭先将儒学会馆从寺中迁出,主持再建大雄宝殿,在力弘曹洞禅法的同时,也遵莲池大师遗轨,精修净土法门崇祯十三年(1640),应信士刘晋卿之请,建昌(今永修)云居山方丈晦山戒显和尚来此主坛,传授二坛大戒,并捐资重修大雄宝殿,又铸大铜佛像。清顺治十四年(1657),笑峰大然入主是寺,重修毗卢阁,倡修延寿堂、传心堂,创修《青原山志略》。顺治十六年,笑峰大然圆寂,释药地自新城(今黎川)来寺为笑峰大然和尚封塔。康熙三年(1664)冬至日,药地和尚入主是寺法席。晋院之后,力弘曹洞宗风同时,为常住僧购山场寺产,修葺殿堂,兴建药树堂、涅槃城(普同塔),修复五贤祠、圣域、祖关等圣迹匚释药地主法是寺期间,王夫之、顾炎武、魏僖等名流先后来寺相访,释儒交融;施闰章、毛奇龄主持“青原会讲”,一时天下儒者名宿蜂拥而至,论典说道,名扬天下。同时,释药地完成《青原山志略》、《周易时论》、《药地炮庄》、《物理小识》等撰著或刻印。康熙九年,释药地以病退居,由释叶妙继主寺事。而后,是寺香火虽然不断,但却日渐衰落。咸丰四年(1854),遭兵祸,是寺再次严重受损毁。清末,释登照执掌是寺法席。1911年,释高光主持寺务,陆续修葺观心堂、斋醮堂、功德堂、七祖塔、药树堂、大雄宝殿和客堂等建筑,主持兴建念佛林,实践禅净双修。1930年,是寺又遭毁损,释高光离寺。1938年,应区内四众弟子一再盛请,释高光回寺主持法席。得居士彭大融等人相助,重建大雄宝殿、山门、祖堂,再塑全寺佛像。恢复念佛林,重建念佛莲社。抗日战争期间,国立第十三中学借寺宇成立,以收留、教育因日本侵略而失学的青年。同时,释高光主持新建三圣殿,新塑西方三圣之巨像,礼请释谛闲为念佛林的恢复撰文1944年,由刘子益、彭大融等发起,得彭大融、罗天镜等居士相助,释高光主持编纂《青原山志》,同年告竣刊刻付印。新中国建立后,释高光移居安福莲舫庵。1957年,是寺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宣布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是寺又遭严重破坏。大多寺宇殿堂被拆毁,行思和尚塔遭推倒,诸佛像被砸碎,僧众被赶出寺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寺交冋由僧人管理。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1984年开始,中央、省、地、市各级政府拨款进行修复1990年冬,原永修云居山真如禅寺首座释体光前来主持是寺法席。入住之后,释体光以古稀高龄,力弘农禅并重之祖训,严格寺规,过午不食,冬举禅七,夏行安居,潜心习禅,奋力农事,使寺院僧众自食其力,自给有余。同时,在政府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得海内外信众资助,入住当年,释体光即开始主持“匕祖行思和尚归真塔”(又称“七祖塔”)的恢复重建。2年后,庄严雄伟的“七祖塔”再现于寺后山坡上1992年10月18日,隆重举行“七祖塔”重建落成法会。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日本佛教界江两旅游团一行10人专程赴会,并将在其国内募集的81140美元作为献礼。此后,释体光主持重建钟楼、鼓楼、客堂、禅堂及山门。现在的净居禅寺前有红亭、牌楼,继至山门。入寺之后,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天王殿,弥勒佛笑脸相迎,四大天王分立两侧,威武庄严。三面环水,三座小桥点缀其间的大雄宝殿,进深五间,面积达500多平方米,三尊佛像正中而立,两侧18罗汉,各具异态。两旁为700平方米的禅堂和300平方米的斋堂。大雄宝殿后的毗卢阁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达680平方米。底层为观音堂,中塑高及3米的千手观音菩萨像,面目慈祥。上层为藏经阁,供奉《大藏经》等佛门典籍。500平方米的方丈室紧邻毗卢阁,其后的“七祖塔”及护塔阁占地面积达240平方米,塔高3.5米,系花岗石结构,为正五边形造型,高5层,尖顶,护塔楼阁亦为花岗岩结构,塔身正面镌有“唐七祖弘济禅师归真之塔”等字样:新建的钟楼、鼓楼皆为三层建筑,共计有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寺内常住僧众20余人,每日严守丛林规制,实践“农禅并重”,认真修持。经过修复重建的净居禅寺,成为一座道风严谨,称誉海内外的修行道场。1983、1986、1992年先后有日本驹泽大学、花园田大学、京都大学的佛门弟子与学者榷名宏雄、柳田圣山、圆通幸温率领“日本禅宗史迹百旅”到此寻宗拜祖。1986年9月18日,日本研究元史的专家植松正教授,日本禅宗祥龙寺主持菅应峰、兴国寺主持良辨等到此访问。香港宝莲禅寺释圣一法师、释衍申法师等也多次来寺参礼。2002年,台湾圣严法师一行500人前来寻礼。

2005年,体光老和尚圆寂,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妙安法师经两序大会推举,有关部门批准,接任净居寺住持。妙安入住当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争取划拨林地约2公顷扩建净居寺。2006年争取井冈山众晟集团捐献一座价值180万元的祈福塔落户净居寺。2007年,成功配合青原山风景区创建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由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青原区人民政府、吉安市民宗局、吉安市佛教协会、青原山净居寺承办的中国青原山净居寺建寺B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行,邀请了中央和省市有关领导,来自日本、马来西亚等境外宗教界人士,北京市、上海市、河南省、河北省及台湾等地宗教界人士及专家学者,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等三千余人出席了纪念大会。纪念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青原山净居寺首届禅文化研讨会、毗卢阁落成开光、体光老和尚舍利塔落成典礼、妙安法师晋院升院等系列活动。妙安任净居寺住持以来,争取到各方面资金数百万元,翻建了毗卢阁,修建了塔院,对大雄宝殿和天王殿进行了全面整修,对碑林进行了保护,拓宽了殿前广场,完善了卫生公厕等基础设施。2010年,争取天津可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淑花居士资助50万元重新修缮了念佛林。

云兴山寺位于文陂乡瑶湖村。萧氏创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元初有一高僧避元兵来此,见此地树木参天,祥云笼罩树梢,经久不散,知道自己与此地有缘,遂结一草庵住此而终。瑶湖先祖将其火化安葬于此沙丘。明朝朱元璋重佛劝化百姓,瑶湖先祖建一小庵,供奉观音菩萨等神仙,长年有一老尼侍奉香火。寺庙香火十分旺盛。1936年重建。1998年经吉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合法的宗教场所,恢复宗教活动。1998年7月登记。1997~2004年,扩建至现规模。

地藏阁又称铜窝庵。位于文陂乡渼陂村东北面,王江西岸,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为渼陂现存最大的寺庙。二层砖木瓦结构。楼阁高12米,占地面积90平方米。此地为富水经渼陂村下游转弯回旋处,为村子下水口,因称铜窝。其地形似锁,村民认为它护住了如流的财源,为渼陂风水关口,所以在铜窝庵的基础上,历数百年,成现规模。

西华山寺位于富滩镇张家渡偏北的西华山山顶。古名六祖庵,相传六祖慧能曾过此,因名。与青又庵相接,内有“风幡一过”四大字,有御赐般若经,青纸泥银,为元赵孟頫书。佛道合一,历代几经兴废,盛于明代,“文化大革命”时被毁,2001年重修。

经书庵位于富滩镇作埠村。

朱陵观位于富滩镇棠溪村。古为道观,后改为寺庙。

天梁名寺位于值夏镇城上村。明末由附近村民捐建。“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后重修。

安仁山寺位于富田镇花岩村。原名能仁寺。创建于三国吴黄武五年(226),三国时只有草庵,唐朝时释志明等人建寺,后增建经馆书院,曾多次重修。文天祥、罗洪先、解缙、彭殿元、邹元标等人曾来此游玩、讲学。古寺右旁有与寺同龄的白果树,寺前有六棵红茶花树,寺左旁有一片桃林,原所产茶叶为贡品,相传泡开后有似“安仁山”字样出现。

天马山寺位于富田镇王家村。原为道观真君阁,北宋景祐三年(1036)佛道合一,后改现名。

名僧

行思(673~741)俗姓刘,今吉安市安福县武功山南石下村人,为唐代高僧。行思始祖刘遐,晋安成太守,居安成邕桥。行思为遐之十二世孙。祖父刘延为隋尚书,隋亡,弃官归里,由邕桥迁南石下村,生二子:子轻,子锡。行思为子锡次子。行思幼年出家于距村不远的宝云寺,与寺中和尚谈论佛法,探求佛教真谛。后到广东韶关南华寺参拜六祖惠能大师,学习祖宗佛法。行思深受大师器重,得大师所开创的禅宗真谛,被列为上首,协助大师推展法务,解答师弟们的各种疑问。一天,惠能大师对行思说:“自古以来,佛教是衣法双行,以衣钵为传授法嗣凭信。我自接受五祖衣钵以来,遭受很多磨难,我身后,为法嗣衣钵争竞者必多。现在我得到了你,何患天下不信?传世的衣钵就留在我这里镇守山门,你当外出分化一方,使禅宗延续,不要让它断绝”。行思谨遵师命,于唐开元二年(714)回到故乡吉州,归主青原山安隐寺(后宋徽宗敕赐“净居寺”,沿袭至今)。据传,行思在一次饭后闲游时,随意折了一枝枯荆作手杖,后随手插入寺旁空地。不料,三天之后,枯荆枝叶转青,翌年春竟发出新芽。行思好生高兴,认定此地是风水宝地。事后广为宣传,集募资款,扩建寺院,广收僧徒,传授禅宗,弘扬“顿悟”。不出几年,名扬省内外,四方禅客云集。有一次,一个和尚问行思大师:“佛法大意是什么?”行思反问道:“庐陵米作么价?”真是叫人摸不着头脑。这正反映了禅学的思辨特点,意思是说:佛法就在米价之类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在玄妙的神秘境界里。他冲出了佛学虚幻的思想范畴,把佛教从单纯的学问修行引入道德修行。开元中期(713~741),南岳(今湖南衡山)希迁和尚遵从六祖嘱咐,来到净居寺礼拜行思,参悟道行。经希迁再传,禅宗佛学发展成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禅宗青原派系”,使净居寺成为全国瞩目的佛教圣地,其“顿悟”禅法广播江西、湖南、浙江、山东、朝鲜及日本等地。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行思升座佛堂跡趺圆寂,终年68岁,葬于毗卢阁右后山。次年建“七祖塔”。乾符年间(874~879)僖宗赐号行思为七祖“弘济”,并为七祖塔题字“弘济禅师归真之塔”,以表彰行思对佛学的贡献。至今日本佛教界曾多次组团参拜青原祖庭,研究其思想和曹洞宗法,撰写了多部禅宗佛学专著。

石头希迁(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县)人。秉性灵异,悟性极高。几岁时去曹溪宝林寺拜六祖慧能为师,在慧能圆寂10余年后,希迁赴青原山拜行思(希迁的师兄)为师,前后侍奉行思15年之久,深得其法。希迁又“上下罗浮往来三峡间参礼”(《高僧传》),来到南岳衡山半山腰的南台寺,在寺东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搭茅庵而住下,人称石头希迁。在此他广收门徒,大开法席,弘法近50年。他的禅法,主张“即事而真”的宗旨,着重在“一切现成”,学术上从不故步自封。他所著《参同契》影响极大,所著《草庵歌》在通俗的语言中揭示禅理。

笑峰大然(1089~1660)江苏镇江丹徒人:俗姓倪,名嘉庆,字笃之,号朴庵,生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殁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享年70岁。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官至户、兵二部正郎(管理军粮储运、军机事务的官员)。他为官刚直不阿,不徇私情,反遭上司嫉恨,被诬下狱7年。释后,厌恶仕途,淡泊人生,遂有空门之念,于清顺治三年(1646)出家为僧,取法名笑峰大然。笑峰撰有《丛林须知》和《定祖图说》等佛学著述。清顺治十四至十六年(1657~1659)在青原山净居寺主持期间,首倡收寻史料,主编《青原山志》初稿。觉浪圆寂,笑峰大然前往祭悼,不幸也逝,时年72岁,建衣钵塔于青原。

