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霍童镇 位于蕉城区西北部,地理独特,自然生态资源优越,山川秀美,水质优良,2007年被授予“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霍童境内的支提山森林公园。霍童溪乃福建省八大水系之一,是全省水质最好的河流,被福建省人大授予“最清优河流”奖。

霍童古文化遗址有芦坪岗遗址:发现石制品的地层与我省其它地区(漳州、泉州、三明)这种红土堆积层相似,它的时代应归晚更新世无疑。芦坪岗这批石制品出自这层红土下的角砾层,其年代应与这红土层年代相当或略早,推测至少1万年以上。闽东地区史前文化遗存以往知道最早的年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左右),芦坪岗旧石器的重大发现,把闽东地区的历史一下子推前到1万年以前,填补了本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它对丰富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史科,建立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将有重要科学价值;瓦窑岗遗址:位于霍童邑坂至赤溪公路西北侧,西南距邑坂村约1.2千米,是霍童溪与赤溪交汇处的一座独立小山丘,海拔约80米,山坡表层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红十所覆盖,地表上可采集到大量灰色印纹硬陶片和少量青釉原始瓷片,器形有罐、豆等,还有砂岩砺石、凹石各1件,打制石器2件。这处是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在晚更新世红土层内有旧石器时代遗存;狮子岩遗址:狮子岩遗址位于宁德市霍童溪南岸石桥村西约500米,为一独立小丘,形似卧狮而得名,海拔160米,文化堆积层发现于东坡岩棚下(海拔80~90米),深约1米,在其内坡,石桥至坑头公咱旁断面上发现距地面1.5米下有厚约40厘米的文化层。采集到的标本有:河床砾石制品、磨光平砂灰陶片、夹砂灰色或黑色陶片等,器形有宽沿釜、罐等。这种位于河边,相对高度50米左右的洞穴或岩棚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这处遗址其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距今约4000年前后。

霍童具有保存良好的以古街为中心的集镇典型格局及明清建筑,以整体的环境风貌体现着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与人文等价值,反映着古镇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且,霍童保留了较多的规模宏伟,布局考究、建筑大气的明清古民居,这是霍童一笔丰厚的财产。此外,霍童还是著名的“仙窑佛巢”、“仙窑”是指有道教“华夏第一洞天”之称的霍童山,而“佛巢”是指佛教号称“天下第一山”的支提山。这二山都位于霍童境内,对霍童的人文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霍童是道教和佛教在东南的中心和圣地,有重要的佛、道宗教遗迹与遗址;还有著名的黄鞠古代水利奇观遗址与“洞天福地”、“海上仙都”的自然景观。霍童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与街巷空间,加上特殊的民风民俗以及农耕意识等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使之成为集居住、旅游、休闲为一体,有浓郁乡野文化的历史文化名镇。

200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1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双溪镇 位于屏南县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中段,西距城关18公里。双溪历史上自屏南立县始,至1950年以前,一直都是屏南县县治所在地。全镇占地面积183.4平方公里,人口16610人。双溪境内峰峦林立,山岳绵亘,冬季不严寒,春秋凉爽,夏季温湿而不酷热,气候十分宜人。

双溪山环水抱,北依屏山,前屹高峰,正所谓玉柱峙于前,三台拥于后,金钟、玉印、狮、象诸山环抱于左右,重重包裹,气象峥嵘。双溪之东流自水竹洋,西流自天台山发源,二水至双溪西南隅水尾会合。立县之初,邑人有感于双溪之美,概为屏南八景,即:三台拥翠;两涧迥澜;文峰挺秀;杰阁凌云;印山积雪;钟岭残霞;南桥春霁;北寺钟声。

双溪镇区人口近万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分新旧城区二个部分。新城区位于镇区西部与东部,环绕旧城区而建;旧城区之内,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尚存有旧县衙、文庙、城隍庙、古庙宇、古宗祠,以及几十家百年老字号店铺等,街巷狭小,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原貌基本尚存。

