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临川自古为农桑富庶之地,江南鱼米之乡,素有粮仓之称。唐宋以来,一直是江南重要的粮赋基地之一。农业发达,出产丰富,物尽江南之美,名贵土特产繁多,各县皆有。许多物产名闻遐迩,畅销海内外,自古奉为“贡品”。

南丰蜜桔是江西的名贵特产,它以皮薄肉嫩、汁多无渣、色泽金黄、味道浓甜、香美可口而驰名中外,50年代初,斯大林誉之为“桔中之王”。南丰蜜桔的栽培历史悠久,古书《禹贡》记载扬州“厥包括桔柚锡贡”,指出扬州产桔,而且作为贡品。当时扬州就包括今天江西东部地区,说明两千多年以前,南丰等地柑桔栽培已有相当规模,秦汉以后更盛行。唐时南丰蜜桔曾向杨贵妃进贡,北宋文学家曾巩就写诗赞美过家乡柑桔,明代万历年间开始修复的《南丰县志》,记事甚简,但已有柑桔生产记载。此后,蜜桔生产更加兴盛,随着生产的发展,南丰蜜桔的风味愈来愈佳。清人鲁琪光在《南丰风物志》中写道:“蜜桔,四方知名,秋末,篱落丹碧累累,闽广所产逊其甘芳。近城水南杨梅村人,不事农功,专以为业。”出现柑桔专业户,整村人都是桔农。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选种和改进栽培技术,培育出品种繁多的风味独特的蜜桔,成为我国珍贵的特产而闻名中外。

古代临川县文港乡索以“毛笔之乡”而闻名。这里,家家是作坊,人人会制笔,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制笔始于何时,无文献记载,难以确定。相传毛笔是秦朝大将蒙恬发明的,开始在秦都咸阳风行,咸阳人郭解和朱兴流入江西,在临川文港传授制笔技艺,文港毛笔自此发展起来。此说虽不可靠,但可知文港毛笔的制作至少有千余年的历史。

文港毛笔取材于狼尾、马尾、獾毛、羊毛、鸡毛、兔毛和蓉麻等。麻毛混杂,制成狼毫、羊毫、鸡毫、兔毫、獾毫、兼毫等毛笔。其大如帚,其小若针,可分为条屏、水笔、斗笔、画笔、排笔等八大类、250余个品种。制作精湛,尖齐园健,坚固耐用,得心应手,深受历代文人学者的喜爱和赞赏。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临川任内史时,用文港毛笔“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特别称赞一种号称“纯净鼠须”的毛笔。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任抚州刺史时,用“临川之笔”写下了《麻姑山仙坛记》等杰作,可见,文港毛笔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文港毛笔历代盛产不衰,畅销国内外,生产基地扩展到邻近的李渡、前途、长山等乡。据县志记载,清代年产一般在40万支左右,远销上海、北京、广州、重庆以及南洋各国。解放后,文港之笔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年产近2千万支,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港、澳、台等地和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各国。同时,因制作毛笔需要各种动物毛为原料,浩大的采购大军在收购动物毛的同时顺带收购了动物皮毛回来,皮毛市场也随之在文港形成起来。每年冬春之际,来自北京、山东、甘肃、新疆、宁夏、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的皮毛商云集文港,专门从事皮毛交易。有时每圩多达三、四万人。文港于是又成为一个不产皮毛而以“江南最大的皮毛市场”名闻全国的地方。

南城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麻姑山高风景美,出名还有茶酒米”。麻姑山除了景色秀丽,名胜众多外,还以汤色翠绿的麻姑茶、甘醇馨香的麻姑酒、银色珠状的麻姑米享誉于世,名扬省内外。

麻姑茶是江西四大名茶之一。它生长在海拔800到1 000米的麻姑山云雾山中,故又称“麻姑山云雾茶”。其特点是条索紧结整匀,色泽银灰翠润,香气鲜浓清高,汤色明亮甘郁,可谓形、色、香、味俱佳。麻姑茶从东汉时代就有种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历朝均为“贡品”。麻姑茶不仅饮起来香鼻爽口,而且富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消渴、解暑、明目、提神、益脾之功,并对伤风、感冒、腹胀、吐泻、肠胃不适等有医疗效果。这一传统名茶的生产,解放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将传统的加工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畅销全国。