药地大师(1611~1671)又名无可,俗名方以智,安徽桐城人。明崇祯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曾与陈员慧、吴应箕等人主盟晚明士人政治团体——“复社”,为名士“四公子”之一,以博学隽才著称。明亡后,因与抗清名将交往甚密,遭诬陷后隐于广西山间著书立说。清顺治七年(1650年)被清兵捕获迫降不屈,清帅任其出世为僧,落发于广西梧州云盖寺,数年后左游四方,拜觉浪道盛为师,成为曹洞禅子,先后在江西活动十余载。顺治十七年(1660),笑峰大然法师圆寂。清康熙二年(1663),药地大智入主净居寺,潜心研究禅学。他是一位“释外儒内”的学者型禅师:在他入主净居寺八年间,是青原山寺最为兴盛的时期。药地大师知识领域极为广泛,举凡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书画、音乐、生物、医十,无不涉猎,且几乎都有著述,今人将其辑为《方以智全书》:他的哲学著作《东西均》、《炮庄》、《寂历图》等,是在江西及入主净居寺期间完成的,其学术思想核心是“兼中回互”,将曹洞宗门五位,周易六位参同解说,给曹洞宗注入新的内容。在接引学人方面药地大师也是不遗余力,且以农家子弟居多。还常邀请理学名人来山中论学讲道,邀请文人墨客来切磋文艺,赋诗作画,著名书法家汪楫,著名文学家、江西参政施闰章是他交往深厚的朋友。现青原山净居寺有施闰章题赠的“圣域”石坊,颜真卿所书“祖关”牌坊,药地大师在磨刀石上留下的“天在山中”石刻。1671年药地大师圆寂,是年71岁。在七祖塔旁建有安葬其法骨的药地大师塔。

高光(1874~1963)永新县人。生于清同治十~年(1874),殁于1963年,俗名刘宝华。幼年丧父,13岁入青原山净居寺拜登照和尚为师。登照居西华山养病3年,高光侍奉汤药直至师终。登照圆寂后,高光承师连续主持青原山净居寺19年,陆续修葺观心堂、斋醮堂、功德堂、七祖塔、药树堂、宝镜堂、大雄宝殿、念佛堂和客堂等。1930年离寺居南昌灵隐桥附近东湖观音阁,历时8年。1938年回净居寺重任主持,襄助彭大融居士募化巨金,重建大殿、山门、祖堂、佛像等。1944年与彭大融续修《青原山志》,该志是继笑峰大然创修后的第二部较完整山志,留下宝贵的宗教文化资料。1927~1929年在净居寺,掩护过永新贺焕文夫妇及其女儿贺怡等革命志士;在红军攻打吉安城之即,又引荐贺怡至自己的皈依弟子居士彭大融处筹借光洋1万元,以为红军攻城之军需。高光是新中国建立前净居寺最后一位主持。新中国建立后,高光移居安福莲舫庵,和弟子一同生活。1953年,他作为中南区佛教界代表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而后,相继担任安福县佛教协会会长、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1957年,作为江西省佛教界代表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二届全国代表会议。于1963年1月4日圆寂于莲舫庵,终年89岁。

体光(1924~2005)俗姓袁,河南项城人。16岁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19岁在湖北武汉宝通寺传宗律师座下受具足戒;先后遍历河南洛阳白马寺、苏州灵岩山寺、宁波天童寺、广东云门寺等大丛林参学,常住云居山真如寺30余年。1990年始,应江西吉安信众邀请,住持青原山净居禅寺,直至圆寂。入住青原山之后,体光以古稀高龄,力弘农禅并重的祖训,严格寺规,冬举禅七,夏行安居,潜心习禅,奋力农事,使寺院僧众自食其力,自给有余,质朴地继承了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使行思祖庭名重禅林,四方衲子闻风而归。同时,在政府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得海内外信众资助。入住当年,释体光即开始主持“七祖行思和尚归真塔”(又称“七祖塔”)的恢复重建。1992年10月18日,隆重举行“七祖塔”重建落成法会,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日本佛教界江西旅游团一行10人专程赴会,并将在其国内募集的81140美元作为献礼。此后,释体光主持重建钟楼、彭楼、客堂、禅堂及山门。体光座下英才济济,蒙其剃度者,出家众等百余名,其中有妙安、妙心等后起之秀;曾亲近得开示者数以千计,摄受皈依弟子不可计数。2001年,体光率领十余名弟子来到吉安县梅塘龙须山资国寺,为重修资国寺募集善款并亲自组织进行修缮重建工作;先后募得善款几百万元,修缮了大雄宝殿、山门殿等。

体光一生坚持以戒为师,规矩娴熟,终年一领破衲衣,过午不食;多年用功于禅修,颇有心得。他化导僧俗,谆谆不倦。受其感召教化者,遍及海内外,使祖庭重辉,道风远播。对于体光和尚,虚云长老曾赐偈云:“这个阿师迥不同,灰头土脸遍刹尘。襪汤炉炭常游戏,披毛戴角随转轮。臭气熏天人难近,三界内外觅无踪。若间行年经何许,非色非空非古今。”

体光曾任江西省佛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第三届理事会咨议委员会副主任、吉安市青原山净居禅寺、吉安县资国寺方丈,浙江天童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庐山东林寺首座等职;于2005年1月24日下午4点38分在南昌市圆寂,享年81岁,1月30日,体光禅师的追思法会在净居禅寺举行,遗体由弟子们护送回吉安青原山,并于后山建全身塔。

第三节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信奉老子。道教先佛教进入青原境地。青原山有试剑石,传说是许逊的试剑处。青原山和尚药地智诗云:“岭北南华开此山,曹溪逆浪洒人间。两株夹路常如此,一斧挥空无不删。”意即道教活动早于佛教活动,只是后来佛教道场大势张扬,佛道并行后,青原山的禅法超过了道教。

境内道教宋朝盛行,元、明、清依然兴旺,民间道教仍然流传广,相互影响大,如崇信万寿真君、康王爷,喊船习俗,习传茅山教、真空道等。

清末以后,道教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道教存在的社会基础逐渐消失,但千百年来积淀的一些道教观念,还留存在民众心底,其传布和发展的土壤依然存在,青原辖区尚有民间半职业道士活动(做道场)。青原区成立后,认真落实宗教政策,至2010年,审批道教活动场所2个,简易活动点4个。有教职人员等2人;信教群众63人,道职人员6人。

道观

莲花寺位于值夏镇先锋村。明代中期,由当地梁、颜姓民众始建。

芗城古观位于文陂乡芗城山的三尖峰中峰顶巅。原名朝仙观,相传浮邱公与弟子王郭二真人控鹤而上,见山势如华盖,三仙翁遂于此建庵。

道士

阎粟甘肃天水人。唐代德宗贞元六年(790)来吉州任刺史。贞元七年(791),阎棄北上长安,见德宗皇帝,请求辞官学道。德宗皇帝同意了阎窠的请求。据《唐会要》载:“贞元七年,阎菜请为道士,从之。赐名遗荣。”阎菜在长安期间,遇见同是刺史的著名诗人戎昱。戒昱闻知阎黎弃官入道,写了两首诗《送阎使君学道青原》,见《全唐诗》卷二七〇,诗云“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金汞(一作检)封仙骨,灵津咽玉池。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洞里花长发,人间鬓易衰。他年会相访,莫试烂柯棋。”其二云:“庐陵太守近嚥官,霞帔初朝五帝坛。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冰容入镜纤埃尽,玉液添瓶漱齿寒。莫遣桃花迷客路,知山万水访群难。”

弃官后的阎窠来到青原山的南麓,今富滩镇棠溪村的方广山,此地风景十分迷人,树木郁葱,石壁陡峭。山腰中有一块巨大的丹霞岩石,岩石下有一个深洞,石洞口并不大,但洞穴很大,地面也比较平整。一股终年不断的溪水从岩洞上下流,形成水濂,是一个大自然赋予的人间仙境。

阎窠在洞岩旁建了一座道观,当时叫洞岩观,后来叫朱陵观。在此潜心修道。

若干年后,阎菜的道术修炼到了很高的境界,又来到离洞岩仅三十里的天玉山修道。天玉山的最高峰是芙蓉峰,山峰周边形似芙蓉,故名。天玉山是浮丘公及其王郭二真人修炼升天之地,是江南著名道场。阎棄的晚年是在天玉山度过的。由于阎菜修道用功,终于在芙蓉峰上成仙升天,从而成为吉安历史上的高道。

尹抱元宋乾德年间(963~967),高道尹抱元从玉笥山到吉州城郊来苏坊(今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建道坛,信仰益众,为后来真常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谢子和唐代道人,于唐先天年(712)在朱陵观震灵坛去世。

庄昭林南宋乾道间年(1165~?)洞岩观(朱陵观)道士。原为汴都开封重华山讲师,后在玉笥山道观修道,约乾道二年(1166)受庐陵姓徐的太守邀请入主洞岩观。来到洞岩观后,革除旧弊,重振观风。不久,洞岩观得到治理,开始规范讲席,以讲席来传授道义。庄昭林亲自开讲,他说:“鼠辈倚席不谈道已经好久了,这是因为没有人来管理。残垣断壁,道坛上都爬满了萝藤,台阶下到处是麋齬乱窜,大白天在观里都见得着野狐狸。石径荒凉,香客稀少。得到贤明的吉州太守、庐陵知县的重视后,道观也象郡县的治理一样划蠹起废,给百姓带来福音。”

退休在家的朝廷名臣胡栓曾在洞岩观居住,常听庄昭林讲道,深得其味,并写了一篇《洞岩讲坐记》,勒之石,藏之观,使得庄昭林名传青史。

尹蓬头明代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为当时区境名道士。

第四节基督教

基督教于清光绪中叶传入境内,其传入方式和目的与天主教类似。基督教传入虽比天主教晚近300年,但发展迅速,传教遍及城乡。由于教堂建设规模没天主教大,教办事业比天主教少,因而影响较小。“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冲击,停止活动,20世纪80年代逐渐恢复。

青原区成立后,已审批登记及正在办理审批登记手续的基督教活动场所5个,分别是:值夏镇聚会点(位于值夏圩镇);云楼聚会点(位于富田镇云楼村);湖圻聚会点(位于富田镇水口村);恩光教会(位于青原大道渔民村旁);河东聚会点(位于河东街道新桥社区)。

信徒800余人。教职人员15人。

第五节天主教

天主教于明万历间(1573~1619)传入青原境内:传教士以其西方列强势力为背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利用施医、办学、社会救助等形式,让一些民众接受了天主教,使其在境内得以逐渐传布。新中国建立前富田、陂头、值夏有分堂,1941年富滩的田锻建起了教堂或教坛;吉安解放后,人们对天主教的信仰日渐淡薄,信教人逐渐减少,1956年陂头乡还有天主教的传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天主教恢复活动;至1985年,文陂乡有13名信徒;青原区成立以后辖区内已无天主教。

附:已毁或在故址重建的寺庵和道观

寺庵

别峰庵位于青原山,在圣域祖关之内。

方广寺位于方广,华盖山,青原红亭背的河东街道赣江村,其麓有香慧庵。创建于唐宋年间,周必大所记《过方广》即此。

碪庵位于青原山小三叠泉右,僧无碍建以种茶,顺径下里许,有荆陇洞,过崛为定慧庵。

福居寺位于江东(今青原区河东街道),后改廻龙巷。明万历年间(1573~1619),知府汪静峰披荆斩棘开创基业,后之禅者又手写金刚经,藏在佛龛内,明崇祯年间(1628~1644),僧顽石辟地筑室,太史萧拙奄将它更名为鹿苑。后刘晋卿复名福居寺。

青又庵位于青原山,距净居寺百米左右,又名青幽庵。地基紧靠青原山,夹谷而出,连绵不断,故名青又庵。

西来庵位于河东街道庄塘村委会金坑村(黄金坑村)下方。

黄龙庵位于河东街道夏家村与天玉交界之黄江桥上。清同治十一年(1872)修。

定慧庵位于青原山,距碪庵一里左右。

南桥庵位于青原区河东街道斋楼前水口,清乾隆年间(1736~1795)合都建造,光绪九年(1883)又进行公修。

石勋庙位于河东街道浒岗庙山下,从青原红亭过万善桥百步,就是石勋庙。庙面对着侍郎山的石壁,石壁高约百尺,有瀑布悬挂,下面有个洞,洞中是龙王潭,地面用石块砌成。瀑布虽小,但高悬空挂,好像玉珠将要滴下。旁有不落叶的枫树,实际只是外观相似的黄佗树,本地人认为是一种吉祥的兆头。刘氏先贤、状元、修撰刘同升记载说:“七祖是长沙定王的后裔,石勋、石薯、石村三庙也和刘氏同祖,为七兄弟。”庙中有宋咸淳九年(1273)的石碑,敕封昭应侯。诰后列太德平章军国事、魏国公似道,不写姓氏,这是宋代的惯例。过去,每年从九月初一至九月十五日朝拜。

