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章 戏剧

概述

1993-2008年,我市的戏剧事业仍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戏剧整体步入低谷,我市的戏剧活动也渐呈式微。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我市戏剧工作有所加强,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各县(市、区)专业剧团的发展及演出态势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市戏剧演出市场呈现萎缩状态。场次减少,戏资偏低,演出成本不断增加,而同一时期的福州地区(包括福州郊区、闽侯、连江、长乐、福清等地)演出市场却十分繁荣,因此我市绝大多数专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都到该地区演出,每团每年演出300场以上。至2007年,每场戏资平均约5000元。近一两年来,我市戏剧演出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开始复苏,戏资渐与福州地区接近,但场次仍然偏少,大部份剧团依然在外地演出。

二、专业剧团维持原状,民间职业剧团快速发展。体制改革步履蹒跚,经费缺乏、人员流失、演出质量下降,甚至不能正常演出,导致我市专业剧团整体处于困境之中,除个别剧团仍保持旺盛的活力外,多数专业剧团在逐渐衰落,但剧团数量仍然保持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共有9个。这一时期,民间职业剧团得到快速发展。 三、剧目创作呈现出下滑之势,但仍保持在全省中上水平,不乏有优秀剧目出现。1993年,福鼎市越剧团创排的越剧儿童剧《孩子剧团》获全国儿童剧评奖一等奖,赴京参加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获得好评,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现改称“入围奖”)。该剧后在闽东、浙南演出300余场,成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戏剧。同年,由古田县闽剧团创排的古装闽剧《红罗衫》,获福建省第19届戏剧汇演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多个奖项,至今已演出一百多场,仍久演不衰。此外,现代戏的创作仍是我市的优势,除上述《孩子剧团》外,还有《烛光》、《英雄与逃犯》、《桃花吟》、《三倒丫轶事》等一批优秀剧作。

四、继续注重主创人员的培养。先后选送金爱珠到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叶东波到上海戏剧学院(灯光专业)、赖玲珠、雷志华到中国戏曲学院戏剧编剧研修班、吴丹萍、潘觉民到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深造。赖玲珠在2001年10月还被福建省文化厅定为我省剧本创作“一帮一”工程首名培养对象,由著名剧作家郑怀兴先生以师带徒方式,进行为期两年的创作辅导,使之很快成熟起来,在短期内就创作出了现代戏《桃花吟》、《倒丫轶事》等优秀作品。

五、我市地方剧种的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各地都加大了地方剧种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以来,我市三大地方剧种即四平戏、北路戏、平讲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杖头木偶戏等正在申报中。

第一节 剧种与剧团

我市剧种比较丰富,有闽剧、越剧、北路戏、四平戏、杖头木偶戏、平讲戏等,北路戏、四平戏、平讲戏还是全国独有的地方戏剧种,但是这几个“人无我有”的稀有剧种和剧团的处境都处于濒危状态。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措施,这些稀有的地方戏剧种才得以抢救和保护。如北路戏剧团,自1981年第14届全省戏剧会演以《岳云出征》参加会演、1986年创排了《流亡剧团的孩子们》之后,1993年以来,除了个别演员参加市级会演和省级中青年演员比赛活动之外,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全省戏剧会演。2006年,该团借用山东艺术学院17个学生,创排了《网瘾少年》,才使阔别全省戏剧会演舞台二十多年的北路戏重新与观众见面。四平戏、平讲戏则一直是以民间职业剧团演出的形式得以保存。因此,自1983年福建省第15届戏剧会演以来,宁德市的参赛剧目一直以闽剧和越剧这两个剧种参加,稀有剧种的特色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发挥。

