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棘胸蛙又名石鸡、棘蛙、石鳞、石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喜欢栖息于山溪、沟汊及其他阴凉、潮湿、安静的地方。棘胸蛙自古就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称之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棘胸蛙在抚州市的山区有公布,是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7年,宜黄县开始进行棘胸蛙人工养殖,目前棘胸蛙养殖面积达100多亩,产量20多吨。至2013年年底,资溪、南丰等县均已开展棘胸蛙养殖,全市养殖规模4万多只。

(一)形态特征棘胸蛙属蛙科蛙属,全身披灰黑色,雄大雌小。雌蛙背部散布小型圆疣,腹部光滑有黑点。雄蛙体长8~12厘米,体重可达250~750克。皮肤粗糙,背部、头、四肢、体侧布满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胸部有大团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故名棘胸蛙

(二)生物特性野生棘胸蛙白天生活于山涧或阴湿岩石缝中,黄昏以后才出洞活动,捕以小型鱼、虾及各种昆虫为食,其活动规律和生长环境与毒蛇相似,因此捕捉时较危险。棘胸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5 °C,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冬眠时,棘胸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棘胸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边也不摄取。当发现食物目标时,就猛然跳起,直扑食物对象,甩出带黏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间,白天躲藏在洞穴里。刚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内靠孵黄囊营养,之后便开始觅食。进行人工饲养时,小蝌蚪可投喂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蛋黄、豆浆及鱼粉等,成蛙主要投喂蝇蛆、蚯蚓和昆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