南平王庙位于河东街道西坑,即平坡庙。神即钟传,仕唐,为镇南节度使,封南平王。初立祠于阳台岭。宋熙宁间,一夕大风雨,庙自山上徙于平坡两山间。遭水旱疾疫,祈之立应。傍竖梦阁郡,士人占梦于此,宋四翼千户、里人刘正甫与弟德甫,施田五十石入庙,以赡庙前渡船。

灵官庙位于河东街道邓家下坊,始建年代失考,2004年修复。

慈济庵位于河东街道梅林秦家村,创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光绪十七年(1891)合都募捐重修,现存。

村下庵(下庵)位于河东街道梅林秦家原大队茶厂处,传说下庵为和尚庵,有和尚一百余人,已毁一百余年。

大塘头寺庙位于河东街道大塘下村,创建于清乾隆间(1736~1795)。

崇宁寺位于河东街道芫下杨家庄(青原区天立小学正对面50米)。创建于唐宋,相传与青原山净居寺方丈之间斗法失败导致寺庙的香火渐消,原有和尚99个。

茶庵位于河东街道。

西度庵位于茶庵之南,原为道教场所洞元观。

南山庵位于滨江街道。清光绪年间(1875~1908),刘家、麻家、红光等社区民众募捐重修。

老爷庙(灵官庙)位于滨江街道刘家社区老村东,始建年代失考,于20世纪90年代拆除。

水月庵位于滨江街道,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坊廓乡71都合都重修。

宝寿寺位于天玉镇桥上村。唐所建。

仰庵位于仰山(今天玉镇)。原为道教场所,清初改为寺庵,守僧名“不也”。

小金城寺位于天玉镇岭上村花原,始建年代失考。有石,倚而平,即孝子王大临醉卧之石。临父被盗号泣,请代盗释之,晚号醉轩。

地福庵位于天玉镇岭上村,虎背山南偏东8公里处,始建年代失考,吉安解放前焚毁。

资福寺位于天玉镇流坊村上刘,刘氏前祖先有姓李的,也有姓黄的,传说明崇祯十六年(1643)始建,清朝初建成,前后三栋,两侧厢房,吉安解放初期焚毁。

龙集寺位于天玉镇流坊,周必大称为龙庆寺,紧靠大云山,在青原山的右边,从待月桥经过期岭就到了龙集寺。龙集寺由唐代僧言师建造。元至正年间(1341~1368)僧元鑑进行过维修,明洪武二年(1369),僧了智重建,明正统九年(1444)僧惠满又进行维修,由太常卿广平程南云书写碑文。禅堂有对联“经归藏龙归海,云在天水在瓶”,由罗洪先书写。清康熙七年(1668)僧天如又进行维修,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又重修前殿,清道光二年(1822)重修后殿,清道光十一年(1831)增建观音堂。

碧林庵位于富滩镇张家渡村烟棚下。旧传,为孝子匡昕读书处。

回龙庵位于富滩镇张家渡村下沙。

金盘庵位于富滩镇富滩村沿浣江河岸村旁边,富滩世德堂民众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

慈云庵位于富滩镇。富滩仁孝堂民众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

西来庵位于富滩镇沿游江河岸村旁边一富滩垂裕堂民众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2010年修复。

三头庙位于富滩镇龙口曾家村,清初由附近几姓人共建,是村民敬祭神灵保佑不涨大水、太平丰收之庙。

嵩华山寺位于富滩镇古富村,悟能和尚创建于唐代初期,传说寺庙中一井终年不竭,井口两活蛙常年守在此地。

西竺庵位于富滩镇古富村西面,创建年代失考。

相公庙位于富滩镇古富村。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由附近有识之士创建,传说一相公赴京赶考在虎溪过木桥跌下溪中淹死,附近人为防悲剧再发生,便集资建了此桥,并在旁建庙。

龙头寺位于富滩镇古富村委会彭家与萧家两自然村交界处。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文化大革命”后修缮,一彭姓老人管理。

南华山寺位于富滩镇固山村。清嘉庆十七年(1812)由村民捐资创建。肇基山寺位于富滩镇施家边村。施坊诸姓人创建于明代末期。崇福寺位于富滩镇施家边村渡头。清代中期由附近民众捐款合建。

洞云庵位于富滩镇古富村。

翠林寺位于富滩镇南团村下梁,明末清初由当地名贤所建,传说曾有上百和尚居此寺中。

白竺寺位于富滩镇社山村,现白珠庙水库内,与远尘庵、朱陵观相近。明颜伯玮读书处。

远尘庵位于富滩镇社山村,朱陵观的东面,有西岭崖廉镶嵌,所以又叫狮崖。它的下面是白竺寺。

吉祥庵位于富滩镇社山村委会流汶塘自然村东边300米处,清代中期四达方各姓人捐资修建,吉安解放前曾驻过四达乡公所和乡苏维埃政府,解放后驻扎过四达公社等,1957年起改办四达小学、社山附设初中班的小学,此时庵舍拆除。

土祖庙位于富滩镇社山村委会流汶塘自然村西面,原下吉安府的驿道旁,元代时期当地人修建。因庙旁有小街,故香火兴旺。后因改道,庙渐废,至吉安解放前夕仅剩几堵倒墙。

鹫岭古庙位于富滩镇绕园村东,明代初由绕园村刘、李姓、泉塘民众创建,庙中有两栋建筑,有围墙,吉安解放前夕已废,现仅存遗址。

经书庵位于富滩镇渡头村,浣江北岸,建于清初,清代至吉安解放初期办过书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曾氏妇女主持,于21世纪初多次修葺扩造。

寨下庙位于富滩镇三友村委会寨下村北面的浣江河边,清初由附近五瑕下方各姓人捐资修建,“文化大革命”时被拆除。

大公庙位于值夏镇塘陂村(西塘)。

盘古山庙位于值夏镇万胜阳门。明弘治年间(1488~1505),刘油受当时状元公罗一峰点化,从佳山徙居今阳门村,为保新居平安,在两村之间的盘龙山建一庙,安上神位,庙名为盘古山。庙名三字是罗状元亲书,至今仍清晰可见。曾设过私塾。

潭溪古庙位于值夏镇南田村舍南村。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

古潭庙位于值夏镇南田村张坊自然村。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传说有一深不可测的潭,潭中有龙,建庙为祭拜神龙造福人类。

崇福庵位于值夏镇大前村寨前自然村。清乾隆元年(1736)由善男信女捐资所建。

七姑庙位于值夏镇永乐村七姑岭,北宋景德元年(1004)由附近村民捐建,2003年重修。

宝善庵位于值夏镇万胜村与文陂乡北溪交界处,宾兴书院左,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修。

娘娘殿位于值夏镇七姑岭,药师古寺右。

药师寺又名永乐寺,位于值夏镇七姑岭北面,唐天宝六年(747)建造,明洪武年间(1368~1398)毁于战乱。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明宣德六年(1431)铸钟,并铸有铭文,太仆卿曾皋有记。

水月庵位于值夏镇黄州村,建于明万历(1573~1619)间。

一天门位于值夏镇马埠村与万胜村佳山自然村交界之山上,隔富水与值夏车田村、圩镇相望,建造年代失考,“文化大革命”期间拆毁。

芳神庙位于值夏镇坪上村。明末由坪上坊各村民捐建。

灵观庙位于值夏镇大前村路边村。梁天锡创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

茎草庵位于原纯化乡,详址无考。

西华山寺位于富田镇。由王安炳主持教务,1996年恢复活动。1996年登记。

崇先寺位于富田镇匡家村,距文山祠里许,宋末粹然长老化缘而建。后祠毁,寺僧迎丞相像寺中祀之。不久,复建祠。明刘松过寺拜信国公像,诗云:“丞相祠堂野烧空,犹存遗像寄禅宫。弟兄岂计安危异,孙子终怀祭祀同。黄叶断垣鸟绕树,绿芜深院马嘶风。可怜惜华归来恨,城市累累落日中。”后改名为崇仙寺。

嘉济庙位于富田镇匡家村,匡氏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

玄坛庙位于富田镇匡家村,匡氏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

齐天庙位于富田镇匡家村,匡氏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

半山寺位于富田镇匡家村,张延徵创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

神厅庙位于富田镇匡家泥塘村,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

护庵位于富田镇陂下村,清光绪十七年(1891)始建,包括佛堂、僧人宿舍、书舍等,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紫沙庙位于富田镇陂下村,弘冈山又名紫沙庙,创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清咸丰六年(1856),陂下村遭太平天国军毁损,几十年后,在僧人默谦的主持下重修。吉安解放后,庙宇全面翻修,修补石佛11尊,新增佛像28尊。

财神庙位于富田镇陂下村,胡先绍、胡守诚创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

文岗山庙位于富田镇陂下潭炉村,罗福安创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

耕耘山庙位于富田镇陂下潭炉村,罗家源创建于清朝。

玉华山庙位于富田镇陂下下坪村,创建于清朝。

彭祖庵位于富田镇横坑村,又名回龙庵。循规、循矩、循端三兄弟约明嘉靖四年(1525)创建,地名庵掂(里),中堂有“彭城世祠”、“寿域重开”两块木匾,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雄伟。另辟有经堂、斋室等配套建筑。和尚始有2人,后增至30余人,香火鼎盛一时。后开辟了书院,供方圆几十里的学子就读。清武举钱宝俊,六晶官员钱瑞芝、钱翰香、钱光鲁先后在此就读。“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现仅存门楼和一块“彭城世祠”牌匾,牌匾保存在“顺公堂”。

南禅寺位于富田镇王家宗祠诚敬堂右前侧,始建年代失考。青原山禅宗分派于此,易名“南禅寺”,相传白玉蟾曾居于此。寺分两层,内有观音堂、娘娘庙,楼上有走廊。寺前有焚烧塔,塔呈六角形状,高2米,法师圆寂后焚尸处。寺对面隔水塘有三座法师金身塔,塔呈六角形状,高4米,贮藏法师骨灰处。1937年,南禅寺毁于战火。

报国寺位于富田镇文家村,文山“大小面”山顶,与天马山主峰隔河相望,遥遥相对。创建于南宋末年,专为祭祀文天祥及其父母妻儿。多次毁于兵燹,当地百姓多次自发捐建。

上乘庵位于富田镇文家村文山旧隐(又名道体堂)旁,文祖钮创建于顺治十六年(1659)。

大兴庵位于富田镇新安高庄何家村,海秋创建于元末明初,现重修。

菠萝庵位于富田镇新安草坪上村,创建于明朝中期。

上天宝庵位于富田镇王田村,曾氏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相传文天祥骑竹马在此上天。

下天宝寺位于富田镇王田龙尾村,创建于宋朝。现存三米高古塔宝座。

观音岩寺位于富田镇木湖村大坑观音岩,李健创建于清朝,是自然景观,岩下一送子观音像,求子者众多,传说妇女只需去朝拜摸一颗小石子带在身上就可怀孕,后木湖村民捐资建造了一座小庙。此地是红军第二次反“围剿”的主战场。

玉皇庙位于富田镇木湖大坑村,康一伦、康一泮创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传说山为夫妻山,又叫天女散花,两山白天分开,晚上则合拢。

竹林庵位于富田镇木湖李家村,李氏创建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其地修竹丛生,故名。

竹林庵位于富田镇横坑枫树塘,始建年代失考。

观音庙位于富田镇龙会新居村,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

仙坛庙位于富田镇水口北韶村,萧天叙创建于明朝,有“天下三坛半水,此占半坛”的传说。

永兴山寺位于富田镇水口村,郭雍睦创建于宋末。

龙回寺位于富田镇水口蕉芫村,创建于宋朝。

平善庵位于新圩镇炉下村,创建于清朝。

洪生堂庙位于新圩镇炉下村,始建年代失考。

天赐山寺位于新圩镇新圩街,创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寺内有一块明代进士曾皋撰的《重修天赐山寺》碑,记载了寺庙的渊源及当时重修寺庙时的历史。

耕云庵位于新圩镇璋塘村,梁宗煌创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宠济庵位于新圩镇洋田村,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回龙庵位于新圩镇雅吉村,刘国裕创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

王江庵位于新圩镇城山村羊角庵老石桥旁,二进三直,前后有厢房八间,左边偏房三间,曾设私塾。创建于明朝。现重修。

集福寺位于新号镇城山村城山张家村东面,始建年代失考,紧靠富水河,二进,供奉欧阳相公(欧阳修)、武安君。

茁城山寺位于文陂乡东部约12华里的茁城山上古寺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一井两进,大门额上镶嵌一块文天祥手书“芗城名山”红米石匾,长1.72米,宽0.50米,虽已断为三截,但仍可拼接成整体,字迹清晰可辨。

