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人文荟萃的东源村

东源村位于柘荣县城南部,背依龙山岗,左卧蜈蚣山,右立东狮山,水碓溪玉带绕村,柘霞古道横穿而过。境内峰峦叠翠,土田平旷,屋舍俨然,是古代“长溪之胜地”。吴孙十有诗赞道:“比屋连云生齿满,弹弦学道古风移”,“衣冠朴素儒林重,人文荟萃盛于斯”。

一、驿路明珠

东源村是柘荣至霞浦福宁古官道村落中最为璀灿的明珠。据考古资料显示,东源早在青铜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东源西宅于1987年发现的后井青铜器时代遗址,采集有石器残片和泥质彩陶片。陶片纹饰有条纹、回纹、黑斜彩线三角纹,可辨器形有罐、尊等,经考古测定属青铜时代。这里春秋战国为百越属地、秦属闽中郡、汉隶会稽郡南部都尉、唐宋归长溪,元明后属福宁州。

1、避乱衣冠迁居里。唐中期后因战乱频繁,大量中原衣冠人物拖家带小辗转流入南方山区。福宁古道上地处相对偏僻的东源,也成为北方流民的一个栖身之所。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据《柘荣县姓氏志》记载,最先迁入东源的是张姓。他们是张姓入闽始祖张天祥第三子评公支派。评在宋朝官封郎中,因海乱弃官隐居处州(今浙江丽水东南),后迁柘洋东源。评子林为宋枢密使,于宋乾德元年(963年)致仕后,迁黄柏高峰村。此后陆续有张姓人家迁入。故东源原名张源。

现在东源村居住的主要是吴、赵、汤三姓。据族谱记载,东源吴姓本是浙东山阴望族,由于宋末元军南下,兵戈涂毒,社会动荡,东源吴氏始祖吴兆一,于南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1273年)辗转从梅州(今寿宁县辖)迁柘洋东源,初居南山下,再迁东源今址,祖坟在蜈蚣山上,取“南蜈下壁”吉穴,世称“蜈蚣墓”。从此逐步发展成为东源人口最为繁盛的第一大姓。东源赵姓始祖相传是宋太宗十二世孙赵用霖。在元末兵祸连连的年代,他率族人于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从长溪转入二十九都上万迁柘洋三十二都东源(当时仍称张源),三年后迁父坟安葬张源主山承天丘。吴、赵等姓入迁后,共同开发,垦荒造田,架桥筑路,繁衍生息,丁口产业渐渐繁盛起来,完全取代了张姓在东源的主导地位。后张姓陆续他徙,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传说,元至正十九年明开国功臣袁天禄欲在柘洋造石城,当时张氏先祖为官返乡路过,慨而许诺说:“袁公若想造城,吾辈可负担点心,以尽绵薄之力。”其后至正二十一年袁天禄果真筑城,每天参加劳动的泰安社及福建各路义军等军民近万人。张祖自知手头拮据,深为无力兑现承诺所困,再则当时正值元明之交,闽越一带方国珍等军阀称雄一方,狼烟四起,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无以保障,因此张姓随后举族他迁。于是明洪武二年福宁州造册时遂以村内水碓溪源于东狮山,将张源改名东源。此后东源在先民们的不懈努力下,从瓯越荒野变成“比屋连云生齿满,弹弦学道古风移”的闽东文化名村。

2、比屋連云巷幽深。古代东源柘洋城通往福宁府的石驿道,南北穿村而过,石驿道上的大批文物古迹,有东源桥、古井、古祠、古巷、培风亭等,特别是千百年来的人文积淀形成繁华的“旧街”,上面卵石铺道,青石阶沿,街面宽敞,两旁栅板铺面、茶肆、凉亭、青石牌坊、民居门楼,井然分列,四邻八方的人们聚集这里,从事贩卖活动。街两侧就是享誉盛名的东源古巷道。古巷曲径幽深,两旁高墙耸立,古朴的卵石小巷纵横交错,仿佛迷宫一般。柘荣流传着“东源九条巷,九天九夜走不透”的说法。其实东源村中主要大巷有三条:中心巷、尾港(池乾)、祠井巷。两旁大多是明清时留下的建筑,大半是吴姓人家仿照祖地泰顺库村吴氏宅第风格建造的,其中许多宅院历遭兵火不复存在,有的受风雨侵蚀朽烂不堪。特别是明嘉靖年间,倭寇连年蹂躏,地处福宁州到柘洋必经之道的东源村,遭到惨劫,“家室无有完壁”,先祖们苦心经营数百年的村庄几乎毁灭殆尽。1564年戚家军荡平沿海倭寇后,福宁始安,东源各姓重建家园,逐渐振兴起来。今天沿着古巷,我们可以看到错落分布的古宅、书楼、古牌、古门楼、古井、鱼池、戏台等古迹星罗棋布。在吴氏大宅门楼上的门披“草庐遗风”,是清代中期墨迹。相传是借用宋人诗句:“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的意境。在几座吴家大宅中,我们看到多进宅第主体、天井、厅堂纵横,石刻门楣、雕镂门窗,雕刻技艺精湛。还有那民居家中久远的生产生活用具,祠堂古戏台的斗拱以及吴姓祠堂维妙维肖的先祖塑像,处处都渗透着古代东源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独特印迹。

