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上顿渡镇位于临川中部偏西,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10公里。东邻抚州城区,南接连城乡,西靠温泉镇,北隔崇仁河与抚北镇相望。2001年12月河东、河西两乡并入后,总面积6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662亩。辖27个村民委员会(尧家、笠上、山头、安泽、王家、石鼓、上肖、西邓、杨林、城东、城关、林源、章舍、东殿、城上、曾家、丁家、塘湾、吕坊、东梁、杨家、西廨、梁宪、周家、乐家、仓下、河西街),255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外河街、罗家巷、桥东、玉茗路、洲下、针巷口)。2005年年末总户数40000户,总人口112280人,其中农业人口55774人。人均耕地0.84亩。镇区先后为中共临川县委、临川市委、临川区委驻地,是临川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城镇建设发展较快。

200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8亿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11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2004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1314万元,财政收入10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2005年财政收入1020.83万元。

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抓特色农业,发展花卉、大棚蔬菜和甘蔗生产。2003年,恒大花卉公司发展到600亩花卉种植基地。随后又引进上海东环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办1600亩花卉生产基地,形成了赣东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河西街、周家2个村委会兴建了200个蔬菜大棚,成为上顿渡镇居民“菜篮子”的主要供应基地。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到4000余亩,总产值达1200万元。利用山塘水库等大兴立体养殖,形成了种鸭、蛋鸭、肉鸭生产销售基地,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上肖、王家、鸭仔笼水库的牛、猪生产基地,养殖总产值达6497万元。另外还办起了芦笋大棚、美国牛蛙养殖场、养蛇场、小西瓜大棚等示范服务基地。

2003年先后引进恒丰达包装有限公司、江西雨伟尔涂料厂、吉福浓尼拉丝厂、飞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农家乐休闲中心等企业10多家,引进资金达2300万元。新增生产能力2000万元以上,解决城区130人就业问题。打好特色餐饮牌,拆旧新建罗家巷牛杂一条街,将以前散开的牛杂店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提升品牌效应。牛杂店发展到39户,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从业人员283人,年纳税超过60万元。全镇第三产业总产值增至1.68亿元。2004年,全镇经营第三产业的达到1463户,纳税560万元。镇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郊区乡镇经济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

2005年镇党委书记孙木林,镇长黄建国。

2005年上顿渡镇村民(居民)委员会基本情况二、崇岗镇位于临川中部,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20公里。东与嵩湖乡和钟岭街道接壤,西与上顿渡镇和连城乡为邻,南靠河埠乡和东馆镇,北界钟岭街道。1999年改乡为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四新、立新、长岗、邵坊、过家、凤岗、中邓、上邓、下邓、仙镇、冯岭、祝家),17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8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760亩,山林面积7.5万亩。2005年年末总户数6801户,总人口23509人,其中农业人口22566人。人均耕地1.2亩。

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04万元,与1989年基本持平;企业总产值6105万元,比1989年增加4696万元;财政收入2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2005年财政收入398.70万元。

至2003年,部分乡村已形成一村一品。有长岗、邵坊的西瓜,面积达1000亩;曾家村甘蔗种植400多亩;凤岗、中邓的蔬菜;杨湖、瓦店的黄姜和黄栀子;品桥、谢家的花卉;过家、深井村的优质稻等。全镇已建成了500亩黄姜基地,3500亩黄栀子基地,2000亩水果基地,200亩花卉基地,300亩特种养殖基地。

京福高速公路、昌厦公路穿境而过,实现了上顿渡—崇岗—抚州全线水泥路循环,并有公交车往来。至2003年底,先后引进金山出口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值2000多万元,创利税1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港澳地区和欧美国家,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以及沪工集团临川工具厂、福乐建材厂、福津建材厂、华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福林建材厂、福兴建材厂、丰岗建材厂等工业企业30多家,引进资金1400多万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千人,年创产值近亿元。

2000年后,先后投资50余万元,帮助崇岗中学、崇岗中心小学盖起教学楼各1幢,为村级小学改造危房3040平方米。投资15万元对境内上游水库东干渠和各村的灌溉设施进行了清淤除障。投资3万元为祝家老桥翻新改造。投资100余万元,兴建了一座日供水1000余吨的自来水厂,使镇上居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2005年镇党委书记黄晓红(女),镇长黄加良。

2005年崇岗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三、秋溪镇位于临川中部偏西,1999年5月改乡为镇,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24公里。东与连城乡接壤,南与龙溪镇毗邻,西与崇仁县航埠镇相连,北界宜黄河与上顿渡镇相望。总面积5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642亩,山地面积36244亩,水域面积4154.8亩。辖12个村民委员会(博溪、洪坊、吴家店、上阳、东溪、棠溪、圆石、罗田、李家、梓溪、邱坊、大路),11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6649户,总人口26424人,其中农业人口25489人。人均耕地0.9亩。

境内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多山地,东北属平原。宜黄河自南向北穿境而过,流程12公里。宜惠渠、溪山水库、博溪水库为三大主要水利工程。

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073万元,企业总产值8000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加639万元和6700万元。财政收入2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2005年财政收入124.98万元。

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全镇皮棉单产每年都超过100公斤。产量最高的1994年,向国家交售皮棉2万多担,被誉为“赣东棉仓”。2000年以后,形成以吴家店为主的棉花套种基地,以洪坊为主的苹果梨种植基地,以上阳为主的布郎李种植基地,以大路为主的食用仙人掌种植基地。菜果业的发展,不仅装点了秀美的山川,而且圆了广大棉农的致富梦。据2000年调查,全镇个人储蓄额4285万元,户均储蓄6890元。有30%的农户新建了住房,62%的农民购买了彩电、冰箱和洗衣机。

2000年,全镇有镇办企业12个,村办企业18个,户办企业305个,从业人员1130人,总产值3100万元。主要行业有建筑建材、涤棉和加工业等。1998,镇政府引进资金100万元扩大秋溪涤棉厂生产规模,使其成为全镇的龙头企业。建筑业有临川第六建筑公司,建筑工地遍及全省,先后承建了省军区、省安装公司、九江炼油厂、新余钢铁厂、弋阳自行车厂、高安糖厂等单位和企业的工程。上海、广州、福建、河南、浙江、江苏地等也有秋溪建筑队伍的足迹。上海的吴径化工厂、莲花公寓、上海铁道学院等建筑群被评为优良建筑工程。自2000年开始,建筑队伍每年从外地可挣回半个亿人民币,人均增收200余元。