双溪,因有东西两溪环绕镇区而得名,据《陆氏族谱》记载,自五代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陆氏宗先肇基至今,已历1094年。千余年的文化沉积,为双溪镇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纯朴的民情民俗民风。清雍正十三年(1735)屏南建县,县治设于双溪,在这之后的200余年,双溪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同时也成为闽东北官道枢纽中心之一。屏南自建县至民国时期,县治均设于双溪。解放后,双溪由于县城搬迁,之后一直做为镇级治所至今。商贾云集,货栈林立,旅客蜂拥,市镇繁华,成为南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集合交汇点。

双溪古镇与著名国家级地质公园、名胜风景区白水洋、鸳鸯溪景区毗邻,并于2006年12月荣膺“福建十大最美乡村”及“闽东北亲水游全国十大假期旅游最佳线路之一”殊荣。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作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予以公布。

漈头村 位于屏南县中部,地处屏南县城以东屏宁二级公路6公里处,溪流蜿蜒出村东,流至初坑,溪岸曲折,潭漈层叠,溪水碧绿清澄,河谷树茂潭荫。村周重峦环抱,中为平地,有“高山小平原”之称,气候秋凉夏爽,年平均气温15℃,全年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858.5毫米,冬不严寒,夏季温湿而不酷热,气候宜人。

漈头有“千年古村”之称,从族谱考证,肇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地理位置特殊,是旧县治双溪通往省城必经之道,商贸经济发达,文人商贾聚集。千余年的文化沉积,为漈头村留下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屏南古代“四大书乡”之首。

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812户4176人,海外侨胞与迁居外地的千余人。漈头村分新村区和旧村区两部分,新村区位于东北部,沿屏宁二级公路而建,旧村区沿鲤鱼溪而建,区内,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尚存有古民宅群、古庙宇、古宗祠、古道、古桥、古井、古树,以及十几家百年老字号店铺等,街巷狭小,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原貌基本尚存。辉煌的历史,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古村漈头的历史缩影。有八景合咏诗:蒲山凤起振威仪,漈水潜龙事亦奇。地耸金台千古秀,春深玉树万年枝。南洋月色犹今夜,北寺钟声异昔时。日霁丹源红欲艳,风薰哄岭解襟披。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坦洋村 位于福安市社口坦洋村。坦洋村位于福安市西北部,白云山东麓,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村民世代以茶叶为生计,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和深厚“坦洋工夫”茶文化底蕴的村庄。村内历史传统建筑主要有坦洋现存的历史建筑,以民居、宗祠、寺庙、廊桥与炮楼为主。保存最多的是民居建筑,主要为六扇屋、八扇屋等建筑艺术十分具有特色。出檐较深外,楼房分层处都设有腰檐,坦洋现存民居基本上都是清朝中后期的建筑,最能体现坦洋当地的建筑特点。

以坦洋菜茶为原料,自制红茶成功,标以“坦洋工夫”运销国外,倍受西方市场的青睐,这掀开了坦洋茶叶历史的新篇章,也树立了“坦洋工夫”茶史的丰碑。坦洋古民居的古民居的屋顶大多数用悬山式屋顶,除了从民居山墙而看,层层叠叠,空间层次感比较丰富,极富山地民居的典型特色。坦洋民居还在悬山的正脊下悬挂悬鱼,其比例细长,轮廓挺直,形象简洁,细部精致,造型美观。古民居外部形象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其门楼。门楼相当气派,大门两边出墀头拱卫,墀头往往将灰塑与彩画、书法相结合,精致细腻;而大门门楣上既有灰塑、彩绘,又有匾额、对联字句,气派中透着优雅,精美中展现浓郁的书卷气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在雕饰方面,坦洋古民居装饰较少使用砖雕与石雕,而以木雕、彩画见长,极富地方特色。木雕主要用在大厅梁枋间的补间雕花、窗户、雀替、神龛以及神主牌位等部位;手法以镂雕为主,雕工精细,图案立体生动,栩栩如生;木雕题材丰富多样,不同部位反映的主题各有不同。坦洋木雕最主要体现在窗扇部位,门窗雕花主要用的是传统的题材,如渔樵耕读、四季平安、福禄寿喜、棋琴书画、八仙以及历史典故等;许多窗扇中的涤环板部位与横窗部位木雕工艺尤其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如文王礼贤下士、喜上眉梢、平升三级、刮骨疗毒等题材的雕刻活灵活现,而用龙和凤组成福、禄等字的构思更为巧妙、含蓄,让人回味无穷,显示出主人不俗的艺术修养。坦洋民居灰塑主要用在门楼与封火墙的墀头以及门楣、照壁等部位,做法考究,极富地方特色。灰塑以浅浮雕见长,少数圆雕,多数使用彩绘,所以民居外立面气派精美,极富艺术表现力。灰塑题材以动、植物与诗词书画为主,构图巧妙,栩栩如生,技艺精湛。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楼下村 位于福安市东南部33公里处虎头山下和素有“闽东延安”之誉的柏柱洋西南麓。土地革命时期是闽东红色革命根据地;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是闻名全国的贫农社与中农社的诞生地。毛主席还专门为该村“贫农社与中农社的教训”的报道写了400多字的按语,贫农社、中农社因此名遐全国。

