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9月9日爆发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的枪声,唤醒了湘赣边界广大工农大众,给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但是,这时全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湘赣之敌数倍于起义军,加上余洒度收编的第四团邱国轩部的叛变,致使秋收起义部队在军事上相继失利。根据这种情况,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撤至上坪后,立即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干部紧急会议,果断地决定放弃原定进攻长沙的军事行动,并以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名义通知各路起义部队,迅速赶到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会师文家市。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召开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下一步行动问题。在会上,毛泽东根据当时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形势,提出要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 把革命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在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坚持武装斗争,保存、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农村根据地。会议最后决定:“退萍乡再说。”9月20日,部队退出文家市,向萍乡方向转移,但不幸在转移途中牺牲了总指挥卢德铭。为保存实力,部队只得继续南进。后在江西省委来信的指示下,毛泽东决定转向罗霄山脉中段。因为这一带具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各种良好条件:井冈山距武汉、长沙、南昌等敌人盘踞的大城市较远,是敌人鞭长莫及的地方,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同时边界地方也是敌人容易闹矛盾的地方,可以利用敌人的矛盾,发展革命力量;井冈山有良好的党和群众基础,在大革命时期,宁冈、永新、遂川、莲花、郦县、茶陵等县先后建立了党的组织, 并建立了工会、农会、妇女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组织;边界各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还建立了农民武装;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工农革命军的一举一动,能够影响到湘赣两省及两省的下游,政治意义很大;井冈山地势险要,山上有桐木岭、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五大哨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湘赣边界各县山脉星罗棋布,高山和丘陵占边界总面积的85%以上,高低起伏的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的茂密森林,纵横交错的小河溪流,便于开展游击战;井冈山雨水充沛,气候温湿,山间宜于粮食作物生长,盛产稻谷和红薯,以及茶油、竹木、药材,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以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思想,在实践上不断完善,最后,将工农革命军引向了井冈山,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伟大转移。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三湾村。当晚,在三湾“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扩大会议,会上总结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秋收起义部队自文家市出发以来,天天翻山越岭,一路上备尝艰辛,粮食不足,医药奇缺,还要对付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的追击袭扰。环境险恶,饥饿、疲劳、伤病一齐袭来,部队思想动荡。因而一部分人悲观动摇,对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为革命前途忧虑焦躁。前委根据部队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改编。改编的主要内容有: 对部队进行组织上的整顿。前委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部队减员较多的情况,将原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3个团缩编为一个团,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编后部队人员虽然少了,但队伍更精干,战斗力更强。

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毛泽东总结了大革命时期党在军队中抓不住士兵的教训,决定把“支部建在连上”。在军队里,班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营以上各级有党委;连以上设立党代表,整个部队由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重要问题都要经过党委讨论决定。从而,工农革命军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连以上成立士兵委员会,规定长官不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礼节,实行经济公开。从而破除了旧军队的习气和带兵方法,确定了革命军的官兵关系是阶级兄弟关系。三湾改编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根据地确立在三湾,毛泽东会见了袁文才的代表陈慕平,并写信给袁文才,说明工农革命军的情况并希望得到他的支持。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等同志率领整编后的部队离开三湾,来到宁冈古城。这时袁文才的代表带着回信与毛泽东会面。接着,毛泽东在古城文昌宫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会上,毛泽东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调贯彻三湾改编的精神,并决定继续整顿部队内部;着重讨论在茅坪设留守处和医院的问题。同时决定团结、改造袁文才和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古城会议结束后,10月6日毛泽东带了几个随行人员,按照预先的约定,前往宁冈大仓村会见袁文才。当时,袁文才的心情极为复杂。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三湾时,袁文才正好带领农民自卫军在龙市一带活动,他听到三湾来了近千人的部队,大吃一惊,马上从龙市撤回茅坪。当他打听到来的是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时,出身“绿林”的袁文才产生了矛盾心里:一方面感到高兴,想向工农革命军靠拢,另一方面又担心被工农革命军“吃掉”。最后,袁文才决定亲自与毛泽东见面。为了慎重, 他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杀猪置酒,设宴招待毛泽东;另一方面,在大仓村的林家祠堂里埋伏了几十名弟兄,以防万一。然后,袁文才带上几名亲信,出村迎候毛泽东。

毛泽东看到袁文才到村边迎候,便翻身下马,和袁文才热情打招呼。宾主到林风和家吊楼上坐定后,互相问候了几句,慢慢谈到了正题。毛泽东向袁文才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指明了革命的前途,又向袁文才说明了到井冈山的来意,通俗易懂地讲明了革命要有根据地的道理。接着,毛泽东又向袁文才送了 100条枪。袁文才万万没有想到,毛泽东不但不缴他的枪,反而亲自送自己100条枪。这使袁文才十分感动。袁文才表示,军队吃的粮食,伤病员的安置,都包在他身上。毛泽东离开林家时,袁文才给了 1000块大洋。在初步争取到了袁文才的支持以后,毛泽东又通过袁文才做王佐的工作,王佐也同意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10月7日,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茅坪。在茅坪设立了留守处和后方医院——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接着,毛泽东等率领部队从茅坪出发,沿湘赣边界进行游击活动,扩大政治影响。10月23日部队到达井冈山西面的荆竹山,王佐闻讯,派来代表迎接。毛泽东送给王佐70支步枪,王佐送给工农革命军稻谷500担。10月24日清晨,毛泽东在荆竹山把工农革命军集合起来,向部队宣布了行动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并且告诫干部战士,上井冈山后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和王佐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建设好革命根据地。10月 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的茨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