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清泉洞里觅诗踪清泉洞,又称“清暑洞”,古名“仙岩洞”,位于桂林村东穆阳溪彼岸八里的凤翔山侧峰,由多块嶙峋巨石构成,其中以形似蛤蟆的巨石覆盖其上,即人称“左济公岩右蛤蟆石”的蛤蟆石,成为一座天然殿宇。洞内外宽内狭,平均宽九米,深达三十二米,离地约高四米,可容纳五百人左右。洞内又有一小洞,其深度弯曲难测,有一线冰泉贴石缓缓流出,泉水清冽,久旱不涸。

光绪十年(1884)版《福安县志·山川》载“螺峰山,在桂林坂”,接着又言“仙岩洞,洞有石室,深四丈许,祀马仙于此”,“俱十七都”。明万历版《福安县志》仅载螺峰山。此为未辟前之清泉洞。相传有刘氏七位姑娘为了避乱隐居洞中,潜心修真,她们以泉水练就神水,防瘟祛疫,乡人祀之,不计其年。七位姑娘称为白莲仙姑,分别名白雪娇、白雪荷、白雪莲、白雪云、白雪玉、白雪娥、白雪梅。

光绪十三年(1887)由桂林秀才王贡南倡辟全洞,王氏家族乐成此事。今存石制神座上有“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吉日桂林坂王姓董事同鼎建”字样。洞内大厅仿南海普陀山仙境,塑造观音云游群像,原七仙姑移居后座,并盖文昌阁供奉魁星,为王氏学子攻读之所。筑修环墙,砌造洞门,王贡南撰洞门联云:“洞弥云气古,泉写道心清”。横额:“清泉古洞”,“清泉洞”之名由此而来。

民国初年,桂林王碧仙带女伴弃俗来此居四十余年,协力耕织,集资修葺,规模日特别令人振奋的是,1946年塑佛师傅崖刻七律二首:“秋间初塑白莲仙,此次重来把色添。连日受寒风雪下,长宵取暖火炉边。无鸡扰我深更梦,有钵醒人拂晓眠。碌碌半生无所事,三餐随素等参禅”。“巍峨石显济公仙,佛法能涵圣德天。莞尔不言看世界,逍遥无虑倚岩前。鑫刚体相原无幻,菩萨心肠别有缘。愿献真诚频祝祷,梦中悟彻入秋蝉”。第一首诗写自己塑佛生涯:风雪之下终日受冻,长夜里冷得只好到火炉边取暖,寺院里倒没有鸡鸣声打扰我深更梦,为赚取工钱才天不亮就爬起来。半辈碌碌无为,一日三餐一直随和尚们吃素,我和参禅的和尚有何区别!诗篇真实反映了他的生活,抒发其空有抱负却无所作为的惆怅心情。该二首七律对仗工整,平仄合律,估计曾在名师门下读过几年私塾,背诵过《声律启蒙》,尤其是“有钵醒人拂晓眠”的“钵”,是梵语“钵那”之略语,意为钱,言工钱催醒人们拂晓时的睡眠,若无一定造诣,恐难写出此诗句。

我重游清泉洞是1998年7月25日,我们七八位初中同学乘坐一辆三轮摩托车,说去就去,是为了重访旧地,还是为了寻觅诗踪,现在也记不清楚了。山上竹木茂密,连洞门也隐入树影之中了。

进入清泉洞,在殿后隔壁厅,我们看到好多位诗人的墨宝装裱后挂在壁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介繁先生1990年的七律《忆清泉洞》:“髫年结伴记曾游,拂柳分花小径幽。殿角欲昏飞蝙蝠,墙腰未雨篆蜗牛。龛前贝叶龛中佛,洞外炎威洞里秋。别后每思重览胜,蹉跎岁月白人头”。黄介繁先生曾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其诗词书法皆精妙,此诗八句,刻画入微,句句用语不凡。如“殿角欲昏飞蝙蝠,墙腰未雨篆蜗牛”,不是当年亲临此地并夜宿,怎能写出这种清泉洞独特的景观?尤其是“篆”字,名词作动词用,将蜗牛爬行时体液留下的痕迹,比作写篆书的运笔,真是妙趣横生。可惜这已是老先生的绝笔,适才上山路上,黄滔同学告诉我,黄老先生已于凌晨仙逝,享年九十一虚龄。为纪念这次重游,我鲁班门前挥斤斧,勉强凑成《步介繁先生(忆清泉洞)韵》:“龆龄别后复重游,洞壑难寻云树幽。壁上已无悬蝙蝠,篱间唯见舞牵牛。崖前旧刻翻牛漆,殿后新题卷暮秋。回忆当年远足伴,堪嗟西照近山头”。以此纪念这位在我心目中与先师李若初相仿佛的同乡、老前辈。读小学时,我们曾来此远足,同来的刘凤梅老师告诉我们,以前她来时,见到许多很大很大的蝙蝠悬挂在崖壁上。不过我们始终未曾见到。

1984年端午节,黄介繁先生与部分秋园诗社老会员成立富春诗社,开展活动,直至1988年4月恢复秋国诗社。诗社组织会员到此玩赏,老诗人们感怀激烈。吟咏清泉洞之诗词特别多,留在清泉洞内的诗迹也特别多,为清泉洞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加上王正与陈桂寿二位老诗人费心搜集编辑,至今留有《清泉诗荩》,登清泉洞尚有诗人踪迹可寻。如果我市其他古迹也有二位老人一样的有心人,将古今诗作加以搜集整理与传布,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