这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名胜蝉联,融合着我市古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古朴雄奇而富有清代江南民居风格的数十座古民居建筑群,突显清代江南民居的建筑风貌,散发出浓郁的古典气息与农家特色。尤其是该村附近的千年古刹狮峰寺,始建唐代,修建于明万历年间,保持着唐宋建筑风格与规制,该寺还是闽东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红带会”成立与总部旧址,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最高级别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专家学者对这里的古民居非常赞赏,来这里观光游客一年不下数百人次,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对该村古民居赞叹不已,并在此村蹲住一个月,写下了《楼下村》一书;台湾东南大学教授慕名带着几十位研究生来此调研,对此古民居建筑赞不绝口,甚是推崇。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半月里村 为霞浦县溪南镇辖下的一个畲族聚居村,全村由白露坑、半月里、半胶岭、岔头、东瓜坪等五个自然村组成,其行政村为白露坑村,共有人口1420人、其中畲族人口占97%。境内山青水秀、林木蓊郁,钟灵毓秀。辉煌的畲族文化,是闽东境内唯一与畲族历史地位相匹配的文化遗存,也是闽东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白露坑民风古朴,几百年来畲族习俗保存完好,极具特色的“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隆重热烈又富有民族韵味。白露坑是我国“畲族歌王”钟学吉的故里,民歌氛围浓烈。钟学吉(1856-1924)是畲族文化名人,牵头筹建了“福宁三民会馆”,把大量民间传说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畲族民歌,在畲族同胞中广为流传,为民族文化的建设和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代表作《高辛氏》、《末朝江》、《五百杂歌情歌》等,在闽浙一带的畲民中广为传唱。该村还遗存清代古民居和相配套的大量珍贵文物。村中的三座清代宅第、雷氏宗祠、龙溪宫等古民居气势非凡。民居中的匾额楹联还深深地刻进了畲族文化的内涵。经文化文物部门考察、整理,发现了尘封已久的清秀才帽、庠生范文刻本以及碗、碟、坛、罐等当年生活器具两百多件。

霞浦县在创建、申报白露坑村历史文化名村的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进一步规划,将该村的历史风貌、环境进行整治和保护,计划将白露坑建成“畲族歌寮”、展示畲族生活、畲族民俗的畲族风情村,切实搞好畲族历史文化名村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工作。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西昆村 位于福鼎市管阳镇西北,距福鼎市31公里,管阳镇7公里处。是孔子后裔在江南最大的聚居地。全村有17个自然村,其中有三个畲族村,总人口3000多人,常住2000多人。其中孔子后裔860多人,畲族近300人,还有少数郭姓回族。

西昆在隋唐时已经有人居住。在宋、元、明、清各时期均是福州、福安、霞浦(主要指今柘荣一带)等地人民与中原往来的交通要道。孔子第六十二世孙孔闻毅等于清同治年间分三批迁入西昆。孔子后裔们入住西昆后发展迅速。立即成为当地望族,并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前留下孔兴圭墓、祖墓、孔兰轩墓、后垅孔衍闻墓等古墓葬及孔氏家庙、总厅、上新厝、下新厝、建平村、西昆麟阁等著名古建筑。古建筑总占地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民居采用四个院式建造、布局完整,雕刻精美。古建筑保存完整,所有建筑及牌匾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孔子思想,增加了其文化内涵,同时孔子的后裔们带来了大量特有文化,至今仍保留有较为完善的与孔子相关的文化与民俗。在福建所有名村中具有特别性。如每年的祭孔典礼仪式、为去世的族人在孔氏家庙举行圣人殡仪式、办书灯田读圣贤书与及接北斗仪式等。村内各畲族村也有其自己的民俗文化。如祭祖和每年的三月三歌会。

