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鹤塘村:千年福地 鹤栖山庄

鹤塘村位于古田东部(东经119°、北纬26°40″),地域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海拔480米,属丘陵地带,年均气温17.3°,降水量1700毫米。鹤塘地处敖江上游、天湖山西南部,东至宁德68公里,西抵古田城关62公里。全村有下湖、王淡洋、上漳洋、下漳洋、院前、幽岩6个自然村,总人口超过9000人,其中以黄姓居多(占75%),另有余、彭、陈、曾、刘、李、林、韦、邹诸姓。

鹤塘村历来是古田大东地区(今鹤塘镇、杉洋镇、大甲乡、卓洋乡)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封建朝代,鹤塘就以制茶、烧陶、铸铁、染布等手工业发达而闻名遐迩,商贸辐辏四方。

改革开放以后,鹤塘村又以石材、水电、香菇三大支柱产业的崛起带动百业兴旺,民生亦得到很大改善。2000年11月起,鹤塘村凡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每月可向村委会领取养老补贴费30元。2001年,鹤塘村财政纯收入高达260万元,居闽东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第一。进入新世纪以来,鹤塘村年年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村财总收入约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近5000元。在经济实力支撑下,鹤塘村各项事业均衡可持续发展,先后被古田县人民政府、中共宁德市委、中共福建省委、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十强村庄”、“小康明星村”、“先进基层党支部”、“全国体育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8年,鹤塘村被评为第一批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

一、源远流长话变迁

鹤塘旧称鹤山,境内原有日、月二湖(俗称“上湖”),相传古时此地林木阴翳、古树参天,常有仙鹤栖息其间,故而得名。

史籍记载,殷、周时期鹤塘一带已有先民生息。宋代初年,黄氏先人黄僖闻知蓝田境东阜山有块宝地,遂从黄溪来到这里。他登上阜山峰顶眺望四周,发现有“鹤拱龟朝、龙蟠虎踞”之形胜,于是就在此(鹤山)落脚定居,开创基业。

鹤塘黄氏祖祠有联曰:“源溯潢川,望重江夏,由固始南迁闽地;派衍邵武,枝蕃玉邑,自黄溪西拓鹤山。”黄僖去世后,被安葬在黄家祖厝后山(卓姿湾),其子孙继续留在这里生活。鹤山黄氏族人世代蕃衍生息,合族而居,渐成村落,自黄僖传至“枝”字辈已36世。

宋建隆二年(961年),划古田县全境为四乡十三里,鹤塘属青田乡顺委里。元朝,划古田县全境为四十八都,鹤塘属三十九都,历经明、清二朝不变。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实行保甲制,设第三区鹤塘保,辖六甲。民国三十年(1941年),划古田县全境为四区,鹤塘属第三区鹤西乡,分为塘东、塘西二保。

1949年6月14日,古田县城解放。8月,古田县划分为7个行政区,鹤塘为第七区公所(辖大东地区)驻地。1950年,实行区乡村制,设鹤塘乡,属第七区公所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第七区公所被取消,同时成立“鹤塘人民公社”,鹤塘乡改称“鹤塘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乡镇制,鹤塘人民公社改为“鹤塘乡人民政府”,鹤塘大队改为“鹤塘村民委员会”。1991年,鹤塘乡撤乡建镇,鹤塘乡政府改为“鹤塘镇政府”,其驻地仍在鹤塘村。

二、物丰商旺美名声

明清时期,鹤塘便以物产丰盛、地域有利、当地人善做生意等优越条件而成为方圆百余里的商贸集散地。民国时期,鹤塘的商业贸易更是兴隆昌盛。位于村中心的棋子坪是当年最繁华的地段,数十平方丈的一块地方竟然开了几十家商店,名气比较大的商号有同丰、万春、协兴、大同、强盛、三民、同泰等19个,一般的店铺和客栈有40多家。这些商铺主要经营茶叶、布匹、杂货、京果、药材、瓷器、铁器、铸锅、酱菜、糕饼、香烛等。芝南、路上、南洋、西洋、卓洋等几个邻村的农民经常挑农副产品到鹤塘赶市。古田其他地方的生意人和邻县商贩也频繁往来鹤塘做交易。久而久之,棋子坪一条石板铺就的狭长街道就成为鹤塘东往宁德、罗源,北通屏南、南平,西至大桥、县城的重要通道,每年有数百担茶叶和大量的红曲、桐油、牛皮、布匹、铸锅等物资从这里运往屏南、宁德、连江、建瓯和福州等地销售,有的商品还远销东南亚。当时,棋坪洋陶厂烧制的钵、缸、瓮质量非常好,质地坚硬,表面光滑,造型美观,没有什么砂眼,敲起来声音如钟,所以产品畅销县内外。

