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篇 地理环境

吉安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以酸性一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为频,出露地层较齐全,有多种沉积矿藏。境内属华南褶皱系的东北域,山地占境内面积的29.50%,丘陵占45.30%,平原、盆谷及岗台地占25.20%;其中水域面积占3.6%。整个地貌自南向北倾斜。三面环山,北为赣抚平原,中间为吉泰盆地。赣江自南而北贯穿其间,将吉安切割为东西两大部分。整个地势由边缘山地到赣江河谷,徐徐倾斜,逐级降低;源于周边山地的众多支流都汇入赣江,构成以赣江为中心的向心水系。境内受东亚季风环流形势的影响,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十分明显。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夏冬长而春秋短;冰冻期短,无霜期长;冬冷春阴,夏热秋燥。冬季受新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的影响, 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春夏多暴雨成洪涝,秋冬少降水易干旱。

第一章地质地貌第一节地质地层吉安境内各时代地层发育较齐全,除西部缺失志留系一泥盆系下统地层,东部缺失寒武系一泥盆系中统地层沉积外,自上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图2-1-1)。地层层序由老至新,见表2-1-1。

上元古界上元古界下部主要为神山组,上部为震旦系。

神山组是泛指江西省中南部相当青白口期地层。境内仅见于峡江县北部。出露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下部以灰黑色炭质千枚岩,含炭千枚岩和含炭粉砂质千枚岩为主,夹同色含碳千枚岩及灰绿色变质砂岩;上部为灰绿色绢云母砂质千枚岩、绢云母千枚岩及千枚状粉砂岩,夹少量碳质绢云母。为一套发育较完全的火山岩系。总厚度大于5582米。

震旦系为一套巨厚的复理石或类复理石火山质泥砂岩构造,分上下两个统。

下统细分为上施组和下坊组,上统称老虎塘组。境内除西南部外均有分布。上施组岩性为板岩夹变余砂岩、变余沉凝灰岩、时夹大理岩,盛产微古植物化石,厚度1570米。与下伏神山组整合接触。下坊组主要分布武功山区,为大理岩、砾岩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此即江西省新余式铁矿矿层层位)、炭质千枚岩,厚度330米。与下统上施组呈整合接触。上统(老虎塘组)岩性由深灰、灰绿色中厚层状变余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夹千枚岩组成,盛产微古植物化石,厚度430米。

下古生界寒武系寒武系为典型的浊积岩,由泥砂质碎屑组成类复理石构造。广布于境内西北部武功山、陈山,西南部五指峰一带,东部缺失该地层。地层的划分因未采获到断代化石,而是据岩性划分为下部、中部、上部三个岩性层。

下部(牛角河组)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岩性组。下组为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黑色板岩、层凝灰岩,顶部为硅质板岩,厚度大于456米;中组为板岩与砂岩互层,顶部夹硅质板岩,厚度242 ~ 434米; 上组为灰绿色巨厚层长石石英砂岩与板岩互层,顶部夹石煤透镜体,陈山一带为夹灰岩透镜体或钙质砂岩。厚度290 ~ 610米。258 吉安地区志图 2-1-1表 2-1-1境内地层划分简况界系统地层名称全新统联土于组(QJ 第更上莲塘组(QJ 四新中进贤组(Q?) 新系生统下赣县组(QJ 界上第三系头陂群(叽) 下第三系临江组(E2l) 新余组(I 白垩系上统南雄群(心) 下统铁牯岭群(瓦) 中上统周家源段(•) 生侏罗系中统罗凹组仃2]) 界下统林山群(J,.) 三叠系上统安源群(T3.) 安塘组(T3a) 下统大冶组(TQ 上统长兴组(P”) 二叠系龙潭组(PJ 下统茅口组(R”) 栖霞组(Plq) 古上上统船山组(c3c) 石炭系黄龙组(C*) 古下统大塘组(CG 梓山组(c“) 岩关组(C“) 横龙组(Gm) 华山岭组(GQ 生上统锡矿山组(D„) 三门滩组(DsQ 生余田桥组(D3.) 中棚组(d3j 界中统棋子桥组(D%) 跳马涧组(D”) 界泥盆系下统 260 吉安地区志注:i.----代表整合接触; .....代表假性整合接触; -----代表不整合接触; 丨丨丨丨丨代表地层缺失” 2.据江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G-5O-I (宜春幅)、G-50-H (新干幅)、G-5O-VD (永新幅)、G-5O-W (吉水幅),1:20万区测图幅,整理并简化。

中部(高滩组)可分为下、上两个岩性组。下组为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厚度570 - 950米; 上组为灰绿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砂质板岩,顶部为黑色条带状板岩,厚度849〜1410米。

上部(水石组)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岩性组。下组为灰绿色、灰黑色板岩、粉砂质板岩与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厚度555米;中组为灰色板岩夹长石石英砂岩,顶部为炭质板岩,厚度200米;上组为长石石英砂岩、砂岩与灰绿色板岩互层,顶部为夹灰岩透镜体,厚度680米。

奥陶系奥陶系仅分布于永新县境西部、西南部的満江(现永新县三湾乡抗江)、三湾乡石口、龙源口乡七溪岭及宁冈县境西、北部以及东南部边缘和遂川县境西部的滁洲、七岭、大汾、草林乡一带。为一套巨厚的类复理石浊积岩为主的沉积构造,产有丰富的笔石化石。分下、中、上三个统。

下统分爵山沟组、七溪岭组。爵山沟组岩性为变质砂岩夹板岩,厚度大于559米。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七溪岭组岩性为黑色硅质岩、灰薄层硅质板岩夹炭质板岩、砂岩。产两分对笔石化石, 厚度167 ~ 296米。

中统分龙溪组、江组。龙溪组岩性为灰黑色硅质板岩。产叉笔石、双头笔石化石,厚度165米;江组岩性为暗灰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板岩互层,间夹炭质板岩。产叉笔石化石,厚度I486米。

续表界系统地层名称上统志留系中统下统上统古下石口组(O3s) 奥陶系中统潮江组(O2h) 龙溪组(021) 古下统七溪岭组(0“ 生爵山沟组(Olg) 生上部水石组(G 3sh ) 界界寒武系中部高滩组(E 2gt ) 下部牛角河组(e,„ 上上统老虎塘组(ZJ 元元震旦系下统下坊组(Zlx) 古古上施组(Z„h) 界界神山组(Pt3sh„) 注: 1.------- ----代表整合接触; --代表假性整合接触; ----代表不整合接触; 1 1 1 1 丄代表地层缺失。 上统仅发育有下部石口组地层,而缺失上部蒲陇组,永新县石口为建阶层型点,即称石口组,岩性为变余砂岩与板岩,厚度212 -355米。产直笔石、栅笔石化石。

志留系吉安境内未见志留系地层出露分布。

上古生界泥盆系境内只发育有中泥盆统和上泥盆统地层。主要分布于武功山南麓、陈山南北两侧,以及永新、莲花、井冈山拿山乡、泰和桥头乡湛口、遂川禾源乡等地。

泥盆系中统分跳马涧组及棋子桥组。跳马涧组上部岩性为紫红色、灰黄色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粉砂岩;下部为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厚度161 -782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棋子桥组岩性为白云岩、页岩、砂岩,盛产腕足类化石,厚度26 - 104米。泥盆系上统在境内有两个沉积相,西南部、中部为浅海相地层,而东北部则为陆相地层。上统浅海相地层分余田桥组和锡矿山组。余田桥组岩性为灰绿色、 紫红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夹凝灰岩。产弓石燕、帐幕石燕等腕足动物化石,厚度110 -680米; 锡矿山组岩性为石英砂岩、页岩、泥灰岩。含赤铁矿1 ~ 5层(宁乡式铁矿矿层层位),盛产穹房贝、云南贝等腕足动物化石,厚度47 - 249米。上统陆相地层分中棚组及三门滩组。中棚组岩性为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粗砂岩和石英砾岩,厚度200米;三门滩组岩性为灰黄、灰紫色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和透镜状赤铁矿。产亚鳞木、斜方薄皮木等植物化石,厚度477米。

石炭系主要分布在莲花、安福、永新、遂川、井冈山拿山乡、峡江水边镇、吉水八都镇、吉安县敖城乡新居等向斜盆地的边缘。本系沉积和上泥盆统一样,由西向东由海相至海陆交互相至陆相依次沉积超复,在同一时期内有着不同特征的沉积组合。分上、下两个统。

下统下部依其沉积相不同分别命名为岩关组(海相)、黄龙组(海陆交互相)、华山岭组(陆相)。下统上部分别命名为大塘组(海陆交互相)、梓山组(陆相),它们是同期异相产物。岩关组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灰岩夹钙质页岩、砂岩,产假乌拉珊瑚,厚度50米;而与其同期异相的横龙组岩性为砂岩、粉砂岩、 页岩、钙质页岩,产擂鼓台始唱贝、亚鳞木等动植物化石,厚度103 ~ 360米;陆相的华山岭组其岩性则为紫红色页岩、砂岩,产亚鳞木化石,厚度452米。大塘组又可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称石磴子组,其岩性为灰黑色灰岩,产贵州珊瑚化石,厚度45米;中段称测水组,其岩性为凝灰质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夹劣质煤,底部为石英砾岩,产脉羊齿等植物化石,厚度大于175米。上段称梓门桥组,其岩性为灰色白云岩夹粉砂质页岩,产棚珊瑚化石,厚度大于20米;而与大塘组同期异相的陆相地层,称为梓山组,即梓山煤系,系其岩性为灰白、灰紫色中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炭质页岩和数层不稳定的薄煤层或煤线,产须羊齿、羊齿等植物化石,厚度128米。

上统划分为黄龙组和船山组。江西省内总称黄龙组(由于黄龙组和船山组两套地层系连续沉积,且均以灰岩为特点,缺乏标志层和明显地质界线,所以统一划分为黄龙组和船山组)。黄龙组岩性为灰、灰白色、淡红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灰岩,产珊瑚、类化石,厚度65〜185米;船山组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灰岩质纯,岩溶发育,盛产蜒类和珊瑚化石,厚度240 ~ 400米。

二叠系主要分布在莲花、安福、永新、井冈山、吉安等向斜盆地中,峡江、永丰、吉水等县有零星出露。整个二叠系地层岩性特征在境内十分稳定,分为上、下统。

下统分栖霞组和茅口组。栖霞组岩性为深灰、灰黑色中至厚层状、块状灰岩、含泥质、燧石条带和团块, 盛产珊瑚、蜒类等动物化石,厚度58 -320米,与石炭系上统成整合接触;茅口组岩性为灰色致密块状灰岩, 含燧石结核,下部发育有炭质页岩及薄层灰岩。局部地区上部有一套质纯的硅质岩、风化后成粉末状,形成粉石英(如安福洲湖粉石英矿即此),产乌鲁希腾贝、戟贝、希瓦格蜒等化石,厚度135 -750米。

上统分龙潭组和长兴组。龙潭组地层以赋煤为特征,共有30~40个煤层。分A,B,C三个煤组,形成煤系,三个煤组统称龙潭煤系,是境内赋存无烟煤的主要层位。该组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官山、老山、 狮子山、王潘里四个段。官山段岩性为灰黄、灰黑色中厚层粉砂岩、细砂岩夹炭质页岩及多个煤层,构成的煤组习称A煤组,产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厚度90 ~ 210米;老山段为灰色、紫红色细砂岩、炭质页岩夹多个煤层,构成的煤组习称B煤组,厚度23〜377米;狮子山段为灰色细粒石英砂岩,不含煤,习称狮子山砂岩,厚度20 -30米;王潘里段为灰色粉砂岩,细砂质泥岩夹24个煤层,煤层构成的煤组习称C煤组,厚度30〜206米。整个龙潭组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地层,它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长兴组岩性单一,为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习称长兴灰岩。产古蜒化石,厚度25〜270米。

综观境内整个古生界地层,产有多种沉积矿产,主要有锡矿山组的宁乡式铁矿;下石炭系梓山组的无烟煤;龙潭组的无烟煤;此外,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茅口组、长兴组等地层中的灰岩,均可作水泥灰岩或建筑石材。同时灰岩发育的地区还富含岩溶水。

中生界三叠系该时代地层分布在吉安、永新、莲花、新干、峡江、吉水、永丰等县。境内只存在上、下统地层。

下统大冶组为一套海相地层,其岩性上部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石英粉砂岩;中部为灰白厚层状白云岩、灰岩;下部为青灰色灰岩夹页岩,产克氏蛤、蛇菊石等动物化石,一般厚度300 - 500米,与二叠系呈假整合接触。

上统安源群,为海陆交互相地层,其岩性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产双壳类及真蕨类和苏铁类植物化石,厚度0〜821米。吉安县天河一带的安源煤系属陆相,称天河组,岩性为砂岩、泥岩夹煤层,局部地段含凝灰质岩石及凝灰质熔岩,产羽叶、蕨类等植物化石,厚度202 ~545米。中部为灰白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灰黑色砂质页岩、粉砂岩,产瓣鲍类化石,厚度36〜163米;下部为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及炭质泥岩夹烟煤层,底部为砾岩,厚度140 - 420米。与安源组同期异相的陆相地层称安塘组,安塘组主要分布在吉安县敖城、安塘、官田乡一带,另外在吉水螺田乡也有分布。安塘组岩性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火山碎屑岩、 炭质泥岩夹烟煤层,厚度100〜240米。三叠系上统地层分布地段是境内寻找烟煤的远景区段。

侏罗系该地层呈南北走向分布于吉水县文锋镇、葛山乡龙田至吉安县值夏一线东侧,以及呈北东走向分布在井冈山市拿山乡至吉安县敖城、官田乡和固江镇一线。但后一区段(拿山一固江)仅出露分布有下统地层,分为上、中、下统。

下统称林山群,岩性为黄褐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夹炭质页岩和劣质煤层,底部为砾岩。产大网羽叶和瓣鲍类化石,厚度H8 -605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中统称罗凹组,下部岩性为砖红色厚层状砾岩和砖红色砾岩与砂岩互层,厚度273. 4米;中部为灰白色、砖红色、杂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厚度659. 3米;上部为一套棕红、灰白色的杂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间夹石英砂岩,以及粉砂岩和粉砂质页岩,该上部地层的底部有一层厚度6米左右的棕红色厚层状砾岩、沙砾岩,厚度1932.2米。整个中统地层厚度2864.6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上统称周家源段,该地层以火山岩发育为特征,可分为下段和上段。下段岩性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紫红色、黄色凝灰岩,厚度91.1米;上段底部岩性为灰紫色角砾状含少量斑晶的流纹岩,少斑流纹岩之上为灰紫色少斑粗面安山岩,灰白、灰黄色薄层状少斑流纹岩夹球泡流纹岩,灰白、灰紫色局部含砾的少斑粗面安山岩、灰紫色、猪肝色角砾状少斑流纹岩,厚度104.1米。上统地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该地层出露分布在吉泰盆地和永新盆地中,其岀露分布面积达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岩性为一套巨厚层陆相红色碎屑岩系。蕴藏有岩盐、石膏、卤水等矿床。分为上、下统。

下统称铁牯岭群,其下部岩性为猪肝色粉砂岩、泥岩与黄白色沙砾岩互层;中部为紫红色粉砂岩夹黄褐色砂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及泥灰岩,产鱼及脊椎动物骨骼等化石,厚度165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上统称南雄群,其下部岩性为紫红色砾岩、沙砾岩夹砂岩,厚度455 - 863米;中部为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及沙砾岩,产恐龙蛋化石,厚度1133 ~ 2492米;上部为紫红色砾岩,沙砾岩夹砂岩,产恐龙蛋化石,厚大于1800米。 新生界第三系为红色岩系,陆相河流一湖泊沉积。分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

下第三系新余组,分布在境内东北角的新干县。其下部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状砾岩、沙砾岩夹中厚层粉砂质页岩,厚度317米;上部为砖红色中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长石砂岩,底端为砾岩,产湖花介、 似扭口螺、似雅座螺及直线叶肢介等化石,厚度363米。该地层中赋存岩盐(新干县大洋洲新居的岩盐矿即产于此层位中)。

下第三系临江组,该地层仅在新干县东北角小片零星分布,其岩性为灰绿色、灰白色薄层绢云页岩夹油页岩,泥质灰岩和粉砂质页岩,底部有一层中细砾岩。产小玻璃介、金星介等介形虫化石及膀胱螺、 扁卷螺等化石,厚度232米。

上第三系头陂群,该地层在境内零星分布于吉水黄桥乡、吉安凤凰墟山南、永丰坑田乡旺田。其岩性,下部为砾岩、沙砾岩;上部为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硅藻黏土岩。产械、栋、柿、樟、梅等植物化石。厚度 188 -344 米。

第四系本系均为未固结成岩的松散堆积层,其成因类型有残积一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残积一坡积层、洪积层在境内分布零星、厚度较薄、成分单调;而冲积层则广布于赣江及主要支流河谷地带,组成河漫滩及一、二、三、四、五级河流阶地。第四系分更新统和全新统。更新统又分为上、中、下三统。

下更新统河流沉积称赣县组,境内仅在万安罗塘乡赣江右岸有小段分布,沉积物为灰白色、棕黄色砾石层、红土及砂质充填黏结,厚度0.5米。中更新统河流冲积称进贤组,含河流冲积、洪积两种类型, 发育于赣江及各支流河谷上游区,组成河谷盆地二、三、四级阶地,岩性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上部为网纹红土,厚度3 ~15米;下部为灰白、黄、棕红色沙砾岩,厚度1〜15米。上更新统称莲塘组,主要分布于赣江河谷及其支流河谷地带,上部为黄色、棕红色黏土或亚黏土,有的含石英小砾或夹粉砂;下部为浅黄、棕黄色沙砾层,厚度1 ~ 15米。

全新统以河湖松散沉积物为主要代表,分布在赣江河谷及主要支流两岸,通称联土于组,其上部为浅褐、浅黄、棕黄色亚黏土,下部为沙砾石层,厚度1 ~ 16米。

岩浆岩吉安境内岩浆岩活动频繁,自晚远古至第四纪地质时期,除第三纪和第四纪(喜山期)不存在岩浆岩活动外,其他各地质时期均有岩浆岩活动,其中以晚奥陶世至志留纪(加里东期)和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燕山早期一燕山中期)为境内的主要岩浆活动期。各地质时代的岩浆活动以岩浆的侵入为主。各类侵入岩分布面积有3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境内总面积的11%〜12%。火山喷岀活动虽有,但不强烈,火山喷出岩在境内分布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仅占境内总面积的0.1% ~ 0. 2% ₒ各类侵入岩中以酸性一中酸性岩为主,而基性一超基性岩则十分罕见。在地理分布上,南部比北部发育,西部比东部发育,由北向南岩浆岩类活动时代逐渐变新,有的地段晚期的岩浆岩侵入到早期的岩浆岩体中,从而形成一种复式岩体。

晚元古代早期(晋宁晚期)岩浆岩类晋宁晚期的岩浆岩活动表现为海相火山喷发活动和超基性岩浆的侵入活动。晋宁晚期海相火山喷发活动所形成的火山岩为杏仁状安山玄武岩、细碧岩及角砾岩。它们赋存于上元古界神山群下段地层中。该地层主要分布于峡江县西北部的福民、仁和、戈坪乡一带,往北西方向延伸至新余市境内。晋宁晚期形成的基性与超基性岩有辉石角闪岩和角闪橄榄岩两种。前者见于新干县城上乡大桥至麦乡芦家岭一带,已知岩体有五处,统称大桥蓬岩体,其中较大者呈带状近南北向延伸,长4000米,宽400米左右, 小者面积约0.1平方公里;后者见于峡江县马埠乡深圳村南约1.5公里处,地表见有两处近东西向延伸的小岩瘤,总面积约0.2平方公里。

晚元古代晚期(澄江期)岩浆岩类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岩浆活动表现为海底火山喷发,境内安福、吉安、峡江、吉水、永丰县一带的“新余式”铁矿层上下均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分布,如吉安县油田乡井头附近,铁矿层之下有一层呈层状、 似层状、团块状夹于区域变质岩中的玄武岩及玄武质凝灰岩,延伸达20余公里。

早古生代岩浆岩类境内早古生代的加里东期运动表现极为强烈,它席卷整个早古生代及其以前的地层,强烈的构造运动,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从而形成原地型、半原地型混合花岗岩、混杂型花岗岩和侵入型花岗岩。

原地型混合花岗岩在境内有武功山及永丰县谭城一新干县潭丘乡海源岩体两个黑云母混合花岗岩体。 前者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后者约为110平方公里,这类岩浆岩亦与稀有、稀土元素成矿关系密切。

半原地型混合花岗岩在境内主要存在有遂川南风面和巾石两个混合黑云母花岗岩体。前者分布在遂川滁洲、七岭和营盘坏西侧,向西延入湘境,境内延伸长达30公里;后者出露在遂川境内的巾石岭脑, 为一规模很小的岩体。混杂型花岗岩的岩体均侵入到震旦一寒武纪地层中,部分岩体侵入到中奥陶纪地层中,形成时间要晚于前两种类型。

混杂型花岗岩的岩体均侵入到震旦一寒武纪地层中,部分岩体侵入到中奥陶世地层中,形成时间要晚于前两种类型。

混杂型花岗岩在境内主要有以下六个岩体:岩体名称岩石类型出露分布范围境内规模宁冈富斜花岗岩宁冈县东上乡东上一浆山连线以东 600平方公里荆竹山花岗二长岩湘赣边境,井冈山市长坪乡的仙口、江西坳、长坪 120平方公里汤湖花岗闪长岩遂川县高坪、汤湖、左安、南江、黄坑乡一带 400平方公里草林花岗二长岩遂川县草林乡约10平方公里路口黑云母花岗岩永新县城南18公里处龙源口乡的中仁、路口和白沙塘乡一带约30平方公里水浆富斜花岗岩永丰县水浆乡老马石一带约15平方公里侵入型花岗岩在境内分布较广,该类型花岗岩其岩体多呈中小型岩基及岩株产出,侵入于震旦纪、 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境内主要存在有以下五个岩体:岩体名称岩石类型出露分布范围境内规模山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安福县城北15公里处的山庄乡 120平方公里尼山花岗二长岩安福县城北东20公里处的瓜畲乡尼山 1.5平方公里桥南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永丰县城南东4公里处的桥南乡 55平方公里莲花顶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遂川县汤湖乡莲花顶一带 57平方公里牛头寨细粒白云母花岗岩遂川县草林与南江两乡交界处的牛头寨 14平方公里晚古生代岩浆岩类晚古生代境内既有岩浆侵入活动同时还有地台型海相火山活动。 侵入岩类境内仅见二叠纪侵入岩类。

二叠纪侵入岩二叠纪(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的特征是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与围岩界限清楚, 接触面多呈波状和树枝状,其形状多向外倾,倾角30°〜50。,与沉积岩接触地段有硅化、角岩化、绢云母化,部分为红柱石和堇青石角岩化。该时期的侵入岩在境内主要有以下三个岩体:岩体名称岩石类型出露分布范围境内规模麦壑细粒石英闪长岩新干县麦鉛乡至七琴乡一带 150平方公里英云闪长岩金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峡江县西面的金江乡城上、金滩及罗田乡一带 164平方公里芳洲中细粒黑云母峡江县戈坪乡芳洲一带 9平方公里花岗闪长岩火山岩类晚古生代火山活动在境内规模不大,范围不广,分布零星,但活动时间延续较长。在泥盆纪、石炭纪发现有属台地型间歇性的海相火山活动。它们多分布在坳陷扩张的地区,一般受深断裂控制。在二叠纪未发现火山活动。

1. 泥盆纪火山岩在泥盆纪由陆相向海陆交互和海相转变时,升降运动最为频繁,扩展最为激烈, 一般都有火山活动。在遂川草林、禾源、珠田乡之间和泰和桥头乡、马市与早禾市镇之间的中泥盆统棋子桥底部,均夹有一层至多层火山岩,岩性为凝灰岩和英安岩。

2. 石炭纪火山岩永丰藤田于梓山组中见安山玄武岩及安山玲岩。

中生代岩浆岩类侵入岩中生代侵入岩类遍于全境。

1-早一中三叠世的侵入岩该期侵入岩的地质特征与华力西晚期侵入岩地质特征基本一致,在境内仅有中村岩体,它出露在永丰上溪乡、中村乡和灵华山一带,岩体作岩株产出,侵入到震旦系地层中, 面积75〜80平方公里,岩性为二长花岗岩。

2.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燕山早期第一阶段)侵入岩该阶段的岩浆活动以各种类型的酸性岩浆侵入占主导地位。岩浆的侵入活动受深大断裂的控制,岩体沿断裂分布,在境内主要存在以下六个岩体:岩体名称岩石类型出露分布范围境内规模东固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吉安县与兴国县交界处东固镇一带 110平方公里水浆黑云母花岗岩永丰县水浆乡羊石山一带 40平方公里青龙山黑云母花岗岩安福县与宜春交界的明月山、青龙山一带 135平方公里泥湖黑云母花岗岩宁冈县与湖南交界的东上乡石峰仙一带 40平方公里弹前黑云母花岗岩万安县弹前乡一遂川县巾石乡一带 650平方公里淋洋黑云母花岗岩遂川县营盘士于、戴家铺、七岭、滁洲乡一带 35平方公里 3. 中侏罗世(燕山早期第二阶段)侵入岩燕山早期第二阶段的岩浆活动是在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基础上加剧,形成更大规模、更广泛的酸性岩类,岩石以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为主,多为小岩体;岩体以岩瘤为主,少数为岩株。岩体大部分是继承叠加在早侏罗世花岗岩体之上,与早侏罗世花岗岩的空间位置分布一致,仅部分呈独立岩体产出,这阶段的侵入岩主要分布在遂川,此外安福和永丰也有零星分布。

在继早侏罗世形成的遂川弹前黑云母花岗岩基之后,继承发育形成17个花岗岩岩瘤,分别是白石岗、黄道平、寨头脑、荷树萇、大坑、东坑、山丫山东、城背、河洞、东水10个二云母花岗岩岩株和小木坑、禾坪、湖洋里、笑天园、大岭下5个黑云母花岗岩岩瘤以及虎湃、南五指峰2个花岗斑岩岩瘤。在早侏罗世形成的青龙山黑云母花岗岩岩基中分布有明月山、浒坑2个黑云母花岗岩岩瘤。此外在加里东晚期形成的荆竹山花岗二长岩体中也分布有仙口和江西坳2个黑云母花岗岩小岩株;再者在武功山混合岩体中分布有本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徐家源二云母花岗岩枝,泥湖坳白云母花岗岩岩枝,野鸡潭白云母花岗岩岩枝,画眉城二云母花岗岩岩枝;另外还有峡江西坑二云母花岗岩岩枝、永丰中村黑云母花岗岩岩枝。

4. 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燕山中期)侵入岩该期岩浆活动远不及早期强烈,但其岩石种类齐全, 既有酸性一中酸性侵入岩,又有基性一超基性侵入岩。本期岩浆活动可划分为晚侏罗世(燕山中期第一阶段)和早白垩世(燕山中期第二阶段)。

晚侏罗世的酸性侵入岩在境内主要存在以下五个岩体:岩体名称岩石类型出露分布范围境内规模玉华山花岗斑岩分布在新干县玉华山一七琴乡一带 300平方公里新和二云母花岗岩分布在吉水县新和乡一带约8平方公里芦溪岭花岗闪长斑岩吉水县城东2公里处的文峰镇芦溪岭 1.2平方公里弹前黑云母花岗岩遂川县弹前乡 1平方公里七琴石英二长岩新干县七琴乡西约4公里处 1平方公里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不发育,仅在永丰沙溪乡南东2公里处的上带见有辉绿岩作岩脉呈北东一南西走向侵入震旦系地层中,岩脉长约2000米。以及在遂川大汾乡北部的东坑坳附近,见一成北西一南东走向、长约近千米、宽小于io•米的橄榄岩侵入寒武系地层中。岩脉强烈自变质岩为蛇纹岩或滑石蛇纹岩。

火山岩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发育: 1. 三叠纪火山岩类仅见于吉安县安塘乡一带有火山岩分布。岩石为橄榄玄武岩呈层状夹入上三叠统煤系地层中,破坏并吞噬部分煤层。

2. 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类晚侏罗世境内有较强烈的海底火山喷出活动,当时境内处于峡江一广丰火山岩带中,经抚州的广丰,延入浙江和福建,与闽浙火山岩相连。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安山岩一英安岩一流纹岩系列。出露分布在境内的晚侏罗世周家源组上段地层。

3. 晚白垩世火山岩类晚白垩世岩浆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火山喷发,在泰和芦源、三都和吉安市螺丝山、禾埠乡的禾埠桥、吉安县樟山乡奶奶庙以及万安百嘉乡附近、安福洲湖乡东侧等地,见有橄榄玄武岩、方沸粗玄岩夹于南雄组中下部地层中。

地质构造大地构造格架境内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褶皱系的东北域,次级构造单元为:武功山一玉华山隆断束、吉安一泰和凹陷、井冈山一陈山隆断束、永丰一抚州广丰坳断束,这四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构成吉安地区大地构造格架。

地壳发展及构造演化史境内地壳演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演化时期或相应的构造运动旋回。

晚元古代发展时期(晋宁一澄江旋回)该时期境内地壳处于强烈下陷沉降的地槽发展过程,沉积出一套巨厚的火山质、泥沙质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的地层(神山群)。

早古生代发展时期(加里东旋回)该时期境内仍为地槽发展阶段,晚奥陶世末加里东运动I幕表现为地块上隆,使志留纪沉积短暂乃至缺失该地层沉积,至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II幕(主幕)地槽强烈褶皱回返,结束境内地槽发展历史。受加里东运动主幕所致,境内震旦系一奥陶系地层形成强烈紧闭的线状褶皱,断裂亦较发育,岩石经受区域变质,一般为绿片岩相,部分地区为角闪岩相,并有较多的混合岩及混合岩化作用。加里东构造旋回另一重要特点,是岩浆岩活动表现十分强烈,特别是加里东构造旋回晚期有大规模的酸性一中酸性岩浆侵入,这一点已反映在岩浆岩一节中。

晩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发展时期(华力西期一印支期)该时期境内为地台发展时期,地壳相对稳定,该期构造运动的主幕为印支旋回。在中泥盆世一早三叠世,基本上是大陆转化为海域的过程,此由中泥盆世一早三叠世沉积岩系反映为一个巨大的海相沉积旋回充分得到说明。其间仅早二叠世末有过短暂的海退时期,局部地段(即西起莲花界化城经琴水镇一安福瓜畲-吉水葛山-东至吉水阜田一线)处于滨海环境,沉积晚二叠世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地层(龙潭煤系)。此后接着又沦为浅水区,至早三叠世沉积一套海相碳酸盐和泥沙质建造,以致华力西旋回与印支旋回由于缺乏沉积间断,而难以截然划分。早三叠世末发生印支主幕的强烈构造运动,其间缺少中三叠世沉积,使上三叠统安源组与下三叠统大冶组呈明显角度不整合接触。此外该发展时期岩浆活动不强烈,该时期的岩浆岩仅有永丰中村的二长花岗岩。

晚三叠世一第四纪发展时期(燕山期一喜山期)境内经历印支旋回主幕进入燕山期后,又转为陆地,这也反映在沉积建造上,自晚三叠世开始,除个别地段(吉安天河)有晚三叠世早期滨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外,一般都为陆相粗屑含煤建造,并渐变为巨厚的陆相红色盆地型沉积。晚三叠世后,境内虽演化为陆地,但地壳运动却显著加强,一是反映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各地层间不整合接触关系,据此可划分出若干个构造幕;另一标志是有大规模的燕山期岩浆活动,形成丰富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这标志着地壳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地洼阶段。

构造变形不同的地质构造发展阶段的构造形变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境内地槽发展阶段,以强烈褶皱为主,形成一系列紧密线型褶皱,断裂相对不甚发育或居于次要地位;地台发展阶段,以大型隆起、坳陷和宽展型褶皱为主,部分为过渡型褶皱,断裂也较为发育;地洼发展阶段(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形变独具特色,以强烈断块作用为主,断裂发育,形成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断陷盆地和断裂隆起,褶皱微弱。

褶皱分基底褶皱、盖层褶皱及地洼断陷盆地与坳曲。

基底褶皱主要由震旦系一奥陶系地层所形成,构造复杂,褶皱强烈,同斜紧闭褶皱极发育,见有武功山复背斜(包括陈山复背斜)、万洋山复向斜、吉安县天河一万安潞田复背斜、峡江城上复向斜、泰和沙村一赣县韩坊复向斜、吉安东固一赣县长洛复背斜。

盖层褶皱为中泥盆统一下三叠统地层形成,其主导构造方向往往为基底构造线斜交,多呈北东或北东东方向,以宽展型褶皱为主。见有莲花复向斜、安福彭坊复背斜、永新一吉安县花桥复向斜、吉安县安塘复向斜、吉水富滩复背斜、万安陈家向斜、永丰藤田向斜、泰和茶芜向斜。

地洼断陷盆地与坳曲由晚三叠世一第四纪地层形成,盆地呈北东一北北东向展布,盆地形态和延伸方向,受主要断裂方向或不同方向断裂所限制的地块形状的控制。盆地中堆积着巨厚的陆相红色、杂色碎屑建造,一般厚度达千米以上,局部达数千米,除少数坳陷盆地外,绝大多数为断陷单斜盆地或箕状盆地。见有抚州一永丰盆地,吉(安)一泰(和)盆地两个盆地。

断裂主要记叙深断裂和大断裂,其他断裂为数众多,难以一一记述。

深断裂普遍规模甚大,走向延长多数可达数百公里,常切穿硅铝层深入到硅镁层或进入上地幔。沿断裂或其附近常有基性或超基性岩分布。普遍有长期发展、多次活动的特点,在其附近曾发生过不同烈度的地震,并有温泉、地热点沿断裂线分布。穿过境内的深断裂有两条:一为遂川一德兴深断裂,该断裂南西端延入邻省,省内延伸约540公里;另一为新干至湖口深断裂(习称赣江大断裂),该断裂北起湖口, 经新建、新干至吉水,南延部分为吉泰盆地红层覆盖,南延至崇义,斜列断续展布,南北长达600余公里, 断面多向南东东方向倾斜,倾角较陡。

大断裂规模相对较大,走向延伸长多在100公里以上,深入基底但并不切穿基底。往往对小型岩浆带或矿带与矿田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大断裂均不切穿硅铝层。境内所见大断裂有四条:分别为遂川(黄坳)大断裂、崇义一万安大断裂、永新文竹一峡江大断裂、吉水大断裂。崇义一万安大断裂,总体呈北东向延伸,部分地段(崇义一带)偏转为北北东向,南西延出省外,省区延长约150公里;永新文竹一峡江大断裂作北东东一北东向延伸,南西端延入湘省茶陵县境,省区延长约170公里,控制吉一泰盆地北缘及红层的沉积。吉水大断裂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北西向张剪性斜移正断层平行排列组成,延伸约90公里。

第二节地貌地貌基本特征吉安境内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整个地势由边缘山地到赣江河谷,徐徐倾斜,逐级降低, 往北东方向逐渐平坦。境内溪流河川、水系网络酷似叶脉,整个地貌宛如朝北东向开口的树叶状盆地。 其间还镶嵌有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断陷(拗)盆地与河谷阶地。这些镶嵌小盆地,均从盆地中心,由里向外,程度不同地发育有平原、阶地、岗台地、丘陵和山地;呈现出不规则状的大环套小环的波状形镶嵌结构的自然景观。同时总的格局具有区域的过渡性、结构的多层性和类型的多样性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受以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为基本特征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呈断块隆起的山地与呈断陷(拗)沉降的盆地大多呈北东向相间展布。在剖面形态上呈波状起伏,波峰与波谷相间出现,水系切割山体与盆地沟通,把各种地貌类型相互联结起来,使地貌波表现更为明显(图2-1-2)。地貌形态组合的对照性也极为强烈,并被北东向及北西向与东西向构造活动性断裂分割为北东成条,北西和东西成块的格局,构成吉安境内地貌的基本特征。④ 诸广山猫鼻葭支脉⑤ 诸广山斗笠脑支脉① 万洋山石人公支脉② 万洋山白鹤仙一笠麻顶支脉③ 万洋山莲花顶一^仙支脉图 2-1-2 地貌类型吉安境内地貌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指标与划分原则,可分为地貌成因类型和地貌形态类型。按其地貌成因来说属流水地貌。按其地貌形态不同,以海拔标高和相对高度结合位分类指标,参照中国地貌图的《山岳分类表》及吉安境内地貌的实际情况,可将境内地貌形态类型划分为中山、低山、高丘、低丘、 岗阜台地、河谷平原、谷盆地七种类型,见表2-1-2,表2-1-3。 中山面积为2010.49平方公里,占境内国土总面积的7.6%。主要分布于莲花、永新、宁冈、井冈山、 遂川的西部边缘;遂川的南部边缘以及莲花、安福的北部边缘。这些地段的中山山体规模较大,绵延性较好,且都存在多个海拔高程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其次分布在新干的东北隅、永丰的西南部及泰和的西南部。这些地段的中山山体,规模较小,往往仅有单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它们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多处于隆断束或隆褶断束带部位中的背斜构造轴部或断裂带的位置上,属隆起部位。在这样的构造部位上, 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甚至发育有深大断裂。受断裂构造所致,形成山高谷深、坡势陡峭的地形特征。出露分布岩石主要为酸性岩浆岩的花岗岩类岩石或震旦系和寒武系的石英岩、板岩、片岩,这些岩石质地坚硬、抗风化力强,不易遭剥蚀。中山区由于山高坡陡且气候湿润,经常为云雾笼罩,日照偏短。

