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习溪桥街道不断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借助第一轮、第二轮社区共建有利契机,推动社区建设上新台阶。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形式,建立党员服务站,实施党员“五个一”工程(建立一支队伍:党员义工服务队;搭建一个平台:服务弱势群体平台;奉献一片爱心:开设社区“慈善爱心超市”,为辖区困难户提供各种慈善救助;开展一项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构建一个网络:社区服务网络,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十余个便民服务网点),社区建设成绩斐然。

2000~2001年,习溪桥街道切实贯彻落实吉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开启社区建设新篇章。

2002年,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委会组织法》和开展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召开社区建设动员大会,增强建设新型城市社区的参与意识。根据地缘型、单位型、小区型、综合型等不同功能特点和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将原有的13个居委会划定为6个社区。

2003年,开始第一轮社区共建活动。辖区内76个共建单位抽调18名机关干部组成6个帮扶工作组进驻6个社区全面开展社区共建工作。投入共建资金130多万元,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率先在全区取得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喜人成绩,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由原来的平均71平方米增加到233平方米。

2004年4月,各社区开展争创“星级社区”活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命名广场社区为“三星级”社区、下文山路社区和习溪桥社区为“二星级”社区,走在全区街道前列。

2005~2006年,继续推进社区共建。以社区共建为纽带,打造社区救助品牌,开展社区慈善救助。成立6家社区居委会“慈善爱心超市”和4家民营企业“慈善爱心超市”。社区居委会“慈善爱心超市”对低保困难居民、残疾人实行无偿生活救助,民营商业企业“慈善爱心超市”对低保困难居民、残疾人、优抚对象实行购物打折救助。

2007年,紧紧围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文明社区目标,创建“和谐社区”。书街社区评为全省“和谐社区”。

2008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燕爽的关怀和帮扶下,争取上海市杨浦区五角街道在书街社区建立“社区共建点”,捐赠款物计40万元帮助建成新的社区服务中心。随后在全街鼓励推进友好街道社区共建。

2009年,街道鼓励各社区发挥自身优势,争创社区特色工作。书街社区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和全省“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广场社区被评为“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长岗岭社区、书街社区被评为吉安市“文明社区”;长岗岭社区党委、书街社区党总支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0~2012年,制定《社区规范化建设标准》,从规范办公场所、规范工作制度、规范公共管理、规范社会服务、规范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推行社区规范化建设。社区建设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书街社区

书街社区地处吉安市中心,东临赣江,西靠文山步行街,南至阳明东路,北接鹭洲东路。2001年9月,由原书街、任公井、中山场和习溪桥居委会(部分)合并而成。驻有市、区行政事业单位18个,是吉安市中心城区人口最密集的社区之一。

该社区在开展社区共建活动期间,拓展思路和渠道,借助共建单位力量,实现“华丽转身”。

2003年,由社区共建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劳动就业局、市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等18个辖区单位投入20万元帮助社区购买一套144.74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从“蜗居”房纪念堂12号搬迁至书街9号3单元202室。2008年,由市政府副市长燕爽牵线搭桥,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在该社区建立共建点,社区建设得到该街道大力支持,先后赞助30万元支持该社区建设。同年12月6日,社区办公地址从书街9号3单元202室迁至沿江路27号,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用房达到320平方米,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达400平方米,建成全市一流的集事务受理、居民服务、学习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在办公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同时加强各项社区基层工作的开展,社区形象随之不断完善。

