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在白云山园区的蟾溪河谷分布着规模巨大、分布集中、类型丰富、发育系统的河床侵蚀地貌,特别是形态各异的壶穴。其发布之广、规模之大、种类之全、形态之丰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蟾溪游龙洞、南溪九龙洞。

蟾溪游龙洞、南溪九龙洞皆由河谷两侧崩落的巨大晶洞碱长花岗岩岩块堆叠形成河谷崩塌堆积穿洞,是典型的河谷崩塌堆积地貌。洞中崩塌岩块大小堆叠、参差错落,洞底溪水潺潺、跌水频现、碧潭清幽、壶穴神奇,形成洞中有穴、洞洞有景的独特风景。

蟾溪游龙洞

位于蟾溪村南约2千米的蟾溪河谷中,洞长约100米,自下游往上游大致可分三个厅。

第一厅“水门厅”,洞厅高约5米,宽(直径)约4米,是个大型瓮状壶穴,底部为一深潭,潭中碧水盈盈、清澈见底。瓮状壶穴南壁为流水切割形成的保龄球状出水口,高于河床约1.5米,前缘为一深潭,潭中碧水绿波,分外清幽。

第二厅“穿洞厅”,长30米,宽5~8米,高5~8米,洞口由相邻壶穴穿壁形成,是个直径约2.5米的圆形穿洞构成天然圆形门厅,洞厅两侧分布垂直水流及河床漩涡流水侵蚀形成的圆弧形垂直凹槽及壶穴,北端有一落差约1.5米的跌水及跌水冲蚀形成的跌水潭。洞厅上部为崩塌巨石覆盖,光线从上覆巨石缝隙射入,洞内较明亮,洞底布满砾石。

第三厅“落花(滴水)厅”,与穿洞厅一墙之隔,高于“穿洞厅”约1.5米,二者有一高0.7米的穿洞相通,亦为一完整的口小肚大单体壶穴,高10米,宽8米,河床流入的水流或自崖顶向下跌落,喷珠溅玉,或沿崖壁缓缓流淌,形成涓涓细流。洞底因布满磨圆状鹅卵石而略显平坦,壶穴顶部南侧亦为崩塌巨石覆盖,巨石岩隙间有一通向洞外通道,可由此步出“游龙洞”。

南溪九龙洞

位于蟾溪上游,南溪水库南约2千米的河谷中,堆积洞长约100米,自下游往上游大致可分四个洞厅:“观潭厅”“窥天厅(窥仙厅)”“如意厅”“问天厅(朝天厅)”。

第一厅“观潭厅”,长15米,宽5~8米,高1.5~2米,顶部为巨大崩落岩块所覆盖,密不见天,洞厅较低矮,洞内光线较差,底部是绿水碧幽的深潭,局部发育流水侵蚀形成的圆形单体壶穴、复合壶穴及穿壁壶穴,直径约0.5~2米,壶穴内被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所充填。在入口约10米处有三个直径分别为0.5米、0.6米和0.9米的壶穴,因其底部侧壁被流水蚀穿,形成外分内连的连心壶穴。

第二厅“窥天厅”,为沿河道延伸的廊状堆积洞,长25米,宽5~10米,高8~10米,洞厅上面为崩塌巨石覆盖,巨石参差错落、犬齿交错,其中一巨大滚石有一直径约0.6米、深约0.8米的垂直流水侵蚀穿洞。洞侧壁(河道岸壁)发育垂直水流及河床漩涡流水侵蚀形成的圆弧形垂直凹槽及壶穴,高约5~8米,直径2.5~3米。其中一圆弧形瓮状壶穴高8米,底部直径3米,圆形穴口直透崖顶,一注亮光从穴口透入,观若洞火,邻河道的侧壁被流水侵蚀成高3米、宽2.7米的圆弧形洞门,圆形瓮底碧水幽幽,波光粼粼。

第三厅“如意厅”,为一完整的圆弧形单体壶穴构成,高16米,宽12.7米,洞底河道上布满大小不一的砾石而显崎岖不平,壶穴顶部东南侧亦为崩塌巨石覆盖。东南侧崖壁沿垂直节理及串珠状分布的石英晶洞经流水侵蚀,崖壁上形成一个向内凹入的流水侵蚀洞,洞深约0.8米,称“如意穴”。北端侧壁由流水垂直切割河道后形成一落差约3.5米的岩坎及跌水,跌水冲蚀形成直径约3米、深约2米的圆形跌水潭,跌水跃入潭中轰然作响。

第四厅“问天厅”,为一完整的圆弧形瓮状壶穴,高38米,宽23米。壶穴壁经流水侧蚀及后期垂直水流冲蚀,形成三级不同高度的弧形崖壁、次级壶穴及垂直流水冲蚀凹槽,第一级高10~15米,第二级高6~8米,第三级高5米。北端崖壁流水自崖顶顺崖流下,分成丝丝细流,形成独特的线瀑奇观。底部为光滑的基岩河床,其上分布8个流水侵蚀形成的单体或复合式壶穴,大者直径3米,小者0.5~0.8米。走入谷底,犹如置身硕大的石瓮,仰而观之,顿生坐井观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