表2-1-2 吉安境内地貌类型分类指标山地丘陵岗阜台地盆谷地指标中山低山高丘低丘河谷平原盆地海拔(米) 1000 - 2000 500 ~ 1000 200-500 100 ~ 200 50 ~ 100 <50 <50相对髙度(米) >500 200 ~500 50-200 30-50 10-30 <10 <10 坡度角 >30° 24° ~30° 18° ~22。 18° 〜22。 3° ~6° <3° <3° 低山面积为5766.18平方公里,占境内国土面积的21.9%₀广泛沿吉泰盆地的四周分布,形成盆缘,少数呈残山状居于中部红层丘陵地带(玉华山、东山脑、嵩华、太乐峰、三尖峰等),以遂川、安福、泰和、永丰、莲花、吉水等县面积较大。这些山地构成吉泰盆地的第二外缘。山体纵横交错,各处因出露分布地层不同,岩性不一,山顶依不同岩性而呈尖棱状或浑圆状,起伏较之中山和缓。吉泰盆地内的大小溪河,多发育于低山地带。

高丘面积为4797.89平方公里,占境内国土面积的18.92%。广泛分布在境内中部地带,多与低山相接或镶嵌.构成吉泰盆地第一外缘(盆缘)。丘顶呈垄状和馒头状,丘间发育树枝状溪流,溪流汇合处常为各类中小型水库所在地,或具有修较大水库的地形条件。高丘地带的岩石主要为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的砂岩、页岩、泥灰岩、灰岩以及煤系地层,也有白垩系不同时期的紫红色沙砾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等。由于流水和风化作用强烈,多有轻度面蚀现象。

低丘面积为7135.13平方公里,占境内国土面积的27.1%,是境内面积最大的一种地貌类型。各县均有分布,特别是吉泰盆地的八县一市多成带成片。地层微倾,地形波状起伏,丘顶呈浑圆的馒头状。 岩石多为白垩系不同时期的红色沙砾岩、砾岩和紫红色砂岩、沙砾岩以及第四系红色黏土。也有少部分花岗岩和泥质岩。这种地貌类型构成吉泰盆地的主体。由于盆地内的岩石多呈红色,所以盆地也有“红盆”之称。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和风化作用强烈,丘陵表面多覆一层风化后残留下来的砾石或裸露、半裸露的基底岩石。由粉砂岩和砂页岩形成的低丘,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轻微,一些地势平坦、水源较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域,已开垦种植了果木或辟为农田。

岗阜台地岗阜台地包括低丘向河谷延伸部分的岗地和由河流流水冲积物堆积而成的洪积、冲积台地(河谷阶地)两大部分,面积1970.64平方公里,占境内国土总面积的7.5%,均沿赣江及主要支流两岸呈带状分布。境内的城镇和一些较大的村落、居民点多分布在岗阜台地地带。岗阜台地的地表大多具有较厚的红土层、质地黏重,不易透水,加之人类活动的频繁影响,极易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同时由于坡度平缓,土层较厚,在水源条件好的地域,较易垦为农田或园地。

盆谷地盆谷地系指印支运动以后的继承复合性断陷盆谷地,四周为低山、高丘所包围,盆地呈圆形,周围小溪汇入盆地,形成辐射状水系。面积为148.22平方公里,占境内国土总面积的0,6%₀主要分布在吉安县、吉水、峡江、泰和及永新、宁冈、井冈山等县(市)。

河谷平原按其规模大小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干流谷地和溪流谷地两大类。面积为4504.58平方公里, 占境内国土总面积的17.1%。各县(市)均有分布。干流谷地由赣江及主要支流冲积而成,组成物质为亚砂土、亚黏土、局部低洼地段富集黏土。这里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是境内主要种植业区域;溪流谷地由山丘间溪河冲积而成,冲积层较薄,在高大山体遮蔽下,日照时间少,温度偏低,耕种受到一定限制。表2-1-3 吉安地区地貌形态类型构成单位:平方公里平原、盆谷及岗阜台地丘陵山地类别国土占国土占国土占国土县(市总面积小计总面积河谷平原盆谷地岗阜台地小计总面积低丘高丘小计总面积低山中山 (%) (%) (%) 吉安市 508.89 405.84 79.70 157.62 --- 24& 22 85.10 16.70 85.10 --- 17.95 3.60 17.95 ---吉安县 2751.16 946.50 34.40 589.32 21.59 335.59 1541.97 56. 10 1107.31 434.66 262.69 9.50 255.45 7.24吉水县 2708.87 1039.70 3& 40 776.98 9.66 253.05 1329.17 49.10 965.48 363.69 340.00 12.50 388.18 1.82峡江县 1287.13 357.59 27.80 299.60 9.75 48.24 900.82 70.00 757.13 143.69 29.02 8.20 2& 35 0.67新干县 1248.29 459.66 36.80 418.91 --- 40.75 537.56 43. 10 378.43 159.13 251.07 20.10 185.64 65.43 永丰县 2695.08 530.31 19.70 370.35 --- 159.96 1445.16 53.60 971.95 473.21 719.61 26.70 541.18 178.43 泰和县 2665.41 832.08 31.20 529.29 5.67 300.12 1252.97 47.00 776.88 476.09 580.36 21.80 548.99 31.37 遂川县 3101.89 220.28 7.10 191.21 --- 29.08 1203.34 38.80 364.10 839.24 1678.27 54. 10 1223.85 454.42 万安县 2046.43 278.83 13.60 242.77 --- 36.05 1318.35 64.40 848.60 469.75 449.25 22.00 412.00 37.25 安福县 2793.15 642.52 23.00 468.65 --- 173.87 1061.94 38.00 555.21 506.73 1088.69 39.00 777.44 311.25 永新县 2194.57 628.65 28.60 275.47 95.35 257.82 626.78 28.60 215.90 410.88 939.14 42.80 617.07 322.07 莲花县 1062.06 185.29 17.50 116.78 --- 68.52 370.13 34.80 84.90 285.23 506.64 47.70 414.52 92.12 宁冈县 609.03 42.99 7.00 35.28 2.50 5.21 229.96 37.80 18.67 211.29 336.08 55.22 230.78 105.30井冈山市 660.87 53.20 8.10 35.34 3.70 16.16 29.77 4.50 5.47 24.30 577.90 87.40 174.78 403.12 全区合计 26333.13 6623.44 25.20 4504.58 148.22 1970.64 11933.02 45.30 7135.13 4797.89 7776.67 29.50 5766.18 2010.49注:据全区坡地资源调查资料(莲花县1992年8月划归萍乡市管辖)。第三节山地丘陵吉安属丘山地貌类型区。境内除北隅新干县北端的三湖镇、大洋洲、荷蒲乡赣江出境地段的赣江东西两岸地势较低外,其余边缘均为山体环绕。境内海拔高程在500米以上、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山岭有400余座,这些山岭的山脊线与地质构造线大体吻合,背斜成山,向斜为谷,岭谷相间,脉络颇为清晰。

境内山体主要由两大山脉构成:赣江西部为罗霄山脉,东部为零山山脉。罗霄山脉为武功山、万洋山、 诸广山的统称,耸峙于赣湘边境,是南岭中部大庾岭的北支。整个山脉走向大致呈北北东一南南西向,其西北部和西南部盘踞着武功山和万洋山,为赣、湘两省的天然屏障。诸广山余脉则横亘于南,是吉安地区与赣州地区的界岭以及遂川江与上犹江的分水岭。这三段山脉相互近于平行,皆成北北东一南南西走向,并与其集合体罗霄山脉的总走向呈微角度相交,构成边幕式叠瓦状排列。在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南侧还存在罗霄山脉的一大支脉陈山;而零山山脉的玉华山、高龙山、东固山等山体连成不规则的月牙形绵延于区境东部和东南部;从而构成境内山脉整体轮廓冻、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的地势。境内最高点是罗霄山脉南段万洋山主峰南风面,海拔2120.4米,为全省第二高峰(见表2-14);境内海拔500米以下的主要山峰见表 2-1-5ₒ境内最低点在漂江汇入赣江入口处南岸的新干县刘坊一带,海拔25米。

罗霄山脉武功山亦称武公山。据清光绪元年版《吉安府志》载:“武功山在安福县西,根盘八百里,跨吉袁两郡,界接长沙,最高者为白鹤峰”。相传晋时有武氏夫妇修仙炼丹于此山,因此名武公山。南朝陈武帝时王师在此平侯景之乱,遂更今名。该山位于罗霄山脉北段。山体呈北东东一北东向,西起湖南茶陵、攸县交界的杨柳山、岩公山,东至新干与宜春地区的清江、丰城之交的玉华山,逶迤延绵长达290公里。境内长达140公里;展布范围介于莲花、安福、吉安、峡江、新干县之间。该山发育于罗霄山脉一零山褶皱带中的武功山一玉华山隆起区。大约在4.4亿年以前,赣西湘东曾是一片地质上称之为“赣湘岛海”的海区,当时武功山就是呈东西向伸入该海域长达150公里的半岛,嗣后随着周围海区的隆起而上升成为山地。山体主要由震旦系变余砂岩、沙砾岩、硅质岩、泥岩、灰岩,寒武系灰岩、硅质岩、板岩、页岩、粉砂岩及一些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组成,并有奥陶纪黑云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叠纪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闪长石等岩类侵入。

武功山是吉安地区与萍乡市、宜春地区及新余市的界岭。海拔标高一般在800 ~ 1200米,整个山体在地貌形态上构成中山一低山区。武功山的主峰金顶(白鹤峰)海拔1918.3米,居于安福西北,是安福与萍乡市的界岭。其他的主要山峰自西而东还有萍乡与莲花间的棋盘石山,海拔H57米;莲花与安福间的高天岩,海拔1275米;吉安与新余间的九龙山,海拔1699米。山岭的海拔高程显示出西高东低的总体变化趋势。武功山还是区境北部赣江一级支流禾水与武功山北麓的赣江一级支流袁水的分水岭。

万洋山万洋山古称石含山,又作万阳山,居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从主峰南风面向北北东和南南西两个方向延伸。一是从南风面向北北东方向经遂川县边境的暗尾垄、江西坳等峰延伸至井冈山市,再经井冈山、宁冈、永新3县(市)交界处的正尾坑后进入永新境内,最后止于吉安县境,绵亘达115 公里。另一方向则是从南风面向南南西方向经遂川县边境的湖洋顶、秀风仙、交界岭等峰伸入湖南境内,称八面山,绵亘达85公里。万洋山主脉遂川、井冈山、宁冈段山峰的海拔一般在1200米以上。并且还存在三个主要支脉:一是石人公支脉,该支脉是从万洋山主脉的赵公亭至平水山一带向北东的分支经井冈山市境至遂川县边境的严岭峰、石人公向泰和、万安两县边界延伸,绵亘80公里,为蜀水和禾水的分水岭;二是白鹤仙一笠麻顶支脉,该支脉从万洋山主脉遂川县境的交界岭附近向北东方向分一支至天子地、古楼仙一带,折转北东经白鹤仙、笠麻顶、十八排等峰进入万安境内,该支脉东段为遂川江与蜀水的分水岭;三是莲花顶一佛祖仙支脉,该支脉从古楼仙附近向北东延伸至大山冈、涂峰仙一带,折转北东经莲花顶等峰至佛祖仙,延伸40公里,为遂川江上游左右两溪之分水岭。万洋山展布于永新、宁冈、井凶山、遂川、万安、吉安县及湖南鄢县、桂东等县(市)之间。它发育于罗霄一零山褶皱带内的万洋一诸广复式向斜之中,山体主要由寒武系灰岩、硅质岩、板岩、页岩、粉砂岩,泥盆系的砾岩、砂岩、页岩、沙砾岩及一些奥陶系石炭系等构成。

万洋山主脉雄踞于遂川县与湖南郦县之间的南风面,海拔2120.4米,为境内最高峰。其他山峰主要有井冈山、宁冈、湖南郦县间的八面山,海拔1483.9米;井冈山的五指峰,海拔1586米;井冈山、永新间的金狮面,海拔1560.6米;宁冈与湖南茶陵间的石峰仙,海拔1344米;井冈山、湖南鄢县间的双马石,海拔1286米;井冈山、宁冈间的黄洋界,海拔1254米;永新境内的猴里石,海拔为1252米;莲花、湖南茶陵间的荷树坡,海拔1148米;井冈山、遂川间的石垄圳,海拔1045米;井冈山的桐木岭,海拔866米。

耸立于万洋山北端的井冈山,山势险峻,在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尤其是著名的黄洋界、八面山、 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等五大哨口,屹立于井冈山中心茨坪周围,扼守着旧时进出井冈山的5条山道, 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

诸广山诸广山为罗霄山脉南段,紧接万洋山南端,起于罗霄山脉的烂泥湖、杨何顶一带,山体呈北北东向,延伸入赣州地区的崇义、上犹及湖南的桂东、汝城等地之间,长93公里。境内只有12公里。诸广山有两条主要支脉。一是斗笠脑支脉,该支脉从诸广山北段的烂泥湖分一支,沿区境东南边界延伸, 经遂川县境的石笋顶、斗笠脑、巾石岭等峰迤于万安县的青山峰一带,绵亘105公里,为遂川江与上犹江的分水岭。另一条是猫鼻萇支脉,该支脉从诸广山北段的杨何顶向北东经乌石味、猫鼻萇延至遂川县南江乡南江口西侧,长30公里,为左溪河与大沙水的分水岭。

诸广山发育于罗霄一零山褶皱带中的万洋一诸广复式向斜南段,山体主要由寒武系硅质岩、灰岩、 板岩、页岩、粉砂岩,奥陶系的泥岩、灰岩,白云岩、页岩、粉砂岩及一些泥盆系组成。并有多期岩浆岩侵入,包括奥陶纪的中细粒角闪辉长岩、中细粒角闪辉石岩;志留纪的角闪石英二长闪石岩、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角闪英云闪长岩、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钾长花岗岩、二云二长花岗岩;三叠纪的角闪黑云闪长岩、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二云钾长花岗岩、白云二长花岗岩;中侏罗世的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钾长花岗岩、黑云文象钾长花岗岩;晚侏罗世的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钾长)花岗岩、二云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的白云碱长花岗岩、二云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等。

诸广山地势较高,多数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境内主要山峰有遂川、赣州上犹间的五指峰,轿子顶、乌石睐,海拔分别为1607.6米、1423米、1275米;遂川、赣州南康间的斗笠脑,海拔1022米。

陈山陈山系罗霄山脉的支脉,居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南侧,位于安福县境西部,山体作北东走向, 西起莲花县升坊,东至安福县城南侧的下路。绵亘65公里。该山体由罗霄山脉一零山褶皱带中的陈山复背斜构成。山体的岩石主要由寒武系的长石石英砂岩、硅质岩、板岩、灰岩和泥盆系的石英砂岩、石英砾岩组成。山体主峰禾山海拔1391.3米,其他地段海拔标高多在400〜700米,形成以低山为主的低山一高丘地貌。山体的南西段为永新县和莲花县的界岭,山体的北东段为安福县的洋溪乡、严田乡、横龙乡与安福县彭坊乡、柘田乡的界岭。

零山山脉零山山脉纵列境内东南部丘陵中,呈北北东一南南西向南北伸展。分水岭线南起赣州地区兴国县莲塘,由北北东向延展20公里便通过永丰县君埠和中村两乡,长达45公里。嗣后继续往北北东向延展, 经过抚州的大王山直至崇仁,走向长180公里。境内赣江以东的山岭皆居于零山山脉的西麓。

零山山脉发育于罗霄一零山褶皱带中的零山一九连山隆起区北段,主要由震旦系的变质砂岩、板岩等构成,并有三叠纪的钾长花岗岩,早侏罗世的黑云二长花岗岩,中侏罗世的黑云二长花岗岩、二云钾长花岗岩,晚侏罗世的二云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的碎斑花岗斑岩、碎斑熔岩等岩石侵入。

零山山脉西麓南段(泰和县老营盘一永丰县上固)是以吉安县东固为中心的东固山区。零主要山峰有新干与清江、丰城3县(市)交界处的玉华山,海拔1169.1米;永丰、抚州宁都间的灵华山,海拔1455 米;吉安县、赣州兴国间的大乌山,海拔1204.5米;泰和、赣州兴国间的十八排,海拔1176米; 境内丘陵中,除有低山、高丘、低丘和岗地等地貌类型外,还错落着较多的大小盆地。其中较大的为吉泰盆地(4500平方公里)、永新盆地(520平方公里)等。这些盆地镶嵌于丘陵之间,盆地内水泊交错, 耕地连片,历来是粮油的重要生产基地。

表2-1" 吉安地区境内主要山峰一览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白鹤峰是著名的道教丛林,有葛仙坛、鹤峰庵、炼丹池等古迹。南宋丞相文天祥亲书 “葛仙坛”匾悬于坛上。始建于晋的“鹤峰安福县大布乡南山村东北庵”是金顶的主要道教建筑,现存古坊一座, 白鹤峰部约15公里处长源村境上有“白鹤峰”三个大字,为明末大书法家吴 (金顶) 内。东临泰山乡,西北面 1918.3 云所书。坊后有20世纪80年代后重建的道与萍乡交界,南北走向。 观一座。山顶全是高山草甸地。山体内蕴为武功山最高峰藏着丰富的鹄砂。相传晋朝时,有一白鹤真人从金陵前来武功山修炼,拜葛洪为师,后得道成仙,化作一只白鹤飘然而去,后人把他修炼的地方名为“白鹤峰” 鸡冠岩安福县大布乡东北部长源 1902 又名鸡公岩。山顶有一巨石,形似鸡冠, 村境内,北与萍乡市交界故名鸡婆岩安福县大布乡东北部长源 1720 山上有一巨石,形似鸡婆进笼,故名村境内安福县泰山乡泰山村西北植被松、杉。因山高岩多,悬崖哨壁,矗立云千丈岩部20.5公里文家村境内, 1720 端,故名西与萍乡市交界,南北走向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主脉及其支脉山峰平旷,为武功山第二草甸区,面积2万余亩,据安福县旧县志记载:“九龙山万山环绕, 竹木苍郁。”明人朱仲廉在《九龙山志后叙》中称:“九龙为武功最胜之处,然以其地险绝,必安福县大布乡北部芦台村经鸟道,践猿狄始得至,故车尘马迹多所不九龙山境内。北与萍乡市交界, 1699 通。惟仙客禅徒穷幽缱险者,得集于此。”明东西走向嘉靖间,有游僧宁州自湖南安仁来,与县籍僧人天文共建“胜佛禅林”。徐霞客游武功山时,曾宿于寺中,后毁于战火。寺南有“二仙洞”,相传为葛玄、葛洪藏经之所。寺后遗有 18座佛塔及骆驼石、鹦鹉石等名胜杨思墓为武功山脉自然景观的精华,以雄秀安福县泰山、章庄二乡交著称。有一名为“石笋崖”的石峰从200多界处,东接明月山,北与萍米的深谷中拔地而起,直插苍穹,形成势压杨思墓乡市交界,面积约8平方 1670 群山的高旷气势。其满山的奇石、怪石、巧公里,东西走向,距安福县石可与黄山媲美。相传古时有一风水先生城61公里杨氏,一生欲求与己同音的地形为葬身之地,终于在此发现了羊形穴,为不让他人占据,杨氏搭棚守穴,后葬于此。故名杨思墓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明月山因山上有白石形如明月而得名,以安福县章庄乡下城村西北云、瀑、松“三绝”著称。夏秋之际,这里常常部10公里处三江村境内, 出现浩瀚无际的“云海”。著名的“三江飞明月山在武功山主脉北端,南北 1620 瀑”分三叠倒泻而下,雾漫山崖,声震数千走向,西与萍乡市接壤,北米。山顶上蜿蜒十几公里的黄山松是江西与宜春市交界省面积最大的天然黄山松林。海拔1000米以下,是种类繁多的阔叶林安福县泰山乡泰山村西北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赤脚圳是过赤脚划部18公里处。南接武功山 1605 去安福泰山、浒坑、严田等地的群众过往萍金顶,西与萍乡市交界,南乡的必经之道。山高路险,不易行走,传说北走向赤脚大仙跺脚成凹,故名“赤脚划” 安福县泰山乡泰山村西北主要植被灌木林。因处于武功山脉的崇山万龙山部18公里处。南北走向, 1471.4 峻岭中,好似万龙汇合于此,故名西与萍乡市交界观音岩安福县大布乡东北部长源 1450 明嘉靖三十五年,白云禅师创立佛教丛林白村境内,在白鹤峰的东侧法庵,故名香炉山安福县大布乡东北部长源 1405 位于武功山白鹤峰山腰,风景优美。主峰形村境内,白鹤峰的东南侧似香炉,朝夕阳光照射顶峰赤红,故名莲花县高洲乡高洲村东部植被杂木。以山形隐雾擎天,岩复斩绝高悬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主脉及其支脉高天岩 6公里处。北与安福交界, 1275 得名南北走向安福县大布乡南山村西北因从钱山通往观形村的山路上,各有上下五五里山部15公里处观形村境内, 1250 里长的山坡,故名西与莲花县交界莲花县高洲乡高洲村北部花轿顶 9公里处。系莲花、萍乡分 1218 山顶覆盖茅叶、状似花轿顶,山腰植被有杉、 界岭,面积约2. 3平方公松、竹等里,南北走向四回山安福县大布乡北部芦台村 1161.7 因有四山峰相对,故名四回山境内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东北棋盘石部10. 8公里处。东与北界 1156.9 植被多为茅柴,少量松杉。相传古时有神仙临萍乡,面积约1.5平方公在石上下棋而得名里,南北走向安福县章庄乡下城村西部鸡见峰 5公里处。北与宜春市交 1125.5 植被丰富的松、杉、毛竹等森林资源界,南北走向安福县大布乡南山村西北峰顶荒秃,悬崖悄壁,山腰林木茂盛,有泉水天心岩部15公里处柿木村境内, 1120 直泄成瀑布,犹如从天而降,称天心瀑水岩九龙山西侧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丫山安福县浒坑镇浒坑村北部 1097.5 4. 5公里处安福县山庄乡山庄村西北植被有松、杉、竹等丰富的森林资源。因该大岗山部19.5公里,安福、宜春、 1091.8 山高大得名分宜三县(市)交界处金子脑安福县大布乡观形村东部 1064.3 山尖呈金字形,生长黄色茅草,故名 7. 5公里处分界山莲花县神泉乡神泉村西部 1049 重峦叠嶂,绵延15公里,为湘赣两省界山 4. 5公里处。南北走向凤形岭莲花县荷塘乡龙溪山西南 1042 植被松、杉。原名“飞凤山”,为莲花、湖南攸部10.5公里处。南北走向县分界山深坳莲花县闪石乡南头西北部 1031 植被原多杉、竹,现多为杂树 9公里处。南北走向胡仰仙安福县山庄乡山庄村西北 1027.7 植被松、杉、毛竹。山顶原建有道观,住道士部12.6公里处双田村境内胡雪坡,善炼丹术,年过百岁,端坐而逝,故名帽子山莲花县荷塘乡龙溪山西南 996 部11公里处。东西走向凤尾坳莲花县荷塘乡龙溪山西南 995 植被松、杉。北面山岭连绵,山顶竖有湘赣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主脉及其支脉部12. 5公里处。南北走向两省界碑。山岭状如凤尾,得名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东北三鼓坳部10. 8公里处。面积1平 964 植被尽为茅草。以山形如鼓,突兀三层得名方公里,南北走向金子石安福县严田乡塘背村西南 936.3 植被松、杉。与石门冲并立部9. 5公里处土桥村境内仙峰坛安福县章庄乡下城村西北 928.4 植被杉、松、毛竹。明代初期山上建有道教部白沙村境内神坛,故名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东北石子岭部&9公里处。南北走向。 924 植被多为杂树,山上多为石头,故名面积2平方公里安福县严田乡塘背村西南大牛形部10.5公里土桥村和田里 890 植被松、杉。因山高大似牛,故名村境内莲花县神泉乡神泉村西北棋盘山部4.5公里处。东西走向 886 植被杉、竹和薪炭林。据传古有神仙在山上 12公里,南北走向亦为12 弈棋得名。山顶广阔平坦公里功德山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西南 854 为湖南攸水发源地部4.5公里处。南北走向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湖仙山莲花县花塘乡花塘村西北 852 以山上原建有葛仙坛古刹得名部4. 5公里处。南北走向又名洞阳山。晋青州知事许逊女婿黄仁览黄公洞山安福县山庄乡山庄村西北 831.4 在此学道术,唐大历年间立寿昌观,故名。 部七里村境内山中有真济泉、聚仙崖、白石庵。明代王学夔、邹守益、刘阳曾讲学于此莲花县荷塘乡龙溪山西部玛瑙山 2.5公里处。东西走向。 815 植被松、杉面积约3平方公里朱家寨莲花县南岭乡蒋家园西南 809.2 植被多为薪柴,油茶树次之部4公里处。南北走向安福县横龙乡关王庙村北猪岩尖部16. 2公里处庙下村境 802.7 植被松、杉及灌木林。山顶有块似猪的岩石内。位于山庄、连村乡交得名界处莲花县闪石乡南头北部5 五里山公里处。莲花、安福、萍乡 786 植被松、杉。因旧时山田瘠薄,官府优恤,每两县一市界山。东西走石征粮额减至五厘,故名。后讹为现名向。面积约20平方公里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主脉及其支脉莲花县闪石乡南头西北部植被松、杂林。相传古时有神仙挑二石路扁担坳 8公里处。南北走向 786 过,二石滑落,一石化为鸡笼山,一石化为石城山,扁担落处则化为扁担坳贯山莲花县南岭乡蒋家园西北 786 部4公里处。南北走向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南部耙齿岭 8公里处。系莲花和湖南 777.9 植被松、杉。以山势延绵,危峰起伏,状如耙攸县的分界山。南北走齿得名。别名蓑衣岭向。面积约10平方公里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西北山多岩石,植被多为薪柴。相传上上有金银仙峰岩部3公里处。南北走向。 777 二仙山,上午晒金山呈金黄色,下午晒银山面积2平方公里呈银白色,故名金鸡娘安福县横龙乡关王庙村西 774.2 植被松、杉和杂木林。山中蕴藏丰富的鸽部13.5公里井头村境内砂。山形似金鸡得名铁矿坳莲花县荷塘乡龙溪山西部 766 山顶多露天矿石。相传清道光年间就已 2. 5公里处。南北走向开采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西部飞云岭 4公里处。为莲花、萍乡界 761 植被松、杉与杂木。因有壁立千丈,蓝堆半山,南北走向。面积2平方空,云势舒卷而得名公里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青冲里莲花县坊楼乡南部。南北 744 植被多为杂树,有少量杉树。原以山林青翠走向。面积2.8平方公里得名金牛山安福县大布乡南山村西部 745 植被松、杉、杂树等丰富的森林资源。山形 0.2公里处南山村境内似牛,故名莲花县坊楼乡西南部。南植被松、杉和杂木。十里冲曾为赣湘边界红十里冲北走向。面积2. 4平方 745 军游击队根据地公里桃坡莲花县坊楼乡北部。南北 744 植被多为薪柴走向。面积0.85平方公里莲花县闪石乡南头西北部植被多松、杉。旧志载:愁猿岭岖验高峻,担愁猿岭 2公里处。南北走向 742 途之人甚苦登涉,故岭曰愁猿。今为闪石乡林场大源坑安福县严田乡塘背村南部 740 植被松、杉、毛竹。山坑长又大,坑中有小 5. 8公里邵家村境内溪,故名石门冲安福县严田乡塘背村西南 736 植被松、杉。因两山相夹像两座石门得名部9. 5公里处土桥村境内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西部东背岭 4公里处。为莲花和湖南 707 植被松、杉。以居分界岭之东,故名攸县的分界岭,南北走向。 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主脉及其支脉面积3平方公里莲花县坊楼乡坊楼村北部植被多乔灌木。山体蕴藏无烟煤,山顶似摇摇篮寨 2公里处。面积2.4平方 705 篮,以山上曾立寨而得名公里西峰寨莲花县南岭乡蒋家园西北 700 植被多为油茶和杂木。相传唐朝时立过部2公里处。南北走向山寨鸡尖峰安福县严田乡塘背村东北 682.1 植被松、杉林。山峰似鸡头,故名部13. 2公里山溪村境内尼山安福县瓜畲乡瓜畲村西北 674.4 植被灌木林,有铁矿。山上由祉祐坛,以坛部11公里诚门村境内得名,后改尼山安源安福县浒坑镇浒坑村北部 670 1958年省办浒坑铸矿,命名为安源 2.2公里处金鸡寨安福县洋溪乡塘坪村东北 670 植被松、杉。以山上野生飞禽锦鸡聚栖较部4. 3公里处塘里村境内多。故名“锦鸡寨”,后称“金鸡寨” 莲花县荷塘乡龙溪山南偏老山岭北6. 5公里处。南北走向。 670 植被松、杉。以山岭高林密。人迹罕至,得名面积约1平方公里莲花县六市乡六市村东植被松、杉。山中多石洞。因此山独峙碧鸡子寨侧。南北走向。面积约 659 空,状若鸡蛋,形势险要,曾有人在此立寨为 0.5平方公里王,故名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莲花县坊楼乡坊楼村西部犁壁岭 2公里处。东西走向。面 635 植被松、杉。以岭似犁壁得名积约2.1平方公里椅岭莲花县坊楼乡西部。面积 635 植被多为杉树。山体蕴藏无烟煤。以山状约2.9平方公里似椅子而得名西云山莲花县闪石乡南头西部 620 4. 5公里处。南北走向黄场山莲花县南岭乡蒋家园西北 605 部2公里处。南北走向够爬岭莲花县荷塘乡龙溪山西南 566 植被杉、竹。以山高难登得名部6.5公里处。南北走向莲花县神泉乡北部1.5公植被松、杉。相传古时有人凭山立山寨, 高岭寨里处。东北走向。面积约 566 故名 2平方公里上岭莲花县坊楼乡东部。南北 552 植被薪柴和油茶。以高居附近群山之上而走向。面积约4平方公里得名莲花县六市乡南部,西临马形里湖南攸县。南北走向。面 550 植被松、杉。因山形似马得名积3平方公里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主脉及其支脉石洞峰峡江县罗田乡石溪村境 530.8 内。西与吉水县相连洪同山吉水县阜田乡洪同村北部 530.8 山下有蚯晌山庄,为明罗洪先建莲花县坊楼乡坊楼村西南植被多为松。原为古木参天之阴暗山冲, 暗冲岭部3.5公里处。南北走向。 530 故名面积2. 3平方公里白云坳安福县章庄乡下城村西北 525 是宜春严田公路和浒坑鹄矿饮水渡槽必经部5公里处白云村境内之处吉安县油田乡境内,与新植被松、杉。山脉起伏犹如九条龙腾空起九龙山余市交界。境内面积22平 523.2 舞,故名方公里枫树圳安福县洋溪乡塘坪村东北 520 植被松、杂木。以山划枫树多得名部8公里处塘里村境内安福县横龙乡关王庙村东大Jffl 北部9公里处的东谷村 512.2 植被松树,因山处大坦1里,故名境内莲花县六市乡南部,为莲乌石岭花与湖南攸县的分界山。 512 植被松、杉。以山顶多黑石得名南北走向。面积1.5平方公里续表置位名落明山坐说上 9 崖 g 山 5 500 岭 .....一洞 00 到一 5 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主脉及其支脉 7 500 杉的名被南喫植湖袭尾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垄暗 3 3 8 亭 kL 6 c 6 公 8 赵 7 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遂川县营盘号乡萧家湾东植被杂木。因山顶突兀形似鸡笼,昔曾立寨鸡笼寨南部4.1公里处。东西走 1743.4 而名向。南接湖南桂东县境遂川县七岭乡托里村北西产木材。因峰顶有个常迎大风的窟窿而风窿顶部,面积5平方公里,东西 1730 得名走向遂川县营盘土于乡萧家湾西植被杉木、油茶。因其山高于附近群山而高山崇北部,面积7. 5平方公里, 1720.9 得名南北走向遂川县营盘号乡萧家湾西植被茅草。以其面积和高程均超过附近山总罠里南部,面积4平方公里,南 1637 K,且有许多小山ft由此延伸分支,故名北走向遂川县云盘号乡萧家湾西交界岭北部3.8公里处,面积8平 1606 植被杉木、毛竹。又称石壁脑,为湖南省鄢方公里,南西北三面接湖南县、桂东县和遂川县三县的交界山,故名郦县境,北西一南东走向遂川县戴家铺乡淋洋号南植被灌木、茅草。因山顶昔建有古楼仙而古楼仙偏西,面积2.5平方公里, 1599.5 得名西南往东北倾斜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五指峰井冈山市中部 1586 植被松、杉、毛竹。为井冈山主峰遂川县滁洲乡冈背村西北植被油茶、松、杉、毛竹。因山顶尖而圆,光轿子味部,接井冈山市境,面积 1565 秃往上凸,形似轿顶而名“轿子顶”,后演变 0. 75平方公里为“轿子睐” 宁冈县柏路乡柏路村南偏植被松、杉、竹。因此山似“金”字,故名“金金狮面东8公里处。面积约4平 1560.6 字面”。后谐音成现名方公里遂川县营盘士于乡萧家湾南植被杂木。相传,一风水先生来此察地后断天子地偏西,面积2. 5平方公里, 1557 言,此山龙势好,将为出天子之地。故名南北走向遂川县五斗江乡潘屋村西北部3. 9公里处。面积10 植被松、杉和毛竹等。因形容其高可与天黏严岭嶂平方公里。南北走向。东 1488 合,谐音严天岭,后演化为严岭嶂南、西南及西北三面接井冈山市境井冈山茨坪镇西北部19公植被松、杉、杂木。此山由八块平面形山峰八面山里处。为井冈山市与湖南 1483.9 耸立组成而得名。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鄢县的界山地五大哨口之一遂川县戴家铺乡淋洋土于西植被杉木。因其山间屹立一块猫公形巨石猫公石南部,面积4平方公里,西 1466 而得名南向东北倾斜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井冈山市长坪乡中烟村西植被松、竹、杉等。山上有两溪水向江西坳八字水偏南10公里处 1439 方向流下来,小溪呈“八”字形在此汇合, 故名黄莲坪井冈山市长坪乡中烟村西 1439 植被多为芭茅草。以山上一块较大的平地北面5公里处生长有许多黄连得名宁冈县境东部距县城30公植被以松、杉、杂木、灌木为主。山势雄伟, 鹅岭里处。东临井冈山市。南 1407.7 林木蓊翠。以山形似鹅、秀润如玉,故名玉北走向鹅岭,后简称鹅岭风车口宁冈县柏路乡东南部 1375 植被松、杉、竹。以此处山口风劲而得名遂川县营盘土于乡萧家湾西牛头味南部,面积2平方公里,西 1358 植被杉木。因山顶似牛头形而得名东走向婆婆仙宁冈县大陇乡境内 1346 相传神农母亲在此得道成仙,山上有婆婆仙寺石峰仙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西北 1344 植被多为松,有少量灌木。以山顶有“石峰部24公里处。与永新交界古仙祠”,故名打鼓石宁冈县东上乡西北部 1341 植被松、杉和杂木。山腰间,有一椭圆形大石,直径5.33米,形似石鼓,故名主要有岩石构成。据清同治十三年版《永宁西眉山宁冈县东上乡西部。南北 1313.1 县志》载:“须弥芥子剩高山,长带白云千载走向。面积约6平方公里间”,遂以“须弥”二字命名为"须弥山”,后谐音西眉山遂川县营盘土于乡萧家湾西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墙头岭南部,面积1平方公里,西 1310 植被杉木、油茶。因其山势状似一堵墙而名南往东北倾斜宁冈县大陇乡大陇村南偏植被松、杉、竹。山中产厚朴、茯苓、半夏、五松木坪东11.5公里处。南临湖南 1301 味子等中草药。旧志载:黄杨山西南高峙者省炎陵县。东西走向为松树坪,山顶夷旷,有田有庐,可以居人, 名之曰坪遂川县滁洲乡冈背村西北植被杂木。因山顶凸起连续分叉的九个山鸡公顶部,面积0.75平方公里,西 1288.6 罠宛若鸡冠,故名东走向植被松、杉和毛竹等。地势险峻,半山腰有双马石井冈山茨坪镇西北部11公 1286 两块石头叠在一起,称“双巴石”。后谐音里处 “双马石”。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井冈山市长坪乡中烟村西植被松、竹、杉等。山上有许多大石头,形状石羊绸偏南7.5公里处 1255 像羊,人们称此“石羊稠”。后人把“稠”讹为 “绸” 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植被松、杉和毛竹等。相传,此山东面村居黄姓,西南村居杨姓,两姓以山脊为界,故名井冈山茨坪镇西北部17公黄杨界。后因黄杨界经常浓雾弥漫,茫茫无黄洋界里处 1254 际,如汪洋大海,故名“汪洋界”。后谐音成现名。1928年夏,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于此。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举世闻名的五大哨口之一永新县龙源口乡秋溪村东猴里石南部16公里处。系绥源山 1252 峰顶有一形似猴子的大石,故名最高峰井冈山市井冈山垦殖场驻植被松、杉、毛竹等。山上高处一四方形的打鼓石地坪头村西南面9公里处 1249 岩石上有一个洞,常年流水,并发出一种打鼓的声音,故名宁冈县东上乡七里船村植被野生毛栗、茅草和灌木。山腰有块坡金坪玉子山西部 1244 地,三面嶋岩,一面溪谷,春日野花,五色缤纷,雅称“金坪玉子山” 永新县高溪乡与湖南茶陵因早年山上盛长桂竹,得名。现植被为茅桂竹龙岭县交界处。宁冈县东上乡 1239.6 草、灌木和野生毛栗。相传岭南溪旁,设有七里船村北面一座“韩王殿”,为祀奉韩王而建。曾有道士在此隐居,现殿已塌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三合水宁冈县大陇乡大陇村南偏 1239 植被松、杉、毛竹东16公里处大石坡井冈山市茨坪镇北东面 1226.8 植被松、杉和毛竹。以此山有一巨石耸立山 2公里处坡而名为永新、宁冈、井冈山三县植被灌木,杂木,四周皆为悬岩峭壁。正坑正坑尾 (市)界山。宁冈县白石乡 1226.6 尾是宁冈县方言主山坑之意,因山高坑长坡白石村东部13. 5公里处。 度大而得名面积约2平方公里永新县龙源口乡秋溪村东植被杉林、少量灌木和毛栗子。山势陡峭, 洪溪洲南部15公里处。与井冈山 1221.2 洪水冲积成多块小沙洲,故名交界处。南北走向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西北植被黄茅草、灌木。为宁冈与湖南茶陵的分船丫里部24公里处。东北一西南 1216 界岭。此山处于七里船的“船头上”,又是在走向,面积约2.5平方公里山“ 丫”里,故名麻岭味井冈山市井冈山垦殖场驻 1214 植被松、杉、竹等。因原桃树坑村民常在此地坪头村北面7公里处山坡上开荒,种芝麻而得名画眉跳架井冈山市茨坪镇北面 1199.5 植被松、杉等。以此地有一山坑,形如一只 127. 5公里处画眉而名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西部旧志载:此山峰峦耸翠,林木茂奇,秀润类玉笥山 12公里处 1195 玉,方峭类笥,故名。山腰有平冈,下有石洞,可容数百人,南唐进士孟宾宇隐此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永新县才丰乡龙安桥东南山上有瀑布泉、石洞、仙人垄、仙人床等景南华山部10公里处呈东北一西南 1176 观。相传仙人匡智栖化其间走向茶子坳井冈山市茨坪镇北面12公 1172 植被油茶、毛竹和少量松、杉。以山多油茶里处林而名遂川县戴家铺乡淋洋号东植被杉木、油茶。因其峰顶多分叉,若鸡公鸡公寄西北部,面积1.5平方公 1167.6 冠形故名里,南北走向荷树坡莲花县神泉乡西北部与湖 1148 南茶陵县交界处铁顶界宁冈县茅坪南偏东3. 5公 1141 植被毛竹、松、灌木。山上有“红藤仙”古迹。