除此之外,鹤塘还有牛市,牛贩从罗源、霞浦等地购得水牛、黄牛回来,转手卖给本村农户耕田或倒卖给屠夫宰杀。

年复一年,鹤塘正是依靠商贸繁荣不断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不断扩大了鹤塘的名声。

三、地利人勤兴百业

鹤塘人自古勤劳智慧,早在封建社会就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明朝时期已有兴修水利之举。明万历年间,鹤塘人修建的樟上陂、楚后陂等农田引水工程颇具规模,灌溉面积逾千亩。所以,当时鹤塘发展种植业条件非常好,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赤稻、白稻、红芒秫、大麦、小麦、黄豆、黑豆、白小豆等十余种,还有人种桑养蚕。那时的鹤塘人不仅擅长种植和养殖,而且还掌握了制曲酿酒、洗砂炼铁、织布印染、烧砖制陶、茶叶加工等技术,手工业相当发达。

鹤塘矿砂资源丰富,这里的洗砂炼铁之业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清乾隆版《古田县志》生动描述了当年这一带村民洗砂炼铁的真实场景:“土人浇砂,视山之有矿砂者,引水为沟,下承木槽,将砂土入槽逐层荡之,淘取槽底铁砂熔铁,炼铁处择森林栖……”据《鹤塘志》记载,当时在雷峰山和仙山嶂还设厂常年炼铁铸锅,产品主要供应本县城乡。

清代,鹤塘的茶叶生产也很兴盛,当地人首植小种红茶,几乎家家户户都垦有茶园,历百年而成“外山小种红茶”产区。每至春秋季节,漫山遍野农妇采茶不暇,三五户人家自行结合办起家庭茶厂,手工制茶,全村有十余家茶行,集箱收购茶叶外销。

清光绪年间,鹤塘有人从北路十七、十八都引进织布技术,当地很多妇女逐渐学会了手工织布。随之,鹤塘染缸行也应运而生。后来,又有人开办织布厂,并仿造木制织布机,从而大大提高了工效,织工每人可日织白布4丈。鹤塘人织染的布匹质好价廉,很受顾客青睐,产品除了供应本地,还销往屏南、宁德、罗源等地。

四、办学重教好民风

鹤塘人历来看重教育,热衷于办学校,历朝历代都有私塾,各房皆备有“灯油租”,以奖励子孙读书。学生读的大都是《三字经》、《千字文》和四书五经之类,幼小的心灵就懂得要读好书,将来光宗耀祖,“扬名声,显父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鹤塘乡绅借用芝山余氏宗祠办起了玉东高等小学堂,聘请知县卢家驹兼校长,余良骏(杉洋人,曾任上杭代理知县)、蓝本(富达人)等任教习。该学堂学制为3年,首届毕业生29人。

民国十七年(1928年),玉东高等小学堂与鹤塘教堂附设的育三小学合并,成立鹤塘中心小学校,首任校长陈培龄(字松轩,仙山人)。学生除本鹤塘的外,还有来自田地、溪边、程际等周边村和屏南、宁德、闽侯等邻县附近几个村庄的农家子弟,学生数有90人。

民国三十三年,由乡绅余寿图、余家骐等发起,借用芝山余氏宗祠创办初级中学(古田三中前身),黄绍范、余楚南等任校董。

五、沧海桑田存

古迹鹤塘其地“山叠叠而周回,水潺潺而环抱”,东边纱帽山、马头山昂首若奔;西面雷峰山、麒麟山灵动如飞;南部青山为屏,湖面似砚,与村内涧水环绕形成“祖居内外三合水”之妙境。更有鹤山黄氏宗祠、“孝友无双”木牌坊、幽岩寺、幽岩寺塔、神宫等众多古建筑交相辉映,为古村落添光加彩。