1996年开始,建成了一条长400米、宽20米的新街;1个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摊位280个的集贸市场。1997年投资150万元扩建张秋公路4.95公里。有直达浙江、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卧铺车,有每隔10分钟通往上顿渡镇、抚州市的短途车,年接送旅客10多万人次。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装机1080部,12个村委会有10个通了电话。镇有农技站、兽医站、水产站,科技人员28人。有镇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39个,医务人员共183人。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人口出生率从1987年的30‰下降到2000年的15.8‰。

镇文化站自编的《丰收乐》、《化蝶》、《丰收锣鼓》等舞蹈先后获得临川调演一等奖,《半斤八两》、《看春哥》、《上学路上》等小品多次代表临川参加抚州地区业余文艺汇演。全镇有完全小学11所,中心小学1所,教师共150人,学生3000余人。秋溪中学占地4万平方米,有教师100多人,学生2000多人;有教学楼3幢,实验楼1幢,学生公寓楼2幢,教工宿舍楼4幢;乡贤王兹华还在该校设立了奖学金。1994年通过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文盲”工作的检查验收,并出席了全国“双基”工作经验交流会。2000年以后,又积极筹措资金新建共5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7幢。

2005年镇党委书记邱步高,镇长范水平。

2005年秋溪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四、孝桥镇位于临川中部、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的北郊。因境内有为纪念古代“王祥卧冰”求鱼救母后人建的“孝义桥”,故得镇名“孝桥”。东与湖南乡、北与罗湖镇隔河相望,南与文昌街道接壤,西邻抚河。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54亩。1997年6月改乡为镇,辖9个村民委员会(孝桥、下璜、荔口、中洲、下李、严家、斗门、龙塘、畲塘),10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8293户,总人口26633人,其中农业人口25487人。人均耕地0.7亩。

200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6亿元,农业总产值633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比1987年增长50倍。财政收入345万元,比1987年增长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比1987年增长10倍。2005年财政收入256.67万元。

农业以花卉、蔬菜为重点。花卉种植已名声远扬,已有16家花卉生产企业落户孝桥,花木基地总面积达1200余亩,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对其发展花卉生产进行了报道,成为“赣东花卉第一镇”。形成了中洲菜梗、斗门大棚辣椒等特色蔬菜产业,反季节蔬菜每天都大量运往市区销售。

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亿元。2000年以后,先后引进凯坤汽配、中恒锅炉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培育出明辉水晶加工厂、孝桥骨粉厂、美味食品加工厂等一批年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实现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二次跳跃”。至2002年,全镇民营个私企业发展到5648家。

1992年,修建了孝义亭至斗门的柏油路。2001年,分别将下璜村、孝桥村的进村公路硬化。2002年,畲塘村修建了2公里的公路,大大方便了农产品的流通。先后筹资投劳共600万元,加固圩堤,提高抗洪能力。从1994年开始,将新剪子口到金临渠道建成汽车销售营运、建材、饮食一条街,金临渠到镇中学建成文化、建设中心区,镇中学到孝义亭建为商业街,镇派出所旁边建成一个大型蔬菜花卉批发市场。至2005年,规划区内已是楼房林立,百业兴隆。

1987~1995年,中、小学校全面楼房化。镇文化站被列为全省百强文化站,有面积为260平方米的藏书楼,藏书5000多册,常年对外开放。1995年兴建3层楼的卫生院1幢,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0多人。

2005年镇党委书记翁福达,镇长张旺生。

2005年孝桥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五、太阳镇位于临川东部,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15公里。1999年5月改乡为镇。东与东乡、金溪两县交界,南与七里岗乡接壤,西连七里岗乡和罗湖镇,北靠东乡县,中裹七里岗垦殖场太阳分场。总面积4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060亩。辖13个村民委员会(太阳、秋塘、邓家、湖溪、火溪、娄溪、延桥、新中、涌桥、西源、黄铁、何坊、衙背),77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6105户,总人口21992人,其中农业人口21174人。人均耕地0.93亩。

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964.8万元,工业总产值4030.2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加1740.8万元和1753.2万元。财政收入1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1元。2005年财政收入170.25万元。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多丘陵岗地,山地资源丰富。东部有从金溪县流入的东乡河,便于灌溉,其它地区水源缺乏,易旱易涝。全镇有小(一)、小(二)型水库8座,电灌站1座。2000年前后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延桥机站,加高加固了辉煌、太阳水库及东乡河圩堤。

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西瓜、花生、大豆次之。2002年粮食总产值1346万公斤,比1989年增长50%。90年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已初步形成以蕾竹、黄栀子、花卉、茶叶为主的山上特色农业格局。至2002年,黄栀子种植面积5000亩,蕾竹种植面积2000亩,花卉种植面积300亩,茶叶种植面积1000亩。水产品年产量5000吨,年鸭循环养殖量25万羽,养鸽专业户80多户。

工业以鞭炮生产为主,同时兼有建材、电力器材加工。1987年以前,鞭炮生产有户办、村办、乡办。90年代后,逐步规范生产,先后建起49家鞭炮厂,解决剩余劳动力7642人。新办企业有由浙江客商投资500多万元兴建的抚州市宏达实业有限公司。镇主要企业有建材厂、电力器材厂、彩印厂、氯酸盐加工厂等。

交通较为便利,有乡级主干公路3条,省道东(乡)临(川)公路穿境而过,距东乡火车站仅20公里。全镇实现村村通电话,有程控电话1000多门,移动电话400多部。2003年9月由南城客商投资200万元建起自来水厂一座。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教师68人,学生1400人;小学13所,教师128人,学生2580人。基本实现村村小学楼房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有镇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13所,为农民就医提供了方便。

2005年镇党委书记邹振华,镇长游富贵。

2005年太阳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六、东馆镇位于临川南部偏东,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20公里。镇境形似手掌,东南与腾桥镇毗邻,西靠河埠乡,北与崇岗镇和嵩湖乡接壤。总面积8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54亩,山地面积7.3万亩,水域面积0.9万亩。1999年5月改乡为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东馆、桥下、下龚、下张、钱家、白竹、站上、西溪、玉湖、刘村、嵩源)、96个村民小组,1个园艺场和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4937户,总人口18923人,其中农业人口17884人。人均耕地2亩。