这一时期,我市的专业剧团仍保持一县一团的态势,全市共9个专业戏剧团体,2个歌舞团体,整体处于困境之中。全市1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没有专业导演,也没有专业编剧,福建省文化厅原来规定的“工资劳保两个80%”,各县市财政一直无法全部兑现。同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了减轻负担,制定的“只出不进”的政策造成全市绝大部份剧团人员流失严重,剧团生存困难、发展艰辛、人员减少、设备破损、人才奇缺、经费严重不足。全市专业剧团演职人员总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六百余人锐减到现在的不足两百人。主创人员的流失更加严重;各团原有专业编剧共11人,现无专职编剧;作曲只剩2人,舞美专业人员一个都没有。优秀演员,特别是中青年优秀演员更是奇缺。剧团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方案迟迟无法出台,改革仅限于在内部管理体制上作些调整,如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档案工资加绩效工资等,做为人才激励机制。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文化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剧团处境也有所好转,一些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对戏剧工作和对剧团的关注与支持也有所增加,如福鼎市财政拨给福鼎市越剧团的补贴就有较大增加,基本达到规定标准;寿宁县制定了保护、振兴北路戏的方案,正在逐步执行;福安市人民政府也做出了恢复福安市闽剧团正常演出的决定。

这一时期,民间职业剧团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80多个,霞浦县最多时达40多个。这些民间职业剧团活跃在大小山村,弥补了专业剧团演出减少的不足,但演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设备简陋、演出质量较低。近年来,随着演出市场的发展,这些团体也开始努力改善设施,提高演出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全市专业剧团,从各县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可分三种类型:一是保持原有管理体制不变的有4个,分别是古田县闽剧团、福鼎市越剧团、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柘荣县越剧团,其中古田县闽剧团和福鼎市越剧团发展较好,人员流失不大,设备维护较好,演出质量较高,既能正常进行市场演出,也能进行剧目创排,参加各级各类戏剧汇演,完成当地政府交办的演出任务。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与柘荣县越剧团,则因人员太少而无法进行正常演出,只能排些小戏小品参加戏剧会演及完成当地政府需要的演出。二是个人承包的有4个团,分别是福安市闽剧团、霞浦县闽剧团、蕉城区闽剧团、周宁县闽剧团,此类剧团基本上实行的是班主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全走市场演出道路。原有演职员大部流失,财产损失很大,演出水平下降,无法进行精品创作。其中办得较好的是霞浦县闽剧团,曾经十分红火,后因承包者发生车祸,而逐渐衰落。三是名存实亡的,即屏南县闽剧团,全团在编在岗的只剩1人。

一、四平戏(屏南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 “四平戏”俗称“庶民戏”,于明朝嘉靖年间发源于安徽徽州,是一古老剧种,有“古代戏剧活化石”、“明代四平腔遗响”之誉。明末从江西传入屏南龙潭村,至今已有300多年。

屏南龙潭村的四平戏,有“四平班,祖公戏”之说。所谓“祖公戏”,即是称其四平戏是祖上定下来要演的祭祖宗的戏,这种风俗在陈姓家族内代代相传已成不成文的族规。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强,屏南四平戏、平讲戏等稀有剧种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被当地党委政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取得显著成效。

1999年7月,屏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韦铧带领宣传、文化部门的干部前往熙岭乡龙潭村,召开抢救四平戏工作座谈会,并组织人员整理四平戏传统剧目。2001年4月,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卓家瑞、文艺处处长陈朱一行莅临屏南调研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指导屏南开展地方戏曲研究与挖掘工作。8月,屏南县委宣传部下文成立屏南县抢救四平戏领导小组,聘请陈朱处长等三人为顾问,韦铧任组长,甘代寿、周修吾任副组长,叶振发等五人为成员,陆则起为办公室主任。2002年,完成屏南龙潭四平戏剧团、屏南熙岭杖头木偶剧团、屏南安溪杖头木偶剧团建设工作。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为以上剧团购置服装、道具、音响、灯光、乐器等设备。同年7月成功举办为期1个月的四平戏培训班,培训学员28人。2002年10月9日屏南成功举办“两戏三团”汇报演出,包括龙潭四平戏剧团、熙岭木偶剧团、安溪平讲木偶剧团。演出的剧目有四平折子戏《调五方》、《挨磨》、《井边会》,安溪杖头平讲木偶戏《江姑伏虎记》,熙岭闽剧木偶戏《白蛇传》选段等。10月屏南县正式成立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全面开展屏南地方戏曲研究与保护工作。