景德寺位于文陂乡香城山郡城隍庙右,唐代建造,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新修葺。

灵瑞庵位于原纯化乡,现址不祥,罗洪先曾肄业于此。

大乌山寺位于东固畲族乡龙家塘大小源村,创建于唐神龙元年(705)。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真君庵位于东固畲族乡古竹南源洲村,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仙观庙位于东固畲族乡樟洲樟坑村,始建年代失考,1989年冬重建。

公王庙位于东固畲族乡樟洲寨背村,始建年代失考,1990年重建。

南源寺位于东固畲族乡白云山村,陈宗橈创建于清同治九年(1871)十二月。

罗很庙位于东固畲族乡白云山村,创建年代失考。

竹子坝庙位于东固畲族乡六渡村,创建于清初。

白云山庙位于东固畲族乡白云山村,始建年代失考。

小乌山寺位于东固畲族乡黄沙养军山村,谢氏创建于元朝。

水东庵位于东固畲族乡江口和丰村,创建于明朝。有刘子龙的“菩提场”题字,毁于“文化大革命”。

神坊庙位于东固畲族乡殷富村,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

宝石山庙位于东固畲族畲族乡峰岭罗坑口村,始建年代失考,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传说明月当空的夜晚,此处会放光,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道观

文陂万寿宫位于文陂乡淺陂村,陂头街中段西侧。建于清乾隆后期。占地1119平方米,三进砖木瓦结构。是江西乡村万寿宫建筑规模最大的。宫殿前有242平方米的墙园,建造时间稍晚,墙体中镶有“建造园墙乐输鸿名榜”碑刻,有“大清嘉庆四年(1799)立”落款。进入大门的第一进是挑角飞檐、雕龙画凤的大戏台,登上二级台阶,进入二进忠孝堂,忠、孝、神、仙四字分别大书在宫墙左右。二进与三进之间用天井、青石栏杆隔开,使三进成为相对独立的万寿菩萨神龛祭祀的地方。万寿宫入口为牌坊式门楼临街而建,上有三开间式垂花门罩,镶嵌“万寿宫”匾额。前两侧院门为拱门,中为一字门。中门红石框、楣,麻石槛,宽1.6米,高3.3米,门楣为石雕。门楼距万寿宫约50米。墙园的左右侧皆为拱门,上书“天不夜”、“月常明”。宫殿中大门上悬“王江铁柱”匾牌。

富田万寿宫位于富田镇木湖大坑村。清雍正年间(1723~1735),康秉桃建。第一次反“围剿”时,毛泽东曾亲手在墙壁上书写红军《十大政纲》,已圮,现存基脚。

富田万寿宫位于富田镇木湖樟树下村。民国时期建。

值夏万寿宫位于值夏镇下街游江河边,现值夏中心小学内,由值夏当地人修建,修建年代失考。2008年拆除。

东固万寿宫位于东固畲族乡古瑞林坳背村。始建年代失考,房子保存完好。

东固万寿宫位于东固畲族乡六渡张家背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十方善信筹款建。

东固万寿宫位于东固畲族乡殷富村。始建年代失考。是东龙游击队诞生地,红三军团驻地,1928年被靖卫团焚毁。1965年在原址上建了村级小学和大队部。松青观位于文陂一带(原纯化乡),详址失考。宋嘉定年间(1208~1224),道士袁巢云创建。元至元三年(1266)寇毁,道士刘宏道重修。

大庙又名芗城庙,位于值夏镇值夏小学内,南宋胡轻倡建。20世纪90年代校舍改建时拆毁。

仙女庙位于新圩镇城山村城山对面岭中部,始建年代失考,二进共四房,敬奉碧霞元君,曾设私塾。1958年拆毁。

古城庙位于河东街道友谊毛家自然村。会龙记云,青原西十里许有庙,曰古城,祀陈高祖武皇帝也。创建于隋大业年间,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重修。

朱陵观又称洞岩观,位于富滩镇棠溪村境内。观后有山,叫方广山,与青原山相连。山前有一巨岩,岩下有一天然丹霞石洞。涧泉流经洞岩上,飞瀑下泻,形成洞帘,岩上树根,白如银丝,垂至洞口。洞口不大,洞内宽大,洞两侧悬崖陡峭,萝藤密布,古树荫翳。洞崖之上,宋朝以前有一坛,叫玉华坛,相传是曾仙童得道升天处,夜间可见坛中亮光。洞崖东西两边各有一涧,东面之涧,旁有一岩,叫自雨崖;西面之涧,深数十里,涧口有一块棋坪石,过涧有一座山脊,向南突出观前再折转向东延伸,就象一条巨臂怀抱观岩。这座山脊有两个山峰,北为玄秀峰,上有震灵坛;南为对剔峰,上有回风亭。涧水沿4两峰流出,出口处溪水迴流,形成小沙滩,称其为沙涌,也叫鹿渡,上面建有石板桥,为进出朱陵观的必经之路。桥前建有康王庙,庙旁有一颗大樟树,能荫蔽千人。

汉朝时,此地被张天师列为365座洞天福地之第360位。东晋时创观,传郭璞曾来此游历,唐贞元七年(791)吉州刺史阎粟辞官来此修道,此前曾有谢佩仙、彭仙、刘仙、道童曾在此修炼得道。南宋初,值夏胡轻在此创朱陵书院,其孙胡槻,胡藥皆在此就读,后皆中进士,官尚书。宋末,文天祥题有书卷。至元朝,胡蚀依孙胡鸣皋管理朱陵观,举义兵抗击贼人,朱陵观因此被贼人焚毁。后胡鸣皋之子胡兰宛管理道观,重建道观,恢复了往日面貌。元至元二十年(1283),著名词人刘辰翁游洞岩,作《吉水洞岩朱陵观玉华坛记》;明初解缙游洞岩,作《游洞岩》诗,永乐四年(1406)冬,作《重修青原洞岩朱陵观》记。此后又有张鳌山,曾皋等名贤大儒到此游览。

朱陵观初名洞岩观,阎粟入道后,御赐观名“朱陵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06)奉诏改名为“宝寿观”,北宋英宗治平中(1064~1067)恢复观名为“朱陵观”。道观的大堂叫“据梧”,胡蚀建有自雨亭。名人题咏有:刘将孙书“寻吾”刻于石崖;解缙书写唐代戎昱诗二首并题诗;张鳌山题写“朱陵”二字;曾皋书“回风亭”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朱陵观、洞岩皆遭破坏,道观建筑废圮。1993年,因京九铁路建设需要,在此创办铁路道渣厂,洞岩被开山采石所毁,1998年6月,道渣厂停办,改为石料厂,取其优质石料破碎后,用于工程建筑和铺设道路,今观、岩皆荡然无存。

天玉观位于青原城区北部,距城区10公里原本叫天狱山,相传此山之山神神通广大,能镇住世上恶魔孽妖,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将世上的妖邪全部赶进天狱山中,此山便成为妖邪魔鬼的炼狱。唐时即有道观,因名天玉观。

天玉观自古形成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四方百姓来此朝拜,盛况空前。

真常观位于滨江街道金竹社区马寨前村,今井冈山大学附中校内。吴(三国)嘉和年间(232~238),道士杨仙来到庐陵,在郡城水东来苏坊,标竹为坛,祈雨应灵,后凡有祈祷必定灵验。宋乾德元年(963),道士尹抱元自玉笥山来,建造堂殿,宋治平中(1064~1068)赐额“真常观”。明洪武三年(1371),刘在耕道士修葺,以竹色如金更名为“金竹庵”,始设学堂,进士刘珏曾在此读书。(一说真常观的刘真人有奇异之术传世。人们称他为刘神通,其门徒得其医诀。明崇祯年间(1628~1644)改为庵时,长出浅紫色的竹子,竹杆与竹节之间有黄文相间,犹如黄金碧玉,所以叫做金竹庵)后观毁庵废,今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校址。

西华山道观位于富滩镇张家渡村北面西华山顶,雄居赣江东岸,遥对永和镇,是青原区境内一处历史悠久的道教场所。

西华山,古称华盖山。相传,唐末时此山紫气腾空,雷电交加,天气有异象。仙家道士仰慕不已,当地百姓以为天赐祥瑞,便在此建道观敬祀上帝,观名崇先观。此观因临赣江,往来崇圮者众,并相传神明灵异,因而名闻遐迩。

两宋时,增建道观,有九皇真武殿,华盖崇元宫等,但观宇规模不太大。

西华山西临赣江,异峰突起,三面迎风,冬季冰雪不易融化,所积雪水据传可医治疾病,百姓以为神奇,四乡香客,纷至沓来,道观名声大振。

明隆庆五年(1571)的一天晚上,众信徒在崇元观商议扩建修膳事宜,忽然,真武殿左边墙脚突然塌陷,出现一个洞口,后掘起一个石雕閥髅函。是夜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淹没房舍林木,乡民惊恐万状。后因道士使人抛扔污秽之物乃止。此后维修增建道观殿宇,共有:玉皇、九皇、真武殿,文昌阁,崇元、华盖宫,观音玄坛,雷神堂;附属用房有:斋宫、宿庐、庖;畐;还在左隅建有精百堂,以备士大夫游憩。隆庆六年(1572)乃成。

西华山殿宇建成,为区域内道教盛事,四乡香客、文人雅士、方外仙道云集于此,接踵朝拜,或吟诗抒怀,或作文记胜,后人汇辑而成《西华遗集》。江西右参政张恒(浙江嘉定人,万历进士)作序,进士泰和王鸣臣撰《西华山重修殿宇碑记》,梁(五代)道士尹蓬头、宋制度史赵潘、宋萧(江西清江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明吉水周述等有诗作。

西华山还建有六祖庵(本章附录“寺庵”记述),为佛道同山。

洞元观位于河东街道,在茶庵之南。

仰山祠位于天玉镇,仰山中。旧传阎聚、谢子和诸仙驻足地,当地百姓遂建祠以祀,成为道教场所。明末富滩施家边施逢觐、天顺进士山东海阳人萧鼎等隐居于此。后为佛教场所,名叫仰庵。

龙王庙又名潇游庙。位于富滩镇江南村,雄踞浣江边的悬崖上,明代初由原吉水县沿江人(水南和富滩一带)捐资修建,庙内供奉龙王塑身等。庙旁有风月亭和瑞贤亭,亭下的龙王潭深不可测,潭下游分布三险滩。原水上交通者路过此,要进庙拜龙王菩萨。“文化大革命”时,庙宇被破坏。1970年修建了螺滩水电站,龙王庙下的深潭险滩变成了库区。20世纪末由赖姓青年倡议重修。

碧霞观位于富滩镇古富村文水公路右侧,创建年代失考。

南华山道观位于富田镇横坑村,钱氏创建于清末,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毁于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现仅存基脚。

真君阁位于富田镇王家村天马山山顶,唐景福元年(892)始建。宋仁宗倡佛,景祐三年(1036),真君阁佛道合一。南宋时,少年文天祥常上山向僧道求学,中状元后,亲笔题写“天马名山”镶嵌于山门之上。邹彦明辟馆舍于侧稍平坦处之官寨,曰:半山书院。周必大常来此教授《四书》、《五经》。明天顺年间(1457~1464),孟昭重修。现址已改名天马山寺。

子萧观位于富田镇江背观前村,创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老大将庙位于富田镇陂下村,胡熙鳌创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

康王爷庙位于富田镇陂下村,胡进礼创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江居山庵位于富田镇王田太坪村,匡啟皆创建于宋建炎元年(1127)。道观位于东固畲族乡敖上拱桥村(无名烈士墓地旧址)。

第五章民俗

青原区的民俗,大致与周边的吉安、吉州、吉水、永丰、兴国、泰和各县(区)相近。随着时代的前进,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青原区的民俗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物质、精神等几类。社会民俗主要有岁时节日、民间娱乐、礼尚往来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物质民俗主要有生产、商贸、饮食和交通等方面;精神民俗主要有交际、民间信仰、民间庆典等几方面。此外,还有民间禁忌、巫术等。

