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四、文化教育

山川竞秀,必有俊杰。一个小小的山村,何以在漫漫的岁月间演绎出动人的传奇,这里的老人会告诉你:若想世泽长,耕田起学堂。“雅论远移玉溪水,笔端题得春风诗”——清代状元徐元斋撰写的风雅楹联在徐姓宗祠中被代代相传。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是长洋建村以来的优良传统。村民素质好,人才辈出。小私塾一向很是兴盛。清朝时期村里出现举人2人,武举人12人,秀才17人,武秀才29人。明清时期任守府1人,州同知2人,千总1人。民国时期出过县知事。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名人辈出,有博士5人,硕士10人,任地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干部1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2人,科级职务或高级职称者百余人,获得劳模等各种表彰的难计其数。

明清时期族人举办大小私塾,学童就学的很多。清末废科举兴学校,民国初期,长洋地方人士率先利用徐氏大厝兴办学校。至民国廿三年(1934年)创办长洋完小。由徐氏家族热心教育人士发起,村民捐钱、物、粮、力,以县城玉屏小学教学楼为样,兴建起一座二层六间教室的教学楼,并利用原徐氏大厝和祠堂等为师生住宿生活场所。由于办学严谨,教学有方,成为当时古田县颇有名气、具有相当规模的一所学校,吸引了近乡邻县学子前来求学。1940年升为北长中心小学。1949年学校由县人民政府接办,设长洋学区,长前小学为学区所在地,开设夜校,发展冬学,组织农民识字,学时事政治。长洋小学曾两次增设农业初中和普通初中。1970年学校进行了全面修缮,1991年又在原址兴建了一座三层钢筋混凝土教学楼,2005年又新建了一座三层学生宿舍楼。长洋小学兴办至今,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小学毕业生,经高一级学校深造,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苗子,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高级干部、高级教师、高级医师、高级工程师等,人才遍布海内外,在各自领域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