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三、社戏古风犹存

周山古戏台与周氏宗祠同时始建于明万历癸酉年(1573年),至今已有43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周山的戏台演出比较经常,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锣鼓响,脚底痒”,说的是,每当周山的演出锣鼓响起,总会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们来这里观看,热闹非凡。如今的古戏台古韵卓绝,旧貌依然,是重要的保护文物。“明清古戏台”在距离周氏宗祠2000多米的斜对面,坐北朝南,整个建筑群占地1500多平方米,主要由主戏台、东西两侧观戏楼台(现又俗称雅座、包厢)、主戏台正对面的土地宫所组成,中间围成一个天井,光线通透,空间宽敞。主要建筑文化有:1、主戏台主戏台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图案精致,雕工精细,刀法流畅,风格独特。戏台内的正上方是放射状的藻井(即古戏台内顶部的圆形穹顶,也俗称“鸡笼顶”),木质构件精致纤巧。这种“鸡笼顶”不仅有建筑装饰上的承重和美化的作用,而且在声学上,对戏台演唱具有拢音效果,产生共鸣,增加音量。戏台内左边是“出将”的上场门,右边是“入相”的下场门,两门上方分别写着“清歌”、“妙舞”等字,左右门正中上置一块明代匾额,上有“裕社咸宁”四字,这些字寓意巧妙,运笔流畅洒脱,是很有审美价值的书法作品。

2、土地宫土地宫长50米,宽18米。按民间说法,戏曲演出可以酬谢神灵,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土地宫与主戏台正面相对。土地宫的正前方有6级石台阶,分新旧两层三级石台阶。土地宫的建筑历史有相关的文字证明。在土地宫的两根木梁上,有这样的记载:一是“原建:乡饮宾周显承捐银二百两”;二是“重建:乡饮宾周孟坤捐银五百两”。这样的记载富有趣味,有研究价值。

多数乡村古戏台建于宗祠之内,而周山古戏台则独立建在宗祠之外,且规模大,可同时容纳近千人看戏,足见周山旧时的兴旺发达。

由古戏台演绎的民间习俗文化有:1、“福戏”习俗 “保平安、盼热闹”是周山乡亲最朴实的需求,所以,在春播前、秋收后等重要的时节,村人往往会请来戏班在古戏台进行公演,祈求福佑。本村和邻村的乡亲纷纷赶来,“看福戏、许福愿、赏福灯、吃福食”,场面非常热闹。“吃福食”就是大摆酒宴,开销由众人均摊。“福戏”也俗称“做福”,代代承袭。

2、练武之风在闽浙边界的历史上,既有过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也有过兵戎相见、刀光剑影,从而催生了该区域的尚武传统。旧时的温州武术盛行,平阳广设“拳坛”,有“温州的拳窝”之称,受之影响,邻近的周山也渐渐成为了文武郁集之邦,至今,尚存于周氏宗祠附近的一“练功石”,就是明证。据载,周山先贤周亨坦,曾科取福鼎县学第三名,官至“卫守府”(武官),文武兼资,智勇双备。此外,周山还有流星公善耍“流星锤”(一种带有金属锤头的软兵器)的历史传说。如今,周山的“练武之风”犹存。许多老人时常向年轻的后生传授“二步半”等拳术套路,可谓“老少同乐”。目前,周氏后代中的“武术文化”代表者是周义旦,以及2位在外省发展的武校总教练。

3、民间曲艺周山位处闽浙交界,汉畲相融,民间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独特的民间艺术,涌现出一些民间艺人。

布袋戏。布袋戏即掌中木偶戏,剧目丰富,有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等,说唱语言是闽浙边界腔调的闽南语,多在农闲时到各个自然村流动演出。其代表艺人是周招程,因演出用口语化的“地方话”,风趣幽默,闻名乡里。

澎澎鼓。也是一种说唱曲艺。周山澎澎鼓由温州地区传入,村中上了岁数的老人大多会“露两手”。该曲艺形式源于清末流行在闽浙边区的民间曲艺“莲花落”,用闽南语演唱。演出道具有一截长80厘米、端口蒙着薄油膜的空心毛竹筒(即“鼓”);一对长10厘米的竹片(即“拍”)。表演时拍“鼓”会发出“澎、澎”之声,故名“澎澎鼓”。

马灯舞。福鼎马灯舞也称“打马灯”,表演时有舞有跑有唱,场面热闹壮观,相传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历史上,周山先人曾和前岐、焦宕一带的乡亲一起组建过马灯表演队,活跃于各个乡镇。如今,周山还有2位能制作马灯、表演马灯舞的老艺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