2002年,农业总产值6300万元,企业总产值9000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加4725万元和8299万元。财政收入3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0元。2005年财政收入173.14万元。

昌厦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往广东、福建的交通要道。2004年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路穿过白竹、钱家、下张、下龚等村,并在下龚村设立路口,为东馆加入南北交通大动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993年自筹资金60万元,兴建了镇区水泥大道。1999年投入400万元修建东馆至嵩湖、荣山的水泥公路。同时改造、拓宽大部分村组公路,使每个自然村都有公路连通昌厦公路。梦港河自南向北贯流钱家、下张、站上、玉湖、西溪等村,另有张家水库、胜利水库、八亩佬水库及山塘水库143座,加上跃进水库和上游水库的部分灌溉,使农业用水比较充足。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20世纪90年代,引进无籽西瓜在桥下村试种,并取得成功。此后迅速在全镇扩展。至2002年,种植面积1万亩,全镇80%以上农户栽种了无籽西瓜,涌现了种植专业户800多户。东馆也因此成为全区最大的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无籽西瓜成为该镇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1996年,组织镇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淘汰劣质低价早稻品种,推广秧盘育秧、抛秧、除草剂等农业新科技,建立以站上、下张、东馆等村为主的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1993年,对梦港河进行河道拓宽、河堤裁弯取直的改造,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患。在河上新建水泥桥梁5座,方便两岸群众交往和耕作。2001年后,先后在牛车井田坂、白坊田坂和游家田坂,利用农业开发资金近百万元,进行高标准园林化建设,达到排灌分家,田块成方,沟渠全部硬化的要求。由于耕作条件的改善,调动了农民实行机械化操作的积极性,至2002年,全镇已有13户农民购买了中小型旋耕机、收割机,全镇机械耕田、机械收割面积达60%以上。

1992年投工10万多个,在东馆至嵩湖公路交叉处,挖山平地,建成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吸引160多户居民在农贸市场建房经商,奠定了东馆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格局。1994年4月,省委书记毛致用到东馆进行农村工作调研,批转有关部门在东馆建立输变电站,次年峻工。之后,又进行了几次电网改造。至2002年,全镇全部普及用电,并实现城乡电费同价。2001年,镇政府先后筹措资金300万元,拓宽集镇主干道和部分街道的水泥路面,建设集镇的下水道,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树灯、霓虹灯和灯箱广告牌等,使集镇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观。同时,推动镇办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集镇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至2002年,实际引资1500万元,引资项目有闽赣彩印包装有限公司、顺达机砖厂、金龙沙石公司、好口福天然蔬果糕休闲食品加工厂、上海多木绿地有限公司、泰丰米业有限公司、昌盛粮油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

1992年,新建镇卫生院门诊部和住院部,普遍建起村医疗站,同时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医疗水平。1997年,投资50万元建起有线电视站,电视覆盖率100%。建起了程控大楼,村村通了程控电话。2002年,全镇中小学实现教学楼房化,告别了危房。此外,还建立党员干部培训中心、电化教育室、农民夜校、图书阅览室等,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2005年镇党委书记傅瑞龙,镇长胡萍(女)。

2005年东馆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七、腾桥镇地处临川南部偏东,东毗鹏田乡,南邻茅排乡和南城县岳口乡,西连荣山镇,北接东馆镇,昌厦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全镇,素有“临川南大门”之称。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30公里。2001年12月邓坊乡并入后,全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腾桥、焦坑、石池、新杨、石塘、四游、皇溪、松岗、陈家、白沙、集源、谭下、邓坊、荣坊、湖桥、兰溪、饶家、大塘、文家、厚源),12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2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436亩。2005年年末总户数7351户,总人口25237人,其中农业人口23402人。人均耕地2亩。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382万元,财政收入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2004年2月,被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财政收入325.79万元。

全镇有水田4.7万亩,可养殖水面4350亩,山地10.5万亩。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年水稻种植面积6.8万亩,是赣抚粮仓的商品粮重点产区。自1998年以来,按照便于机械化耕作等现代农业田园化要求标准,先后投资800多万元,改造农田1460亩,成为全省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之一。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西瓜为主的经济作物迅速崛起,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3年达21538亩,产量43521吨,为全区西瓜主产区。2001年夏,西瓜外运出现困难,该镇在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发贴求助,新华网几天之内将“腾桥西瓜问题”连发3个头条,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报道,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全国近百家新闻媒体作了转载,引起省委、省政府重视,省委书记孟建柱亲自过问,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从此,腾桥镇的“腾桥西瓜”一举成名。其它经济作物还有蔬菜、芦荟、灯芯草、白莲、甘蔗等,其中芦荟于1998年引进,一度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大棚种植基地。跃进水库、前进水库形成了以鱼苗繁殖、成鱼养殖、水禽饲养、特种水产养殖为主的立体利用格局,成为全市重点、全区最大传统鱼类种苗繁殖基地,鱼苗一度远销福建等地。水禽养殖更是日益兴旺,为全区肉鸭、蛋鸭养殖基地。2002年产肉鸭16万羽,鸭蛋1500吨。此外,还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有林面积7万多亩,还有适合发展饲草和果林的缓坡地5万亩。

1998至2004年,共筹措资金5200余万元,先后拓宽集镇主干道的水泥路面,建设下水道,铺好了人行道,栽种行道树,安装路灯和广告灯箱,修建集贸市场,建起自来水厂等;规划建设腾(桥)青(泥)大道和临(川)南(城)大道南延伸段,鼓励农民投资建房;开展腾桥村的道路和排污设施改造,全村的主要通道全部完成水泥路面和下水道建设;帮助集镇居民就业,在集镇北部规划民营工业园区,南部规划生态农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两个电信端局,干线光缆连通全国各地,电话装机容量达5000门,建起移动、联通基站5座,网络覆盖全镇。

