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史实表明,这场变法所取得的社会成效,所发挥的历史作用,是十分显著而巨大的。表现为: 之一,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变法的推动下,熙宁二年以后的六七年间,全国兴修的水利达1 0793处,灌溉面积达36309亩。许多河道得到了浚修,减少了水患;许多淤田变泻卤为沃土;许多旱地变成了水田。这一成就,不论是以前的汉唐,还是以后的明清都是无法相比的。

之二,查出了隐田,扩大了耕地。熙丰年间,登记在国家版籍上的田亩为4161455000亩,比英宗治平年间多垦辟丁21 455500亩。特别是针对以往大地主阶级的隐田漏税,变法派以千步方田法清丈开封府界等五路的田亩。其清查的结果,田数从原来的118874203亩增至2484 34 900亩,即查出隐田129560697亩,然后在此基础上均税。宋代财政之所以困难,田赋日益减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田赋的锐减,又主要来自地主豪绅的隐田漏税。宋仁宗时登记在国家版籍的土地从真宗时500多万顷下降到280多万顷,所谓“二十而税一者有之,三十而税二者有之”①,足见隐田之严重。如今,按照清理的田亩征赋,就既打击了豪强地主瞒田逃税的不法行为,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又解决了贫下户产去税存的不合理负担。

之三,推动了手工业的巨大发展。仅以熙丰时期的矿冶业为例,各类矿产品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铜,为宋初的3.5倍,高达1500万斤;铅为11倍;锡为9倍。它们分别为唐代的数倍至数十倍。这是变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

之四,裁减了军队,减省了军费。宋代中期兵多而滥,其费用消耗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八以上。解决“冗兵”是王安有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王安石登台执政以后,在对社会进行一系列改革的同时,也对禁军大加整顿。50岁以上的老弱悉加裁减,又按照步兵500 一营、马兵200 一营的编制合并空报名额的军营。至熙宁八年(1075),禁军裁减了568688人,厢军为227627人,总额为769315人,比英宗时减少36万余人,比仁宗庆历年间减少45万人。兵员的大量精简,大大的减省了国家军费的支出,其数是,“此治平年间减省八百一十万缗,而比庆历年间至少减一千二百万缗”①。

之五,在社会生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4统计,变法期间,国家税收比真宗天禧末年增加一倍多。原先空荡荡的国库,数年之间变得充盈起来。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1101),知枢密院事安焘亦说:“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② 下列再引用二则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则是反变法派范祖禹在其所作的高赋墓志中所说的: 唐州土旷民寡,岁入至薄。公以治平元年至郡,取图籍考之。自唐乾元领县七,户四万二千六百四十有四,历五代乱及本朝承平,今领县四,户六千一百五十有五。公相其川原曰:是皆沃壤可辟,而人力不至,与弃之无异。募两河饥民,计口与田,比公罢归,增民万一千三百八十户,给田三万一千三百二十八顷,而山林榛莽之地皆为良田,岁益税二万二千二百五十七,作陂堰四十有四①。

二则为宋哲宗元祐六年反变法派掌权期间御史中丞赵君锡对青苗法,常平仓法的一段评论: 臣窃惟元祐初年惩散敛常平钱斛之弊(指青苗法),专用籴粜为常平法(指常平仓法)。然自更制之后,州县官吏风靡宽缓,政事苟且,虽有上条,止有虚文。民间每丰稔,不免为豪宗大姓乘时射利,贱价收蓄;一有水旱,则物价腾踊,流亡饿殍,不可胜计。而官司谨守,多熟视诏条,恬不奉行。故自二圣(指宣仁太后、宋哲宗)临御,虽恤民深切,蠲除赋税尤多,以理论之,当见苏息。然比岁以来,物力凋弊,甚于熙宁、元丰之间,至人心复思青苗之法行而不可得。岂非诸路钱货在官者大抵数千万,率常壅滞不发,旧法(指青苗法)虽未尽善,逐年犹有钱货千百万贯流布民间;籴粜之法虽善而不行,则民间钱货无从而得;所以艰难困匱,反甚于前,不足怪也。……矧当今日钱重物轻之际,行之尤切②。

这两则文字,前者反映改革新政所带来的垦田和赋税共同增长的情况,后者用对比的方式说明青苗法优于常平仓法,表现人们在司马光恢复旧制后对青苗法的怀念和期盼。这就很可表明“熙宁变法”曾经给社会、给民户所带来的好处。

总之,王安石变法,打击了豪强势力,调节和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全面发展,增加了宋政府的赋税收入,扭转了前此国家财政困难的局面。

这些成就,以铁的事实说明,王安石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顺乎历史、合符民意的,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展示了运动的领导者王安石作为临川文化的杰出代表,所表现出来的开拓奋进、革故鼎新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能量。尽管在变法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偏颇、偏激、毛病和弊端,但运动的主流是健康的,王安石所预期的“富国强兵”的目的是基本达到了的,或者说富国的目标是完全实现了的。这是王安石对民族历史的一个伟大功绩。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①,是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