3、至德遗风今犹在。至德庙是吴姓族人为弘扬吴姓开姓始祖、“德圣”泰伯等先祖“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收集歧山周原泰伯、仲雍、季简直至阖闾、夫差等吴国25位君王的塑像及简介建造的。借以缅怀先祖至德功勋,启迪后人以至德为怀。庙内塑像形象高大,依次排列,彩绘工艺精湛,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时时为人们默默讲述着泰伯“三让流芳”的千古美德。

4、祠井泉香惠万家。始建于元代的吴氏祠堂井即东源井,位于东源村汤氏祠堂前,水井石构,长方形,井口长1.92米,宽1.4米,深1.2米。井坪长5米,宽3.5米。井口南边围栏石板分别镌刻“吴五四公祠井”、“大清嘉庆十年(1805年)七月置古重修”等字样,是该村2000多人的主要饮用水源。该井“夏冷东风乘自然,长流数里气如烟;千家汲罢泓澄好,尚有余波润野田”。井水清澈甘甜,长年喷涌,不但供饮用,它还“潆洄利发千畦稻,灌溉香浮万井烟”,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通自来水后,仍有许多村民饮用井水。清代吴氏先人有诗赞曰:“旧祠遗迹幸无差,井渫时清尽可嘉;甃浅不须垂素练,泉香疑是隐丹砂。派通泽谷甘宁竭,波溢田膏荫自遐;一派长流千古惠,四时分济万人家”。

二、廊桥气韵

东源桥,又名水浒桥,座落于东源村水尾,为贯木拱廊桥,气势恢宏,横跨柘霞古官道的水碓溪上,是古代三沙港途经柘荣通往浙江泰顺和丽水地区的跨省区交通干道桥梁,也是闽浙一带建筑风格最为独特的一座木拱廊桥。据说东源村南北东三面环山,但村口两侧南溪北涧,如同两条轿杠直送而出,其间缺少关栏曲折,从村居需要选择“山环水抱”的吉处角度说,东源只拥“山环”并无“水抱”,俗称“裂锅地”,当时村中壮丁屡屡夭寿,让人心悬。故而以《易》“万物滋生,乃顺承天”的道理,在村口建桥当“骑钉”,弥补“裂锅”的缺陷。就此吴孙十在《柘东溪水》中吟道:“前溪缺陷未为嘉,恨不斜流庶稍差;水自龙潭三漈落,浪铺篾梗一桥遮”。之所以又借典于水浒,有一个说法,就是东源地舆上属“猪地”,溪对岸的西宅是“虎地”,东北的溪门里有煞气,故建水浒桥镇虎制煞。不管哪种说法,建桥除了方便交通,还有保护村中“风水”,确保人丁兴旺的目的。据《柘荣县志》记载,东源桥建于元至元六年(1335年),后经数次重修。又据《延陵郡柘荣吴氏族谱》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吴中立发起建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吴思泰为首重修,1944年由吴珊素主持再次整修。

1、桥身。东源桥南北走向,桥长43.2米,高8.2米,宽6.9米,廊屋18扇17阁。200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源桥属典型的贯木拱桥形式,整个桥体的主要受力结构由第一系统的三节苗(即入字撑)和第二系统的五节苗交错相叠组成,桥身形如长虹卧波。其结构不仅与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流水虹桥一致,更有所发展创造,将虹桥构件间的绑扎改为榫卯,不用钉、铆,只用垫木和榫头,并加盖廊屋,增强了拱桥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外观上的美感。东源桥的桥身内部结构清晰、简洁、完整,所有构件如三节苗、五节苗、大小牛头、剪刀撑、立柱等历数百年风雨沧桑,洪峰恶浪冲摧,官道车马乃至载重车辆碾轧,依然坚实如初,保存基本完好,反映出贯木拱这一造桥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耐久性。

