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千乘桥

千乘桥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1988年10月公布为县级文明保护单位,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乘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明末毁于火患,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雍正十年(1729年)落成。嘉庆十四年(1809年)被大水冲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为确保重建桥梁永固,召集能工巧匠精工勘察设计,把桥梁建成形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公鸡形象。桥长62.7米,宽4.9米,桥面至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桥堍和桥墩以块石砌筑,船形墩,墩尖雕成鸡喙形状。桥屋建24开间99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飞檐翘角顶,桥面以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祀五显灵宫大帝。

建桥董事为周大权、周大楷、周大齐、周大烳、周大柚、周廷瓒、周尚纶、周尚凤、周敬铨、周文仕、周双连、周口方;协缘为九洋周泰榕、谢有余,忠洋韦作笃,溪里沈大绶,岭里陈俊香、陈俊绿等;主绳为宁邑张成德、张成来,副绳宁邑何开发、何奶兴、张茂江、东盘黄荣成;石匠为宁邑张成送;锯匠为北山彭兴赛、彭兴孝;克择为宁邑陈春兰、溪里僧长明。桥东的祥峰寺是一座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古寺,从寺旁上千乘桥,有石阶37级,桥西端有石阶20级,还有四通碑记,其中三通记载着捐款人姓名和金额,一通为周大权于清道光二年撰写的《千乘桥志》,碑文云:周制:徒杠舆梁成,岁不废修,今阙不讲者,赖磐石之坚,一构动经数百载也。此地有桥,颜曰千乘,双峰其对峙也,双涧其中流也,虽居僻壤,实往来之通衢。自宋以来,已三次重建矣,迨嘉庆十四年,元寘争胜,又荡然无存。时恐行人病涉,有余皇以济之桥头也,而已成渡口焉。所虑者羲驭西沉,谁作渔郎之泛;鸭头春涨,那为舟子之招。缅彼征人,其不免临而返者,来易更仆数也,爰与诸同人募金再造,于嘉庆二十五年仲冬下浣,协力重兴。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构木凌霄,上拟云横百尺。自此乘驷长卿、骑驴高客以及农工商贾,咸不必于棠溪岸上复须一苇之杭,是穰往熙来,依然有千乘桥济厥巨川也。因于落成后静观之,叹赏之,即穷原竟委而历历志之云。时道光二年瓜月谷旦庠生周大权谨志。

千乘桥造形别致典雅,雄伟壮观。溪中碧水悠悠,两岸竹木葱茏,风景秀丽,周边有奎光阁、祥峰寺、夫人宫、林公殿、新四军北上抗日纪念碑等名胜古迹。前人“曲岸斜阳双羽泛,平桥流水数家分”、“十里烟霞迷处士,一潭素影斗婵娟”的题咏,就是千乘桥风光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