第一节时岁节庆

传统节日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为小年。家庭主妇按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将屋檐楼道、室内室外清扫干净。用热水泡滤下的碱水,和些谷糠将桌椅板凳、酒壶茶壶、锅盆桶甑等日常用具擦洗干净。搞完卫生,沐浴净身,准备小年饭。饭熟后,先装满满的供飨饭,用盘子盛上,加上鸡、肉、鱼三牲敬灶神,将香烛插入炷烟囱旁,鸣放鞭炮,敬灶神结束。然后一家人吃小年饭。小年一过,也就拉开了过春节的序幕。青原区民间谚语有:腊月二十四日扫房子、二十五日磨豆子,二十六日宰猪子,二十七日洗被褥子、二十八日煎米果子、二十九日灌酒瓶子、三十日贴对子、吃丸子(团圆饭)。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叫“除夕夜”,青原区称“大年三十”或“三十晚上”。祭祖、贴春联是大年三十主要任务之一。吃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饭。家庭成员无特殊情况,一般都得回家过团圆年。缺席的和当年去世的家人也得为其摆上碗筷,表明一家人团圆。近年来,有的家庭在酒店吃年夜饭。饭后,长辈给小辈戴新帽、穿新衣、着新鞋,分发红包。是夜,一家人祥祥和和地守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电视节目。晚12时前,放鞭炮“关财门”,关财门后,各种禁忌也开始了,大人小孩不说不吉利话。

春节春节是青原区农村中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俗称“过年”。

大年初一这天,作为家长的男人过了午夜就起了床。首先用除夕夜预备好的水洗脸净手,然后烧几片纸钱,照着门闩转3圈,将大门打开,向天地作揖跪拜,燃放长鞭炮,叫“开财门”。有的地方还向本年吉利的方向点香烛跪拜,表示“出行大吉”。

早餐由男主人做,吃青菜、芋头、豆腐、粉丝4样素菜,用植物油炒。用过的废水不能往外倒,一律要倒入空盆内,名为“聚宝”。饭后,小辈向长辈拜年。女主人预备好糖果、礼饼、豆子、花生、蕃薯片等果品,招待来拜年的小孩子。

早饭后,有些村男性齐聚在总祠内,由族长公带头行祭礼。祭品有斋饭、猪头、猪尾、全鸡、全鱼等。村里男丁按辈份列队,跟着族长公先向祖宗牌位行大礼,再朝天井向天地行大礼。团拜毕,乡亲们互道新年好,而后外出拜年,先亲后疏。小孩拜年时,一进门先说:“某某公公(或叔叔、伯、婶等),拜年哟!”说完,走到厅堂上方跪两跪,大人马上扶起说:“祝今年读书考头名哟!”等勉励话,并分发茶果,有的长辈还会发个红包。大人进门时先说:“某某叔(或伯、婶、哥、嫂等),拜年喏!”说完,朝上厅作两个揖。主人回敬道:“祝今年发大财哟!”稍后,新娘由婶嫂陪同,挨家挨户向长辈拜年,认识本村乡亲。每家都要请她喝茶、喝肉汤或鸡蛋汤,临走时还要捎上两个礼饼。

大人在路上相遇,互相作揖,互道“恭喜发财”、“添丁进财”、“步步高升”等吉利语。即使以前有过口角的,也能一笑泯怨仇。拜年有一定的规矩,“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姑丈;拜年拜到初七八,跪在地下无人答。”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过年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有的发明信片,有的打电话,有的用手机发送短信拜年。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叫“元宵节”,有的地方叫“上灯节”。元宵节又分为上元宵节、下元宵节,从正月十三日至二月上旬,长达20多天里。到时,耍龙灯、放烟花、舞狮兽,唱大戏,吃汤圆。东固畲族有些地方还请客吃饭,邀亲朋相聚。渼陂和陂下古村近年来利用下元宵举办文化节,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以促进商贸洽谈活动。

二月二庙会农历二月初二是东固的传统庙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庙会原是古老的送神、敬神活动。现已发展演变成为期3天的集市贸易活动。这几天,东固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种民间工艺品,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有关部门还开展文化、医疗、科技下乡,送法上门等活动,传统的庙会已成为活跃城乡市场,促进物资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场所。

观音菩萨生日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分别是传说中的观音菩萨云游出行、生日、返回南海之日。也有传说观音老母有3个化身,也就有3个生日。青原区文陂值夏等地将农历二月十九日称为“观音节”,也有些地方将这3日统称为“观音节”。每逢这3天,妇女们就会打米果,沐浴斋戒,备好三牲酒礼、香烛爆竹,前往寺庙向观音菩萨三跪九叩,祈求观音菩萨赐福。富滩、值夏、文陂一带,在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或前后),请亲朋好友到家做客,吃艾叶米果和斋饼,以示庆贺。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要吃五子:粽子、包子、蒜子、鸡子、油果子,还要涂洒雄黄酒、挂菖蒲、插艾蒿等。传说这一天为男人炙肚皮(民间疗法),为消化不良的儿童点“爬山虎”(民间疗法),疗效最好。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亦称“鬼节”。傍晚,人们备好冥钱冥物箱包上书“今逢中元之期奉送阴府某某老大人(或老孺人)收孝男某某跪焚奉”等字样,焚烧给逝去的近三代长辈,以示孝敬和思念亲人。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也叫“赏月节”:青原区最主要的节日活动就是赏月和烧塔。晚饭后,各家设香案于门前或楼顶,香案上置盘碟,盛满月饼、花生、瓜子、石榴、柚子、葡萄等果品,点放香烛鞭炮。家人围坐,对着圆月饮酒或喝茶,叫“赏月”烧塔即用旧砖瓦在村旁搭建起小塔,内置干柴茅草,在月夜点火燃烧。意为兴旺发达。近年来,滨江、河东街道各村,瓦塔越建越高,大火在塔内熊熊燃烧数小时,不停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地方还搭台聘请市内专业歌舞团表演节目。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也叫“老人节”:这天,晚辈要回家看望自己的长辈,机关单位组织老人开展登高活动,或开展一些敬老活动等。

时令节日

一些时令节日民间也十分重视,相应进行一些传统的欢庆活动。

立春预示着一年开始,万物复苏,春天已经到来。旧时有“扮春官,迎春牛”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渐废,只在立春时刻放一挂鞭炮表示迎春。

清明节清明节主要活动是扫墓,青原区叫“挂纸”。在清明节当天或前几天进行。挂纸前先要清除墓前杂草,维修墓地,然后烧纸钱、撒纸钱、奠酒、鸣炮、跪拜等。有的乡村集体祭祀祖先,增进团结。

立夏立夏意味着暮春方去,新暑初回,万物生长,欣欣向荣。这一天,青原区流行吃鸡蛋、竹笋蒸米粉肉等。农村谚语有:“吃了立夏子(蛋),棒槌打不死。”“立夏米果吃一个长十斤力。”等。

三伏节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初伏到中伏10天,中伏到末伏10天或20天。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初伏也叫“进伏”,村民吃些降温压火的饮料和食品。

冬至节冬至节主要是举行扫墓祭祖活动,可迁坟移葬。祭扫活动可从冬至到过年。冬至除了祭奠祖先外,还有“数九”习俗,即冬至开始后的81天,每九天为一个“九”,9个“九”共81天,其中第“三九”最冷,“九九”就是艳阳天,意味着春耕农事开始了。青原区民间至今还流传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八十一,蓑衣连斗笠。”

国际和国内法定节日、纪念日

元旦1月1日

情人节2月14日

植树节2月23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

愚人节4月1日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青年节5月4日

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护士节5月12日

国际儿童节6月1日

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7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

圣诞节12月25日

以上国际、国内法定公历节日、纪念日,政府部门都会组织一些庆典活动,如儿童节、护士节、教师节等。青原区建区以来,每年的教师节前夕,区几套班子领导到学校看望慰问教师;教师节这天,要召开庆祝暨表彰大会等。植树节这天,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参加植树活动,以带动全民植树。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洋节日”在城乡年轻人中悄然兴起,如:12月25日的圣诞节来临之时,华拓等大酒店、宾馆树起圣诞树,圣诞老人也“走”上街头,圣诞礼物进入市场。2月14日情人节、4月1日愚人节,也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第二节生产习俗

青原区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南部山岭连绵,是林业主产区;西部、北部沿江河有呈带状的小平原,是农业生产区。域内旧时务农、务林、开业经商等都有习俗。农村祭祀“五谷神”,祈求五谷丰登;天旱常兴“求雨”,祝祷风调雨顺。山民祭祀“山神”,以求林木茂盛。耕牛转让,买主要带牛绳将旧牛绳换下交还卖主,叫做“断索”,表示买卖双方不得反悔,也表示卖主后继有牛,六畜兴旺。建房上门林时,泥工要宰杀公鸡,将鸡血淋洒门口,叫“祭门神”,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鲁班师傅”,最忌讳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为坐冷板凳,即无生意可做。开店须安设“财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帅”,以求生意兴隆、赚钱发财等。

林业生产

封山每年冬季,由村或乡定人鸣锣,口中呼唤所封山场的地名,串村走户,昭示禁戒规约。此后,家家户户,互相告诫,不得犯戒。鸣锣同时,在上山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标明封山范围。

禁约新中国成立后,山岭归集体所有,为管理好山林,由行政组织统一下禁令,地方上就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在公众场所或要道张贴“禁约”。明示对损毁林木、偷盗山上资源、乱砍滥伐者进行经济制裁。

开山每年第一次进山得朝山跪拜,敬完山神,家人放鞭炮送行。大批竹木下山要置办酒席,宴请帮工和亲朋好友,以示庆贺和感谢。山民进山时忌讳人说“蛇”字或其谐音字,“倒树”说“放树”,“完了”说“好了”等。

农业生产

牛下田立春这天,各家赶着耕牛,在农田中犁上数趟,或牵耕牛到田里溜达一阵子,表示春牛耕作开始,以求人健牛壮,五谷丰登。

养耕牛冬春之交,草料稀缺,割回鲜嫩的茅草喂牛,让牛养精蓄锐。春耕夏种前对牛进行保护喂养:如给牛煎服舒筋活血的中草药;大锅热煮地瓜粥加上食盐喂牛吃;夜半添加草料等。

落种谷清明时节,将种子选好浸入缸中,插上杨柳枝,以示“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叫“落种谷”。撒种谷前,要举行落谷仪式,先把装有发芽稻种及鱼、肉、糕、酒、黄黏米果、香烛、鞭炮的大盘摆在秧田埃上,祭祀天地、田土诸神,希望“秧好一半禾,恩赐大丰收”。稻谷种下田后,为防鸟雀啄食稻种,在秧田插上身穿蓑衣、头戴斗篷、手执草帚的稻草人,以威吓、驱赶危害秧苗的鸟兽。池塘水库岸上,或水源醒目处,还插着系上长红布条的小旗杆,希望不旱不淹,象征风调雨顺。

开秧门农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称为“开秧门”。一些山区在这一天要设宴请“田公、田母”。当家人先插三支香于田境,虔诚跪拜,再在秧田选定“门向”。然后带泥拔出一把秧苗,置于茶盘,捧送回家放在香案上,祭拜天地后,将带泥秧苗倒甩上阁板,已全部粘上为无灾无害、生长良好的好兆头。

苻田饭每年蔚田前,农家已出嫁的女儿,或定了亲,女儿未过门,准女婿、亲家或内亲都会送“蒔田饭”。“苛田饭”除少量米饭外,主要是煎蛋、豆腐、红肉等,一般是每月一个蛋、一块肉、一块豆腐,也有重意者,翻番送“苗田饭”,分别送24样。

吃禾饼早稻成熟,新谷登场,家家用新米做米果,或蒸米糕庆贺,第一笼蒸好的米果先敬天、地、神和先辈,接着才可以大家吃。早禾饼还分送给亲朋好友,吃的人越多越热闹,共同庆贺丰收,大家分享早稻登场的丰收喜悦。

牛福会是旧时专门为耕牛保安祈福的组织,凡愿入会的农户,每头耕牛每年交一二元银洋作基金。会员的耕牛被盗或走失,报告值年会长(一年一任),即派会员四处寻找,找到了,无偿归还失主;找不到,失主也可以从牛福会中领取一些救济金作为补偿。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农业合作化,耕牛属生产队的,这些习俗渐渐淡化。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些地方成立了牛班,农闲时轮流派人统一将牛赶进山放养,晚上将牛赶回来,省心省事。

经商、学徒

开张新店新厂开张这天,要在厂店门口张灯结彩,挂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还奏乐,一则庆祝,二则起广告效应。大型厂店开业时,还会顾请专业乐队助兴,竖起彩虹拱门,悬挂大气球,吊上喜庆标语。对开张第一天上门的顾客,象征性的买到打折商品,同时得到一定的赠送货物,如布店赠3尺红布,百货店赠送一件日用品等。厂店老板还设宴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好友,当然参加宴请的人,也不会空手赴宴,而带上一盘爆竹、一个花篮、一个镜屏、一块匾牌等,以示祝贺,有些至亲还会送上个大红包。

