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平讲戏”源于明末清初的“驮故事”,因表演时小演员化装成戏中角色,由大人驮在肩上,敲锣打鼓边走边演,故又称“肩头棚”,它是闽剧的前身之一,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屏南、古田、宁德、福安、柘荣等地。这种民间小戏比较简单原始,后来在唱腔上吸收民歌俚曲及评话调,进而逐步增加乐器伴奏。清中叶,四平戏、徽调、乱弹、啰啰腔等外地声腔的江湖班长年流动于闽东广大农村,因艺人操的是外省声腔,俗称“官腔”,难为当地群众接受,他们便大量招收当地弟子学戏,在语言上间用乡音。当地小戏班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争相聘请江湖艺人教戏,吸收江湖老戏剧目和江湖曲调。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江湖班多为本地演员,舞台语言也渐趋地方化,出现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剧种,道白“平白如讲”,故称“平讲戏”。

清末至民国初,闽东各地兴起的农闲戏班已不少。在屏南仅有十来户人家的东山岗、半山、新竹洋等小山村也办起平讲班。有支民歌唱道:“东山岗,平讲班,搭台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唱过六月六,还有八月三。”平讲戏的传统剧目有“三十六本头”,俗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是从“江湖十八本”发展起来的。常演剧目有《双封侯》、《双钉判》、《赠宝塔》、《赠金钗》、《三官堂》、《何文秀》和《烂柯山》等。平讲戏角色分为小生、小旦、老生、大花、二花等行当,着重于小生、小旦和老生,故有“三小戏”之称。平讲戏在音乐上至令仍保持着弋阳腔,一人干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俗称“掏领”或“掏声”。唱腔以江湖调为主,后期还吸收梆子曲调。主要乐器有管弦、笛子、京胡、鱼鼓、手鼓、手锣等。30年代,平讲戏因闽剧的冲击逐渐衰微。抗日战争爆发后,农村凋敝,民不聊生,加上新兴剧种的流入,平讲戏日趋没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仅存福安、霞浦、宁德和屏南4个农村业余平讲戏班。为挖掘、抢救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1956年至1964年,福安地区(现为宁德市)多次举办农村文艺会演,霞浦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赠宝镜》,福安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姐妹看花灯》,宁德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草鞋公赶子》等剧目。

1960年3月,福安县成立平讲戏剧团,老艺人与青年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挖掘、记录传统剧目23本、曲调23支,整理演出《采桑》、《赠银》、《断桥》等折子戏,于1960年5月参加福建省青年戏曲演员会演。1961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解散。1976年以后,福安县康厝公社(乡)凤阳大队(村)、社口公社(乡)牛山湾大队(村)、穆阳公社(乡)外阳大队(村)恢复成立业余平讲戏班,其中牛山湾有38个演员,1979年至1981年上半年,演出216场。此外,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农民职业平讲戏班也经常活动。1990年,闽东作者陈发松创作现代戏《原来是你》。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宁德平讲戏也列入了申报“非遗”工作项目中。2002年10月9日,屏南县成功举办“两戏三团”汇报演出,其中就有安溪杖头平讲木偶剧团,演出了平讲木偶戏《江姑伏虎记》。同年10月,屏南县正式成立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全面开展屏南地方戏曲研究与保护工作,平讲戏也列入其中。

2007年8月,屏南平讲戏和屏南杖头木偶戏、屏南乱弹戏一起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屏南平讲戏剧团还赴马来西亚砂捞越诗巫市、美里市访问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被当地媒体誉为“中马文化交流亲善使者”。在演出的主要剧目中,也有平讲戏《马匹卜换妻》。2008年6月,屏南平讲戏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