1995年建起有线电视站,有线电视用户除镇区还向周边农村扩展,2002年有线电视用户达11000户,可收看26套电视节目。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镇与农村用电同网同价。1999年率先在抚州地区建起第一个乡镇政府网站,2001年被评为抚州市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1997年,筹资76万元建起镇中心小学教学大楼,结束了中心小学借用祠堂作教室的历史。此后,又相继筹资300万元,先后为石池、陈家、松岗、新杨等9所村级小学建起教学大楼。1996年腾桥中学高中部撤销,后引进客商投资建起民营私立腾桥高级中学1所,校园规模达100亩。

境内跃进水库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数以万计的白鹭栖息其间,还有野猪、野牛、野鸡、山羊、山兔、鹿等多种野生动物出没,是良好的避暑、垂钓、休闲渡假的胜地。古建筑有黄作牌坊、曾栋牌坊、贞节牌坊、白沙村司马第、石池村大官厅、邓坊村道里等。戚姑山上有戚姑观,宝林山上有宝林寺,曾为宗教胜地。2000年,宝林寺由周边群众筹资重新修复,并形成规模,有僧、尼住持,每逢开光之日,前往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2005年镇党委书记陈刚,镇长徐兴龙。

2005年腾桥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八、青泥镇位于临川南部偏东,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45公里。东隔抚河与金溪县琅琚乡、石门乡相望,西邻腾桥镇,南毗鹏田乡,北界嵩湖乡。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900亩。1994年6月改乡为镇,辖14个村民委员会(红官、水西、肖家、许坊、荣阳、青泥、吴家、湖山、高源、吴山、黎家、黄道、石街、岭下),98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人年末总户数6770户,总人口27240人,其中农业人口26234人,人均耕地1亩。

农作物以种植水稻、柑桔为主,西瓜、蔬菜次之。2000年,粮食总产量1579万公斤,亩产840公斤。水果生产早有盛名,素有“九子三瓜”之美称。“九子”即桔子、柿子、桃子、李子、柚子、橙子、枣子、枇杷子、莲子;“三瓜”即西瓜、地瓜、冬瓜。水果最高总产量250万公斤,其中桔子200万公斤。1991年,全镇的桔树全部冻死。此后,经过近10年的新一轮结构调整,建立了以黄道、石街村为主的1000亩柑桔生产基地,以许坊、肖家村为主的500亩蜜梨生产基地,以湖山、高源村为主的200亩蜜桃生产基地,以岭下、黎家村为主的甜柿生产基地,带动了全镇果业新的发展。全镇水果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户均水果面积1亩,人均0.25亩,形成了春桃、夏梨、秋柿、冬桔的水果产业格局,部分优质水果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0%。此外,西瓜、蔬菜的种植也有较快发展。至2000年,西瓜种植面积7450亩,总产量1937万公斤,蔬菜总产量800万公斤。是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505万元,比1989年增加3414万元,增长302.9%。

2000年,全镇有镇办企业20个,村办企业35个,户办企业305个,从业人员1308人,占全镇劳力10%,年总产值3030万元。主要行业有红砖制造、酿酒、沙石、制粉、塑料加工等。青泥人在外务工经商大有人在。全镇2万余人有7000多人外出务工,特别是在上海贩卖水果者最多。外出人员全年收入达到5000多万元。

从1996年开始,经过征地和规划,小城镇建设拉开序幕。1997年,建成一条长320米,宽22米的新街,街道两旁建起数10幢3层以上楼房,建筑总面积8066平方米。1998年,镇政府投资8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摊位168个的新农贸市场。铺设区镇公路青泥段8公里的水泥路面。装上程控电话交换台,全镇电话装机840部。全镇交通、邮电都十分便利,极大地方便青泥人外出务工经商和农副产品外运销售。特别是农民住房建设发展迅速,10年中私人建房累计1213栋,建房面积13.4万平方米。

2000年,全镇财政收入221万元,为1989年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335元,为1989年的2.3倍。城乡个人储蓄金额2575万元,为1989年3.2倍。2005年财政收入121.75万元。

2003年全镇柑桔总产量突破50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4600万元。兴办养殖场、林果场、农产品加工厂、沙石公司、红砖厂等中小企业312家,年创经济效益360万元。

至2000年,先后共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兴建教学楼,充实学校图书、仪器、微机等教学设施,优化了育人环境。全镇11所小学共有教师 131人,学生3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1所,有教师62人,学生1100人。1989~2000年考取中专、中师、高中1000余人。年均录取人数80人,居全区各乡镇中学之首。有镇文化站1所,村文化室14个,有线电视站收视频道11个,用户204户。从上而下形成文化网络。农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共有科技人员39人。镇卫生院和村医疗站共14个,医务人员176人,群众看病难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人口出生率从1989年的30‰下降到15.6%0。

2005年镇党委书记许金华,镇长熊小敏。

2005年青泥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九、荣山镇地处临川南部,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35公里。东邻东馆、腾桥镇,南接宜黄县梨溪乡,西靠龙溪镇,北连河埠乡。1999年5月改乡为镇,2001年12月莲源乡并入该镇。总面积1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330亩,山地面积14万亩。辖18个村民委员会(傅家、新安、何岭、娄浒、荣山、天泉、旨荣、排上、新村、棠下、莲源、娄家、光荣、上陈、新街、南坊、大雷、小雷),99个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人年末总户数7116户,总人口24511人,其中农业人口22887人。人均耕地1.8亩。

有森林面积13万亩,年产杉木3000立方米、毛竹100万根、杂木1000立方米。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锡、煤、优质石料和矿泉水等。野生资源有野鸡、野猪、野兔、斑鸡、狐狸、山羊、狼、蛇等及楠木、三尖杉、四方竹、罗汉竹等珍贵树种。水资源有上游水库及小(一)、(二)型水库6座、山塘水库50余座,梦港河穿越全境。

20世纪90年代起,变单一经营传统农业为开采、加工、销售、运输等多种经营结合发展。2002年以后,着力招商引资,先后共引资1600万元,兴建莲源竹地板条厂和采石场9个,使全镇企业发展到30家。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39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878.5万元,企业总产值2426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加8118.5万元和1369万元。财政收入377万元。2004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170户,私营企业12户,乡镇工业增加值为3749万元。2005年财政收入157.80万元。

传统名优特产有灯芯草和竹叶青茶叶。2000年以后,灯芯草已形成规模,栽种面积达6000亩,产干草600万公斤,产值1200万元,远销东南亚、港澳地区和全国10多个省、市,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00元。