里处山脊有危峰兀立,形如铁顶,故名宁冈县白石乡白石村东偏山顶有三个并立的峰顶,名曰山咀界。山坳三咀界南8.5公里处。东接白石 1132 中有一条宁冈通往井冈山拿山、泰和的小坳,南靠桂竹龙岭,西邻功路。植被灌木、松、杉、竹德岭,北望狗科里狮公石井冈山市长坪乡中烟村南 1126.3 植被多为毛竹、松、杉。因山顶上有一块巨面5公里处石,形如雄狮,故名井冈山市长坪乡中烟村西植被毛竹、松、杉十分丰富。其山坡下有一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观音坐莲南面136公里处 1117 块莲花形的田,中间一块石头又像观音坐在田中央,故名宁冈县东上乡七里船村坳东侧有条小河发源于此,河下有处水田八北斗坳北部 1114 斗(3.2亩)因坳起于河下水田八斗处,故名 “八斗坳”,后谐音“北斗坳” 猴子岭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西南 1110 植被杉、灌木。此岭林深谷幽,有猴子出没, 20公里处故名永新县烟阁乡烟阁村东南植被松、杉、竹。万年山资源丰富,原名万源万年山 8公里处。东西走向。万 1113 山。苏区革命时期,人们为寓革命精神万年年山的最高峰为珍珠顶相传之意,故改名万年山寨顶上遂川县滁洲乡冈背北面,面 1086. 8 植被松、杉、毛竹。因雷杨寨居山顶而得名积0.75平方公里,东西走向永新县龙源口乡秋溪村东植被松、杉、竹、杂木。群峰环绕,形似禾捅, 禾桶山南部15公里处。与井冈山 1079 故名交界处。东北一西南走向义山纵贯永新县东南部,东 1072 绵延于白沙塘、曲江、坳南、烟阁、才丰、日北一西南走向光、石桥等乡境,山峰起伏,形势险要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西部植被松、杉、杂木。因山呈树枝状,故名枝支木岭 12公里处。面积约4平方 1070 岭,后演变为支木岭公里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遂川县滁洲乡冈背村西偏因近山顶屹立一块圆而扁的巨石,形如老阿阿婆髻北。面积1平方公里,西 1061 婆头上的发髻,故名南一东北走向遂川县五斗江乡潘屋村北三十六曲西约10.2公里处。北接井 1057 植被松、杉、杂木。因山间小径有三十六个冈山市境,面积1. 25平方弯曲得名公里,西南一东北走向宁冈县茅坪南部3公里植被松、竹、杉、灌木。山中有石池,当地美剪刀山处。面积约4平方公里。 1052 其名曰“金盆浴子”。原建有“绝隐仙”古庵, 东西走向内有山泉形成小瀑布。因其主脉的伸展如张开的剪刀,故名九陇山永新县三湾乡境内,东 1050 绵延9个山冲,各山冲内均有小块陇田,故名北一西南走向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北部植被杉木、茅草。山中蕴藏鸽、锡矿资源。 白石坳 19公里处。东北一西南 1050 以此山坳多由白色岩石构成而名走向大界宁冈县白石乡东部 1049 西与湖南炎陵交界。宁冈亭子坳县大陇乡大陇村南部6公 1047 植被松、杉。以山坳有石木结构的凉亭得名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里处遂川县五斗江乡潘屋村北石垄地西约15.5公里处。为遂川 1045 植被松、杉。因其山地上有许多乱石堆得名县与井冈山市的界山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北偏植被松、杉、灌木。此山势陡,遇雨山洪直泻打水窝西19公里处。南北走向。 1039 而下,奔腾滚滚,故名面积约3.5平方公里遂川县七岭乡托里村西观音山部,面积1.5平方公里,东 991 植被杂木。因山顶如观音形而得名西走向遂川县大汾乡大汾号西北白鹤仙部7. 5公里处。北西一南 986.8 昔于南东近处次级山头建有白鹤仙,故名东走向宁冈县柏路乡柏路村东南植被松、杉、竹。山上产獗猴桃和望春花。 穿峰坳 6公里处。是宁冈县和井 984 因山坳风劲,故名穿风坳,后改为穿峰坳冈山市的界山遂川县大汾乡大汾好东南莲花顶部4.3公里处。面积0.75 971.9 植被杂木。山顶群峰相接,宛若多瓣莲花, 平方公里,北东一南西故名走向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鸡公岩东临井冈山。宁冈县境 945 东部遂川县五指峰林场驻地西植被杉木、毛竹。以有形似五指耸立的山峰五指峰北部8.8公里处,面积5.5 944.7 而得名平方公里,西东走向遂川县戴家铺乡淋洋土于东植被杂木。昔于山腰间建有淋洋仙,而山袭淋洋仙北部3.8公里处,面积1平 940.6 其名方公里,南北走向遂川县七岭乡托里东南植被杉木、小竹。因山顶有三个高耸鼎立的三丫睐部,面积3平方公里,东南 935.1 尖峰故名走向盐石永新县日光乡北岭村南部 935 相传,山上棚边一石缝常流积盐粒,可供人 3公里处食用,故名扁担坳万安县潞田乡境内 932 遂川县大坑乡禾溪村西北犁壁山部7.6公里处。呈北西凸 927 山脊弯曲呈犁壁形,故名出的弧形走向井冈山市井冈山垦殖场驻植被松、杉、竹等。山上有二岩石,一个像石狮龙仙地坪头村西北面4公里处 923 “香炉”,另一个像狮子张开口,组成一组龙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一样的山岩,故名遂川县大汾坏北部9. 6公植被杉木。因其群峰簇拥,形似多瓣莲花, 莲花仙里处。面积3平方公里,东 919.5 又因清乾隆初建莲花仙于其上得名西走向石宜脑永新县曲江乡曲江村西南 908 植被松、杉。因其峰形若人脑,山全系石质, 10公里处故名“石人脑”,后谐音为现名白鹤仙遂川县大汾土于西北,面积1.3 908 植被杉木。昔山顶建有白鹤仙,山袭其名平方公里,西北往东南倾斜井冈山市长坪乡中烟村东植被松、竹、杉等。传说云霄仙女到此下凡云霄仙南面3公里处 907.5 为人治病。后人为纪念这位仙女,捐钱修一庙,以仙女名字命名,山袭庙名遂川县大汾乡大汾土于北偏植被杉木、油茶。因山上树木浓郁,远望若乌面山西,面积1.5平方公里,西 884 一幅乌黑帷幕,故名东走向永新县高溪乡高坑村西南大架岭 15公里处。东北一西南 882.4 峰顶设有三脚架航标,故名走向遂川县大坑乡禾西村西北植被松、杉、杂木。因山峰尖如斗笠顶而笠麻顶部6. 8公里处。面积2. 8 873.5 得名平方公里,南北走向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井冈山茨坪东北部9公植被松、杉、桐木和茶叶等。为当年井冈山桐木岭里处 866 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因山上多长桐树而得名遂川县大汾土于西南部,面大山岗积1.25平方公里,西南向 855.5 植被杉木、油茶。以其较附近群山大而得名东北倾斜。南接湖南桂东县境井冈山市长坪乡中烟村东植被松、竹、杉和杨梅等。故称“杨梅坳”,后蜻蜓坳北面1公里处 843 改称“螂蚁坳”,因当地方言“螂蚁”即“蜻蜓”,故名“蜻蜓坳” 宁冈县柏路乡柏路村东南植被杉、竹。以山坳的路上有一块刻有捐款碑石坳 6公里处。面积约1.5平 840 修路人姓名的碑石,故名方公里,东临井冈山遂川县大汾土于东南部4. 4 植被杂木、油茶。原名滁峰,昔有“滁峰高滁峰仙公里处。面积约1.5平方 839 耸,吴楚相连,山环水绕,拥后抱前”之称,因公里,南北走向。南西接峰顶建滁峰仙,故易现名湖南桂东县境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西偏植被松、杉、灌木。山中有野生动物出没。 石岭味南12公里处。南北走向, 830 以山顶全岩石构成而得名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面积约3. 5平方公里莲花脑井冈山市黄划乡罗团村西 809.7 植被松、杉、毛竹等。以山上有一巨石形似北面5公里处莲花而名井冈山市茨坪镇北面5公植被松、杉、毛竹等。有李姓在此山路口建龙姬仙里处 800 庙,以名叫龙姬的仙女名字命名。山由此得名永薪县白沙塘乡白沙塘村植被杉、松。相传此山形若九条神龙赶一狮神狮山北部1- 2公里处。南北 795 子,故名走向蜡烛仙井冈山市井冈山垦殖场驻 789 植被松、杉、竹。山顶上原有一庵,庵旁有一地坪头村西面3公里处石头形似蜡烛,得名井冈山市茨坪镇北西南面植被松、杉和毛竹。山势十分险峻。清末年猴子山 3公里处 785 间,曾有猴群在此活动,故名。现由于林业资源开发和修建公路,猴群已迁泰和县碧溪乡、桥头乡结灯挂形合部与遂川县新江乡交界 415 -783 植被杉、松、竹。有海拔415 -783米山峰7 处,为泰和、遂川两县的座,形似农村古用灯挂而名界山牛岭永新县泮中乡真君庙东北 776.1 植被杉、灌木,因山上茅草多,利于牧牛, 15公里处故名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宁冈县新城乡新城村北偏旧名鹅公岭;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七溪岭东6公里处。面积约14平 764.3 梁爵辟路,又名梁公岭;后因山岭有七溪源方公里出,遂名七溪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名的“七溪岭战斗”发生于此大坳里宁冈县睦村乡睦村西面5公 760 植被松、杉、杂木。因山坳面积大,故名里处。面积约4平方公里弄心岭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西偏 760 植被松、杉、灌木。因山形似龙。故名龙形南13公里处岭,后谐音成现名分水坳宁冈县睦村乡睦村西北6公 760 植被松、杉、油茶林。因此坳为宁冈和湖南里处。面积约1平方公里茶陵两县的分水界,故名遂川县新江乡新江口村西石人公北部4. 5公里处。东西走 751.3 北接泰和县,属万洋山支脉。产杉木向。面积2.5平方公里,西东走向白石岗遂川县五斗江乡潘屋村西 731.7 植被松、杉、竹和杂木。因山冈岩石呈灰白部,西接井冈山市境色而得名遂川县滁洲乡岗背村西北植被松、杉、杂木。原以山下深潭常见鲤鱼, 五里山部,面积4平方公里,西 730 称鲤鱼山。后测定由此至竹坑和中村之路南一东北走向程各五华里,故易现名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湖洋洲遂川县滁洲乡岗背村北偏 730 产木材。山袭山下湖洋自然村之名东。面积1.2平方公里龙山吉安县天河镇北部。面积 728.7 植被松、杉、灌木。山脉蜿蜒起伏,似龙飞舞 7平方公里茅栗山永新县泮中乡真君庙东北 718. 1 植被松、杉、灌木。因山上长有野生茅栗树, 5公里处故名泰和县碧溪乡中部。面积植被松、杉、毛竹。峰顶有约百余名宽的坪刘岗寨 21平方公里 715 地和一口终年不竭的天池,元末明初,有刘岗等人在此踞山立寨,故名宁冈县大陇乡大陇村西南植被松、杉,油茶林。因山上建有“颜公祖颜岭部5公里处。面积约1.5 713.2 祠”而得名平方公里万安县北部高陂乡境内, 西北面为泰和县。南北走植被竹、杉、松、杂木。主峰为五峰顶立,因五龙山向。东南面称浪荡山属万 712.8 而得名。中间有一葫芦盆地,面积十余亩, 安县;西北面称乐居山属五龙名山古庙即建于此。又因山有五条山泰和县,为县际界山。面脉,状若五条青龙,朝此驰聚而得名积24平方公里横沙坳永新县龙田乡龙田村北部 711 因此坳横断面多系黄沙,故名 & 5公里处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遂川县草林乡旺岗村东北观音莲座部5. 4公里处。面积约4 702.6 植被杉木、油茶。因山顶形似观音莲座而名平方公里,南北走向仙鹅堂遂川县七岭乡托里村东北 696 植被木材、毛竹、油茶。清顺治年间建有“仙 3.5公里处。南北走向鹅堂”庵,山袭其名八十斤茶头宁冈县睦村乡睦村西北6公 694 植被松、杉、茶叶。相传,昔年此山年产茶叶里处。面积约1平方公里约八十斤,故名遂川县草林乡旺岗村西北植被杂木、油茶。相传,此乃遂川县城西天天子塚部3.2公里处。面积4平 692 子地墓的后山龙脉,故名方公里,南北走向遂川县大汾土于西南部,面植被杂木。原以山高陡峭,小路崎岖建有溪渡仙积0.6平方公里,西南向东 691 “崎路仙”,故名崎路仙,后谐音现名北倾斜天星寨宁冈县东上乡北部。面积 689.6 植被松、杉和杂木。古时山上立有山寨,山约1.5平方公里峰似与星接,故名青山峰万安县潞田乡境内,西与 686.4 遂川县相连,南北走向遂川县衙前乡衙前村东部北坑睐 3.4公里处。北西一南东 686.4 东接万安县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走向十里山永新县三湾乡与高溪乡交 676 植被松、杉。该山延伸较远,故名界处永新县高桥乡高桥村东北植被松、杉。据传此地风水好,坟葬有天子天子坟部10公里与吉安县天河镇 669 龙气,故名交界处遂川县大坑乡禾溪村西南佛祖仙部4.5公里处。面积1.6 668.5 植被松、杉、杂木。因昔建有佛祖古仙,故名平方公里,北东一南西走向南山寨吉安县天河镇与永新县交 665 植被松树。山顶曾立有山寨,故名界处。面积2平方公里四八门宁冈县葛田乡西南山岭处 658 以此山有小路通往四面八方而得名髙士山永新县坳南乡牛田村西南 651.1 植被杉、竹、灌木。原名鸣谷山,乃山鸣谷应 5公里处之意。宋以前,山上建有鸣谷坛庵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北偏山羊寨东12.5公里处。面积约1 650 植被松、杉和杂木。古时山上立有山寨平方公里朱砂冲井冈山市茨坪南部17公里 635 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处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宁冈县白石乡白石村东北山体由岩石、黄土构成。植被灌木、松、杉、 腾岗山部12公里处。面积约0.5 635 竹。山顶有防火线为界。倒水船坪方向属平方公里宁冈管辖,倒水西北为永新县地属泥湖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东北 632.5 植被杉、竹。山岭上有三十六处平坦地,系部8公里处湖泥地质,故名九龙岭宁冈县东上乡东上村北部 624 植被松、杉、灌木。因山坳系九陇山一主峰, 19公里处故称九龙坳遂川县大坑乡禾溪东北植被松、杉、毛竹。因此山有一大弯曲处,在相见弯部。面积0.75平方公里。 662.6 其两端能彼此互见,故名东西走向宁冈县古城古城村东北部四周皆山,盛长樟树,山路十八弯,原名“十樟木坳 6公里处。北与永新县 619 八曲”,后改称樟木坳相邻万安、泰和、遂川三县交界植被松、杉、竹、杂木。因峰居群山之巅,远天子梯(地) 处。面积约16平方公里 618 望如入云天;另一据堪舆家传说山上有龙脉结穴,坟葬正穴,当出天子,故名大睐脑万安县弹前乡西北部 606 永新县高溪乡高坑村西南形势险要。相传此山上原建有一座庵,内供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五佛岭部13公里处,与湖南茶陵 605 五座菩萨,故名县交界处遂川县草林乡旺岗村东植被杉木、油茶。因其峻岭连绵,形似屏风屏风岭面。面积3平方公里,西南 601 得名往东北倾向泰和县碧溪乡西北边境, 植被茅草、灌木和少量杂木。因其东面走向五人冠为泰和、井冈山、永新三县 601 有五座山岭并立,山腰有一座“五岭观”,山、 (市)界山观同名,后谐音五人冠楼坑坳睐万安县高陂乡 596 雷公岭遂川县堆子前好西北部。 594 因山顶一巨石曾遭雷击,故名面积0.15平方公里宁冈县新城乡新城村北部植被松、杉和灌木。称老七溪岭,以别于七老七溪岭 6公里处。面积约7平方 585 溪岭公里遂川县西溪乡搂前村东南鹤堂仙部3. 8公里处。北西一南 579 东走向遂川县衙前乡南偏东。面植被松、杉和毛竹。因山顶有一装天水的装天湖积0.25平方公里,东南一 573 湖,故名西北走向续表置位名落明山坐说 3 37. 5 4 2. 寨 3 头 5 泰和的公风大 tt 鸦乌交镇里河站天护与平田积官岭县。 分安处三吉界 ___ 杉名被得鸡植而川方斜 500 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主脉及其支脉脑遂平倾罗霄山脉南段(诸广山)主脉及其支脉烂高被名植得峰县轍5.向指川与积淀五遂部直塘 5 人 3 仙 5 顶何杨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遂川县左安乡塘背村南西轿子顶 10.4公里处,面积3. 5平 1423 荒山,因山尖似轿顶形,故名方公里,南接上犹县境,东西走向遂川县汤湖号西面,面积乌石山东 2.5平方公里,西接湖南桂 1275 植被杉木。因山顶岩石乌黑色而得名东县境。西北向东南倾斜鸡爪岭遂川县高坪乡大段村西南, 1255.7 植被杉木。因顶端山峰如鸡爪形分叉而名面积1平方公里,西东走向遂川县扬芬乡南东4.9公昔有黄氏建祠,门朝此峰,以人工加筑峰顶, 筑峰顶里处。东与上犹县交界。 1252.5 遂名北东一南西走向遂川县禾源土于南10.5公里瓜子岭处。面积1.25平方公里, 1208 植被杂木,因山顶形如瓜子形而得名东接上犹县境,北东一南西走向牛牯石遂川县禾源土于南面,面积 1130 植被杂木。因山顶屹立一块牛牯形巨石 2.5平方公里,南倾向北而名遂川县汤湖土于北西4. 9公罗霄山脉南段(诸广山)主脉及其支脉猫鼻罠里,面积1.2平方公里,西 1082 植被杂木,因其延伸山罠形如猫鼻而名接湖南桂东县境。北东一南西走向遂川县左安乡塘背村南西老虎岩偏北。北和西北接湖南省 1073.4 植被杉木。因半山腰一岩洞偶有老虎藏匿, 桂东县境。面积1平方公故名里,东南向西北倾斜牛鼻岩遂川县禾源土于南面,面积4 1070 植被杂木。因山顶屹立一块牛鼻形巨石而平方公里,南北走向得名遂川县禾源土于西南部,面风打坳积4平方公里,南接上犹 1058 植被杂木。因山坳顶常有迎面大风,故名县,东北向西南倾斜遂川县珠田乡岗庵里村南因山形如鹤,严冬山顶积雪如白鹤展翅, 白鹤岭面。东接南康县境。面积 1042 故名 3平方公里,南北走向遂川县巾石乡高陂岭南西斗笠脑 9.9公里处,面积3.5平方 1022 荒山。峰尖似斗笠顶,故名公里,北东一南西走向遂川县禾源士于南东6.4公里植被杉木、油茶。因山表石块多如堆积的石石窖里处,南东接上犹、南康县境, 1005.2 窖,故名面积2平方公里,南北走向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遂川县禾源土于北西3. 9公山峰巍峨,高耸入云得名。山上有仙鹅池、 峨峰山里处,面积6平方公里,北 988.4 飞云洞等十二胜景东一南西走向植被多为油茶。其山顶巨石矗立,形似驼峰,山体片石叠覆,状如鱼鳞。主峰顶生长万安县柏岩乡谭屋村西部有稀有罕见之龙须草,系编草席之好原料。 10公里与遂川县巾石乡交据传明末泰和县一村民捐资于巾石岭北面巾石岭脑界处。面积2. 5平方公里, 952 崖壁下,用石块建造北岩古仙寺庙,立许真东西走向君神像。寺庙右侧悄壁上凿有西江天柱四字,现仍存字迹;峭壁下有一岩洞,洞口有小石池,一丝清泉从岩缝滴入池中,终年不断。 寺庙已毁,仅存遗址山牛塘遂川县禾源土于南面,面积2 944 植被杂木。因山下有口偶有山牛饮沐的水平方公里,北向南斜塘而得名遂川县巾石乡高陂岭北西云岭脑 3.4公里处。面积4平方 933.5 荒山。因其主峰高耸入云而得名公里,北东一南西走向山口村万安县沙坪乡西北部,西 915 西北东味海拔915米,北ill东海拔905米与遂川县接壤水口峰万安县沙坪乡与遂川县碧 895.9 属万洋山支脉。山峰下系两小河的出水口, 罗霄山脉南段(诸广山)主脉及其支脉州坏交界处,南北走向故名岭背竦万安县柏岩乡西南部,东 878.9 西与遂川县接壤西走向遂川县珠田乡庵里南东植被杂木。因三座山峰并排峭立,形似笔架笔架山 6.8公里处。面积3平方 874 得名公里,南北走向万安县柏岩乡西北部,西植被杉木、毛竹。此山东高西低,日照时间阴山与遂川县接壤。面积1.8 820 短,多一片阴暗,故名平方公里,南北走向里洞西与遂川县接壤。万安县 761 沙坪乡西部,东西走向坑尾睐万安县柏岩乡境内 682.4 上坪万安县柏岩乡西南部,东 680 此为该山东南味海拔高度西走向新屋下万安县柏岩乡西部偏北, 676 此为该山正北高味海拔高度东西走向枫树坪尾西与遂川县交界。万安县 672 棉津乡南部,南北走向遂川县左安乡塘背村东南植被杉木、油茶。因此山面积较附近群山大岭古部,面积0.6平方公里,北 666 大,而又孤独形成,以方言谐音得名南走向续表置位名落明山坐说牙津向背西棉走 O 64 县小,«向川34里走 - 遂4.公西林 620 松 06 脑 6C 下 604 子坳岭 604 高县向 5 安走 9 桐万西 5 安约向 7 万积走 94. 5 山南岩一 590 凰罗霄山脉南段(诸广山)主脉及其支脉龙罗霄山脉支脉(陈山、禾山) 山禾羊山花一 A 山如门虎 44 峰 9 尖 84. 笋 10 8 峰腰 021 迹山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安福县彭坊乡洋陂村西部鼓钱坳 26公里处陈山村境内,西 998 植被松、杉和少量阔叶树。山顶有三块巨北与莲花县交界。东西石,一块似鼓,两块似钱,以石形而得名走向安福县彭坊乡洋陂村东北植被松、杉。古传此山与蒸陂脑山峰竞相争雷打石部6. 7公里地处云村境内。 838.3 高,后被雷击,故名与蒸陂脑山峰并列蒸陂脑安福县彭坊乡洋陂村东北 831.5 植被松、杉、杂木。以山峰似蒸笼盖而得名部5. 3公里处地云村境内东岗岭莲花县升坊乡东北6公里 812 植被油茶、杉、松、灌木等。以岗峦起伏于县处。东西走向境之东得名永新县莲塘乡花溪村西北植被杉、油茶和杂木。山上有天龙寺,龙磨天龙山 6.7公里处。最高峰为三 803 潭。以峡口天龙潭而名尖峰。南北走向莲花县琴水乡东6公里茅叶坡处。面积1-5平方公里。 801 植被薪柴和少量杉树。为莲花、永新分界山东西走向安福县彭坊乡洋陂村西部植被松、杉林。山峦连绵起伏,以长形山冲长冲坳 22公里处陈山村境内,南 796 得名罗霄山脉支脉(陈山、禾山) 与永新县交界。东西走向大地上安福县彭坊乡洋陂村北部 795 植被杂树林。以山坦1高大得名 16.5公里处理坊村境内三峰安福县洲湖乡洲湖自然镇 785.3 植被松、杉木。因三峰递列得名北部15公里处北山村境内十八弯安福县洋溪乡塘坪村东南 766 植被灌木林。因有十八个弯曲的山岭组成, 部8公里处黄桥村境内故名大头脑安福县柘田乡柘田村西北 721.5 植被杉林部4公里处欧田村境内永新县象形乡禾坊村西北植被松、杉。因其横跨安福、永新两县边界, 横岭界 10公里处。东北至西南 716 故名走向莲花县升坊乡东南5. 5公土石结构,南边山坡植被油茶、杉、松。相传上棚岭里处。面积约0. 14平方 711 有人在岭上搭棚开垦,故名公里木坑安福县柘田乡柘田村北部 680 植被杉、毛竹。以山坑木材丰富得名 9. 2公里处里山村境内莲花县升坊乡升坊村东南山石结构,大半为荒山,只有少量油茶、杉龙凤山 5.5公里处。面积约1平 662.5 树。有山路通永新县境方公里。东西走向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安福县彭坊乡洋陂村西南木坡圳部15公里处寄岭村境内。 631.8 以盛产松、杉木而得名南靠永新,东西走向王盘安福县柘田乡柘田村东部 624 植被松、杉林。因山顶平坦如盘得名 2公里处七星井安福县洲湖乡洲湖自然镇西 617.3 植被杉、杂木。七星井由7个小山坑组成, 北部11公里处深溪村境内故名莲花县三板桥乡敕古塘东三峰寨北4. 5公里处。与永新交 611 土石结构。有少量松、杂木,多为荒山。此界。面积约0.6平方公里。 山三峰突兀,以山上立过山寨得名东西走向莲花县升坊乡东北部。面植被松、灌木等。土石结构,因形似牛颈而牛颈坳积约2平方公里,南北 602 得名走向老丫界安福县柘田乡柘田村北部 594 山形似牛丫,又与谷源山交界,故名 10公里处里山村境内桃花洞安福县横龙乡关王庙村西 580 植被松、杂树。山腰有一石洞,洞长数华里, 南部6公里处新屋村境内现被泥土堵塞,原洞旁有桃树,故名安福县寮塘乡上坪田村西植被松、杂木。以山顶古时所建天台庙(已天台山北部7. 5公里处谷口村 5力.6 毁)而得名,唐代山下建有栖真寺境内桃花山永新县象形乡禾坊村西北 574 植被松、杉。因每逢春临,桃花满山,故名罗霄山脉支脉(陈山、禾山) 8公里处。南北走向高头岭安福县甘洛乡石陂村南部 562.9 植被松林茂密。相传六祖曾游此地,有卓锡 9公里处三舍村境内泉,手植罗汉松两株,东株开花,西株结实安福县寮塘乡上坪田村西植被松、杉、茶叶、油桐树等。古称孤源山。