2010~2012年,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开发能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的服务项目。推行“加盟服务制”和“一卡通”服务方式,完成由传统的为老、弱、病、残等单一的特殊对象服务到为全体居民全方位服务的转型。吉信金店、国光百货、按摩医院等10余家服务商加盟,使家政、家教、信息中介、医疗康复等便民利民服务足不出社区,便可招之即来。小叮当幼儿园解决了社区幼儿入托难的问题。社区医疗卫生站为近千户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使居民小病不出社区。社区信息服务站为1500余人提供就业信息,牵线搭桥促成100余对有情人喜结良缘,介绍出租(售)500余套房屋。同年,落实“警务进社区”,设置社区警务室,民警常驻办公,对社区安全状况进行每日记录、每周小结,并对居民求助做到快速反应;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社区纠纷提供及时调处,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协调辖区单位出人出资,雇请保安人员,对职工集中居住的楼区和杂居型小区进行看护;协调物业部门修建小区封闭设施,对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增建了自行车棚、机动车库,安装了电子防盗门和楼道照明灯,安装率达100%。2010年,被评为全省文明社区、安全社区;2011年,被评为“十一五”全省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先进社区;2012年,被评为全省老年体协工作示范社区。

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罗冬秀2003年被评为全省社区建设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全省矛盾纠纷化解能手、全区十佳村党组织书记;2012年,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2012年,社工丁婷被评为吉州区十佳青年文明志愿者。

长岗岭社区

长岗岭社区北至鹭洲西路,东至井冈山大道,南至广场西路,西至石阳路。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在长岗北路17号。前身为长岗岭居委会,于1995年成立。2001年,韶山西路居委会与长岗岭居委会合并为长岗岭社区居委会。2003年,社区实施国家“星光计划”,在全市“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中,通过21个共建单位筹集资金50万元,购买300平方米的门面,社区办公面积从127平方米增加到420平方米。2005年12月8日,长岗岭社区分割一部分管辖范围另外成立友谊社区

长岗岭社区坚持强化社区居委会党总支的核心地位,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积极协调各方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党建工作成为一面旗帜,带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2004年,该社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为决策层、社区居委会为执行层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建立党建和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员为驻社区单位主要领导,共同决策和参谋社区各项工作,并监督社区工作落实,推进社区自治工作。2005年,开办全市第一家慈善爱心超市,贫困户凭社区发放的爱心卡到“超市”免费购物,慈善爱心超市还接受群众捐赠衣物和日常用品,并定期进行无偿救助。慈善爱心超市开办一年多来,在救助贫困家庭方面发挥很大作用,成为社区党总支的知名工作品牌。同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并首创低保审批公开听证制度,使社区低保工作达到了“阳光操作,应保尽保”。是年,被江西省列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2006年,获中共江西省委、中共吉安市委分别授予的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0年7月,社区创新党组织设置,探索建立“兼职委员制”。从驻区单位市农业局、市中心血站选拔出2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社区党委班子兼职委员,协调解决社区发展困难,密切社区与辖区单位关系,有效整合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资源。

2011年,定位于“服务党员群众的窗口、感受组织关怀的家园、接受党的教育的课堂、共建和谐社区的平台”,以“您有忧愁,请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分担;您有问题,请告诉我们,让我们共同面对;您有快乐,请告诉我们,让我们彼此共享。这里是每一位党员群众‘家’的港湾!”为口号,在长岗北路17号建设面积150平方米社区阳光驿站,建有爱心超市、图书室、多功能厅、科普、书画等活动平台,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义工服务工作站、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点等,为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规范化的服务。成为有社区特点的区域性、开放式、专业化的活动场所。6月27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在市人大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社区共建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工作组组长彭涉晗和区领导徐明、朱谋俊的陪同下,带着中共中央组织部写给老干部、老党员的慰问信,走访慰问习溪桥街道长岗岭社区退休老党员罗青峰。6月29日,组织“党旗颂”文艺演出活动。8月17日,开展“党旗耀社区、科普进楼宇”图片展、养生电教片及科普宣传便民服务活动。社区党员义工服务小分队、韶山路小学鼓乐小分队及社区医疗服务队分组开展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党员居民积极参加,展现了社区居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推动了“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

2012年,开展社区党务居务公开试点工作,建立党务居务公开内容审核制度和党务居务公开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和反馈制度。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基层,规范和提升社区党建工作。