2000年后逐步完善农民街续建工作。交通通讯条件逐步完善,水泥路直通镇政府,移动、联通、程控电话覆盖全镇。供电能力充足,镇区35千伏变电站开始供电,并实行城乡同网同价。投资100万元兴建自来水厂,镇区居民用上清洁方便的自来水。

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5所;农村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升初中达到100%。有卫生院2所,儿童计划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5%,儿童入学和群众看病的条件都有很大改善。

2005年镇党委书记何前清,镇长罗友高。

2005年荣山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龙溪镇地处临川西南边陲,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45公里。东邻河埠乡和荣山镇,西界崇仁县许坊乡,南连宜黄县黎溪、桃陂乡,北靠秋溪镇和崇仁县航埠镇。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670亩。辖12个村民委员会(龙溪、易家、陈园、廖坊、金坑、山下、竹叶、栖源、梅溪、司尧、汤家、雷李),11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5004户,总人口17498人,其中农业人口16148人。人均耕地1.9亩。

境内属丘陵地带,山势起伏较小,宜林荒山多。宜黄河贯穿境内南北,两岸为沙质粘土,土地肥沃,适宜水稻、棉花、西瓜、花生、大豆、蔬菜等农作物种植。1996年棉花种植面积8155亩,至2002年增为1.2万亩,产皮棉4万担,成为全区之最。以易家、龙溪两村为主的蔬菜基地已成规模,种植面积1500亩,菜农利用大棚温室育苗,施用有机肥,使黄瓜、辣椒、芋头等反季节蔬菜提早上市,抢占市场。特别是基地的棉花套种耕作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粮食生产引进优质丰产香稻,种植面积6000亩,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养殖业改变过去原始传统的粗放养殖方式,实行精养、圈养,先后出现年出栏生猪千头的大型养猪专业户3家,年出栏生猪上百头的小型养猪专业户40家。全镇山塘水库承包给村民发展养鱼、养鸭,出现大型养鱼专业户3家。采用招商引资、承包租赁等方式,积极开发荒山,发展果树种植。已有个体果农租赁开发100亩荒地,种植美国葡提、脐橙等高档名贵水果;引进客商租赁开发540亩荒山建立葛、三七种植基地。特别是黄栀子开发规模大,外地客商和本地村民租赁开发荒山种植黄栀子5068亩。此外,还涌现出自筹资金,建立柑桔、板栗、桃、梨及银杏果园的专业户多家。一个种有5800亩湿地松、400多亩茶树的茶场也公开招标,实行了租赁经营。

1996年后,乡镇企业进行转机建制,实行租赁承包,股份合作。2002年个体工商户247户。有鸿威酒业、粮食精细加工厂、机砖建材厂等一批效益较好的企业。

1995年投资60万元修建从火家岭到龙溪桥头的2公里水泥路,连通穿境而过的省道临(川)宁(都)公路。1999年,投资1000万元兴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通过集资1000万元兴建农民一条街,使镇容镇貌为之一新。7个村委会接通程控电话,农民安装电话8000多部。移动、联通信号覆盖率达90%。建立有线电视站,安装800多户。中小学校舍全面进行改建,一律楼房化,改善了教学环境。1996年投资40万元新建镇卫生院门诊楼,增添了20万元的医疗设施,基本做到一般的医疗手术不出镇。

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931.6万元,民营经济总产值5072万元,财政收入2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5元。2005年财政收入115.43万元。

2005年镇党委书记周国龙,镇长杨福仁。

2005年龙溪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一、温泉镇地处临川西部,东靠上顿渡镇,西连高坪镇,南邻崇仁县白露乡,北与桐源、展坪乡和抚北镇接壤。2001年12月由温泉乡和红旗桥镇合并而成,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15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672亩,山地面积3.82万亩。辖18个村民委员会(水边、城陂、流溪、杨源、余坊、六岭、桐山、青莲山、温泉、中余、安全、翁坪、祝坊、刘家、白浒窑、官田、车田、古溪),140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9379户,总人口33457人,其中农业人口30868人。人均耕地1.1亩。

境内交通干线有向乐铁路,上(顿渡)展(坪)公路。2000年4月开通上顿渡镇至临川十中(镇政府所在地)的市内6路公交车,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全镇公路通车里程27公里,18个村委会村村通汽车。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甘蔗、西瓜次之。1997年,在六岭新星畜牧场发展花卉、苗木生产,栽种果树栟柑。此后,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迅速扩大,由开始的200亩增加到800亩。2001年,在水边、桐山、翁坪等村委会栽种黄栀子5000亩。同时,积极发展农副业、加工业、运输业,带动农民搞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养殖,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集体的生产经营格局。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569.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9元。2005年财政收入322.87万元。

该镇是临川的老工业基地,全镇有大小工业企业50多家,主要厂矿企业有临川化肥厂、临川水泥厂、临川农药厂、临川磷肥厂、江西油脂化工厂、临川复合肥厂等。2003年,工业企业创利税342万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两个工程”,一是兴建镇自来水厂,二是进行第二期农网改造。上展公路水泥硬化、通往旅游开发区路面硬化、红桥至白鹭渡的路面硬化。与此同时,抓好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至2002年,程控电话装机容量2400门,全镇95%的村庄通了电话;加强电网改造,全镇年用电量133万千瓦小时。

境内有闻名遐迩的日月温泉,旅游开发区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域内的温泉疗养院远近闻名,院内环境优美,四周风景宜人,是旅游、休闲、疗养、会议的理想场所。

2005年镇党委书记梅银华,镇长邹志明。

2005年温泉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二、高坪镇位于临川西端,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32公里。东部与温泉镇毗连,南部与崇仁县白露、孙坊两乡为邻,西南部与崇仁县东来乡相连,西北部与丰城市淘沙、秀市两乡(镇)隔山相望,北部与桐源乡接壤,是三县交界之处。2001年12月三桥乡并入后,全镇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委员会(高坪、栎江、樟溪、下周、古坪、老基、戴家、老赵、洽源、城头、饶山、新坪、爪石、渣溪、东源、林田、荷垅、梧溪、贺坊、三桥、塘南、阳城、金龙、江源、塘头、新赵),2个居民委员会,93个自然村,119个村小组。2005年年末总户数8139户,总人口34243人,其中农业人口33385人。耕地总面积为39640亩,其中水田38310亩,旱地1330亩,人均耕地1.24亩。山林总面积100569亩。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饶山、芦兴山、三江寨、盘蛇岭、鸡公岭、莲珠岭、狮子山等耸立西部边陲。尧山、将军岭、坳背岭、大人岭等雄踞北部边界。这些山岭既是与周边乡镇的天然界山,又是全镇竹木森林生产基地。山上盛产杉木、毛竹,还有大面积油茶树,年产茶油1万公斤,有“茶油之乡”的美誉。中部和南部多红壤低丘,过去大部分为荒山。至2003年,利用红壤低丘种植红薯2万亩、甘蔗3000亩、土山葛300亩、花生1000亩,林果树5000亩、黄栀子1.6万亩。

