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茶树菇又名茶菇、茶薪菇、柱状田头菇等,是珍稀食药两用菌。因其营养丰富,药用功效显著,因而享有“菇中之王”的美誉。野生茶树菇生长在武夷山西麓漫山油茶树丛中,为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野生茶树菇虽然十分珍贵,但产量极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抚州市广昌县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茶树菇进行人工栽培,以后黎川等县相继开发,发展壮大。至2014年,全市参与茶树菇栽培生产的农户有2万余户,年栽培茶树菇突破4亿袋,年产干菇1.1万吨以上,产品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一)形态特征茶树菇属粪绣伞科田头菇属,为广温型食用菌,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3~10厘米,平滑,初暗红,开伞后变为浅黄褐色,有浅皱纹。菌柄长4~12厘米,淡褐色,中实,有菌膜,开伞后破裂残留在菌柄上或附在菌盖边缘。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

(二)生物特性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茶树菇都能适应生长,甘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作为碳源。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萌发,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一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会使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开伞早、畸形等。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的散射光是完成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为5.5~6.5, pH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茶树菇鲜菇盖嫩柄脆,清脆爽口,干茶树菇清香浓郁,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茶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19. 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 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 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物元素,是一种美味高档、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菇。其中钙、锌含量高,有益于老年人和生长期的儿童;铁含量高,适合贫血、低血糖人群食用。

2.药用保健价值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具有清热、平肝、明目、利尿、补肾、益气开胃、健脾止泻、滋阴壮阳、提高人体免疫力和人体防病能力的功效。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保健等作用。临床实践证明,茶树菇含有10多种矿物元素,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尤其小儿低热尿床,有独特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树菇含有大量的抗癌多糖,其提取物对小鼠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80%~90%,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癌症病人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食用茶树菇可使身体血清球蛋白增加,从而增强免疫能力,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