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郑长璋(1901-1927),字仲珊,又名郑细骥,福建宁德市人,1901年出生,9岁开始就读于宁德县城关第一国民学校第一高等小学,16岁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少年时代,他就崇敬文天祥、陆游、戚继光等爱国英雄,在校期间,他勤奋学习,思想进步,忧国忧民。

1919年至1920年,在省立霞浦第三中学求学的郑长璋带领青年学生、店员及社会各界民众在霞浦、宁德等地举行示威游行和上街焚烧日货等活动,以响应北京学生掀起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1921年,郑长璋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从此,在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教育引导下,郑长璋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巩固和升华。他先后参加“反帝大同盟”、“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一个爱国进步青年学生转变成为我党早期优秀的共产党员。

每年寒假,郑长璋从北大带回《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书刊在宁德亲友伙伴中秘密传阅,把李大钊的“天火”直接传播到宁德。

1926年冬他受党组织派遣南下返乡,以筹备国民党宁德县党部的名义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他在福州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继续宣传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充分践行了李大钊的革命思想。

1927年4月27日,郑长璋与中共福州地委书记方尔灏等7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福州西门鸡角弄刑场。郑长璋就义时,高唱《国际歌》并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

郑长璋烈士故居坐落原宁德县蕉城镇的竹兜街,现在是宁德市蕉城区中南路37号。

房屋坐东朝西,占地约300平方米,分上、下两座。这是由二座砖木结构的“四扇”房屋组成。青砖黛瓦,歇山顶,是典型的闽东古民居样式。始建于清末,由其祖上建造的。上座面积稍大,约180平方米。是郑长璋的父母和三个弟弟的居所。房屋大门朝西,走进大门就见到大厅,大厅两旁摆着两排椅子,厅中间有一张长方形几桌,摆设简朴又大方。大厅右边是前后正瞷和后厢房,左边是前后正瞷和厨房。前天井的右边有一间前厢房,左边有一扇小门通下座房屋。

下座房屋是郑长璋与大哥郑长龄的住所,左右共六间房间。右边前间是书房,书房里摆着一张小桌,一排书架,书架上摆着许多古今中外的书籍。郑长璋从小就在这书房里看书学习,长大后到霞浦念中学,1921年考上北京大学预科班,每年寒暑假他也常在书房与青少年时期的好友谈论交流和写文章。1926年底,当他受中共地下党组织委派,南下返乡搞地下革命工作时,这书房就成了他策划革命活动的场所。左旁的前正瞷是郑长璋烈士生前的卧室。室内摆着一铺木制床,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一个衣橱,摆设十分简单。

下座房屋前天井有一座花墩,下有一口鱼池,鱼池里的红鲤鱼自由自在地游动。长方形的石墩上面有两盆红茶花,红茶花盛开时十分艳丽,在阳光照耀下红色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郑长璋故居于2005年因旧城开发被拆,现仅存房屋地基遗址(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