谷源山北部10公里处的谷口、株 550 谷源山脉绵亘,山坑连贯,谷幽溪清,终年溪木江、田心3个村境内水不枯,故名神仙岭安福县寮塘乡上坪田村西北 541.5 植被松林。山顶经常云雾弥漫,常年不见山部11公里处株木江村境内顶,疑为神仙居住,故名木坡坳永新县象形乡禾坊村北偏 534 此坳竹木成行,远望如陂水直泻,故名西12公里处玉泉山安福县洲湖乡洲湖自然镇 525 植被松树。山上有一泉水流出。明代县籍北部14公里处花车村境内和尚本教于此创建玉泉山佛寺竹箕坳莲花县升坊乡东南5公里 523 植被少量油茶、杉、松。以原竹子多得名处。东西走向莲花县三板桥乡敕古塘村岩柴顶东北部3公里处。面积约 504 松、杉稀少,山顶多为岩石和薪柴,故名 0.1平方公里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永丰县中村乡梨树境内, 东南与宁都县交界,北与又名凌云山,山顶有凌云古刹,离古刹不远灵华山乐安县相接,地跨永丰、宁 455 处有一庵。门楣书天下望宿四字,世传此山都、乐安三县。面积约25 为仙山平方公里永丰县中村乡梅子坪境其山有三峰,次峰海拔1232. 8米,第三峰海竹篙岭内,南与宁都县交界 1329 拔1207米。山上有风洞,洞口狂风怒吼,昼夜不息。因山峰高耸呈竹篙状,故名凉山睐永丰县中村乡梅子坪境 1313.9 此山有两峰,次峰海拔1137.4米。睐高低内。面积约6平方公里温,气候凉爽,故名永丰县上溪乡礼坊境内, 黄泥冈东南与宁都县交界。面积 1241 此山多黄泥,故名约6平方公里永丰县上溪乡红岭境内, 狗牙床东界宁都县境。面积约10 1235 山峦起伏,像狗牙交错平方公里寒婆味永丰县中村乡义溪南面。 1217 昔时寒婆立寨于此,故名面积约2.5平方公里吉安县东固镇东固街南部植被多为茅草。因山高,远远看出乌蒙蒙一零山山脉及其支脉大乌山 7公里与兴国县交界处。 1204.5 片,故名。山顶有庵境内面积约2平方公里钩刀曙永丰县上溪乡礼坊境内。 1190.5 山形如钩刀,故名面积约4平方公里泰和县水槎乡的边缘,为植被杉、杂木林。因上山须途经十八个横排十八排泰和、兴国两县界山。面 1176 而得名积约3平方公里永丰县中村乡龙头境内, 猴子味东南与宁都县交界。面积 1173.8 以山陈呈猴子状得名约1.8平方公里植被松、杉等。古名小庐山。山上石泉飞瀑新干县桃溪乡桃溪街东北四注,石池澄泓如镜,风景秀丽迷人。明代玉华山面9公里,新干、清江、丰城 1169.1 文人王阳明为玉华山题诗《小庐山》:“凭虚三县交界处极目千山外,石井江搂一望中”。山上有石池、石床、石鼓等遗迹。近年来又依方言谐音将其称为“黎山” 主峰称"平光顶”,位于万植被松、杉和杂木。山北坡生长有贵重药安县境东部宝山乡与泰和材,山体蕴藏鹄矿。因平光顶东坡有一锅形天湖山县水槎乡交界处。东南面 1152.9 凹地,雨天积水如湖而得名,古建有天湖仙与兴国县毗邻。面积约4 山神庙,已毁,现仅存遗址平方公里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香菇山泰和县水槎乡境内,为泰 1150 植被杂树、毛竹和芦苇。以盛产香菇而得名和、兴国两县界山冕山睐永丰县上溪乡横溪境内 1127.6 泰和县水槎乡西南边沿。 植被竹、松、杉和部分油茶。以有山上大片竹子味为泰和、兴国两县界山。 1125 竹林而得名面积约3平方公里万安县宝山乡榭坊村北部偏东18公里处,东与兴国植被少量杉、竹、油茶和杂木。因山顶有一轿顶石县交界,北与泰和县接壤。 1094 巨石似轿顶而得名面积约6. 5平方公里。南北走向才地岩新干县七琴乡北端。面积 1089.3 植被竹、松、杉。山多岩石得名约5. 2平方公里深坳丫永丰县中村乡溪南面。面 1063.5 以深坳交丫而得名积约3平方公里汉坑尾睐万安县宝山乡境内 1035 永丰县上固乡汉下东北。 章福山东界宁都县,北靠永丰沙 1025.9 山上有石仙,旧时群众每年上山祈福,故名零山山脉及其支脉溪乡。面积3平方公里甘溪坑东万安县枫林乡东部。南北 1025 属天湖山余脉走向万安县宝山乡榭坊村北部植被杉、竹、油茶和中草药。以山地上有一石鼓坳偏东17公里处,东与兴国 1003.5 块大石头像鼓得名县接壤。南北走向泰和县小龙镇东部,东段植被松、杂木和毛竹。因山峰形似扁篓而扁篓嶂为泰和与兴国的界山。境. 1003 得名内面积约7平方公里万安县枫头乡玉树村东南芦源山 24公里处。东与泰和县交 1003 植被杉、松等,森林资源丰富界。南北走向水井坑味万安县枫林乡东部 1001 永丰县上溪乡双岭境内, 老马石南界宁都县,西接永丰沙 985.2 主峰有一石,形如老马溪乡,北邻永丰水浆乡。 面积约20平方公里羊石山永丰县水浆乡中锻南面。 980 山上有清泉,四时不涸。旧传可疗眼病。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峰岩石突起,壮如山羊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泰和县境东南部,为泰和、 植被松、杂木。峰顶形如大管(喇叭),得名管岭脑万安两县的分水岭。面积 965.6 管岭脑上,简称管岭脑约6.5平方公里新干县城上乡东北部的新干、丰城、乐安三县(市)交植被松、杉和杂木林。宋绍兴年间曾设杯山杯山界处。主峰在乐安、丰城 949.3 巡检司于此境内。面积约16. 5平方公里。西南向东北走向三县味吉安县东固镇东南部。为 934.4 因地处三县交界处,故名泰和、吉安、兴国三县界山新干县七琴乡北端与桃溪植被松、杉和灌木林。因山中多蛤蟆藤(既蛤蟆藤仔蛤乡接壤处。面积约2. 5平 930 海金沙)而得名方公里桃桐岭永丰县中村乡夫坑境内 924.1 沙山岭永丰县沙溪乡严坑境内 917.5 此山高耸入云,白雾缭绕,如披白纱,故名纱山,后写为沙山泰和县水槎乡东南,为泰植被杉、松、竹和部分油茶。西端山顶有一钓鱼台和、兴国两县界山。面积 915.4 巨石悬于山壁,传说有仙人于石上钓鱼而约6.5平方公里得名原名义山,相传晋初王子乔曾跨鹤来游,改零山山脉及其支脉紫瑶山泰和县宛前、灌溪、中龙、 905.9 名王山。西晋永嘉间,华阴王子瑶来此隐小龙镇分水岭居,称子瑶山。山上有九峰、三坛、五寺观等名胜数十处永丰县君埠乡东北部,与仙子陈宁都县交界。面积约6. 6 904.9 山间建有古庙,故名。产杉、松、油茶及灌木平方公里植被杉、栋、榊、樟、竹、松等。山上有建于三吉水县城东北5公里处。 国孙吴赤吴年间的云隐寺,唐时般若禅师在大东山南北走向 891.3 此布法,香火十分旺盛,遂改为般若庵。明罗洪先曾读书期间,并为之作记。以山雄踞赣江东岸,峰峦高耸,气势磅礴而得名凉伞睐万安县枫林乡陈家村东部 891.3 植被灌木林。因此山高,又像一把伞,夏秋 4公里处。南北走向使人感到凉爽,故名新干县七琴乡北端与丰城石老虎山市石江乡交界处。面积约 888.7 植被松、杉。因山顶形似虎头而得名 2.1平方公里杨仙坛吉水县城东北约5公里处 886 植被杉、松、茅草等。山顶有一方圆1万余平黄龙坪泰和县水槎乡西南与兴国 875 方米的坪地,四周群峰环绕,蜿蜒如龙,故名县交界处黄龙坪。唐代名僧不调禅师在此开拓,建有宝藏寺,全山建庵108座。现存不调禅师墓塔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吉安县东固镇与泰和县小植被松、杉。因山高林密,雾气腾腾,白云缭白云山龙镇交界处。面积约10平 862 绕而名。1931年5月16日毛泽东、朱德在方公里此指挥第二次“反围剿”第一次战斗,全歼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泰和县水槎乡东部,为泰植被杉、松、竹等。山腰下部有部分油茶林。 龙头山和、兴国两县分水岭。面 856 因山峰形如龙头,故名积约11.6平方公里泰和县水槎乡东部边沿, 植被杉、松、竹等。以山峰高峻连天得名天子壇为泰和、兴国两县分水岭。 855 (鑑,方言用字,义与山包、土堆同) 面积约4平方公里凉山山东吉安县东固镇中部。面积 851 植被杂草约2平方公里泰和县小龙镇东北边沿与植被杉、竹和油茶林。山峰峻尖,处湛家坊湛家尖吉安县东固、富田乡交界。 847.5 村对面,故名面积约5平方公里东与兴国县接壤。万安县南片窝味宝山乡北部偏东。南北 833 走向万安县顺峰乡金庙南偏西植被以杂木为主,少量杉树。古时,瑞峰山零山山脉及其支脉瑞峰山 4公里处。东南面。南北 823.3 曾建庵七座,庵后山峰秀丽,是祥瑞的征兆, 走向故名。现仅存瑞峰庵、顺峰庵泰和县中龙乡、老营盘乡山腰上部植被为松、杉杂木,山腰下部为油五峰山交界处。面积约4. 5平方 820 茶林。以有五座山峰而得名公里猴古额吉安县东固镇东固街西南 820 植被灌木、茅草。山顶有块大岩石,形似猴 .部8公里与兴国县交界处头,故名南台山万安县涧田乡东北部,南 819.5 植被油茶、毛竹、杉树等。因此山在大花园北走向。东与兴国县接壤田龙子南面,山顶有一坪像平台,故名牛牯味泰和县水槎乡与老营盘乡 818.6 北坡植被杉、松,南坡植被油茶。以峰顶状交界处若公牛头角而得名泰和县小龙镇东北边沿。 植被松、杉和毛竹。山峰似游龙向西南延龙坪泰和与吉安县分界岭。面 806 伸,山顶有台地,故名积约1.5平方公里高云脑永丰县石马乡龙湾村境内 805 因高峰入云故名大谢山- 万安县武术乡北部。南北 804.3 走向天台山永丰县陶唐乡楼源村境内 802.1 北与乐安县交界根山吉安县东固镇东固街南部 800 植被松、杉树 9公里,与兴国县交界处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植被松、栋、樟及少量杉、竹。以山上建有嵩吉水县富滩乡古富村东华寺得名。寺中有天泉池,水清冽。元末嵩华山北面 789.5 (1364)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率部至此,凭险固守,以图再举。朱元璋军追至,曾在此山激战,山间尚存藏兵洞及垣、壕遗迹船形味泰和县小龙镇东部。面积 787.7 植被松、杉、毛竹和油茶林。以山形似船约4. 5平方公里得名泰和县老营盘乡、水槎乡植被松、杉、杂木等。因西南麓浪川洞盛产石灰山东与兴国县交界处。面积约 786.7 石灰而得名 9平方公里吉水县双村乡高家村东从植被杉、樟、桐、松等。顶峰分二支,一支东山脑面。南北走向 785.3 朝东与白凫岭相接,一支朝北向西拐弯直下匡秋山南华山永丰县北坑乡张家岭境内 776.9 植被杉和松树。山上有南华古庙石龙万安县宝山乡北部,南北 776 东与兴国县接壤走向植被杉、油茶和少量松、茅草。古称百富岭。 吉水县八都乡长龙村及双山上有鹫峰寺,建于唐。寺门外有北宋初年村乡连溪村境内。山之南所铸铁钟一个。寺外有田可耕,有茶可采。 零山山脉及其支脉白凫岭北狭长。为吉水、永丰两 770 林木茂盛,泉水潺潺,堪称避暑胜地。山之县界山。南北走向巅有白富仙坛(已毁)在永丰境内还有观音、 慈光二寺,中有石室。此山常有白凫栖居, 故易现名。山中蕴藏水晶矿石窑万安县武术乡西北部。东 769.7 西走向新干县漂江乡漂江街东南植被杉、松、杂木。俗称指天峰。山下有溪锅明山部8公里与桃溪乡接壤 766.3 边水库。山顶远眺似锅,故名。又名寨庵上处。面积约2. 8平方公里何罗兴万安县武术乡境内 742 新干县城上乡河陂村东北植被松、杉。古名大盘山。据说山顶原有一千薯坪约5公里处。面积约1.2 740 块10亩的平坡,曾种植红薯,故名。明末,曾平方公里。东麓为乐安为一支农民起义队伍的根据地,现还尚存土县境墙等遗迹。其西侧建有窑里水库大龙山东泰和县水槎乡与上圮乡交 739.2 植被杉、松、毛竹、杂木混合林和油茶林。以界处。面积约5平方公里北麓有大龙村而得名官山岭永丰县陶唐乡邱坊村境 738.7 旧时为官家之山,故名内。面积约& 75平方公里茅坪味万安县枫林乡东部。南北 734 主峰为南坡走向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万安县武术乡北部偏西。 732.9 东西走向长岭吉水县醪桥乡汉坑村旁。 727 旧称林坑山。属大东山系之一南北走向万安县宝山乡榭坊村东南植被杉树。西汉刘邦(汉高祖)带兵在大花天子印部8公里处,东与兴国县 725 园驻扎时,曾到过此山,看见此山形似印章, 接壤。南北走向遂即命名为“天之印” 下板坑万安县宝山乡东南部。东 725 西走向万安县宝山乡榭坊村东面植被松树,以此山几座山峰并在一起很像毛笔架山 3公里处,蜿蜒于兴国与万 719 笔架,故名安之间,南北走向高丘庙万安县宝山乡境内,与兴 719 国县交界新干县桃溪乡桂川村东北狮子岩约2公里与清江县接壤 716 因一石岩形状如狮子得名处。面积约2.1平方公里尖峰山万安县枫林乡东部。南北 712.4 走向零山山脉及其支脉毡帽山吉水县邱陂乡金城村境内 710 植被杉、松等。以山状如毡帽得名吉水县富滩乡东北部,为植被东部多杉、竹、油茶,西部多松、杂木及荒山吉水县富滩、葛山、邱陂三 710 小山竹。以山势庞大,峰高谷深,未经斧斫乡之天然界山而名桃仔树岩新干县七琴乡北端与丰城植被杉、松和杂木等。因一山岩上桃树多而里山市石江乡交界处。面积约 705 得名 2.53平方公里万安县武术乡油草坪村东因此山森林茂密。状如观音庙神龛前的帐观音帐偏北9公里处,面积0.8平 701.6 幔一般,故名方公里。南北走向新干县麦型乡麦鉛街南偏植被松、杉、毛竹和油茶。旧称羊角岭。因太落峰西7公里处。面积约1. 3 696.7 状似歪斜的人头,故俗称太脑峰,“太”为当平方公里地方言“歪”的意思,后谐音为现名,亦名太乐峰新干县城上乡城上村村东倒屋场山北部9. 5公里处。与抚州 690 植被松、杉。山坑内原有一早禾场村,村废乐安县境相接。面积约后改称倒屋场,山名依此而来 0. 8平方公里九寸岭吉安县富田乡东部与东固镇 686.10 植被松树。1931年5月,红军在此击败国民交界处。面积10平方公里党军第四十七师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石漏子万安县武术乡境内 682 万安县五丰乡松关村东偏植被毛竹、杉、松杂木等。以该山大而圆而大源山东南10公里下坪西面1.1公 681 名,后“圆”谐音为“源” 里处水坑万安县宝山乡东部,南北 679 东与兴国县接壤走向吉安县文陂乡东部与吉水植被少量毛竹、杉、松杂木等。在吉水县水三尖峰县水南乡交界处 673.4 南乡新居村境内山峰海拔为573.4米。中华山、照镜石、高峰山三峰卓立,中峰尤奇官田坑万安县枫林乡南部。西北 667 走向新干县桃溪乡桂川村东北植被松、杉等。据说每当星夜浩渺之际,远星子山约2公里处。面积约5平 666 望山顶,颗颗星星烘托其间,故名方公里脚陂命万安县武术乡北部。南北 665 脚陂命南味海拔708.1米走向黄金山万安县宝山乡北部。南北 664 走向零山山脉及其支脉壁子寨永丰县君埠乡横坑境内, 658.1 因山陡如壁,险要似山寨而名东南界宁都万安县枫林乡陈家村东北植被松、竹、杉和杂木。因山顶像斗笠形状, 东坪味部6公里处。面积约5平 654.9 又名斗笠脑方公里。东西走向八角坑万安县枫林乡南部偏东。 648 主峰为尾睐东西走向新干县课江乡东南端,与白洋岭神政桥、桃溪两乡交界处。 647 山上有寨址,古产石族。俗称白蚁岭面积约4.2平方公里云仙寨泰和县上圮乡、中龙乡交 644.4 植被松、杉、杂木和毛竹。传说有仙人云游至界处。面积约6平方公里此,见山势峻峭,风景秀丽而结寨以居,故名五朵梅花峡江县水边镇湖州境内。 644 七峰连绵,秀色可挹,其中五峰突出,似五朵东北与新干接壤梅花,故名新干县城上乡城上村东北植被松、杉和杂木。因山形如船得名,又因船岭山 3.5公里处。面积约2.4 642 山顶如石屋,也称石屋山平方公里吉水县醪桥乡天锻村东北植被杉、栋、懈、松等。以三个山峰并峙,状川峰坳面。南北走向。面积约6 638.5 如川字而得名,又名三剑锋平方公里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新干县麦型乡上寨村东与尖老峰峡江县马埠乡交界处。面 638 植被松、杉、杂木。因山顶呈锥形,故名积约3平方公里。为新干、 峡江界山新干县大洋洲乡杨家村东棺材顶南部9. 5公里与桃溪乡接 634 植被松、杉、杂木。因山顶似棺材得名壤处。面积约3平方公里高境坑尾万安县观头乡东部。东西 633.3 东北与泰和县交界走向黄竹味万安县宝山乡北部。南北 624.7 走向和尚顶万安县宝山乡榭坊村东偏 623 植被松树,因山顶全是石头无草木,故名北3.3公里处。东西走向万安县武术乡油草坪村西植被松、杉、杂树。传说元朝中叶,大寥一个天子地北16公里处。南北走向 623 曾姓的贵族在此山顶修了一座坟墓,号称天子地属大东山系之一。吉水县植被杉、栋、榊、松、竹、樟等。北山麓有龙潭大坡山醪桥乡醪桥村境内。面积 615.9 深不可测(属地下暗河),当地流传“潇龙河 5平方公里。南北走向翻粮船,龙潭出瘪谷”之说。山以其坡度大零山山脉及其支脉而得名。又称“北华坛” 三角架万安县武术乡境内 613 龙上高睐万安县宝山乡东南部。东 610 西走向峡江县桐林乡与永丰县李植被北山多油茶、竹林,南山多松树、灌木金华山山垦殖场交界处。面积约 608.6 林。以山上原有金华古庙得名 12平方公里新干县城上乡城上村南植被松、杉和毛竹。旧称壁栖山。元代,龚阁华山 3.5公里处。面积约1.9 608.2 熊舜咨读书于此平方公里马鞍睐泰和县中龙乡东部。面积 607.3 植被灌木、毛竹和茅草,山麓有油茶林。因约4平方公里山顶东西高中间低,形似马鞍而得名金牛塘山新干县城上乡河陂村东 602 植被松、杉。相传山上有一水塘,大旱不涸, 北。面积约0.6平方公里为挖金牛所致。故名培山新干县课江乡培山村东侧 600 山下有培山水库,山麓有明金幼孜故居鸡笼山新干县潭丘乡木源村东 600 桐子窝永丰县龙冈乡巴溪境内, 598.1 南界兴国县泰山峡江县桐林乡庙口村境 598 植被松、杉、油茶林。因山高大如“东岳” 内。面积约13平方公里故名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天钟山吉水县城东北5公里处 596 万安县涧田乡涧田村东偏一脚踏三县北13公里处,东北与兴国 592.3 因此山处于三县交界处,故名县接壤,东南与赣县交界。 南北走向寨坳永丰县君埠乡横坑,东连 592 南宋时,乡艮在此山脑扎寨,抵御金兵,故名宁都县新干县潭丘乡潭丘村东南旧名玉华峰。据通志载:其山环拥十二峰, 盆山约5公里处。面积约5. 6 592 有浮邱王郭三仙殿、紫元洞、仙人迹等名胜平方公里观音岩吉安县富田乡与东固镇交 591.7 植被松树。以山腰建有观音庙而得名界处。面积约7平方公里楼梯岭永丰县龙冈乡巴溪东面 590.5 因山高陡峭,上山如登楼梯,故名植被杉、松和杂木。五代时吉州刺史彭壬干屯兵于此,土城尚存。元末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率零峡江县马埠乡固山村境部据守与朱元璋对垒,朱部于夜间驱头系铜铃山阳岭内。峡江、永丰、吉水三县 587.5 之羊往上冲,使陈部误以为大敌压境而将其弓山交界处箭石木耗尽,朱部趁机取之。因以羊破寨有功, 脉故名“羊岭”。后谐音为阳岭。山上尚存练兵及场、杀人台.、相公坪、仓廩等遗迹其吉水县白水垦殖场三分场植被杉、桐、栋、彌、松等。以山上植被丰富支主富脑北面。为白水乡与冠山乡 587.2 得名脉的天然分界线新干县漂江乡东南端澡植被杉、松、竹和杂木。因山上原有叫祖宗祖宗殿山江、桃溪、神政桥三乡交界 582 殿的庙宇得名处。面积约4.1平方公里岭上方石(约0. 1立方米)古代大力士射马方石岭吉安县东固镇南部 580 王凑担挑饭带于此。南宋文丞相举义,都统巩信在此殉难般若庵吉水县城东北约5公里处 574 黄土脑吉水县醪桥乡官田村东面 574 高岭吉水县白沙乡青华村北 570 因此山高于周围群山而得名面。南北走向乌脑岭吉水县冠山乡杏口村南面 569.9 植被杉、栋、榊、松和杂木等。以山上树木浓荫乌黑,山顶呈圆形,故名峡江县水边镇洲湖村与新植被松、杉、小灌木。西南麓有龙宫洞,洞口龙古山干县塘头乡丹元村交界处 568.5 直径1.5米,洞内大,故称龙宫山,后依方言谐音成今名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新干县城上乡城上村东北鹅公包山 8公里处。面积约1.2平 566 植被松、杉。以山形似公鹅头而名方公里南山岭吉水县新和乡蕉坑村旁。 565.8 以山居老山米岭之南得名南北走向雁婆石吉水县螺田乡老山村旁。 565.7 东邻永丰县。以山顶有岩石似老鹰(俗称雁南北走向婆)而得名罗布坑山峡江县桐林乡与永丰县潭 565 城乡交界处新干县桃溪乡南部与七琴植被松、杉、油茶和杂木。俗称尖把嘴。因尖峰顶乡交界处岭背村境内。面 563 山顶尖似鹰嘴而得名,又名美女峰积约1.3平方公里东华山万安县五丰乡东部偏北。 562.2 植被油茶、松、杉、竹和杂木南北走向吉安市天玉乡玉山村南原名天狱山,明文渊阁大学士胡广改名为天天玉山面。面积约0.5平方公里 559.9 玉山。主峰建有古刹一座,名曰“天狱名观”,岭下为明状元左春坊大学士胡广墓新干县潭丘乡木源村东, 植被松、杉、竹等。因春季遍山红杜鹃与天零山山脉及其支脉满天红山与乐安县接壤。面积约 559 际朝霞相映争辉,故名 3. 8平方公里新干县大洋洲乡杨家村东植被松、杉和杂木。因远望山形状如人头而仙人脑南部& 5公里处。面积约 558 得名。又因山上建有“杨禅寺”,又名“杨禅 3平方公里寺山” 吉水、吉安县、永丰三县交植被松、杉、油茶。山腰有一座始建隋唐时安仁山界处,西南面为吉安县富 554.3 期的古刹安仁山寺。明代名僧刘师任、曾衍田乡、北面为吉水县水南柱等人重修寺庙,并讲授《四书》、《五经》。

乡,东面为永丰县史载,明邹元标、解缙等人曾在此求学盘岭永丰县藤田乡城上境内。 553 植被松、杉、栋、樟、梆及杂木,以山道盘旋而西与吉水交界得名坡前:® 吉水县螺田乡连坑村旁。 548 东北邻永丰县鸡公岭吉安市天玉乡境内 547.7 举眼峰峡江县马埠乡曾安村。面 546 植被杉、杂木。因临近各村,举目即见,故名积约1平方公里桐岭峡江县马埠乡固山村境 546 植被松、杉和杂木。又名东固岭,山上原多内。面积约2平方公里桐树而得名旗岭吉水县富滩乡固山村西 545 传说古代有人于此设寨,山上有插旗处, 北面故名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一袋窝吉水县水南乡西团村境 536.8 又名坳仔背内。西邻吉安县新干县桃溪、七琴、神正桥旧名石狮峰。因山脊平直,峰顶高昂,远望棺材山三乡交界处。面积约1.88 531 形似棺材而名。古名石狮峰平方公里吉水县阜田乡东北部,为植被松、杉、杂木。据《吉水县志》载:“万华万华山吉水县和峡江县的界山。 530 山南麓,明罗洪先筑嵯晌山庄于此。”今已东西走向毁,山上建有万华古寺,故名西华山吉安县东固镇东部边境。 529.4 植被松、杉、竹。山上原有一庙,进香的人络面积约2平方公里绎不绝。因地处永丰县华山之西,故名叶岭北邻永丰县。吉水县螺田 528.3 乡枫树陂村旁。南北走向南华山吉水县新和乡蕉坑村南面 526.8 城脑上北邻永丰县。吉水县冠山 524.3 乡浒岭村。南北走向盘岭东邻永丰县。吉水县螺田 523 乡老山村旁。南北走向石仙庙山东邻永丰县。吉水县螺田 523 以山上建有石仙庙得名零山山脉及其支脉乡老山村旁。南北走向大壁峰峡江县桐林乡与永丰县潭 521 城乡交界处川风坳永丰县潭头乡西南端,西 517 山坳有凉亭,山风穿亭而过,故名北南端均与吉安县交界以山形似马鞍而名。其东北有大仙洞,洞口马鞍山永丰县陶唐乡楼源村境内 514 髙9米,宽5米,洞长3公里,洞内有溪水、喷泉和千姿百态的岩石吉水县新和乡蕉坑村南以位于吉水县之东南部,山上常年山花盛开南华山面。为吉水县和永丰县的 515.6 而名界山。南北走向永丰县潭城乡境内,西北植被松、油茶。盛产香菇。山上原建有贤华贤华山是永丰、峡江县的交界点。 512 古寺,故名面积约20平方公里娄砂坑山峡江县桐林乡与永丰县李 512 山垦殖场交界处峡江县福民乡小桢村境植被多油茶和少量松、杉。因山貌似观音, 观音峰内。面积约3.5平方公里。 510 故名。又名枫树坑山为峡江、吉水县界山猫仔脑永丰县石马乡柏林村境内 510 山脑似猫头而名续表所属山脉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杨公岭吉水县住歧乡黄狮村境 510 昔有杨公于此修道而得名内。北邻峡江县牙细坑山新干县潭丘乡潭丘村南偏 509 植被松、杉、竹等。以其山脚下的山坑而西13公里与永丰县接壤处得名鸡公坳吉水县螺田乡枫树陂村境 508 以山坳有块石头状如鸡公而名内。北邻永丰又名上油草坑,位于峡江埃城山县桐林乡与永丰县潭城乡 507.7 植被竹林。峰顶有航测标交界处。面积1平方公里三把洞峡江县桐林乡庙口村境 506.6 相传,摘茶籽时,无法呼唤用膳,需从三面鸣内,面积4平方公里铳为号,故名三把铳。讹音称三把洞神天宫峡江县福民乡境内。面积 506 植被松、杉。山下有东汉末建承天宫。为玉约6平方公里笥山风景区一山峰贤华山峡江县桐林乡流源境内 502.8 零山山脉及其支脉, 扇巴脑永丰县古县乡境内 501.9 山形如扇把表2-1-5 吉安地区境内海拔500米以下主要山峰一览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植被杉、松、竹、栋。山底皆铁矿,已开采。又名岭山,据《峡江县志》载为“顶山”。“岭山”系“顶良山峡江县金江乡新溪村境内,面积约 487.7 山”讹音而来。据同治《峡江县志》载:山挺拔千 2平方公里。北接新余市境。 仞,秀出半天,曲径蟠旋而上,置顶复平。有田数十亩,相传为许仙所造。泉自石出,悬瀑经天。山腰有古寺,四时青葱,盛夏尤若清秋永丰县沙溪乡周家排北面,西北与永吉山吉水县连界。面积约0.25平方 471 此山是永丰、吉水县的界山,故名公里遂川县枚江乡定口南东3.6公里清同治《龙泉县志》载:葛洪,字稚州,号抱朴子,葛仙岩处。北东一南西走向,为斗笠脑支 450 升平间云游至县,见县之东有石室幽邃委蜿,乃结脉的分支庐凿井炼丹其上,遂名葛仙岩剪刀窖永丰县三坊乡丁坊境内,东南与吉 442 以山形似剪刀,故名安县交界。面积约9平方公里东皂岭新干县金川镇东7公里 427.2 其岭脉西延为茱萸冈(俗称东雷山)、东山(在县城东1公里,山麓为明练子宁故宅) 简称镰山,又名五镰山。为永丰县名山,素称"恩傑峰山永丰县北7. 5公里潭城乡龙洲北 425.9 江八景”之一。五峰耸立,形势险要。昔有凌空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阁、祈梦楼、注生堂、文昌祠在山上。明崇祯年间, 扩注生堂为长春殿。今废' 续表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瑶岭永丰水浆乡梅林北面,面积约6平 425 此岭状如“瑶池”,故名方公里黄竹岭永丰县君碧乡小别境内。面积约 424.7 1930年12月30日,毛泽东、朱德登上此岭,指挥 2.4平方公里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以岭上盛产黄竹得名永丰县富溪乡白水,西接吉水县山脚下有矿泉,名五味泉,含酸、辣、苦、涩、甜等九峰岭境。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390.2 味。传说仙人张果老曾经此拄杖,泉岀如注。此山有九峰,故名天马山吉安县富田乡中部。面积约1平 361.4 形同奔马而得名。宋邹明彦创半山书院,周必大方公里常讲学于此佛岭永丰县君碧乡空坑境内。面积约 358.1 传说文天祥被元将李恒追及此,石坠隘道,文天祥 2.1平方公里脱险,依岭建有佛庙,故名 1930年12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第万功山永丰县龙冈乡境内 350 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中,在此山活捉国民党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龙须山吉安县梅塘乡西南部。面积7平 334.6 山顶有泉涌出。相传唐太宗时,一禅师来驻,士人方公里赐龙须捐资做法云庵,故名据《庐陵县志》载:“自螺川而望东南,其青青者, 皆青原也”。青原山得名于此。峰峦连绵10余公吉安市东南郊,赣江之东,距市区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青原山 10公里,属嵩华山脉,面积22平 316 趣。山麓有始建于唐神龙元年的净居寺寺庙,是方公里一座扬名海内外的佛教圣地,又是山水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的游览胜地。历代名人颜真卿、黄山谷、 文天祥、解缙、王阳明等,曾来此游览、读书和讲学,成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圣峰山永丰桥南乡境内。面积约1.5平 293.5 相传此山为圣岭,上有土城,岭巅有龙井,深广数方公里丈,前有峻峰,名仙人台,旧时遇旱,乡人来此祈雨植被松树。原名玉箱山,古时北华山庵前夜光炯北华山安福县江南乡凤林村北部,距县城 191.1 照,近城人多见之。故名北华山。明代理学家刘 3.3公里,东西走向阳等人,经常聚讲山中。山中蕴藏丰富的煤层。 同治己巳年于山顶建八级六面塔一座,高15米吉安县浬田乡北部。面积1平方山峰形似虎头而名。民国《吉安县志》载:山林优虎峰山公里 173.8 雅,沿之字而上,上有名岩,就岩筑有神宇。是为吉州西偶之名胜峰也山系石灰岩结构,久经风化成二岩洞,是枫田“中石屋洞安福县枫田乡新屋场村境内 170 溪八景”中的主要景点。一为光洞,宽敞明亮,洞内约80平方米,石壁上刻有“石屋洞天”四个大字。一为暗洞,洞内有石床、丹灶等古迹续表山名坐落位置主峰海拔(米) 说明植被茅草。宋代建有古寺和书院。传宋末,民族泰和县万合乡与吉安县值夏乡交英雄文天祥举兵勤王抗元,与元兵交锋于此,由于华盖山界处。面积约2.5平方公里 164 寡不敌众败阵,时密云四起,浓雾笼罩,元兵迷向, 怯而退却。文天祥脱险后,誉浓雾为“华盖”,亲笔题匾,名“华盖山” 安福县平都镇东侧江南村境内,距又名凤山、秀峰。山势耸拔,巨石悬崖,植被松林, 蒙冈山县城1公里,北临泸水河,南接安 159.5 现改为森林公园。山顶上原建有江山一览亭。明福火车站代理学家邹守益曾在此建“东廊书屋”讲学植被马尾松、果林。原名“螺峰”。由于山形委婉螺子山吉安市区北部白塘乡高峰行政村 142. 1 如螺,砂石皆成螺形,昔有渔人遇风雨见神螺光彩境内。耸立于赣江西岸五色,取而怀之,故称“螺子山”。山上原有文山祠、灵泉、灵泉庙等古迹,现辟为森林公园植被松树和油茶。据《庐陵县志》载:宋时吉州有水蛟为灾,幸得许旌阳真君平蛟,化险为夷,乡人在山顶建立高明宫奉祀,故山袭人名,称“真君吉安市区西北部白塘乡五里村境山”。山上原有寺庙,庙内塑有许真君半身铜像一真君山内。东西走向。面积1- 25平方 135.9 尊,重约160千克,为古代珍贵文物珍品。1930年公里庙宇倒塌,遂将铜像移于周家坡村供祀。1958年铜像被毁。真君山山势险要,系拱卫城垣北部天然屏障。山上壕沟纵横,是1930年红军九打吉安留下的遗迹植被以马尾松、油茶林为主。据《庐陵县志》载: 吉安市区西部禾埠乡凤凰洲、曾天华山旧名“凤山”,相传古时有高僧岩严尊者, 天华山家、吉丰三个行政村交界处,东西 129.9 在西峰(位于天华山下)讲演佛法,感动上天,纷走向纷降落雨华(花),故名“天华山”。山上原有天华山观、飞仙阁等名胜古迹植被以马尾松、阔叶林为主。古名“翠峰”。南朝吉安市区南面古南街道办事处境陈时,吉州太守刘竺有惠政,因其死后为神有灵神冈山内,位于禾河与赣江汇合处的禾河 114 感,邑人于山上建立惠祐廟奉祀,故以神名冈,改北岸,赣江西岸名“神冈山”山上原有不少古迹,如西台寺、宿云亭等境内矿藏资源的丰度在全省排位居中。已发现矿藏主要有:铁、铸、煤、金、萤石、石膏、岩盐、瓷土、 高岭土、耐火黏土、花岗石、大理石、卤水、矿泉水等73种,占江西省已发现矿种数的46%。其中,28种矿藏探明储量。已探明的大型矿床5处(安福县杨家桥铁矿、永丰县北坑萤石矿、吉水县黄桥泥炭矿、吉安第二章矿藏县竹马桥高岭土矿、永新县乌石山石膏矿),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80余处。

第一节金属矿藏黑色金属矿藏境内黑色金属矿主要有铁、猛两种类型。其中只有铁矿探明储量。

铁铁矿是吉安境内主要矿产之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宁乡式”赤铁矿,产于泥盆系中,主要分布在永新、莲花等县。矿层厚一般为3〜10米,已探明储量8355万吨,矿石含铁品位为50%左右, 含磷略髙。其中以莲花县储量最多,有6000多万吨。已开发的有莲花县株岭坳铁矿,铁矿4层。最大厚度2078米,延伸长度4100米,储量1161.5万吨;莲花县九曲山铁矿,含矿主要有两层,多达10层,平均厚度1.01米,储量852万吨。永新县乌石山铁矿,含矿3〜5层,多达10层,平均厚度1.51 ~ 1.65米, 储量2453万吨。年设计开采规模为30万吨。另一种是“新余式”变质磁铁矿,产于前震旦系中,为变质火山深积成因铁矿。含铁品位为28%左右,属贫铁矿,含有害元素低,易采易选。矿产地主要分布于安福、吉安两县北部,吉水、峡江、永丰也有少量分布。探明储量3亿吨。其中安福杨家桥铁矿储量2. 2亿吨,为大型磁铁矿床。吉安县九龙山矿区铁矿储量2847. 78万吨,吉安县井头矿区铁矿储量4876. 87 万吨。

猛主要分布于安福、吉安两县,与“新余式”变质磁铁矿分布一致,厚度0 ~ 20米不等,品位在 30%〜40%之间,矿石为硬猛矿。尚未计算出工业储量。在莲花县有一猛矿矿点,矿体为软猛矿。晶体猛7.0%,储量尚未探明。

有色金属矿藏境内已发现的有色金属矿有磚、铜、铅、锌、镰、锡、钳、祕、汞等。

鹄磚矿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钩矿床(点)、矿化点46处左右,集中分布在安福、泰和、遂川、万安和井冈山等县(市)o铸矿类型主要有黑钩矿石英脉型、白铸矿硅卡岩型、蚀变花岗岩型,其中黑铸矿石英脉型为主要类型。鹄矿床伴生有大量有益组分:锡、钮、铜、铅、锌、锤等。境内三氧化餌品位0.27% -1.32%,探明三氧化磚的储量为3.687万吨。主要分布在安福浒坑、泰和小龙和遂川碧洲一带。

铜境内铜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为铸矿中的伴生黄铜矿;另一为石英脉型铜矿。典型矿藏为新干县海源铜矿,其品位达到1.70%,境内铜矿探明储量(金属量)为413吨。

铅主要分布于吉水、永丰、永新、吉安、安福、莲花等县,远景储量为4244吨,其中独立铅矿仅为永丰卧龙方铅矿,其余均以与锌、银共生,且为矿点、矿化点。永丰县卧龙方铅矿和吉水县银山银铅锌矿品位较高。

锌未发现单独的锌矿,主要与铸矿伴生,只有安福浒坑钩矿探明了锌的储量,为13713吨。

鎳只有两个镰矿化点:一是峡江县马埠镇深圳,品位0.31%;二是遂川县大汾乡东坑凹,品位为 0.2% ~0.26%。两处的品位均未达到当前的工业品位要求。

锡境内的锡矿均为内生热液矿,主要是与黑铸矿共生,形成高温热液鹄锡矿。主要分布在井冈山、万安一带,以共生形式出现在钩矿中,这类锡矿多是采铸时综合回收,其矿石品位达到0.01%〜 1. 21%,锡金属保有储量3533吨。

钳、锤未发现独立矿床,两者均以伴生组分的形式存在于钩矿床中。前者为辉鋁矿,后者为辉钮矿。境内只有遂川良碧洲铸矿采鸭时综合回收钮矿,每年1吨左右。

汞未发现矿床,但在吉安县油田乡发现一特殊矿点,在该乡隍北村的小田城的1平方米的土壤中,见有蚕卵大小的自然汞粒。此水银如何形成尚未查明。 稀有、稀土金属矿藏境内稀有、稀土金属矿点、矿化点有30余处。

稀有金属已发现的稀有金属矿藏有锂、钠、钿、钠、锭、钮、错、诒等。锂主要赋存在含锂卤水中和含锂瓷石之中。前者分布于泰和县万合镇梅岗。卤水矿矿化度高达300.66 ~330.04克/升,NaCl含量 24.5% ~26.11%,LiCl为0.052%〜0.091%,均达到富矿品位要求。预测储量大于200万立方米。后者分布于安福县浒坑镇。矿石金属锂氧化物(Li?。)含量在0.4% - 1.0%之间。已探明储量2万吨。 钏、钠均以伴生组分的形式生于钩矿之中。規和铉除以伴生组分的形式生于鹄矿之中外,在井冈山、遂川等县(市)还发现有独立的矿点存在。另外在莲花县西云山、界化垄、峙龙等处存在错、诒矿,都属沉积矿床,错、诒均达工业品位要求,但规模小,尚未进行设计和开采。

稀土金属主要分布于井冈山、遂川、万安、吉水、永丰、峡江等县(市),多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富馆的轻稀土矿为主。稀土品位在0.05% -0.11%之间,探明储量9828吨。

贵金属矿藏境内已探明的贵金属矿藏有金、银两种。其中金矿存在独立的矿床(点),银则以伴生组分的形式存在于铅锌矿和岩金矿中。

金金矿主要有岩金和砂金两大类。岩金矿在遂川、井冈山、永丰、峡江、吉水、万安等地均有发现。 其中遂川、井冈山境内的金矿品位较高。砂金矿主要分布于赣江水系。境内金矿探明储量为4. 15吨。

第二节能源矿藏境内能源矿产种类以煤为主,其次为泥炭、石煤、铀矿及少量油页岩。

煤境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梓山组、二叠系上统乐平组、三叠系上统安源组。已探明总量为 17927万吨(莲花县2852万吨)。

梓山煤系该煤系分布于永丰、吉安县东部、吉水、万安一带。可采煤层数1 ~ 8层,煤层总厚度一般为0〜4.38米。多呈透镜状、鸡窝状产出,沿走向倾向变化大,属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煤层。发热量 6550卡/克、灰分35.21%、挥发分4.92%、全硫1.87%、水分4. 86%個定碳51.69%,属无烟煤。

乐平煤系该煤系为境内一重要含煤区,主要分布于区境西北部,即莲花一安福一峡江一带,属江西省五个成煤区之一。已探明储量的矿区包括莲花的长埠、界化垄、年林、西云山、峙龙、珊田和安福的大光山、铁华山、北华山、文家北、枫田及吉安县塘东等。主要为乐平煤系A组煤和B组煤。含煤层数多而薄,且稳定性差、相变大,煤层最多的为界化垄矿区达112层,最少的也有20余层。各煤层间距少则 1米,多则数10米。A组煤煤层厚度较B组煤煤层稳定。A组煤主要煤层一般为0.3-1米,最厚也只在5米以下;B组煤主要煤层一般为1 ~ 2米,局部达10米以上,最小为零,呈鸡窝状、透镜状分布,可采煤层一般为1〜4层,厚度多为1〜2. 5米。一般为无烟煤。煤性较好,发热量6933卡/克、灰分 24. 73%、水分 3.76%、挥发分 6.03%、全硫 2. 73%、固定碳 57.69%。

安源煤系该煤系为境内又一主要含煤区,分布于永新一吉水一带。现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吉安县天河、安塘,吉水螺田、八都、太山,井冈山拿山等。含煤2 ~ 6层,全部可采,可采总厚度2 ~12米,煤层较稳定,一般为烟煤。煤质好:水分2.91% -5.52%,灰分27.64% ~ 40. 12%、挥发分32.55% ~ 34.12%、发热量 6565 卡/克、全硫2.16% -3.13%。 泥炭主要分布于吉水黄桥一带,单矿层最大厚度达57. 5米,总腐植酸含量达到25. 07% ~ 48. 57%,探明储量182.7万吨,是全省最大的泥炭矿。

铀主要见于新干、峡江、遂川、井冈山等县(市),其中峡江铀矿为一中型矿床。

石煤主要分布于万安、遂川等县。储量和矿石质量有待进一步探明。

油页岩分布在吉安县,储量和矿石质量有待进一步探明。

第三节非金属矿藏境内非金属矿产主要有:耐火黏土、萤石、硅石、岩盐、钾长石、石膏、水泥用灰岩、高岭土、瓷土、粉石英、滑石、花岗岩、大理石等。

耐火黏土耐火黏土是境内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分软质耐火黏土(白泥)和硬质耐火黏土(焦宝石)两种。 焦宝石仅见于吉安县敖城一带。白泥主要分布在吉水黄桥乡南陂、新村、曾家一带,吉安县南山也有部分出露。矿层厚度0.5 -4.43米,矿石品位三氧化二铝(Al₂0₃)20% -30%,探明储量32.6万吨。

萤石萤石主要分布于永丰县北坑、中村、上溪,新干县大坑及宁冈县曾家冲一带。矿石品位(CaF?) 46. 80% -75%,探明总储量465万吨。

硅石境内硅石有变质型、沉积型及石英脉型三种类型。变质型硅石主要分布在遂川、井冈山、吉水、峡江等县(市),该类型硅石一般储量较大,少则几十万吨,多则上千万吨,但品位较低(Si。?含量94%〜 96% )₀沉积型硅石分布在吉水、峡江一带,为华山岭组石英砂砾岩,规模大,品位较低。石英脉型硅石在境内各县(市)均有分布,矿体规模较小,但SiO₂含量达96%以上。

岩盐主要分布在新干县大洋洲,属清江岩盐矿床石岐凌矿段。矿体埋深800米以上,含矿层7〜27层, 单层厚度3〜5米,NaCl含量70% ~80%,探明储量2.4亿吨。

卤水主要分布于泰和县万合镇梅岗。卤水赋存于白垩纪上统南雄组红层中。分上下两个含卤层。下卤水层为主矿层。矿层厚1.12-12.1米,矿化度高达300. 66〜330.04克/升,髙于海水9倍。NaCl含量 24.50% ~26. ll%,LiCl为0. 052% -0.091%,均达到富矿品位要求。卤水储量大于200万立方米。为江西省唯一富含氯化锂的卤水矿床。

钾长石钾长石主要位于遂川县中石乡罗文村。矿体产于花岗岩体中,呈脉状产出。矿脉9条,厚度 1.10 -6.20米,含量 5% 〜11.25%。储量 3.4 万吨。

石膏石膏主要分布于永新县及泰和县一带,可分为硬石膏和石膏两种类型。永新县乌石山硬石膏矿是江西省唯一的大型石膏矿床,探明储量2962万吨,矿石平均品位CaO 35% ,CaSO₃ 41% ₒ在泰和南溪一马市一带分布有结晶石膏和泥膏,含膏层有三层,平均厚度0. 8米左右,矿石品位CaSO₄ 40. 75% ~ 45.80%。少数矿山的探明储量169万吨。

水泥灰岩境内水泥灰岩矿床(点)有20多处,除吉安市区外,均有出露。主要分布于永丰、安福、泰和、吉水、 吉安县一带。探明储量7183万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矿石品位48. 14% ~55.00%。

高岭土吉安县敖城竹桥高岭土矿是境内唯一一个探明储量的高岭土矿床。矿石品位Al₂O₃ 9.44%,SiO₂ 86.34%。探明储量549. 1万吨,属于大型高岭土矿床。

瓷土境内瓷土矿点分布较多,但规模不大。已勘探的矿床有新干县小东瓷土矿、永新县桃花瓷土矿、宁冈县高凉寨瓷土矿。总的探明储量217万吨,矿石品位A1₂O₃ 16% ~21.2%.SiO₂ 67.95%〜73. 50%、 Fe₂O₃ 0.81% ~ 1.90% ₒ 粉英石粉英石集中分布于安福县洲湖镇材家岭一带。面积1.7平方公里,矿体厚度29. 4米,白度69% , SiO₂ 96% -98%,探明储量493.3万吨,属大型矿床。此外,在莲花县闪石西云山一带有一矿点,含量达 97%以上,但储量不明。

