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吉安市

1949年7月16日解放。7月28日,市人民政府划全市为城东(含1 ~ 10保)、城南(含11 ~ 20 保)、城西(含21 ~30保)、城北(含31 ~39保)4区。同年10月底,取消保甲,设39个街公所,辖450 个居民闾。

1950年3月,撤销区、街、闾建制,以城区、郊区分设基层行政机构。城区:每50户编为1个居民组, 10个居民组为1个居民委员会,由5个公安分驻所分别管理。1951年10月,设古南、乾明、田侯、永叔、 仁山、民德、世兴、阳明、弓箭、府背等10个街公所,街公所下辖居民委员会。郊区:成立市郊区人民政府,辖北门、马铺前、甘泉门、凤凰洲、岔路口等5村。

1950年秋,从吉安县划入神冈、青塘、螺子3村。

1951年1月,撤村建乡。建立神冈、太平、青塘、北门、螺子5乡。同年9月,又从吉安县划入河东的塘上、梅林、青原3乡。1952年8月,上述8乡调整为10乡(析北门乡分别并入青塘、螺子乡;青原乡分为上达、斋楼2乡;塘上乡分为塘上、安芫2乡;梅林乡分为厦里、黄龙2乡)。

1953年1月,撤销市郊区人民政府,郊区10乡划归吉安县辖。市区10个街公所于2月间合并为5个街公所。即:古南、乾明并为第一街公所;田侯、永叔并为第二街公所;仁山、明德并为第三街公所;世兴、阳明并为第四街公所;府背、弓箭并为第五街公所。9月,增设水上区人民政府,管理吉安港船民的行政事务。

1954年4月,改街公所为街道办事处,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956年7月,撤销水上区人民政府,同年11月,设水上办事处。

1957年12月,吉安县的白塘、河东、禾埠桥乡划归吉安市管辖,改禾埠桥乡名为禾埠乡,吉安县的青塘区(十三区)的一部分划入禾埠乡,大部分划入白塘乡;值夏区(十一区)划入河东乡。各乡人民政府直辖于市。同年12月成立官田农场,为副科级单位,隶属吉安市

1958年8月,城区街道(水上)办事处和郊区乡人民政府均改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58年11月,吉安市、县合并为吉安市,1959年1月,全市扩社并队,由39个公社(垦殖场)合并为 20个公社(垦殖场)。此时,原市郊区白塘公社并入禾埠公社。4月,白塘公社又从禾埠公社析出。5 月,白塘公社又析出蔬菜公社。

1959年6月,吉安市、县拆开,原属吉安县的公社(垦殖场)划回吉安县辖,市郊保留禾埠、白塘、河东、蔬菜4个公社。8月,蔬菜公社改名为青塘公社。I960年2月至1961年3月,青塘公社又一度并入白塘公社。

I960年,成立禾埠养猪场,为副科级单位,隶属吉安市

1961年5月,郊区4个公社调整为6个公社,即河东公社分为河东、青原、梅林3个公社。河西保留禾埠、白塘、青塘3个公社。

1960年6月,城区街道公社也进行了一次扩并,永叔、文山合并为高峰公社,习溪、北门合并为北门公社。至1961年5月拆开,恢复5个街道公社。

“文化大革命”初期,城乡公社均改换名称。城区古南镇、永叔、文山、习溪桥、北门公社分别改名为飞跃、红星、东方红、高峰、五星公社。水上公社改名为火箭公社,不久,划归吉安地区航运局管辖。郊区禾埠、白塘、青塘、河东、青原、梅林公社分别改名为红旗、前进、先锋、东风、东升、红卫公社。1968年11 月,市郊6个公社并为3个公社。官田农场改名为红卫垦殖场。1969年10月,恢复禾埠、白塘、河东公社名称。1970年11月,撤销白塘公社,以其农业大队并入禾埠公社,以其蔬菜大队成立青塘公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城乡行政区划又进行了多次调整。1978年1月,恢复白塘公社。1980年3 月,取消街道公社,恢复古南镇、永叔、文山、习溪桥、北门街道办事处。1982年2月,恢复水上办事处。 1984年7月,取消公社建制,实行乡村政权,设置白塘、禾埠、河东、青塘4乡,古南镇、永叔、文山、习溪桥、北门5个街道办事处。同年10月,青塘乡改称上青塘乡。次年6月,上青塘乡并入白塘乡。1987年 5月,从吉安县划入樟山、长塘、兴桥3乡,从吉水县划入天玉乡(大部分)。1993年11月,兴桥、天玉2 乡改镇,1996年11月,长塘、樟山、河东3乡改镇。

1999年6月,撤销水上办事处。

2000年,全市辖古南镇、永叔、文山、习溪桥、北门5个街道,兴桥、长塘、樟山、河东、天玉5镇,禾埠、 白塘2乡,禾埠养猪场和红卫垦殖场2场。分辖61个居委会,113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