敬财神商人喜敬财神,开店或办厂的在后堂设有神龛,当家人早晚进香,祈求保佑。置“土神”的,有贴“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对联。现商店多立“关公塑像”,上书“恭喜发财”横额。

拜师谢师学徒拜师必须有中荐人,为师徒双方商议协约。洽妥后,徒弟要办拜师酒,向师傅行大礼。砖工学艺,一般一年出师;木工、缝纫学艺,则为3年,均无工资,师傅只供给伙食。3年后升为伙计,师傅给一定的生活费,艺成后才离师单独营生。现在,这一习俗已简单化。旧时,从师学艺,办拜师酒,答谢师傅。学徒满3年,办满师酒,师傅回赠工具:现改“拜师酒”为“谢金”。

第三节生活礼仪

婚嫁

定亲旧时,男女定亲先得合“八字”,现在基本上不合了,男女相识相爱或经介绍同意后,乡村流行女方上男方家测门户。男方得为女方测门户的客人每人准备3根油条,3个鸡蛋;还得给女朋友见面礼,给孩子红包。男方上女方家定亲过礼,得带上,“一脚一提两壶酒”,外加“三牲”、糖果、礼金、女方穿着等。喝完订婚酒后,女方给男方回礼:每个家人一双鞋,鞋子肚里装鸡蛋、瓜子、花生、果点等。

圆节准备结婚之年的端午节或中秋节,男方过清彩礼,确定婚期。男方除送“三牲”,还要送把鹅毛扇子,糖糕。定结婚日期,值夏镇一带称“拣日子”,富田一带称“测日子”,东固一带则称“筛日子”。

出嫁嫁娘出嫁前,要到至亲家走一走,称“辞嫁”,亲戚要准备布料给嫁娘做鞋子。如今已不兴做布鞋,只在亲戚家玩一玩,作告别而已。

送亲结婚前夜,女方要哭嫁,称“哭发”。婚嫁之日,女方派人送亲。送亲队伍中,新娘最知心的女孩作“伴娘”,伴娘导引新娘拜谢亲朋,代管亲友送给新娘的钱物。女方还派三五位女青年送亲。

迎亲迎亲队伍由至亲长辈、几位女青年、搬嫁妆的男青年、扛红旗的男孩和乐队组成。结婚日一早,男方敲锣打鼓,在爆竹声中迎亲队伍由媒人带路,远途坐上汽车,近途也抬花轿,赶到女方家接亲。近的当日赶去吃早饭,远的出“隔日轿”,在女方家歇一晚。早饭后,新娘和嫁妆上车或上轿,迎到男方家中。

摆酒席结婚,男方叫“娶亲”、“讨老婆”;女方叫“过门”或“嫁老公”。摆酒席,男方的称“结婚酒”,女方称“嫁女酒”。女方酒正餐在前一天晚上;男方亦在当天晚上。酒席上论亲疏长幼安排席位,主席位次是:外公(舅舅)、老舅父、姑父、姨夫、如酒桌多就安老姑父、姨夫公公、同年爹;第二天早上有谢媒酒。谢媒酒席上媒人坐上席。开席前还要擂三通堂鼓,一鼓请客,二鼓催客,三鼓入席、安席和开席。现在流行在馆店里举行婚礼,整个婚礼的礼节都由专业司仪操持,双方只需要按桌数买单即可。

回门满月女婿、女儿婚后次日回娘家,叫“回门”,娘家用鸡蛋汤招待。女方亲人第三天去男方家,称“满月”。次年正月初二或以后几天,新娘娘家家族要轮流置办酒席宴请“新姑丈”。

生子上灯女方怀孕后,娘家人要“送肚子”;生了婴儿要办“三朝”,做“满月”,贺“周岁”,生了男孩还要“上灯”,主要外婆给外甥送礼灯和礼品,先到祠堂上“响众”,灯挂在堂上,后摆灯酒,喝姜酒,给村人分送喜饼、喜包子或喜糖。

生日寿庆

男人活到59岁,过生日叫做“六十大寿”,亦叫“做花甲”。所谓“做九不做十”;女人则“做十不做九”。夫妻健在,只为男做不为女做,父亲去世后,才专为母亲做。69岁叫“做古稀”,79岁叫“做老志”、89岁叫“做耄耋”、99岁叫“做百岁”。寿庆一般为:女儿给父母送新衣,送寿包、寿面;儿子订筵席摆酒。

丧葬

报丧向亲友通报死讯叫“报丧”;死者儿女亲自登门通报。对前来奔丧的吊唁亲友,死者的儿子应跪在门口,放鞭炮迎接,有的地方还发吊丧钱。

守灵为死者淋浴着寿衣叫“下榻妆尸”;死者入棺后,点上脑头灯,儿女和内亲“守灵”;如果尸体保留时间久,就按大小轮流守灵。

相望请人选好墓址,挖好墓穴叫“打坑”。亲朋好友向遗体告别叫“相望”;出殡前在祠堂里举行,客死他乡的,就在村外临时停放棺木处。葬礼主持人(当地叫地理先生)在相望前贴出告示,将相望时间、与死者冲撞忌讳的年龄等事项告之。不犯冲撞的亲友来到祠堂,在爆竹声中对着棺木跪拜,与死者平辈或年长辈长的就作三个揖。夫妻、女儿等直系亲属则伏在棺木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嚎啕大哭,不时用手拍打棺盖。据说拍得越响,哭得越凄惨,后裔就发达。出殡时刻到,抬棺木外出安葬。

送葬送葬时,左臂系白布练或白毛巾,有的戴白布。直系亲属戴白布帽,儿女戴的白布帽后面拖得最长。走在送行队伍最前的是扛着幡旗的长子,接着是4人抬的棺木,棺木后是分发路钱(冥钱)的,乐队,扛送葬物(被子、毛毯等床上用品)的人,再后面是送行队伍。路上遇到弯道、岔路口、上下坡、沟河溪,都要分发路钱,4个抬棺者还得齐声大喝一声“嗨”。棺木落墓穴前,儿孙在棺木周围爬3圈称为“拖孝”。有些地方,女儿在抬棺绳上用手摸一下,给帮忙者送红包,叫“解索利市”。

封棺落葬完工焚化冥钱将坑烘干叫“暖坑”;将棺木平稳的放入墓穴中叫“落葬”,墓地填土后,由地理先生焚化各种冥物,亲朋及帮忙者离开后,不得回头看,这叫“完工”。如今提倡火葬,安葬前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即可。

倒七从亡故之日算起,每7日焚冥钱一次,祭奠一番,共7个“七日”。第49天叫“倒七”或“接七”、“满七”,这天要请道士做法事,亲戚买来灵屋、冥箱等冥物,天黑前焚烧。至此,丧事方告结束。

祭祀扫墓每年的清明、冬至节,亲人得到墓前祭祀。长者提上“三牲”、酒和香烛爆竹,其他人紧随其后,来到墓前,先清除墓周围的杂草,再酒洒二巡,点香鸣炮,众人跪拜。

建房乔迁

民居式样如今乡村建房,先申报审批地基,再设计规划。传统民居多为砖木构架建筑。屋面为中高,前后两面坡式样,屋顶中有脊,脊端微翘。青砖青瓦,墙的下方粉刷石灰,旧时多为草房,一般无院落。现代住房质量有很大的提高。青原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上世纪50年代土坯墙、破草房;60年代垛子墙、木头梁;70年代砖瓦房、带走廊;80年代扁砖墙、盖楼房;90年代混凝土,高层房。”

开工旧时,民间造房前先要请风水先生择地,择吉日开工。在开工及上梁之日,主人置酒肴款待泥木匠,以示敬师,并封“利市”。建房多在农闲时,

上梁民间最重视房屋中梁的安放。上中梁要选吉日良辰。前一日竖柱称为“暖梁”。亲友送米糕、牌匾、鞭炮、红烛、喜幢等,女婿要送肉、鸡、鱼“三牲”,户主晚上请亲友、泥木匠吃暖梁酒。上梁时,梁子中间挂一个红布缝制的三角袋,袋中装有柏树籽、茶叶、米、铜钱、金银首饰,寓意为稳固长存、吉利发达、丰衣足食。堂屋桌上,放着香烛、三牲、米糕、包子、喜障。桌下放米斗、杆秤(量财宝)、镜(照妖)、青布手巾(避邪)。梁上贴“福”、“吉星高照”、“万载兴隆”等吉祥语。一般梁的尺寸不离六(谐音同“禄”)、八(谐音近“发”)。梁横放地上,前面放着一盆万年青,一盆吉祥草。子时,一家人洗手烧香,磕头敬神。木工唱道:“天无忌,地无忌,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接着用铜锡壶装酒浇中梁,边浇边唱着吉祥歌。浇完酒,立在梁两端的木工用绳徐徐上岸,对准安放。再在梁上挂喜嶂,两端插彩纸制金花。在牵梁、装梁、插金花的过程中,木工一直唱着各种祝愿歌木匠将裹着银器首饰的红布包由梁上吊下,一直放到主人兜里,叫做“接宝”。这时,挂在梁上的氏鞭炮响起,鞭炮声中,两个木工将整篮的米糕、包子、寿桃向下撒,任围观者哄抢。

乔迁房屋竣工,乔迁时,户主再次设宴招待亲友和木泥匠。宴席安席规矩是:“一铁二木三打石四泥水,亲朋好友往后请。”如今,建钢筋混凝土高层楼,或购置商品房,乔迁之日,在馆店里款待亲朋好友。

进学升学

进学旧时孩子到五六岁,要进学堂了,至亲前来庆贺,叫“进学喜”。一般送书包、文房用具。家长要置“进学酒”。开席前,先拜孔夫子,再拜老师,这一习俗早已废。现在,外婆家给外甥送进学贺礼的还有。

升学现在,孩子考上大专院校,家长要置办“谢师宴”或“升学酒”。农村则备多桌酒席,请老师和亲朋好友吃酒。老师坐上席,尤其是班主任、启蒙老师、校领导备受尊敬。

贺礼

贺婚嫁20世纪60、70年代,父母给新婚青年一般送毛巾、脸盆、脚盆、热水瓶等,亲友送一段布或小镜匾,送匾的用红漆在匾上写明贺谁、送礼人等。80年代,主要送录音机、电风扇、自行车和床上用品;90年代后送彩电、冰箱、洗衣机或摩托车。进入21世纪嫁妆更多。亲友多送“红包”。

贺乔迁建房、买房后乔迁,亲朋好友多有送贺礼的,20世纪流行送镜匾、座钟等,21世纪后送电器的多,档次也越来越高,有的送“红包”。

送白好事礼青原区亲朋好友亡故称“白好事”。要送白好事礼。送香烛、爆竹外,还送礼钱(用白纸或红纸翻过来包),也有送花圈的。20世纪末,开始流行送床上用品。倒七时送灵屋、冥箱等,女儿要“赶餐”,即办几席酒菜招待娘家亲朋,并支付做道场的钱。

第四节其他

陂下喊船

“喊船”是江西一项十分古老的民俗活动,源于汉朝武帝年间。

各地的喊船仪式和内容不尽相同,有喊旱船的,有喊水船的。时间基本上是正月初一接神,正月十六或二月初二送神。这项民俗活动在土地革命时期停止,濒临失传。2009年,富田镇陂下村抢救性发掘出来。

陂下村喊船活动在富水河边举行,是喊“旱”船。其过程是:

正月初二日,全村老幼齐聚在本村相公菩萨神庙。当值者向祖宗、神灵献上五谷及三牲祭礼,挂好布彩绘船,放好纸彩绘船。在神铳和鞭炮声中,宣告大祭开始,名曰“起船”。

每晚由二三户人家,打好米果,去村中的老大将庙、相公菩萨欧阳修庙、紫沙庙里上油点灯,到富水河边去喊船。喊船有号谱,意为“接神”,迎接张天师送冤死大臣灵魂到来。回来后吃夜宵。

起船之日,当值者需备果酒碟4色,各家备豆腐供喊船者享用。喊船者分领喊者1人,和喊者四五人以上,喊船词分段,亦称“几艘”。神铳、锣鼓、鞭炮响后,由道士先唱赞诗,接着喊船。喊第一艘,叫“禳灾船”。和者,和“上元节”至“深山词”。名为喊,实则唱。小歇时,锣、鼓、钱、镣、啖呐、二胡等组成乐队奏乐。第一艘船词曰:

爆竹声残漏亦干,(领,短声)