滑石矿滑石矿主要矿点有两处,分别在永丰县瑶田镇湖西和遂川县禾源镇龙尾。矿石品位SiO₂61.84% ~ 65.11%.A1₂O₃ 0. 38% - 2. 1% ,Fe₂O₃ 0. 11% ~ 0. 70%、MgO 25. 33% - 31.43%,白度 55.00% 〜 87.80%。龙尾滑石矿的质量优于湖西矿点。预测储量500万吨以上。在安福县连村境内还有一处滑石矿点,但质量低劣。

花岗石境内经地质评价的花岗石矿点有15处,品种近10余个。由于储量小,档次低,成荒率不高,故大部分矿山未开采。形成一定规模的只有遂川禾源镇花岗石矿。

大理石大理石主要有莲花县路口乡和永丰县石马、南坑、谢坊一带两处矿床。莲花路口乡大理石矿呈露天状。地质储量2650万~3000万立方米,可采量394万立方米,品种多,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可作豪华装饰建材和艺术雕刻用。1968年被江西省展览馆选用。开采价值大。永丰石马一带大理石矿,其花色有白色、灰色和肉红色等。地质储量4000万立方米。

第三章气候境内气候具明显的南北过渡性特征。气候温暖湿润,农业气候条件较为优越。全年平均日照时数 1686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41%左右。年平均气温17. 1 - 18. 6^,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5.5 -6.5T,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29.5P。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12.5 - -7T;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达40T以上,冬季较温和,夏季则酷热。境内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T的天数250天左右,积温为 5700 -6000^左右,均高于同纬度的相邻气候区;但境内边缘山区附近的小盆地,由于受地貌条件的影响,热量条件稍逊于平原河谷。境内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400 ~ 1550毫米,从总体情况来看,可以满足双季稻生长的需要。但降水多集中在早稻生长期,一般4 ~6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以上。 降水过于集中的年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二晚则常感水分不足,在一些水利设施较差的地区常发生干旱灾害。境内主要的气候灾害有低温、洪涝和干旱等,尤其是春寒。境内春季回暖较早,日平均稳定通过10七的初日,平均为3月20日。

第一节气温因受季风环流形势制约,气温四季变化非常明显,时空分布也较为复杂。

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7.1〜18.6T,最高为泰和、遂川18.6T,最低为井冈山14.3T。全区月平均气温以1月份最低,为5.5 ~6.5T;以7月份最高,为27.4~29.5^₀ 境内各县(市)年平均气温,见表2-3-1 o表2-3-1 吉安地区各县(市)年平均气温单位:t 新干峡江永丰吉水吉安安福永新泰和万安遂川宁冈井冈山莲花年平均 17.5 17.6 18.0 18.2 1&3 17.7 18.1 18.6 18.4 18.6 17.0 14.3 17.5气温境内历年各月平均气温,见表2-3-2。

表2-3-2 吉安地区历年各月平均气温单位:t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气温 6.0 7.7 12.4 1& 1 22.6 25.9 29.2 28.5 25.0 19.3 18.4 8.8 1&0 极端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7〜8月份。除井冈山极端最高气温为34. 8T ,莲花县极端最高气温为 39.7T,遂川县极端最高气温为39.9T外,其他县(市)极端最高气温均在40T ~41.7T之间。以1991年7 月18日永丰气温41.7^为极高值。除井冈山未出现气温大于35T的日数外,境内全年日最高气温大于或者等于35T的日数一般为30 ~40天,其中以吉水高温天数最多,平均每年有45天气温超过35紇。

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份,境内以1972年2月9日莲花县-12. 5T为极低值。除莲花外,井冈山极端最低气温为-1代为,永丰和宁冈极端最低气温为-10T ,其他县(市)极端最低气温均在-6T〜-9.lt之间。境内全年日最低气温在0T以下的天数一般为20天左右。井冈山平均每年有43天,新干、峡江、永丰等县有25天左右,南部遂川、万安等县有14天左右。

地面年平均温度井冈山地面平均温度最低,为16. 4T,其他县(市)地面年平均温度差别不大,在19.7 - 20.1°C 之间。

地面月平均温度全年以1月份地面平均温度最低,为7七左右。7月份地面平均温度最高,为34T左右。

极端地面温度极端地面最高温度都在65以上,以永新74. 9T为极高,井冈山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也有65. 7P ;全区极端最低地面温度都在-6七以下。地面最低温度极值出现在永丰,为-16. 2咒,泰和地面最低温度极值为-6. 9七,大部分县(市)为-10T左右。

四季分配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七的初日为春季始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T的初日为夏季始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弋和10T终日的最后一天分别为秋、冬两季始日。

除井冈山外,全区春季始于3月17日,终于5月23日,平均天数68天;夏季始于5月24日,终于 9月23日,平均天数为123天;秋季始于9月24日,终于11月23日,平均天数61天;冬季始于11月24 日,终于翌年的3月16日,平均天数113天。春、秋天数少,夏、冬天数多。

井冈山四季变化特殊,春季始于4月1日终于6月24日,长达85天;夏季始于6月25日终于8月30 日,长达67天;秋季始于8月31日终于11月8日,长达70天;冬季始于11月9日终于翌年3月31日,长达 143天。其春、夏、秋三季时间均短而冬季时间长。全区其他各县(市)春秋短而冬夏长,四季分明。

无霜期无霜日(系一年中春季终霜日与秋季初霜日之间的持续天数)年均275〜288天,井冈山为241天。 境内无霜期年际变化较大,为56 -96天,极端最长无霜期1965年出现在宁冈,长达350天;极端最短无霜期1974年出现在吉安市,仅为236天。

积温积温是指日平均气温或有效气温的累积值,是衡量作物生长季长短的标志。稳定通过10T积温,系水稻全生育期所需的热量条件。全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T积温为5700七,以遂川5900T为最多, 宁冈53OOT为最少。第二节降水年降水量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603毫米,山区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吉泰盆地降水最少。境内以井冈山降水最多,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880毫米,以泰和降水最少,年平均总降水量1397毫米。

年极端降水量年平均总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为1997年,达2129毫米,最少的年份为1963年,仅1018毫米。其中以井冈山1961年总降水量为极多,达2774毫米,以万安1963年总降水量为极少,仅799毫米。

季降水量第一季度(1〜3月)平均总降水量为328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1%,少数年份3月份降水集中, 出现早汛。第二季度(4 ~6月)平均总降水量为67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3.4%,为境内的雨季,6 月份常出现降水集中期,发生洪涝灾害。第三季度(7 ~9月)平均总降水量为366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3.5%,本季如受台风影响,局部会出现强降水,引发局部洪涝灾害,且多出现于南部和东北部山区。第四季度(10 ~12月)总降水量为188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2%,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不会出现降水集中。降水量的年、季、月变化明显差异是导致全区旱涝的主要原因之一。

雨日年均169天雨日,其中井冈山雨日最多,平均每年有216天,雨日较少的新干、泰和两地平均每年也有158天。境内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平均为23天,最长为井冈山36天,除此之外为28天,1976年3月 17日~4月13日出现在安福。

降水强度历年平均日降水量达25 -49.9毫米的降水日数为16天,各月均会出现,以4〜6月份为最多;日降水量达50 -99.9毫米的降水日为暴雨日,年均出现天数为4天,主要出现在5〜6月;日降水量达 100 - 149.9毫米的降水日为大暴雨日,年均出现天数为0.5天,出现在4〜10月份。日降雨量在150 毫米或者以上的降水称为特大暴雨日,境内出现过的最大日降水量为304.5毫米,出现在永丰县1969年 8月9日。境内年暴雨日数最多年份达10天,出现在安福县1990年;最少年份有7个县无暴雨日出现。

雪境内降雪主要发生在12月至翌年2月。最早初雪日在12月12日(井冈山),其次是12月24(宁冈、安福),除井冈山3月份还有降雪外,最晚终雪日在2月27日(峡江)。境内平均最大积雪深度在20 厘米左右。最大积雪出现在井冈山1983年12月29日为30厘米。

第三节蒸发日照湿度蒸发量年蒸发量1016.9 - 1632.4毫米,万安为最大1632.4毫米,除井冈山1016.9毫米外。最少为宁冈县1340.3毫米。由于蒸发量与温度同步变化,因此7月份蒸发量最为旺盛,月蒸发量为150.5 - 278.5 毫米,1月份为最少,月蒸发量为41.7 -51.8毫米。

日照时数年日照总时数(太阳实际照射到地面的时数)1474.2〜1788.9小时,南部多于北部,平原多于山区, 万安年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178& 9小时,除井冈山(1474. 2小时)外,莲花年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 1526.4小时。一年中以7 ~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如吉安市7月份日照时数平均为267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平均为68小时,两者相差近200小时。日照时数的年际差异也很大。如吉安市1963年日照时数为2282小时,1997年日照时数为1330小时,两者相差达952小时。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79% -85%,除井冈山年平均相对为85%最大外,其余县(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80%左右,吉安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78%。但境内相对湿度的极小值却出现在井冈山1988年11月11日,为5%,其余县(市)相对湿度最小值在10%左右。

第四节风雷霜雾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为2米/秒左右,万安年平均风速最大,为2.6米/秒;井冈山年平均风速最小,为1.5米/秒。

年最大风速年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均在17米/秒以上。泰和岀现的10分钟平均风速30米/秒为极大值,井冈山和吉水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17米/秒为较小值。泰和、吉安、万安等地瞬时极大风速曾超过40米/秒。

风向区境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冬季受新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的影响,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除遂川、永丰和永新外,其他各县(市)全年最多风向为北风。其中, 吉安北风频率为36% ,峡江、新干、安福、吉水、泰和、万安等地北风频率均在20%以上,遂川、永丰、永新最多风向为东北风,频率分别为23% ,18%、25%。

雷暴境内一般2月始有雷暴。最早是吉安市,在2月11日左右。10月中旬雷暴终止,最晚是新干、峡江、永新,在10月18日左右。境内少数地方也有1月份响雷的年份,称之为冬雷。

霜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1月中旬,终霜日在次年3月中旬。初霜日最早是井冈山,11月12日,其次是新干,11月23日。终霜日最晚是井冈山,3月15日;其次是安福,2月27日。

雾境内山区雾天较多。井冈山平均每年有雾天104天,宁冈每年有雾天97天。境内南部雾天较少,遂川平均每年不到8天。一年当中,春季雾天较多,秋季雾天较少。 第四章水文第一节河流水系以赣江为主流,赣江主流吉安段有众多的支流分布在其东西两岸。所有的支流除莲花县的六市水流入湖南的绿水外,其他支流都汇入赣江,构成以赣江为中心的向心水系。境内以不同级别最终汇入赣江的、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大小支流共733条,河流河网密度为0.4。其中大于1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共23条。东岸12条支流自南而北为良口水、武术水、通津水、云亭水、仙槎水、横山水、孤江、乌江、住岐水、沂江、湄湘水、狗颈水(又名澡江);西岸的11条支流自南而北为皂口水、遂川江、土龙水、蜀水、杨溪、 禾水、横石水(又名文石河)、柘塘水、同江、黄金水、砚溪水(又名龙盘江)。在这23条一级支流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大支流有5条,其规模由大而小依次是禾水、乌江、孤江、遂川江、蜀水。

赣江主流赣江为江西的第一大河流,是流经区境的过境河。它是由源于赣州地区的章、贡二水在赣州市汇合而成,并由此得名赣江。赣江流向自南向北,在万安县涧田乡良口入境,纵贯区境中部,流经万安、泰和、 吉安县、吉安市、吉水、峡江、新干等县(市),于新干县三湖镇的蒋家出境,进入宜春地区的清江县永泰镇。境内河段长264公里,天然落差54米,干流吉安境内流域面积为29294平方公里,占赣江流域总面积的30. 8%,多年平均径流量:万安良口以上为283.4亿立方米,清江县永泰镇以上为523. 5亿立方米。 赣州至万安一段,流经变质岩区,由于岩性不同而受侵蚀的程度不一致,河床骤深骤浅,多礁石,水急滩险。著名的赣江十八滩有九滩在境内,即良口滩、昆仑滩、晓滩、武术滩、小蓼滩、大蓼滩、棉津滩、飘神滩、惶恐滩。在宋代曾凿石排险。1949年后又炸礁清滩。至1990年万安水电站的建成,形成集水面积为36900平方公里、库容量为22.16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量为299亿立方米的万安水库,险滩才被水库淹没。在万安境内,赣江纳江水后进入吉泰盆地,再穿行峡江变质岩区后进入冲击平地。新干以上河道除在峡江束窄为300余米处外均宽浅而多滩,农田分布多在盆地中心至新干平原逐渐开展。

赣江吉安段五大一级支流禾水禾水是赣江吉安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源于境内的最大的河流。它是由禾水和泸水两条规模相当的河流在其下游吉安县曲瀨乡江口汇合而成。

禾水源出两处,主源出自武功山南麓的莲花县高洲乡东北部的塘坳里,该源流在莲花县境内称为莲江, 莲江由北北西流向南南东,纵贯整个莲花县,并在莲花升坊折向东流至碧江口进入永新县禾川,经永新的龙田、沙市在江畔与另一源流汇合;另一源头发于井冈山黄洋界西麓拐湖西北,由东南向北西,流经宁冈大陇、 葛田、龙市、古城于中江坪进入永新三湾乡境内并纵贯永新南部,流经埴背、枫渡,在江畔与莲江汇合形成禾水。两源汇合后的禾水向东流经永新城区、石桥、高桥,吉安县的天河、敖城、永阳、横江、高塘,在吉安县曲瀨乡江口与泸水汇合。禾水干流自南西向东北流,主河长256公里,流域面积3103平方公里,落差1202米, 主河道纵比降为0.59%。,流域平均坡度0.05米/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78.3亿立方米。其支流溶江水系建有禾山水库和丰源水库;支流龙安水系建有洞口水库;斗溪水系建有斗上水库,其支流宁冈河上游建有灵坑水库、中游建有枫渡水库;其支流牛吼江上游六八河井冈山境内建有罗浮水库。 泸水发源于安福县钱山乡五里山,由西向东贯穿安福县境中部,流经大布、钱山、洋溪、严田、横龙、 江南、平都、枫田、竹江进入吉安县浬田、固江,在吉安县曲瀨江口与禾水汇合。泸水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落差864米,主河长160公里,流域面积3400平方公里,主河道纵比降为0.59%。,流域平均坡度0.08 米/公里。其上游武功山东南麓建有全区4座大型水库之一的社上水库,其控制集水面积427平方公里, 总库容2.03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 66亿立方米。其支流泸溪上游永新县芦溪乡境内建有繁荣水库;其支流陈山水的谷源水上建有谷口水库、柘田水上建有柘田水库;在吉安县梅塘乡境内的支流还建有福华山水库。

禾、泸两水汇合后,东流20公里,流经腊塘、禾埠桥、余家河,最后在吉安市神冈山南麓汇入赣江。 禾泸水长256公里,流域面积91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71.92亿立方米。禾、泸两水汇合后,到赣江入江口的那一段,人们仍习称其为禾水。- 乌江又名恩江,是赣江干流吉安段第二大支流。它发源于永丰县中村乡的社公坑与宁都县交界的零山山脉中的牛牯山东侧,源流作北西流向抚州乐安县,经乐安县的招携镇、牛田镇后折向西流,在永丰县七都乡的牛山再次入境,继续向西流经永丰县七都、永丰县城区、富溪、八江和吉水县丁江、乌江,在吉水县文峰镇汇入赣江。乌江在永丰境内称恩江,进入吉水县后称乌江。境内河流全长171公里,落差660米,主河道纵比降为0.87%。,流域平均坡度0. 06米/公里,流域面积3883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515平方公里,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33.4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32.7亿立方米。其上游永丰北坑乡境内建有返步桥水库;其支流藤田河上游建有高虎脑水库;其支流白水门水中游建有白水门水库。

孤江又名消龙河、浓冈河、注江,古称明德水。它是赣江干流吉安段第三大一级支流,源出两处:主源孤江源于赣州地区兴国县良村乡上游10公里的田心坪山中。该源流作北北西流向从永丰县杜溪入境,流经永丰县龙冈、潭头,在永丰与吉水交界处的吉水南坪与另一源流汇合。次源滋江源于永丰县东部山区老马石东麓,源流作北西流向流经永丰县水浆、沙溪,在南田进入吉水县后于南坪与孤江汇合。两江汇合后作近正西流向,流经吉水县白沙、水田、富滩和吉安县值夏,在吉安县张家渡汇入赣江。河流总长162公里,境内长148公里,流域面积3103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318.6平方公里。主河道纵比降0.089%。,流域平均坡度0.11米/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8.1亿立方米,境内为21.6亿立方米。其支流富田水建有全区4座大型水库之一的白云山水库,总库容11400万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4.06亿立方米。

遂川江遂川江古称龙泉江。它是由左溪河和右溪河在遂川县李派渡汇合而成。左溪河又称草林河、南支河。它源于湖南省桂东县北部的龙潭脑,从遂川县高坪乡白沙入境,作北东流向,流经高坪、汤湖、左安、南江、草林、珠田在李派渡与右溪河汇合,右溪河又名大坑河、北支河。它发源于湘赣交界万洋山主脉南段东麓,流经营盘坏、戴家铺、七岭、滁州、井冈山市下七、洪坪,再折回遂川县,并流经遂川县七坪、大坑、盆珠在李派渡与左溪河汇合。左、右两溪河汇合后始称的遂川江,作北东流向流经零田,在白沂进入万安县(遂川江在万安县境内亦称桂江),流经万安桂江,在罗塘乡云州汇入赣江。主河长176 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5.3亿立方米,境内为22. 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882平方公里,境内为2596平方公里,落差1513米,主河道纵比降为2.36%。,流域平均坡度0.312米/公里。

蜀水又称衙前水,是由左、右两江在遂川县东北隅的双桥汇合而成。左江为主流,发源于遂川、井冈山与湖南郦县交界的井冈山市茨坪镇荆竹山,自西南向东流,主河道纵比降为2. 14%。,流域平均坡度 0.543米/公里。右江发源于遂川县西北部的桃子坪。两江在遂川双桥汇合而成蜀水后,作北东流向,先横贯万安县西北隅,再进入泰和县、流经泰和县苏溪、马市,在泰和县马市镇的蜀口洲汇入赣江。主河长、 152公里,总落差1347米,流域面积13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9亿立方米。其上游梅陂峡谷建有梅陂水利工程。

赣江右岸吉安段10条一级中小支流良口水又称涧田河,发源于赣州地区兴国均村乡北部的西洋山,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兴国县坪源、 均村,万安县涧田、优田等地汇入白鹭水后,于良口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47. 8公里,境内河道长4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4亿立方米。全河流域面积535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69平方公里,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1.39亿立方米。

武术水发源于万安县该县宝山乡天湖山的长安和庄下,两源流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宝山乡的东坪交汇于武术乡的元塘、过大岭街等地汇石龙坊水后,于油草坪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27. 2公里,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2亿立方米。

通津水发源于万安县观头乡东南部的天湖山西北麓大茅坪,形成芦源溪;另一源出自万安县枫林乡蕉源,形成蕉源溪。两溪流作北西流向交汇于观头乡的南洲,再流经八斗、通津桥、于窑头乡的鹅颈头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50.6公里,流域面积4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9亿立方米。其支流芦源溪上建有芦源水库,焦源溪上建有焦源水库。

云亭水又称珠林江。源自赣州地区兴国县崇贤乡的佛子山,由东南向西北流,经泰和县老营盘、 老营盘水库、沙村、冠朝、塘洲镇的横塘,于塘洲镇金滩村下500米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92. 6公里,流域面积7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全流域为7.03亿立方米,境内为5.22亿立方米。上游建有老云盘水库,控制面积172平方公里,总库容1.07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量为1.43亿立方米,全区4座大型水库之一;其支流上建有缝岭中型水库。

仙槎水发源于泰和县中龙乡东南部的水源坑,由东南向西北流,流经小龙、中龙、灌溪乡的古坪、 灌溪、寺下,于泰和县樟塘乡的江背村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54.4公里,流域面积56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5亿立方米。其支流仁善河上游建有洞口水库。

横山水发源于吉水县白凫岭南麓,至吉水县水田水新市汇入赣江。主河道长15公里,流域面积 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 8亿立方米。

住岐水又名八都水,发源于吉水县八都镇上富村东部的山岭中,由东向西流,经太山水库、八都、 银村、住岐乡的中村,至钓鱼台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34.1公里,流域面积3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6亿立方米。其上游建有太山、横山2座中型水库。

沂江沂江旧称泥溪、泥江口。发源于丰城市石江乡的新子石,由东北向流向西南流,经丰城的上舍、新干县的窑里水库、城上乡、潭丘乡、麦墾镇、至峡江县的马埠折向北流,过水边镇,再折回新干,于新干县沂江乡的陈家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99. 8公里,流域面积9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全流域& 3亿立方米,其中境内7.43亿立方米。其上游建有窑里水库;其支流洋峰水上游建有黄泥埠水库; 其支流南元水上游建有幸福水库。

湄湘水俗称南门河,又称金川河,源于新干县麦镇的大富坪村,作西北流向,流经新干县的鸡峰、 洋湖、桁江、神政桥,在金川镇南部塔下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30.4公里,流域面积191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1.5亿立方米。

狗颈水旧称石口溪水,又称棵江、金水。发源于新干县桃溪乡东部的才地岩,由东南向西北流,经新干县的桃溪、板埠、沧州、裸江镇后,至张家口从右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36. 4公里,流域面积2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亿立方米。其上游玉华山水系建有田南中型水库。

赣江左岸吉安段8条一级中小支流皂口水皂口水又称沙坪河、社坪水。发源于万安县柏岩乡的牛牯岭,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柏岩乡的斗王、下造、大塘丘、柏岩,沙坪乡的梅塘、沙坪、长桥,于沙坪乡的皂口村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44. 6 公里,流域面积24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8亿立方米。

土龙河又称罗塘河。发源于遂川县横岭乡的大坑尾村,自西向东流,经遂川县横岭乡的南回湾、 龙头湖,万安县罗塘乡的光明水库、金溪、黄公塘等地,于罗塘乡的土龙村汇入赣江。主河道长33. 8公里,流域面积23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4亿立方米。

杨溪又名洪塘水、枫山水。源于泰和县上田乡的玉华山,由西南向东北流,流经康家、枫山水库、 枫塘桥、杨溪,于沿溪乡的江畔村从左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22. 8公里,流域面积1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78亿立方米。

横石水又名文石河、桐水。发源于吉安县大冲乡的新塘边,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经吉安县固江镇的银湾桥水库、桐坪乡的龙冈、吉安市长塘乡的晏家、裴家、樟山乡的奶奶庙,于井头下的江口村从左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48.1公里,流域面积3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7亿立方米。在吉安县固江镇境内,建有总库容为2750万立方米的银湾桥水库,在吉安市长塘镇境内建有总库容为1600万立方米的官溪水库。

柘塘水发源于吉水县西部尚贤乡的耀南背由西北向东流,经黄桥乡的太坪、南陂、社下,于吉水县金滩乡的柘塘从左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16.6公里,流域面积1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90亿立方米。

同江发源于新余市分宜县大冈乡西下村,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大冈乡的铜岭、松山乡的枫溪,在安福县赤谷入境,经安福县赤谷乡永家、至吉安县油田折向南流,经花桥乡的下边村、万福镇、再流经吉水县阜田镇又折向东流、经枫江镇,于盘谷乡水南村从左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108公里,境内河道长100 公里。流域面积960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为8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7. 5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72亿立方米。流域内建有江口、双山两座中型水库。

黄金水发源于吉安县油田乡的黄蚁岭香花坑,由西北向东南流,流经峡江县金江乡的万宝水库、 金滩、罗田,沙坊乡的茶林洲,于沙坊乡邓家附近从左岸汇入赣江。主河道长49. 6公里,流域面积2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4亿立方米。其上游建有万宝中型水库。

砚溪水又称龙盘江。发源于新余与峡江交界处的良山镇上界头村,由西向东流经峡江县万能水库后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戈坪乡的水东,于峡江县巴邱镇乌口村从左岸汇入赣江。以江蜿蜒曲折似盘龙而得名盘龙江。主河道长37.1公里,流域面积293.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4亿立方米。

境内其他流程30公里以上河流基本情况,见表2M-1 ₒ表2M-1 境内其他流程30公里以上的河流河流名称另U名河源位置河口位置注入水道境内主河道长 (公里) 白鹭水兴国县大江村万安县涧田乡优田左岸注入良口水 37.5 右溪河万洋山主脉南段东麓遂川县泉江镇李渡派右岸汇入遂川江 133.0 左溪河遂川县高坪乡烂泥湖遂川县泉江镇李渡派左岸汇入遂川江 92.8 大汾水湖南桂东县崛度山遂川县堆子前庙前左岸注入右溪河 51.5 左江衙前河遂川县与湖南鄢县遂川县双桥江口左岸注入蜀水 64.0 交界的江西坳右江大旺水井冈山市画眉跳架遂川县双桥江口右岸注入蜀水 70.9 桥头水大沙水湖南桂东县遂川县南江口大河背右岸注入左溪河 42.2 桥头乡竹子鑑禾源水上犹县大荡遂川县草林官溪右岸注入左溪河 39.0 金沙水巾石水南康市隆木乡鸭婆坳遂川县枚江乡舍上右岸注入遂川江 33.0 零田水遂川县横岭乡茶亭坳遂川县零田镇甘竹左岸注入遂川江 32.5 水槎水泰和县水槎乡浪川洞泰和县沙村苗莆左岸注入云亭水 34.2 缝岭水泰和县水槎乡大竹山泰和县冠朝乡龙陂左岸注入云亭水 30.7 潭头水上固河宁都县大沽乡何脑竦永丰县谭头乡谭头右岸注入孤江 57.1 沙溪水法岗河永丰县上溪乡钩刀咀吉水县白沙乡南坪右岸注入孤江 60.6 富田水富水水兴国县良村乡其林坳吉安县值夏乡马埠左岸注入孤江 100.0 续表河流名称别名河源位置河口位置注入水道境内主河道长 (公里) 文竹水永新县高溪乡永新县龙田乡潞江右岸汇入禾水 30.6 水口独木岭小江河宁冈河宁冈县大陇乡黄洋界永新县江畔乡双江口右岸汇入禾水 89.5 新城水郑溪水宁冈县白石乡三咀界宁冈县古城乡罗亚右岸注入小江水 33.8 三湾水永新县三湾乡石峰仙永新县三湾乡漸江左岸注入小江水 37.5 龙源口水黄陂水永新县龙源口乡永新县在中乡排形右岸汇入禾水 41.7 禾桶山北麓溶江水永新县龙门乡石门山永新县埠前乡湖田左岸汇入禾水 53.3 南江水永新县石桥乡曲连坑吉安县前岭乡流江右岸汇入禾水 34.5 龙陂水吉安县官田乡湾角里吉安县永阳镇陇陂桥左岸汇入禾水 42. 1 牛吼江牛吼河井冈山市上井泰和县螺川乡王家坊右岸汇入禾水 118.0 六七河永新县白沙乡枫木坳泰和县桥头乡湛口左岸汇入牛吼江 74.3 泰山水安福县浒坑镇武功山安福县严田乡坛洲姜洲上左岸注入泸水 34 东谷水安福县章庄乡明月山安福县横龙乡何家左岸注入泸水 56.4 山庄水双田水宜春市新坊乡胡仙娘安福县江南乡东田左岸注入泸水 50.2 洲湖水陈山河安福县彭坊乡陈山村安福县竹江乡洋口右岸注入泸水 99.6 芦溪水永新县象形乡木坡坳安福县金田乡泉村右岸注入洲湖水 31.1 金田水柘田水安福县柘田乡梅树村下安福县金田乡洋村左岸注入洲湖水 31.1 谷口水谷源水安福县严田乡上谷源安福县太平乡小江边左岸注入洲湖水 39.9 万漂河乐安县湖坪乡贺立坪永丰县遇源乡马蹄洲左岸注入乌江 62.3 永丰水麻江河永丰县鹿冈乡王竹坑永丰县桥南乡麻江村右岸注入乌江 40.0 藤田河八江河永丰县石马乡永丰县八江乡八江村左岸注入乌江 85.8 冕峰山北麓水库至2000年,吉安地区已建成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37座,基本情况见第七篇第二章第一节。

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是指埋藏较浅、与地表水有直接水力联系、补给条件较好、平均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境内地下水储量丰富,从含水层的性质看大致有四种: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诸河流的谷地; 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于莲花一安福等地;一般碎屑岩、变质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境内山地和丘陵;红层裂隙孔隙水,广泛分布于吉泰盆地。全区尚未开展地下水观测,而是利用河流的基流量,代表浅层地下水的近似值。按水量平衡的原理,计算出全区各水系多年平均的浅层地下水资源共46. 25亿立方米,各水系的平均产水模数为102.7万立方分米/平方公里。

泉由于吉安地区地下水较丰富,地层有多褶皱断裂,故出露的泉眼较多。尚未对境内泉进行普查,资料不全,在此仅就已知的略作叙述。

温泉境内温泉不多,著名的有: 汤湖温泉位于遂川县汤湖乡,原名大鄢泉。共有泉眼10多处,主泉大汤湖和小汤湖,水温高达 84七,是江西省内最热的温泉。泉区有9个土墩,泉水顺坡而下,谓“九龟下潭”。热水无色透明,具有较强烈的硫化氢臭味,pH值6.8〜&5。水质属重碳酸钠或重碳酸钠钙水。日产热水2218吨。除建有浴室和泳池外,还设有地热利用研究所,已培养出不少热带生物,故有“江西小南海”之称。

武功山文家温泉位于安福县泰山乡的文家温泉,含有硫、锂、總、锌、碘等多种矿物元素及偏硅酸, 日岀水量300〜350吨,常年水温达80T ,温泉掩映于万顷林海中,与青山合抱,与松竹相依。

樟木坑温泉位于遂川县杨芬乡樟木坑村水塘中。泉水以冒泡翻沙状涌出,气泡呈串珠状,沿 60。~90。方向展布,水温40〜42七,具有强烈硫化氢味,pH值为&3,属碳酸钠一重碳酸钠型水,涌水量 107.9 吨/ 日。

热水洲温泉位于遂川县滁洲乡岭下村热水洲小河西岸的河漫滩中。热水成泉群形式沿河岸涌岀,分布长度100 - 150米,宽约10米。热水于沙砾石层下呈伏状,流量难以测量。热水清澈,无色透明,水温M°C,p H值7.2 - & 8,偏碱性,水质类型为重碳酸一钾钠型。

湖丘温泉位于吉安县云楼乡,日出水量100.8吨,水温28.5七。

横头温泉位于吉安县安塘乡横江村,日出水量5184吨,水温22 ~28T。

西口温泉位于吉安县值夏镇,日出水量1728吨,水温15 ~19T。

田心温泉位于吉安县登龙乡田心村,日出水量3556吨,水温20rₒ 坝下温泉位于吉安县永和镇长流水库坝下,水温22 ~28七。

冷泉境内冷泉较多,但大部分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已开发利用的很少。

五味矿泉清同治十三年《永丰县志》记载:“五味泉在县西九峰岭下,世传张果老经此杖拄,泉出如珠,有五味。”位于永丰县佐龙乡九峰山下的天然五味泉,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省水文大队、省环卫监察站、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等部门取样水检测,作出《江西永丰县九峰山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勘察评价报告》。报告称:五味泉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矿泉水,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锂、總、锌、硒等二十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锂、總元素对心血管、肠胃病、高血压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该泉深0.6米,水面长、宽1米,流量 1000毫升/秒,日产泉水约1.44吨。

州湖龙泉位于安福县洲湖镇南0.5公里处。龙泉面积约5亩,泉水一年四季日夜不停从地下涌出,大小喷泉口不计其数,泉水常年保持水温17T。水量大。

九女窟泉位于安福县甘洛乡社背村,安(福)永(新)公路21公桩左侧。泉水面积0.5亩,泉水冬温夏凉。相传古时有九女在此采荷花,因一个失脚落入深潭,其余八个女子手拉手欲救,不幸全部溺死深泉,故名“九女窟”,又名“九女国”。

蜜湖位于安福县枫田乡蜜湖村,湖面原有10余亩,后因水土流失,湖面淤塞,面积逐渐缩小,现仅有七八亩。湖内有多条泉脉,均从石块裂隙中喷出。因泉水甜味,故称“蜜湖”。

接鱼泉位于莲花县六市乡大沙村龙潭里,每年春季有一百多斤鱼涌出,守泉接鱼,唾手可得。

布口井位于莲花县良坊乡布口村,日喷出量达1296立方米,四季恒温18〜19七,清晰见底,水质好,可供饮用。

第二节水文特征降水降水形成境内降水形式以降雨为主,雪、雹极少。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其次是地形雨、对流雨。每年春季和初夏(大致3月下旬〜6月),由于先后受西南暖湿气流(由西风南下与亚洲南部的西南季风北上形成)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境内普遍多锋面雨,特别是6月份,冷、暖气流在江南交绥,形成丰富的梅雨,是境内降雨最多的时节。盛夏(7 ~8月),由于锋带移到北方,境内普遍少雨,常造成伏旱。秋季,境内基本被副热带高气压所控制,普遍少雨,只有深秋时冬季风南下与夏季风相遇,才形成一些秋雨。冬季,境内基本由干冷的气团控制.普遍少雨。

降水量由于降水量的地区性差异很大,境内共设有129个雨量站观测降水量,其中有123站用自记雨量计观测,占总站数的96%。多年平均降水量(选101站资料统计),全区为1603. 1毫米;最大的上洞站 2155.8毫米,最小的万安涧田站1371.3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遂川淋洋站2940.0毫米,最小的为吉水螺田站625.9毫米;最大1日降水量遂川高坪站337.4毫米;最大1个月降水量遂川七岭站879.7毫米。

降水天数年平均降水天数156天(以45站资料统计);最多为遂川小夏站206天,最少为新干桑庄站仅有130天。

水面蒸发量境内共有7个蒸发站用E601型蒸发皿观测水面蒸发量,各站多年平均的年蒸发量为789.8毫米, 最大的吉安县上沙兰站达958.5毫米,最小的遂川滁洲站为653.3毫米。历年最大1日蒸发量为万安栋背站,达9. 8毫米;最大一个月的蒸发量为吉安县上沙兰站,达202. 3毫米。

流量境内共有16处水文站,观测境内7条主要河流的流量。测得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87. 2毫米,最大的右溪河的代表站滁洲站达1215.2毫米,最小的禾水的代表站上沙兰站为703. 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29.0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最大的右溪河的代表站滁洲站达38. 5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最小的同江的代表站鹤洲站为26.1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

含沙量境内共有4处水文站观测3条主要河流的悬移质输沙量。实测各站多年平均的年平均含沙量为 0. 14千克/立方米,最大的赣江的代表站吉安站为0. 18千克/立方米,最小的禾水的代表站上沙兰站为 0. 078千克/立方米,各站多年平均的侵蚀模数为120. 8吨/平方公里;最大的赣江的代表站吉安站达143 吨/平方公里;最小的禾水的代表站上沙兰站为70.2吨/平方公里。

至2000年只有赣江的代表站吉安站和乌江的代表站新田站,分别观测赣江和乌江的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实际测得多年平均的平均中数粒径为0.0175毫米,最大的吉安站为0.018毫米,最小的新田站为 0.017毫米;平均最大粒径为1.745毫米,最大的为1.94毫米(新田站),最小的为1.55毫米(吉安站)。

水温、水质水温境内共有4个水文站分别观测赣江(峡江)、禾水(上沙兰)、泸水(塞塘)、同江(鹤洲)的水温。多年平均的年平均水温为18. 9咒;历年中的全年最高水温为赣江的代表站峡江站34. 6七;最低水温也是峡江站1.2T。

水质境内有36处水质监测站,分布于各主要河流上。各监测站测得水的多年平均pH值均在 7.0-7.5之间。符合一级标准,水质良好。但部分河段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赣江吉安段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其他污染物还有高猛酸盐指数,挥发性酚等。

境内主要水文(水位)站水文特征值,见表2-4-2ₒ表 2-4-2吉安地区主要水文(水位)站水文特征值统计多年多年平历年最高水位历年最大流量历年最低水位历年最小流量历年暴雨统计河名站名平均均降水出现流量出现水位出现流量岀现 10分钟 60分钟 12小时 24小时 30天降水量天数年月日 (立方米年月日 (米) 年月曰 (立方米年月日最大最大最大最大最大 (毫米) (日) /秒) /秒) (毫米) (毫米) (毫米) (毫米) (毫米) 赣江栋背 1386.3 154 71.43 1964.6.17 15300 1964.6. 17 61.72 1957.1.12 81.50 1996.2. 16 34.2 54.6 127. 1 161.4 649.6 赣江吉安 1481.9 153 54.05 1962.6.29 18800 1968.6.25 42.10 1965.3.25 121.0 1965.3.25 30.8 66.7 14& 4 189.7 664.0 赣江峡江 1622.5 152 44.93 1962.6.29 19900 1968.6.26 33.73 1987.2. 17 147.0 1968.1.19 25.7 73. 1 173. 1 191.0 745. 1右溪河滁洲 1796.1 200 28.72 1992.9.6 655 1992.9.6 23.67 1960.2.23 1.32 1999.3.6 23.6 83.3 129.4 150.2 633.3 蜀水林坑 1475.1 157 88.89 1977.5.29 1480 1977.5.29 82.86 1998.11.28 0.20 1998.11.28 29.1 70.2 122.2 176.9 533.3 禾水上沙兰 1420.0 154 62.58 1982.6.18 4400 1982.6. 18 55.00 1963.9.6 4.00 1963.9.6 29.3 92.4 153.7 197.0 629.9 孤江白沙 1587.9 158 68.33 1994.5.3 1830 1994.5.3 60.94 1980.1.13 1.31 1986. 10.7 35.8 85.9 182.9 209.3 644.4 文汇江千坊 1605.4 169 125.66 1983.5.12 1100 1983.5.12 119.69 1978.10.14 0.34 1993.2.3 25.7 78.3 237.7 254.6 715.5 泸水赛塘 1550.2 159 64.95 1962.6.28 3060 1982.6.19 57.20 1999.2.12 3.30 1963.9.6 23.7 75.0 120.8 180.7 761.1 乌江新田 1620.4 161 56.44 1982.6. 17 3860 1962.5.28 48.71 1963.9.11 2.35 1963.9.11 24.5 70.0 232.0 245.3 745.1 同江鹤洲 1538.5 157 49.37 1962.6.19 703 1994.6.13 44.13 1963.9. 12 0 1963.9.3 26.9 64.9 179.2 197.8 636.7 禾水永新 1523.7 162 115.21 1982.6.17 2190 1976.7.9 108.72 1978.7. 13 2.04 1978.7. 13 2& 2 66.3 125.8 159.1 594.7 赣江泰和 1386.7 152 63.33 1992.3.28 --- 一 53.64 1987.4. 1 --- --- 32.3 82.8 158.9 193.3 611.6 赣江新干 1511.5 148 39.81 196&6.26 --- --- 28.66 1999.2.20 --- --- --- --- 135.4 196.9 616.4 第五章自然灾害吉安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和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气象灾害及地震等。至于危害农业生产的虫、病、兽、鼠害及森林火灾,将分别在农业篇、林业篇中记述。