2003至2004年,经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全体研究人员三年多的努力,完成全县149行政村7个社区85个自然村地方戏曲普查调研工作,共完成普查表600多份,完成调查报告50多篇40多万字,基本摸清了屏南县地方戏种类和戏剧活动分布情况以及戏曲班社及艺人情况,编辑完成了《屏南地方戏研究丛书》9册,共计200多万字,同时拍摄资料、照片3000多张,声像资料80多小时。2005年开展四平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组建屏南平讲戏剧团与屏南寿山乱弹戏剧团。2006年6月,屏南四平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月16日至18日,成功举办了“中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省、市、县各级领导以及日本、台湾和省内外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70多万字,出版了《中国四平腔学术论文集》。与会期间,代表们观摩了四平戏、平讲戏、杖头木偶戏、乱弹戏、四平提线木偶戏等专场汇报演出,省内外20多家新闻媒体到会采访。

2007年,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应邀赴省城参加“海峡西岸文化论坛”汇报演出。6月,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举办的“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中央电视台做了专题采访。屏南县委宣传部、屏南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荣获全国“文化遗产日奖”。

二、北路戏(寿宁县北路戏剧团) “北路戏”俗称“乱弹”,由于主要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流行于寿宁、古田、屏南、福安、蕉城、周宁等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寿宁县廷家洋村创办北路戏班,并经常到外地演出,在闽东名噪一时。

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成立于1960年10月,是全国唯一的北路戏专业剧团,因此号称“天下第一团”。北路戏是我市重点保护的地方剧种之一,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也是我市大力扶植的剧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创排《张高谦》、《赤道战鼓》等剧目,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影响了一代人。改革开放以后,该团和全国许多地方戏剧团一样,受到经济大潮冲击,陷入困顿之中,濒临危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人才流失严重,全团仅剩二十多人,在岗不足十人,剧团陷入半停顿状态,无法进行正常演出,但剧团并未解散,也未由个人承包,而是在困境中坚持。1993年,该团一部份演员与福州民间职业剧团联合演出闽剧。1996年,恢复北路戏,开始在闽东一带进行小规模的巡回演出,并创排一些小戏小品参加省市戏剧会演,同时也为当地政府开展的社会文化活动服务。鉴于北路戏是稀有剧种,该团又是仅存的专业剧团,因此随着抢救北路戏呼声日紧,相关部门和人士一直在为抢救北路戏、重振北路剧团雄风而努力。2002年,该团举债复排《齐王哭将》;2003年与凤阳民间北路戏剧团联合,在闽东一带巡回演出;2005年10月,北路戏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成功,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北路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该团“借鸡生蛋”,借用山东艺术学院17个学生,创排了现代戏《网瘾少年》,参加福建省23届戏剧会演,受到重视;2007年元月,《网瘾少年》参加福建省新剧团展演,这是北路戏剧团自1981年参加福建省第14届戏剧会演后,时隔26年,重新登上全省戏剧会演舞台,副省长汪毅夫等省领导观看了演出,并给予表扬。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机制,引起了地方政府对北路戏剧种和北路戏剧团的关注。2006年,北路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也成为继承保护单位。随后,寿宁县政府即制定了整合方案,决定恢复剧团原有编制,增加财政投入,逐步达到“两个百分之八十”规定的标准,招收、培养学员,尽快恢复正常演出。2008年1月,刘经仓、缪清奇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这一时期,担任该团领导班子成员的有:团长叶东波、叶树良、缪清奇;副团长叶永忠。