乾坤万物皆丽日皋,

朝无空位君王正,

士女鸡鸣相禁戒,

学生入学忙梳洗,

泥牛鞭罢祥风起,

金星东作晨光起,

彩云易散灯花尽,

铁骑立冬居丑位,

敬将客人增十倍,

公子醉歌浑翠袖,

灯簇鳌山开不夜,

星辰落地春长暖,

家家父老光中笑,

淑酒存馨随量饮,

囹圄不禁皆游遍,

今岁上元圆了了,

鸿钧气转岁开端。(和,长声)

宇宙群生尽喜欢。

国有贤臣社稷安。

宰相鹄立侍朝恭。

耕者勤耕早食饭。

麗虎笑容淑气还。

玉兔西飞夜色阑。

明月难晋烛影残。

金牛口卸日出寅坦。亳孟妇女望断肝。

佳人含笑窥金鞍。

镜摩云汉月初圆。

火树烧天夜不寒。

处处儿童闹里钻。

桃符换旧不时新。

转眼今宵又上元。

明年此日一船船。

道士赞诗:龙舟到此方,户户乐安康。

老得增福寿,少者命延长。

读书登金榜,耕者谷满仓。

求财万倍利,财宝聚工商。

牛羊茁壮遍满山岗,痘麻疹子轻轻梳过,虎豹豺狼往他方。

火盗永殄口舌埋藏,出入迪吉无灾无殃,红颜坐草勿驚惶。

家圃成熟,千仓万箱。

风调雨顺,乐福无疆。

一年终四季,百事大吉昌。

喊完第一艘船后,稍事歇息,即喊第二艘船。第二艘称“采莲船”,和“彩绘”至“十愿”完,词谱如下:

彩绘龙舟庆上元(领,短声)

天京地府来降福

当坊里社皆迎迓

敬将龙神咸宜丰

保佑风调并雨顺

一愿耕田成大熟

二愿猪牛常茁壮

三愿鸡鹅多养育

四愿公私无祸难

五愿谋营多吉利

六愿时灾常殄灭

七愿妇人无产难

八愿痘麻成善熟

九愿四时无火盗

十愿神明皆感格

船上儿郎齐努力

击鼓鸣锣齐响应

开江引水呼深浅

夺得金镖先到手

葫芦药瓢俱收拾

打弹牵弓齐放手

拆除营寨各归去

香圆设案当圆满

归到洛阳风景好

禳灾祈福保平安(和,长声)

府县城隍总相随

祖宗香火悉周旋

春无淫雨夏无干

扶持国泰与民安

人民饱暖不饥寒

无灾无瘴保平安

生生不息种相传

官非口舌尽埋藏

四方出入免灾难

家家户户乐安康

胞胎安稳顺阴阳

是男是女命延长

瘟风邪雨往他方

家家降福与降祥

扬威奋武各争强

摇旗打闹要声张

哨子吹风闻短长

便将花酒赏儿郎

针线花箱净锁将

偷鸡吊狗悉还香

荷起旗枪赶快忙

急转船头返洛阳

唱歌起舞扬风光

和完,小歇后,喊第三艘“禳灾船”。词谱如下:

上元节届景色鲜(领,短声)

屈原相公身沾病

梦见大王亲处解

许造龙舟三百只

吉日良辰便下水

五娘原是相公女

屈原相公五个女

一娘分去去邻里三娘分去金湖上

只有五娘年纪小

木船原是鲁班制

纸画神船挂丁钱

花鼓出自雷州府

行船大王相对坐

把篙一日去三郎

专等五月来相斗

茶是深山柏木叶

众位父老来商议

处处花鼓闹喧天(和,长声)

七日八夜失火缸

相公许下造龙船

相公当日面踪迹

排在朱洲王庙前红旗艳艳手忙忙分开五路有根源二娘分去月中仙四娘分去过西川手把红旗在江边纸船原是许家传忙便烧起好香烟相公招取斗龙船儿郎船上两边排把篙在手橹不闲手把红旗跳上船酒是黄龙脚下船年年此日送龙船这次和完船,燃放鞭炮,表示圆船。初二、十五日喊三艘,其余时间喊一艘或几艘不等。每喊完一艘,都由当值者供献果酒助兴。仪式结束时,务必三划三号,即三呼“呜呼”。

二月初二日,当值的头家要打米果,分发给全村各家各户。领喊人、和喊人、乐班人,则需每人分30个米果、豆腐2盘、蔬菜2碗,水酒以够吃为原则。“圆船”特别隆重,圆船的仪式为:

第一次起鼓,喊禳灾船,和彩绘。二艘采莲船,和爆竹。三艘禳灾船,和上元。每艘喊完时,务必三划三号,打神铳,大奏乐。一停,头家献上果酒,给喊船人等吃。

第二次起鼓,喊禳灾船,和彩绘。二艘禳灾船,和爆竹。一停。

第三次起鼓,喊禳灾船,和彩绘。二艘禳灾船,和爆竹。一停。至半江要烧供茶酒,折启儿郎,右手擎一尊木雕菩萨(有木柄),响神铳,小奏乐,一停。

第四次起鼓,二艘禳灾船,和上元。二艘采莲船,和彩绘。三艘禳灾船,和爆竹。三划三号,响神铳,大奏乐。一停,献上果酒。

第五次起鼓,喊禳灾船,和彩绘。二艘禳灾船,和爆竹。一停。第六次起鼓,喊禳灾船,和爆竹。二艘禳灾船,和上元。圆船。上供飨饭,小吹小打,响神铳。众人在祠堂或庙里休息至天亮。

正月十五以后,每天上午由几名壮丁到庙里扛着康老爷菩萨游街、游村,意为“让大神熟悉陂下村的环境”。找到某个空旷之地,将菩萨左荡右荡,名叫“打灵”,意思是“大神,你醒醒,你已经到了我们江西陂下村了,我们正在热情欢迎您哪,请您以后保佑我们这一方的平安吧!”

二月初二日,为“送神日”。

早饭后,由族长公手捧香案,长者捧着三牲酒醴盘,点好两支蜡烛插在祖宗龛前,族长手持9根线香,对着祖宗龛和彩绘船三叩九拜,祭祀天地。祭毕,插2支线香在天井沿上,插3根线香在香案中间的铁香炉里,插3根神台下的土地神位前,随后燃放鞭炮。堂上大鼓、大钟擂响3通,响神铳,擂鼓奏乐。

篝火烧起,少男少女们盛装出场,围着篝火唱跳,领唱者喊“船谱”,众人齐声和。喊得累了,当值者便献上果蔬、米果、米酒供众人宵夜。吃完宵夜,又接着喊船。最后,祭拜天地神明,燃放鞭炮,宣告“喊船”活动进入尾声。

神铳3响,接着游村,年轻后生擎着布制彩绘船、纸扎彩绘船、孩子们擎草龙为前导,青壮年们擎起彩龙,彩龙就地盘旋起舞。接着是神铳、彩旗、灯笼、香头、红灯笼、开江引水旗、清道旗、斧头牌,牌上书“得胜龙舟”四字;中间是龙头、龙尾、儿郎菩萨、大神画、彩绘纸船、相公菩萨欧阳修,每尊菩萨的身后都有一把旗罗凉伞,后面是全副栾驾、大锣大鼓和喊船队伍、乐队。全村老幼踩着欢乐的鼓点跟在后面,游村一周。将纸画船送至小溪边烧掉,将草龙或蔑扎龙的龙纸龙鳞撕下丢入江水中,意思是“其他陪伴而来的大神,请回洛阳去吧!”表示“圆船”。再将菩萨扛回庙里。“喊船”活动才告结束。2011年开始,陂下村的“喊船”活动已成陂下古村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一部分。陂下古村民俗文化旅游节又是庐陵文化旅游节的第一大组成部分,时间提前到每年的农历正月三十,将原来一个月的“喊船”活动浓缩到一个上午,现在活动过程是:请神和祭祖同时进行,摆仪仗、开会宣布活动开始,划龙船、舞龙、舞狮、腰鼓队表演、喊船、游村。

喊船时间压缩为10分钟,喊船谱也压缩为10多句了。

游村的仪仗队前面是神铳、彩旗、灯笼、香头、红灯笼、开江引水旗、清道旗、斧头牌(牌上书“得胜龙舟”四字);中间是龙头、龙尾、龙舟(舟上雕刻儿郎菩萨,八部雷神)儿郎菩萨、相公菩萨欧阳修,每尊菩萨的身后都有一把旗罗凉伞,接着是全副栾驾(48副,锡制)、腰鼓队、大锣大鼓,喊船队伍和乐队压后。不烧纸绘船,也不把龙送(丢)入江水中,游村后直接送进祠堂。

青原区村庄特有传统习俗

表33-4-6

续表33-4-6

第五节家庭宗族

家庭

分家俗话说:“树多分杈,人多分家”。旧时,大户人家崇尚三世或四世同堂,显得子孙满堂,家庭和睦,引以自豪。但这种大户人家不可能代代出能人维持,处理不好,往往矛盾重重,生产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人家是兄弟们都完了婚,便一一另立门户。按传统,分家时由舅父主持,长房长孙多一份家产。兄弟分家后,各家务必另取堂名,俗称“立堂会”。以后,长辈称呼前便加个“堂”字。家长留下的祖业部分作遗产,以后清明、冬至祭祖用。同堂人家有事,各户也主动帮忙。

承嗣没有子女的夫妇,由兄弟或堂兄弟的长子给他做儿子,死后财产归其继承,叫“承嗣”,或叫“承桃”、“过继”。若仅有一子,又叫“一子承两桃”。

宗族

族长族长是由一村中辈分最高,年龄最长者担任。有的家族还有倒族长,倒族长是一个家族最小的辈分中年岁最大者。族长负责家族中婚丧嫁娶礼仪执掌,族谱管理,对家族外的交往,村规民约的制定与执行等事务;倒族长主要是为了礼仪需要,陪着族长出席一些礼节性的集会。

师文又称“师老”。由村文化较高者担任。师文负责司仪、各类书写、族谱草稿眷写、协助族长、主持家族中的红白好事,协助处理家族中的其他事务。

上谱族谱分草谱和正谱。草谱一般是春节期间每年上一次,只记录过去一年中族人增减情况和本族发生的重大事件等,故称“草谱”。正谱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将草谱记录内容与上次修的正谱衔接,印刷成册。正谱内容主要分“世系”和“文献”两部分。

族规是家族先祖思想文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精辟诗文。多书于祠堂内、谱内,约束、教化族人。主要内容为忠孝节义,涵盖家族婚丧嫁娶、为人处世、选择职业、家族礼制等方面。南宋名臣胡栓就其家族拟就了走正路,思正事,做正人的十二则族规:“一敦孝悌,二主忠信,三重农绩,四专诵读,五尚勤俭,六完国课,七慎婚姻,八诚祭祀,九倡竞争,十杜奸盗,十一禁赌博,十二严约束”。并制定了家训,以规范族人行为:“古之君子,学欲其日益,善欲其日起,体欲其日强,行欲其日勉,心欲其日休,道欲其日彰。”

第六节畲乡畲民

东固畲族民族乡畲族人居住相对集中,虽然没有畲民族文字,但属苗瑶语系,接近汉语的客家方言。域内通用汉语言文字,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畲族特有的风俗传承较好。

丧葬

畲族在历史上曾盛行过火葬。新中国建立前,畲族人民迁徙较多,传说迁到哪里就把祖先的骨灰背到哪里。定居下来后,才改用土葬,丧仪程序有报丧、戴孝、大敛、小敛、择日、出殡、送葬、十葬、祭奠、扫墓等。也有以歌代哭、做功德、拾骨重葬等丧俗。

报丧父死,孝子去亲房叔伯家报丧;母死,去娘舅家报丧。他们前来吊唁时,门外要鸣放鞭炮通知,孝子、孝孙要按长幼跪在门外,一手持明香,一手敬酒,跪迎吊唁者,并对歌一首。歌毕,来人扶起丧家子孙,接过明香,进至灵堂,把明香插进香炉里:这时,孝子端水给娘舅洗脚、请喝茶、吃点心,称之为吃“娘家茶”。

浴尸亲属吊唁后,孝子到河边烧纸钱,并提回一些水给死者洗澡,叫“买水”。死者沐浴毕,更衣,女的要将出嫁时的衣服穿在最外面,头戴凤冠。棺内放纸钱、灰包、茶叶和米。娘舅验尸后封棺。死者入殓后,搭起灵台,用一幅土布遮着,棺材放在里面,外面放一张桌子,上摆供品,布幔挂挽联。

死者落棺后唱“哭歌”,也叫“哭灵歌”,又称“白事歌”(即丧葬歌)。唱“哭歌”的,除子女外,大都为女客,有时多达几十人。她们身穿白裙衫,头扎白罗帕,围坐在棺材边,唱“哭歌”。内容是缅怀祖宗,悼念死者,歌唱死者生前处世为人,祈祷死者安息,也有忏悔自己对死者生前照顾欠周等。直到天亮“抬丧”才止。