第一节水灾水灾概况境内洪涝灾害,均由暴雨形成。影响境内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中,最为主要的是高空500百帕等压面上,存在一个稳定少变的暖性深厚系统,称为副热带高压。它的生成、移动与印度低压的西南气流配合,是境内暴雨的水汽输送来源。春夏之交冷暖空气长交汇于境内,带来连续性暴雨,再加上地形及洪水遭遇情况几方面的影响,使得江河泛滥,发生洪涝灾害。

突发性暴雨是产生局部洪涝的主要原因,连续性暴雨是产生大范围洪涝的重要原因。据气象观测统计资料可知,全区平均每年有46.1个站次暴雨日,各站年平均2. 8 -4. 8次。其中泰和、遂川两县最少,年平均为2. 8个暴雨日;永丰最多,年平均有4. 8个暴雨日。境内1月和12月近40年未出现过暴雨日,而5月和6月暴雨较多,5月年平均暴雨日有&6站次,6月年平均暴雨日有11.5站次。4 ~6月暴雨占全年暴雨次数的56%。此外,8月台风暴雨年平均也有4.6站次,占全年暴雨次数的10% ₒ大暴雨主要出现在4月至9月,而特大暴雨主要由7月和8月的台风所产生。

洪涝不仅与上游及本地的降水强度、降水历时、降水分布、暴雨中心位置等气象因素有关,还与地理地貌、河道状况、支流多少、前期储水量、土壤湿度、透水性能、植被覆盖、底水位、下游水顶托等自然因素有关。

境内水灾最早见于史料的年份是东晋太元六年(381)。从381 ~ 2000年共1620年期间,共发生大小水灾263年,平均七年一遇,但由于许多朝代水灾资料残缺不全,有的甚至没有水灾记载,因而实际上水灾次数比这多。新中国建立后水灾记载就比较详细全面,1949 - 2000年,共发生水灾35年,平均1.5 年一遇。其中局部水灾6次,大部或全区性水灾29次,各占水灾总次数的17%和83%。

水灾纪实东晋太元六年(381),吉阳六月大水。

太元八年(383),庐陵三月大水、西昌三月大水,庐陵六月大水。

太元十八年(393),庐陵、西昌六月己亥大水,深五丈。

南北朝南齐建元元年(479)夏,庐陵长溪水冲击山麓崩。

梁大宝二年(551),赣水暴起数丈,三百里滩石皆没。

唐元和七年(812)五月,吉州太和暴水,吉州十一月大水。 元和十五年(820),秋吉州水,太和十一月大水。

长庆四年(824),吉州十一月大水。

北宋淳化元年(990)吉州四月至六月州境大雨,江水暴涨一丈三尺,漂坏民田及屋庐。新淦六月大雨,江水暴涨一丈三尺,坏民庐舍。太和六月大水,江水溢。龙泉四月至六月大雨,江涨一丈三尺,漂坏民田庐舍。

大中祥符三年(1010)六月吉州、临江军江水泛滥,害民田。太和六月江水溢。

大中祥符八年(1015)吉州、临江军六月江水泛滥,害民田。

景祐三年(1036)六月吉州水,有溺死者。龙泉六月大水,民多溺死。

元丰六年(1083)庐陵郡六月中大水。龙泉六月大水。

南宋绍兴四年(1134)吉州自夏及秋,江水漂没民舍,秋稼尽伤。

绍兴十八年(1148)永丰江水暴涨,葛溪桥冲突而去。

隆兴元年(1163)庐陵五月大水,圮民居。

乾道六年(1170)吉州、新淦五月大雨,河水暴出,漂民庐,坏城郭,溃田害稼。

乾道七年(H71)夏五月吉州、万安大水,圮民居,坏田号。

乾道八年(H72)吉州五月大水,漂民庐,坏城郭。

乾道九年(1173)五月吉州、临江军皆大雨,水漂民庐,坏城郭,溃田害稼。

淳熙元年(1174)五月戊午吉州水,漂民居,坏坏淹田。

淳熙三年(1176)庐陵、龙泉三月大雨害稼,倾文庙。

淳熙九年(1182)秋八月吉州大水。

淳熙十年(H83)吉州八月大霖雨至九月。安福、龙泉八月大水,文庙复圮,坏民舍,人多溺死。

淳熙十五年(1188)新淦六月水,圮民庐。

绍熙四年(1193)吉州八月水,漂没民庐及太和官舍。庐陵水,漂没民庐。龙泉自夏及秋,江水漂没民居。

庆元六年(1200)龙泉、安福大水。

嘉定五年(1212)太和夏大水。

淳祐四年(1244)龙泉四月大水。

咸淳二年(1266)龙泉八月江水泛涨,漂荡室庐,民多溺死。

元至元十七年(1280)吉州路总管府七月大水。

至元二十七年(1290)七月吉州路总管府庐陵大水。

元贞元年(1295)吉州路总管府庐陵、安福六月大水。

至大二年(1309)龙泉秋大水,冲坏民居,文庙倾。

元统二年(1334)吉安路九月寺水。

至元四年(1338)五月吉安路永丰邑大水。

至元六年(1340)吉安路永丰邑大水。

至正四年(1344)吉安路永丰邑甲申大水。

至正十年(1350)六月龙泉大水,冲决济川桥及民居、店房。

至正十四年(1354)四月末庐陵霖雨,洪水骤至,平地深数丈,漂没民田。安福大雨,水溢数丈,漂没民田、庐舍。是岁大饥,人相食。

明洪武元年(1368)永新大风雨蛟出,江水暴溢,入城,深八尺,民居荡圻,男女多溺死者。 永乐二年(1404)吉安府属安福、泰和大水,岁饥,人相食。万安洪水横流,乡民大患之。

永乐五年(1407)万安蕉沅水涌,山崩田塞。

洪熙元年(1425)万安夏大水,深于永乐五年,壅塞田地,漂没民庐。

正统二年(1437)四月庐陵郡属大水。安福、泰和坏民田舍,壅塞田地,淹没庐舍。

正统十二年(1447)吉安府自春以后,天雨连绵,山水泛涨,田苗浸没,居民房屋悉被冲塌,人口畜产漂流,损伤甚多。

正统十四年(1449)四月吉安府大水,坏庙坛、廨舍。

景泰元年(1450)七月吉安府庐陵等4县水灾,伤田地1207余顷,夏税米4328石无从办纳。

景泰七年(1456)吉安府四月多雨。

成化十四年(1478)吉安、峡江大水,临江府新淦大水。

成化十六年(1480)五月安福大水,高十余丈,漂没溺死无算。

成化二十一年(1485)闰四月万安大水,较前加四尺,稍退,五月复涨两尺,田庐崩没无算,五云阁被冲塌。五月新淦淫雨水涨,四郊一壑,怀山改,塞川原。五月庐陵郡属大水,高十余丈,漂没田庐,溺死者无算。泰和大水入城,智林寺塔倾。

弘治十五年(1502)五月新洽大水,坏民田庐。

弘治十六年(1503)新淦大水,岁大饥。

正德十三年(1518)新淦、峡江大水。

正德十四年(1519)春安福西北乡大水,山崩,东山塔颓圮。

嘉靖元年(1522)新淦、峡江大水。

嘉靖十四年(1535)四月吉水县城水深数丈,峡江大水。五月万安大水,城乡均受害。七月庐陵秋大水。

嘉靖十七年(1538)夏永新大水,入城内丈余,庐舍漂没。

嘉靖十九年(1540)夏新絵、峡江、安福、泰和大水,民大饥,掘草根、扒树皮为食。

嘉靖二十三年(1544)三月莲花石城洞洪水三日。

嘉靖二十四年(1545)新淦、峡江大水。

嘉靖三十年(1551)春龙泉大水。

嘉靖三十四年(1555)夏峡江大水。

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临江府新淦大水。五月峡江大水。

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峡江大水。

嘉靖三十八年(1559)三月峡江大水,出峡水湍急,浮桥当冲,流散三分之一。

嘉靖四十年(1561)春永新大水。

嘉靖四十一年(1562)吉安水灾。峡江四月至六月大水。

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永新大水,漂庐舍。六月临江府新淦大雨十日,诸苗死。

嘉靖四十四年(1565)六月吉安府泰和淫雨。

万历六年(1578)六月泰和大水。

万历十一年(1583)吉安府大水。吉水、泰和大水。

万历十二年(1584)吉安府属庐陵大水,伤禾稼。

万历十四年(1586)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水。莲花洪水猛涨,溺人无数,乡村大饥荒。

万历十六年(1588)安福大水,大饥。

万历二十二年(1594)吉安府属大水,漂没庐舍,岁大饥。

万历二十四年(1596)吉安府属庐陵大水,漂没庐舍,民饥。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水。

万历二十七年(1599)万安春水。 万历四十二年(1614)临江府峡江大水。

万历四十四年(1616)春、夏新淦淫雨,五月初二平地水涌,冲墙拔屋,蔽江而下,民饥。 崇祯十年(1637)春夏之交,万安淫雨连月,洪水泛滥。

崇祯十一年(1638)峡江大水。

崇祯十二年(1639)新淦淫雨三月,大水灌城三次。

崇祯十四年(1641)夏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水。龙泉水口大水,漂田禾、民舍。

崇祯十五年(1642)临江府峡江水。

崇祯十六年(1643)四月新淦疾风暴雨,发屋折木,平地水深丈余。

清顺治三年(1646)永新大水,淤塞田亩甚多。

顺治四年(1647)春庐陵大水,岁歉,新淦大水,斗米千文,贫民采蕨为食。

顺治五年(1648)吉安府安福大水。

顺治六年(1649)春永新南乡淫雨,山崩。六月永宁大水暴涨,决塞田苗。

顺治七年(1650)春新淦大水。

顺治八年(1651)庐陵大水。

顺治九年(1652)新淦大水。

顺治十年(1653)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水。

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峡江大水。

顺治十八年(1661)五月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水。五、六月吉水大水,禾苗尽被淹。

康熙元年(1662)新淦大水。

康熙六年(1667)四月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水,庐陵大水,安福水灾。

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二十五日清晨至二十六日,莲花雨水似倾河倒海而下,二十七日地裂山崩, 洪水突涨数丈,毁田屋无算。

康熙十九年(1680)七月峡江大水。

康熙二十年(1681)春永宁淋雨不息。

康熙二十六年(1687)泰和春雨,水溢。万安春淫雨,洪水泛滥,山崩,北城倾,人多溺死。 康熙三十年(1691)夏永宁大水,水决沙塞农田200余亩。峡江、新淦大水。

康熙四十二年(1703)五月泰和大水,赣江洪水高出地面一丈,破塘口千尺,河岸崩塌。

康熙四十三年(1704)五月初八日泰和赣江洪水比四十二年更大,两岸田禾淹没,居民离散。五月十八日洪水复涨,千尺矶头全部崩溃。

康熙四十四年(1705)夏庐陵全县大水。吉水大水。

雍正元年(1723)八月永宁大水,决塞田亩。

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泰和云亭河溢出水面,淹没民居,淹死男妇甚众。

雍正四年(1726)八月新淦大水,秋禾水灾。

雍正十年(1732)五月吉安、安福、万安大水,西塘、邓林等处冲塌房屋。

乾隆元年(1736)五月安福大水,宣陂桥圮,沿江田庐冲塌。

乾隆六年(1741)泰和沙村被水冲塌房屋,淹毙人口。龙泉、万安雨,大水发。

乾隆七年(1742)六月永宁大水决田,七溪岭、赵公堂冲决,压毙兵丁 3名。

乾隆九年(1744)三月永新大水,毁垛口,坏南城。

乾隆十五年(1750)七月吉安府泰和、万安大水。

乾隆十八年(1753)二月吉安、峡江大水。

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吉安府境大水,坏民庐舍。夏泰和大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六月峡江大水溢。 乾隆二十九年(1764)二月吉安府境大水。夏泰和大水。

乾隆三十六年(1771)安福、莲花水涨,冲压田房,淹毙人口。

乾隆三十九年(1774)吉安府大水。春泰和大水。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月安福大水。

乾隆四十八年(1783)新淦、峡江大水。

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月吉安府大水。夏安福、泰和大水。永丰端阳前后5日大水七次,龙舟沉城内角胜。莲花西境山崩,洪水暴发,毁稻田、房屋。

乾隆五十七年(1792)吉安府大水。泰和春淫雨,四月云亭河大水。峡江、新淦大水。

乾隆六十年(1795)峡江大水。

嘉庆五年(1800)七月泰和大水。万安水发于宁都,城中可通舟楫。

嘉庆十八年(1813)吉安府大水。新淦大水。赣江大水,万安学宫墙垣冲圮,漂没田庐。

嘉庆二十年(1815)五月泰和大浸。

嘉庆二十一年(1816)吉水乌江水涨。

道光二年(1822)五月十一日莲花大雨倾盆,洪水冲坏房屋、良田,伤人无算。

道光六年(1826)六月二十三日安福雾雨溟濛,至二十五日夜口云峰环绕诸山崩溃,声殷殷如雷,黑水涌出,沿溪树拔,田庐漂荡,大、小桥俱圮,唯枫林桥水溢丈余。六月永新大水,冲决田庐无数,溺死者千余人,浬田乡水西沈村,淹死大人小孩96人,尹村淹死32人,合葬一坟。

道光九年(1829)五月永丰邑大水,次年秋八月,水患尤甚。

道光十年(1830)八月吉安府赣江、禾江、泸江、恩江均涨,民饥。泰和大水,永丰水患。秋庐陵禾、泸两江大水,民舍多倾。永新禾江大水,民舍皆倾。

道光十一年(1831)安福大水。

道光十四年(1834)吉安府境大水,漂没人畜、田庐无算,大饥,人食野菜。五月峡江大水,坏民田庐, 永丰大水。庐陵大水,饥。万安大水,城垣冲塌,斗米钱七百文,民多饿死。新淦大水,坏石驳岸城垣。 泰和大水,漂没庐舍、人畜无算。

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峡江大水,漂没田庐。

道光二十一年(1841)庐陵、新淦、峡江大水。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永丰洪水骤涨,自七都墟至县,溃坏田庐,民居漂没无算。

道光二十四年(1844)吉安府赣江神冈山水涨。

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吉安府大水道光二十八年(1848)春吉安府大凌,赣水涨。庐陵夏,赣江大水。

道光二十九年(1849)春、夏峡江大水。六月泰和山洪暴涨,大水淹没田稻,坏田庐。

咸丰三年(1853)六月永新、万安、安福阴雨浹旬,谷皆生芽。七月东南俱山塌坡数十处,水暴出,漂没田庐。六月泰和淫雨兼旬。万安夏雨不止,禾生两耳,六月朔,良口山崩,平地水深六、七尺,冲没田地、房屋无算。七月永丰淫雨连旬,稻生秧。峡江水。

咸丰四年(1854)四月莲花大水,冲坏良田、桥梁无数,厅试场倾覆,溺死两文童于考棚中。万安被水成灾。

咸丰五年(1855)泰和大水。

咸丰六年(1856)五月峡江大水。

咸丰七年(1857)六月十九日至二十日吉水八都昼夜暴雨不止,平地积水5尺,低处水深数丈,沿江房屋均被冲塌,溺死者甚众。峡江、新淦夏淫雨,山多崩裂。

同治八年(1869)四月永丰大水,龙冈等地田庐多溃坏。万安雨,武索山崩于夜,水陡涨,平地水深六、七尺,冲没田庐无算。五月吉安府淫雨,赣江涨。庐陵大水。

同治九年(1870)春泰和大水,万安淫雨。 同治十三年(1874)三月永宁淫雨。

光绪二年(1876)四月吉安大雨,青原山待月桥被水冲塌。五月赣江特大洪水,吉安府城外之街市一概冲没。夏泰和大水,饥。永宁蛟水为患,田亩淹没,居民无所得食。

光绪三年(1877)夏泰和大水,乡民饥荒。莲花十月至十二月阴雨50多天,冰冻3天,数十户穷人冻死或饿死。

光绪四年(1878)夏吉安府大水,沿溪百里桥梁尽断,良田冲塌者不少。峡江、新淦大水。永新洪水成灾,双江口毁田50余亩,倒房20余栋。

光绪七年(1881)五月永新大水,平地水深3尺,早稻全无,乡民饥荒。七月吉安府赣江大水。洪水发自乌江、孤江、平江流域。府属庐陵、吉水、泰和、永丰4县七月十八日、十九日连日大雨倾盆,昼夜不息。二十日寅时,洪水暴发,巨流所经,田庐冲刷成渠,淹毙人口无算。庐陵、吉水交界之陂头,800多户仅存房屋3〜4间,淹毙男女180余人。七月十九日、二十日泰和云亭、仙槎、仁善3乡遭水灾,冲塌田舍,淹死人畜无算。

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吉安府大水。新淦大水,坏民庐舍。

光绪二十七年(1901)五月泰和赣江大水。

光绪二十九年(1903)永新龙门乡大洪水,田土被淹。

民国时期 1913年春吉安淫雨弥月,秧苗坏,谷价昂。四月初七遂川草林河洪水暴涨,浮桥拆开临时以木船渡运,载数十人,未及彼岸覆没,溺死80多人。

1914年五月赣江大水。

1915年赣江大水,酿成巨灾,百姓称之为“乙卯大水”。七月初九,吉安赣江水位55.72米(新中国建立后洪水调查估算),淹没早中稻田48万多亩。峡江、新淦沿江一带水浸屋顶。吉水大水,县城高处水进厅楼,低处水浸屋顶,全县人畜伤亡甚多,大半农田颗粒无收。万安县城被淹,罗塘、百家临江之店铺一卷而空,全县倒屋死人难计其数。泰和北门城上可以通船,倒屋4万余栋,淹死牲畜8000余头,人数 100 余。

1918年夏吉安淫雨,淹稻田7万亩,歉收三成。五月泰和大水,水虽不甚深,但延绵经月,农收大减。

1920年四月吉安接连大雨,赣江陡涨.五月初五(6月20日)起,大雨倾盆五昼夜,吉安县城(现吉安市区)一日之间水深数丈,浸没稻田12万亩,歉收二成。永新大水灾,洪水越过城墙至县府。当局派士兵抢救,溺死者不少。五月峡江涨大水,七月复涨。

1922年五月,境内各河流暴涨。新淦石口至永太赣堤溃决6处。

1924年立夏以后,吉安阴雨弥月,五月十九(6月20日)起,又复大雨倾盆,遍地皆成泽国,生命财产损失无数。

1928年赣江河水暴涨,吉安县城进水,全县50万亩早稻1/3受灾。莲花洪水,淹田无数。

1929年七月间万安连日大雨,山洪暴发,环城泽国,冲毁房屋,淹没人畜甚多。

1931年谷雨以后,赣江桃汛爆发,大雨滂沱,通宵达旦,连旬不止。泰和山洪暴发,损失甚巨。七月永新大水,受淹面积600平方公里,晚稻及秋季作物损失70%以上。莲花特大洪灾,毁田房无数。峡江山洪暴发,淹田5. 82万亩,淹房142间。四月下旬,新淦湧溪、新市、聂家之老堤溃决,裤裆塘、郑家脑、溪口、张家山、大洋洲、张家渡、王家坪等堤身崩塌过半。吉安县淹没早稻19万亩,歉收四成。九月赣江二次暴发大水。

1932年六月下旬,赣江大水,万安、泰和、吉安、峡江等县遭灾。

1935年四月九日吉安大雨倾盆,受灾面积42万亩。新淦山洪暴发,赣江、袁河、沂江两岸135个村庄受淹,冲决水西港、凤山六村、曾坊、埠头、石头、东湖倪公六座号堤。泰和、峡江亦遭水灾。

1937年夏秋赣江大水。沿江各县受灾。

1943年七月中旬赣江大水,新淮多处坏堤决口。 1944年六月赣江大水,吉安、峡江、吉水、新淦受灾。

1945年六月赣江大水,吉安、吉水受灾。

1947年六月赣江大水,吉安、新淦、峡江、吉水、泰和、万安等县遭受水灾。

1948年四月境内大水,赣江水涨,吉水水浸堤顶,淹田8.6万亩,倒屋1000余栋,伤亡12人。

1949年境内水淹农田22.93万亩,倒屋1600余间,死亡21人,淹死耕牛2285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50年5〜6月,赣江大水。4月〜6月平均月降雨量达217.9毫米。5月21日赣江最高水位 49.68米,6月25日最高水位50. 10米,分别超过警戒水位.沿江各地遭受洪涝灾害。永新县曲江等3 乡山洪暴发,江口村受淹,解放军426团某连驻地遭山洪袭击,倒坍房屋30余间,死亡10人;7月28日, 永新拿山区山洪暴发,有82户、283人受灾严重,死亡31人。城厢区受灾农田3457亩。

1951年4月,境内从南到北普降暴雨,永新月降雨量340. 8毫米,吉安月降雨量360毫米,禾河水位突涨。4月18日赣江洪水暴涨,至22日夜,新澄三湖镇以上至万安良口赣江水位全都超过警戒线。24 日7时,新淦赣东大堤石口天符庙下首段决口 55米.影响浙赣线通车8天,是一次少见的春洪。据统计, 全区损失已播早稻秧田78.13万亩,春熟农作物45万亩.冲倒房屋387间,死亡耕牛62头。死亡6人, 伤8人,冲毁小水库2座,陂坝330座,水圳590条,水塘760 口,坏堤5条。

1952年6月,赣江、乌江、禾河、遂川江涨水。各地月降雨量均在242 - 334毫米之间。6月14日赣江吉安水位达到50.64米,比警戒水位50. 50米高0. 14米。禾水、泸水、乌江、遂川江都超过警戒水位。 7月1日~18日在泰和县东南部发生罕见的山洪灾害,有7441户受灾,冲倒房屋1705栋,冲垮水陂556 座,水库6座,水圳487条,死亡38人,伤45人,受灾农田39989亩,其中60%减收,40%的农田被冲毁。 万安2个区12个乡受灾,死亡47人,牲畜500头,倒房7170间,受灾耕地5. 5万亩。

1954年4月,境内各地降雨量都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0%〜60%,有的高达70%。各河洪水上涨。 赣江4次涨水,使境内12个县(市),81个区405个乡近20万人受灾。受淹农田43.12万亩,其中减产二成的5. 64万亩,减产5成的13万亩,无收的17.9万亩,减产粮食0.8亿斤。冲毁水库128座,水陂 2185座,其他水利工程3488座,桥梁234座。倒坍房屋2641间,死亡25人,伤61人,死亡牲畜40头,冲走木材1500立方米,粮食5625斤。

1958年5月,境内降雨集中,除万安、遂川县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其他各县(市)的月降雨量都在 200 - 500毫米。各县(市)均出现洪涝灾害。据地委农工部5月15日统计,全区受淹农田61.87万亩, 其中需要重插或改种的早稻面积11-28万亩。倒坍房屋498间,死亡15人。

1961年,境内发生5次大水。4月16 ~21日,境内各地连降大暴雨,雨量普遍达150〜200毫米。 赣江万安棉津至新干段均超过警戒水位。蜀水林坑水位达到86. 19米,为1957年以后最高洪水位。5 月31 H ~6月6日,又出现一次降雨过程,降雨量普遍在120〜180毫米。赣江和五大支流出现第二次洪峰。吉安市赣江水位达50. 97米,超过警戒水位0.47米。6月9〜13日,在上次洪水尚未完全退落的基础上,又接踵而来连降暴雨。降雨量普遍在250 ~ 350毫米以上。遂川、永新县五天的降雨量高达 400毫米以上。赣江和五大支流同时发生大水,均超过警戒水位。与此同时,赣州上游亦普降大暴雨,河水猛涨,使吉安赣江堤、禾埠堤、新干赣东堤多处出险,凰山堤决口。昌赣公路运输中断三天。8月26日至30日,受台风影响,境内又普降暴雨200多毫米。遂川、峡江月降雨量分别达到427. 7毫米和401.2 毫米。赣江和五大支流再次涨水。9月10 - 15日,境内又普降大到暴雨。赣江吉安市水位上涨到 51.70米,第五次超过警戒水位1.20米。5次大水,受淹范围有13个县(市),236个公社,1339个大队, 2778个村庄,72196户,299913人。受淹农田106. 46万亩。减产粮食约2. 5亿斤。冲倒小(一)型水库 (万安路田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3座(莲花大冲水库、泰和武山、苏溪水库),山塘水库203座,水陂 3787座,水塘536 口,渠道3998条,坏堤决口 754处,冲坏桥梁1225座,倒坍房屋3297间,牛栏厕所 4697间,死亡44人,伤42人,死亡耕牛46头,生猪707头,家禽15672只,冲走成鱼643万尾,鱼苗996万尾,木材9628立方米,毛竹57770根,损失仓库粮食89.79万斤。

1962年5至6月,境内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平均三日最大降雨量142. 7毫米,6月5日最大降雨量达200毫米。峡江、新干月降雨量超过历史纪录,分别达到476和554.5毫米。吉安市、吉水、遂川等县12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5月22〜30日、6月16 ~ 20日、6月22 ~ 30日全区连续发生3次特大洪水。赣江水位是1949年后历史上最高的一次。29日4时,吉安市赣江水位达54. 05米,超过警戒线3. 55米;禾河水位54. 72米,超过警戒线3. 22米。禾河堤易家段7处决口,河水涌入市区,永叔路、中山路、人民路三条街道浸水,中山路水深2. 5米,市区内形成泽国;万安县城内外一片汪洋,老街可行船; 泰和县城浸在水中。安福谷口水库(中型)溢洪道未衬砌,溢洪1.5米深,过洪量达1100立方米每秒,被洪水冲垮10米深,库水位从18米急降到8米。龙王庙水库小(一)型大坝沉陷3米。永新禾山水库大坝坍方。这次洪水涨得快,水位高,退得慢,持续时间长,赣江洪水猛涨倒灌,禾河等五大支流水满横溢, 泛滥成灾。境内14个县(市)除井冈山外,全部受灾。受灾公社323个,大队3004个,生产队6138个,户数24.12万户,90万人。受淹农田面积159.4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5%,成灾面积141.82万亩(其中无收91.61万亩),其中早稻117.91万亩,晚稻21.57万亩,棉花5. 3万亩,红薯20万亩,大豆4. 47万亩, 其他87万亩。按三次受灾程度计算,共减产粮食4. 68亿斤。冲毁水利工程7712座(水库227座、水陂 4589座,水塘2896 口),渠道4297条,坏堤决口 729处,6205米。倒坍房屋12131间,牛栏厕所9817间, 冲坏桥梁2318座,死亡50人,伤190人,死耕牛347头,生猪3504头,家禽52882只,冲走木材9392立方米,毛竹2.77万根,粮食65万斤。抗洪费用高达250万元。

1964年6月8 ~16日,境内从南到北连降暴雨。平均降雨68毫米,最大的井冈山降雨140毫米,赣江洪水急涨。由于洪水凶猛,万安韶口、泰和万合、吉安白沙坏堤漫堤决口。万安、泰和、吉水、峡江县城浸水,深1 ~ 3米。6月18 0 8时至19日8时的24小时内,有9个县(市)的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泰和县在4小时内降雨131毫米。吉水白沙降雨201毫米。雨量非常集中,山区发生山洪,五大支流水位陡涨。由于洪水过大,受淹时间长,有万安、泰和、吉安、吉安市、吉水、峡江、新干、遂川、永丰、永新、安福等11个县(市)受灾,受灾公社271个,生产大队2008个,生产队11766个,村庄2774个,受灾户 14. 21万户,59.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5%。受灾农田面积116. 11万亩,成灾面积91.46万亩。其中早中稻64.66万亩,一晚11.41万亩,棉花5万亩,油料作物2.91万亩,大豆0. 29万亩,其他6.98万亩。 按受灾程度计算共减产粮食1.3亿斤,棉花192万斤。淹死28人,伤30人,淹死耕牛38头,猪412头, 冲倒房屋4916间,牛栏厕所3347间,冲走粮食17. 2万斤,食油1.27万斤,木材3266立方米,毛竹3. 4 万根。冲坏小(二)型以下水库244座,水陂4064座,水塘1247 口,J:于堤决口 759处,长6931米。冲坏桥梁1110座,损失公路17条,长15. 8万米。

1965年5月,境内月平均降雨量为244毫米,最多的吉安、吉水、安福县分别降雨308,342和337毫米。雨量集中在中旬,平均降雨量达125.54毫米,占全月总降雨量的51.4%。首先是禾河、赣江涨水, 接着是孤江、乌江、遂川江涨水。6月中旬雨量又比较集中,10〜20日境内平均降雨量为107.1毫米,占全月降雨量的56.4% ₒ最多的万安、遂川县降雨224 - 239毫米,是月降雨量的70% ~ 80% ₒ赣江、遂川江、蜀水再次涨水。两次洪水,共有12个县(市)(除宁冈县)受灾。冲倒小水库31座,水陂257座,水塘135 口,冲走粮食4.5万斤,倒坍房屋282间,死亡21人潴1777头,耕牛170头。受灾面积59.43万亩,成灾面积45.16万亩,减产粮食4741万斤。

1966年6月下旬至7月初,赣江涨水。新干三湖镇以上至万安良口赣江水位全都超过警戒线。禾河,蜀水同时涨水,莲花、安福、遂川和沿赣江7县(市)受灾。共冲毁小水库32座,水陂水圳513处,桥梁75座,农田受淹11.40万亩,其中早中稻11.11万亩:经过抗洪救灾,把洪水冲坏的早中稻田改种其他作物2.43万亩。

1968年6 ~7月,境内发生三次大洪水。6月14 - 18日,暴雨笼罩赣江中、上游。有8个雨量站5 天的总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以上,其中遂川关口站最大达290毫米。6月21 ~25日,第一次洪水尚未退落,全区从南到北又普降大雨到暴雨,雨量虽不大,但各河底水高,加上赣江上游洪峰猛烈下泄,使赣江仍显峰高量大,赣江各水文站和乌江、蜀水、遂川江均超过警戒水位。新干于26日20时出现第二个洪峰,水位39.81米,超过警戒水位2.31米,比历史上最高水位的1962年还高53厘米。7月8 ~11日,境内从南到北又普降大到暴雨,各河水位复涨。这次洪水,对水利工程威胁较大。新干窑里水库临时溢洪道过水3米深,出口处被冲垮。永丰县西山坪垦殖场李山分场的苦竹坑水库(小一型)冲垮。峡江县云里水库(小一型)涵管堵塞。吉水横山水库涵管发生管涌,水射丈余高。莲花县楼梯磴水库蓄多泄少,吞吐不宜,被迫炸溢洪道,坍方50米。永新县禾山水库老涵管进口处继续大坍方。安福县倒坍小水库3 座。三次大洪水,许多地方重复受淹月余,沿赣江7县(市)受灾较重。受灾的县(市)14个,公社223 个,大队1858个,小队9116个,户数9.67万户,人数40. 86万人。冲毁水库297座,水陂2735座,坏堤决口 12150米,水轮泵站71座,机电排灌站97座,倒塌住房3937间,牛栏厕所7650间,死亡人数48人, 牲畜381头,损失粮豆25.1万斤,冲走木材5332立方米,毛竹7.9万根。农作物受灾面积113.86万亩, 其中水稻95.4力万亩,棉花6.71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1.68万亩。成灾面积68万亩,按成灾面积的受灾程度计算,减产粮食1 • 52亿斤。

1969年5月底,遂川、万安暴雨。29日,遂川县冲坏山塘4座,淹田30亩,倒坍房子一栋,坏田河堤决口 3处,冲坏便桥14座。5月万安林坑降雨231.5毫米,路田公社梅林水库(小一型)副坝被冲垮,冲坏农田180亩。6月29 -30日,新干、峡江、永丰、安福县连降大雨到暴雨,山洪暴发。新干县30日2〜 11时,降雨量266毫米,6个公社的90个大队、591个生产队、1429户,69551人受灾。死亡4人,伤37 人,冲倒房屋3075间,小水库11座,水陂64处,冲毁农田1.79万亩,早中稻受淹12万亩,棉花0.87万亩,其他农作物0.17万亩。死亡耕牛90头,猪224头,倒坍粮库一幢,损失粮食110万斤。6月30日,峡江县马埠公社曾安大队子埠村12户,除剩下2幢房外,其余全被洪水冲倒,压死12人,重伤7人。6月 30日,永丰县洲江公社倒坍小水库2座,七都公社号堤决口。6月29〜30日安福县降雨141毫米,山庄公社金背大队冲倒房屋4栋,枫田公社,淹田1.17万亩,浒坑公社冲倒水陂1座,淹田1500亩。8月9 日起,受6号台风影响,境内从南到北,普降大暴雨100 - 300毫米。这次水灾有泰和、吉安、吉水、莲花、 永新、永丰、万安等7县58个公社458个大队2843个生产队51472户22. 82万人受灾。冲毁水库705 座,水陂536座,水轮泵站23座,机电灌溉站29座,号堤决口 551处,倒坍房屋(包括牛栏厕所)6781间, 死亡67人,死亡牲畜3338头,冲毁桥梁1060座,冲走木材4903立方米,毛竹12295根,粮食25967斤, 损失食盐18.67万斤,化肥91.45万斤。受灾农田面积68.56万亩。

1970年5月,赣江、泸水、乌江涨水。5月上中旬赣州、吉安地区普降大雨到暴雨。吉安市、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永丰、泰和、安福、永新、莲花、宁冈县出现灾情。冲坏小水库222座,水陂34座,桥梁17 座,倒坍房屋437间,死亡3人,死耕牛14头,生猪10头。受淹农田72.93万亩,其中早中稻66. 64万亩,棉花2.56万亩,油料作物1.06万亩,红花1. 16万亩。

1973年4、5、6月,境内连续3次大水:4月初,赣江洪水猛涨,万安棉津至新干均超警戒水位。沿江各县(市)遭洪涝灾害,昌赣及各县公路被淹,运输中断两天。沿赣江7县(市)和永丰、遂川、安福受灾公社105个,大队474个,生产队2885个、户数3万,15.44万人。水淹农田25. 27万亩,冲毁农田2. 68万亩,仅稻田种谷损失达415.27万斤。倒坍房屋23245间,牛栏厕所1359间。重伤83人,轻伤197人,死亡耕牛4头,生猪50头,冲毁水利工程704座,桥梁244座。冲走木材2606立方米,毛竹26595根。5月吉安境内又普降大雨到暴雨。万安、泰和、新干、吉水渡头和遂川夏溪月降雨量在322.2 - 358.6毫米, 其余各县都在200毫米以上。赣江和五大支流同时涨水。这次洪峰水位虽比4月洪峰水位低,但持续时间长。从10 0 18时一直到14日12时,连续5天多时间,洪水维持在警戒水位。沿江农作物受淹程度较大。据赣江沿岸七县(市)和永新、安福县统计,共受淹农田& 86万亩。其中,早稻8万亩。棉花7064 亩。6月18 ~27日,新干、永丰、吉水、莲花县又降大雨到暴雨,降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赣江万安、 泰和、吉安市、峡江段均超过警戒水位。据新干、永丰、吉水、吉安、莲花5县统计,有27个公社、94个大队、611个生产队受灾。水淹农田10.8万亩。主要是早稻、黄麻、西瓜、芝麻、花生、棉花、蔬菜等。冲毁农田1369亩。损失晚稻种谷22.71万斤。冲倒水利工程52座(其中新干、永丰冲倒小二型水库3座), 水陂10座。号堤决口 1256米,冲走牲畜4头,倒坍民房59间,牛栏厕所32间,木桥109座,死亡7人, 伤5人。

1975年5月1 ~22日,吉安境内从北到南普降大雨到暴雨,平均降雨量250 ~ 280毫米。峡江、新干、永丰达340毫米,赣江、禾河、乌江洪水猛涨。22日新干三湖镇以上至万安良口赣江水位全都超过警戒线。这次洪水受灾范围有12个县(市),99个公社,666个大队,2869个生产队,40723户,20万人。受灾面积49.67万亩,成灾面积40万亩(其中无收19万亩)。冲倒小水库27座,其中小二型水库2座(吉安、永新),水陂75座,倒坍房屋1059间,牛栏厕所855间,死亡5人,伤4人,死亡牲畜10头,坏堤决口 4 条(新干、永丰)。

1976年6月上旬,吉安至万安赣江水位均超过警戒线。6月12日吉安水位达50.67米,超警戒水位 17厘米。7月5〜11日从万安至峡江赣江水位又超过警戒线。7月11日吉安市洪峰水位50. 81米,超过警戒水位31厘米。这次降雨过程主要发生在禾河流域上游的宁冈、莲花、永新等县。水灾涉及宁冈、 永新、井冈山、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永丰和吉安市等9县(市)。有111个公社40万人受灾。水淹农田105万亩。其中水田93.62万亩,旱地11.74万亩,无收19.1万亩。共减产粮食1.73亿斤。死亡24 人,伤29人,死耕牛346头,生猪1742头。冲垮小二型水库11座,山塘1441座,水陂1676座』于堤121 处,17017米,水电站53座1853千瓦。冲坏桥梁1303座,损坏通讯线路385千米。损失粮食(包括种谷)248.92万斤,化肥298吨,木材14728立方米,损坏汽车、拖拉机32辆。倒坍房屋4680幢,仓库114 幢。装机9000千瓦的永新枫渡电站遭受建站10年来最大洪水袭击。停产4天,直接经济损失103.09 万兀。