2003年,被市文明委评为全市文明社区。2005年,被江西省列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06年,获中共江西省委、中共吉安市委分别授予的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被评为“文明社区”。2009年,被评为吉州区“十佳文明社区”。社区居委会主任谢小英被国家民政局评为“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

广场社区

广场社区地处吉安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成立于2000年8月,东起文山步行街,南临阳明东路,西接井冈山大道,北至鹭洲东路。辖区有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区国土分局等18家单位。原办公用房是2003年在各共建单位的帮扶下购买的世兴庙路3号1单元201房,面积140平方米。2010年3月,下文山路社区合并到广场社区,社区服务对象成倍增长,服务人群中残疾人、老年人不断增加,2012年6月,社区办公地址搬迁至鹭洲东路7号,办公面积由原来的140平方米增至二层400平方米。1楼设民政救助、劳动保障、城市管理、计生服务、社会综治、法律服务、党员服务等7个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2楼设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远教信息中心、党员活动中心等。

广场社区定位于市中心的城市社区,把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己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社区居住氛围。

2008年,成立广场社区天翼艺术团。每周二、四、六在人民广场北侧举行自娱自乐的文艺演出,并多次举办专题晚会。节目精彩纷呈,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与热心参与,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显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2011年,投资60万元在鹭洲东路11号建成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有室内综合娱乐活动室约150平方米,新建100平方米的社区图书室,藏书5000余册,全年订阅报刊21种。利用地处吉安人民广场的地域优势,组建文艺演出队,举办各类型文艺演出、开展健身娱乐活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溪桥社区

习溪桥社区东临赣江,南至上人民路,西至井冈山大道,北至阳明东路。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在庐陵直巷97号。辖区有市林业局、区人武部、区人民剧院等6个行政事业单位,交通便利,商业网点多,流动人口多,是习溪桥街道家庭户数和人口最少、辖区面积最小的社区。

该社区根据小、少、散的特点,坚持“自我完善”和“服务居民”理念,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2002年,习溪桥街道在中人民路34号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该中心充分利用便利优势,制订详细的服务方案和细则,为全部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同年,开展社区建设“七个一”活动(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一块绿地、一个健身角、一所市民学校、一条健身路径、一个图书室、一支文艺团队),为居民提供完善的服务平台和场所。

2003年,开展第一次社区共建活动,在市林业局等共建单位的帮扶下,筹资18万多元,购买4个门面,总面积120多平方米,作为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用房,实现在全区第一个喜迁新“居”的目标。2009年,在市林业局等共建单位支持下,社区办公面积再次扩大至600平方米。该社区借助有利条件,开展规范化建设。规范办公标识,完善窗口设置,突出抓好办事大厅、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的规范布置,实施办公区域净化和美化工程,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悬挂社区标识、统一制作工作牌匾、统一墙体色调、统一张贴宣传标语、统一办公区域主题墙口号。

在构建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注重服务活动开展,塑造“小而优,小而活”的特点和形象。

2003年,开展“特色文明社区”“安全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一批“星级花园庭院”“文明楼院”“文明家庭”脱颖而出,使社区成为各类居民工作生活的幸福新“家园”。9月,在市人民剧院举办“共建文明社区”文艺晚会,节目全部由驻社区单位和居民自编自演,吸引上千居民群众观看,进一步营造社区文化品位,增进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2008年,开展“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创建“文明社区”。建设一条20米的宣传长廊,在社区办公楼周围悬挂宣传标牌8块,印制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资料100份、《吉安市文明手册》50本,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培养居民文明意识,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开办市民学校,开展创建文明社区知识讲座,上市民教育课82次,受教育人数2800余人次;建设图书阅览室,藏书3000多册,接待读者200多人次;成立以罗八英为队长的老年健身文体队,开展自编自演的“扇子舞”“筷子舞”“健身球”等文体活动。社区被评为全区“文明社区”。