全镇有大小水库170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1座,山塘水库147座,90%的稻田旱涝保收,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稻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早稻有优66、金优402等,晚稻有金优桂99、金优77等。2002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3万亩,总产量2400万公斤,杂交水稻种植面积4000亩,制种120万公斤,成为全区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农业总产值7700万元,比1989年增加6740万元。2003年,财政收入3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2元。2005年财政收入143.92万元。

温新线贯穿全境,每日都有客运班车往来高坪至上顿渡。村村都有公路相通,其中贺坊村委会和阳城村委会先后实现路面水泥硬化。

加大了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天顺黄栀子开发、特种养殖、葛粉开发、水稻制种等,并兴建林化厂、碾米厂、砖厂、酒厂等企业。2003年,企业总产值完成1800万元,比1989年增加1142万元。

1995年后,续建了农贸市场、农民一条街,镇区面积由0.2平方公里扩大到0.7平方公里。移动、联通通讯信号覆盖全镇,程控电话安装到村,城乡用电实现同网同价。有初级中学2所,教职员工108人,在校学生4000人。有小学26所,教职员工263人,在校学生近万人。有卫生院2所,医务人员46人;村医疗所26个,农村医生63人。

2005年镇党委书记李三保,镇长黄聚泉。

2005年高坪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三、大岗镇位于临川西北部,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43公里。1994年6月改乡为镇。东濒抚河与罗针镇及进贤县李渡镇隔河相望,西界株山与丰城县陶沙乡相连,南址五谷峰与桐源乡接壤,北与丰城县袁渡乡为邻,为三县交界之处。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185亩。辖20个村民委员会(庙前、山胡、和丰、白窝、大岗、乔山、西田、上门、下门、毛坊、吴头、魏坊、城坊、乌岚、株山、高家、坪上、院前、溪头、青塘),179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8086户,总人口28938人,其中农业人口27332人,人均耕地1.65亩。

境内多丘陵岗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抚河沿境东向北而下,境内流径18公里。赣抚平原水利工程抚河拦河坝,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其西干渠流经境内8公里。镇治所在地有南昌至江边村的火车通过,设有大岗火车站,方便了农民出行;至抚州城区和上顿渡镇的公路全为水泥路面,不到半小时就有一趟直达班车。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做活“田头”,发展种植业。调减水稻种植面积,扩种优质水稻,使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同时增加经济作物如西瓜、蔬菜等的种植。二是搞活“水头”,发展养殖业。除了利用水资源丰富发展淡水养殖外,还积极发展珍珠养殖。三是挖掘“山头”,大力发展茶叶、金银花、油菜、黄栀子等经济作物。四是瞄准“院头”,发展养牛、养羊等养殖业。2002年,全镇粮食总产量2890万公斤,比1989年增产24.2%,亩产840公斤。2004年,种植茶叶3000亩,油菜1.5万亩,无公害蔬菜1700亩,西瓜5600亩,黄栀子2200亩。

2004年全镇工业企业25家,创利税315万元;个体工商户175家,私营企业180家。工农业总产值达1.6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70万元,工业总产值10230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加4372万元和8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2元,比1989年增加2437元。2005年财政收入194.16万元。

2002年,建成了占地35亩的集贸市场,完成了红旗街一期亮化工程,引进外资建设了自来水厂,实现了红旗街街道硬质化建设。程控电话安装到村,电话装机达3000多部。

全镇有中、小学21所,教师239人,学生5300人,比1989年师生数量分别增长1.5倍。2002年,先后兴建村小学教学楼15幢,中学教学楼1幢,充实了学校图书、仪器、微机等设施。镇有文化站1个,村有文化室20个。镇政府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有线电视转播站,收视频道12个。设有农技、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有科技人员26人。有镇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20个,医务人员89人。人口出生率从1989年的30‰下降到2002年的13.06‰。

镇西部的株山,为临川一大名山,海拔556.2米,方圆15公里。四周苍松翠柏,风景幽雅;山顶云遮雾绕,气势雄伟。相传乾隆五年(1740),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此游览,修建庙宇。山上有野狼、野牛、野羊、野狗、野鸡等各种野生动物,并有大量煤矿。

2005年镇党委书记杜健雄,镇长熊泉华。

2005年大岗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四、抚北镇位于临川西部偏北,区治所在地为抚州城区北郊5公里处,东靠抚河、宜黄河,南、西与温泉镇交界,北与展坪乡毗连。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32亩。辖3个村民委员会(上源、庄家、金坪),29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3973户,总人口10179人,其中农业人口6170人。人均耕地0.54亩。

200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9亿元,农业总产值1695万元,比1987年分别增加2.78亿元和1347万元。财政收入19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7元。2005年财政收入420.81万元。

抚北是市郊重要的卫星城镇,境内向乐铁路纵穿南北,临(川)丰(城)公路横贯东西,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加之绕境北流的抚河、宜黄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世纪90年代这里就已成为抚州、临川的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劳动服务业以及饮食业的快速发展。这里集装卸、运输及建材贸易为一体,有经营场地1.5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800多人。至2004年,省、市、区驻镇单位和企业有60多个从事商业服务业,主要涉及造纸、机械、化工、建材等。2003年招商引资突破800万元,已有兰丰水泥、汽配仓储、环球物流、塑胶板材等企业落户境内。

镇内耕地少,粮食总产量360万公斤左右。有林面积5300亩,主要种植杉木、油茶树。砂砾石、红壤储量丰富,是市区建筑材料主要供给地之一。禽饲养以鸡、鸭为主,抚北的蛋鸡、蛋鸭久负盛名。另外七彩山鸡、甲鱼、珍珠的养殖也有一定的规模。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镇有文化站、卫生院,村有文化室、医疗站。全镇90%以上的家庭装上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

