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此外,黄榦还在福州其他地方开馆讲学,名曰“竹林讲席”,弟子如云,兴盛于时。朱熹闻讯之后,大喜过望,亲书“竹林精舍”匾置于馆内,并嘱咐“更宜加勉力,吾道之托在此者”诸语。这正是黄榦自号“勉斋”的由来,后学尊称他为“勉斋先生”。之后,黄榦赋《竹林精舍》一诗。

东溪远城烟,高崖结幽偏。

悠悠一涧水,白石相澄鲜。

地灵猿鸟异,山深草木妍。

而我与诸子,游心竹素园。

风泉杂春诵,松月清夏弦。

澄怀悟无始,云霄起高寒。

我们都知道,竹林精舍是朱熹在建阳创办的一所书院,后改名为沧洲精舍、考亭书院。那么,福州的竹林精舍又是怎么回事?这与朱熹有关,更与黄榦有关。

震惊朝野的“伪学之禁”发生后,朱熹到福州、闽东一带避险,以至于福州各县的地方志书中,出现了一批这一时期朱熹讲学过的书院。如,长乐刘砥、刘砺兄弟所创的石门洞精舍,闽侯林浦村的濂江书院,永泰林学蒙、林学履兄弟在石鼎峰之阳所建的龙门精舍等等。而黄榦从恩师的安全和讲学的需要这两方面考虑,在这一时期则先后创建了两所“竹林精舍”:一所在自己老家长乐青山村;一所在福州城东寓所浦下村。当年朱熹来福州避难于浦下村,见村庄前面麻竹高耸,大有建阳考亭茂林修竹之景致,于是提笔为之书额“竹林精舍”四字。时势的变化,让朱熹没想到的是,居然还到黄榦的竹林精舍来讲学了。

如今,珍贵的朱熹手迹仍珍藏在《黄文肃公世家宗谱》中,而即使在竹林精舍的发祥地建阳也早已不存。但在离浦下村不远的竹屿村,也有一所被称为竹林精舍的书院,这与黄榦密切相关。这里的竹林草堂,今又称“东野竹林书院”,与竹屿现存古建筑“竹林境”连为一体。据说,宋庆元二年(1196年)至庆元六年,朱熹避“伪学”禁来到福州,黄榦受他所托,在竹屿讲学授徒,当时,黄榦有一邓姓学生,将家塾扩建为“竹林草堂”,请老师黄榦为其书匾,该匾尚存,被后人讹为朱熹手书。

黄榦在福州讲学期间,朱熹偶尔到此小住时日,讨论经典训释诸书,此外,还会携众弟子、好友外出游历。

有一天,众人郊外游览。在这凉爽的秋天,黄榦在不断地勉励自己,融入乡野生活是如此称心。山脚下农家炊烟冉冉交错,潺潺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人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闲适,让黄榦都忘记回家了。他想着陪老师出游,心中更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和老师一起归隐。此景此情,黄榦有感而发。

凉风振幽壑,阴云翳前山。

高怀励清秋,适意林莽间。

烟横万家井,水净双溪湾。

徙倚暮忘归,人境相与闲。

游子独何为,千里方言还。

陪此杖履游,忘彼道路艰。

心期更他年,依岩结柴关。

黄榦陪同朱熹郊游,同行的还有刘叔通等人。此诗描绘了一幅金风送爽、凉意宜人的深山秋景图。表达了黄榦“慨然有志于道”的决心,跟着老师,不管学业有多困难,道路有多艰辛,他将矢志不渝。

此一阶段,朱熹身体力行,积极从事理学研究,与黄榦在福州一带创办了许多书院。有案可稽的有紫阳讲堂、东野竹林书院、贤场书院、高峰书院、鳌峰书院、乌石山书院、濂江书院、龙津书院、长乐龙峰书院、罗源文公书院、闽县吟翠书院、连江贵安书院、闽清梅溪书院、古田蓝田书院等等。

据考证,朱熹先后来福州有10次,最有可能的是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和淳熙十年(1183年)以及庆元二年(1196年)至庆元四年。其余则来去匆匆,没有太多的时间留在福州办学。庆元二年他辞官之后已67岁,贫病交加,特别是庆元四年后,他的左眼已经全瞎,右眼模模糊糊能看文稿。也就是说,他能在福州“避伪学禁”办学的也只有从庆元二年到四年的两年时间。其他主要的是在建阳考亭办学,到福州的时间有限,应该说多数是黄榦创办的书院。有一部分是在朱熹逝世后,他的门生以他的名义创办的,但其影响深远,以至于几百年来福州一直是全国理学的中心。