三、平讲戏 “平讲戏”源于明末清初的“驮故事”,因表演时小演员化装成戏中角色,由大人驮在肩上,敲锣打鼓边走边演,故又称“肩头棚”,它是闽剧的前身之一,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屏南、古田、宁德、福安、柘荣等地。这种民间小戏比较简单原始,后来在唱腔上吸收民歌俚曲及评话调,进而逐步增加乐器伴奏。清中叶,四平戏、徽调、乱弹、啰啰腔等外地声腔的江湖班长年流动于闽东广大农村,因艺人操的是外省声腔,俗称“官腔”,难为当地群众接受,他们便大量招收当地弟子学戏,在语言上间用乡音。当地小戏班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争相聘请江湖艺人教戏,吸收江湖老戏剧目和江湖曲调。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江湖班多为本地演员,舞台语言也渐趋地方化,出现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剧种,道白“平白如讲”,故称“平讲戏”。

清末至民国初,闽东各地兴起的农闲戏班已不少。在屏南仅有十来户人家的东山岗、半山、新竹洋等小山村也办起平讲班。有支民歌唱道:“东山岗,平讲班,搭台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唱过六月六,还有八月三。”平讲戏的传统剧目有“三十六本头”,俗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是从“江湖十八本”发展起来的。常演剧目有《双封侯》、《双钉判》、《赠宝塔》、《赠金钗》、《三官堂》、《何文秀》和《烂柯山》等。平讲戏角色分为小生、小旦、老生、大花、二花等行当,着重于小生、小旦和老生,故有“三小戏”之称。平讲戏在音乐上至令仍保持着弋阳腔,一人干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俗称“掏领”或“掏声”。唱腔以江湖调为主,后期还吸收梆子曲调。主要乐器有管弦、笛子、京胡、鱼鼓、手鼓、手锣等。30年代,平讲戏因闽剧的冲击逐渐衰微。抗日战争爆发后,农村凋敝,民不聊生,加上新兴剧种的流入,平讲戏日趋没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仅存福安、霞浦、宁德和屏南4个农村业余平讲戏班。为挖掘、抢救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1956年至1964年,福安地区(现为宁德市)多次举办农村文艺会演,霞浦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赠宝镜》,福安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姐妹看花灯》,宁德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草鞋公赶子》等剧目。

1960年3月,福安县成立平讲戏剧团,老艺人与青年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挖掘、记录传统剧目23本、曲调23支,整理演出《采桑》、《赠银》、《断桥》等折子戏,于1960年5月参加福建省青年戏曲演员会演。1961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解散。1976年以后,福安县康厝公社(乡)凤阳大队(村)、社口公社(乡)牛山湾大队(村)、穆阳公社(乡)外阳大队(村)恢复成立业余平讲戏班,其中牛山湾有38个演员,1979年至1981年上半年,演出216场。此外,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农民职业平讲戏班也经常活动。1990年,闽东作者陈发松创作现代戏《原来是你》。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宁德平讲戏也列入了申报“非遗”工作项目中。2002年10月9日,屏南县成功举办“两戏三团”汇报演出,其中就有安溪杖头平讲木偶剧团,演出了平讲木偶戏《江姑伏虎记》。同年10月,屏南县正式成立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全面开展屏南地方戏曲研究与保护工作,平讲戏也列入其中。

2007年8月,屏南平讲戏和屏南杖头木偶戏、屏南乱弹戏一起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屏南平讲戏剧团还赴马来西亚砂捞越诗巫市、美里市访问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被当地媒体誉为“中马文化交流亲善使者”。在演出的主要剧目中,也有平讲戏《马匹卜换妻》。2008年6月,屏南平讲戏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闽剧(古田县闽剧团) 闽剧是福建地方戏中的大剧种,也是宁德市的大剧种,解放后,闽东九个县市区中,专业闽剧团共有6个,分别是蕉城区闽剧团、古田县闽剧团、福安市闽剧团、霞浦县闽剧团、周宁县闽剧团、屏南县闽剧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除了古田闽剧团,其他县市的闽剧团基本实行班主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走市场演出道路。福安、蕉城、霞浦、周宁等地的闽剧团已被个人承包,自负盈亏,原有演职员大部份流失,财产损失很大,演出水平下降,无法进行精品创作。其中办得较好的是霞浦县闽剧团,曾经十分红火,但1996年发生车祸后逐渐衰弱。屏南闽剧团已名存实亡,全团目前在编在岗人员仅剩1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各地政府对文化工作有所加强,但艺术团体的改革工作依然步履艰难,剧团的工作仍有积重难返之势,有些剧团正在努力加强建设,争取恢复演出,如福安市闽剧团,但全市闽剧团目前只有古田闽剧团充满生机,独树一帜。

