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屏南县人口演变概况

据本县古峰、棠口、岭下、甘棠、长桥、路下、熙岭、寿山等地发现的15处商周文化遗址表明,屏南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即江南商周文化时期)已经有人类活动,居民属闽越族土著。

西晋末年、唐末五代和北宋末年,由于这三个时期社会动乱频繁等原因,中原大量汉族人口南下入闽避乱谋生。他们大都先在闽江、晋江、九龙江流域和沿海地带居住,而后又逐渐向附近地区迁徙,其中一部份几经辗转迁入本县定居,与当地闽越族人共同生息繁衍,使屏南人口得以较快发展。

屏南早期的人口资料甚少,据旧县志记载:自清雍正十三年从古田分治,割一十三个都,共二百四十六村,八千一百三十二户,三千二百九十丁口。如果以平均每户4人估算,当时人口大约为32,528人。到了清道光九年(1829年),全县共11,230户,56,400人;民国26年(1937年)全县人口发展至80,537人,在这108年中,全县人口增加24,137人,平均每年增加223.4人,这一时期人口增长迅度虽慢,但基本上属于缓步上升的缓慢增长型;此后到民国末年,由子政荒民散,社会动乱,各种传染病彼伏此起,加上山区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保健条件差,一些偏僻、贫困的小村庄在兵匪交加,灾疫交并之中全村覆没,据当时有关部门记载:民国7年(1918年)冬,本县时疫大作,死者不计其数;民国80年春,官岭天花流行,死者70余人;民国33年(1944年)东峰村瘟疫流行,死者80余人;民国35年(1946年)本县鼠疫流行,长桥村死亡130多人,当年全县死亡3169人,死亡率高达44‰;民国36年(1947年)全县死亡2223人,死亡率达32‰。因此,从民国32年起,本县人口不但没有增长,而且逐年递减,至1949年全县解放时,人口从1943年的78,029人降至69,147人,这是屏南人口负增长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由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力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卫生保健条件不断改善,屏南人口再生产逐渐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迅速增长型,1957年人口出生率为35.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78‰,全县人口由1949年的69,147人增加至81,809人,平均每年增加1,583人,这一时期是本县解放后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期。

1958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本县人口发展速度减缓,1961年人口出生率锐减至15.26‰,死亡率上升至14.20‰,人口自然增长率仅1.06‰,为本县解放后人口再生产的低谷时期。

1962年至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出现了大规模补偿性生育,人口出生率陡然上升,四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26.84‰,其中:1965年人口出生率高达39.22‰,人口自然增长率达30.15‰,平均每年增加1649人,形成本县解放后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期。

1966年至1972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刚刚起步的计划生育工作一度停滞,人口再生产又处于无节制状态,人口迅速发展,7年中平均每年净增2,875人,使本县第二个人口高峰期一直延续至1972年。

1973年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县人口再生产开始逐步转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正常轨道,人口出生率从1973年的35.74‰。逐渐下降到1990年的22.2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3年的28.20‰逐渐下降到1990年的16.43‰,人口迅速发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199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67,487人。

建国后屏南县交通发展概况张乃华屏南山多岭陡,羊肠山道崎岖弯曲,行旅徒步,运输肩挑,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穷困苦之中。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取得伟大的成就,从而逐步改变了交通不便和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公路建设1956年4月10日,古屏公路建成通车,揭开了屏南交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