2011年4月与吉州区消防治安队举行消防灭火演练活动。吉州区消防支队的10名消防官兵、国光公司100多名员工、辖区20名居民参加演练。

2012年,开展流动人口调查摸底登记工作,并动员10名流动育龄妇女参加习溪桥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参加街道“流动人口之家”活动30余人次,流动育龄妇女得到计生服务50人次。

友谊社区

友谊社区于2005年12月8日由长岗岭社区分出来成立。2010年3月,经吉州区政府批准,增加金鹏小区、邮政车队生活区、汽运公司生活区、市农业发展银行、市副食品公司、原味精厂生活区、原百货公司生活区为社区管辖范围。调整后,社区东至井冈山大道,西至吉州大道,南至友谊路、石阳路、鹭洲西路一线,北至韶山西路。辖区内有江南御景园、金鹏花园、明月花园、世纪花苑4个大型综合性封闭式小区。2010年8月,成立友谊社区党委。

社区办公地点位于长岗北路25号,办公用房两层面积360平方米,一层设立面积近百平米的办事大厅、近80平米的爱心超市、警务区、会议室、综治室、心理咨询室;二层设立近180平方米的市民学校、音响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残疾人活动室等社区居民喜爱的场所。

友谊社区根据小区多、人口多的特点,以小区为阵地,以特殊人员为服务对象,扎实开展服务工作。

2008年1月,在办公楼二楼设友谊社区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中心接转386名退休人员。设立棋牌活动室、健身室、书画室、图书室、电脑室、谈心咨询室等,每天开放。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流动、生存状况及社保关系数据库和老年人才库,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服务、娱乐、学习等综合服务。实现退休人员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6月,在被街道确定为“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后,社区决定开展以“清风进小区,廉政进万家”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小区”活动。在江南御景园、金鹏花园、明月花园、世纪花苑4个小区分别开辟廉政文化宣传栏,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内容;每个小区设立2块廉政公益广告牌;开展廉政文化书画巡回展和开展小区小型廉政文化巡回演出。发挥了小区阵地优势,增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有效培养居民的廉洁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11年11月,针对退休人员进一步增多、年龄增大的情况,在鹭洲西路4号建设友谊社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中心服务用房上下两层,室内集客厅、卧房、厨房、卫生间为一体的公寓式用房总计16套,总面积600平米,可安置床位50张,设立花园式、健身式的文化休闲场地200平米,建立公共餐厅,卫生服务室、图书室、老年人家庭服务网络平台用房等,为老年朋友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方便快捷、周到贴心的生活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分别实行有偿、微偿、无偿服务。做到照顾护理细心、老人居住舒心、子女委托放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社区积极引导小区居民自治,促进小区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011年年底,社区了解到,江南御景园、世纪花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撤走,暴露出各种问题。随后,社区组织调查摸底和情况分析,为解决问题积累、提供扎实的基础信息。

2012年3月,习溪桥街道、友谊社区工作人员到房管局咨询相关政策,在江南御景园小区楼道张贴告知书,组织江南御景园业主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选举热心于小区公共事业的原赣中阀门厂厂长涂传禄为业主委员会主任。街道、社区指导并协助业主委员会聘请新的物业公司,申请到房屋维修基金,改造小区三大硬件工程:将原先320米倒塌、损坏的铁艺围墙拆除,建成砖砌围墙;将原先的落后监控设备换成高清摄像头,70个摄像头实现小区24小时安全覆盖;小区美人鱼休闲广场恢复喷水,并实现了喷水池亮化和小区大门口亮化,帮助组建文艺队,建立起宣传栏等工作。江南御景园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为小区自治摸索出了一套宝贵的经验,也为居民自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全区乃至全市引起非凡影响。

友谊社区通过对小区阵地式服务和管理,解决了“多而杂”“大而难”的问题,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