主要文物保护单位有:孔氏家庙,建于清顺治甲午年(1653)坐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占地面积877平方米,建筑面积706平方米,由大门、戏台、祠厅组成,祠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雕刻精美。1989年1月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作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予以公布。

浦源村 位于周宁县浦源镇,地处福建省东北山区,距县城5公里,盛夏日平均气温24℃,享有“天然空调城”之美誉。浦源村三向有山又有鲤鱼溪穿村而过,故取名峬源,文革期间县地名办改名浦源。

该镇林地约占全镇面积的72.96%,盛产“官司”云雾茶,毗邻周宁县的圣银楼山,302省道横贯浦源镇,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要道。全镇以浦源村为中心,辖17个行政村,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系汉族。

神鲤戏谐、人鱼同乐的中华奇观鲤鱼溪,源于紫云山麓,由几十条山涧清泉汇聚而成,贯穿浦源镇主村浦源村。村溪段有上万尾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大者三四十斤,群鱼见人影而动,闻人声而聚,人鱼同乐,奇妙无比,令人流连忘返,因而得名“鲤鱼溪”。

鲤鱼溪村 溪段全长600多米,最宽约10余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入村段成自然走势;溪流中段为村基,以溪为轴心,环溪而建民房,形成太极走势“S”型;该溪段最宽处是上下太极眼,约6米宽,最狭窄处仅有3米,人鱼同乐就集中此段。下游平原良田千亩,结合灌溉,设坝拦水造田,并打造成“九曲”,还为防止洪水冲走溪鱼之用。鲤鱼溪村溪段有石板桥一处,古大木板桥七处搭连两岸,两岸元明清古宅林立,比较完整的有230多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增建石拱桥一处,水泥板桥两处。按易经八卦逐处布局,给各处房宅定向,鲤鱼溪东岸半月沉江山下建房取向坐震向兑;西岸石牛西卧处建房取坐兑向震;南向太极眼上的油家岭、官山沿山一带建屋则坐南向北。北向开阔地建神宫庙宇,依次建有船形郑氏宗祠、观音桥阁、鱼冢、林公忠平王宫,靠后有观音阁和文昌阁,取向多为“坐空朝满”。四方八向均朝太极,以中心标准房屋为卦坎,以弄巷为经纬逐渐外延建房。若得从空中俯瞰浦源旧村全貌,一个旧式风水罗盘形局会惟俏惟妙地呈现在你的眼帘。浦源鲤鱼溪两岸方圆36万平方米古村落历史渊源,浦源鲤鱼溪有800年的历史。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河南开封郑氏始祖朝奉大夫因避战乱,辗转迁移举家迁至今浦源。因要饮用溪水遂放养鲤鱼去污澄清。至八世,郑氏家族兴望,族长晋十公为感激鲤鱼功劳,率村人拓宽山溪,沿溪建房,修建“T”形下水道,以便鲤鱼在发大水时躲藏,并借助神话故事,神化“鲤鱼”,讹称鲤鱼是“三仙姑”化身,并有林公庇佑,偷捕者会降灾得疾。之后,他召集村人订立乡规民约,禁止垂约捕捞,违者严加惩处,他巧施“苦肉计”让其孙偷捕鲤鱼,当场抓住。在宗祠里,吊打其孙,并“罚宴”村人一日,“罚戏”三场,在开宴前,他让村人立下毒誓:人在鱼在,只要有浦源村人,就有鲤鱼溪鲤鱼。鲤鱼自然死亡后,安葬于“鱼冢”,划领地给鲤鱼,名“鱼陵”。后来,历代村人均遵循古训,将鲤鱼当成村中一员关爱倍至,爱鱼护鱼蔚然成风,虽历经灾荒战乱,溪中鲤鱼在村民的自发保护,繁衍至今,堪称奇迹。如今,浦源鲤鱼溪被央视推崇为“中华奇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也是中华鲤鱼文化在江南最完美的延续。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作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