鹤山黄氏宗祠座落于鹤塘村后卧牛山麓,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乡绅黄步雷等重修黄氏宗祠,“开旷后墙,重起大门,雕梁画栋,刻桷丹楹,虽曰仍沿旧制,而更焕然大观”。黄氏宗祠为单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梯形走势、三进院落。2002年2月,鹤塘黄氏族人自发成立重修鹤山宗祠理事会,筹款重修祠堂,至2003年9月完工。修缮一新的黄氏宗祠更加巍峨壮观,土木结构变成砖木结构。祠堂宽25米、深73米,占地面积4166平方米、建筑面积2166平方米。祠堂正门高9米,中厅和主祠厅皆为8柱6间,回廊8间。顶层四边檐角,前双凤后双龙立体悬空浮雕,栩栩如生。上下两个开阔的天井均用花岗岩石板铺就。大门前方雄踞一对石狮,两侧石基上各立8块花边石碑,其上方石墙镶嵌着“二十四孝”青石浮雕图象,门匾上题“黄氏宗祠”,两边对联:“江夏家声远,鹤山世泽长。”左右拱门分别题“入孝”、“出弟”。祠堂左侧有占地100平方米的两层土木结构香堂,背后有10亩的风景林。一走进祠堂正门,便可看见朱漆梁柱上到处悬挂着名家楹联和列祖列宗功名匾额,琳琅满目、流光溢彩,细心数一数,大概有状元匾1块、探花匾1块、榜眼匾1块、进士匾130块、武状元匾1块、武进士匾1块。祠堂正厅两边各竖立着一排一人高的红底黑字镶金木牌,左边依次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师、龙图阁学士、武状元及第、探花及第、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尚书左仆射;右边依次为:状元及第、太子太师、户部尚书、尚书左丞相、榜眼及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大理寺正卿,俨然像是个小朝廷。

身临其境,不由得让人想起《黄氏族谱》里的一首诗:“珠帘石上起分龙,直至鹤山世泽长。左边纱帽骑骏马,右有雷峰玉麒麟。面前屏山琴堂砚,挂榜围屏一片明。水尾尖峰高源院,仙嶂高山振人文。祖居内外三合水,回头把绕守我乡。” “孝友无双”木牌坊位于鹤山黄氏宗祠前门,此乃为“抚孤继世”之贞孝女子黄九姑而立。族谱记载,元至正年间,鹤塘女子黄九姑(1345~1416)未满十五岁时其兄嫂便亡故,遗侄黄河年仅2岁。九姑可怜侄儿年幼无依无靠,立誓终身不嫁,抚养侄儿长大成人。黄九姑因劳瘁而逝。黄河后来功成名就。黄九姑贞孝之举,赢得子孙后裔尊敬,广传佳话。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族人特为黄九姑建造木牌坊一座。古田县令黄凤翔上报其事,黄九姑得以旌表,其名列《福建通志》“烈女部”第十一名。

“孝友无双”木牌坊为楼阁式建筑,高10米,台基占地面积53.5平方米。该牌坊结构独特,4柱3间3楼,中间为单檐五脊顶,脊下雕人物、花鸟,前后正中匾额分别题“江夏第一”、“孝友无双”,上层用如意斗拱,层层出挑以承托栋檐;次间为单檐悬山顶,脊下有彩绘。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孝友无双”木牌坊得以重修。1983年,福建省政府拨专款维修该牌坊。

“孝友无双”木牌坊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凭证,于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侨联顾问、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率福州、长乐、连江、罗源黄氏宗亲一行30多人到鹤塘访亲问祖,特意捐资1288880元人民币用于重修“孝友无双”木牌坊和黄氏宗祠及兴办教育事业。

幽岩寺位于鹤塘村西北5华里的雷峰山下,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兵毁,二十三年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再建。现存寺院系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僧人元积所建。幽岩寺大雄宝殿前门题有联句:“岩际景皆幽云窥色相,山门灯不息月照禅心。”寺后面有一块“品”字形巨石,上有自北宋熙宁年间起各个朝代名人题刻。传说这块石头是后晋时的一天晚上遭雷击后裂成这个样子的。

