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三、少林鹤桩拳的来历

“穿心炮”、“五虎穿墙”、“七步缠技”、“八步连环”。这就是少林鹤桩拳术,招招虎虎生威、暗藏杀机。据说此拳术在闽东流传已有250多年的历史。相传,外表后山巨商林梅(字云溪,系林氏第五代,族称五世祖)自幼好武。在清乾隆十年间,前往浙江宁波府经商。一日晨起练功,被一名雇用的挑夫看见并嘲笑。林梅先不予理会,继续练功,其人又笑,因而动怒与之比试。可不到两个回合,即被挑夫击败。林梅这才知道挑夫是武林高手,仔细打听得知这挑夫原系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仕源,因少林寺被抄,流落民间,为求果腹充为挑夫。林梅当即拜其为师,并将他请回外表老家,传授林家子弟少林鹤桩拳法,前后历时三载。此间,林梅非常敬重仕源,但仕源生性飘逸,不甘久居外表,三番五次请辞。迫不得己,林梅以重金相酬,亲送至宁德惜别。不想仕源因赌输款甚多,穷途潦倒,流落街头。林梅获悉后,又亲自将他请回外表,尊敬如初。仕源见林梅如此心诚,倍受感动说:“平生走遍江湖,未见如此德高者。”此后,仕源视林梅如同嫡亲,更将少林鹤桩拳法之精华尽其所能,倾囊相授,并将自己所知的医术草药、伤科秘方等全部授给林梅。仕源传艺始终强调武德,并再三叮嘱,学武之人不可滋事生非。清乾隆十三年前后,仕源又不辞而别,林梅派人四处寻觅未果。

为了将鹤桩拳法世代相沿,林梅在村外街头亭兴建靶场、武场、马厩各一所;置120公斤、140公斤、160公斤练武石各一个;制60公斤练武春秋大刀一把(于上世纪50年代末大炼钢期间被毁);并制作石锁、石狮、石球、铁拳头等习武器械,供族中子弟练习,终使林家鹤桩拳名震乡里。族内子弟习武蔚然成风,世代相袭,在清朝乾隆45年至道光2年,前后42年间,林氏子弟中出了一个武举人,后钦赐进士出身,六个武庠生,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可见当年外表武术的辉煌。

据了解,鹤桩拳法“取鹤之躯以练形,取鹤之神以练精,取鹤之精以练气”。演练时达到“凝精聚神、舒臂动气,以气催力,舒展大方,一气呵成”。

鹤桩拳原只在族人内部口口相传,而且传男不传女。到了清道光年间,林氏十世后才逐渐流向社会,被世人所识。其中武功成就较高的有林家骥等人。据传,林家骥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其时在福安、霞浦一带农村开馆授徒。当时山区常有猛虎为患,乡民闻之变色。一夜,林家骥持灯笼独行于山路上,一虎在后跟随,家骥发现后,将灯笼转了三圈,继续前行。猛虎近身后,猛地回头,持随身所带铁杖往虎背上猛力一击,头也不回回到武馆。为了印证刚才一击之力,家骥取来一条粗实的板凳,用铁杖以击虎之势打将下去,木凳断为二截,他认定猛虎必死无疑。第二天凌晨,他叫徒弟们上山抬回死虎,乡民额手称庆,外表林氏武术声誉更隆。往后的林氏十一世林克陶、林朝济、林朝回,十二世的林承连、林承养、林承蒲等人或外出设馆授徒,或悬壶济世,医治伤骨科在闽东大地上留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