麻姑酒是江西八大名酒之一,它是以麻姑米和麻姑山矿泉水经精酿陈年储存而成的黄酒。它橙红清亮,香气浓郁,味美甘甜,酒性柔和,醇度适中(酒精度为16度到18度),为老少妇孺皆宜。麻姑酒始酿于何时,无文献记载。但据《麻姑山真记》载:“麻姑仙人,曾掷米成丹,撤以神功泉内,始成佳酿”。在瑶池蟠桃会上敬献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悦,赐名“寿酒”,这是麻姑酒的神话传说。又据说,唐时,邓紫阳真人也用神功泉水,麻姑山地银珠米,芙蓉山上灵芝、何首乌等药材酿成“寿酒”,献于皇上,皇上称赞“麻姑仙酒”,从此“麻姑酒”得名传世。此后,宋、元、明、清,麻姑山酿酒之风盛行。他们选用麻姑山优质“银珠米”为原料,用麻姑山神功泉水,和以小曲,酿制成甜酒,再掺高度优质白酒酝酿,然后配以药材和冰糖,封缸储存3年以上。它聚集了封缸酒,大曲酒二者之长处,具有“冰霜甘甜,清脑提神,驱风健胃,却病延年”之功效。清末民初,麻姑酒酿制兴旺一时。1915年麻姑酒在南洋国际赛酒会上荣获银奖。抗战以后,连年战火,百业萧条,到解放前夕,麻姑酒传统酿制工艺几乎失传。解放后,人民政府重建麻姑酒厂,使这一传统产品得到恢复和发展。现在麻姑酒已远销北京、上海、广西、甘肃、深圳、香港等几十个省市和地区。

麻姑米是我国名贵的大米之一,因其色如白银,颗粒似珍珠,故又名银珠米。出产于南城麻姑山、麻源、磁圭等地。始种于何年,无可查考。据清同治五年所撰《麻姑志》载:“麻姑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九月方收,宋时取以作贡,后山多系他种,麻姑米,亦鲜矣!”由此可知,宋代已经栽种,并被列为贡品。麻姑米是米中珍品,它米粒饱满,出米率高,营养丰富,无药污染。用其做饭,松软而韧;用其煮粥,稠粘润滑,加上配料,清香爽口;用其加工米粉,色白洁嫩,光亮透明,耐煮耐炒,韧滑香郁,风味独特,久存不坏。麻姑米早就闻名于世,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土特产博览会银质奖,在国内外供不应酬。

广昌通心白莲是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的特产。它始种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据清同治《广昌县志》记载:“白莲池在县西南50里,唐仪凤年间(676—679)居民曾延种红莲其中,数年变为白。”莲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它分产莲子的子莲,采藕的藕莲和供观赏的花莲三大品等。子莲因品种特征和加工的差异,又有红莲和白莲之别。从广昌种莲历史来看,广昌开始栽培的是红莲,当时是用来做药材,应用范围不广,栽培的面积也较小。后来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把红莲发展成白莲,使白莲成为广昌著名的传统土特产品。宋、元、明时期,白莲的生产得到逐步发展,广昌已有“莲乡”的美称了。到清代白莲生产已盛极一时,从主产区的白水、驿前、贯桥等地发展遍及全县各地。正如同治《广昌县志》所载:“满县花枝放呈祥”,可想当年种莲盛况。

广昌白莲粒大、色白、味甘、清香,它既是高档营养食品,又是珍贵的滋补品。

现在白莲在全县农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一,成了广昌县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它名扬海内外,畅销全国各地、港澳地区、东南亚、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