幽岩寺建寺之初规模恢宏,“窣堵波擎空掘地,毗庐阁蔽日翚檐”。其周围景观清幽,山林茂盛,千年古柏郁郁苍苍。离山门不远的地方有个伏虎亭,传说是伏虎菩萨得道升天之处。有联曰:“山表幽岩,入白云之深处;亭旌伏虎,跨碧汉之横桥。”故幽岩寺被誉为“有佛世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不少诗作。宋代广东德庆府章孝参赋诗:“桥环流水绿溶溶,殿阁穹然镇象龙。挂岩屋似六和塔,入门路如九里松。遥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桂树影重重。”明代古田县令杨德周赋诗:“便舆行未歇,度岭复穿林。到寺月色静,入山秋气清。蒲团清客梦,莲钵涤尘心。金骨传无坏,年来藓半侵。”清代闽清孝廉刘云章赋诗:“最爱幽岩万景秋,师先弟后快遨游。参天塔影堂前现,绕寺岚光竹外浮。共陟雷峰红日暮,同瞻品石碧云流。漫夸贤圣舞雩境,载吟归来意气投。” 幽岩寺历经沧桑,寺前蓄水湖和绕寺四周的古木、竹林、桂树及雷峰山上的七姐妹山泉等景观均遭不同程度毁坏,1997年,各界人士募捐50多万元重修幽岩寺,历经二年完工。至此,幽岩寺重现往日之庄严肃穆,大雄宝殿朱红色油漆喷刷一新,越发显得宽敞明亮,须弥座上的十尊佛象金光耀眼,左右两旁的十八罗汉活灵活现。寺内收藏有许多佛教色彩浓厚、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楹联、诗词、书画等艺术珍品,吸引着县内外游人到此观瞻。

幽岩寺塔

位于幽岩寺正门前,原有东西二塔(现仅存东塔),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重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幽岩寺塔为石构楼阁式实心塔,8角9层,塔基周长16米,须弥座束腰壶门刻有力士和走兽花纹,形态逼真。塔高13.5米,顶置小9层塔刹,每层各面均有浮雕佛像,神态各异。座上有“宝塔成于元丰庚申,坏于庆元庚申,阅五载四更住持,嘉泰甲子二月募缘重修”题刻。1986年,幽岩寺塔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神宫(俗称佛宫) 位于鹤塘村南山麓,为祭祀拓主灵相尊王而建。神宫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及清光绪四年(1824年)重修,解放后曾一度改作他用,1991年老百姓集资10万余元整修,重现旧观。神宫坐酉向卯兼辛乙,水出乙,形如蟹。占地面积1172平方米,建筑面积734平方米,土木结构。神宫正门牌楼高7米,门额上用7层如意斗拱层层出挑,脊上双龙戏珠。正中门题“鹤山保障”,上悬“敕封灵相庙”金字匾额。左右二道拱形仪门分别题额“仁民”、“爱物”。沿正门入内为二层游廊,正殿为6扇5开间大厅,须弥座上供奉灵相尊王,左祀玄天上帝、观音菩萨,右祀顺天圣母陈靖姑及林、李二夫人。左侧配殿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祭祀清除鼠疫、祈求康宁的张圣真君而建。大门围墙内辟有438平方米花圃,左侧配以仿古亭榭,右侧有棵苍郁挺秀罗汉松,为十七世祖黄文奎任广西兴业县令衣锦还乡时所种,距今已近400年。

鹤塘村如此多样的古建筑历经千百年得以保存下来,实属罕见。可是,该村历史名人的文献资料却所存无几,以至无法详细言表,确为憾事。

有趣的是,鹤塘村不但历史悠久,而且鹤塘人也特别长寿。前些年,鹤塘村同时有5位百岁老人在世,今尚有2位百岁老人健在,一位是女性,101岁;一位是男性,108岁。2008年12月,该村108岁的老寿星黄长琴荣幸地被评为第七届福建省健康老人,且在全省参评的201位健康老人中他是年龄最高的。后来,黄长琴老先生又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健康老人。此外,中国著名射击运动员黄世平就是鹤塘人。1984年7月31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黄世平获50米活动靶射击铜牌。1988年在汉城24届奥运会上,黄世平获该项银牌。1990年10月在北京亚运会上,黄世平又连获3块射击金牌。

值得一提的还有,清末鹤塘一些农民为了另谋生计,随同从南洋来古田招募劳工的闽清孝廉黄乃裳远度重洋,赴马来亚砂捞越垦荒创业。迄今为止,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英国、美国等国的鹤塘籍华侨约有1800人。

如今,海内外的鹤塘人正在为建设古老家园共同努力,鹤塘这个千年古村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