2005年镇党委书记李书祥,镇长董国娇(女)。

2005年抚北镇村民(居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五、罗湖镇位于临川北部,东邻太阳镇、七里岗乡,西界唱凯镇,南连湖南乡,北靠云山镇。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13公里,316国道穿境而过。1994年6月改乡为镇,2001年12月罗湖镇与华溪镇合并成立新的罗湖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632亩,山地面积3万余亩。辖30个村民委员会(铁保、烟墩、官庄、华溪、邹阳、永丰、沙溪、良溪、南头、丁村、沿岗、白米、樟溪、舍前、宋家、何家、墩上、新积、塘头、中华、蝉塘、罗湖、许家、双林、下尧、支村、罗溪、山背、科溪、龙岗),216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14272户,总人口52367人,其中农业人口49901人。人均耕地1亩。

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988万元,企业总产值33012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加5966万元和28446万元。财政收入7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2005年财政收入542.95万元。

1990年以来,在农业方面推广水稻抛秧和薄露灌溉等科学技术,引进金优402、优1402等优质、高产新品种。2002年,全镇优质稻面积达85%以上,成为赣东10万亩高产稳产商品粮基地之一。丁村、白米、南头、良溪等村,所产辣椒具有肉厚、个大、产量高、耐贮藏、种植面积大等特点,不仅占领抚州城内各农贸市场,而且外地车辆经常进行收购,仅此一项,农民每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2001年,上海金山区投资170万元在邹阳村办起百亩高科技示范园,建立300个钢架大棚,生产反季节日本金品西瓜、甜瓜及蔬菜,当年收入120万元。2002年,全镇芦笋种植面积350亩。创办了葛粉基地,种葛7000亩,加工葛粉200多万公斤,收入近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00元。创办了黄栀子基地,黄栀子种植面积1000亩,收采鲜果60万公斤,收入120万元。良溪村率先发展养猪业,再幅射周边邻村,2002年,全镇生猪饲养量达3.2万头,生猪出栏2.18万头。

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公司、蜂蜜厂、电杆厂、蓄电池厂、金属铸建厂、包箱厂、织布厂、洗衣粉厂、瓜子公司、爆竹厂等。建筑公司规模较大,建筑队伍不仅在南昌占领一席之地,并且挤进了上海建筑市场。公司有工程技术人员50余人,从业人员4000多人。2002年,获省部级优良工程7个,地级优良工程13个,完成产值8700万元。江西华茂实业公司是中国蜂产品协会成员单位,主要产品有光临牌瓶装蜂蜜、鲜王浆、蜂花粉、多维果蔬菜等10余种,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江西临川华溪电杆厂产品质量优良,1990年获省优、部优奖。1996年生产6万根,产品供不应求;2001年产值达1300万元,税收80万元。

全镇有爆竹厂19家,基地4个,从业人员8000余人。安全型配方成果已大量应用,大地红、字牌爆竹等品牌远销全国各地。2002年,生产各种不同型号爆竹100万箱,实现利润1500万元,税收120万元,人均爆竹收入1000元。沙溪詹吴村瓜子加工业,其配方经多年反复试验,具有口感好的特点,多次获全省绿色食品展销评比优胜奖。村民詹冬水生产的王中王小包装瓜子成为京九线专列食品,赢得消费者亲睐。2002年,全村50户就有27户加工瓜子,产量1500吨,实现利税200万元,远销上海、福建、江苏、广东等省市。1998年后引进的金属铸造厂、特宽织布厂等企业,所生产的系列BCV-E齿轮泵、特宽纯棉布等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至2003年,全镇各类企业发展到460家,企业总产值达3.3亿元。

1990年后,先后共投资570万元对镇区范围内的抚河、东乡河、金临渠及山塘水库进行加固和清淤。对邹阳、华溪、永丰、烟墩的1500亩农田进行高标准的“田成方、树成行、沟相通、路硬质”的园田化建设,共完成沙土石方61.2万立方米。1992年投资54万元修建华溪至罗湖街的3公里水泥路。1994年投资38万元建立华溪、罗湖2个程控大楼,村村接通了程控电话,农户装机率达60%。1997年投资15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此外,华溪村投资15万元修建长1000米的进村水泥公路,饶仕堂投资6万元修建长500米的双林村进村水泥公路,陆金生投资12万元修建长400米的宋家村进村水泥公路。全镇村村通汽车。电网改造全部竣工,实行同网同价。

1995年投资50万元建立有线电视站,安装1200户。1999年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扶持下,投资40万元兴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内设多功能电视厅、球类室、棋类室、藏书室、阅览室,定期向群众开放,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1988~2002年共投资960万元,对2所中学和30所小学进行改造,全镇实现教学楼房化。2004年10月18日,由陆金生捐资50万元兴建的宋家金生希望小学竣工。

1993年跨入全省综合经济效益百强乡镇。1995年被中宣部、司法部评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江西省基层先进党委”。1998年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2000年获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奖。2001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005年镇党委书记吕法明,镇长黄国锐。

2005年罗湖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六、唱凯镇位于临川北部,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14公里。东、南与罗湖镇为邻,西靠罗针镇,北连云山镇。总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070亩。辖18个村民委员会(观前、邱家、古港、上游、灵山、官洲、低洲、石溪、唱凯、艾港、万年、花洲、江山、白水、蔡家、东湖、游学、北保),16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14848户,总人口48991人,其中农业人口43790人。人均耕地0.8亩。

316国道穿越镇区而过,距京福高速公路入口3公里;抚河流经西南,东乡河绕北而下,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以来就是临川北部的商贸重镇,也是闻名省内外的建筑之乡。

1996年被列为全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治所在地建设步伐逐年加快,面积由0.6平方公里扩展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1998至2003年,建镇投资额累计近2000万元,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初步形成了4条主要街道的“井”字型格局。1998年开发建设了唱凯商城、大型顶棚农贸市场,总投资410万元。其中唱凯商城投资280万元,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形成了以此为龙头,集布匹、服装、家具、鞋帽、副食品、建材、粮油等专业市场为一体的市场体系。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也同步发展,开通了程控电话2000门。