古田县闽剧团是一个优秀的专业剧团,在众多剧团身陷困境难以为继时,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该团领导班子得力,管理有序,演员阵容整齐,拥有林丽华、陈子荣、江建基、曾美仙、刘智南、李青等为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还有优秀导演林汉湘、余根良。该团设备良好,各演出部门人员基本完整,讲究演出质量,追求艺术上的完美,演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剧目,如《红罗衫》、《楚宫恨》、《狸猫换太子》、《飞剑传书》、《李代桃僵》等,都是久演不衰、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该团无论是演唱水平还是受欢迎程度,不仅位居我市各剧团之首,而且饮誉福州地区,市场供不应求,当年演出场次总被抢定一空,预先定购的演出场次要排在三年之后。有些村民为了定到演出场次,甚至半路拦抢“戏箱”,剧团演出盛况可谓红火。

该团十分重视精品创作,在长期积累许多优秀剧目的基础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继续保持着这种优势。1993-2007年,先后创作了《红罗衫》、《英雄与逃犯》、《陈靖姑》,分别参加福建省第十九、二十一、二十三届戏剧会演,分别获得多种奖项,其中尤以《红罗衫》获奖最高。

该团十分关注人才培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于1995年招收了13名学生,送到福建省艺校就读。毕业后,其中的姣姣者就成为剧团的台柱,缓解了人才青黄不接问题。该团还善于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团风好、管理严、艺德高、作风正,成绩斐然。1992年,曾应邀参加文化部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艺术表演团体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全国唯一的县级剧团代表。

该团保持原有管理体制不变,但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档案工资加绩效工资的分配机制,拉开距离,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年,古田县人民政府对该团的财政补贴有所增加,该团每年的演出场次均在300场左右,戏资也较其它团高,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演职员的收入也逐年提高。

该团这一时期的领导班子:团长余根良、江建基;副团长刘智南、余根衡、陈松太、陈兰方;党支部书记林汉湘、林丽华、余根良、陈子荣。

五、越剧(福鼎市越剧团、柘荣县越剧团) 越剧是浙江大剧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形成于浙江嵊县,时称“的笃班”或“小歌班”。20世纪20年代开始传入闽北,当地观众称它为“嵊戏”。抗日战争时期,越剧在闽北广为流行,从50年代到60年代,福建全省有20多个越剧团,遍布于闽北、闽西乃至闽南地区,一时成为仅次于闽剧的福建第二大剧种。福鼎市越剧团和柘荣县越剧团,就是成立于这个时期。这两个越剧团也是我省仅存的两个县(市)级越剧专业艺术团体。福鼎市越剧团有过光荣的历史,涌现过一批优秀的越剧艺术表演人才,在历届会演中,一直扮演着挑大梁的角色。柘荣越剧团,尽管阵容很小,但也不甘示弱,长期以来,一直以创排小品小戏维持剧团的生机和活力。2002年该团创排的越剧小戏《荷花嫂》,荣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

(一)福鼎市越剧团:福鼎越剧团的前身是信陵越剧团,1952年5月为支援福建前线而组建更名为福鼎越剧团。十年浩劫,剧团被迫解散,1977年2月重新组建。福鼎市越剧团是我省原有的22个越剧团中,目前尚能进行正常演出的少有剧团之一。该团虽也面临人才匮乏问题,但仍保有基本阵容,尚能进行业务演出与精品创作。该团演出区域主要在福鼎与浙南地区,深受当地观众欢迎,年演出百场左右。1993年创排的越剧儿童剧《孩子剧团》,获全国儿童剧评奖一等奖,随后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老同志邓力群、曾志、项南、林一心、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生前的秘书等到现场观看,并亲切接见、题词、签名,《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戏剧报》、《戏剧电影报》、《剧本》月刊、《北京晚报》、《福建日报》和文艺界领导、专家一起座谈,一致肯定该剧是一本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好戏,并发表评论文章和报道。同年,《孩子剧团》获福建省文化厅嘉奖。1994年,《孩子剧团》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首届颁发的“百花文艺奖”。