1977年5月中旬到6月底,吉安境内出现4次大水:5月11 - 13日,永丰、吉水两县暴雨。三天降雨量永丰达251毫米,吉水达159毫米,永丰恩江、吉水乌江均超过警戒水位1米多,仅次于1962年大水。两县受灾的公社20个,大队120个,生产队528个,6520户;受淹农田20.47亩,其中早稻20. 27亩, 经济作物4700亩,冲毁农田3593亩,倒坍房屋12栋,牛栏厕所19间,冲倒山塘11座,水陂15座,坏堤决口 58处1710米,倒坍桥梁41座,死亡2人,伤2人,冲走猪4头。5月28〜31日,境内西部、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蜀水、孤江、泸水、禾河都涨水,加上赣州暴雨,吉安赣江洪峰水位上升到49. 81米,出现 1977年的第一个洪峰。这次水灾涉及宁冈、万安、泰和、永新、永丰、吉水、吉安、井冈山、吉安市等9个县 (市)。早稻受淹18.1万亩,其中无收2. 33万亩。经济作物受淹1.23万亩。冲毁农田4703亩,倒坍房屋25栋,870间,牛栏厕所80间。死亡4人,伤4人,死耕牛3头。倒坍小水库4座(其中吉安县小二型水库2座),冲倒水陂283座,水轮泵9座(泰和),水电站15座、冲毁桥梁34座。万安谷中电站大坝包头冲毁,导流隧洞进口冲坍18米,引水渠两段冲缺65米,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正在施工的井冈山罗浮电站被淹,施工设备被冲毁,厨房、住房、仓库、桥梁倒坍,进坝公路及高低压电线也遭破坏,共损失12 万元,停工2个月。6月17 ~21日,境内又普降大到暴雨。吉安市赣江水位达到49.88米,出现第二次最高洪峰。新干田南、吉水双山、泰和江口、安福柘田4座中型水库相继出险。有12个县126个公社 850个大队5340个生产队9.49万户49. 97万人受灾。受灾农田60.5万亩,其中早稻48. 8万亩,需要改种的有10.6万亩。减少粮食产量1亿斤。倒坍房屋230栋,851间,牛栏厕所1284间,死亡20人,伤16 人,冲走、压死耕牛15头,生猪20头,倒坍山塘110座,小水库1座,水陂1250座,坏堤决口 247处,冲坏电站1座装机3台37千瓦,水轮泵站48座,冲坏公路桥64座,冲走木材378立方米,化肥农药19吨,粮食1.82万斤,食盐2200斤。这次洪水刚过,6月26 ~ 30日,境内又出现一次降雨过程。永丰、吉安、吉水、安福、宁冈、吉安市等县(市)日降暴雨100毫米以上。禾河、泸水、乌江洪峰水位均超过警戒水位1 米多。赣江水位于6月28日复涨到50.23米,出现第三次最高洪峰。这6个县(市)受淹农田37.75万亩,损失稻种2027斤,冲毁小(二)型水库2座,山塘51座,水陂90座,决堤64处,倒房446间,死2人,倒牛栏厕所268间,冲倒桥梁117座。

1980年3月上旬至5月9日,吉安市降雨量为984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多404毫米。降雨量大的峡江、泰和、永新县均在1000毫米以上,比历年平均多降500毫米。4月24 0 ~5月8日,暴雨带维持在赣中南上空,降雨强度大,共出现5次大暴雨,降雨量普遍在100毫米以上。遂川县左安公社山洪暴发, 山冈崩坍980处,冲毁农田2050亩,倒坍房屋546间,压死9人,受伤3人。杨芬公社还出现一条大裂缝断层伸向赣南上犹。3 ~5月赣江出现5次洪峰。乌江、禾水、遂川江都超过警戒水位。3月9日赣江岀现第一次洪峰,吉安市段洪水位为49. 26米。赣江3月涨水是50年来的第一次。4月14日岀现第二次洪峰,水位达49.72米;4月27日出现第三次洪峰,水位51.03米,超过警戒水位0. 53米;5月3日出现第四次洪峰,水位为49. 46米;5月9日出现第五次洪峰,吉安市洪峰水位52.26米,超警戒水位1.76 米;10日8时泰和县洪峰水位62.57米,超警戒水位2. 57米;9日12时吉水县洪峰水位49. 69米,超警戒水位2.69米;9日18时新干洪峰水位38.14米,超警戒水位0.64米。全区30座大中型水库有14座水库水位超汛期控制水位,2座小一型水库出险,4座小二型水库和580座山塘垮坝。万安通津堤、吉水同江堤、吉安白沙堤相继决口。冲毁水陂2811座,桥梁1476座,冲坏公路129.6公里,吉安市至各县公路中断。倒坍房屋4187间,牛栏厕所3771间,死亡35人,伤17人,死亡耕牛1362头,猪242头,冲毁农田4.61万亩。有13个县(市)、221个社(场)、1998个大队.14510个生产队,20.44万户,125.55万人受水灾。受灾农田120.15万亩,其中早稻97.1万亩,秧苗3.58万亩,棉花2.6万亩,花生241万亩,油菜 5. 29万亩,其他8.76万亩。在受灾面积中改种作物48. 76万亩。

1981年1〜4月5日,吉安市降雨量达到570毫米,莲花、新干等县高达670毫米。4月万安、泰和、 吉安、吉水、峡江及永新、宁冈、安福、永丰等县的降雨量达407. 1〜485. 9毫米,普遍比历年同期偏多 1/3。赣江及禾河、乌江、遂川江涨大水。这场洪水涉及境内12个县(市),共191公社1214个大队8102 个生产队13.25万户68.2万人受灾。受淹农田面积45. 92万亩,其中有秧田& 19万亩,油菜14.04万亩。倒坍房屋792间,牛猪栏880间,厕所734间,死亡18人,伤27人,死耕牛13头,生猪45头,冲毁农田1.39万亩。损失稻谷546.76万斤。冲毁山塘64座』于堤决口 5条、1万余米,桥梁295座。

1982年6月13 ~22日,吉安境内连续大雨到暴雨,不少地方出现大暴雨。连续5天最大降雨超过 300毫米的有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永丰、安福、永新、莲花、宁冈等县。其中超过400毫米的有新干、永丰、安福、永新四县。各地山洪暴发,大江小河洪水猛涨,6月19日赣江吉安市段最高洪水位52. 66米, 超过警戒水位2. 16米。有14个县(市),219个公社30万户154万人受灾。重灾县有永新、吉安、永丰、 吉水四个县,水淹县城8个。122万人被洪水围困,5万人无家可归。莲花县三板桥公社一块13吨重的巨石,被山洪冲出3. 6公里;永丰县一株千年古樟,被洪水连根冲倒。全区受淹农田面积206万亩,成灾面积153.2万亩,减产粮食3. 28万斤。其中早中稻受淹151万亩,一季晚稻22万亩,棉花6. 2万亩,黄麻3. 3万亩,花生3.9万亩,二晚秧田9.6万亩,冲毁耕地15.1万亩。倒坍房屋15万间,死亡75人,受伤808人。死亡耕牛859头,生猪5436头。冲毁小二型水库9座,塘坝2657座,机电排灌站498座,水轮原泵站158座,小水电站52座。土于堤决口 428处J42.19公里。渠道坍方缺口 502. 1公里,冲坏涵闸 1196座,倒坍渡槽133座。倒坍桥梁3242座,损坏公路531.6公里。损失仓库粮食1391.6万斤。冲走木材3.9万立方米,毛竹3000多根。46个工矿企业停产,影响工业产值近1244万元。还有一批学校、 商店、医院、粮站倒坍,被迫停课、停业。

1983年1 ~ 3月,吉安境内平均降雨量达450毫米以上,比正常年份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多2倍。 加上赣州地区普降暴雨,赣江2月出现洪峰,泰和26日洪峰水位60.75米,超警戒水位0.75米。3月洪水更大,从万安至峡江普遍超警戒水位。5月再次涨水。5月11日,吉安境内的中、西、北部普降暴雨。 莲花、永新、宁冈、吉安、安福、峡江、新干等7县10小时内普遍降雨80毫米以上。莲花千坊乡3小时内降雨量达107毫米,莲花县城进水。禾河超警戒水位1.13米,两岸大片农田、村庄被淹。6月中旬出现 “南大北小”全境性的降雨过程。吉安市6月19〜20日2天降雨量184.5毫米。禾河、蜀水、泸水、同江4支流和赣江同时涨水。6月21日又发“端阳水”。雨量集中,赣江及5条支流都涨水。以上多次灾害, 造成全境14个县(市)134.9万人受灾。受淹农田122. 98万亩,成灾面积50. 33万亩。死亡28人,伤42 人。倒坍房屋21095间,死亡牲畜658头。损失仓库粮食(包括种谷)294.45万斤。冲坏堤防143处 49. 12公里,冲毁小二型水库1座,塘坝1301座,冲坏渠道183.8公里,渡槽4座,闸坝2座,机电泵站50 座,小电站26座,损坏农田线路52公里,电杆3968根,通讯线路194. 8公里。影响灌溉面积35. 44万亩,冲坏桥梁861座,翻沉船只6艘。共耗用草袋27万条(包括支援南昌5万条),沙石料6200立方米, 拆民房7栋15万块砖,木材176立方米,毛竹7000根。下拨救灾大米、面粉57万斤,调用船只71艘,汽车334辆,拖拉机418辆。共耗用抗洪抗抢险经费44万元。

1989年6月28日〜7月3日,境内连降大雨到暴雨,五大支流及赣江涨水。13个县(市)171个乡镇70.40万人受灾。受淹面积122. 36万亩,成灾面积65. 7万亩。死亡9人,倒坍房屋3208间,死亡牲畜692头,冲坏堤防272处,98.59公里。新干县江子口万亩土于堤溃决,4个村1.2万亩农田水淹。冲毁山塘、水陂336座,渠道147.04公里,渡槽99座,涵闸701座,水井72 口,机电排灌站181座,小水电站 31座,损坏农用线路221.6公里,影响灌溉面积21.73万亩,冲坍桥梁420座,翻沉船只18艘,损坏通讯杆I860根,线路76公里。直接经济损失947. 2万元。

1992年3月下旬,受地面冷锋和中层切变线影响,从3月17日开始至27日出现境内连续性暴雨过程。吉安市过程雨量达335毫米,3月份总雨量超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赣江及其支流水位猛涨,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早汛。3月29日赣江吉安站水位达52.73米,超过警戒水位2. 23米。洪涝使全区12个县 (市)117个乡镇受灾,洪涝面积130.28万亩,其中内涝77. 77万亩,受灾面积124. 247万亩,成灾98. 94 万亩,绝收46.25万亩。受灾人口 102.40万,死亡9人,受伤293人。倒塌房屋18263间,损坏房屋 52531间,仓库粮食损失1316.70万公斤,死亡大牲畜16996头。粮食减产7466. 75万千克。冲坏堤坊 352处,合107.5公里,毁坏山塘159座,渠道4452公里,水闸1916座,小水电站22座,桥梁725座,通信线路380. 9公里,电力线路723.95公里,直接经济损失27649. 39万元。

1993年6月30 H ~7月5日,吉安境内连降暴雨,吉安市两天雨量达185毫米,吉安市、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永丰、安福、永新、宁冈等9县(市)出现洪涝或内涝。全区受灾乡镇132个,受灾村1053 个,受灾人口 43.056万人。这次洪涝损坏房屋742间,倒塌房屋40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9123.6公顷,成灾面积24609.6公顷,绝收7334.3公顷,致使粮食减产35131吨。死亡牲畜1706头。洪水冲毁桥梁90座,毁坏公路136.6公里,损坏输电线路6. 88公里,通信线路& 6公里,直接经济损失0. 39378 亿元。

1994年6月12-18日,受中层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共同影响,岀现全境性的连续性暴雨和大暴雨过程,有10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200毫米,其中有4个县(市)超过300毫米,峡江县达450毫米。由于这次降雨强度罕见,加之赣江上游的雨量也十分集中,致使境内赣江及支流内涝外洪现象严重,水位猛涨,普遍超出警戒水位1〜3米,赣江吉安站水位达53. 23米,超过警戒水位2. 73米,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等县城先后进水。这次洪涝使全区250个乡镇,2633个村受灾,受灾人口 199.472 万人,洪水围困人口 38.532万人。洪水损坏房屋81408间,倒塌房屋17679间,死亡1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2210.7公顷,成灾面积125666. 43公顷,绝收66898公顷。毁坏耕地9683. 23公顷,粮食减产 281260.5吨,损失粮食48912.6吨,死亡牲畜11990头。洪水使铁路中断48小时,公路中断174条次,冲毁公路桥涵735座,毁坏公路1699. 30公里,损坏输电线路146. 66公里,损坏通信线路143. 91公里,损坏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56座,损坏堤坊201.6公里,冲毁塘坝4092座,直接经济损失13. 017 亿元。

1995年6月,出现4次大暴雨过程,各县(市)月降水总量均超常年平均值,其中新干县达615毫米, 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6月20日,吉安市赣江水位达51.11米,超过警戒水位0.61米,吉安市、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永丰、安福、永新等8县(市)出现洪涝灾害。境内有122个乡镇,1207个村受灾。受灾人口 7273万,洪水围困9.28755人,安福、永新县城进水。共损坏房屋1.789万间,倒塌房屋0. 405万间, 死亡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1810公顷,成灾面积46283公顷,绝收22470公顷,毁坏耕地3161.9公顷, 粮食减产123973吨,死亡牲畜14668头;公路中断81条次,冲毁公路桥涵195座,毁坏公路279公里,损坏输电线路60.3公里,损坏通信线路80.65公里,损坏小二型水库11座,损坏堤坊3. 33公里,冲毁塘坝 400座,损坏水闸284座,直接经济损失5. 3486亿元。

1997年7月7〜12日,境内出现连续性大到暴雨过程,吉安市过程总雨量达142毫米,7月8 ~9日有5县出现大暴雨,3县出现暴雨,吉安市赣江水位7月12日为51.69米,超过警戒线1.19米。全区除宁冈外,11个县(市)受灾,受灾乡镇186个,村1292个,受灾人口 107.47万,洪水围困5. 08万人,损坏房屋0.534万间,倒塌房屋0.172万间,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0公顷,成灾面积49778公顷, 绝收21639公顷,毁坏耕地4921公顷,粮食减产100183吨。损失粮食2258吨,死亡牲畜2738头。公路中断52条次,冲毁公路桥涵71座,毁坏公路184公里,损坏输电线路62. 4公里,损坏通信线路10.4公里,损坏堤坝47.47公里,损坏水闸221座,冲毁塘坝381座,直接经济损失8.5239亿元。

1998年上半年,境内出现两次大到暴雨:3月6 ~9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境内出现历史罕见的早春连续性大到暴雨过程,各县(市)过程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平均降水量达140毫米,有9个县(市) 出现暴雨日,导致春汛。时间之早历史罕见。与此同时,赣江上游的赣州地区也出现暴雨过程,万安水电站不得不开闸泄洪,更促使赣江水位猛涨。新干三湖镇以上至万安良口赣江水位全都超过警戒线。3 月10日12时吉安市赣江水位超警戒线2.13米,禾水、泸水、乌江等赣江支流也超过警戒线,出现大范围内涝和洪涝。这次洪涝造成5人死亡,542人受伤,倒塌房屋2894间,损坏7927间,毁坏耕地3290公顷,死亡大牲畜7294头,冲毁公路桥涵91座,毁坏路基215公里,中断公路37条次,损坏输电线杆207 根,电线41 • 8公里,损坏通信线路560杆,45. 6公里,损坏小二型水库16座,堤坝48. 6公里,护岸175 处,水闸164座,机泵站67座,小水电站4座。境内工业、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设施等直接经济损失 1.26亿元,农业经济损失2. 32亿元,共计经济损失3.58亿元。6月12 ~ 15日,受稳定的中层切变线影响,境内又出现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以北部和中部较为明显,过程雨量在200毫米以上,以新干的460 毫米为最大,永丰的430毫米次之。除安福及万安、遂川外,其他站都出现暴雨日,永丰出现4个暴雨日, 新干、峡江、泰和还出现大暴雨,致使赣江水位超警戒线。6月25日12时,吉安市水位超警戒线0.6米, 境内大部分地方遭受洪涝灾害。此次洪灾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0889公顷,绝收8100公顷,毁坏耕地 1073公顷,死亡牲畜2456头,因灾死亡3人,倒塌房屋1150间,损坏3000间,直接经济总损失3. 58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07亿元。

1999年5月大水,7月洪涝。5月中、下旬降水明显偏多,特别是5月24 -26日,境内除北部外均出现暴雨过程,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加之赣江上游也下暴雨,导致赣江水位猛涨。5月27日吉安市赣江水位超警戒线0. 33米,大部分县(市)出现内涝或洪涝灾害。先后有127个乡镇,67.384万人受灾,重灾43. 246万人,死亡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130. 8公顷,成灾10051. 7公顷,绝收1986. 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405.1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819.6万元。7月8 ~ 18日,受高空低槽和中层切变线影响, 出现历史上同期少有的连续降水过程。境内有10个县(市)出现大到暴雨,15日遂川出现特大暴雨,部分地方山洪暴发,发生洪涝。全区有8个县(市)的5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 34.7万,死亡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634公顷,成灾8500公顷,绝收1545公顷;毁坏耕地426公顷,房屋倒塌1198间,直接经济损失5107. 3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996.3万元。

第二节旱灾旱灾概况干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7〜9月居多。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境内雨季结束,进入盛夏季节。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中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锐减,蒸发猛增,天气炎热,常发生旱灾。但以伏旱和秋旱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出现在雨季结束后到8月中旬的干旱叫伏旱,出现在8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干旱叫秋旱。如果伏旱和秋旱接着岀现,就叫伏秋连旱。俗话说:“涝一线,旱一片”。旱灾往往是全区性的。历年7 ~9月平均雨量各地均在300毫米左右,仅占全年雨量的四分之一。发生干旱的年份,伏秋季节一般均有长时间的无雨高温阶段,有的年份(1955年)共出现5段连旱过程,累计天数达84 天。1957年6月23 H ~7月26日共34天滴雨未下。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各地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P日数,每旬有5〜8天,最长连续天数在40天以上,各地日极端最高气温一般都在40T以上。 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旱灾的发生轻则使农作物歉收,重则使大范围农田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伏秋连旱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会给全区双季稻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吉安境内旱灾,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西晋永兴二年(305)。从305年到1949年的1645年间,境内共发生旱灾150年(其中局部性旱灾81年,全面性旱灾69年),平均11年一遇。由于明朝以前旱灾记载不全,实际发生的旱灾概率更大。从明朝宣德元年(1426)到1949年,共发生局部旱灾74年,全区大旱42年,平均4. 5年发生一次旱灾。从1950年到2000年50年间,共发生干旱36年,大约10年7遇。 其中,发生伏旱25年,概率51% :发生秋旱24年,概率49% ,可见发生伏旱和发生秋旱的概率大致相同; 发生伏秋连旱7年,概率15%。

旱灾纪实西晋永兴二年(305),庐陵旱。大饥。

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各州大旱,斗米五千文,人多饿死。

隋大业八年(612),天下大旱,百姓流亡。

大业十三年(617),天下大旱。

唐元和三年(808),吉州旱。

中和四年(884),江南大旱。饥,人相食。

北宋元丰六年(1083)四月吉州庐陵郡大旱。

南宋绍兴三年(1133)庐陵、万安、太和旱,民饥。

乾道七年(1171)新淦夏、秋旱,首种不入,冬不雨。

乾道八年(1172)临江军新淦大旱。

乾道九年(1173)五月临江军新淦大旱。

淳熙元年(1174)吉州庐陵郡久旱,无麦苗。

淳熙七年(1180)庐陵、安福、太和旱。

淳熙八年(1181)诸郡大旱, 淳熙九年(1182)吉州庐陵郡旱,自五月至七月不雨。安福、太和五月大旱。新淦七月旱。

淳熙十一年(1184)吉州庐陵郡大旱四月至八月不雨,冬不雨至次年二月。

淳熙十二年(1185)各州、府、县去冬至十二月旱,饥。

淳熙十四年(118刀五月吉州庐陵郡旱。

庆元四年(1198)各州、府、县五月不雨至七月。

嘉定十四年(1221)各州、府、县旱,吉州为甚。 景定五年(1264)五月永新旱,大饥。

元泰定元年(1324)五月吉安路太和、新淦旱,民饥。

至正十三年(1353)夏吉安路大旱。

明永乐十六年(1418)泰和大旱,禾尽枯。

宣德元年(1426)江西大旱。

宣德九年(1434)吉安府所属各县自四月至八月不雨,田稼尽枯。

正统六年(1441)江西旱。

正统七年(1442)江西大旱。

景泰三年(1452)吉安府旱。

景泰七年(1456)吉安府、县自夏及秋不雨,大旱成灾。

天顺三年(1459)吉安府五月至七月无雨,田苗旱伤。

成化三年(1467)临江府新淦旱。

成化二十二年(I486)吉安旱,四月至七月不雨。

成化二十三年(1487)吉安府旱灾。

弘治十一年(1498)新淦、峡江旱。

正德元年(1506)新淦、峡江大旱。

正德二年(1507)临江府新淦、峡江旱。

正德四年(1509)吉安自四月至冬不雨,吉州、临江旱。

正德八年(1513)临江府新淦、峡江旱。

正德十一年(1516)临江府新淦、峡江旱。

正德十四年(1519)庐陵三月至七月不雨。

嘉靖二年(1523)吉安府旱、新淦旱。

嘉靖四年(1525)江西13府旱。

嘉靖五年(1526)新淦、峡江大旱。

嘉靖六年(1527)春吉安府庐陵、永宁大旱。

嘉靖十一年(1532)夏六月,临江府新淦、峡江旱。

嘉靖十三年(1534)临江府新淦旱。

嘉靖十五年(1536)临江府新淦、峡江四月至七月不雨,大旱。

嘉靖十六年(1537)峡江夏旱。

嘉靖十七年(1538),临江府新淦、峡江六月大旱。

嘉靖二十年(1541)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旱,民多逃移。

嘉靖二十一年(1542)泰和夏旱,庐陵大旱。

嘉靖二十二年(1543)吉安府属各县大旱,饥且疫,二麦不收。

嘉靖二十三年(1544)吉安府大旱,饥,二麦不收。安福大旱,饥。

嘉靖二十四年(1545)永宁夏旱。

嘉靖二十九年(1550)峡江旱。

嘉靖三十一年(1552)峡江夏旱。

嘉靖三十五年(1556)泰和夏大旱。万安夏、秋旱。

嘉靖三十七年(1558)峡江五月大旱。

嘉靖四十年(1561)泰和大旱,地赤,粉墙如赭,民大饥,多以野菜、化粉土为食。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临江府新检、峡江秋旱。 隆庆二年(1568)峡江五、六月大旱,七月田禾旱伤。新絵大旱,禾苗尽枯,粒米无收,民多流移。

隆庆三年(1569)吉安、安福、泰和四月大旱,饥。

万历十七年(1589)吉安府赤地千里,早、晚稻俱伤,秋稼绝粒。泰和县大旱,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旱, 赤地千里,民采野蕨充饥。

万历十八年(1590)临江府新淦、峡江旱。

万历二十四年(1596)永宁大旱。

万历二十七年(1599)万安夏旱。

万历三十一年(1603)临江府峡江旱、新淦大旱。

万历三十三年(1605)临江府峡江、新淦旱。

天启三年(1623)吉安府属旱、饥。

天启四年(1624)吉安府旱、饥,安福、永宁大旱。

崇祯六年(1633)新淦三月上旬旱,至九月十三日方雨。峡江大旱。

崇祯十年(1637)庐陵旱。

崇祯十五年(1642)永宁、莲花大旱。

崇祯十六年(1643)庐陵大旱。临江府新淦、峡江大旱。

清顺治三年(1646)临江府峡江大旱。

顺治六年(1649)吉安府自春到夏旱。

顺治九年(1652)吉安府庐陵大旱。

顺治十四年(1657)吉安府庐陵旱。

顺治十六年(1659)临江府新淦、峡江旱。

康熙元年(1662)新淦大旱。

康熙二年(1663)新淦大旱。

康熙三年(1664)新淦、峡江旱。

康熙四年(1665)四月至七月不雨。峡江、新淦、安福大旱。

康熙八年(1669)临江府新准、峡江旱。吉水旱。

康熙九年(1670)临江府新淦秋旱、峡江旱。吉水旱。

康熙十年(1671)新淦五月至八月不雨,赤地千里,泉涧皆枯。临江府新余、峡江秋旱。吉安府安福、 泰和、吉水旱,大饥。

康熙十一年(1672)峡江春大旱。

康熙十九年(1680)永宁五月大旱。

康熙二十年(1681)永宁夏、秋连旱,耕作无收。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万安旱。

康熙二十六年(1687)万安夏大旱,禾稼尽稿,民饥。泰和夏大旱,五谷不登。

康熙二十八年(1689)吉水、峡江旱。

康熙三四十年(1695)峡江秋旱。

康熙四十一年(1702)永新秋大旱。

康熙四十三年(1704)庐陵、安福春大旱。永宁、莲花春、夏大旱。泰和水后大旱,谷价飞涨,每石稻谷银一两二钱,民无以为食,纷纷至县城,城门紧闭,饥民环城而泣。饿死者甚多。

康熙五十二年(1713)莲花夏旱。

康熙五十五年(1716)泰和夏大旱。

康熙五十七年(1718)峡江、新淦夏旱。

康熙五十八年(1719)峡江、新淦夏旱。 雍正二年(1724)永宁旱。

雍正七年(1729)夏,府城久旱。

乾隆元年(1736)永宁旱。

乾隆三年(1738)吉安府属夏、秋大旱。庐陵、安福秋大旱。

乾隆八年(1743)泰和旱,大饥。

乾隆十四年(1749)永宁夏、秋连旱。

乾隆十五年(1750)永宁夏、秋连旱。安福大旱。

乾隆十八年(1753)永新旱。

乾隆二十五年(1760)泰和夏大旱,数月不雨,颗粒未收。

乾隆二十九年(1764)永宁旱。

乾隆三十五年(1770)新淦、峡江旱。

乾隆四十五年(1780)安福五月旱。

乾隆五十年(1785)永新下半年连续3月无雨,农田受旱。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万安、安福等县自四月至七月不雨,大旱。

乾隆五十四年(1789)泰和、庐陵、万安大旱。吉安府境旱。

嘉庆七年(1802)吉安府旱,自五月至七月不雨。

嘉庆十二年(1807)泰和五月大旱。

嘉庆二十五年(1820)莲花夏、秋大旱,70天无雨。永丰邑大旱,早稻无收。永宁大旱。

道光四年(1824)莲花六月大旱。

道光六年(1826)吉安府大旱。峡江四月旱至六月二十七日乃雨。莲花四、五月大旱。万安六月旱, 大饥,米价昂贵。永丰大旱,民饥。

道光十年(1829)莲花六、七、八月亢旱。

道光十五年(1835)吉安府境大旱,禾尽稿。峡江三、四月旱。庐陵春、夏旱。安福四、五月大旱,禾尽槁,贫民食树皮有死者。莲花夏、秋大旱,中晚稻颗粒无收。

道光十六年(1836)莲花四、五月大旱。

咸丰三年(1853)庐陵夏旱。

咸丰六年(1856)莲花六月旱。峡江九月至十二月不雨。

同治五年(1866)峡江夏、秋旱。

同治七年(1868)泰和夏旱,两月不雨,禾尽稿。峡江秋旱。

同治八年(1869)莲花夏、秋大旱。

同治九年(1870)吉安府夏、秋大旱,民大饥。永丰五月大旱,民饥。安福夏旱,米价昂贵。泰和夏大旱,岁饥。峡江夏旱。庐陵夏、秋大旱,自五月不雨至十月,泉枯,民大饥。

同治十年(1871)永宁辛未大旱。

同治十一年(1872)莲花夏、秋大旱。

光绪五年(1879)莲花晚稻遭旱灾。

光绪九年(1883)莲花、吉安、峡江大旱。

光绪十七年(1891)永新立夏后三月未雨,禾苗、草木枯萎,水圳绝流,鱼塘裂缝。

光绪十八年(1892)永新干旱严重,稻薯无收,民食野菜、草根。

光绪十九年(1893)庐陵夏大旱,谷价暴涨。永新旱灾严重,十分之九晚禾无收,少数农民死亡。峡江大旱,谷价昂贵。

宣统三年(1911)莲花大旱,庄稼无收,民以神仙土充饥。

民国时期 1916年吉安、峡江五六月大旱,烈风澈夜,禾槁地赤。 1921年五月万安起久旱不雨,各乡禾苗均已枯槁。

1925年境内大旱。吉水、莲花、安福、新淦、永丰、峡江、吉安、泰和等县久旱不雨,田地龟裂,早稻枯槁。

1930年吉安、莲花伏秋连续大旱,民不聊生,断炊者甚多。

1932年秋境内大旱。

1933年春境内大旱。七月始又旱。

1934年境内大旱,禾稿地赤。全年降水量最少。七月中旬高温,田地龟裂。早稻不能结实,晚稻秧苗如枯松之针,着火即焚。全区各县俱灾。早稻收获一两成至三四成,晚稻大多颗粒无收。

1944年先涝后旱。八月永新大旱,晚稻等秋季作物受损严重。新淦大旱,全县受灾面积14.39万亩,损失五至七成。吉安、莲花等县久晴不雨,造成旱灾。

1945年夏永新久旱无雨,早稻仅收三成。莲花旱魔为虐,大部分乡村颗粒无收,啼饥之声惨不忍闻。

1946年永新大旱,晚稻颗粒无收,为10年罕见之灾情。峡江旱情严重。

1949年6 ~8月吉安县受旱灾面积28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51年5月,境内大部分雨量站的降水量少于同期多年平均值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不及五分之 -0 7月中旬到9月又普遍久晴不雨,干旱再次发展,许多水塘、水井枯竭,泉源断流,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境内有11个县(市)遭受旱灾袭击,受灾农田共79.62万亩,其中无收0.41万亩,减产两三成的 39. 24万亩,减产四五成的20.32万亩,减产六成以上的19万亩,减产八成以上的0.65万亩。

1956年6月20日后,境内普遍少雨,出现大旱。7月各县雨量大多在60毫米以下,万安棉津站从6 月17 H ~7月5日只降雨0.4毫米。8月雨量更少,万安、吉安、遂川、安福、新淦等县只有30毫米左右。9月雨量也很少,永丰龙冈只有3.5毫米,吉水7.5毫米,吉安市、泰和、安福等地只有10毫米左右。 旱情较严重的吉水、吉安、峡江、新淦、安福、泰和、万安、永丰等8个县的旱情都在120天以上,永新、莲花、遂川、宁冈等4个县的旱情在40 ~ 50天。据统计,7月中旬全区受旱面积为267.48万亩,占水田面积的48.8%:到9月底止,全区受旱面积达到510. 3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6%,其中颗粒无收20& 47万亩,减产歉收351.87万亩,减产粮食4.77亿斤,受灾农业社2077个,人口 21.15万人。

1963年在上年大部分地区发生旱灾的基础上,再次出现干旱。1962年6月洪水过后,7〜9月境内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平均减少44% ₒ 1962年秋到1963年春,境内降雨量又比历年同期平均减少23%。 1963年夏季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少46%〜66%,秋季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少38% ~55%O境内1.84万座小水库和水塘,4月底干涸65%,到9月全部干涸。56座小一型以上水库的蓄水量只及计划的10% ~ 20%。18座万亩引水工程的灌溉流量减少三分之二。赣江及五大支流在4、6、8月三次下降到历年最枯水位。赣江吉安站的年径流深为282.1毫米,为多年平均径流深808.2毫米的35%。9月5日最枯流量只有120立方米每秒。1〜8月地面蒸发量全境达1179毫米,高于总降雨量720毫米的39%。比历史最高年的1940年同期多16%。而7、8月的蒸发量高达263毫米也是历史罕见的。山泉枯渴,溪水断流,库塘干枯,田干地裂,赤地千里。春旱时,境内178万亩农田断水,其中84万亩早稻田无水翻耕,2.4 万亩秧田龟裂。夏旱时,烈日炎炎,50%的早稻计220万亩缺水耘田,枯萎50万亩。秋旱时,72.1%的晚稻计226万亩受旱,干死99万亩。1963年连续9个月干旱,加上1962年秋冬两季干旱,经历1年零3个月的干旱期,面广灾重。涉及境内14个县(市),成灾生产队达到21653个,其中重灾队11247个,成灾人口 143.95万人,其中重灾户73.23万人。受灾面积428. 1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6.3% ₒ抗旱挽救87 万亩。成灾面积341.21万亩。严重减产以至无收的达147.7万亩,按受灾程度计算,共损失粮食4. 43 亿斤。

1978年1 ~ 6月,境内平均降雨量只有814毫米,比1977年同期减少343. 5毫米。吉水、新干、永丰、安福、峡江等5县减少300毫米以上。各个水库蓄水量减少,全区小二型以上水库总蓄水量到6月底只有6.15亿立方米,占计划蓄水量的51.3%,比1977年同期少蓄22%。其中大中型水库比计划少蓄 30%,小一型以下水库少蓄50%。吉安县到9月干涸167座小二型水库和3753座水塘,不仅二季晚稻缺水,连人畜饮水也发生困难。干旱来势猛,范围广,气温高,持续时间长,是1963年以后最大一次旱灾。而且是发生在早稻抽穗扬花时节。使早稻受旱面积高达243万亩,占播种面积一半以上。其中枯萎无收41万亩,约损失粮食产量1.64亿斤。二季晚稻没有完成种植计划。7月吉安市只降雨6. 8毫米,旱情继续蔓延发展,“吉泰盆地”八县许多塘、库干涸,小溪山泉断流。赣江、禾河、泸水等6大河流出现最枯水位,底浅沙州。吉安市习溪桥可以徒步涉水过赣江。种下去的二季晚稻有一半以上计122万亩受旱,其中枯萎10万亩。一季晚稻受旱1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4%。还有大豆、棉花、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受旱18.5万亩。总共受旱面积为393.5万亩。7月16 ~ 21日,境内大部分县下了地方性雷阵雨,有61个公社的旱情缓和,占公社总数的24% ₀但受旱面积还有216. 53万亩,至8月初才降至180万亩。秋至冬,干旱仍然存在,到12月,境内受旱面积回升35& 4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1%。其中绿肥 281.7万亩,油菜45.5万亩,蚕豌豆5. 28万亩,大小麦2. 5万亩,蔬菜7. 3万亩。在受旱面积中无水可抗的面积215.31万亩。人畜饮水困难的有6296个生产队,49.4万人。干旱程度仅次于1963年。

1986年境内降雨偏少。4〜9月境内平均总降雨量为772毫米,比同期多年平均雨量少27%计279 毫米。而5月境内平均只降雨82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雨量少165毫米,偏少67%。其中安福、吉安县、吉安市偏少80%。境内出现夏旱,受旱面积由5月中旬的40万亩上升到106. 82万亩。7月中旬至 9月底,连续82天,境内平均降雨量只有172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少128毫米,偏少43%。其中莲花、永新、安福、吉水、新干县、吉安市比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少50% ~60%。比特旱的1963年同期还少12%。夏旱连秋旱,持续时间长达百余天。8月境内受旱面积达191.53万亩,其中枯萎13万亩。9 月受旱面积达到222.53万亩,其中一晚25.42万亩,二晚154. 69万亩,其他42.42万亩。

1991年4 ~ 6月,境内总雨量比常年同期少220〜430毫米,特别是6月下旬到7月底,雨水稀少, 吉安市连续40天未下透雨。境内大中小型水库和山塘的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少23540万立方米,不少地方塘库干涸,溪水断流,二晚无水插秧,受旱面积达300多万亩,水利条件差的高田,望天田成片搁荒,无法耕种,有的地方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1998年境内夏旱。雨季于6月25日结束,比常年偏早一个星期。随即受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控制, 天气晴热少雨。7、8两个月,各县(市)平均雨量仅为11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54%。另一方面,气温偏高,蒸发旺盛,日最高气温高于351的日子频频出观。8月份除永丰县为22天外,其他地方均超过25 天。长久持续的睛热天气,加大了地表水分蒸发,田地开裂,作物凋萎,旱情迅速由南向北蔓延。7月份旱情在南部显现,到8月10日,境内受旱面积达83万亩,其中近20万亩龟裂,10多万亩过白,二晚有的已经枯苗。到8月20日,干旱面积扩大到163万亩。

2000年4〜6月,境内平均总雨量偏少,雨季结束日期提前,江河水位低,各类水库蓄水严重不足,7 月份降水又持续偏少,加上高温酷暑,蒸发加剧,旱情过早出现,旱灾迅速扩大。至7月24日,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99.6万亩,其中重旱面积36.5万亩,干枯面积4. 6万亩,340万亩二晚栽种困难,100万亩秋季作物也遭受旱灾。

第三节其他天气灾害冰雹冰雹俗称“雹子”,是从发展非常旺盛的雷雨云中形成和降落的,常伴有大风暴雨。冰雹直径一般为 5 ~10毫米,大的可达10毫米以上;影响范围多呈“线状”,宽为几米到几千米,长为20 ~ 30公里;持续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有的可长达30分钟以上。冰雹下降时,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冲击地面物体,砸毁庄稼,损坏房屋,危害人畜安全。吉安境内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冰雹灾害是南宋庆元六年(1200)。由于冰雹多发生于丘陵山区,平原地区较少出现,因而史书上关于冰雹记载不多。自1959年各县正式开始进行气象观测之后,也因气象站均设在城镇,山区局域性的冰雹难以观测,因此冰雹的记录也较少。