出殡出殡时,棺材上要披一条五色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儿媳走在最前面,挑一副担子,内放香炉和一盏灯,途中可以休息,一直挑到墓地,不得回头看,接着是孙子拿着纸钱一路走一路扔,叫“引路”。棺材抬到墓地,落土埋葬前要抽竹蔑;死者有几个子女,墓穴中就放几根竹蔑,上用泥土压实,让子女们同时去拔,谁先拔出谁吉利。拔完竹蔑后,落土埋葬:其他人可以脱去孝服、孝帽。孝子至少要穿戴7天,49天内不得剃头,媳妇在头上扎白线或在鞋上缝白线,其他男亲属则剪一块小白布挂在胸前或缝在帽子上,在此期间,亲友、村人热情相帮,赠送鸡、米、豆、柴等,有的帮忙做事。

安神主如果家中原供奉了“大、小、百”三代祖先的神位,到“千”字位的人死后,就把“大”字辈的神位牌送到祠堂去,称为“神主”,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焚香、点油供祭。

重葬人死埋葬了一至三年后,再择吉日开棺拾骨,先下肢后上肢,最后是头颅,按顺序放入陶罐内,然后在山坡铲出一个垂直面,再打一个洞,把罐放进去,以石块封口,烧掉棺材,称“化殓”,装尸骨的陶罐称之为“金瓮”。死者有墓的,也可把“金瓮”埋于墓中。

扫墓抬骨重葬后才能扫墓。每年清明要祭扫祖墓,为坟地除草、培土。

婚姻

订婚畲族男女婚姻虽然听从父母之命,但婚前的恋爱比较自由,一般都在祭祖活动中,或参加别人婚嫁场合中,或在山上、河边、劳动中、赶集公共场合里,或去亲戚家玩时。畲族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达到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订下终身。如男青年唱道:“砍好柴禾下山岗,三岔路口等少娘;有心问你一句话,金鸡能否配凤凰。”如果姑娘同意,就回答:“娘村有个观音堂,你郎拜佛又烧香;早托媒人来定亲,有情定会配成双。”在畲族民歌中,情歌占很大比重,“无情则无歌”,因此,青年男女又称情歌为“缘歌”(结姻缘的歌)。双方同意,回去告知父母,再请媒人去说亲,最后,送礼订婚了。

迎娶婚嫁迎娶那天,新郎领着“行郎”和担着酒菜、彩礼的“赤郎”到新娘家“叫亲”。到新娘家门口,新娘的姐妹和嫂子们拿板凳和杉树刺拦着,这叫“拦赤郎”。这时,媒人要放双响爆竹,拿出一双红包相送,才让新郎进门。进门后,女方关起大门,唱《拦门歌》。“行郎”唱起《开门歌》回应,女方才开门相迎。入座后,“行郎”一边唱着《接亲歌》,一边将男方担来的礼品一一清点,送给女方。这时,女方主人送上茶和洗脚水,又用对唱山歌形式来接待男方喝茶、洗脚。这叫《脱草鞋》,也有叫《插田螺》。女家摆酒款待新郎时,要举行“调新郎”活动,即上席后,不陈一物,必要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有一物即有一物歌,歌词仅数句而已,新郎唱,司厨者和,酒席上的东西应声而来。吃完后,新郎又要一首一首地唱着歌,把席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司厨者也唱着歌来收席。这期间,新娘在梳妆:脱下女儿装,穿上新娘服,梳头包罗帕、插银花,歌手们都围着不断地唱。新娘梳妆完毕,便喝糖茶。然后,由陪人扶送到中堂。七星灯已放入米斗里,米斗上倒盖米筛,新娘坐上太师椅上,将双脚搁在米筛上。不一会儿,先向父母跪拜,后与新郎交拜。再祭祖,大家围坐唱拜。父母受礼后,唱《请女歌》、《嫁女歌》、《劝女歌》,礼仪结束,放起鞭炮,对新人登程。新娘弟兄接坐太师椅,并脚搁米筛上,象征新娘不会忘祖。新郎在前,新娘在后,各人手中都拿一把雨伞,两人一边走,一边唱歌,互诉爱慕之情。一路上,逢桥、过溪都撒下了豆花。

新娘到了男家,喝过蛋酒,拜见翁姑,祭拜祖先后,接入洞房。这时,堂上长辈和贺客就座吃喜酒,“行郎”唱着《劝酒歌》,对客人们劝酒。歌手比赛唱着酿酒、出酒、上酒、吃酒等情景歌。劝过酒,举行“举盘说花”仪式。“行郎”手捧木盘,盘底垫红纸,盘内点一对蜡烛,立中堂檐前,边作揖边唱起《捉蛙歌》,这是上第一道菜时唱的祝福歌,从中堂首席开始,请贺客把原已包好的小彩包(内装少量喜钱)放在盘内。收齐后,“行郎”由几位男青年相伴,举着木盘,来到新房门口,对着新郎唱歌。酒筵一过,搭开“歌台”,长夜对歌开始了。从夜晚唱到天亮,有时歌手争雄,老小助兴,男女嬉闹,对歌可连续唱三天三夜。

迎客

畲族人十分好客,并有考歌和盘歌的习俗。客人进屋,先唱《迎客歌》、《敬茶歌》,然后开始盘歌。主人首先用畲语和畲歌考几个问题:如果都答对了,就认为是自家人,主人就会把你当做上客,热情接待;如果答不下,你虽然也讲畲语,他们还不承认你是畲族,就不很热情。听说本村来了客人,青年们就马上活跃起来,特别是歌手们会汇集起来。当晚就有一场通宵歌会。叫“烧火烤”(即歌会),向客人盘歌、考歌。歌会开始,先由主人说一些客气话,表示欢迎。开始盘歌了,问山答山,问水答水,从古人到今人,从动物到植物,无所不有。这种盘歌,除娱乐外,还有竞赛性质。都是即兴创作,看谁对得出,内容不许重复,叫“比肚才”、“争高手”,如考《谜歌》很有意思,一类是以动物做谜面,如“头带纱帽一点红,住在青山石子弄,人若问我有多大?皇帝开口叫公公”(娱蚣)。一类是字谜,如“日头照来到娘村,娘村造的好大门,日头照晒家门内,方方贺贺空一村。”(闻)。到一个村子做客,不开口是过不了关的,不会对歌的会受到奚落,调皮的还用锅灰抹你的脸,弄得客人狼狈不堪。如果是个歌手到一个村子,村中无人陪唱,不举行歌会,那这个村子会被讥为“无兴村”。

蔡家城祭祖节

江口村委会蔡家城自然村,散居着42户畲族雷、蓝两姓,共241人。他们的居住条件、交通、生活变好了,但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未变:他们山歌唱得悠扬飘逸,老少皆行;他们的衣着汉化了,但遇上重大事件还会身着奇异的民族服装,显得庄严传统,颇具民族特色;尤其是公王庙祭祖节,盛况空前。在半山腰的公王庙祭祖、敬祖、拜祖和颂祖时,鼓乐齐鸣,爆竹连连,杀猪宰鹅,血祭畲家图腾——狗头王公。敬祖供品很多。畲民们对祖先顶礼膜拜,虔诚有加;口中念念有词。下山后,在家中宴请宾客,以高朋满座为吉庆,骄傲自豪。席间互相贺喜,祝福安顺,热闹胜过节日。

第七节社会时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多了一些新潮娱乐休闲方式。

健身

晨练晨练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锻炼的顶目有太极拳、武术、歌舞、跑步,打羽毛球、乒乓球或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泡足到店里用添加了舒筋活血药物的水泡脚,铺以经络理疗,可恢复体力,增强身体抵抗能力。有的家庭自购药物炮制泡足水,或用电动泡足盆,泡足按摩兼备。

按摩根据需要,选择各样式的按摩器进行按摩,有的人到盲人开的按摩店中按摩。是一种受欢迎的健康消费。

旅游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热不断升温,人们节假日选择到风景名胜区、古迹遗址、开发城市等处去游玩,集观光、留影、购物、尝鲜与休闲为一体。

饲养宠物

有些人购买名狗、名猫等宠物,精心饲养。农村精心喂养看门狗、打鸣鸡、捉鼠猫等。城区相应地有了宠物物品专卖店。

捐助

组织号召,或自发对贫困家庭、遇难者及其受灾地区表达一份爱心,捐出一定数额的钱、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美德。在全国“非典”肆虐、南方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等灾难面前,青原区政府,或相关部门组织民众对贫困者进行经济上的帮扶。

民间收藏

青原区城乡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收藏物多为古籍、书画、钱币、像章、饰品、陶瓷、古家具等。富滩镇富滩村垂裕一退休老干部,收藏室有“文化大革命”时期毛主席像章120多枚,伟人传记30多套,各个版本的伟人红书几十种;“文化大革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逝世的讣告、悼词和报道20多篇、各种报刊的专辑特刊几大叠。值夏镇街道商店一退休人员,收藏了计划经济年代的各种票证数百张。某胡姓退休教师收藏了不少古字画、古书,尤其是收藏的石头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富滩镇张家渡一萧姓老翁,年届90,收藏几十套不同姓氏各个时期族谱。河东街道梅林村委会河头一杨姓农民,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收藏钱币、陶瓷、字画等,其中,仅钱币就有1500多枚。

第八节禁忌陋习

忌讳

婚嫁同姓人不结婚,同村同姓人更不能结婚;寡妇与同一村同一姓的男人再婚不得反辈,即男女要同辈分;夫妻年龄,传统说法是“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即男女成婚,女的不能大于男的;有的村,这姓与某村那姓互不结亲,据说是祖上曾有过矛盾或争斗,村规族规明文规定不通婚。女的出嫁后,不得在娘家过大小年;平时女儿回娘家不能扫地,坐门槛,夫妻不得在娘家同睡一床等。以上忌讳,有的已渐消失。

丧事办了丧事的人家一年内不得酿酒、做豆腐、不能办喜事,也不能参加操办亲戚家的喜事,甚至连看都不能看;当年办过丧事的家庭不贴红春联或其他喜联,即使要贴也只能用其他的色纸;亲戚送丧礼忌用红纸包,如死者满了花甲,可用红纸反过来包;在村以外地方死去的人,不论年龄长幼,尸体不得进村,更不得进祠堂;死者出殡时,有些年龄段的人要回避,说是与死者犯有冲撞。

行为晚辈忌讳直呼祖先和长辈人的姓名;上门做客,须先敲门,忌不打招呼而入内,忌东张西望、乱动东西、号啕大哭;家有客人,忌讳打骂孩子,忌讳看钟表或问时间;忌讳把所煎中药渣倒在别人家门口,而应倒在十字路口;成年人忌讳别人给自己起外号、绰号;给孩子起名忌讳与祖先、长辈同字,同音,谐音;饭前饭后,忌用筷子调羹敲空碗碟;忌讳在众人面前指手划足,夸夸其谈,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话人长短,甚至挑拨离间。

言语大年初一不骂人,不说死、没、绝、病、断等字眼,或谐音,改用其他的词语,如东西用完了说用到了;食物吃完了说吃到了;丑陋说不中看;孩子很坏说不乖;太无用说能力有限;小孩死了要说夭折、走了;老人死了要说老了、过身了、谢世;棺木说寿木、寿柜、长生木;探望病人时不说病字或谐音字,人病了说冷到了、犯了;退婚、离婚说分手、走道;妇女怀孕说有了;治病说看医生。吃饭时忌说有关屎尿之类脏话;平时,拉屎尿说解手、方便、放松、如厕;乘船忌说翻字或谐音字;建房时忌说倒字。猪头说猪首、猪耳说顺风、猪血说旺子、猪脚说蹄子或猪手、猪毛说鬃毛;男女正当婚姻称圆房、结婚。正当的夫妻关系称同房。

陋俗

人情风青原人热情好客,在日常生活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属人之常情。21世纪以来,亲戚朋友之间送礼,礼金不断上涨,连年翻番,少则数百,甚至上千、数千。只要是亲朋家红白喜事,亲朋好友都要送礼。回礼又要比接收的礼金高一些。

挥霍浪费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喜欢讲排场、比阔气,婚丧喜事,大操大办,有的借机敛财。

迷信迷信活动在封建社会十分盛行,新中国成立后,对各类迷信职业者,进行了教育改造。但在农村、在一些街市,时有算命、看相、测字、看花走阴者出现。

赌博赌博是一种陋习,也是违法行为,有些地方已形成不良社会风气。青原区的赌博工具多为扑克、麻将、骨牌,也有电子游戏等现代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