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芦笋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仍有野生种,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17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日本,20世纪初传入中国,目前世界各国都有栽培,以美国最多。中国芦笋栽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各大城市郊区,抚州市临川区芦笋的开发生产从1986年开始,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达到600亩以上,但之后逐渐萎缩,目前种植面积7~8亩。

(一)形态特征芦笋也叫石刁柏、龙须菜,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植物。植株是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组成。地上部分有茎、枝和叶;地下部分有地下茎、鳞芽、网状肉质的贮藏根和吸收根。地下茎是短缩的变态茎。芦笋种子萌发后经5~7天出现第一条细根,为发芽和第1株茎形成提供养分。接着向上长茎。在根与茎的连接处形成地下茎,它以水平方向在土下伸展。地下茎的先端有许多芽体群生,每个芽被鳞片包裹着,故称鳞芽群,冬季地上部分遇霜枯死,以地下茎和根进入休眠期越冬,第二年3~4月,春暖后地下根茎基部的鳞芽萌发抽生地上茎,任其生长,株高可达1.5~2.5米,并发生许多分枝。茎上每节有一片薄膜状的退化叶,称鳞片,从叶腋抽生5~8条针状短枝,具有叶绿素,能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称为拟叶。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雌株较高大,茎秆粗,枝叶较稀疏,分枝迟,抽茎数少,嫩茎产量比雄株少。芦笋花小,淡黄绿色。浆果圆球形,红色,有种子3~6粒,黑色坚硬,半圆球形,每克约50粒。种皮厚、硬,具蜡质层,吸水慢,不易发芽,生产上宜用新种子。用种子繁殖生长势强,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

(二)生物特性芦笋生长适温20~30℃,15℃以下生长缓慢,5~6℃时停止生长,幼茎抽生的最适温度15~17℃,在此温度下抽生的嫩茎肥大,顶端鳞片紧密,产品品质好;温度升高至30℃时幼茎伸长速度过快,嫩茎基部及外皮纤维素含量增多,芦笋易张开,品质低劣;35~37℃时,嫩茎生长近乎停止。对采绿芦笋来说,由于高温使嫩茎很快伸长,阳光照射时间短,嫩茎绿色深浓,而且顶端鳞片易松开,产品品质差。芦笋耐旱而不耐湿,栽培田块必须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芦笋贮藏根较长,且向下伸长,适宜土层深厚、通气,并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和沙质土。

(三)主要价值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顶尖紧密、气味芳香、纤维少、质脆,可鲜食或制罐头。

芦笋鲜食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是世界名菜之一。

芦笋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元素,含量比一般蔬菜高得多,有些成分对人体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有一定药用效能。据医学报道,芦笋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成为国际市场畅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