2、桥柱。东源桥的桥面廊屋为通用的二面坡悬山顶,左右17间,每间梁架由中部的五架梁与两旁的各二间侧廊、挑檐组成,抬梁之下用作通途,内侧廊左右相贯,外侧廊设置条凳。其中内、外侧廊的设计每扇6立柱的结构形式,在目前所知风雨廊屋桥中极少见。东源桥桥身立柱108根,雄伟壮观,民间又称水浒桥。立柱与《水浒传》梁山好汉中的108将各有对应,如桥墩壁与棋盘架底座千钧樑间的四根顶柱是水浒四大天王柱,分别代表王伦、晁盖、宋江、卢俊义四位首领,乌桕柱是天煞星黑旋风李逵,松木柱是天伤星行者武松等。单孔跨度25米,距水面8.5米。

3、桥塔。桥北立有元代石构方形泗洲文佛塔一座,三层方形,高2.85米,座宽1.15米,塔基须弥座,佛龛石刻浮雕佛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研价值。桥梁附近有成片国家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树形高大,掩映桥身,桥下溪水潺潺,终日不绝。廊桥从构造上看,它是遮风档雨,避雷防晒的“风雨桥”;从民俗上看,它是古往今来善男善女共仰的“风水桥”,每逢节祀,四面八方虔诚的百姓就赶来朝拜,一时间,桥内桥外香烟袅袅,好不热闹。东源桥周围四水含归,三溪交合,左马右狮双辅卫,南溪北涧两交襟,环境幽雅,景色迷人。

三、诗礼人文

从中原辗转播迁东源的吴、赵各姓族人,在唐宋、元时都有着深厚的中原文化积淀。迁住后,“故家诗礼流风在,比屋闾阎品物享”。历代文人名士层出不穷,文学艺术、星象地理等方面成就名扬四方。特别是吴姓本是浙省山阴望族,自迁东源后,“代有伟人,志在州乘,指不胜屈”。如明清时期先后有任海门县知县的吴中立,任湖广宝庆宿城部县(一说城步县)知县、被称为“百里名臣”的吴国宾,闽县训导吴日伟,东平(一说昌平)县推官吴伯龙,萧山典史吴瑞文,贡元候选儒学训导吴书纶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任中共霞鼎泰县苏维埃主席的吴成,堪称地灵人杰,英才辈出。

1、吴中立。字时用。明正德年间,福宁州学岁贡。任江西赣州府兴国县教谕,嘉靖元年(1522年)升江南扬州府海门县知县。据东源《吴氏宗谱》(旧谱)记载:“恭十三公,讳洪字弘,娶山阜郑氏,生六子。长孙弘三,讳中立,号毅庵,由贡举仕海门县”。海门县,地处南通县东,“本一沙角突出江海间,曰科角嘴,江海间涨沙所冲操作也,今东南境已与崇明岛外沙接,宋初犯罪获贷者,配隶于此,煮盐纳官”,“元、明时以水患屡经迁徙”。人口虽才二万多,但土地沙化贫瘠,水患频繁发生,县治屡经迁徙,加上罪犯配隶于此,民风刁蛮顽劣,难以治理,几任知县均被迫挂冠,故当时朝官都不敢去海门当知县。这种情况下,中立挺身而出,自荐出任海门知县,得到朝廷喜许。在任内,他整顿吏治,重树堂威,严肃号令,惩治刁顽,足遍沙洲海角,力制沙侵水患,度地宜,察民便,详禁御,使盐赋增加。经济发展,四境承平,终于使忠信立于朝廷,政声播于海州。故而林向渠《重修延陵族谱叙》称中立“其出令海门,而致仕荣归也,原州人崇祀乡贤,柘荣袁氏建祠堂时,中立应邀为袁天禄府第作《奉赠左丞府联》,并写了《挽左丞袁公》诗。

2、吴可泮。字润八,号澡山,清代福建星象地理专家。《霞浦县志》卷之三十七《方技传》载:吴可泮,庠生,品学兼优,孚乡望,尤精天文,以历日酬世,所诹吉课,神验,远近遵行,迄今传五代,与泉州洪潮和相媲美。著有《星家地理》、《日家要诀》藏家传世。嘉庆初年为福宁府增广生员,例授征仕郎,曾拜福宁府阴阳生为师,得其星学要诀真传。他洞悉太极图书之学,深究易数卜理,天步真源,擅长择日、课吉,在福宁、霞浦各地群众中享负盛名。在东源开设“澡山择日馆”,后霞浦县知事将其更名为“治明堂”,取治历明世之意。除在家为乡里提供择日服务外,还在各地开设多个择日馆,如霞浦三馆,前山一馆,溪坪一馆,并培养了一批课吉择日弟子,对后世影响很大。吴可泮不但星象课吉技艺精湛,远近闻名,而且乐善好施,修桥铺路,重教兴学,深孚重望。如他在清嘉庆二十五年在“溪坪太学陈洪卿捨地基田六斗”的基础上,与刘恒竟等绅董鸠募城外各境殷实人家,兴建柘洋漳口洋文昌庙,后经多次重修,至今香火不绝。吴可泮被誉为“世重老成”、“诗礼传家”、“良技巧工”,学宗孔孟、礼尚程朱,在诗词创作方面为后人留下《齐云庵怀古》、《旧祠井》、《培风阁》、《龙德宫》等篇章。

