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秆菇是在半腐熟的禾秆上培育生长的一种食用菌,为世界四大蘑菇之一。秆菇是黎川县传统特产,种植遍及黎川全县所有乡村,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清代所编的《新城县志》与清光绪七年重刊的《江西地方农产资料汇编》中均有记载,黎川人常以湖坊秆菇作为宴请贵宾和馈赠亲友的必备珍品。秆菇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被誉为“南国庖厨之珍”。目前,黎川县秆菇干品产量在2万千克以上,主要销往福建、浙江、广东、武汉、上海等大中城市。

(一)形态特征秆菇在植物学上称草菇,为担子菌纲伞菌科,由菌丝体(营养器官)与子实体(繁殖器官)两大部分组成。菌丝体是其主体,它在基质中不断地生长、繁殖、吸收、运送和积累营养物质供子实体产生。其菌丝按照其发育的顺序,可分为初级菌丝、次级菌丝、三级菌丝(即单核菌丝、双核菌丝、结实性双核菌丝)。初级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不同的初级菌丝融合双核化后,即成为次级菌丝。菌丝白色到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细胞核一至多个不等且在细胞内分布无规律,细胞隔膜明显,一般宽度为8~14微米,无锁状联合,无或有少数或极大量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为紫红褐色,圆球形,直径35~45微米,在适当条件可萌发形成次级菌丝。子实体包括菌盖、菌柄和菌托三部分,其发育需经历针头期、小纽扣期、纽扣期、蛋形期、伸长期和成熟期6个阶段。担子及担孢子的形成是在伸长期和成熟期。菌盖位于子实体顶端,是最显著部分,张开前钟形,展开后伞形,最后呈碟状,上表面中央突起且呈灰色或黑色,边缘呈灰白色。其色泽的深浅随光照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下表面有许多放射排列的菌褶。菌褶是孕育担孢子的场所,由刀片状的薄片组成,与菌柄离生,每片菌褶由3层组织构成,边缘完整。菌褶初为白色,后为红褐色。菌托是伸长期时菌柄伸长胀破包被而留在菌柄基部的产物,呈杯状,灰黑色,边缘不规则。

(二)生物特性秆菇菌丝体的生长要求温度为20~40℃,最适温度为35℃左右,高于42℃或低于15℃都会受到强烈抑制,5℃以下或45℃以上的条件下菌丝体死亡;子实体分化发育的适合温度是27~31℃, 23℃以下难以形成子实体,21℃以下或45℃以上菇蕾死亡;厚垣孢子萌发最适温度是40℃。栽培时稻草含水量为70%~85%,子实体生长以85%~95%为宜。同时要求充足的氧气,形成子实体需要适当光照。菌丝体生长的适合pH为4.7~9.5,栽培料的pH为8.0,担孢子的萌发以pH6.0~7.5为宜,最适pH是7. 5, pH高于7. 5时担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菌丝体对营养的要求是碳源和氮源,营养生产阶段碳氮比( C/N)以20 : 1为宜,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其碳氮比则以30 : 1左右为宜。

栽培秆菇投资小,周期短,收益高,市场潜力大。秆菇从种到收只需11~12天,栽培100米2秆菇投资建棚费2 000元(可用3年),原材料及管理费520元,1个月可收获鲜菇100千克以上,按每千克10元计,产值1 000元,扣除成本590元,纯收益410元,投入产出比1 : 2。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秆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C含量为菇类之最,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且含量较高,为总氨基酸含量的38. 2%,有“素中之荤”的美名,是国际公认的“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

秆菇可鲜食也可晒干。秆菇食用可炒、熘、烩、烧、酿、蒸等,也可做汤,或作为各种荤菜的配料,无论鲜品还是干品都不宜浸泡时间过长。而黎川人最常用的做法是用来打汤(蛋汤或者肉汤),更具特色的是秆菇煮面,味道极为鲜美,素有“放一片,香一锅”之美誉。秆菇还可加工成多种罐头,远销国内外市场。

2.药用保健价值秆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古典医书记载,“秆菇有消暑祛热,增益健康之功”。现代医学认为,“秆菇有降低胆固醇、强身壮骨、护肝健胃、解毒抗癌之功用”。秆菇中含有一种异性蛋白质,对癌细胞起抑制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对恶性肿瘤的抑制率达97%,特别是对消化道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增强肝、肾的活力,减慢人体对糖类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肠胃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