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九曲萦洄的溪流,大树与翠竹掩映下的黄泥墙、青瓦楞的木屋,这是花兰渡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青山相对出”,望着这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美景,我不禁心潮起伏,你可曾想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血雨腥风的游击战场,是闽东地下革命的交通枢纽,在这片红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花篮渡,位于蕉城、周宁、福安、屏南、古田五县接壤处,是蕉城区洪口乡的1个小山村,我省第七条溪河——花兰溪在这里激湍而过,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自古素有“一夫独守,万夫难入”之说。一九三0年农历六月,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围剿,从小在花兰溪畔长大的革命志士谢赞聚,向闽东党组织提出了包括花篮渡在内的四条地下交通线,掩护游击队员活动。根据叶飞同志“组织渡河小组,扼守闽东革命咽喉渡口,保卫地下活动畅通”的指示,谢赞聚、谢礼润、谢礼仔、彭康金等人成立了渡河小组,用几根杉木,几条藤索,搭木成筏,游击队、交通员以“暗号”联络,通过木筏过渡,然后把木筏折散,藏匿在芦苇丛中,再用溪水浇泼沙滩上的足迹。就这样,我革命健儿一批又一批地安全往返闽东各地,大量的长枪短枪、子弹和药品,电池及食品等,通过这里运往苏区,为闽东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花兰渡,寻觅你的足迹,我不禁唏嘘于你往昔的雄魂壮魄。那湍湍而过的急流、巍峨耸立的群峰告诉我们——正是有着众多象日夜守护着你的信念不改、严守秘密、顽强机智的老区儿女,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坚持斗争的地下组织,闽东的三年游击斗争在与上级完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打土豪、分田地,似燎原之火,让敌人胆颤心惊,赢得了留守后方“红旗不倒”的赞誉。

壮哉,花篮渡! 当历史的航船驶入二十一世纪,伴随共和国的前进的脚步,老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群众也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当我再次探访你时,花篮渡,你焕发了新生。二〇〇三年这里正在擘画着建设一座中型水电站,说实在话,作为一名工作队员,我多想挽留住你,在你宁静的渡口,倾听你霹雳电火、激昂壮烈的革命故事。但你又一次作出了凤凰涅槃重生般的抉择,“为了国家建设需要,迁出花篮渡,重建老区村”,服从大局,舍家报国,这是你作出了郑重承诺,尔后带着依依不舍的恋情毅然决然地举村搬迁,为洪口库区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天,“高峡出平湖”,望着与大山比肩高达130多米的大坝,望着碧波似海藏怀4.5亿立方米的库容,我不禁心襟荡漾,满怀豪情。和你一样,同乡的库山、洪口、朝阳、莒州、金山、吉垄等村,那些纯朴、善良、大情大义的老区人民,为了宁德发展、闽东崛起作出了同样的抉择和努力。如今,洪口水电站那高耸入云、强劲有力的高压输电线正源源不断地把来自老区的电送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本色。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各级政府的精心规划和各部门的热心帮助下,花篮人民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新的产业,建设、耕耘新的家园,有的出外创业,服务发展,并和所有的老区村一道踏出了一条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花篮渡,岁月虽褪化了你的印痕,库区虽湮没了你的容颜,但我们的心里却流淌着你的生命之歌和英雄的赞歌。放眼碧波千顷的高山平湖,我总能看到那湖底深处你川流不息,蜿蜒婀娜的曼妙身躯。

雄哉,花篮渡,我永远的红色记忆!你渡的是不仅是革命之舟、胜利之舟,也是希望之舟、小康之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