1995年,福鼎市越剧团创排现代戏《莫为归处愁》,获福建省现代戏会演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奖;1996年创排现代戏《天地良心》,参加省20届戏剧节演出,获作曲奖、演员奖;1999年创排现代戏《烛光》,获选参加向建国50周年献礼暨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并参加开幕式演出,得到省领导潘心城和省教育厅、文化厅的肯定;2000年复排传统戏《红丝错》,应邀赴福州市参加福建省庆祝“三八”妇女节暨福建省南片部分剧目调演,获优秀演出奖;2002年创排历史剧《苜蓿生涯》,参加福建省第22届戏剧会演,获多项奖。

除了积极参加省市戏剧会演之外,该团还积极为当地政府和社会服务,利用建团45周年、50周年、55周年等机会,开展越剧专场演出等各项文艺演出活动,以扩大影响,争取多方支持,增强造血功能。2004年,福鼎市越剧团新办公楼落成,办公条件得到改善。此后,该团又陆续创排了一些中小型剧目,如《怀孕之后》等,先后参加第七届福建省“水仙花”越剧比赛等。2006年,为纪念越剧百年,该团还组织举办了首届闽浙边界票友演唱会和越剧专场演出等,参加演出人员达一百多人。

由于该团全体演职人员虽在困境中,却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深得当地政府重视,给予大力支持,成为我市唯一实现政府财政补贴达到“两个百分之八十”(即)规定要求的专业剧团。2005年10月,该团实行社保制度,退休人员的社保全部移交当地社保中心,实现了剧团演职人员的社保与当地同类单位,进行统一管理,享受同等待遇。

该团这一时期领导班子:团长温怀平、陈生、吴丹萍;副团长谢美娇、潘觉民、谢仁春、陈明胜;指导员陈明胜。

(二)柘荣县越剧团:柘荣越剧团创建于1954年。1956年因县并霞浦,改称“霞浦县越剧团”,后又恢复柘荣县越剧团。至1993年,全团在编在岗人员只剩26人。1993年贯彻“以文补文”精神,剧团兴办“富豪歌舞厅”,步入流行歌舞演出。1996年6月,和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联合排演越剧现代戏《天地良心》,参加省第20届戏剧会演,获剧目奖、优秀演员奖(邢雅惠)等奖。此后,该团演职人员继续流失,在编在岗剩下19人。为求生存发展,该团另辟捷径,以创排短小精悍的小品小戏为主,除了参加省市戏剧界相关赛事和活动外,还配合当地人民政府的工作安排,送戏下乡,在各乡镇巡回演出,并积极参加各种行业文化演出活动,成为活跃的“越剧轻骑兵”。

2001年10月,该团组织创作了越剧小戏《荷花嫂》,参加省第7届民间戏剧大赛,荣获优秀演出奖、创作一等奖、优秀演员奖等,同年12月,《荷花嫂》参加全国第11届“群星奖”小戏小品比赛,获得金奖。2002年11月,《荷花嫂》复排加工,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群星奖”优秀节目进京展演,再次获得银奖,《荷花嫂》也成为该团的品牌小戏。同年,该团还组织创排了越剧小戏专场《除夕之夜》、《辣妹小酒店》、《砵头的故事》,参加省第22届戏剧会演。

2003年以来,该团先后组织创作了《我为爹娘当月老》、《门神》、《三选二》、《盛世羊年农家乐》、《一份招聘表》、《生活一步一重天》等小戏小品参加不同的行业演出和比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团的领导班子:1993年至1995年,团长邢雅惠,副团长康美华;1995年以来,团长邢玲娟,指导员陈隆。