2002年,先后形成了亚太钨砂厂、威帮实业公司、林宏木竹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引进了南洋毛衫厂、彩印包装厂、大型加油站等一批项目。南洋羊毛衫畅销省内外。彩印包装厂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增加了两条生产线。个体工商户过280户,从业人员逾2000人。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1990年开始,一面调减水稻种植面积,增加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一面扩种优质水稻,使粮食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5335万元,企业总产值10736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加3405万元和7215万元。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2581万元,财政收入完成5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0元。2005年财政收入271.01万元。

境内仓下李家村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井泉的故乡,其墓地造型别致,瞻仰游人络绎不绝。

2005年镇党委书记汪华辉,镇长周建高。

2005年唱凯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七、罗针镇位于临川北部,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22公里。1994年6月改乡为镇。镇境似长锁形,三面靠河,东连唱凯镇,南、西隔抚河与展坪、桐源、大岗3个乡镇相望,北界东乡河与云山镇为邻。总面积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126亩。辖18个村民委员会(罗针、新徐、长湖、丁湖、江园、浒溪、顾家、鹏坊、新郭、老郭、许渡、湖西、栎坪、张家、河湖、胡家、何粟、城前),17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13312户,总人口49436人,其中农业人口48143人。人均耕地0.7亩。

境内地势平坦,水域面积较大,抚河流经境内南、西,东乡河流经境内北端。百亩以上湖泊有4个,其中长湖水面450亩。由于水源丰富,便于机械引水,全镇建有水闸6座,排涝站2个,加之金临渠自流灌溉,全镇农业用水充足。

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境内9个村委会,并设有进出口,倒挂线将其与昌厦公路连为一体。2001至2004年先后投入900万元将全镇7条公路全部改造成标准、优质的水泥路,改造镇村公路里程总长30公里。形成了以镇区为中心,辐射全镇18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的四通八达的10分钟交通网。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油菜、大豆次之,粮食年产量2100万公斤,亩产875公斤。2003年后,不断培植壮大食用菌菇、水产珍珠、禽畜、蔬菜等特色种养业,建起各种科技种养示范基地26个,带动全镇460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镇办企业有建筑公司、运输公司、自来水公司、农机厂等。该镇为久负盛名的建筑之乡,有“江西建筑第一乡”之称,亦工亦农的建筑人员1.2万多人,占总劳动力一半以上,工地遍及全省各地和上海、江浙一带,成为全镇企业支柱产业。每年来自建筑业的收入达到2.4亿元。全镇资产超过100万元的老板达500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有50多人。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04亿元,比1989年增加7435万元。乡镇企业(包括村办、联户办、户办)总产值6607万元,比1989年增加2807万元。财政收入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0元。2005年财政收入259.06万元。

自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不断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到村镇建设中来,融资近1000万元,建起新街(横街、直街)两条,其中商业步行街长320米,宽16米,街旁楼房林立百余幢,面积达3.2万平方米,并配有商店和机关、学校、医院、农行营业所、农村信用社等,还建起一个可容纳5000多人的农贸大市场。鼓励农民“洗脚”上岸,购地建房、办厂兴业,2002年至2005年新增个体私营企业380多户,进城农民超过1000人。投入80万元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新装路灯、装饰灯126盏;铺设彩色人行道板4000多平方米;栽种樟树、桂花树、水杉等景观树木500多棵;改造、新铺下水道2500多米,新建冲水厕所两座。

镇有初级中学1所,教师143人,学生2900人。小学18所,教师216人,学生6000人。卫生院1所,床位20个,医务人员74人(含农村医师43人)。

2005年镇党委书记操学荣,镇长吴爱和。

2005年罗针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十八、云山镇位于临川最北端,号称临川北大门。1994年6月改乡为镇,镇治所在地距区治所在地抚州城区27公里。镇境呈菱角形,东界东乡县占圩乡,南与罗湖、唱凯镇接壤,隔东乡河与罗针镇相望,北与进贤县白圩乡、长山乡为邻。总面积9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269亩,山地面积8.56万亩,水面3800亩。下辖21个村民委员会(云山、水田、大源、甘陂、库前、圳上、韩梅、梅坊、洋坊、游源、欧湖、鄢坊、南光、周坊、肖坊、杨泗、巷口、石洋、清溪、龚何、骆仙),11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年末总户数10317户,总人口37615人,其中农业人口34343人。人均耕地0.9亩。

316国道穿境而过,京福高速公路自镇北沙子岭进入临川,为赣东通往南昌、广东、福建的重要通道。

境内多山丘岗地,东北高,西南低。东乡河流经镇境南端,流程15公里。有小(二)型水库21座,山塘水库176座,排灌设备良好,便于发展农业生产,是赣抚平原重点产粮区。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1990年以后,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2003年,优质稻种植率达100%,特色农业有千亩板栗基地金山农场,500亩果业基地云游山庄,400亩果业养殖基地鄢坊村,300亩林果业开发基地昌临山庄。还种植了西瓜8400亩,花卉220亩,黄栀子3000亩。水产品总产量达95万公斤,生猪出栏2.24万头,家禽存笼20万羽。

2000年后,大力招商引资,先后引进金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金山高科技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瑞邦电子有限公司、天娇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商企业和江西临川美佛儿国际学校。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48亿元,农业总产值5269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加两倍多。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210万元,财政收入3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2005年财政收入190.20万元。

2001年,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研究院专家进行采勘、规划,制定了长远规划设计图,启动了内环路街的建设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了大型农贸市场和自来水厂,完成了国道云山段的亮化工程、绿化工程和下水道建设,硬化了云山老街路面。同时还多方争取资金对镇村公路进行硬化。全镇21个村委会全部通电、通电话,电话装机2000多部,有线电视用户800多户,并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镇政府网站。

境内圳上汤家村为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故里,巷口徐村为明代史学家徐奋鹏的家乡。位于西南端的笔架山风景极佳,素有“笔架之峰天下奇”之称。金山岭群山叠嶂,江南名寺金山寺就坐落其中,2000年后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朝拜圣地。全镇有初中1所,小学23所,在校学生5600多人,教师257人。有镇文化站1个,镇、村卫生院、所共26个,医务人员124人,床位9张。

2005年镇党委书记刘文波,镇长周明龙。

2005年云山镇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