正丙角社区

正丙角社区于2010年3月成立。辖区东至吉州大道,西至溪山路西侧,南至中山西路,北至韶山西路,辖区有市疾控中心、市思源学校、区残联3个行政事业单位,个体商业网点886个。办公地点位于正丙角路1号门面。

该社区立足新起点,定位于“提供‘完美’服务,建设和谐温馨社区”,以服务党员为先导,以居民群众为根本,开展深受居民群众喜爱的活动。

2011年5月30日,与辖区阳明花园幼儿园联合开展主题为“亲子教育与沟通”心理知识讲座,辖区共有30余人参加听讲。通过视频、幻灯片等,来展示孩子的心理特征与需要,引导家长认识欣赏和鼓励教育的作用。

同年,社区党支部全体党员分别到凯震金鹭花园、英华嘉园、阳明花园、四方圆小区、宜家花园、正丙岗村和正丙角恒荣新村,入户走访群众186户,近距离接触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共收集梳理出群众反映的生活状况、生产情况、政策落实、发展对策等四个方面30多个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尽可能解决,不能解决的认真填写《民情日记》,及时梳理汇总上报。理顺了群众情绪,促进了社区居民和谐度提高。

2012年,在街道网格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推出“A+B”的工作模式。明确每个网格责任区的主责任人和次责任人(A+B角),每个人分别担任两个网格的主、次责任人。A、B角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确保责任到位;A、B角互相监督,保证工作不缺位、不失控。在网格责任区内的城管、计生、综合治理工作细分到A、B角,主责任人对工作负主要责任,次责任人配合完成的同时对工作成效、居民群众的反映进行监测反馈,密切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社区与居民的关系。通过“A+B”工作模式,使网格化管理工作执行的更细密、更有力,防止差错和纰漏10余起,体现了“以居民为根本,提供完美服务”的理念。

上阳明路社区

上阳明路社区北至广场西路,东至井冈山大道,南至阳明西路,西至吉州大道。2002年,由原阳明山居委会、上阳明路居委会合并成立。2007年9月成立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34名,其中退休党员75人,占党员总数的61%。办公用房面积124平方米,在第一轮社区共建中由市城管支队、市交警支队等共建单位筹资购买,地址在解缙路62号。

该社区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工作目标,力促社区与居民共同发展。

2002~2006年,根据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特点,开展“绿色环保社区”“一居一品”创建活动。筹资10万余元,购办一处有庭院的办公场所,庭院空地种上大量的绿色植物,为来办事的居民群众营造一处赏心悦目的绿色环境。同时,积极引导社区单位、居民自觉养绿护绿,着力创建“星级花园庭院”式单位、小区,市交警支队、白鹭宾馆、区农业局3家单位达标。开展“绿我家园”行动,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社区绿化、景观大大增加,社区绿化率达60%以上。倡导环保行动,强化居民环保意识,在辖区多个单位和学校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经常性利用节假日上街宣传环保知识,推行绿化生活。将创建“五好文明家庭”与创建“绿色社区”结合起来,大力提升社区文明程度。社区家庭创建率达80%以上,评选出“五好文明家庭”近900户、文明楼院17户,相当于近50%的居民生活在文明楼院。

2007年,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报告“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目标和要求,对照江西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标准,创建省级示范社区。当年被确定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2008~2010年,以“关注弱势群体,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实施“牵手工程”。通过主动选对、组织定对、自愿结对等方式,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的结亲互助活动,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依托“共产党员爱心服务队”,确保社区党员群众怨有处诉,难有人解,事有人办。牵手工程实施三年,结对帮扶136对,为困难居民解决实际困难380件。

2011~2012年,以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为目标,配合街道在辖区单位原市电机厂建立文体中心和流动人口之家,召开电机厂居民大会3次,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10余条;协调解决居民晾晒衣服、休闲活动场所等问题多个;为文体中心篮球场改造提供有力保障;组织居民参加文体活动百余次,提供流动人口服务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