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独立师北上抗日整编地遗址——桃花溪村

1937年10月,中共闽东特委遵照中共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指示精神,一面派代表与国民党闽东当局谈判,一面将红军独立师及各县游击队陆续集中宁德桃花溪根据地。其时,闽东独立师三个纵队共700多人,各县的地方游击队有二、三百人。为了扩大抗日队伍,中共闽东特委还要求各个支部给闽东红军输送新战士。10月中旬,闽东独立师、地方游击队及新招收的战士共1300多人,集结在桃花溪整编为三个营,宣布成立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随时准备奔赴抗日前线。

11月下旬,为了给北上抗日做好准备,整编不久的红军游击队及准备留下来开展后方工作的干部全数移驻虎贝石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整训,努力提高政治、军事素质。

1938年2月上旬,叶飞从南昌新四军军部受命归来。这时移驻虎贝石堂的部队已经根据闽东国共和谈协议移驻屏南县双溪、棠口。根据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闽东红军独立师取消原福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的番号,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2月14日,六团在叶飞率领下,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

桃花溪村系宁德霍童镇桃坑行政村的驻地,地处宁德西北山区,海拔760米,距城关约60公里,距霍童镇区35公里。位处霍童、洋中、虎贝、九都四个山区乡镇交界的支提山中的一个平坦而开阔的幽谷,周围山青水绿,林木葱郁。是老区基点村。

桃花溪村名的来由,传说是古时村中桃树甚盛,村后有一小溪的缘故。村上居住着陈姓村民120多户470多人。据族谱记载和族老相传,陈氏开基始祖是在明朝初年,从地处东南沿海的宁德七都镇迁居到此的。七都的先祖是宋代由中原南迁,居住于七都镇官亭村的讲前路,即宋代名儒朱熹在此开设“六经讲堂”的前面。到了明代,由于倭寇侵扰,不得安居,陈氏的一支人家就决定迁徙他乡。临行前,请教一位风水先生,先生指点说“往西北山区走到有桃花飘流的小溪之处就是最好的定居之所”。于是这一陈氏家人走到这块群山环抱,又有桃花飘流的小溪之地,就此定居下来,世代繁衍,人丁兴旺。桃花溪的村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闽东独立师红军领导人驻地在桃花溪村的陈氏大厅。大厅始建于清朝末年,位于村中心的高处,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厅前有一较为宽阔的空坪,厅右有一口古井。古井有着两个奇特之处,一是虽地处高位,却泉源不断,井水常年不竭,就是大旱之年也不干涸。二是若遇连日降雨,当井水溢到井面时,则第二天就要转晴。所以这口井不仅是村民的饮水之源,也是预测天气的“晴雨表”。

由于该村离县城和镇区遥远,山高村深,道路崎岖,是进行地下革命和游击战争的好地方,又地处群山幽谷,山水青绿,是个宜耕宜居之地。而且周边自然风光旖旎,村后背枕海拔932米的系山头山,离村5公里就是“天下第一山”——支提山和佛教圣地华藏寺,村四周还有诸多胜景。早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雅士到此一游,并留下不少赞美的诗文。据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的诗篇就有五十二首。现录二首以餐读者。邑人陈迁壁诗曰:“谷口桃花峡,奇峰迭磴通。村藏仙鹤舞,溪锁铁牛雄。石室迷芳树,天灯点碧空。惮宫深处造,披薛访支公。”石堂黄家村诗曰:“欲访桃源下小溪,花飞夹岸水声低。山中草木春常在,吟到东来又到西。” 解放后,该村面貌焕然一新,建有村委楼、学校、会场、水电站、医疗站、自来水塔等,通电、电话、电视信号,还修了通往城关的水泥路。

该村已被列入闽东红色旅游的景点,前往观光旅游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游客逐年增多。

(林承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