3、吴成。字自恭,又名廷敬,1907年1月17日生,中共霞鼎泰县苏维埃主席。1932年春,在黄柏做裁缝时加入革命队伍。他在当地秘密组织起农会、贫农团,发动农民群众进行抗租、抗债、抗捐、抗粮等“五抗”斗争。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霞浦上西区东源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东源一带创建红带会,积极发动革命武装力量。1934年1月,先后两次率领队伍协同围攻霞浦县城。3月,任霞浦上西柘洋区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与林爱同志一起率领区警卫连、赤卫队100多人袭击福鼎管阳金沙溪民团团部。5月,任中共霞鼎泰县委委员、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他认真贯彻闽东特委“分田大纲”,大力推广分田经验,积极领导全县的分田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第一期分田任务。以后率领赤卫队攻打福寿县东北区上白石村,捕杀柘洋北街公然向贫苦农民讨回被分田地、强逼租债的地主流氓袁阿闹等人,攻占了福鼎龟洋保安处,击败了福鼎牛埕头、油坑、后坑和湖林等地的反动民团,摧毁了碉堡设防,密切地配合兄弟部队,有力地击败了敌人的“围剿”。1935年1月在第二次攻打福鼎龟洋保安处抢攻碉堡的战斗中,不幸被敌人机枪扫射中弹牺牲,时年27岁。

四、灵秀山水

1、古樟树。东源村大岭头边,有一棵明朝初年吴姓先祖手栽的大香樟。传说是樟树的灵圣。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年,樟树突然似乎枯死了。这时元宵刚过,远在千里之外的闽南泉州城张员外家门口来了一个教书先生,自言姓“章”名“木神”,是福宁府东源大岭头人。交谈中,张员外见这先生满腹才学,就留他在家里教孩子读书。“章先生”提出:“要留我会使得,不过要依我两件事。”张员外赶紧说:“先生只要留下来,银钱好说。”先生回答说:“钱给我何用?”说着他提出了条件:一是只教3年,三年中不见外客,三年后不得强留;二是要自己居一个房间,什么人都不准进。张员外都答应了,先生也留下来。他教得耐性,张公子也读得专心。过了三年,“章先生”告辞了,真的没要一分钱。后来张公子中了一甲进士。他忖着先生恩德,就备了一份厚礼,命人挑着盘担,千里迢迢寻来东源感谢老师。可是到东源大岭头一问,根本没有人姓章,只见一株大樟树长在那里,张公子连忙设供参拜。说来也怪,从那以后樟树又转青成活了。这样人们才知道樟树神托身去泉州教书,回来了。于是人人都把这树叫做“樟木神”,每逢初一、十五,抑或学生升学,都来这樟树下祈求子女学业有成,护佑老少平安大吉,至今香火不断。

2、普悦山。地处东狮山南坡,有觉性禅寺,雅称普悦寺。寺大门正面镌刻“觉性禅寺”,后面是“回头是岸”。该寺开山始祖暨施主释步光,于1978年春创建觉性禅寺。1985年9月,经批准开放。寺内有大雄宝殿、功德堂、藏经楼、观音阁等,寺内建花坛,造盆景,栽翠竹、南洋杉,培植石榴、大丽花、含笑等30多种花卉,是东狮山南麓的“佛教禅林”。寺周有燕窝岩、水簾洞、蝙蝠洞、红军洞、玉女峰、双乳峰、骆驼峰、麒麟峰、一线天、双古藤、左雷霹岩、右凤浴壑等胜景。寺前峰外,溪源里龙井瀑布,掀涛逐浪,环围层峦叠嶂,松竹并茂,是东狮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之一。寺后燕窝岩,怪石嶙峋,幽雅恬静,是东狮山景观之一,旁有蝙蝠洞,宽2米,深3.5高,高2米,可容纳几十人,常年蝙蝠麇集。民国24年(1935年),霞鼎上西区苏维埃县主席吴成曾隐蔽于此洞,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后作为革命纪念地,称之为“红军洞”,成为柘荣县文物保护单位。

3、灵光寺。位于东源南山蜈蚣山腰上,又叫南山寺。总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7平方米,形成一个寺院建筑群,三殿并排,雄伟壮观。灵光寺属“临济”教派,寺宇建筑都是坐南向北。大殿背倚南山主峰,面向柘荣城关平原,树木苍翠,山泉甘冽,环境十分优美。驻足远眺,整个柘荣城区风光尽收眼底,既是僧尼修身养性之地,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