吉安境内冰雹主要发生在9月至翌年5月;以井冈山和安福县出现较多,大部分县(市)冰雹出现概率为2至5年一遇。

大风风力等于或大于8级(M17米/秒)的风称大风。危害性大的龙卷风是一种范围小而时间短促的猛烈旋风。龙卷风的风速可达几十米每秒到100多米每秒,其直径从数米到数百米,移动速度约数十公里每小时。所经路程短的只有几十米,长的可超过200公里。龙卷风持续时间,短的只有几分钟,长的可达几个小时。龙卷风破坏力极大:损坏庄稼,掀翻房屋,人畜和器物常常被卷入空中并被带往他处;还会影响交通、通讯、输电,危及人们生命安全。

吉安境内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大风灾害是明正德十六年(1521)。其后有关大风灾害记载并不多。 自从各县陆续建成气象站之后,大风开始有正式观测记录。据统计,各县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大风,平均每年出现大风3 ~5天,以宁冈大风出现次数最少,以万安、井冈山出现大风次数最多,每年有7 ~8天。 从大风类型上看,境内以3〜5月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雷雨大风居多,常伴有冰雹暴雨;以7 ~9月台风影响带来的雷雨大风为其次。另外,冬季寒潮也会带来大风天气。从气象观测记录来看:以泰和30米/秒大风记录为极大风速值(十分钟平均风速),而实际上发生龙卷风时,瞬时风速可超过40米/秒,但无法进行观测记录。

低温冻害低温冻害是农作物生长期内因温度偏低、热量不足,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灾害。冻害还会影响交通、通讯、输电,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损坏林木,危害人体健康。境内低温冻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寒露风,寒潮冰冻等。

春季低温阴雨如果3月上半月天气一度回暖,而3月下半月至4月上旬出现连续低温阴雨,这种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俗称“倒春寒”。其中出现在“春分”前后的叫春分寒,出现在“清明”前后的叫清明寒,春分寒和清明寒连着出现,就叫长春寒。倒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非常不利,严重影响秧苗质量,甚至造成烂种烂秧现象。

从1954年至2000年的47年间,吉安出现重度春分寒的年份有24年,出观重度清明寒的年份有9 年,出现长春寒的年份有8年。倒春寒灾害严重的年份有:1955、1966、1972、1976、1987年。出现倒春寒的概率为62% o 寒露风9月起第一次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或等于22七的降温过程称为轻度寒露风;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或等于20P ,或日平均气温连续2天低于或等于20T,且其中有1天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16咒的降温过程称为重度寒露风。寒露风是境内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的主要气象灾害。轻度寒露风在9月上旬就可能会出现,但它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重度寒露风一般在10月上旬出现,它会使水稻灌浆受到影响,使千粒重下降,影响二晚产量,严重时会使二晚绝收。

寒潮冰冻当北方冷空气侵入境内,24小时内降温达10T以上,并且过程最低气温达5T以下称为寒潮。吉安境内的寒潮过程平均每年有2次,多的一年有5次。寒潮最早出现在11月份,最晚在次年3 月份,但主要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寒潮往往带来霜冻,冻雨,发生冻害。

冻害是冬作物和果树林木在越冬期间遇到0T以下低温或剧烈变温所造成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当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T或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表面上凝结成白色的小冰晶,这种冰晶叫做“霜”,也称“白霜”。有时虽然没有出现“白霜”,但作物由于低温的影响仍然受到冻伤。这种现象叫“暗霜”或“黑霜”。霜冻是指作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气温迅速下降到作物生存的临界温度以下,足以引起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现象。“白霜”和“黑霜”都会引发“霜冻”的出现。

冻雨俗称“冰凌”,气象上又称“雨淞” ₀当近地层和地面温度下降到0T以下时,雨滴落到地面或地面物体上,便迅速结冰,形成“冻雨”。吉安冻雨多岀现在元月下旬和2月上、中旬。严重的冻雨会造成地面、树枝、电杆、电线、房顶积冰,压塌房屋,压断树木,中断电信,影响供电,停顿交通,冻死农作物和耕牛等灾害。境内低温冻害最早见于史料的是南宋庆元四年(1198)。

雷暴境内2月份始雷,以吉安2月11日有雷为最早;10月中旬终雷。境内平均每年有雷暴日70天左右,最多为吉水,平均每年有84天;新干最少,平均每年有58天。接近地面的雷暴,会击毁房屋、电杆等物,还会造成人畜死亡。

其他天气灾害纪实明庆元六年(1200)六月,吉安府安福大雹如鸡卵。

至正二十年(1360)春,江西大雨雪,连绵60日。

景泰五年(1454)二月,安福大雷雨。

弘治十年(1497)龙泉大雨雹,形如牛首,重十余斤。

正德二年(1507)七月,吉安府雨血,著衣皆赤。

正德六年(1511)庐陵雨血,著衣皆赤。

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吉安城雨血,白衣沾之皆赤。太和、龙泉皆然。

嘉靖三年(1523)七月,永宁大风雨雷电,拔木撼石。

嘉靖二十九年(1550)冬,安福大雪,竹木多冻死。

嘉靖三十年(1551)春,安福大雪雹。

嘉靖三十九年(1560)三月,临江府新淦、峡江雨雹大如卵,屋瓦俱碎。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月,永新大雷雹。

天启五年(1625)二月,安福大雹。

天启七年(1627)清明夜,新淦大雹如粟。

崇祯元年(1628)三月十七日,新淦狂风,巨雹如拳,拔树破屋。九月二十九日新淦无风自寒,次日鱼浮蔽江,尽冻僵者。

崇祯八年(1635)三月十四日,新淦大风雹拔木。

崇祯十四年(1641)元旦,新准树木凝冰折圮。

清顺治元年(1644)二月,庐陵县学明伦堂雷劈栋柱。峡江秋雨黄沙,望之若雾,扑人面,著物皆丹。 顺治十三年(1656)莲花下雪17天。

康熙六年(1667)六月,新淦风雹拔建兴寺。

康熙七年(1668)三月十三日,庐陵、吉水雨雹,以掌承之,化为污泥。

康熙九年(1670)冬,永宁久雪不溶,山谷深丈许,遍山竹林被压折断,成群山禽遭冻死。

康熙三十一年(1692)四月,泰和怪风自东北来,观音堂铁佛倒塌,并坏万寿宫杨氏贞节坊。

康熙三十五年(1696)庐陵雨雹大如碗,内有鱼虾草藻。

雍正九年(1731)永宁冬雪连续40天。

乾隆十二年(1747)五月丙辰日,莲花四都境内阴风努发,禾尽倒伏,戊午日复发。

乾隆三十二年(1767)二月,庐陵大雨雹,倾屋折树。 乾隆三十九年(1774)春三月,永丰疾风拔树,墙屋倒塌,压毙幼童,城内木牌坊吹飞城外。

乾隆四十四年(1779) A月,永丰疾风雨雹,民房多彳顷圮,屋瓦尽飞,砖亦有飞至数里外者。 乾隆六十年(1795)夏四月,泰和大雨雹。

嘉庆元年(1796)二月,庐陵县西北雨雹,破屋折树,鸟雀多为之毙。正月永丰雨雪大冻,树多摧折。 嘉庆五年(1800)正月,庐陵大冻,水尽冰;泰和大凌。九月泰和、吉安大雪。

嘉庆十二年(1807)永丰雷拔宫墙大树。莲花十一、十二月久雪,冰冻尺许,树枝被折,鸟巢倾覆,许多平民冻死、饿死或跌死。

嘉庆十八年(1813)六月,永丰西20〜30里雨雹,田中禾皆脱。

道光二年(1822)六月,永丰雷击报恩寺塔,最上一层半圮。

道光三年(1823)正月,万安雪深数尺,是年大丰收。庐陵雪深数尺,府境是年大丰收。

道光五年(1825)二月己卯日,莲花刮大风,桐籽、油茶颗粒无收。

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泰和雪,三月始解。冬峡江连雨雪,树冻折。

道光十六年(1836)二月,安福大雨雹,近城十余里,麦尽倒状,民居、店房多破坏。

道光十九年(1839)冬至次年正月,莲花久雪,竹木多冻折,炭薪昂贵。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二月,永新大雨雹。

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吉安府大冰。

道光二十七年(1847)龙泉雨雹大如碗。

道光二十八年(1848)正月初一,安福大冰冻,竹木多折。十二月永丰大雪,平地深数尺。

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初一,永丰奇寒,茶酒成冻。

道光三十年(1850)除夕,安福大雪,夜冻,茶酒皆冰,逾旬始解。

咸丰三年(1853)三月十八日,新淦雨雹,大者如拳。

咸丰六年(1856)六月,莲花旱。峡江九月至十二月不雨。

咸丰七年(1857)夏四月,龙泉雨雪。

咸丰十年(I860)夏,永丰雹坏屋。永新打风拔树,坏庐舍。

咸丰十一年(1861)腊月二十九至次年正月初三,新淦大雪,严冻5日,屋檐冰柱长数尺,没东林中鸟雀多冻死,有忍冻拾薪者,兼拾鸟雀归。险西一带柑橘、树木根株尽坏,巨樟被冻坏者亦多。

同治元年(1862)春,庐陵郡大风拔札三月十三日永宁大风拔树自戌至亥始息。三月二十六日晚莲花狂风雨雹俱下,掀瓦裂墙,飞沙走石,拔出大树,吹倒行人’夏六月永新大风拔木,坏房屋,西境为甚。

同治五年(1866)正月,莲花降雪,冻结尺余,连续40天,油菜被冻坏。

同治六年(1867)季夏月中旬,永新大风,莲州乡钱溪村后山有一棵三人合围樟树吹到,沙石卷起一丈多高,人不能行走,俯伏在地。

同治八年(1869)正月,莲花雨雹不止,三月冻坏早稻秧苗。三月峡江雨雹,大如卵,屋瓦俱碎。三月初一夕泰和大风雨,龙头山塔顶被摧坠落。永新风折古树。安福雹伤麦。

同治九年(1870)二月,安福大雹,伤麦。庚午春三月永丰雨雹,碎屋瓦,莲花春雹,打坏油菜、蚕豆、 红花等作物。

同治十年(1871)三月,永丰搓口地雨雹大作,倾民舍。四月峡江大风雨雹,黑气漫天,沿河数十里拔大木,坏庐舍。正月庐陵大冰。正月永丰奇冻,树木多摧折。十月二日莲花严寒,愁猿岭冻死2人。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二十一日,新絵大雨雹。四月二十八日大风拔树破屋。正月吉安府大雪。 光绪七年(1881)六月二十七日辰时,莲花龙卷风卷走禾穗。

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三日,庐陵雹大如拳,树叶尽打碎,大木拔。

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初五,庐陵狂风,是午凌波渡船只翻沉,渡者毙50 ~60人。

民国时期 1914年三月二十七日,新淦狂风大作,巨雹如拳,破屋折树,伤人畜,毙鸟雀。 1917年冬莲花大雪,冰冻48天,地面积雪厚60厘米 1929年初,境内普遍冰冻,时间长达1个月左右,冰冻之厚,时间之长,损失之大,危害之重历史上少见。峡江大雪,水尽结冰,2月才溶化,莲花下雪49天:冻死耕牛无数。

1934年七月十七日至二十日,各地连日狂风,飞沙走石,行人不敢张目,枯萎早稻,更遭摧残。吉安牌坊围墙多处吹到。吉安榕树码头大榕树上之乌鸦吹淹河中者数百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50年7月5日下午2时,吉安县值夏、塘上、梅岭三乡出现冰雹,大如拳头,小如蚕豆,时经30分钟,接着又刮大风一小时余,有17个村,400多户、1300余人受灾。水稻,黄麻、芋头、蔬菜等作物2100余亩遭受损失,倒坍房屋2栋,打烂、吹走房屋瓦片甚多: 1952年2月17日,境内12个县(市)普降大雪,雪深60多厘米,山区积雪持续10余天,冻死油菜 103.27万亩,蚕豌豆14.71万亩,损失人民币71.57亿元(旧版人民币,相当新版人民币71.57万元)。

1955年莲花县长春寒,早稻烂秧占播种面积30%以上,3月12日,吉安市、遂川县大风(17米/秒) 刮沉刮翻船只3艘,赣江29艘船只受损,淹死3人「 1957年5月10日12时左右,永新县沙市乡出现冰雹,最大的约0.5千克,砸伤11人.击倒房屋86 间。9月25 H ~ 10月2日莲花县受寒露风影响,有2万多亩二晚歉收。

1958年4月24日,安福大风,风力10级,摧毁房屋21栋,压死1人,压伤1人,死耕牛1头。

1959年1月10日,井冈山雨淞压断14号电线20千米。2月5日,泰和冰雹,毁经济作物4989亩, 稻谷3. 57万公斤:房屋1712幢,死猪1头,伤2头。

I960年1月24日,新干县雨淞和积雪使交通受阻,上午汽车全部停开。

1961年3月27日,新干县出现8级大风,吹坏城镇医院门面,打死4人,伤6人。4月4日后半夜, 遂川县有14个大队出现狂风暴雨,吹倒吹坏房屋662幢,经济作物损坏1.84万亩,死耕牛、猪3头,伤6 人,损失金额6. 9万元。4月遂川零田、枚江两个公社发生冰雹,有14个大队受灾,倒坍房屋21幢83 间,损坏房屋2366间,损坏秧田299亩,蚕豌豆2540亩,小麦1235亩,油菜600亩,伤6人,死伤耕牛3 头,群众粮食损失2000斤。12月30日,万安县下雪,雪深15厘米,全县有92根电话线杆倒断,电讯中断。

1962年3月19日晚,万安县有4个乡,18个大队,661户,4389人遭冰雹袭击,倒屋72间,死牛猪 93头,伤4人。

1963年4月2日,永新县大风刮倒农机厂住房1幢,压死1人。4月29 H 16 - 17时,吉水县枫江区受冰雹大风袭击,雹如鸡蛋,毁坏房屋800多幢,吹倒房屋18幢,打伤耕牛1头,打伤101人。

1964年2月17 ~27日,永丰县连续11天低温阴雨,其中连续降雪5天,雪深16厘米,冰冻近一星期,交通运输受阻,损失油菜14220亩,冻死耕牛64头,倒坍压坏房屋210间,压倒电杆木50余根,山区电话中断5到6天。吉水县下大雪,雪深6厘米,冰冻使汽车停开,冻坏油菜6. 5万亩,小麦1.4万亩。 永新县因下雪,永新到吉安公路中断9天。22 -25日,万安县雨淞压断电话线路45条,输电线23条,其中高压线2条。莲花积雪9天,雪深13厘米,电讯不通,交通受阻,越冬作物冻坏。4月1、29日,两次出现冰雹大风,冰雹小如大豆,大如拳头,吉安、泰和、遂川、安福、井冈山等18个公社遭灾,倒房50幢,仓库 2幢,学校1所,损坏房屋1383幢,2789间,14人受伤,死牛猪7头。

1965年春,播期连续阴雨,井冈山县烂种烂秧30%〜40%。3月莲花县连续20多天阴雨,烂种 10. 1万千克。下半年,永丰县重度寒露风,晚稻空壳率20%左右。

1966年4月3日下午至傍晚,泰和县沿溪、南溪、樟塘公社,万安县涧田公社,井冈山拿山公社发生大风冰雹,冰雹密集,大的如碗。冰雹所到之处,飞沙走石,房屋倒坍,大树拔起,农作物损失严重。泰和县倒房屋157间,牛栏50间,死亡5人,伤4人;万安五丰公社雷击死2人,牛1头。4月21日下午,峡江县出现暴雨冰雹,4个公社,18个大队受灾,倒屋5间,打死1人,打伤2人,经济作物2164亩。第二篇地理环境 349 1967年3月27日,吉安、新干、永丰、安福、莲花、永新等县遭冰雹袭击,最大的冰雹重2. 5〜3千克,一般直径7 ~8厘米。吉安县死2人,伤22人,打死牛、猪44头;莲花县有3个大队房瓦80%被打碎,经济损失79. 57万元;永新县红星、白堡两个大队所有红花草留种全部打断。

1969年1月29 H ~2月8日,安福县大雪,冰冻,雨淞连续6天春熟作物全部受损。9月29日起, 新干县连续9天低温阴雨.出现重度寒露风,晚秋作物受损严重。

1970年7月21日,安福县出现雷雨大风,风力24米每秒,倒房7幢,压坏物质损失2586.4万元。平都公社倒房屋37间,仓库2幢,死1人,伤2人。

1971年春播期间寒潮频繁,井冈山县冻死秧苗40% ;2月下旬,吉安县受寒潮袭击,烂种谷50万千克。下半年寒露风来得早,全区210万亩二晚,失收70万亩,损失4000多万公斤。

1972年2月5 ~10日,境内大雪,安福县雪深19厘米,塘面普遍结冰,受灾农田12万亩,其中蚕豌豆3万亩,油菜6万亩,绿肥3万亩,公路交通全面中断。永丰县雪深16厘米,交通中断3天,98个大队电话中断。宁冈县积雪和雨淞阻塞交通3天。井冈山雪深13厘米,汽车停开,电线压断。4月9日,莲花县出现霜冻,造成大面积烂秧,烂掉种谷100多万公斤。严重倒春寒,全区烂种1514万公斤,占浸种数的28% ,4月27日前栽插的9. 31万亩早稻,有5. 77万亩死苗。4月17日,万安、遂川县出现大风冰雹, 万安县的雹灾为几十年间罕见,冰雹直径最大的30厘米,一般有鸡蛋大,地面堆积的深度达1尺多厚。 受灾严重的公社有7个,5323户,26422人。倒房屋30幢,打坏房屋114幢,死亡4人,伤42人,死耕牛 11头,损坏经济作物1.35万亩。9月23日,莲花县受寒露风影响,二晚减产300多万公斤。

1973年3月29日下午3时至晚上,万安县社坪、棉津、涧田、枫林、窑头、武术,遂川县巾石、枚江等公社遭冰雹暴雨袭击,冰雹最大的有鸭蛋大,一般的有手指头大。遂川县枚江公社几个自然村50%的屋瓦被毁,万安县死亡2人。4月11日,吉安县指阳、前岭两公社遭受大风冰雹袭击,损坏农作物40611 亩,损失谷种55万公斤,死1人,伤5人。4月25日,泰和县冰雹大风,6个大队受灾,死1人,伤5人,毁坏房屋915间。4月11日3时30分到4时,泰和县城和部分公社自西向东遭受龙卷风袭击。龙卷风所到之处,房屋被摧毁倒塌,树围13.5米的大樟树连根拔起;直径30多厘米,长4米的石柱被卷走2. 7米远,八五O二工地的高仁弟从室内被大风悬空卷走20米;泰和县饭店屋顶一层被掀掉,当场压死19人, 重伤58人。全县电话90%中断,有7个公社54个大队284个生产队2572户18353人受灾,死亡16人, 伤231人;损坏房屋4039幢,折合人民币1156.9万元,4月25日,泰和县又遭大风冰雹袭击,6个大队受灾,死1人,伤5人,975幢房屋受损。6月2日,万安县砖瓦厂机帆船被狂风刮沉,死9人。

1974年2月7日,永新县因积冰,压断用8号铁丝架设的通往曲江山区的电话线。

1975年4月中旬,永新、莲花、吉安县发生冰雹灾害:4月12 - 17日,永新县有9个公社先后出现冰雹,打坏秧田种谷235万斤,损坏油菜1000亩,打烂房屋瓦片甚多。4月17日,莲花县三板桥公社6 个大队遭冰雹大风、暴雨袭击,倒坍房屋52幢,损坏房屋469幢,压死5人,伤4人,损失仓库粮食5500 斤,食油150斤,打坏秧田100余亩,损失种谷2100斤,打坏春熟作物780亩,油茶林250亩;九O—地质钻井队倒坍钻机一架,移位2架,损失35万元。同日,吉安县新坪公社12个大队出现冰雹,倒坍房屋57 间,牛栏厕所125间,打坏房屋1103间,损坏油菜3731亩,蚕豌豆1876亩,秧田212亩,损失种谷6. 25 万斤,死亡8人,伤1人。

1976年3月18日~4月5日,境内低温阴雨天气长达18天之久,烂种烂秧达2627. 2万千克。峡江县烂种烂秧达90%。4月22日万安、遂川、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永丰等8县共35个公社发生冰雹大风灾害,倒坍房屋604幢,牛栏厕所1848间,损坏房屋21907幢,损坏秧田13271亩,损失粮食112 万斤,损坏油菜5000亩,蚕豌豆2000亩,红花草5000亩,死20人,伤130人。是年冬,泰和县因冰冻时间长达40余天,全县13万亩宿根蔗,2200亩冬植蔗全被风犁病毁灭无收,损失甘蔗3. 6万吨。

1977年1月,新干县冻害,当年柑橘大减产,损失几十万元。1月28-31日,安福县因雨淞汽车停开2天。4月24日17时,泰和县遭受大风冰雹袭击,冰雹有鸡蛋大。全县有14个公社,178个大队,25020户,134402人受灾,死亡14人,伤104人,倒房724幢,牛栏厕所1848间,损坏秧苗9771亩,水利设施180处,损坏其他财物约5000万元左右。9月22日起,莲花县6天低温阴雨,二晚歉收。

1979年安福遭受冰雹袭击,冰雹最大直径4厘米,毁坏房屋无数,春熟作物无收。

1980年2月6 ~9日,因积雪冰冻,安福、新干、永丰、泰和、宁冈等县汽车停开,交通中断。3月31 H 21时,吉水县临江、富滩、白水出现12级大风,吹倒房屋7幢,有2棵腰围3米的大树被拔起。6月19 日15时左右,吉水枫江公社出现大风,24个大队的电话线广播线刮断,倒屋14间,死1人,伤12人,损失折合人民币23万元。8月11日15时,安福县金田公社江下大队出现龙卷风,倒屋2幢,伤5人,损失 7万元;国营五O五库仓库损坏,损失40万元。

1982年2月6日起,井冈山冻雨,冰凌,9日,各种线路冰凌厚度达10. 25毫米,最厚的达40毫米。 黄洋界电视台高塔冰凌长达1.5米。山林受冻面积27. 53万亩,断梢、折断、开裂林木26. 3万株,冻死耕牛22头,倒屋12间,共损失人民币97. 59万元。3月28 ~ 29日,万安县因低温阴雨,全县烂种42万多公斤,麻种34万公斤。4月3~9日,永新县因降雪烂种43. 3万公斤。9月13日,永新县出现秋寒,有近50%的稻田空壳率达30%以上,有的农田全部失收。

1983年3月14日3时,永丰县大风,住房倒坍压死3人。4月6〜14日,吉安市、吉安县、吉水、峡江、 新干、永丰、泰和、安福、永新等9个县(市)先后遭受大风冰雹袭击。冰雹大约直径达5毫米,9县(市)共有 82个公社,384个大队,3. 5万户,17.18万人受灾,倒坍房屋2500间,损坏房屋11050间,死亡8人,伤22 人,死耕牛8头,损坏秧田2.63万亩,损失种谷300万斤,打坏汽车8辆,倒坍和损坏粮仓30幢,浸湿稻谷、 大米、面粉、芝麻、大豆等共2770万斤,损坏校舍210所,商店、公司14家,损失商品金额4. 7万元。4月28 日17时至29日晨1时,境内12个县(市)发生冰雹大风灾害,冰雹大至拳头,全区共117个公社,128个大队,2.91万户,14.6万人受灾,倒坍房屋4400间,损坏房屋18750幢,死亡4人,伤26人,死耕牛1165头,损坏秧苗3万亩,禾苗6万亩,油菜2.56万亩,翻沉船只6艘,损坏物质300吨。5月9日晚上8时,吉水县葛山、富田公社和周岭林场,吉安县横江、永阳公社,吉安市河东、禾埠公社发生大风冰雹灾害。吉水县有5人大队,46个生产队,934户,5810人受灾,612幢房屋遭破坏。葛山公社的冰雹有2公斤重,小的有拳头大。 12月28 ~29日,峡江、泰和、遂川、吉安、井冈山、永新、宁冈、安福等县降大雪,最大积雪深30厘米,最小为 17厘米。大部分交通中断,峡江县停电3天,遂川县电杆倒伏折断达50%,断线达90%,竹木折断不计其数;宁冈县倒电杆267根,损失5万元。永新县大雪深19厘米,压断电线50%。吉安县倒电杆1100多根, 压断毛竹4万根,损坏油菜20多万亩,坏房52幢,死牛130头。

1984年初,新干县连降大雪,最大积雪深12厘米,严寒天气持续32天。压断杉树100多万根,毛竹 8. 8万根,损失油菜30% ,20%以上柑橘受损。1月20日,井冈山县雨淞,交通阻塞,电话和高压线压断无数。

1985年3月30日下午3时,莲花县坪里竹湖村遭受龙卷风袭击,88幢房屋受损,1小学生被卷起吹走20多米,经济损失10万元。3月31日,万安、泰和、遂川大风,倒房577间,死3人。5月4日,安福县甘洛乡遭龙卷风袭击,死3人,伤6人,摧倒房屋24幢,损失粮食4万公斤,经济损失50万元。12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全区出现冻害。7日,万安县连续降温达13七,11日出现雨淞,使3万吨甘蔗含糖量减少 2% ~3%,8 ~10日,安福县出现低温冻雨冰雪天气,县砖瓦厂冻坏砖坯2万多决。9 ~ 12日,新干县冻雨,平均宜径14毫米,局部30毫米,柑橘大面积被冻死,电讯电力线路受损严重。10~12日,吉水县冻雨,吉水到南昌、宜春等地通讯线路中断通讯1天。

1986年4月10日,新干、峡江、吉水、莲花等县出现冰雹大风,新干县有10个乡受灾,漂江乡冰雹最大直径10厘米,有的1斤多重,损坏房屋11500间,倒44间,死亡1人,伤42人,经济损失312.8万元。 峡江县冰雹最大直径5.6厘米,损坏房屋11243间,倒房54间,打伤123人。巴丘砖瓦厂、沙坊花炮厂损失4.15万元;赣江一艘80吨的机动船被翻沉。吉水县倒房14幢,损失29万元。莲花县倒房9幢,损坏 101 幢。 1987年3月25日,吉安白天降雪,晚上霜冻,使柑橘幼芽和花蕾遭冻而变黑焦枯。3月26日,永新县霜冻和结冰,使已播的早稻杂优8650千克损失30% ,3800亩老麻第一批芽全部冻死,油菜苗被冻受损,当年减收油菜籽80万千克,共折合人民币143.49万元。峡江县全县春播烂种达30%以上,计种谷 10万千克。全区共烂种烂秧411万公斤,补浸种217万多公斤。4月10日15时,泰和县禾市镇和螺溪、 右山乡遭龙卷风袭击,死亡2人,伤212人,经济损失350万元。吉安县大风超过40米每秒,农作物损失 21.43万元,财产损失326万元。

1989年1月13日,遂川县降大雪,积雪深度7厘米,出现雨淞,地面结冰,公路交通中断两天,冻死一人。

1990年1月31日,吉安县大雪,2月2日出现冻雨,冻坏冬作物10万亩,油菜减产35万千克。4月 25日14时,新干县有3个乡出现9级以上大风,死2人,伤10人。9月8 ~16日,永新连续9天阴雨低温,日光乡2300亩杂交水稻制种田有80%谷穗在禾秆上发芽,损失种谷28万公斤,价值130万元。

1991年4月25日下午4时许,受地面冷锋前的西南倒槽影响,万安、泰和、遂川、吉安、永新、吉水、 峡江、新干8个县和吉安市共有80个乡镇,736个行政村遭受大风冰雹袭击,81158户受灾,农田受灾面积达53.7万亩,死亡14人,受伤162人,死亡牲畜67头,倒坍房屋2976间,损坏房屋44041间。大风冰雹使756人无家可归,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261万元。新干县12月27 ~ 28日大雪,积雪深度10厘米,持续4天,并有雨淞,28〜29日还出现霜冻,最低温度-&9T ,地面最低温度-14. 7T,发生严重冻害,全县10多万亩橘树遭受毁灭性的损害,其中五级冻害1万亩,四级冻害3. 9万亩,三级冻害3万亩, 二级冻害1.1万亩,苗木冻死5% ,使次年柑橘总产量减产7000万斤,第三年减产5000万斤,第四年减产 2000万斤,减收7000万元。宁冈县12月27 ~ 29日连续3天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柑橘果类受灾,损失达 20万元。遂川县12月25 ~29日受强冷空气袭击,过程降温14. 6T,出现大雪,冰霜冻和冻雨,中断交通3 ~ 4天。

1993年1月15 ~31日,万安县出现长达17天的雨雪冰冻天气,油料作物受损严重,全县油菜冻害 12万亩,经济损失15万元。4月28日,吉安市、吉安县、吉水县出现大风,吉安县最大风力达31米每秒, 三个县(市)共有26个乡镇,244个村,13.95万人受灾,损坏房屋8881间,倒坍房屋1045间,农作物成灾面积73200亩,毁坏桥梁2座,损坏输电线路64. 86千米。

1995年4月15日上午7时40分至9时10分,吉安县凤凰、登龙、永和、横江四乡镇出现冰雹大风天气,使524个村,26674人受灾,损坏房屋12100间,倒坍房屋39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655亩,毁坏耕地 105亩,损失粮食1.45吨,死亡牛、猪253头,毁坏公路0.8公里,损坏输电线路387公里,毁坏塘坝6座, 损坏桥梁5座,直接经济损失0.104亿元。

1996年2月16日,遂川县受寒潮影响,过程降温20.5r.tB现雨雪冻雨,影响时间长达7天,山区交通中断。4月18日下午2时,泰和县马市镇遭受大风袭击。受灾农户250户,1500人,倒塌房屋72栋,损坏 2066间,受灾农田2500余亩,倒塌电杆33根,损坏输电线路11公里,冲毁桥梁1座,经济损失160万余元。

1998年4月23 ~24日,受中层切变线和低涡共同影响,吉安市等4县(市)的10个乡镇,42个行政村受冰雹灾害,受灾人口 3. 8万,损坏房屋11985间,倒坍房屋328间,死亡大牲畜42头,受灾农田11685 亩,绝收2970亩,直接经济损失1197.8万元。

1999年5月17日13-14时,吉安周围出现大风,吉安县实测最大风速为35米每秒。6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 1.8万人,重伤6人,倒坍房屋45间,损坏530间,毁坏输电线路2000米,农作物受灾面积 12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120余万元。12月20 -29日新干县出现连续冰霜、冻雨天气,极端最低气温 -6.7T,全县柑橘遭受严重冻害,产量大减。全县16个乡镇场,160多个行政村受冻灾,受灾人口 19.4 万人,越冬作物180772亩受灾,绝收48150亩,直接经济损失8363万元。永丰县12月19〜30日受寒潮袭击,最低气温达-7. 2紀,全县柑橘受灾,冻死温橘1300亩,芦柑4500亩,橙类1000亩,柚类2500 亩。宁冈县12月19 ~29日连续11天有霜,20 - 28日连续9天结冰,23日最低气温达-8.7C ,冰冻天气对全县柑橘果类及席草等冬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同时冻坏县城范围的供水设施,大部分居民停水2〜 3天,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2000年,峡江县冬季出现严重霜冻,农作物成灾面积35955亩,柑橘34875亩,蔬菜1080亩,直接经济损失4293万元。

第四节地震根据地质构造和新构造的特征,江西的活动断裂带主要是指第三纪末期以后仍有活动的断裂。穿过境内的深断裂有两条:一为遂川一德兴深断裂,另一为湖口一新干深断裂;穿过境内及存在于境内的大断裂有四条,分别是遂川(黄坳)大断裂、崇义一万安大断裂、永新(文竹)一峡江大断裂、吉水大断裂。 境内不处于震中区,但在东南侧邻区存在两个“震中”较为集中分布的地震带,即台湾海峡地震带和寻乌一石城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发生地震时,吉安市会产生震感,故处于地震震感区范围。

境内最早确定为地震的记载是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新洽地震。据旧志和有关史料记载,从西晋永康元年(300)到1945年,全区综合有34年发生过38次地震。新中国建立后,江西省于1971年在省内建立9个地震台,进行仪器观测,吉安地区1980年6月成立地震办公室,1983年9月撤销。经仪器记录从1975年10月19日~ 1999年4月15日,境内共发生过11次地震。对境内有震感的境外地震有9 次。吉安地区自有史料记载以来有具体震中位置的破坏性地震发生过2次,分别是西晋永兴元年(304) 石阳(今吉水、永丰一带)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7.3°,东经115. 3。,震级5级;清乾隆五十七年三月(1792 年4月)安福西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7.4°,东经114.6°,震级4.75。

地震纪实西晋永康元年(300),新淦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西晋永兴元年(304),石阳(今吉水北)地震,水涌山崩。震中:吉阳一阳丰间(北纬27.3。,东经 115.3。)。震级5 级。

东晋大兴元年二月(318年3月),庐陵(郡治石阳)地震,山崩。震中无考。震级5级。

东晋大兴元年十二月(319年1月),豫章西北地震波及庐陵,水涌山崩。震中豫章西北(北纬29°, 东经115。)。震级无考。

东晋咸和二年三月(327年4月),新淦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东晋咸和三年一月(328年2月),庐陵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东晋咸安二年十月十二日(372年11月23日),安成郡(郡治平都,领平都、宜阳、新喻、永新、安复、 萍乡、广兴7县;平都为今安福东,安复为今安福西,广兴为今永新西)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东晋义熙八年正月至四月(412年2 ~5月),庐陵先后发生4次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明景泰三年(1452)永新珠坑村地震,地陷17处。震中及震级无考。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永宁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明万历三年冬(1575冬)永丰邑地震,墙壁摇动有声。震中:永丰,震级无考。

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1600年9月29日)秋,受广东南澳地震的波及,吉安府庐陵、吉水、 泰和、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地震。震中:广东南澳(北纬23.5°,东经117.2。)。震级7级。

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1604年12月29日),受福建泉州海外地震的波及,新淦、泰和地震。 震中:福建泉州海外(北纬24.7。,东经119.0。)。震级7. 5级。

明崇祯六年(1633)安福地震。震中:安福。震级无考。

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受山东莒县郑城地震的影响,庐陵境内有感。震中:山东莒县炎E城(北纬34.8°,东经118.5°)₀震级&5级。

清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七日(1671年7月25日),吉水地震。东源张氏田城内,忽地陷一亩,深一丈余。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康熙十二年夏(1673年夏),永宁(今宁冈)县左地谷大震旬日。震中:宁冈。震级无考。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吉水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康熙四十六年十月(1707年11月),泰和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乾隆二十七年四月初二(1762年1月26 H),吉水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乾隆五十七年三月(1792年4月),安福邑六都(今安福横龙)地震,倾陷民屋粮田。震中:安福西 (北纬 27.4°,东经 114.6。)。震级:4.75。

清嘉庆元年(1796)吉水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嘉庆六年(1801)庐陵、新淦、吉水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嘉庆七年(1802)吉安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嘉庆十年十月(1805年11月),庐陵地震。新淦、吉水、峡江、吉安、泰和、龙泉、宁冈均有震感。震中:无考。震级:3级。

清嘉庆十年十一月十三至十四日(1806年1月2 ~3日),今宁冈地震。震中:宁冈。震级无考。 清嘉庆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06年1月11日)晨,会昌地震波及泰和、龙泉(今遂川)。震中:会昌南(北纬25.3°,东经115.7。)。震级:6级。

清嘉庆十一年(1806)庐陵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嘉庆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808年12月16日)夜三更时,龙泉(今遂川)地震。震中:遂川。震级无考。

清嘉庆十三年十一月(1808年12月),泰和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咸丰七年十月(1857年11月),永丰邑东南隅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清光绪二年(1876)永新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1918年2月13日,受广东南澳地震的波及,吉安震感强烈,房屋摇动惊人。震中:广东南澳(北纬 23.2°,东经 117.4。)。震级7.3 级。

1920年3月,新淦、吉水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1921年2月10日,吉安地震。震中及震级无考。

1921年3月19日,受广东南澳地震的波及,吉安微震。震中:广东南澳(北纬24.0°,东经116.5。)。 震级6.25级。

1941年9月21日,受寻乌地震影响,遂川、泰和有震感。震中:寻乌。震级:5.75₀ 1945年安福地下微震,农户家碗柜发出响声。

仪器记录的吉安地区外的地震 1987年8 ~10月,寻乌、会昌县地震,泰和县有两次震感。8月2日下午寻乌发生的5. 5级地震,受地震波及,境内各县(市)均有感。万安县南门房屋墙壁出现轻微左右摇摆和地面渗水现象O 1992年11月26日,受福建龙岩地震波及,境内普遍有震感。震中福建龙岩(北纬25.48。,东经 116.95。)。震级:Mₗ5.1 级。

1994年9月16日,受台湾海峡地震波及,境内震感明显。吉安市文山贸易市场1993年建成使用的房屋,出现长1米的裂缝。震中:台湾海峡(北纬23.0。,东经11&5。)震级:7.3O 1975 - 1999年,吉安地区经仪器记录的地震共有如下11次: 年月日时分参考地点北纬东经震级(MJ1975 10 19 12 08 吉水县 27°30, 114°54/ 3.0 1979 04 25 16 23 万安县 26。30' 115。00' 2.4 1983 05 22 20 33 遂川县一桂东县 26。12' 114°12/ 3.1 1991 06 27 06 20 新干县 27。36' 115°30/ 2.5 续表年月日时分参考地点北纬东经震级(MJ1991 06 27 06 22 新干县 27。36' 115°30z 3.2 1991 06 27 07 30 新干县 27。36' 115°30, 2.1 1991 07 03 14 10 新干县 27。42' 115。24' 2.4 1994 01 03 22 37 吉安县 27。06' 114°42/ 2.8 1999 04 15 02 41 永丰县 26。55' 115。50' 4.0 1999 04 15 03 23 永丰县 26。54' 115。50, 2.2 1999 04 15 04 31 永丰县 26°54z 115。4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