第二节 剧本与剧目

改革开放以来,投身于闽东戏剧事业的人为数不少,但由于戏剧不景气,政府财政投入少,剧团处境困难,导致这一时期剧目创作下滑。一是创作队伍不断萎缩,剧作者或退休、或流失,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30多人下降到不足10人。目前尚在继续创作的主要剧作者只有林之行、林种、吴昌铸、赖玲珠、钟孟恭、刘松年等,其中除赖玲珠尚年轻外,其余均已退休。二是剧目数量与质量也跟着下降,但仍居于全省中上水平,并继续在现代戏创作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福建省历届戏剧会演中,均有两至三台戏参加,且不乏有优秀剧目出现。

1993年,福鼎市越剧团创排的越剧儿童剧《孩子剧团》获全国儿童剧评奖一等奖,并获选赴京参加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获得好评,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现改称“入围奖”)。该剧后在闽东、浙南演出300余场,成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戏剧。同年,由古田县闽剧团创排的古装闽剧《红罗衫》,获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多项奖,至今已演出一百多场,仍久演不衰。

这一时期,创作的古装戏有《红罗衫》、《冯梦龙断案》、《枭姬祠》、《苜蓿生涯》、《临水夫人》等,现代戏除了《孩子剧团》外,还有《莫为归处愁》、《天地良心》、《烛光》、《英雄与逃犯》、《桃花吟》、《三倒丫轶事》、《网瘾少年》等。此外,小品小戏创作,成就突出。如,越剧小戏《荷花嫂》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话剧小品《摆位子》,在2002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暨“中国剧协百优小品大赛”中,从238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编剧奖,并入选《2002年全国百优小品集》。小戏《辣妹小酒店》、《钵头的故事》、《除夕之夜》,在2002年第22届戏剧会演中,也荣获多种奖项。

重点剧目简介:

1、越剧儿童剧《孩子剧团》:福鼎市越剧团演出。该剧描写身陷沦陷区上海的孩子剧团的孩子们,冲破日伪重重封锁,历尽艰险,到武汉找党,后来在周恩来、邓颖超领导下,投身抗日战争,塑造了许多充满爱国热情的儿童形象。该剧是全国少有的以戏曲形式表现的儿童剧,获1992年度全国儿童剧评奖一等奖,并于1993年6月,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是参加展演的6个团中唯一的县级剧团。1993年在京演出时,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等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肯定该剧,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此次演出。该剧于1994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提名(现改称入围奖)。随后,该剧在闽东、浙南为孩子们演出300多场,深受小观众的欢迎。该剧在全国儿童剧评奖中,获剧目一等奖、编剧奖、导演奖、舞美奖、演员奖(三个主演)。

该剧编剧林种,导演缪芝莲、温怀平,作曲陈明胜,舞美设计华山、陈生,灯光设计叶东波,主演吴丹萍、谢仁春、储水平。

2、闽剧古装戏《红罗衫》:本剧取材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1988年改编成闽剧本,通过对一个杀人越货的强盗曲折的悔罪过程的描写,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情节曲折,悬念强烈,高潮迭起,极具观赏性。1988年由周宁县闽剧团上演了150多场,历演不衰。1993年再次修改,由古田县闽剧团演出,参加福建省第十九届戏剧会演,获得优秀剧目奖、优秀剧本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优秀演员奖(林丽华)、舞美奖、演员奖(江建基、曾志辉)。至今已进行业务演出100多场,仍久演不衰。该剧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94年第五期,1999年收入《新时期福建戏剧文学大系》第四卷。

该剧编剧林之行,导演林汉湘、金爱珠、余根良,作曲陈新国,舞美设计华山,灯光设计叶东波,主演林丽华、江建基、曾志辉。

3、越剧小戏《荷花嫂》:柘荣县越剧团演出。该剧把本来枯燥乏味的计生题材写得颇有情趣,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该剧编剧吴昌铸、导演金爱珠、作曲丁献之、舞美设计陈铭志、主演潘建婷、刘平华、赖瑞芳。

其他剧本和剧目详见(附表一、附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