抚州西瓜素有“冷比霜雪甘如蜜,一片加口沉疴痊”之美誉。其主要产地在临川、金溪、东乡等县,而以临川七里岗、梅岗、涌桥等地的西瓜特佳。西瓜的故乡在北非。远在四千年以前,古代埃及人就开始栽培西瓜,后来逐渐传入北欧、中东、近东、印度等地,到公元四、五世纪才从西域传入我国,故取名“西瓜”。抚州何时开始种西瓜,抚州西瓜何时远近闻名,现无史料可查。但从传说北宋的金溪神童方仲永的《咏瓜诗》:“冷比霜雪甜比蜜,一片加口沉疴痊”,可知北宋时抚州西瓜已大量上市,深受人们的喜爱。抚州西瓜具有瓜体大(大至一只五、六十斤)、产量高、汁多味甘、气味清香、易消化、上市期长和耐贮运等特点,是夏天防暑解渴的佳品,与河南开封瓜、浙江平湖瓜、安徽凤阳瓜齐名。

有“蔗乡”之称的东乡县是江西省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之一。其提炼的红糖,是东乡县著名的传统特产。据清同治版《东乡县志》记载,东乡的甘蔗栽培与制糖业始于元朝中叶,兴盛于明朝。清末《东乡县乡土志》记载了明朝制糖业的盛况:“明初正德八年间,邑中工无杂家,唯煎炒糖为最工……。”煎制的砂糖(又称红糖),桔红光亮,甘甜醇厚,久藏不坏,具有防治伤寒腹痛之效用,尤其是产妇食后,不仅滋补身体,且有清血之功。远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唐传芬《江西名晒烟资源调查》中说:“江西种植烟草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最初,烟草由南洋传入我国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尔后传入江西石城、广昌和广丰县种植”。从此可知广昌晒烟是明代由福建漳州传入,到清嘉庆年间,广昌已成为江西的重要产地。主要产区为驿前、赤水、头坡等地,又以驿前的“驿烟”质量最佳,著称于世。形成了独具乡土风味的“黑老虎”晒烟,它与广丰“紫老”晒烟并称为江西晒烟“二老”,为全国名烟叶之一。

广昌晒烟“脂肪含量高,焦油含量低,叶大肉厚,色泽鲜亮,纤维细致,油分充足,味道纯正,香气浓郁,燃烧性好,劲头大,烟灰洁白,品质优良。”①是制造混合型香烟和雪茄烟的优质原料,还可加工成黄烟丝。“文革”后,晒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创历史最高水平,现已畅销广东、福建、上海等地,远销欧、亚、美洲等十几个国家。

除广昌外,以生产晒烟名扬省内外的还有黎川晒烟。这是一种制作黄烟的烟草。原生于热带美洲,明万历年间从海外传入福建、广东一带,明末由福建传入黎川。由于黎川土壤气候条件适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不久,黎川跃居为江西晒烟主要产地之一。黎川黄烟色泽黄润,烟丝细长,柔韧易燃,香味醇郁,而名扬省内外。清代还作为贡品进献朝廷。但是,后来因吸黄烟需用烟具(水烟壶或旱烟斗),携带不方便,吸烟麻烦.近二十年来,渐被淘汰,黎川晒烟日渐减少。

泽泻为当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属利尿渗湿药。其性甘寒,有利尿,清湿热之功能。多用于小便不利,尿道感染、水肿、痰饮、眩晕等症,为亚热带人所不可缺少。广昌泽泻已有140年的种植历史,始种于清道光至咸丰年间,自福建建瓯传入。主要产区在驿前,其次为高虎脑、杨溪、赤水等地,逐渐成为传统特产。其特点为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断面光滑、肉无焦枯,素有“大天鹅蛋”之称。曾定为“中管”商品,远销南洋和东南亚各国。

南丰泥炉也是传统的名牌产品,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相传始于清光绪年间,由赣州泥炉师傅来南丰烧炉子。由于南丰白涧的粘土质量好,烧出的炉子色白光洁,质量比赣州泥炉好,经过泥炉工的不断改进,使南丰泥炉具有式样美观大方,色泽乳白,承受力强,高温不裂,保温性好,省时节能等特点,很快远近闻名,畅销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