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晏殊(991-1055年),北宋文学家、教育家,字同叔,谥号元献。江西临川人。自幼聪颖,7岁能文,被称为“神童”。14岁中进士,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院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53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被贬为工部尚书,后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方官。调进京后升任兵部尚书。

晏殊一生笃学不倦,忧勤国家,大兴学校,务进贤材,对北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卓有建树,为时人称道。

晏殊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天圣五年(1027年),晏殊从刑部侍郎知宗州(今河南商丘),为办教育做了许多实事。首先,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在商丘长城西北隅,更为睢阳戚同文讲学之所。晏殊到任后,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即奏上其事,帝诏赐院额曰“应天府书院”。从此,应天府书院日益扩大,加上后起的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其次,尽力延聘得力人才主管学校。《宋史》本传载:晏殊“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范仲淹为母守丧住应天府,受聘后果然不负众望,常住书院中,“观书肄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培养了大批人才。欧阳修曾高度评价晏殊大兴教育的功绩,说他“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

庆历三年(1043年),晏殊拜相后,与任枢密副使的范仲淹一起,奏请宋仁宗,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备器之制”。他指出:“经者世之常典也,无常典则制不立;学者人之砥砺也,无砥砺则器不备。”庆历四年(1044年),仁宗下诏“令各州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于是,州郡奉诏兴办学校。到神宗时,“自京师至郡县,即皆有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运动。

荐贤举能,知人善任,是晏殊的突出政绩和最大贡献。《宋史·晏殊传》说:“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及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才以吏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晏殊引荐人才有

四个特点:一、重才不重身世。欧阳修当时是个出身寒微而名不见经传的人,但晏殊发现欧阳修的答卷寓意深邃,即选拔欧阳修为进士第一。二、重事实不计个人恩怨。范仲淹是由晏殊引荐而进入朝廷为官的,一次,晏、范之间因事发生尖锐冲突,但晏殊并不记恨在心,当范仲淹被人诬陷时,晏殊上书极力保护范仲淹,使之免罪。三、重本事不拘小节。王棋、张亢是被晏殊视为有司马相如和枚乘之才的座上宾,不但其貌不扬,还不顾场合,互相讥诮,出言不逊,甚至开晏殊的玩笑。但晏殊毫不介意,举王棋为应天府签判,并延张亢为幕僚。四、对同乡才子尤为看重,并寄以厚望。庆历三年(1043年),王安石和十多个同榜进士去拜见晏殊,待众人退后,晏殊独留王安石,相约饭会,破格款待,并为嘱其胸怀宽广而赠言曰:“能容于物,物亦容矣”。当时,王安石年轻气盛,对赠言的深意尚不理解。后来,王安石为相,进行熙宁变法,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终因政敌太多而失败。王安石罢相后,真正领会了晏殊赠言的真谛。“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廷臣”,王安石在晏殊挽词中给这位前贤以崇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